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点检定修培训教材设备管理的基本理论第一节设备及设备管理的一般概念设备的定义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中能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它是企业进行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企业生产效能的决定因素之一。当代设备的技术进步突飞猛进,朝着大型化、集成化、连续化、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流程化、计算机化、超小型化、技术集密化的方向不断提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二、设备管理的一般概念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概念,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设备的一生全过程综合管理。它包括从设备的技术开发、编制规划、研究、方案论证、定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试运行)、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废弃的全过程,也就是设备一生的管理。因此,设备管理就是以设备的一生为出发点,把这个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信息能力等,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实施对设备的高效管理,最终达到设备寿命周期最长、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的目的。当设备产出一定时,周期设备投人费用越少,设备综合效率就越高。当设备投人一定时,周期设备产出越大,设备综合效率也越高。如前所述,设备的一生管理基本上可分为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两大部分。在我国,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是分割的,设备的前期管理由规划设计部门和制造厂完成,设备的后期管理由使用单位实施。这种管理体制,制造与使用脱节,约束机制很小,反馈速度缓慢,产品市场化步伐难以迈开,制约了设备一生效能的发挥与其不断创新、提高。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树立设备一生管理的全局观念,加强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努力消除制造与使用脱节的弊端,无疑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2)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1)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生产的不断发展,利用设备体系进行生产活动,生产过程大型化、高参数化、机械化、自动化、计算机化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先进的生产设备多数是机电一体化,集光电技术、气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为一体而制成的。2)由于生产过程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生产已逐步转向由人操纵自动化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操纵机器设备直接来完成,逐步完成由操作的技术含量逐渐下降而维修的技术含量却逐步提升的转化。3)生产活动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即以最少投人获得最大产出,实现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而随着科技发展,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现代化企业生产主体已日渐由生产操作人员方面转向设备管理修方面。作为影响企业的产量、质量、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因素,设备的突出作用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备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管理也是生产力。4)设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是由设备本身决定的,另一方面又是由设备管理决定的。没有科学的设备管理,再好的设备也不能发挥好的作用。而前期不太好的设备交由生产企业使用后,经过科学的管理,逐步实现设备完善化,对设备实施精心维修,逐步进行技术改造,进行设备更新,也完全可以使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达到高的综合效率。因此,加强科学的设备管理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是提高设备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也就是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之所在。第二节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内容设备现代化管理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宏观的概念,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但同时又是相对稳定的,它是当时世界公认的先进水平,为大多数国家所认同,但各国又都有其特色。它是运用现代先进科技和先进管理方法,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的系统工程。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管理思想现代化树立系统管理观念,建立对设备一生的全系统、全过程、全员综合管理的思想。树立管理是生产力的思想。树立市场、经营、竞争、效益观念。树立信息观念。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管理目标现代化追求设备寿命周期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努力使设备一生各阶段的投人最低,产出最高。3.管理方针现代化以安全为基础,坚持“安全第一方针”,消灭人身事故,使设备事故降低为零。努力做到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与经济性相统一。4.管理组织现代化努力做到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劳动组织以及管理机制现代化。要以管理有效为原则,实现管理层次减少,管理职能下放、管理重心下移,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5.管理制度现代化推行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管理,推动制造与使用的结合。实行设备使用全过程的全员管理与社会大系统维修管理相结合,推进设备一生全过程管理。6.管理标准现代化实行企业管理标准化作业,建立完善的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7.管理方法现代化主要运用系统工程、可靠性、维修工程、价值工程、目标管理、全员维修、网络技术、决策技术、ABC管理法和技术经济分析等方法,把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实浮施综合管理。8.管理手段现代化采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设备状态监测、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实施设备倾向性管理,进行设备动态管理,做到设备受控。9.管理人才现代化关键是培养一批掌握现代化管理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现代化人才队伍。这是实施现代化管理的根本所在。10.管理措施现代化建立完善的信息和反馈系统,实施设备管理体系的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循环,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第三节设备维修管理方式的演变工业发展从手工业直至机械化、电气化、电子化,随着科技发展,设备现代化水平提高,维修管理方式也在不断革新和发展。尽管设备维修管理有许多学派,有许多理论,也有不同的看法,但从设备管理发展史来看,它还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主要有以下基本方式:1.事后维修(故障维修)是指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下降到合格水平以下的非计划性维修。在18世纪1760年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工业化生产开始以后长期以来,设备维修主要是采取事后维修。这是比较原始的维修方式,一般是操作人员兼顾维修并凭经验进行,设备不坏不修,坏了就修,也称为“兼修”方式。它的特点是设备比较简单,科技水平不高,人员素质不高,设备管理意识薄弱,维修处于从属地位。在现代设备管理要求下,事后维修在以下两方面仍然存在:一是维修策略中对生产影响极小的非重点设备,有多余配置的设备或从经营(费用)上采用其他维修方式不经济的设备,可以实行事后维修;二是突发事故,设备强迫停用,实行故障维修。2.预防维修从19世纪后期(1870年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力应用为代表)开始,重工业系统逐步形成,发展到流水线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从20世纪4O年代起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原子能、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开始,科技突飞猛进,设备逐步实现自动化。相应地设备维修管理也逐步推行预防维修管理。这个时期,操作与维修有了专业分工,步人“专修”阶段。在我国设备预防维修管理中,又分为:(l)计划预维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萧条,当时的设备维修管理基本上是照搬当时西方国家的方式。建国后,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学习和实行前苏联的计划预防维修制,这是一种以设备结构复杂程度为依据的一套定额标准,规定了设备修理周期,按计划周期表对设备进行维修。严格地说,设备一出厂,维修周期就基本上定下来了。它是以时间为基础的维修,是一种强制性维修手段。我国电力企业的维修体制,长期以来执行这种传统方式,有的企业沿用至今。在这种维修体制下,发电企业保持了庞大的维修队伍,大分场、小分场全套配备,加上企业办社会,一个电厂容量不大,但职工动辄上千人,几千人,劳动生产率低下。特别是,采用这种维修方法已充分暴露了存在大量过维修现象,维修费用高,综合效率低。当然,也会发生欠维修。(2)全员设备维修。预防维修首先在美国推行,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引进后,吸取了英国综合工程学,中国鞍纲宪法的设备群众路线管理,并结合本国实际,创新和发展为全员设备维修管理。全员设备维修是以点检为基础的维修。它制定了严格的点检流程,依据点检发现的设备问题,及时编制和修订检修计划,适时对设备进行维修。这种维修方式,有效地防止设备过维修和欠维修。经过国内部分发电厂的推行和实践,认为这种维修方式是与状态检修相适应的,比较适合我国国情。推行这种维修方式的要求是:设备制造质量较高,自动化水平较高,单机和系统联动,发电企业的机、电、炉、仪、自控等多专业综合,实行企业内部系统专业性管理。目前,我国的发电企业(特别是新建电厂)基本上都具备了以上条件,并积极实施这种维修方式。3.预知维修(状态检修)从20世纪so年代起(第四次产业革命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代表),生产向集约化发展,向大容量,高参数发展,实现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并向智能化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发展,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并向巨型、微型、网络、智能化方向发展,设备发生事故,其损失和影响重大,设备的状态检修也就应运而生。预知维修即状态检修是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维修。采用这种维修方式不仅要有多种管理理论为指导,而且要有可靠的监测和诊断技术手段为后盾。设备管理也朝着社会化、专业化乃至国际化方向发展,并出现运行人员参与维修的趋势。实行这种维修方式的要求是,设备在设计上广泛采用自动监测系统,实行在线监测。在维修上采取了高级诊断技术,实行离线监测,根据状态监测和技术诊断提供的信息来判断设备异常,预知设备故障,在故障发生前选择适当时机进行维修。这是一种最合理的维修方式。但是,进行状态监测和设备诊断,所需投人费用较大,常用于关键设备、重点部位。应当指出:全员设备维修和预知维修是一脉相承的,点检是为了确定运行中设备的状态,点检基础上的定修也可以说是在实施状态检修。两者在性质十分接近,无非是对状态的掌握程度,后者具备更准确的检测手段,对设备状态的确定更有把握而已。因此,很多学者把点检定修视作状态检修的初级阶段。4.社会大系统设备维修社会大系统设备维修是基于设备的一生管理理念为基础,它跳出企业内部专业维修的圈子,重点研究从设备技术开发研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维修管理。把设备生产过程、安装过程、使用维修过程、社会支援过程、更新废弃过程有机结合,形成了新的社会大系统维修体系。如果说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小而全”、“大而全”的设备维修体系,基本上做到技术和备件依靠本系统或自身可以解决,而进人21世纪,特别是引进国际上的先进设备以后,单靠企业自有维修体系,不但是不经济的,而且也是难以继续维持和发展其装备的先进水平,并朝着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实行社会大系统维修无疑是维修管理改革的方向,是维修实行市场化的长远目标。5.维修预防维修预防就是设备在设计制造阶段就认真改进其可靠性和维修性,从设计、制造上提高质量,从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又称为无维修设计。也有采用等寿命设计。使用这类设备,其维修概率趋近于零。采用维修预防,设备可靠性特别高,但费用也特别高。目前,比较多的是用在航天器等设备上。在发电设备中,也用在一部分先进设备的关键部位、关键设备和重要控制设备上。建国以来,我国电力工业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国外先进发电设备和先进管理经验,已经建成了一批大容量、高参数、高自动化的发电企业,综合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总的看,设备维修管理大部分仍沿用传统模式,特别是老电厂,鱼需进行维修体制的改革。目前新建或引进国外设备的电厂,已实施或正在实施预防维修体系。从20世纪oo年代起逐步推广宝钢电厂的全员设备维修管理(点检定修制)以来,国内已有近80家发电企业组织实施或正在实施,向状态检修迈进了一大步。第四节发电厂设备管理一、发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是发电厂的主要任务电力生产的特点是产、供、销同时瞬间完成。发电厂的设备管理必须保证其设备在计划发电期限内做到安全、稳定、可靠、不间断的连续发电。电厂的全体员工都要围绕这一主要任务而奋斗。同时包括人力资源、流动资金在内的全部资源都要向设备管理倾斜。二、发电设备管理的目标是使设备受控长期无故障运行是发电厂的最大效益。当前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开停机一次的费用均在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要使运行周期内的设备总产出和设备总投人的比值最大化,首先必须努力减少非计划停运直至达到非计划停运为零的目标。参与设备管理的员工,应该十分清楚自己的职责和目标,就是把你所分管的设备控制起来。设备管理者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算是尽到了职责,不能满足于有了缺陷去消除,而是要树立缺陷、故障为零的目标,完全掌握设备的可靠程度,做到对在连续生产系统中运行设备的状态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长期无故障运行,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三、设备受控必须建立全员参与的科学有序的设备管理体系大型发电机组特别是燃煤火力发电机组,其生产系统十分庞大,众多生产环节,需要各专业(机、电、炉、燃、化等)的协调配合,需要管理方、运行方、维修方(检修方)共同努力,为了达到设备受控的目标,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序的设备管理体系,它至少要包括以下几点:(1)目标管理体系―计划值制。把设备受控的目标,分解到各个包括运行、维护、检修管理在内的各个环节,然后采用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目标管理值(又称计划值)的方法,逐步逼近既定目标值。这个目标值既包括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目标,也包括有关维修费用和其他经济性指标。(2)采用与优化检修相适应的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也就是本书重点介绍的点检定修制管理。点检定修管理明确了设备的全员参与管理和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它在强调加强设备管理方职责和管理力度的同时,对运行方和检修方明确了在设备管理体系中的应尽职责。点检定修管理有一套使设备受控的管理方法,采用这些管理方法,有助于减少“过维修”和“欠维修”,逐步使设备受控。(3)建立以设备主管为核心的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设备主管是指各发电企业中各个专业的带头人。这个责任制的建立有利于明确对设备的管理职责,使每一台(件)的设备都有明确的设备管理责任人。在《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DL/Z870-2004)中,定位为设备的责任主体。(4)建立设备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应包括:1)设备的技术标准。2)设备的作业标准(即设备的作业指导书或工艺标准)。3)设备的点检标准。4)设备的维护保养标准。5)与上述四项基准标准相适应的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以上标准是设备管理的“法”,认真的不折不扣的执行上述标准将使企业的设备管理逐步纳人规范化、科学化的范畴。按点检定修制的要求,这些标准是设备管理的科学支持体系,它需要在执行过程中运用PDCA工作方法逐步完善。认真执行上述标准有助于提高设备检修质量、加强和改善维护效果、早期消除设备隐患,达到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目标。(5)培育一支高素质具有强烈团队精神的员工队伍,引导并开展以人为本的创造性的自主管理活动。自主管理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对自己所管辖范围的设备和相应管理标准开展动态管理(PDCA)。把完善各类标准和设备受控作为自主管理的目标。自主管理在策略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运用PDCA方法持续改进,不断完善。2)积极鼓励,正面推行。3)高透明度推进,全员全方位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4)落实责任制,全体员工主动参与设备管理。点检定修制的引进及其内涵第一节点检定修制概述点检定修制是全员、全过程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它是与状态检修、优化检修相适应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有效地防止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维修费用,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工业生产领域,尤其适合于连续不间断的生产系统。点检定修制与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前苏联引进的传统计划检修模式的明显区别,在于改变过去计划检修的做法,实行以设备点检管理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通过点检基础上的定修(即根据设备状态安排检修)使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达到最佳配合的一种设备维修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是设备维修的责任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点检人员是其所管辖设备的责任主体,严格按标准进行点检,并承担制定和修改维修标准、编制和修订点检计划、编制检修计划、做好检修工程管理、编制材料计划及维修费用预算等工作。这种体制的最终目标是以最低的费用实现设备的预防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设备利用率。这种体制提出了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要求,要求运行方、检修方和管理方都要参与围绕设备的PDCA管理,使设备的各项技术标准日趋完善,设备的寿命周期不断延长,达到故障为零、设备受控的目的。这种体制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管理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这是设备持续改进、管理日趋完善的内在动力。第二节具有我国特点的点检定修制一、点检定修制的引进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一期工程全套引进日本的设备,在引进设备的同时,花了数千万美元引进全套管理软件,其中就有点检定修制的管理软件,他们从不自觉强制实行点检定修制到比较自觉地执行这种管理方法,设备健康情况明显提高,故障减少,在提高设备可靠性(全年未停机)的同时,在降低维修费用上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火电分会根据1997年厂长年会上确定的管理跨越和创新的思路,认为点检定修制是与电力企业深化改革相适应,即新厂新模式可以采用这种体制,老厂的改革可以借鉴这种管理模式。同时原电力部也提出了要推行状态检修的要求,而点检定修制的内涵就是要逐步走向状态检修。因此该次会议后决定把点检定修制作为重点研讨和推广的课题。与此同时,当时原冶金部也从宝钢集团实行点检定修制中总结了这种先进管理模式的优点,并安排十个钢铁企业进行试点,对试点情况进行统计表明:在设备管理推行点检定修管理后,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停机的下降率为40%;维修费用下降达到20%-30%。1998年初,原华东电管局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火电分会在浙江镇海电厂召开了电力行业内第一次设备点检定修的研讨会,由上海宝钢自备电厂作为时两天的专题介绍,受到当时华东电管局所属三省一市电力局(公司)的重视,1998一1999年2年内三省一市电力公司生产管理部门先后组织点检制推广研讨会,以后逐步推向全国。由于其内涵与客观需要相适应,得到了许多电厂的推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底为止,已有80余家电厂已在实行或正在准备实施这种管理模式。其中除了火电厂外,还有多家水力发电厂和石化系统的自备电厂。二、点检定修制的推广点检定修制的引进和推广,首先在华东地区的发电厂全面推行。为了规范点检定修的管理行为,有些省(市)的电力局根据各自特点编写了自己的实施细则(导则),推动了TPM设备管理与我国传统管理的有机结合。1999年5月,受上海电力股份委托,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火电分会科技服务中心代编写该公司点检定修管理导则,并在该公司试行。浙江省电力公司所属电厂从1997年北仑电厂进行点检定修制试点到全省范围内的推广,历时5年左右。点检定修制的先进理念和内涵受到全国众多发电企业尤其是一些新建电厂的广泛响应和欢迎。但在这项工作的推广过程中,由于各个单位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做法,因此,很多企业希望有一个规范性的全国性的行业标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在2002年上报原国家经贸委电力司,以国经贸(电力)〔2002〕973号文正式安排了《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DL/Z870-2004)是在引进TPM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先行实施点检制电厂的经验,与我国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管理相结合,是具有我国特色的TPM管理,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管理内涵进一步丰富,除含有TPM原有内容外,还吸收了目前世界上最新的优化检修的理念,提出了这方面的具体做法。2)推荐的组织机构设置、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基本与TPM相一致,又把我们传统行之有效的管理内容整合在一起。3)把我们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技术监督工作和热力试验,与设备点检管理的设备“五层防护体系”相整合。整合后的设备五层保护体系能更有效的确定设备的状态。4)把原来的给油脂标准升为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并丰富了该标准的内涵,使其与我国发电企业普遍执行的实际维护保养工作相融合。5)强调了“四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并把它列人了设备的维护保养标准。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我国电力行业多年来卓有成效的达标、创一流工作的成果。综上所述,这次出版的行业标准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将TPM的先进理念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与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结合,兼容在行业标准中,同时对世界上不断进步的管理方法,本行业标准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使这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我所用。第三节点检定修制内涵点检定修制是一套科学有序、职责明确的设备管理体系,它具有兼容性、开放性、持续改进的特点而受到世界上多数国家的设备管理专家的重视。一、设备点检管理是确定设备状态的有效途径为了使我们从长期以来计划检修的思路束缚中解放出来,逐步向优化检修和状态检修过渡,必须使管理者做到对设备心中有数,也就是设备受控,只有当设备管理者真正有效的掌握了设备的状态以后,实现优化检修和状态检修才有了扎实的基础。如果设备的状态搞不清楚,也就不可能正确决策。因此加强设备的点检管理是点检定修制的首要任务。点检定修制确定了设备管理的全员参与原则,因此点检管理也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一般称之为设备的“五层防护体系”,即运行人员的巡回检查为第一层防线,专业点检人员的点检为第二层防线,技术人员和专业点检员共同参与的精密点检和技术监督为第三层防线,在上述三种点检的基础上的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是设备点检管理的第四层防线。设备的性能和精度测试则是设备点检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性能和精度不好就意味着设备没有管好。设备点检是通过全员参与的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检测工作的总和,其目的是掌握设备的状态和性能,为设备检修、改进提供决策依据。二、设备定修是指在设备推行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状态而安排的检修工作佛严格狂的说精每一铁台设裂备都渗有自蹦己的逗特点槐,即艺使是奔同一恼厂家救、同呼一型渡号的旷设备炒,由收于系荣统设依计、粗制造爽、安慢装、俘辅机释配套士等方猎面的佛原因姻,设花备都教有所萌差异碰,因锅此,角符合干自己巴的标快准要扶由使若用单归位自稼行确号定,滨而这钻些标升准的辫完善竿并最催后形绘成,霉则是剧通过杰“点息检+仪定修浓”的角PD颤CA煌来三获得归。术对发屋电厂撕来说管,设飘备定耻修的接任务摇是通船过合锁理的昌定修雹安排紫,根露据年曾修模丽型定拒期消竿除劣停化,工使年短修周杯期内宁的参危与连敌续生部产系垫统工种作的朴设备盒能保赖持连益续无目故障执运行帅,对敞于可担独立孕检修汁的辅颈助设臂备,陈则按志点检袜结果耳安排闷检修糕或根世据设桥备寿袖命周嚼期轮蓬换检扁修。叶妈由计屿划检矿修向身状态仇检修订过渡述有一桑段较延长的撑时期是,其哈间还朱牵涉搂到设甘备的定各种粱诊断扶手段昆和检返测手号段的久完善峡、管挥理人帮员素涂质的戚提高棍、管创理体沈制的恳合理松等。过极三、数优化吊检修远是融坑预防拉性检柱修、支状态石检修武、改略进性皮检修绝和故漂障检理修为搏一体祸的优暴化检谁修模阳式娘优化奉检修犯是在诉TP除M罚基础垂上吸饺收了贩美国惕、英冒国等流发达核国家父的成仪功经荡验提蜻出来肌的,勤其目蛾的是险使设察备在夜运行训周期棒内的三可靠颗性和井经济找性得屿到最裳佳配绸合的拌一种蜡检修争模式抱。到目前古我国所电力旦行业买已出夕版的糊行业战标准隶DL拜/Z边87炭0-镇20解04土,预把优悠化检蹲修策扛略作骗为一病个重挖要内制容予膏以列艳人。起导则类提出范了设均备分塑类的吐意见盛,并烂界定丹了哪垄些设舞备宜嫂采用挽何种鄙检修陵方式辈。对止于要娇求可因靠性遮程度骨高的原设备着,则哗尽可至能在家年度削检修息中消眼除劣侨化使检其处瓣于最芳佳状润态;北对于授有备隐用的侵重要衡辅机病,通公过合燕理安眉排,狼采用炭点检堡基础往上的牵定修淹(即娇按状亡态安劣排检岸修)价,在投平时益轮流抚检修白;对假于不暗影响椅发电梁可独信立检哨修的雕辅助泻设备扇则尽暴量不述列人宜定修妻,为分降低戚维修勉费用用,列晚人故来障检蔬修范捐畴。楚应济当指告出,佳优化驰检修衡的实陪施,浅要与廉加强造设备学点检主管理它、技退术诊预断和因技术尘检测绢相协辈调,框而且丑优化捧检修蔽是一您个渐发进的续过程臂,是堡一个越融全计员(道含管书理方纹、运阳行方肠、检眉修方馒)协腰调配刘合,变强化绘各自背管理奋的成雹果。巴洒四、训点检牛定修奖制的冻主要回特点津张点检你定修揪制有百丰富生的内州涵,佣它对念我们侍行之更有效愚的传来统管品理中显的有逢用部扯分可根以很讽好兼承容;灾对世抄界上瓜新的谦管理善方法筑和理工念是殿一个依开放虫的平岩台;文工作离方法补上则纸始终洋如一缩的追波求持蒜续改渐进、国不断羊提高变的原钟则。浅诊与传伏统的睛设备德管理叠相比针较,育它有栽下列榨几个挣主要缓特点惰:寿1)闭点翼检制焰明确宫了设指备管董理的蓝责任唐主体伞——废点检虏员,挂而且觉明确皆了点瞧检员骑对设枣备的率全过未程管裹理负乌责,及而传黑统设温备管按理中舒设备赚的管坑理职菠责难剩以十萍分清朗楚界蹄定。罚嗓2)谦点剑检制票明确蜻了以柳设备视状态栋为定驱修的僵基础野,同泽时也猎提出亦了优倦化检你修策脸略,轨执行急点检筐定修萄管理予将使游我们构的管步理从垂计划医检修亩逐步册进人虾状态咏检修巴和优缘化检肠修。拳铁3)专点古检制跟明确耻了对渠所有淋设备左进行唐全过杂程的据动态宅管理伤,在侮实行雅PD沉CA火循衔环的猾同时逮,对美设备茫进行烂持续超改进蛛,最见终达仰到设妇备受径控、唤有关遣技术包标准酸符合丧客观寺实际方的目子的。讽两4)脊点挪检制核所推沈荐的碗设备乞管理杀组织条机构城是精词简高鹊效的德管理歉体制横,实字现组鞠织机够构扁业平化叨,减本少机答构层金次,许它的悟管理膜模式仁可与梳国际明上其贯他发漏达国丘家相吊接轨刃。悦5)期点趣检制狭要求充管理钳方―摆点督检员魂共同冠参与狗现场手的安浊全、歌质量晶上的冻“三握方”以确师认,伪加强坛了对粮重大怖安全京、质乐量工竖作的星管理想力度毛。地6)鞠点勒检制煎明确贷了对鼓设备淡管理轻的全婶员参雁与,均电厂吹的主辛要管唯理力晴量要核放在谋管理刻设备饼上,绒运行庙、检绕修、锹管理葡三方爪均要弯树立饶自己施对设怖备的岔责任劈和管馋理要穴求,则同时骆提出述了以膨人为辉本和豪自主终管理味的观弱念,茅激励鞠员工需全员进全身领心投注人设端备管锈理。图挠7)改点遵检制安明确探实行拘标准课化作基业,驾要求沃建立闪设备划管理乎的“搅四大迈标准柳”体千系。扛猜即检饲修技扛术标富准、傅检修首作业核标准邮、点吵检标挤准、麻设备缩维护蜓保养徐标准险。同帜时也渐要求摩建立耗为贯延彻“捷四大扔标准侍”相境应的裁管理员标准锯。强体调所晋有标极准均知是科察学管恳理的扶支持绒体系呼。猜点检州制主谷张员浇工工非作的刮有效狗性,长强调蚊工作戏是否洲有成鞠效。净例如娘点检山工作食的有育效性继;编苦制计沈划的密准确缓程度支(命央中率办)、歉减少债过维唐修和贴欠维枝修、团设备松是否氧受控槽等。毛寇9)哄点僻检制愉推行么满负畅荷工扬作法绳和人跌员的茎多能翠化,尽例如收要求盟点检填员实言行随集手点误检(兆消缺纷)和趁实行漆A粒、B便角宇,对金维修情人员向要求岭一专于多能输等。魄烈10睬)锣点检呼制要预求管便理方跟、运查行方未、检借修方躺的协猴调统贺一,扬要求嚷专业胁间相涝互协戚调统吊一,麦实行津“工冠序服嘉从”饿原则湿,要唐求管枝理决愈策尽筒量符安合客往观实维际,伐要求侮计划拐命中导率不位断提律高,赠突出艘为生谎产第晚一线搬服务继的观捎点。都列11差)龟点检统制明昆确规清定了绸投备匹的最妹佳状摔态,去提出吐了设赖备的酒“四威保持狼”,自该项愿工作初的落染实和育推进菠,有烛利于邻巩固飘我国巾电力政行业墙前一医阶段膝达标柏、创凝一流葡的成票果。穷喇12帝)磨点检尼制规陪范了词点检结员的讽行为额,要耐求工坝作时狱间标宜准化照、工覆作方剧法规奉范化悟、工非作程角序标艰准化拖,要赏求点宪检员残抓“房五大允要素配”,候实行矮“七洗步工鸣作法依”等去。第三章设备的点检管理设备点检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它是利用人的感观(“五感”:视、听、触、嗅、味觉)或用仪表、工具,按照标准,定点、定人、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设备的异常、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前兆信息,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发生之前的一种管理方法。它是日本在美国预防维修制的基础上吸收当时世界上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方法发展形成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和制度。广义的点检是指对设备各维护点的检查、检测、技术诊断的总和,根据这些状态信息最终确定设备的劣化程度,判定设备能否连续运行,并及时安排定修(消除劣化)。点检管理是设备预防维修的基础,是现代设备管理的核心部分。通过对设备进行点检作业,准确掌握设备状态,采取预防设备劣化措施,实行有效的预防维修,以设备受控作为点检管理的目标,从以修为主转为以管为主上来,使设备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第一节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特点一、基本原则设备点检管理完全改变了传统的设备检查业务机构层次和业务流程,不同于传统的设备巡回检查,它的基本原则有如下几点。1)定点:科学地分析以确定设备的维护点,找准该设备可能发生故障和劣化的部位,同时确定各部位检查的项目和内容,如回转部位、滑动部位、传动部位、荷重支撑部位、受介质腐蚀部位以及承压部位等。2)定标准:根据维修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每个维护点的检查参数(如温度、压力、振动、流量、间隙、电压、电流、绝缘等)的正常工作范围。3)定人:点检作业的核心是专职点检员的点检。点检员是按区域、按设备、按人员素质要求选定的,所辖点检区的设备管理者是分管设备的责任主体。一经确定,不轻易变动。点检员实行常白班工作制。点检员是经过专门培训、具有一定设备管理能力、精通本专业技术、有实际工作经验、有组织协调能力的设备管理人员。4)定周期:制定设备点检周期,有的点可能每班检查,有的则一日一查,有的数日一查、一周遥一查或一月一查等,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同时按分工分别进行日常巡(点)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5)定方法: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点检要求,明确点检的具体方法,如用感观或用普通仪表、工具以及精密仪表、工具进行监测、诊断等。6)定量:在点检的同时,把技术诊断和倾向性管理结合起来,对有磨损、变形、腐蚀等减损量的点,用劣化倾向管理的方法进行量化管理。逐步达到通知维修的要求,实行现代设备技术同科学管理的统一。7)定业务流程:明确点检作业的程序,包括点检结果处理对策。业务流程应包括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发现的异常缺陷和隐患,凡急需处理的由点检员通知维修人员解决,其余的列入正常维修处理。定点检要求:对点检员工作质量严格要求,必须做到:a)定点记录。通过不断积累(量化管理),找出设备状态的内在规律。b)定标处理。坚持标准要求,发现问题,按标准处理。c)定期分析。点检记录周分析,月分析,重点设备定期分析,每年有系统汇报。d)定项设计。查出问题,需要改进的,规定计划项目,定项进行。重大问题则需提出课题,开展自主管理,发动员工提出革新、创造建议予以解决,其余的列人正常维修处理。e)定人改进。改进项目,从设计、改进、评价、再改进的全过程都要有专人负责,保持系统性、连续性。f)系统总结。每半年进行一次点检工作的期中总结,每年进行一次系统、全面总结,不断推进点检管理。上述点检管理的内容和要求,都必须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不断进行PDCA循环,通过实践提高,再实践,再提高,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图3-1为点检管理PDCA循环。二、主要优点有效的设备点检管理,可以逐步深入掌握设备的内在规律,使设备的状态受控,它有以下优点:准确掌握设备现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对策,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资料积累,提出合理的设备维修和零部件更换计划,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维修标准,保持设备性能稳定,延长设备寿命。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停机率大幅度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靠性逐步达到并保持较高的水平,创一流发电企业。维修费用明显下降,有资料表明日本实施点检管理后,维修费用降低20%-30%。维修计划加强,定修模型确立,间隔延长,时间缩短,维修效率提高,设备综合效率提高。在实施点检制后,在持续改进设备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设备状态检测和技术诊断,不断扩大状态检修的比例,实现优化检修。第二节点检分类和周期点检管理的分类按不同的要求通常可归纳为三种。1.按点检目的分类1)良否点检,检查设备的好坏,即缺陷、隐患和性能降低,判断是否要维修。2)倾向点检,对重点设备或已发现隐患需加强控制的设备进行劣化倾向管理,预测劣化点的维修时间、和零部件更换周期。2.按点检方法分类1)解体点检,对设备进行解体维修。2)不解体点检,只对设备进行一般性处理。同时,还可以分为停役与不停役,即是否需要上级调度部门申请设备停止运行后处理。3.按点检周期分类1)日常点检,即在设备运行中的巡检,由运行人员完成。2)定期点检,由专业点检员完成。3)精密点检,由专业点检员、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从表3-1分析,在定期点检中,要注意做好循环点检和维护,主要是为测定设备劣化程度,确定检修周期,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使之为该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可靠依据。第三节精密点检精密点检的定义是:用精密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调查,或在设备不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绝缘、温升、变形等物理量,并经过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进行分析、比较、判定,定量地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通过精密点检,主要是测定设备的实际劣化程度,精密点检所测得的数据要通过劣化倾向管理进行跟踪、分析,从而获得设备劣化的趋势和规律。所以,如果不进行劣化倾向管理,精密点检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同样,不进行精密点检,也就不可能进行劣化倾向管理,以确定设备的状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设备的精密点检和劣化倾向管理就是设备状态的诊断,它是状态检修的基础。我们长期以来实行的卓有成效的技术监督制度,就其内涵分析,也应属于精密点检和劣化倾向管理的范畴。因此在建立设备的综合防护体系时,应把这些内容整合在一起。第四节设备的五层防护线设备的五层防护线,又称五层设防,就是把岗位日常点检、专业定期点检、专业精密点检、技术诊断和倾向管理、精度性能测试检查等结合起来,以保证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防护体系。1)第一层。随着设备技术性能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设备都实行集中控制和无人操作,运行生产由人操纵自动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操纵机器设备来完成,设备已凸现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岗位值班(操作)人员实质上也是设备的维护保养人员。通过岗位运行人员负责的日常巡(点)检,发现异常,排除小故障;进行小维修,这是防止设备发生事故的第一层防护线。2)第二层。专业点检员是设备维修管理的责任主体,具有全面的业务知识、实际技能和协调管理能力。专业点检员依靠经验和仪器进行日常点检,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同时依靠仪器、仪表对重点设备、重要部位进行重复的、详细的点检,并协同检修方进行以测定劣化程度为主要目的的循环、滚动维修,及时排除故障,这是防止设备事故发生的第二层防护线。3)第三层。在日常点检和专业点检的基础上,点检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精密点检是防止设备事故发生的第三层防护线。4)第四层。与上述“三位一体”(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精密点检)相协同的技术诊断和倾向管理。无论上述何种点检中发现异常,必要时都可以使用技术诊断的方法探明因果,为决策提供最佳处理方案或控制缺陷的发展,同时对重要部位或系统确定倾向管理项目。技术诊断可不断地记录动态指标,作出曲线,做到一有异常立即发现,为倾向管理提供依据。因此,技术诊断和倾向管理是点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设备状态的依据,是防止设备事故发生的第四层防护线。5)第五层。经过上述四层防护,设备能否保持它的基本特性,还要检查设备的综合性精度。要按精度检查周期的要求,定期(半年、一年或经过年修后)进行精度检测和性能指标检验,计算其精度良好率,分析劣化点,以考评和控制设备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评价点检效果。对发电设备来说,主要是检测机、炉效率,供电煤耗量等经济指标,以及安全性、可靠性、自动化投人率及动作准确率,保护投人率及动作正确率和设备优良率等,这是对点检实绩的考核,是防止设备事故发生的第五层防护线。上述设备的五层防护是设备点检制的精华,是建立完整的点检工作体系的依据。按照这一体系,把企业的各类点检工作关系统一起来,使运行岗位人员,专业点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检修人员等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全体人员都参加管理;把简易诊断、精密诊断以及设备状态监测和劣化倾向管理、寿命预测、故障分析、精度与性能指标控制等现代化管理方法统一起来,从而使具有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人、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手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了现代化的设备管理体系。具体说来,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性能考核项目包括:1)发电量、发电煤耗和供电煤耗。2)汽轮机热耗和热效率。3)锅炉效率。4)供热煤耗。5)补给水率。6)等效利用小时和等效可用系数。7)非计划停运小时等可靠性指标。汽轮机专业小指标:a)主蒸汽压力;b)主蒸汽温度;c)再热蒸汽压力;d)再热蒸汽温度;e)给水温度;f)给泵单耗;g)高加投人率;h)汽机真空度;i)冷凝器端差;j)冷凝器过冷度;k)真空严密性。9)锅炉专业小指标:a)主蒸汽压力;b)主蒸汽温度;c)再热蒸汽压力;d)再热蒸汽温度;e)给水温度;f)排烟损失;g)空预器漏风率;h)灰渣可燃物;i)飞灰可燃物;j)送风机单耗;k)引风机单耗;l)制粉电耗。10)电气专业小指标:a)线损率;b)电压和频率合格率。c)其他小指标:d)绝缘油耗;e)透平油耗;f)制水用电耗;g)制水酸耗和碱耗。第五节点检工作优化一、概述在实行点检定修管理的发电企业中,与设备管理有关的员工(包括运行人员、检修人员、设备管理人员)都要参加管理。而点检管理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与设备管理的职责分工、机构设置、业务流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点检工作优化就是指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按点检业务的客观规律设置岗位和落实职责分工,目的是要求合理安排点检管理的五层防线,既体现以点检为核心的精神,又充分发挥与点检管理有关的运行巡检、技术监督、定期试验、状态诊断和监测等工作的作用,做到五层防护线各有重点,不产生重复点检,设备数据信息流畅通,分工和职责明确,形成一支密切配合的团队力量,把设备的性能和状态搞清楚。二、点检管理的模型图3-2是点检管理业务模型(确定设备状态)。三、点检工作的协调和优化在实行点检定修制的发电企业,为了使点检管理工作协调优化,应重点抓好下列工作:1)原有对设备的技术监督、定期试验、定期测试和预防性检查等工作,要在点检定修制的平台上,与点检定修“四大标准”体系很好的整合在一起,防止出现各搞一套。2)按图3-2所示业务模型开展工作,工作各环节信息流畅通,配合密切。为定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维护人员除按维护保养标准做好日常工作外,可视工作量安排一定量的良否点检活动。第四章设备的定修管理第一节设备定修概述一、设备定修的定义设备定修是指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维修的原则,按照设备的状态,确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在确保检修间隔内的设备能稳定、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做到使连续生产系统的设备停修时间最短,物流、能源和劳动力消耗最少,是使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最佳配合的一种检修方式。二、设备定修的特征根据点检定修管理的内涵和设备定修的定义,与传统的计划检修相比照,设备定修有以下的特征。1)设备定修是在设备点检、预防检修的条件下进行设备定修是为了消除设备的劣化,经过一次定修使设备的状态恢复到应有的性能,从而保证设备可连续不间断、稳定、可靠运行,达到预防维修的目的。同时也明确提出定修项目的确立是在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要求尽量避免“过维修”和“欠维修”,做到该修的设备安排定修,不该修的设备则要避免过度检修,逐步向状态检修过渡。2)设备定修推行“计划值”管理方式a)对停机修理的计划时间,力求达到100%准确,即实际定修时间不允许超过规定时间,也不希望提前很多时间。b)定修项目的完成也追求100%准确,减项和增项同样不好。如果每次定修有很多项目不是预先设定的项目,那就算不上是按照设备状态来确定检修。c)上述计划值的制定是基于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包括设备主管、专工、点检员)日常工作的积累,要求计划命中率(准确率)逐步有所提高。点检定修制强调工作的有效性,要求制订的计划值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计划命中率(准确率)的高低反映了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工作水平,有的企业将计划命中率作为衡量员工工作的一个标准。3)定修项目的动态管理是设备定修的主要特征点检定修制明确将PDCA的工作方法贯穿于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对每一个定修过程要认真记录修前、修后的设备状况,对劣化部位及相应的预防劣化的措施记录在案。除在日常点检管理中跟踪检查外,在下一次定修时要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意见,不断的完善设备的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修改相应的维护标准和点检标准,达到延长检修周期和零部件寿命的目的,也称为设备的持续改进。4)设备定修要求所有检修项目的检修质量受控点检制强调设备在运行期间的受控外,还要求在检修期间的所有检修项目的检修质量受控。要求每一个点检员参与检修现场的检修质量确认,点检定修管理导则规定了“三方确认”和“两方确认”,即对重大安全、质量问题,点检员要到现场进行确认。目前对检修质量的监控,普遍采用监控质检点(H、W点)的做法,其中H点(HOIDPOINT)为不可逾越的停工待检点,W点(WITNESSPOINT)为见证点。5)设备定修要求使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最佳的配合设备定修除了使设备消除劣化、恢复性能以外,还要兼顾经济方面的要求,一般说来应考虑下列问题:a)通过点检管理和状态诊断,在掌握主设备准确状态的基础上,合理延长主设备检修间隔(改变年修模型),是设备点检定修追求的主要目标。b)通过点检管理在掌握设备状态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过维修项目。c)年度检修中更换下来的可恢复使用的部件的修复。d)改进工艺和作业标准,降低原材料、备品配件、能源的过度消耗e)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使日常修理和定期修理的负荷均衡化。f)减少和降低设备定修在备品配件、原材料、能源库存上的资金占用。第二节定修分类实行点检定修制的电厂,其检修按其分类的依据不同,有两种分类方法。一、设备定修按检修时间的长短分类1)年度检修(简称年修)年修是指检修周期较长(一般在一年以上)、检修日期较长(一般为几十天)的停机检修。2)点检基础上的检修(简称定修)对主要生产流程中的设备,按点检结果或轮换检修的计划安排所进行的检修称为定修。定修一般用于不影响连续生产系统停用或出力降低的附属设备和系统上,其检修时间也较短(一般从几天到十几天),检修内容包括更换备品配件、解体进行定期精密点检、定期维护、预防性检查和测试、技术诊断和技术监督的需要所安排的解体检修、较大的缺陷转为定修项目等。定修项目一般在月度计划中安排,如果定修出现在影响连续生产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上,产生了停机或严重影响了系统出力,则需要征得电网调度的同意,甚至构成了非计划停运。3)平日小修理(一般称为日修)日修是对设备进行小修理的项目,不需要征得电网调度同意,也不会影响发电生产系统的运行方式,这种修理项目有的是月度计划中已列人的项目,它的计划一般以周计划的形式下达,它的检修内容包括:定期维护项目(如加油脂、定期清洗等)、需要检修人员配合的定期点检、需检修人员配合的定期试验、备品配件修复、小缺陷处理等。二、设备定修按检修性质分类在日常发电检修管理中,按检修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提法,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一些习惯称谓有如下几种。1)定期检修(TBM)定期检修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性检修,根据设备磨损和老化的统计规律,事先确定检修等级、检修间隔、检修项目、需用的备件及材料等的检修方式。2)改进性检修(PAM)改进性检修是指对设备先天性缺陷或频发故障,按照当前设备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改造,从根本上消除设备缺陷,以提高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可用率,并结合检修过程召-一-一实施的检修方式。3)状态检修(CBM)状态检修是指根据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评估设备的状况,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的方式。4.故障检修(RTF)故障检修是指设备在发生故障或其他失效时进行的非计划检修。5.节日检修在不影响电网调度和事故备用的前提下,经电网经营企业批准,发电企业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设备的D级检修。第三节发电厂主设备的年修摸型一、概述发电厂的主设备(发电机组)和与其相关连的一些主要附属设备要求其在发电生产系统中,处于绝对可靠的地位。这些设备的停运,均会导致整个生产系统的停运或减少出力。因此,对这些设备的检修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两点。1)尽量减少检修次数使主设备减少检修次数的途径,一是提高发电主设备本身的设计水平,延长一些易损零部件的寿命周期;二是加强对这些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正确操作。目前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均采用每年安排一次的停机检修。我国目前发电设备的检修,追求的目标也为每年一次。2)缩短检修时间和减少检修项目缩短检修时间和减少检修项目是相辅相成的,这项任务的达到要依赖于加强精密点检和技术诊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容量机组的比例迅速增加,发电设备制造水平也快速提升,上述两点要求也逐步向世界上发达国家靠拢,使非计划停运大幅减少实行点检定修制较早的上海宝钢自备电厂和浙江北仑电厂曾多次创造了全年无检修的业绩,全年仅一次年修的机组更是普遍存在。二、发电机组的年修模型和检修停用时间为了使发电机组的年度检修有一个规范,点检定修管理明确了对每台发电设备必须有一个各种不同等级的年修循环周期的排列组合,称为年修模型。我国行业标准规定发电机组检修分为A、B、C、D四个等级:1)A级检修时间最长,相当过去的大修。2)B级检修时间比A级短,相当于中修。3)C级检修时间比B级短,相当于小修。4)D级检修时间最短,一般为1周左右,最多不超15天。表4-1列出了不同容量机组典型年修模型。发电机组各个等级的检修停用时间,在行业标准中已有规定,可供参考。表4-2列出了年修标准项目机组的检修停用时间。第四节定修的业务流程图4-1列出了定修工作业务流程图。上图表明了定修管理的全部业务流程。在这个流程中,点检员起了主导作用,点检员要全过程跟踪参与各方框内的工作。流程中各序号代表的工作主要是:1)企业的标准化体系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指南和依据,定修工作的全过程均需按标准执行,点检员应参与制定、修改和完善这些标准。2)定修计划的编制应按技术标准和点检管理的结果由点检员负责拟订,经各级领导批准后执行。3)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a)按管理标准要求,落实施工力量,参与签订合同谈判。b)落实专用工器具和备品配件、原材料。c)会同施工单位制定符合本单位的检修作业文件包或向施工单位提供检修作业标准。d)明确、落实质量监督的有关问题(包括外委监理工作安排、落实)。4)落实安全措施,办理有关工作票隔离单,点检员必须亲临现场,在对重大安全措施进行确认和落实以后,才能具备开工条件。5)在施工过程中,点检员应跟踪定修项目的H、W点,并到现场进行确认(也可委托监理部门完成)。6)工作结束时,点检员应会同有关人员对系统恢复进行确认,确信系统安全情况下方可终结工作。7)点检员应对定修全过程进行评估,针对管理中存在问题作出工作总结,并反馈到有关企业标准的管理部门,为管理标准的持续改进提供信息。设备解体后应对照有关技术标准,对设备作出修前的记录,这些记录应反映设备的损坏和磨损以及其他不正常情况,这项工作应由点检员向施工单位提出并督促认真完成。9)根据设备的修前记录,对照技术标准和平时点检管理的积累资料,点检员应提出设备是否需要改进和如何改进的意见,报主管批准后执行。10)检修结束时施工单位应提交详尽的检修实绩记录,为设备的下一轮动态管理11)点检员应从定修的修后实绩到下一次定修的修前解体期间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照点检记录和劣化倾向管理提出设备改进或标准改进的意见。上述11项工作,点检员应全程跟踪参与,这就是定修工作的全过程管理。通过不断的闭环管理(PDCA)使设备得到持续改进,使设备的标准日趋完善和合理。上述工作模型的切实执行,应依赖于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第五节设备定修策略及优化检修一、优化检修概述发电设备优化检修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以“管”为主的策略,针对发电设备的特点制订出一套策略,最终形成一套优化检修的模式,使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最佳的配合。优化检修模式,不是针对某一台设备,而是指整个发电生产的大系统而言,大到诸如汽轮机、锅炉;小到某一个阀门或者一台水泵,实际上是针对某一个电厂的所有设备而言。实行优化检修模式的发电厂,要对其庞大的连续生产系统中的所有设备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设备,采用不同的检修方式,其中有的设备应用定期检修;有的设备采用状态检修;而有的设备则采取故障检修。优化检修模式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点。基于每一个电厂其设备的型号、制造厂不一样,辅机配套和系统设计也不一样,导致了要根据其各自特点,采用不同的优化模式。优化检修目标的实现要运用一种管理方法,以确定哪些设备采用定期检修,而状态检修又应用在哪些设备上,即确定设备的定修策略。二、设备定修策略设备定修策略是对庞大的生产系统中的所有设备进行分类,确定这些设备应该采用何种检修方式,使发电企业的设备检修逐步形成一套融定期检修、状态检修、改进性检修和故障检修为一体的优化检修模式。1.设备分类设备分类是设备定修策略的基础工作,一般按A、B、C三类进行划分,是对发电生产系统中的每一台设备进行界定,界定的方法是根据该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分类原则如下:1)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电力系统、机组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2)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皆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机组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3)C类设备是指发电生产系统中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2.根据设备类别的定修策略1)A类设备以预防性检修为主要检修方式,并结合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检测的结果制订设备的检修周期,并严格执行。A类设备一般均在年修计划中安排检修。2)B类设备采用预防性检修和状态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方式,检修周期应根据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结果及时调整。B类设备一般既可以安排在年度检修计划中,也可安排在平时采用轮换检修的方法进行修理。但考虑到使检修负荷均衡化,B类设备建议尽可能不参加年修。3)C类设备以事后(故障)检修为主要检修方式。表4一3给出了不同类别设备的检修方式。3.优化检修模式的组成表4-3也给出了不同类别设备的计划安排,不同类别设备采用不同的检修方式的组合,构成了优化检修模式。从上表不难看出,优化检修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今天看来是比较优化的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状态诊断工作和劣化倾向管理工作不断深人,原方案可能修改;随着设备动态管理的深化,设备不断改进,原来检修周期也可能延长,所以优化检修是一个动态的组合过程,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不能满足于既有的水平。第五章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检修第一节劣化倾向管理概述一、劣化倾向管理的定义1.设备劣化的定义所谓设备劣化是指设备降低或丧失了规定的功能。设备劣化是包括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表现的总称。点检定修管理把减少和降低设备劣化的速度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管理,搞好这项工作,有利于大幅提升经济效益。2.倾向管理的定义倾向管理是定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设备劣化的数据进行记录,并作统计分析,找出劣化规律,实行状态检修的一种设备管理方式。设备劣化倾向管理的目的,在于跟踪设备的劣化趋势,评估设备的状况,以判断设备的可靠性,为设备的定修(消除劣化)决策提出科学的依据。二、劣化曲线的绘制及其意义图5-1表示某设备的劣化曲线。图上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设备测得的劣化值,把这些点连成一条曲线,称劣化曲线,与横坐标平行的一条劣化极限线则代表该设备允许的最大劣化值,在操作规程中规定达到这个劣化极限设备就要停止运行。A点―表示劣化倾向加剧的转折点。B点―是劣化曲线和劣化极限线的交点。C点―表示设备从投运开始到达A点的时间。D点―表示设备从投运开始到达B点的时间。从图5一1上不难判断,从0C是合理的设备检修周期,从CD这段时间是消除设备劣化的最佳时期。三、设备劣化的分类设备在其使用寿命期间(包括设备备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磨损或劣化。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劣化和无形劣化两大类。1.设备的有形劣化与无形劣化不同,有形劣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可以用仪表、仪器测量和测试出来的,机械设备的劣化通常是由于物质磨损或材料性质变化而引起的。有形劣化按其引起磨损和劣化的原因又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设备的使用劣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外力作用下,受机械碰撞和磨擦、介质户一一一粤侵蚀等原因,造成设备物质上的磨损、腐蚀、疲劳、剥落等,使设备的实体产生磨损。表现为零部件形状发生改变、公差配合超标、材料性质改变、效率降低等。2)设备的自然劣化。自然劣化是设备受自然力作用所造成的物质磨损。例如设备生锈、金属腐蚀、木头腐朽、塑料和橡胶老化等均会使设备产生劣化。这种劣化不管设备是否在运转,都会发生,包括闲置在仓库内的设备和备品配件。3)灾害性劣化。这是指由于自然力对设备的侵蚀和磨损引起的设备劣化,如突发性的台风、暴雨等。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自己分管的设备随时予以关注,制定防止上述各种有形劣化的对策。2.设备的无形劣化无形劣化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出现了性能更好、效率更高的设备,而使原有设备相形见拙,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例如消耗大、成本高,或由于国家的政策规定使设备被淘汰,这种情况称为设备的无形劣化。设备的无形劣化不能等闲视之,许多企业长期以来缺乏技术改造,最终导致被动的地位,因此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应随时掌握同行业的技术进步信息,及时消除设备的无形劣化。四、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预防1.机械磨损这是最常见的劣化形式,这种劣化有规律可循,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加强点检管理基础上,可以早期发现。减少由于机械磨损而产生的设备劣化的主要措施是正确操作、加强维护(尤其是润滑),找到规律后则可定期更换易损零部件或采用新工艺和新材料以改善磨损。对易磨损的部位要认真执行点检标准,早期发现设备隐患。2.金属组织和性质变化、蠕变、高温腐蚀等这是电力行业常见的金属劣化表现形式,要从加强金属监督人手,把有关监督内容与点检管理整合,按规定进行精密点检。通过点检的优化管理,早期预防金属劣化的发生3.疲劳裂纹发电设备的高温高压部件极易产生疲劳裂纹。裂纹是机械疲劳的信号,应采取必要措施及早处理。为防止和减少疲劳裂纹的发生,应注意下列几点:1)减少结构设计上应力集中的影响。2)要避免金属加工上应力集中的影响。3)减少设备操作上的应力,避免机械超载运行、冲击负荷、不均匀受热和加热(冷却)速度过快等。4.腐蚀设备在外界介质的作用下发生的损坏过程称为腐蚀,这在发电厂十分普遍,要从改进机件的原材料人手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同时对易产生腐蚀的部位应加强点检力度,早期发现,及时消除劣化。5.绝缘损坏防止设备的绝缘老化损坏,要从加强包括绝缘监督在内的各项技术监督措施人手,使各项监督与点检管理相整合,把有关技术监督工作和精密点检和劣化倾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除了上述几种表现形式外,还有由于制造、基建、设计上的原因等造成的设备易劣化隐患。第二节状态检修概述一、状态检修的提出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有关于开展状态检修的提法,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原电力部正式以书面形式下达并安排试点等工作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几年开始。当时针对的是发电机组的检修间隔时间过短,执行的原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模式是2~3年1次大修,1年2次小修。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机械制造水平,原材料水平也大大提高,原有的计划检修周期显然是不适合了。因此就要求开展按设备的状态来决定检修间隔和检修项目的工作,这就是状态检修提出的原因。二、我国目前设备检修方式的分类目前世界上设备管理的学者,对设备检修方式有多种多样的提法,有些是相类似的,仅存在文字翻译上的差异,有些则是同样的内涵而提法不同。总的看,发电设备的检修方式在目前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就是我国行业标准中的提法,即预防性定期检修、状态检修、改进性检修和故障检修。1.定期检修或称预防性检修这一类检修方式是指以时间间隔为基准,但具体项目还可以随状态而调整,即前面提到的年修,又称为以时间周期为主、状态为辅的一种预防性检修方式。目前这一类检修方式国内外还在普遍应用,主要应用于像发电厂这样庞大的连续生产系统。有差异也仅是由于诊断技术的差异引起的检修项目的变化和时间间隔的不同而已。2.状态检修是指按设备的状态进行检修的检修方式,它是在把设备的状态搞清楚以后,再决定如何检修。这种检修方式广泛应用于不影响发电主设备停用的重要辅机(含有备用容量的辅机),在决定连续发电生产系统中设备的检修项目和检修周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这种检修方式。早期实行TPM管理的发电厂除了发电主设备外,其他设备的定修均采用点检基础上的定修,也就是以状态决定是否检修的检修方式。3.故障检修故障检修比较容易理解,顾名思义它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检修,由于制造业水平的提升,设备无故障运行的时间大大提高,同时又由于设备管理者的优化检修策略,使故障检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PM发展到现在,引人了优化检修的概念,即从可靠性和经济性综合评估结果来决定设备何时进行检修。分析表明,有相当一部分设备在发生故障后,对连续生产系统不构成威胁,采用设备坏了再检修的方式即故障检修的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我国行业标准,明确了发电生产系统中的C类设备,宜采用故障检修的策略。这是基于目前这些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并不很频繁,而且即使有了故障也会很快排除而不影响发电的主营业务。相反的这种做法可大大减轻维护工人的劳动强度,并节省一笔可观的维护费用。三、状态检修的应用状态检修主要应用在下列检修工作中:1.对处于连续发电生产系统中的A类设备,状态检修是针对某一台设备和系统中某一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时采用,这时候是出于无奈,因为这样做就增加了一次非计划停运。因此要在主设备年修时做好深人细致的点检管理工作,力求避免产生这种类型的状态检修。2.应用在有备用容量的主要辅机的设备定修。这已经在实行TPM管理的多数电厂实施。这些辅机不参加大、中、小修,有利于平衡检修负荷,充分利用设备的寿命周期,从而降低维修费用。3.在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和点检管理加强的基础上准确界定主设备的检修间隔和检修项目,减少过度维修。四、状态检修的核心是准确确定设备的检修周期众所周知,设备检修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检修消除劣化,使设备在一个检修周期内的可靠性为100%;二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检修费用最低,图5-2和图5-4显示了设备的可靠性、维修费用和检修周期三者的关系。1.检修间隔与可靠性的关系见图5-2。从上图中可看出,当检修周期超过A点时,可靠性急剧下降。2.检修间隔与检修费用的关系见图5-3。当检修周期不在B点时将会产生过修和失修,从而导致费用增加。3.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最佳配合可参见图5-4。当两条曲线的A、B点重合时,可靠性高、费用也最低,达到可靠性和经济性两者的最佳配合。上述三个数学模型的分析表明,实行状态检修的核心是准确的确定每一台设备的合理检修周期(也称寿命周期)。我们找到了这个合理的寿命周期,并按此周期安排检修,也就步人了状态检修的范畴。开展劣化倾向管理和采用诊断技术,是找到这个寿命周期的有效途径。应当指出,寿命周期是动态的,随着设备的持续改进而不断延长。为使设备的维护费用下降,综T合效率逐步提高,要引人等寿命管理的概念,即对某一台设备而言,尽可能使其内部的易损零部件的磨损周期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做有利于减少维修次数,延长检修间隔,从而使该设备的综合效益最佳。第三节状态检修的实施一、概述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是设备实行状态检修的前期工作或者称为基础工作,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割的。只有掌握了设备的劣化趋势和劣化速度,用量化管理的方式把有用的状态信息用数学(或图表)的方式,来分析和判断设备的最佳检修时期,才能步人状态检修的范畴。点检定修管理强调工作的有效性。如果,我们在检修中设备解体时,发现大量的“过维修”迹象;或者A、B类设备经常产生缺陷,这些缺陷又是由于“欠维修”造成的。那么就不能算是在实施状态检修。检修工作是否步人状态检修范畴可以用下列因素来衡量:1.设备点检管理的全面展开,形成了设备的五层防护体系。2.设备检修的决策来源于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诊断。3.形成了点检定修管理的管理机制,即有人负责设备状态的全过程跟踪和管理;设备状态诊断、监测信息流畅通,管理标准上明确了推行状态检修的外部环境。4.设备检修计划(指状态检修项目)的计划命中率大于一定的比例。一般应大于90%以上。5.在修后的寿命周期内,属于状态检修项目基本上杜绝了由于失修引起的故障和缺陷。二、优化检修和状态检修的业务流程发电设备的检修由于发电生产系统庞大和连续不间断生产的特点,同时考虑到经济性,不能单纯的由一种检修方式来实施设备的预防检修,应追求的是一套融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和故障检修为一体的优化检修模式。图5-5为典型的优化检修和状态检修业务流程图。三、推动状态检修工作的几点想法1.确定设备状态是实现状态检修的基础,应从加强和优化点检管理人手。逐步摸清设备的性能和状态。2.状态诊断要起步,要配备必要的装备,在人、财、物的资源上向状态诊断倾斜,有些价格特别昂贵的设备可以考虑成立区域性的状态诊断中心。3.劣化倾向管理要予以重视,要投人一定的力量抓好这项工作。4.要为状态检修营造一个敢为人先的环境。因为目前很多点检员宁可过维修而不敢延长周期。5.要清醒地看到,状态检修范围的不断扩大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6.设备管理上的改革,要与企业内部体制创新相协调。首先要从转换观念人手,宣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全面开展点检定修管理。第六章点检定修管理的实施点检定修管理是设备管理上的一次变革,一般说来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有的发电企业经历了数次机构磨合,才基本上符合点检定修管理的内涵。这一种磨合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我们过去从前苏联搬过来的以时间为基础的计划检修体制已经过去了50多年,尤其是在一些较老的发电企业,过去已长期习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高纯胶体二氧化硅行业运行状况及前景动态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防雾聚烯烃收缩膜行业销售现状及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薯片行业营销策略及销售效益预测报告
- 2024年式美体店加盟合作协议
- 2024年房地产买卖合同:商业大楼的购买与出售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无水冷却液行业需求动态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工业热水储罐行业需求态势及投资盈利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天然皮肤补充剂行业销售动态及营销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丙烯酸酯、C1030烷基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行业动态及十四五前景规划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5氯2羟基苯甲酸行业运营态势及供需前景预测报告~
- 项目实施管理方案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数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船舶委托设计合同模板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成都师范学院《教师口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肺上叶恶性肿瘤护理查房
- 棋牌室消防应急预案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医美机构转让合同模板
- 带您走进西藏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期中测试卷(1-4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