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代满人的丧葬礼仪_第1页
浅谈清代满人的丧葬礼仪_第2页
浅谈清代满人的丧葬礼仪_第3页
浅谈清代满人的丧葬礼仪_第4页
浅谈清代满人的丧葬礼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清代满人的丧葬礼仪

摘要:满族在丧葬中多实行火葬,丧礼也一切从简。清王朝在建立之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其丧礼制度逐渐与汉族礼制相互融合,发生改变,随历史发展变化而日益完善,渐趋繁琐,但也保留着满洲民族鲜明的特点。随后社会动荡,国门大开,来自西方的葬礼文化冲击着中国社会的传统习俗。本文将结合前人研究及相关文献,探讨清朝时期的满人丧葬制度之变迁。Key:清代;丧礼;变迁生养死葬皆为人生大事,据《礼记·昏义》记:“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满族因为其生活方式以游猎为主,居所漂流不定,社会生活文化直接传承与女真,使得其文化氛围及社会习俗均与汉族有着较大的区别及差异,在生活习俗和礼仪制度上的体现尤其突出。清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也是出于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在保留了一些满族丧礼制度特点的前提下将汉满两族的习俗加以融合,而后又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从而形成了其独有的丧葬礼制。一、清初的丧礼制度清军入关后,虽有关丧礼制度的大体规制仿效汉制,但当时由于清朝初建,百废待兴,各项礼制尚未完备,且各中细节也与汉制大有不同,因此儒家的丧葬礼制并未在满族中严格执行。而汉族仍然承袭自古以来的丧葬制度,此时,满汉两族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1.火葬满州民族由于其生活习性直接承于女真,丧葬以火葬为主。这是由于满族人四处迁移,居无定所,若是进行土葬,日后祭奠极为不便,而火葬之后可以把火化后的骨灰带在身边,所以火葬才开始流行起来。据谈迁《北游录·纪闻下》所记载:“丧必火葬,生前玩好,美珠重锦,焚于灵右,不惜也”。稍富裕些的人家会“七七必殡,火化而葬。棺盖尖而无底,内垫麻骨芦柴之类,仍用被褥,以便下火”。满族的火葬不只是逝者尸体要焚化,各种随葬品及生前所用之物也需焚烧殆尽。如吴振棫在《养吉斋丛录》中记载:“火化,国制也。无贵贱皆然,平时服御各物,殁后尽燃之。遇大丧,则所化者积入山阜”。入关之后不久,受到汉族丧礼文化的影响,满族的丧制由简单逐渐变得繁琐起来,时攀比之风渐起,满族人又好火葬也好停灵,但火葬习俗却并未有太多变化。2.土葬土葬自古以来便一直为汉族人民所采用,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汉族以土葬为基础的丧葬礼仪以十分完善。清军入关后,便开始大力推行儒家思想,向全社会传播儒家的伦理道德,积极融合满汉两族文化,也极力贴近汉制,使满族丧制与汉族儒家理念相契合,以巩固其统治基础。汉族作为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农耕民族,自古以来便有入土为安的说法,土地在汉族人心目之中的地位可谓是至高无上了。满族也逐步被汉族的土地情结所影响,在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乾隆皇帝即位之后便立即降旨,除特殊情况外绝不允许火葬出现:“一概不许火化,倘有犯者,按律治罪。族长及佐领等,隐匿不报,一并处分”。自此,中国社会便几乎都是土葬了。3.孝服女真原本关于孝服便没有具体定义,所谓孝服的说法也是借鉴了汉族的习俗。因此满族的孝服最初极为简易,“父母死编其发,其末系二鈴,以为孝服”。后至明朝时期,女真族的丧服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改变:“曰斩衰服,生麻布,旁及下际不缉。麻冠、绖,菅屦,竹杖。妇人麻屦,不杖”。顺治年间,男女的孝服,孝鞋均是以麻为主,以布做孝服的仅为少数。在孝服的穿着上,满洲旧制原本也与汉制并不相同,在服式要求上也并不如汉族严格。但在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孝庄文皇后丧礼之时,为了体现和沿袭正统的儒家丧葬礼仪制度,康熙一改前制,下诏令要求今后孝服的材料均使用布料制作。自此,清朝孝服的归置便不再用丝帛而改用布。4.殉葬活人殉葬为满族旧俗,常见于清朝初期。《绝域纪略》中载:“男子死,必有一妾殉,当殉者必于生前定之,不容辞,不容僭也。当殉不哭,艳装而坐炕上,主妇皆下拜而享之。及时,以引弦扣环而殒之,倘不肯殉,则群起而缢之死矣”。可见人殉已经成为满族丧葬礼制的一部分,且具有强制性,不顾殉葬者的意愿。这种以人殉葬的制度最终在康熙皇帝时期被废止,在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康熙正式下诏,严令禁止八旗包衣佐令以下的奴仆殉葬,从而结束了满族延续到清初的这一陋习。后满族以剪发代替人殉,如据《旧京琐记》记载:“满制,凡有君后,父母,至父母之丧失,皆剪辫发少许,其意或以为殉也”。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就像汉族使用陶俑或者木俑等物品来代替活人随主殉葬一样,满族也用剪发来代替活人殉葬。二、清中期的丧礼制度清中期满汉文化融合到达顶峰,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交融。若说清初丧葬以火葬及土葬为主,那么到了清朝中后期,便几乎再无火葬了。在这一时期,各项礼制得到多次修辑,渐趋完备,等级规制也越发严格。在乾隆年间,虽乾隆以尊崇儒家崇尚经书而为人知,但也不愿摒弃满族文化从而彻底汉化。对于不触及儒家伦理根本的满族习俗也是极力维护,以确保满族的社会文化习俗得以延续。1.禁百日薙发薙发为满族习俗,即是将头顶周围的头发修理干净。而在满洲旧俗中,薙发在国丧以及父母丧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宁古塔记略》中提到:“父母之丧,一季而除,以不剃发为重”。乾隆之后,“禁百日薙发”被明确归于丧葬礼制之中:“所司以闻,下部逮治。并申明祖制,禁百日内薙发,违者处斩。逾载入《会典》”。据《清史稿》记载,乾隆皇帝大丧时,“官吏军民自大事日始百日不薙发”。满族男子为不薙发,女子则为放发,即将发髻散开,使头发自然垂下。在丧礼期间对于头发有此规定,也顺应了汉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俗语,既贴合了儒家伦理纲常,也保留了满族独有的特色。2.丧服较轻在建州初始之时,有人去世本无所谓丧服礼仪,因女真旧俗中并没有关于丧服的说法满族孝服也是由汉制引申得来。清军入关后虽学习了汉族的服丧制度,但与汉人相比较,丧服较轻:“斩衰止百日,期服六十日,大功三十五日,小功一月,缌麻廿一日,较之古礼似不及远矣”。虽对于哀痛的表示远不如汉人,服饰也不甚严格,但实际上,满族在服丧期间受制甚多:“然其居丧也,衰服不去,身不听乐,不与宴,居室皆用素器,木几素席,以终三年。期功各以其等降,相率行之,无敢逾”。皇帝驾崩后,文武百官服丧二十七天,在这期间,皇帝批注奏折不能使用朱笔,一概改为蓝笔批注,叫做“蓝批”,下面各个衙门的公章批示也都改为蓝印。且文武百官白天之内不可薙发,不可寻欢作乐,一月之内不可嫁娶,三年内男不穿红,女不戴花,而汉人服丧制只是时间较长,并未有非常严苛的禁忌。对于这种与汉族习俗趋同又异于汉制的丧俗习惯,统治者一直表现为支持的态度。在嘉庆年间,漕运总督裕谦上书道:“凡有父母丧者,皆丁忧守制二十七月为服满,一律与汉员同”,提议朝廷文职官员可与汉人行同样的服丧时间,结果却被嘉庆皇帝指责“谓其沾染汉人习气,诈伪欺饰,失人臣致身之义,而变满洲纯朴之风”,由此可见,清朝统治者一直致力于在融合儒家伦理思想,不触及汉制根本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保留满洲的民族特色。3.丹旐丹旐,上织有织金绮纹,俗称大幡,也叫魂幡。与汉族铭旌类似,是满族丧仪中相对比较重要的用具。在满族旧俗中,有为死者招魂的说法。将长幡立于草原之上,招死者之魂,也有示丧和讣告的意味。铭旌和丹旐的用法在最开始并不相同,比如清代铭旌放置的位置并不区别男女,而是“大殓后,悬以竹杠,置之灵右”,满族丹旐的放置方法则是区分男女的。《听雨丛谈》中记道:“八旗有丧之家,于门外建设丹旐,长及寻丈,贵者用织金朱锦为之,下者亦用朱缯朱帛為之,饰纁锦”。这句话标有小注“男丧设于左,女丧设于右”。但这些差异,在清王朝的逐渐发展中慢慢融合,丹旐与铭旌渐渐不分男女,也不分彼此。虽然清代也一直保持着“旗人用丹旐,汉人用铭旌”这一准则,但两者的用法在逐渐交融,差异和界线也在渐渐模糊甚至消失。三、晚清时期的丧礼制度清朝晚期,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革,内忧外患之时又受到了来自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出现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此时,风云变幻,西学东渐,传统习俗与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这一系列的变化也影响到了丧葬礼制,使其出现了重大变革,在此期间的丧葬制度也极有时代的特点。1.分祭幛祭幛是清代哀吊的礼品之一,也称挽幛或礼幛,通常用一整块绸布做成。汉族与满族均有用祭幛作为祭奠礼品的习俗,但与汉族不同,满族还有将祭幛和其他祭奠礼品一起分赠给亲友的习俗,称为“分祭幛”。据《听雨丛谈》载道:“八旗旧俗,父母既殡,将所遗衣饰玩物,分贶其生前所爱之人,中表至交皆及之,谓分遗念。其丧日所受祭幛、竹饭、糕筵,亦散於助丧成服之戚族。今则只散饽饽於戚族,而不及於祭幛矣”。在同治年间,满汉习俗逐渐融为一体,彼此不分,便已不见分祭幛,丧主只将所收的祭奠礼“饽饽桌子”分赠与亲友。2.中西交融在清朝末期,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之后,有不少外国人前来中国一探究竟,并最终逝于此地。而他们的葬礼却并非按照中国的丧葬礼制实行,而是按照西方文化来举办葬礼,且形制完备,毫不马虎。由此,西式葬礼开始慢慢在中华大地上蔓延,并与中国传统丧葬礼制相融合。在当时,厚葬之风在民间盛行,尤其是长辈丧礼更是奢靡成风,十分铺张,人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对于逝者的尊敬之情。适时社会动荡不安,固有文化受到强烈冲击,使得民间不顾礼制,因此丧礼越制的行为时有出现,且难以控制。而西方的葬礼不若中国传统丧礼那般费时费力,更加方便且具有实用性,不似传统丧礼一般拖沓浪费,因此,新式丧礼开始逐渐变得受欢迎起来,而传统丧制也受西方影响,渐趋简化。四、结语清朝丧葬礼仪的一系列变化,既显示出清王朝的逐渐衰落,也体现了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自古以来就极其重视丧葬礼仪制度,逝者的丧礼过程更是声势浩大,不能马虎。满族由于其历史沿袭及生长环境与汉族大不相同,因此在社会文化风俗方面与汉族大相径庭。在清军入关之前,甚至还保留着以活人殉葬等不文明的丧礼制度。清军入关之后,为了巩固其在汉族的统治,清朝统治者迅速接纳汉族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大力宣扬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及伦理道德。正是因为清朝统治者积极接纳的态度,使得汉族习俗迅速在新的土壤生根发芽,也促进了满洲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满汉两族得以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延续三百年。在丧葬礼仪方面,清朝统治者不仅广承汉制,普及汉俗,推广汉化,也始终心念“满汉有别”,在汉制丧俗的框架之下,大力发扬满族旧制中不与汉俗相冲的满洲丧俗文化,这也使汉制丧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满制的影响而发生了一些改变,很好地促进了满汉两族丧俗礼仪的交融与发展。由此可见,新旧交替必然会相互碰撞,相互较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而要改旧制为新制,必然会经过时间的锤炼。清朝的丧葬制度从一开始的粗犷野蛮且不甚完善,到盛世时的体制完备,发展充分,宣扬汉制也不忘满俗,再到最后受到新制的冲击,日趋颓废并出现了相对来说比较简约文明的西式丧礼,这一系列丧礼制度的变化、改革和发展,完整的体现了清朝由弱到强,由盛至衰,最终灭亡的历程。总而言之,丧葬礼俗的变化必然体现了社会经济政治情况的变化,社会的动荡变革也必然影响到丧葬礼俗的变革。社会风俗习惯是走在制度之前的,若要迈向文明进步,必然要摒除糟粕,除旧迎新。Reference:[1]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17.[2]谈迁.北游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357.[3]吴振棫.养吉斋丛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5:320.[4]清实录·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241.[5]李朝实录·太宗[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644.[6]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2726.[7]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外六种[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112.[8]夏仁虎.旧京琐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71.[9]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15.[10]赵尔巽.清史稿[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