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粤沪版本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_第1页
本粤沪版本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_第2页
本粤沪版本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_第3页
本粤沪版本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_第4页
本粤沪版本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教学内容:IL1怎样才叫做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

素。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单位。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

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和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实例的过程,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物理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生产、生活中的做功实例,认识

到物理知识与H然现象、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乐于探索H然现

象和物理规律的品格。

三、教学重点:1、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

做功。

2、会用公式对功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具(教学)准备:小车、木块、小车、木块、弹簧秤、刻度

尺等

六、教学方法(策略):讨论、阅读

七、学情分析:本节是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

容,在机械运动的基础上,讲述了机械功以及做功的必要条件和功的

计算。这些知识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乂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1.举例生活只做工的例子。生举例。创设物理情

境导入新2.直接提出:物理学中的“做功”境,提高学

课、是与生活中的“做工”是不同的。读生的学习兴

多媒体图片“用力推汽车,车没动”趣

从力的效果分析,这个力没有效果,

我们说他没做功。

二、新课教1、力学上的功教学中,先

学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安排了一个

(-)功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游戏,通过

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上就说这活动,让学

个力做了功。生体会到通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过找共同

力学上所学的功包括两个因素:一是点,然后采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用类比的方

方向的距离。法来定义某

教师强调注意:1、判断一个力是否一事物。再

做了功,哪些因素缺一不可。否则就将课切入正

没有做功。例如:运动员把杠铃举在题。

头上不支时,虽然有力但没有沿这个教学时,体

力的方向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做功,验“做功”

可见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做了三个实

可,也就是说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这个验,补充了

力一定做功;物体移动了距离也一定斜面问题。

有力对它做功。但做功过程中,一定利用实

有力的作用,而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验1,给物理

通过距离。学中的功下

2、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的知识小结:了定义,再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没有功引导学生采

(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用类比的方

惯性通过一段距离,也就没有力做法来判断实

功。例如某同学踢足球,球离开脚后验2和补充

飞出了100m远,足球飞出100m远过素材中力是

程中,人做功为零。否做功问

(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题,再分析

距离,也就不可能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些实例让

距离,力对物体不做功,如一辆汽车,学生分析。

一个人用很大的力也推不动它,推力从教学效果

对汽车没有做功;再如上面的举重运来看,学生

动员,也没有对杠铃做功。对功的问题

(3)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同时也运理解比较

动了一段路程,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好。同时学

通过距离,这个力也没有对物体做生对做功的

功O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两个必要因

离,水桶跃然受到手的提力作用,由素的理解也

于提桶的力的方向始终竖起向上,跟更加深刻。

水平地面垂直,所以在水平面上行走

得再远,手的提力对水平水桶也没有

做功。

(二)怎样力学中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

测算功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的

计算公式W=FS。

教师强调注意:应用上述公式计

算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

明确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功,或者

哪个施力物体对哪个受力物体做功。

(2)公式中的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力。公式中的S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这句

话引起重视,否则在计算功时容易出

错误。例如某人用50N的水平推力,

推动重100N的箱子,在平地上前进

10m,求此人对箱子做的功。

如果按W=FS=100NX10m=1000J

计算,其计算结果是错误的。因为

100N是箱子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

下的,而箱子并没有在竖直向下的方

向上通过距离,重力没有做功,而人

对箱子的推力(50N)地箱子做了功,

其大小为W=FS=50NX10m=500Jo

(3)W=FS中的F,是使物体沿着F方

向移动S距离过程中始终作用在物

体上的,其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

(三)功的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

单位耳(J)。

三、课堂小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力学中“功”

结的概念,知道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

素,给出了功的计算公式W=F・S,知

道了功的单位是焦耳。下面再给出一

组尝试题,供大家练习,帮助大家更

好地理解功的意义,掌握功的计算。

四、课堂练1、一个中学生从教室一楼登上

习二楼,他做的功约为_____________Jo

2、某人用50N的力,将重30N

的铅球抛到7m远处,则人对铅球做

的功为:

A、350JB、210JC、0D、无法计算

3、一列火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

的轨道上均速行驶,整列火车受的阻

力是9X10%。求这列火车行驶1mm

火车做了多少功。

五、作业布1、测出自己上楼时所做的功及

置所用的时间。

要求:1、测出:(1)体重G。(2)

楼层高h。(3)上楼所用的时间,按

正常速度走上去所需时间匕。快速跑

上去所需时间t2O

2、计算:⑴上楼所做的功。⑵

两次登楼过程中,每秒钟做的功。

六、板书设13.1怎样才叫做功

计1.机械功的含义:作用在物体上的

力,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

向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

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

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通过了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3、功的测算: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

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等于力对物体

做的功。

计算公式:W=FS

功的单位:焦耳(J)o

本节课在新课切入方式上,通过具体的事例很专业地指出

了机械功的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

过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功”

教是对于目前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而抽象的概念。鉴于学生认知

学水平,如何让学生比较容易形成功的概念,同时又有较大兴趣

反来投入学习,这是一个难题。于是我用连接力的效果的教学思

思路,紧抓课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帮助学生从生活中的

事例理解功的概念,最后才引导学生认识: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

械功,简称做了功。

一、教学内容:11.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说明有关

问题并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判断做功的快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查了解常用机械的铭牌,了解机械功率。

三、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教学难点:功率的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具(教学)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教学方法(策略):比较法、观察法、讨论法

七、学情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提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问,引入2、怎样计算功?功的国际单位是什

新课么?

无论是人做功,还是利用机械做功,

都有做功快慢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

来探究物体做功的快慢。

二、新课教

学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将12块砖搬到学生观察,

(一)怎样二楼,每块砖重为10N,楼高通过教学实

比较物体为3m,由abc图可知在6min的践检验,发

做功的快时间里,甲搬12块砖,乙搬6块现学生兴趣

慢砖。非常浓厚。

分析可得: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物观察完实

体做功的多少,做功多则做功快。验,学生基

由abed图可知同样搬12块石专,本上能觉察

甲用了6min,乙用了12min到力做功

分析可得: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不仅有

时间的长短,时间短则做功快。多有少,而

通过总结归纳得出:(1)、在相同的且有快有

时间里,比较做功的多少。慢。且做功

(2)、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快慢不仅与

长短。功的多少有

若做功和时间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做关、还与做

功的快慢呢?功所用的时

(二)功率为了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间有关。且

与测算功了功率这个物理量,功率如何定义?很自然的的

率的方法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采用控制变

率。量的观察分

功率用符号P表示,功用符号W表示,析上述实

时间用符号t表示。验,针对小

功率的公式:P=W/t实验3,学生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由功和通过类比,

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为J/s,后非常清楚的

人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瓦所作出的贡用单位时间

献,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功率的单位,内所做的功

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来处理。课

1W=1J/S,在工程技术上常用kW作为堂教学也十

功率的单位。换算关系:ikW=l(Tw。分顺利。

请同学们观看课本中的图片,了解一

些物体的功率。

信息窗:了解机器铭牌中的一些数

据,功率是其中的一项。知道机器中

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

例题:起重机用钢绳吊起一个重

10000N的货物,在10s内沿竖直方

向上匀速上升10m,求:钢绳拉起重

物的功率有多大?

三、课堂小1、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

结2、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

3、功率的定义、公式及单位。

四、课堂练1、高出水面30m处有一个容积是

习50m3的水箱,要用一台离心式水泵

抽水给水箱,lh能把水箱充满即可。

这台水泵的功率至少是多少KW?

(取g=10N/千克)

五、作业布1、课本作业1、2、4o

置2、补充:实验探究:如何测出人上

楼的功率?需要哪些器材,写出实验

步骤及表达式。

六、板书设13.4做功的快慢

计1、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的方法:

(1)、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做功的

多少。

(2)、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

长短。

2、功率

(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

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

的功叫做功率

(3)、公式:P=W/t

(4)、功率国际单位为瓦特,简称瓦,

符号肌

在工程技术上常用单位是:k肌换算

关系:lkW=103Wo

一、教学内容:1L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n=w有用/w总进行有关计

算,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物理学的有关知

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

2、经历测量机械效率的过程,通过参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活动,

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H标:1、让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

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

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教学难点:1、区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五、教具(教学)准备:滑轮组、钩码、细绳

六、教学方法(策略):实验、讨论、阅读

七、学情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提1、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

问,引入新因素是什么?计算功的公式和国际

课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什么?

2、演示启发,引入新课。

w阻

G(N)h(m)⑴F(N)S(m)W动(J)

1.960.050.0981.20.10.12

比较w动和W阻发现WGW阻为什么

呢?引入机械效率。使学生意识

二、新课教1、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图并结合至小我们在

上面的实验进行讨论

学使用机械做

①、上述情景中哪些功有用?

(一)有用功时,额外

②、哪些功无用但不得不做?

功、额外功功是不可避

和总功2、引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免的,但我

念。们总希望做

①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的额外功越

功。W有=Gh少越好,也

②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就是有用功

的功叫额外功。W额=W总-W有在总功中所

③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占的比例越

W『FS大越好。

3、教师讲解:实际使用机械时,

人们总是希望额外功少些。

4、引导学生讨论:杠杆、起重

机、电梯等所有机械都有一些是有用

功,一些是额外功。讨论一下,哪些

是有用功,哪些是额外功?

(二)机械1、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要做额

效率外功。例如用水桶从井里提水,目的

是把水提上来,所以提水的功是有用

功,提桶的功是额外功,而为了把水

提上来,水桶是不可缺少的。额外功

是我们不需要的,它白白浪费能量,

因此应尽量减小它。使用不同的机械

来提起物体,我们希望做的额外功越

少越好,或者说,有用功与总功越接

近越好。

2、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

率O

机械效率公式:7=—X100%学生阅读

%

课本了解

强调: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一些常见

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lo机械效率通机械的效

常用百分数表示。率及提高

提高机械效率有重要的经济意机械效率

义,可以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的意义及

应对这个问题重视。方法。

4、例题及机械效率的练习:

重2540N的货物。如图2所示,滑轮

组把它提升L7m。若不考虑摩擦,

(1)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m?

(2)若考虑摩擦、滑轮和绳子的物

重,须在绳端施力800N,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是多少?

分析:由于重物G是由n段绳子承担,

当重物升高hm时、绳末端移

动的距离s=nhm;若考虑摩Q「

擦、滑轮和绳子的物重,滑9

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T

和总功的比值。

解(1)绳端移动的距离为s=nh=4

X1.7m=6.8m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n=w“/w

fe=Gh/Fs=Gh/Fnh=G/Fn=2540N/(4X

800N)^79%

说明:如何判断有用功、额外功、总

功,是解机械效率有关问题的关键,

解题时可以用机械做功的目的来分

析。凡是用机械来升高物体的,使物

体升高所做的功为有用功;且有w

有=611,即有用功等于被升高的物体

的重力与其提升高度的乘积。凡是动

力做的功就是总功;且有W总=Fs,

它等于力与机械在动力作用下移动

的距离的乘积。而用来克服摩擦和机

械自身重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W额=W,LW有。

三、课堂小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

结功。W有=Gh

2、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W»=wW有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W,&=FS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之

比。即:

四、课堂练机”四迎xlOO%械效率总小

卬总

习于lo

五、作业布

置自我评价与作业

六、板书设

计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总功:

有用功:

额外功:

机械效率:

定义

公式:

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M

一、教学内容:11.4认识动能和势能(2课时)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势能及影响大小的因素。

3、知道动能和势能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4、知道什么是机械能及机械能的单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机械能的学习,体会H然界存在不同

形式的能量,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增强节能和环保

意识。

三、教学重点:能量的初步概念;动能、势能及影响大小的因素;

机械能及转化

四、教学难点:动能和势能间相互转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具(教学)准备:滚摆、单摆、钢球、斜面

六、教学方法(策略):实验、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学情分析:能量概念的建立可通过物体做功的实验,让学生建立

功和能的联系,得出“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的结论。

动能和势能的定义,也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看出它们的

实质。影响因素可设计相关实验,列举生活实例,分析实验和实例,

让学生得到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提1.鉴于能量和功的概念有密切

问,引入新的联系,所以通过〃怎样才算做了功〃

课的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力的作

用成效、功的两要素。

2.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

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

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o让学生分析碰

撞过程中,做没做功?利用学生分析

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

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

就说它具有能量。(板书章节课题),如何改变普

进一步分析,有上边实验可见物理学通班学生学

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习意识问

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具有做功题,要花时

的本领不一定是物体正在做功,例间进行探

如,静止在高山上的石块)不同的讨,这可能

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是目前教学

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中遇到的十

二、新课教越大。分棘手的问

学题。

(一)能量1、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

(教师讲说它具有能量。物体能够做的功越

述)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能量的单位:焦(J)

(二)动能提出问题:刚才的实验中钢球撞

击木块能够做“

功,但若将钢球\m

停靠在木块一侧(边讲边演示),这时

的钢球并不能推动木块做功。对比前

后两个实验,思考一下,钢球是由于

什么原因而具有的能量?怎样才能

使木块被推的更远呢?

〈2〉学生分析得到动能是由于运动而

具有的能量。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

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

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概括出〃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影响

动能的因素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怎

样才能使木块被推的更远呢?)设计

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如下图)

A、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会有什么

不同现象?

B、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样高度滚下,

会有什么不同现象?

<3>结论:(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

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动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速度越

大,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就越多。

(三)重力<1>提出问题:静止在高山上的石块

势能它由于什么原因

具有能量?如何•

U1

和?兴吉蛇在几工七至■心FI

乂十…一

到沙坑,砸出的坑

0・

更深?’k

〈2》学生分析得到£m

重力势能是由于

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影响重力

势能的因素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如

何使举高的铅球落到沙坑,砸出的坑

更深?)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如

下图)

A、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f,落,会发

生什么不同现象?

B、不同一小球从相同高度下落,会

发生什么不同现象?

<3>总结:(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

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2)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

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

能就越多。

(四)弹性提出问题:拉长的橡皮筋能

势能将纸弹弹出,(演示)它是由于什么

原因而具有的能量?怎样才能使纸

弹弹的更远?

<2>学生分析得到弹性势能的定

义(给学生讲一下弹性形变)影响弹

性势能的因素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

(怎样才能使纸弹弹的更远?)寻找

方法。为加深印象可补充一个实验将

两个性质相同弹簧,压缩到不同的长

度。先后将拉紧弹簧的绳烧断,两次

祛码被弹起的高度不同。弹簧压得越

紧,放松时它做的功越多,表示它的

弹性势能越大。

<3>总结:(1)弹性势能:物体

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

性势能。

(2)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形变越

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多。

(五)机械<1>让学生分析在桌面上滚动的

能钢球具有什么能?通过分析得知滚动

的钢球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2>做单摆和滚摆实验,学生确

定滚摆(或单摆)在运动过程中何处

动能最大,何处势能最大分析动能和

势能是如何转化的。(可从它们的影

响因素来分析)并让学生列举其它

动、势能转化的例子。

<3>提出问题:动能和势能间相

互转化有什么规律?

<4>通过课本图10—5单摆和滚

摆实验进行探究,让滚摆第一次由最

高点滚下,上升后还能大体回到原来

的出发点。再继续观察,滚摆每次上

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让学生尝试分析

其中的原因。

<5>总结:(1)动能和势能之间

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机械

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机械能和其它形式的能之间可

以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能的总

量保持不变

三、课堂小根据板书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课堂练

五、作业布

六、板书设

M

一、教学内容:12.1认识内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类比法理解内能的概念,并掌握类比

法。

2、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内能的单位及改变内能的两

种途彳3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分析实例,用推理的方法认识分

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动能和势能。

2、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3、通过讨论,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时是等效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教学难点:1、比的方法认识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

2、了解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

么。

五、教具(教学)准备:烧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教学方法(策略):探究、实验、讨论

七、学情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停息初中学生刚

入地无规则运动着。那么分子也同一切刚接触热学

运动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也具有动知识,且

能。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内能”、

间有相互作用力。这又使分子具有势“热量”等

能。概念都比较

二、新课教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什么是学生活动:抽象,因此

学内能:请学生观教学时可从

(一)物体2、教师强调: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察图14-1,日常生活现

的内能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类比、思象入手,采

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的每考、交流、用“类

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讨论、总比”、“联

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结。(观看想”等方法

是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课件)引入概念,

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运动的篮不必追求概

3、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球具有动念过分严密

(1)、教师引倒学生提出问题:内能能,运动的的表述。也

也不同于机械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分子也一不必让学生

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定具有动死记硬背这

被举起的高度有关。一个钢球是否运能;些概念的文

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苹果和地字表述,而

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球因相互要注重指导

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那么物体的作用而具学生用自己

内能跟什么有关呢?有势能,分的语言来对

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物体子之间也相关现象进

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有相互作行归纳、概

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用力,分子括,进而形

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也有势能。成概念。

大。上节课我们曾进过:物体的温度被压缩的

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弹簧各部

居h科学的论断,必须要有证据,在分互相排

物理学中,通常是用实验来证实论断斥而具有

的O今天我们同样用实验来证实上面势能,互相

的论断。排斥的分

(3)、设计实验:取三只烧杯,分别子也具有

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势能

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汁,观察

比较三只杯内墨扩散的快慢。

(4)、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

扩散过程越快。扩散得快,说明分子

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则

运动激烈。

(5)、分析论证:物体的内能跟温度

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正是

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

体的内能叫做热能,把物体内部大量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6)教师强调: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这

是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

规则运动着。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

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内能。冰冷的

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

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

(二)怎样1、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学生实验:

改变物体(1)演示实验:对物体做功,物体给每组一

的内能的内能增加根铁丝,请

(2)演示实验;物体对外做功,物同学们互

体的内能减小相讨论,想

(3)事例:钻木取火、出各种办

2、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法来改变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上面的探究实它的内能,

验,了解什么是热传递。并进行实

(2)教师讲述:发生热传递时,热量验,再将实

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验情况记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低温录下来。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直至物体

之间和物体各部分之间的温度相同,

即达到热平衡O此时高温物体放出的

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3)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什么是热量

及热量的单位。

3、教师讲述: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

内能改变的数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

程中

4、生活中热传递的事例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热传递的三

种方式。

三、课堂小根据板书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课堂练1.在保温瓶内倒入开水,但不装满,

习上面还留有一些空间,内有空气,然

后塞上木塞,过一会儿木塞被冲

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对

_________做功,______的内能转化

成木塞的_______能.

五、作业布1、自我评价与作业:1、2、3

置(一)什么是内能?

六、板书设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

计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

体,不论温度的高低,都具有内能。

(二)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的内

能越大;反之,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三)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改变内能的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一、教学内容:12.2热量与热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温度

变化关系

2、知道燃料的热值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信息处理,认识燃料热值的含义,了解

常用燃料的热值

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________________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

知欲望

三、教学重点:燃料热值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燃料的热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具(教学)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教学方法(策略):分析、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学情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提1、内能的概念

问,引入新2、内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课3、改变内能的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4、现代社会中,人类使用的能量绝

大部分是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

能,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

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

能,也就是常说的释放热量。教材先引入

二、新课教1.热量的概念:内能,再介

学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绍热量。内

(一)什么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能是状态

叫做热量注意:(1)热量是为了描述和量度热量,教材通

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而引入的,热过类比力学

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对应于热传递的中的动能、

过程。势能,从分

(2)一个物体的温度即使很高,也子动理论直

不能说它含有的热量多;反之,物体接引出。建

的温度低,也不能说它含有的热量立内能的概

少。如果没有发生热传递,即它的内念后,介绍

能没有改变,就谈不上热量。改变物体内

(3)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内能的方法

能减少,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内能增(做功和热

力口,吸收热量。传递),再山

2.热量的表示符号和国际单位制单热传递过程

位:热量是内能变化多少的量度,其中物体内能

单位应与内能单位一致。改变的多少

(二)探究思考: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定义热量;

水吸收或水温升高的多少的关系。在热量概念

放出的热1.提出问题: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基础上介

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绍热值和比

2.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事实进热容;最后

行猜想。以汽油机为

问题讨论:例,从能量

1.在家用燃气将初温相同一壶水与转化的角度

半壶水都烧开,它们温度变化量的关分析热机的

系如何?谁吸收的热量多(你是如何工作过程,

判断的)?并渗透提高

2.将初温相同的一壶水烧成温水与效率和环境

烧成开水,水温的变化量如何?谁吸保护的意

收的热量多?识,引导学

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得出:水的质量生关注科

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学、技术对

热量也越多。社会产生的

3.研究水的吸热与其质量、温度变作用和影

化的定量关系按照教材设计进行实响。

验。

4.结论:

(1)水吸收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成

正比、与温度的变化量成正比。

(2)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实验得出:

1kg纯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X103Jo

5.拓展训练:

(l)lkg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

热量是4.2X103Jo则:2kg水温

度升高1℃需吸收多少热量?2kg

水温度升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