演示文稿中国文化遗产_第1页
演示文稿中国文化遗产_第2页
演示文稿中国文化遗产_第3页
演示文稿中国文化遗产_第4页
演示文稿中国文化遗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示文稿中国文化遗产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优选)中国文化遗产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简介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其中首都北京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中国5000年文化蕴藏了不可估计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是世界之窗。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中国文化遗产所属地区文化遗产列入时间北京市明清故宫1987颐和园1998天坛1998长城198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994山西省平遥古城1997云冈石窟2001山东省曲阜孔庙孔林孔府1994甘肃省敦煌莫高窟1987重庆市大足石刻1999陕西省秦陵兵马俑1987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1997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所属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列入时间山东省泰山1987安徽省黄山1990四川省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1996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名胜区1999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四鸟绕日"金饰图案。图案中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而整体完美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故宫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故宫

ImperialPalaceoftheMingandQingDynasties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

长城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长城

TheGreatWall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莫高窟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莫高窟

MogaoCaves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俗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以后历代相继凿建。洞窟分上下五层,高低错落,依次排列,南北长1600多米。其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顶窟。现存已编号洞窟492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尊,唐、宋木构建筑5座。1900年于藏经洞发现西晋至宋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绘画作品5万余件。莫高窟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体,是我国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孔庙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孔府、孔庙、孔林

TempleofConfucius,CemeteryofConfucius,andKongFamilyMansioninQufu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孔庙为我国最早、最大的祭祀孔子的祠庙。占地约10万平方米,殿堂466间。主要建筑物有金、元两代的碑亭、明代建造的奎文阁和清代重修的大成殿。孔府与孔庙毗邻,为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住宅。孔林为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立有历代颂扬孔子的碑刻。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峨眉山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

峨眉山(MountEmei)山头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峨眉山为主体的峨眉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

本文档共51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5分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