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面饺》牛兰学散文赏析_第1页
《杂面饺》牛兰学散文赏析_第2页
《杂面饺》牛兰学散文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杂面饺》牛兰学散文赏析《杂面饺》牛兰学散文赏析

小时候盼望过年,喜欢春节,主要是断断续续有好吃的。一进腊月门,年就拉开大幕。初一吃饺子,腊八喝粥,二十三小年,煮肉、蒸糕、摊煎饼、炸丸子、包饺子、拉小馃、甏枣……加上串亲戚拜年,几乎天天有好吃的,一直到过了年的正月十五,甚至二月二“龙抬头”,年才算闭幕。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越来越富裕,几乎天天像过年,年的味道也越来越淡了。这几年,小时候娘做的几种食物,不时闯进脑海。那就是杂面饺、摊煎饼、蒸灯盏等。摊煎饼是黍子面和成糊,用芝麻秆烧火最好,在鏊子上摊成的,刚出鏊子撒上豆芽、豆腐块、咸菜丁等,折起来拿着吃,一直吃到撑。蒸灯盏是稷子面做的,是一种很黏的食品,做成圆柱形,中间插上捻,点上几滴香油,可以当灯点着玩,常常没有玩够就送进肚子了。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杂面饺。可能是几十年没有吃过的缘故。我常常在家里念叨娘的杂面饺多么多么好。杂面饺就是绿豆面做的饺子。每年生产队分一点绿豆,父母在自留地和房前屋后种一点绿豆。这些绿豆面几乎是用于年下包杂面饺子和做一点杂面面条。家里人一般不喜欢吃杂面饺,数我吃得最多,而且,我最喜欢吃剩下第二顿熥的。绿色的饺子,在饺子大家庭显得扎眼,可以勾起食欲,但是往往皮厚、硬实、有绿豆味道,不受欢迎。我却偏偏喜欢。那皮厚、硬实更加劲道,第二顿就软了许多,有绿豆味道,更是田野的清香。夹起一只饺子,咬一小口,蘸一下醋,吞进嘴里咀嚼,真是香啊。小时候,母亲每年都会包一些杂面饺子吃,好像就为了我。和面、饧面、剁馅、擀面剂、包饺、烧水、下饺、准备芥末醋……那时候,饺子一上桌,我一口就把一只饺子吞进肚里,全然没有顾母亲衣服上的一身烟灰,更没有顾母亲满脸的灰尘和额头上浸出的粘着柴禾碎叶的汗珠,只注意到她脸上幸福的笑容。

去年的腊月二十三小年,我中午下班回家,没有想到妻子包的是杂面饺子,我非常感动。可是,没有想到妻子说,这杂面这么难和,这么不粘,撒面补多了捏不紧,撒面补少了和不住,也不知掺不掺,掺多少白面。妻子掺和了一些白面,有的水饺是白肚皮、绿边沿。反正饺子不是我小时候绿的样子。出锅饺子端上来,蘸着腊八醋,吃一口也有些许母亲的情怀、浓浓的乡愁。妻子问道:娘怎么做的呢?是啊,我独独不会和杂面。我说,问问娘吧?!可是,娘已经离开我们十年了,我们怎么问呢?我们怎么没有在她活着时问问呢?!由妻子包杂面饺的不易,我想起娘给我包杂面饺也是十分不易的。我会和白面,很小就会包各种饺子,怎么就独独不会和杂面呢?可能正因为不易,娘才不让我干。

有一个段子说得好,人生就像饺子,岁月是皮,经历是馅。无论是被拖下水,扔下水,还是自己跳下水,一生中不趟一次浑水就不算成熟。岁月是皮,经历是馅,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饺子皮上的褶皱。人生中难免会被狠狠捏一下,被开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没有經历,硬装成熟,总会有露馅的时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