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报任安书【程】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报任安书【程】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报任安书【程】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报任安书【程】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报任安书【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任安书司马迁生存或毁灭,这是个问题: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此二抉择,究竟是哪个较崇高?死即睡眠,它不过如此!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那么,此结局是可盼的!死去,睡去...但在睡眠中可能有梦,啊,这就是个阻碍:当我们摆脱了此垂死之皮囊,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梦来临?它令我们踌躇,使我们心甘情愿的承受长年之灾,否则谁肯容忍人间之百般折磨,如暴君之政、骄者之傲、失恋之痛、法章之慢、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假如他能简单的一刀了之?还有谁会肯去做牛做马,终生疲於操劳,默默的忍受其苦其难,而不远走高飞,飘於渺茫之境,倘若他不是因恐惧身后之事而使他犹豫不前?此境乃无人知晓之邦,自古无返者。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后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巫蛊之祸刘据大姨母卫君孺与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行事骄奢不守法纪,居九卿太仆之高位,擅用北军军饷一千九百万钱。征和元年,事情败露后被捕。这时,汉武帝欲抓捕的阳陵人朱安世却迟迟未能归案,公孙贺便讨此差以赎公孙敬声罪过,武帝答应。后来朱安世果然被捕成功,却在狱中上书诬告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以及行巫蛊诅咒天子之事。征和二年(前92年)春正月,抓捕丞相公孙贺,并冠以多条罪名,公孙贺父子竟然死在狱中。巫蛊之祸征和二年(前92年)闰四月,诸邑公主、阳石公主以巫蛊之罪处死,卫青之子卫伉及卫长公主之子曹宗亦在连坐之内。武帝游幸甘泉宫生病,江充害怕武帝去世之后被刘据诛杀,便妄言武帝生病是因为有人行巫蛊诅咒天子。江充指挥巫师四处掘地寻找木偶人。天下人心惶惶,京师三辅更是笼罩在一片惊恐氛围之中。江充趁机说宫中有巫蛊之气以致天子之病久不见好。征和二年秋七月,江充终是将铁楸挖到了太子东宫,并得到了桐木人偶。巫蛊之祸刘据心中惊惧,而武帝却养病,不通音信,刘据无法自白。少傅石德建议可以伪称诏令用符节把江充等人收捕入狱,把他们的奸诈阴谋追查清楚。刘据采纳了石德的意见。汉武帝认为太子是害怕了,又愤恨江充等人,所以发生这样的变故。因而派使臣召太子前来。使者却因胆怯未敢入城,对武帝谎称太子造反要杀自己。武帝大怒,由是深信太子已反。巫蛊之祸左丞相刘屈牦刘屈牦逃跑,并丢了官印及绶带。武帝赐诏:"捕杀叛逆者,朕自会赏罚分明···决不能让叛军冲出长安城!“刘据向文武百官发出号令:"皇上因病困居甘泉宫,我怀疑可能发生了变故,奸臣们想乘机叛乱。"汉武帝颁布诏书征调军队。刘据手中无正规军队,三辅军队又调遣不得,便假传圣旨,将关在长安中都官的囚徒赦免放出,命少傅石德及门客张光等分别统辖;又派长安囚徒如侯持符节征发长水和宣曲两地的胡人骑兵,一律全副武装前来会合。巫蛊之祸而后,刘据来到北军军营南门之外,将护北军使者任安召出,颁与符节,命令任安发兵。但任安拜受符节后,却返回营中,闭门不出。太子调兵再次失败。太子带着卫队囚徒以及临时武装起来的长安四市之人,在长乐宫外,与刘屈牦的军队会战。民间都说“太子谋反”,所以人们不再依附。七月庚寅日,刘据兵败,南逃到长安城覆盎门。司直田仁正率兵把守城门,因觉得太子与武帝是父子关系,不愿逼迫太急,所以使太子得以逃出城外。巫蛊之祸而后,刘据来到北军军营南门之外,将护北军使者任安召出,颁与符节,命令任安发兵。但任安拜受符节后,却返回营中,闭门不出。太子调兵再次失败。太子带着卫队囚徒以及临时武装起来的长安四市之人,在长乐宫外,与刘屈牦的军队会战。民间都说“太子谋反”,所以人们不再依附。七月庚寅日,刘据兵败,南逃到长安城覆盎门。司直田仁正率兵把守城门,因觉得太子与武帝是父子关系,不愿逼迫太急,所以使太子得以逃出城外。

司马迁写《史记》前99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根据地天山,几乎全军覆没。李陵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军队十分勇敢,但是汉军寡不敌众,最后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大臣们都谴责李陵贪生怕死,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汉武帝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吆喝一声,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

审问下来,把司马迁定了罪,应该受腐刑。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只好受了刑罚,关在监狱里。

司马迁受腐刑后,想到自杀。但又因为当时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写《史记》。原来,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是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司马迁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元封三年,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司马迁出狱后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述说了因李陵事件而蒙受的奇耻大辱,倾诉了郁积在内心的痛苦和愤懑,披露了封建最高统治者的专断不公。说明了自己“隐忍苟话”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一书的决心。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慎于接物,推贤进士大质已亏、见笑自点——恐卒然不可为讳,不得舒愤懑不可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刑余之人、自古耻之赖先人绪业,四者无一遂——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原本)思竭忠诚、亲媚主上——大谬不然!李陵其人其事以及自己受刑始末——第一部分:来信内容,对答复迟表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委婉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第二部分,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第1层,从“仆之先”至“素所自树立使然也”。——祖先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再说自己假如“伏法受诛”,在别人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死无价值——第2层,从“人固有一死”至“殆为此也”。——“人固有一死……”承上启下。——然后列举四不辱、六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辱。——接着用比喻、对比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之中会逐渐衰微,再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说明“士节”不可折辱。自己若要死节,应在受刑之前自杀。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姓姬,名昌,季历之子,华夏族(汉族)人,西周奠基者,发明“文王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流传于世。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之位,又称西伯昌。共在位50年。商纣时为西伯(“伯爵”),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其子武王姬发有天下后,追尊他为文王。690年,武则天称制时,自称为周文王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周始祖文皇帝。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早年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后劝说秦王灭诸侯、成帝业。前237年,上《谏逐客书》。秦统一后,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主张禁止私学,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淮阴,王也,受械于陈汉六年(前201年)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的计策,说天子要出外巡视会见诸侯,通知诸侯到陈地相会,说:“我要游览云梦泽。”其实是想要袭击韩信,韩信却不知道。刘邦将到楚国时,韩信打算起兵谋反,但又认为自己无罪;想去谒见刘邦,又怕被擒。这时有人向韩信建议:“杀了钟离眛去谒见汉高祖,高祖必定高兴,也就不用担心祸患了。”于是韩信把此事与钟离眛商议,钟离眛说:“刘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想逮捕我去讨好刘邦,我今天死,随后亡的定是你韩信。看来你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结果钟离眛自杀而亡。韩信持钟离眛首级去陈谒见刘邦。刘邦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放在随从皇帝后面的副车上。刘邦说:“有人告你谋反。”就给韩信戴上械具。回到洛阳,赦免了韩信的罪过,改封他为淮阴侯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彭越,西汉开国功臣、著名将领,秦末聚兵起义,初在魏地起兵,后率兵归刘邦,拜魏相国、建成侯,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后因被告发谋反,被刘邦以"反形已具"的罪名诛灭三族,枭首示众。张敖,外黄(今河南省民权县)人,赵王张耳之子,妻子是刘邦独女鲁元公主,其女张嫣为汉惠帝刘盈皇后。秦末随父参加陈胜、吴广起义,曾封成都君。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汉高祖路过外黄时,张敖执子婿礼甚恭,反遭辱骂。赵相贯高等以此谋刺汉高祖,未遂。次年事发,受到牵连入狱。后因贯高极力辩白,得赦,娶鲁元公主如故,贬爵宣平侯。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周勃,前209年随刘邦起兵反秦,屡建战功。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后死后,周勃与陈平等智夺吕禄军权,一举谋灭吕氏诸王,拥立文帝。有人告发周勃想谋反,于是捕捉周勃治罪。狱吏欺凌侮辱他,周勃拿千两黄金送给狱吏,狱吏示意他说:“请公主作证。”公主,是汉文帝的女儿,周勃的长子胜之妻。薄太后说:“绛侯身挂皇帝赐给的印玺,在北军率领军队,不在那时谋反,如今身居一个小县,反倒要谋反吗!”汉文帝释放绛侯。绛侯出狱后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然而怎么知道狱吏的尊贵呀!”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窦婴是窦太后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元光三年,窦婴至交灌夫因在酒席中对田蚡出言不逊,被田蚡以罪逮捕下狱,并被判处死刑。窦婴倾全力搭救灌夫,并在朝会上就此事与田蚡辩论。但由于王太后的压力,灌夫仍被判为族诛。窦婴乃以曾受景帝遗诏“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为名,请求武帝再度召见。但尚书很快就发现窦婴所受遗诏在宫中并无副本,于是以“伪造诏书罪”弹劾窦婴。元光五年(前130),受人诽谤在渭城大街上被斩首示众。季布为朱家钳奴季布(生卒年不详),楚地人,曾效力于西楚霸王项羽,多次击败刘邦军队。项羽败亡后,汉高祖刘邦悬赏缉拿。后在夏侯婴说情下,刘邦饶赦了他。季布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诺言、讲信用而著称。所以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一诺千金”这个成语也是从这儿来的。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周家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运货的大车里,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出卖给鲁地的朱家。

灌夫受辱于居室灌夫本姓张,因父亲张孟曾为颍阴侯灌婴家臣,赐姓灌。吴楚七国之乱之时,灌夫率领一千人跟随父亲灌孟从军,立下军功被封为中郎将。父亲战死,灌夫不肯返乡葬父,以勇猛闻名。后来,汉景帝任命灌夫为代国宰相。前141年汉武帝即位,认为淮阳是天下军事要地,故改命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前140年),入京,担任太仆。次年,灌夫酒后殴打窦甫,改任他为燕国宰相。几年后,犯法免官,于是以百姓身份在长安居住。灌夫尚游侠,家产数千万,食客每日数十百人,横暴颍川郡。他交好魏其侯窦婴,后来在丞相田蚡的婚宴上,因田蚡、程不识和灌婴本家的灌贤看不起他与窦婴,灌夫痛骂诸人,因此论不敬之罪,被斩杀,更因族人横暴被灭族。——第3层,从“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至“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进一步表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引决”的勇气。之所以受辱不死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概括说明司马迁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1.说明自己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更为世俗所轻,死了毫无价值。2.说明若要自杀应在受辱之前3.不自杀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让“文采表于后世”。

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第2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为什么自杀应在受辱之前?1)列举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极辱2)用比喻、对比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3)举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能自杀的例子,说明士节不可稍加折辱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可分为两层。第1层,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第2层,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4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5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4段的人物是第5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5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第四部分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其中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与开端想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精神上也受到残酷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毁谤耻笑接踵而来。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直至没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信的内容: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

复信目的:

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

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3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5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6段)

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像。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

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铺排句盖西伯拘而演《周易》……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用典句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现为气势的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发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跌宕。作者是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出笔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天下奇文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经历形成了司马迁超越时代的文化人格,虽然作为王朝的史官却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学者立场。《史记》不仅具有雄伟的气魄,而且反映出不断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对于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压迫,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史记》不仅是汉代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整个中国文化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章培恒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后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

司马迁写《史记》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是匈奴兵越来越多,汉军寡不敌众,后面又没救兵,最后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