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管理经验总结(二)_第1页
学校特色管理经验总结(二)_第2页
学校特色管理经验总结(二)_第3页
学校特色管理经验总结(二)_第4页
学校特色管理经验总结(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学校特色管理经历总结特色校园是如何建成的

“什邡市洛水慈济小学”原名“什邡市洛水小学”。|“5.12”地震前,学校由两所村点校、一所中心小学组成。师生员工1200名。年3月,学校搬进了由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捐建的新的校舍,更名为“什邡市洛水慈济小学”。新学校芳草茵茵、绿树成林,新教学楼巍峨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建筑风格和人文气息。“新学校、新面貌”。学校以搬入新的校舍为契机,提出了“创新学校管理建立特色校园”,实现学校高品质开展的目标。在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方式下,什邡市洛水慈济小学焕发了勃勃生机。

一、制教。运用各种法律法规,制定学校各种管理制度,管理校园。

原来的洛水小学有三个教学点,三个教学点的总面积不到13亩,村点校没有功能室,中心校的功能室也极其简陋,比方音乐室只有一台脚踏风琴。在原来的学校管理中,往往人情大于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随意性很大。年3月,学校搬入了由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捐建的新的校园中。新的校园各功能室齐备,各班增添了电脑、液晶点射、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学校也有原来的三所整合成了一所。学校的设施设备有了大的提升,且规模也有所增加,这就需要学校首先建立一套制度来管理,用来强行约束学校人员的行为,保证学校的根本运转程序,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制教”,也就是依“法”治校。这里的法既包括国家的宪法、法律,国家关于教育有关的方针、政策,也包括学校内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制”教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

根本特征之一。

首先在国家“大法”下依法治校。学校不稳定,不和谐的现象有相当一局部问题处在没有严格依法办事,法律意识淡薄。学校搬入新校园以后,我校更是以“______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开展观”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武器,强化以校治校,依法治校。认真做好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师生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自觉守法用法,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学校和谐开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制定精细的管理制度。面对新的校舍,学校整合的具体情况,我校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依据《中国爱生学校标准》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下,制定了我校的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用制度来约束人、标准人。如制订了学生行为标准要求的《洛水慈济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洛水慈济小学星级班级评比方法》、《洛水慈济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标准要求》,标准教师行为《洛水慈济小学考勤管理制度》、《洛水慈济小学师德目标责任》、《教师值周管理职责》及《洛水慈济小学高级职称评定方法》、《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研活动制度》、《绩效工资考核方法》等规章制度。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使教师、学生的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新学校运行中,管理中的随意性减少了,讲人情的少了。师生们都能按照规章制度行事。

二、境教:

为学生的开展创设适合的环境,来到达教育管理目的。“环境能影响人、环境能教育人”。环境的教育首先是物质环境的教育,“学校的建筑要力求表达某种风格”;其次是精神文化建立,“精神文化建立是校园文化建立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学校的形象、个性、风貌,往往通过校园精神文化表现出来”,学校正努力通过这两方面的来到达教育的目的。

首先,搬入新校舍后,学校对建筑向师生们进展解读,如。学校的主体建筑的顶部是一个大大的“人”字构造,每天迎来送往师生,警醒着师生们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过厅的大圆柱时刻提醒学生要做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教学楼梯的两面墙壁在建筑的允许范围内形式“镂空”,响应减碳运动,减少电能的使用,铺地的连锁砖寓意着人们之间要“手拉手,相亲相爱”等,通过对建筑的解读让冰冷的建筑温暖起来,让她活起来。

其次学校对各班级及校园的布置到达教育的目的。各班对自己的班级进展了布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各班的名称、班训,形成了各班各具风格的班级文化。学校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内容装饰校园:在楼梯的墙壁上、教室门前挂上了孩子们的作品,在二楼功能区的过道上,开辟了“静思语”长廊,我们还将空洞的说教变为孩子们喜闻乐见、乐于承受的温馨提示,贴在走廊上、厕所的洗手池墙面上,时刻提醒孩子们,比方“慢步轻声过过道”等,在教学区空旷的地方设立“小书吧”,招募“书香小志工”自主管理书籍。让这些日积月累侵染学生。

第三,精神文化建立是学校文化建立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建立的最高层次。学校的形象,个性、风貌往往通过精神文化表现出来。搬入学校新校舍后,根据我我校的实际确立了“以人为本关注心灵开展个性”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的三好学生,学校通过标准典礼、各种仪式,对学生进展主题教育来到达教育的目的。在搬入学校后,学校的开学典礼、散学典礼、五月感恩典礼、六月艺术节以形成固有的仪式固定了下来,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学校还依托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在洛水的效劳中心,在学校开展了“环保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

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是一个志业于包括环境保护和社会文化的慈善机构组织。学校请来来自台湾的志工,给孩子们讲环保,教孩子们做环保。现在学生们不但在平时的垃圾处理中做到了分类,自己的平常生活中也以节能、低碳为标准。少先队大队部还开展了“环保小卫士”的评选活动,每周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展表彰。面对干净、整洁漂亮的学校,我们提出了做“一个文明、懂礼貌”的慈小人。学校在进入新校舍前就对学生进展入住“新校园”的学前教育,持续开展了“两声”教育(轻声走路、轻声说话),问好教育(对师长、对客人的问好),就餐礼仪教育(用手势告诉饭菜的用量和一些信息)等,

“一所真正优秀的学校,他的文化一定是一种行动文化。她融合在学校每一位师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有时,学生一个礼貌的举止、随手捡起一张废纸就是一种文化”。如今走到什邡市洛水慈济小学里,

你会看见校园绿树掩隐、干净整洁;学生大方、活泼又不失礼貌,会主动的向教师、客人问好。你还会看见无论年级的上下,学生们都能自假设的将垃圾放到指定的位置。

第四,设立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孩子们的各项特长。搬入新校舍后,我校成立了舞蹈队、合唱队、书法小组、科幻画小组、经典诵读小组等各项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活动。这些兴趣小组的成立丰富了我校的第二课堂,也使孩子的其他才能得到了锻炼。

第五,对学校平安工作加大了力度。“平安、安康和保护”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根底。学校根据《中国爱生学校标准》,扎实开展学校平安工作。

1、学校新的教学楼设计合理,两层楼,设计标准抗八级地震。教学楼一共有四个通道,保证了学生能很快的从教学楼里撤出。

2、学校专门开设了《生命与平安的课程》,并利用周仪升旗、班队活动、晨会等时间读仪学生进展平安教育。

3、每学期进展一次预防地震、火灾、突发紧急事件的演练,并请派出所对学生进展平安知识的讲解、请相关单位协助学校开展平安工作(如:请交警排查学生乘坐交通车辆平安的检查、请医院医生对学生进展疾病预防、卫生知识的宣传)。

三、身教。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立,以其到达教学管理目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搬入新学校之际,我校就向全体教师提出了“身教”的理念。通过教师对自身的要求、学校对教师相关要求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学校综合实力跻身我市小学前列。

首先,创设和谐气氛,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我校是由两所学校

整合而成的。整合并不是简单的1+1,由于之前两个团队的价值观,教师之间相互不够了解,就会使教师们离心离德,各自为政,就会使团队成为“一盘散沙”,失去战斗力。为此,我校把“以人为本”贯穿工作始终,学校领导主动和广阔的教师谈心,学校在今年每月为过生日的同事举办一次集体生日会,开展教职工运动会,教师节为教师赠送小礼品等。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之间加强了了解,促进了团结,增进了友谊,形成了同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得人心,暖热心、稳人心的工作提高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其次,建立健全机制,强化教师主人翁责任感。搬入新学校之后,我们首先从思想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对教师形式任务,职业道德教育。使广阔教师意识到:我们这所学校是由包括台湾慈济人在内的所有爱心人士的爱心会聚而成的学校,面对此我们没有理由懈怠。这么美丽设施设备一流的教育教学环境,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应该有所提高。使广阔的教师心中树立了“学校就是我的家”、“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与学校兴衰共荣辱的观念。学校还通过建立竞争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教师“身”教,影响着孩子,也关系着我校学习型团队的建立。首先学校能在《中国爱生学校标准》下,积极主动的为所有儿童提供入学时机和创造平等的教学条件,并且所有的教师能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学校还制定了“三级”教师培训方式。第一级:上级培训。根据市教育局及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组织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的各种培训。每次学校派出的参加市级以上的各类培训要求教师写出

培训后的心得体会,并在必要的时候,将培训内容在本校内对本校其他教师进展培训。第二级:校本培训。形式一:学校以年级、学科为单位,成立教研组,各教研小组定时开展教研活动;形式二:由教导处、德育处等相关处室牵头,定期对全校教师开展关于班级建立、班主任工作、平安、课堂教学等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的培训;形式三: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骨干教师指导一名青年教师,有经历的教师指导、帮扶一名青年教师,通过传、帮、带,让我校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从而提高学校整体的师资水平。第三级:自我培训。学校购置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让教师在课余时间学习,每期完成一篇读书笔记、一篇我的教育故事。鼓励教师坚持写反思和教学随笔,鼓励教师进展课题的研究。

最后,开展岗位练兵,提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有效的活动能凝聚人、鼓励人、鼓舞人。从搬入新学校后,我校开展了教学常规督导工作,每周通过抽签的方式检查督导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学校还举办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论文评比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学校与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学校结成对子,派出教师到北京学习;与来自台湾的教育同行交流互动,向他们取经。

灾前的洛水小学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学,在灾后短短的时间里,学校创新了管理,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年学校荣获什邡市教学管理一等奖;年学校舞蹈队获德阳市首届中小学舞蹈大赛一等奖;年学校合唱队获德阳市中小学合唱比赛“三等

奖”;什邡市第九节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一等奖”,该节目还被推荐参加“四川省童心向党”活动;年学校运动队在什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