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题】九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带答案)_第1页
【典型题】九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带答案)_第2页
【典型题】九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带答案)_第3页
【典型题】九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带答案)_第4页
【典型题】九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典型题】九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P是△ABC一边上的一点(P不与A、B、C重合),过点P的一条直线截△ABC,如果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我们称这条直线为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Rt△ABC中,∠C=90°,∠A=30°,当点P为AC的中点时,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最多有几条?()A.1条 B.2条 C.3条 D.4条2.如图所示,在△ABC中,cosB=,sinC=,BC=7,则△ABC的面积是()A. B.12 C.14 D.2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F是边AD上的一点,射线CF和BA的延长线交于点E,如果,那么的值是()A. B. C. D.4.观察下列每组图形,相似图形是()A. B.C. D.5.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那么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是()A.1:3 B.1:4 C.1:6 D.1:96.如图,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2,2)、B(3,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得到线段CD,则端点C的坐标分别为()A.(4,4) B.(3,3) C.(3,1) D.(4,1)7.《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成书于约一千五百年前,其中有首歌谣:今有竿不知其长,量得影长一丈五尺,立一标杆,长一尺五寸,影长五寸,问竿长几何?意即:有一根竹竿不知道有多长,量出它在太阳下的影子长一丈五尺,同时立一根一尺五寸的小标杆,它的影长五寸(提示:1丈=10尺,1尺=10寸),则竹竿的长为()A.五丈 B.四丈五尺 C.一丈 D.五尺8.已知线段a、b、c、d满足ab=cd,把它改写成比例式,错误的是()A.a:d=c:b B.a:b=c:d C.c:a=d:b D.b:c=a:d9.如图,△ABC中AB两个顶点在x轴的上方,点C的坐标是(﹣1,0),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作△ABC的位似图形△A′B′C′,且△A′B′C′与△ABC的位似比为2:1.设点B的对应点B′的横坐标是a,则点B的横坐标是()A. B. C. D.10.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测量树的高度AB,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并且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边DF=50cm,EF=30cm,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AC=1.5m,CD=20m,则树高AB为()A.12m B.13.5m C.15m D.16.5m11.如图,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堤高BC=12m,则坡面AB的长度是()A.15m B.m C.24m D.m12.如图,∠APD=90°,AP=PB=BC=CD,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PAB∽△PCA B.△ABC∽△DBA C.△PAB∽△PDA D.△ABC∽△DCA二、填空题13.如图,,,,则______.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为(8,0)、(0,2),C是AB的中点,过点C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D,动点P从点D出发,沿DC向点C匀速运动,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E,连接BP、EC.当BP所在直线与EC所在直线垂直时,点P的坐标为___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0),D(3,0),△ABC与△DEF位似,原点O是位似中心,若AB=2,则DE=______.16.如图,矩形的顶点都在曲线(常数,)上,若顶点的坐标为,则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_.17.如图,菱形OABC的顶点O是原点,顶点B在y轴上,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和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C,则k的值为.18.已知线段a=2厘米,c=8厘米,则线段a和c的比例中项b是______厘米.19.已知点P在线段AB上,且AP:BP=2:3,那么AB:PB=_____.20.如果=k(b+d+f≠0),且a+c+e=3(b+d+f),那么k=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BC中,CD是边AB上的高,且.(1)求证:△ACD∽△CBD;(2)求∠ACB的大小.22.如图,在中,,,点在轴上,点是的中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求的值;(2)求点的坐标.23.如图,在中,,以边为直径作⊙交边于点,过点作于点,、的延长线交于点.(1)求证:是⊙的切线;(2)若,且,求⊙的半径与线段的长.24.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k1>0)与一次函数相交于A、B两点,AC⊥x轴于点C.若△OAC的面积为1,且tan∠AOC=2.(1)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请直接写出B点的坐标,并指出当x为何值时,反比例函数y1的值大于一次函数y2的值.25.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的中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F=∠B.(1)若AB=10,求FD的长;(2)若AC=BC,求证:△CDE∽△DFE.【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相似线的定义,可知截得的三角形与△ABC有一个公共角.①公共角为∠A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当过点P的角等于∠C时,即图中PD∥BC时,△APD∽△ACB;当过点P的角等于∠B时,即图中当PF⊥AB时,△APF∽△ABC;②公共角为∠C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当过点P的角等于∠A时,即图中PE∥AB时,△CPE∽△CAB;当过点P的角等于∠B时,根据∠CPB<60°,可知此时不成立;③公共角为∠B,不成立.解:①公共角为∠A时:当过点P的角等于∠C时,即图中PD∥BC时,△APD∽△ACB;当过点P的角等于∠B时,即图中当PF⊥AB时,△APF∽△ABC;②公共角为∠C时:当过点P的角等于∠A时,即图中PE∥AB时,△CPE∽△CAB;当过点P的角等于∠B时,∵∠CPB=∠A+∠ABP,∴PB>PC,PC=PA,∴PB>PA,∴∠PBA<∠A,∴∠CPB<60°,可知此时不成立;③公共角为∠B,不成立.综上最多有3条.故选C.2.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过点A作AD⊥BC,∵△ABC中,cosB=,sinC=,AC=5,∴cosB==,∴∠B=45°,∵sinC===,∴AD=3,∴CD=4,∴BD=3,则△ABC的面积是:×AD×BC=×3×(3+4)=.故选A.考点:1.解直角三角形;2.压轴题.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详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D,∴△EAF∽△CDF,∵∴∴∵AF∥BC,∴△EAF∽△EBC,∴故选D.点睛: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形状相同,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两图形形状不同,故不是相似图形;B、两图形形状不同,故不是相似图形;C、两图形形状不同,故不是相似图形;D、两图形形状相同,故是相似图形;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图形的定义,掌握相似图形形状相同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解析】∵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3,∴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为1: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周长,对应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灵活运用它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A【解析】【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对应点坐标与位似比的关系得出C点坐标.【详解】∵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得到线段CD,∴A点与C点是对应点,∵C点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2,2),位似比为1:2,∴点C的坐标为:(4,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位似变换,正确把握位似比与对应点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7.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可得出结论.【详解】设竹竿的长度为x尺,∵竹竿的影长=一丈五尺=15尺,标杆长=一尺五寸=1.5尺,影长五寸=0.5尺,∴,解得x=45(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熟知同一时刻物髙与影长成正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对选项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详解】解:A、a:d=c:b⇒ab=cd,故正确;B、a:b=c:d⇒ad=bc,故错误;C、d:a=b:c⇒dc=ab,故正确;D、a:c=d:b⇒ab=cd,故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解题关键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实现比例式和等积式的互相转换.9.D解析:D【解析】【分析】设点B的横坐标为x,然后表示出BC、B′C的横坐标的距离,再根据位似变换的概念列式计算.【详解】设点B的横坐标为x,则B、C间的横坐标的长度为﹣1﹣x,B′、C间的横坐标的长度为a+1,∵△ABC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A′B′C,∴2(﹣1﹣x)=a+1,解得x=﹣(a+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根据位似变换的定义,利用两点间的横坐标的距离等于对应边的比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DEF和直角三角形BCD相似求得BC的长后加上小明同学的身高即可求得树高AB.【详解】∵∠DEF=∠BCD=90°,∠D=∠D,∴△DEF∽△DCB,∴,∵DF=50cm=0.5m,EF=30cm=0.3m,AC=1.5m,CD=20m,∴由勾股定理求得DE=40cm,∴,∴BC=15米,∴AB=AC+BC=1.5+15=16.5(米).故答案为16.5m.【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整理出相似三角形的模型.11.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坡比的定义得出AC的长,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答案.【详解】解:Rt△ABC中,BC=12cm,tanA=1:;∴AC=BC÷tanA=12cm,∴AB==24cm.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掌握坡比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采用排除法,逐条分析判断.【详解】∵∠APD=90°,而∠PAB≠∠PCA,∠PBA≠∠PAC,∴无法判定△PAB与△PCA相似,故A错误;同理,无法判定△PAB与△PDA,△ABC与△DCA相似,故C、D错误;∵∠APD=90°,AP=PB=BC=CD,∴AB=PA,AC=PA,AD=PA,BD=2PA,∴=,∴,∴△ABC∽△DBA,故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识别两三角形相似,除了要掌握定义外,还要注意正确找出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可根据图形提供的数据计算对应角的度数、对应边的比.本题中把若干线段的长度用同一线段来表示是求线段是否成比例时常用的方法.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证得△ABC∽△CBD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解【详解】解:∵∠B=∠B∠CAB=∠BCD∴△ABC∽△CBD∴BC:BD=AB:BC∴BC:BD=(AD解析:【解析】【分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证得△ABC∽△CBD,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解.【详解】解:∵∠B=∠B,∠CAB=∠BCD,∴△ABC∽△CBD,∴BC:BD=AB:BC,∴BC:BD=(AD+BD):BC,即BC:4=(2+4):BC,∴BC=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注意利用图形中已有的公共角、公共边等隐含条件,以充分发挥基本图形的作用.14.(1)【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得CD和PE的长再判定△EPC∽△PDB列出相关的比例式求得DP的长最后根据PEDP的长得到点P的坐标【详解】由题意可知OB=2AO=8∵CD⊥BOC是AB的中点∴解析:(1,)【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得CD和PE的长,再判定△EPC∽△PDB,列出相关的比例式,求得DP的长,最后根据PE、DP的长得到点P的坐标.【详解】由题意可知,OB=2,AO=8,∵CD⊥BO,C是AB的中点,∴BD=DO=BO==PE,CD=AO=4.设DP=a,则CP=4﹣a,当BP所在直线与EC所在直线第一次垂直时,∠FCP=∠DBP,又∵EP⊥CP,PD⊥BD,∴∠EPC=∠PDB=90°,∴△EPC∽△PDB.∴,∴a1=1,a2=3(舍去).∴DP=1,∵PE=,∴P(1,).考点:1相似三角形性质与判定;2平面直角坐标系.15.6【解析】【分析】利用位似的性质得到AB:DE=OA:OD然后把OA=1OD=3AB=2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ABC与△DEF位似原点O是位似中心∴AB:DE=OA:OD即2:DE=1:3∴D解析:6【解析】【分析】利用位似的性质得到AB:DE=OA:OD,然后把OA=1,OD=3,AB=2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ABC与△DEF位似,原点O是位似中心,∴AB:DE=OA:OD,即2:DE=1:3,∴DE=6.故答案是:6.【点睛】考查了位似变换: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16.【解析】【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A(3)C(5)所以B()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BD的解析式【详解】∵D(53)∴A(3)C(5)∴B()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m解析:【解析】【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A(,3),C(5,),所以B(,),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BD的解析式.【详解】∵D(5,3),∴A(,3),C(5,),∴B(,),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mx+n,把D(5,3),B(,)代入得,解得,∴直线BD的解析式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也考查了矩形的性质.17.-6【解析】【分析】分析:∵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和4∴A(﹣32)∵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解得k=-6【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解析:-6【解析】【分析】分析:∵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和4,∴A(﹣3,2).∵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解得k=-6.【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8.4【解析】∵线段b是ac的比例中项∴解得b=±4又∵线段是正数∴b=4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中项的概念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的时候负数应舍去解析:4【解析】∵线段b是a、c的比例中项,∴,解得b=±4,又∵线段是正数,∴b=4.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中项的概念,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的时候,负数应舍去.19.5:3【解析】【详解】试题解析:由题意AP:BP=2:3AB:PB=(AP+PB):PB=(2+3):3=5:3故答案为5:3解析:5:3【解析】【详解】试题解析:由题意AP:BP=2:3,AB:PB=(AP+PB):PB=(2+3):3=5:3.故答案为5:3.20.3【解析】∵=k∴a=bkc=dke=fk∴a+c+e=bk+dk+fk=k(a+b+c)∵a+c+e=3(b+d+f)∴k=3故答案为:3解析:3【解析】∵=k,∴a=bk,c=dk,e=fk,∴a+c+e=bk+dk+fk=k(a+b+c),∵a+c+e=3(b+d+f),∴k=3,故答案为:3.三、解答题21.(1)证明见试题解析;(2)90°.【解析】试题分析:(1)由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证明△ACD∽△CBD;(2)由(1)知△ACD∽△CBD,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得:∠A=∠BCD,然后由∠A+∠ACD=90°,可得:∠BCD+∠ACD=90°,即∠ACB=90°.试题解析:(1)∵CD是边AB上的高,∴∠ADC=∠CDB=90°,∵.∴△ACD∽△CBD;(2)∵△ACD∽△CBD,∴∠A=∠BCD,在△ACD中,∠ADC=90°,∴∠A+∠ACD=90°,∴∠BCD+∠ACD=90°,即∠ACB=90°.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2.(1);(2).【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点坐标即可;(2)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有轴,可知的横纵标为,点的横坐标为,结合解析式即可求解;【详解】(1),,,,;(2)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轴,的横纵标为,点是的中点,点的横坐标为,;【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确定点的横坐标是解题的关键.23.(1)证明参见解析;(2)半径长为,=.【解析】【分析】(1)已知点D在圆上,要连半径证垂直,连结,则,所以,∵,∴.∴,∴∥.由得出,于是得出结论;(2)由得到,设,则.,,,由,解得值,进而求出圆的半径及AE长.【详解】解:(1)已知点D在圆上,要连半径证垂直,如图2所示,连结,∵,∴.∵,∴.∴,∴∥.∵,∴.∴是⊙的切线;(2)在和中,∵,∴.设,则.∴,.∵,∴.∴,解得=,则3x=,AE=6×-=6,∴⊙的半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