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考点3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A卷)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考点3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A卷)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考点3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A卷)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考点3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A卷)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考点3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A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考点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A卷)

1.在常温下,声音在其中传播速度最小的介质是()

A.玻璃B.水C.空气D.铁

2.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

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C.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传递能量

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一定越大

4.雷雨天,电闪雷鸣,关于其中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堵上耳朵听到雷声变小,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我们能分辨雷声和雨声,主要是依据它们的响度不同

C.我们先看见是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光比声音传播得快

D.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电磁波

5.下面实例能够说明固体能够传声的是()

A.我们上课时认真听讲B.发声的音叉能弹开塑料球

C.说话声将水中的鱼吓跑D.古代士兵伏地听声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声音可以从地球传到其它星球

D.吹哨子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

8.图中的甲和乙都是正在振动着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

A.甲、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B.甲、乙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乙发出的声音

C.甲、乙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甲发出的声音

D.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甲不是声源,人耳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

9.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

D.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10.地震来临之前,不少动物能感觉得到,是因为地震爆发时会发出动物所能听到的

声波。当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员,通过敲击钢管、石块等硬物

进行求救,这是利用了能传声,且传声效果比空气好的缘故。

11.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m-s]

空气(25℃)346大理石3810

煤油(25℃)1324铝(棒)5000

水(常温)1500铁(棒)5200

根据小资料知道: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在固体中

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o(均选填“大”或“小”)

12.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若想

听到自己的回声,他与山崖的距离至少要大于m;若他经过4s听到了自己的回

声,则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mo

13.为实现我国的探索宇宙的计划,我国向某星球发送了一束激光,激光到达某星球后

并返回地面约6s,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xl08m/s。

(1)则地球到此星球的距离是多少米?

(2)能不能用超声波测地球到这个星球的距离?为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2.答案:A

解析:因为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需要通过无线电通信

设备进行交谈。故选A。

3.答案:B

解析:A.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

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故A错误;

B.“隔墙有耳”,是指声音通过墙壁传到墙的另一侧,即说明了固体也能传播声音,故

B正确;

C.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C错误;

D.振幅越大,人听到的声音响度不一定越大,因为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故

D错误.

4.答案:C

解析:堵上耳朵听到雷声变小,这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A错误。我们能分辨雷声和雨

声,主要是依据它们的音色不同,B错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所以雷雨天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C正确。雷声是声音,不是电磁波,D错误。

5.答案:D

解析: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发声的音叉能弹开塑料

球,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说话声将水中的鱼吓跑,说话

声是通过气体、液体传播的,故C不符合题意;古代士兵伏地听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故D符合题意。

6.答案:A

解析:A.发声的物体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可以在声音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A

解析:A、振动频率不在20Hz~20000Hz产生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故该选项说法正

确;

B、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其次,

在气体中量慢;且即使同一介质,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其传播速度也是不同的,故该选项

说法不正确;

C、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因此声音不可以从地球传到其它星球,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吹哨子是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8.答案:B

解析:甲、乙两物体都是正在振动的物体,因此都是声源.甲物体每秒振动5次,发

声的频率是5Hz,低于20Hz,人耳听不到;乙物体振动的频率256Hz,在人的听觉范

围之内,因此可以听到.

故选B.

9.答案:C

解析: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点,

故A错;地震波是次声波,而不是超声波,故B错;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音

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固体)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故C正确;分辨不同乐器

的声音,是利用声音的音色不同,而不是响度,故D错;应选Co

【考点定位】声现象

10.答案:次;固体

解析: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地震,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而有些动物听

觉灵敏,可以感受到次声波。

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可以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这是利用了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且传声效果比空气好的缘故。

11.答案:小;大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液体,在液体中的

传播速度大于气体。

12.答案:17;680

解析:人耳对回声的分辨时间在0.1s以上,因此若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他与山崖的距

离至少为

0Is

s=vt=340m/sx---=17m

2

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

4s

sr=vtf=340m/sx—=680m

2o

13、(1)答案:9xlOsm

解析:由”:可得,光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