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王勇电话庆市巫山县实验小学摘要:本论文从认识到探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特点和如何组织实施。努力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究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并获得直接体验。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地位和特点,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使教师真正成为实践活动的实施者和开发者。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地位特点;实施策略。“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一个新增的内容领域。增加这一领域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用途,探索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存在,沟通了现实世界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之间的联系,促使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构成一个整体,使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成为必须的学习内容和必备的数学素养。这一领域也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数学实践活动的设置,打破了原来学科教学中重书本知识,轻直接经验;重结论,轻过程;封闭学习多,开放学习少;机械记忆多,实际应用少的教学模式。如何正确认识数学实践活动,怎样组织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将以怎样的的模式呈现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数学实践活动的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课,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注重实践活动是国际数学课程的一个趋势,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实践活动就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为此新课程的设置中增加了实践活动课,使实践活动课成为课程改革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并明确地将“实践与综合运用”作为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相并列的四大版块之一。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应该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二、数学实践活动的特点。(一)强调整合。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课程的设置应该是综合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程各个分立,这是不得已办法”,“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各个分立的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构成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生活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不是在其他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整体性。具体地说,“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指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它强调淡化学科界限,以学生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为学生综合应用学科知识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可以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实践的能力。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怎样打电话省钱?”“压岁钱怎样花合算?”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既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又具有开放性和思考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会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可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也可将问题情境活动化,确保每个个体的有效参与。二是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购房中的数学问题”、“铺地板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三是创设大课堂情境。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实践领域,使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三)数学交流是实践活动深入进行的基础。数学之所以在信息社会应用广泛,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能够用非常简明的方式经济有效地、精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在数学学习中,交流能帮助教师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做出有根据的教学决策,同时交流也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的发展。实践活动通常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应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氛围,鼓励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特别注意创设交流的环境,将学生放在问题情境中,为学生提供数学对话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耳、用手、用眼、用口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在活动指导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善于互相学习和与他人合作,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联系起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在他们不赞同或不理解某个同学的意见时,不要批评,而是提问,在向同学解释自己的策略时,学生就不得不重新检查自己的思维,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同时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四)培养能力是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他们自主探索。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必须逐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培养能力,积累学习经验,获得良好的感性体验,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1学会制定探究计划。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所提出来的问题都具备一定的深度、广度、难度,不是靠几个算式就能解决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时应首先考虑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2学会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学生,必须在活动中逐步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3学会独立与合作。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但在注重合作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学生个体的独立活动,合作应该是在个体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独立实验的基础上进行。4学会自我评价与反思。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不仅要留予时间让学生评价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掌握情况,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会分析纷繁的数据,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指导学习生活;在反思中,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认识社会,树立应用意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过程充满着操作、尝试、研究和争论,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活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进行探索、自主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