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学段历史学科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2、学生通过交流和体会感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面貌的改变,联系实际感知历史。3、通过阅读史料和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欣赏科幻电影《魔鬼复制人》,引导学生思考:这部电影涉及的是当今方兴未艾的哪一种高新技术?它是如何诞生并迅速发展的?有哪些特点和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2、

整体感知:本节课分成三部分进行学习:一、认知科技(主要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起源地、主要标志、主要成果和核心)二、感受科技(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三、反思科技(分析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3、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自己,你能行!)阅读课本102-105页,根据下面表格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把知识点在课本上勾划出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主要标志时代特征开始国家主要发明(或成就)特点影响启示4、师精讲点拨(一)认知科技(1)让学生回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起源地、主要标志和核心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起源地:美国标志: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特征: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2)让学生回答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有哪些?(根据图片回答)(3)三次科技革命最主要标志及进入时代工业革命改良的蒸汽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时代(二)感受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表现在四个领域: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四个领域,去了解科技是如何造福人类的?1、原子能:出示图片: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总结:原子能作为一种新的能源进入到生活和生产领域,我们要和平合理的运用原子能,防止核扩散和核污染的蔓延。2、电子计算机:出示图片: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现在的计算机(台式和笔记本电脑)

师总结: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主要方式,人类进入信息化的社会,3、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学科。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从成年动物细胞克隆出的哺乳动物绵羊“多利”诞生,1997年2月向世人公布。这项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被誉为20世纪最重大也是最有争议的科技突破之一。讨论:你觉得是否应该克隆人呢?为什么?4、航天技术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类航天的历程:介绍我国由神五到神九的发展历程,2003年神舟五号进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设计意图:首先展示图片苏联美国探索太空的历程,然后结合图片让学生谈一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让学生清晰了解航天事业发展的情况。第三次科技革命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影响?我们一起去感受科技。结合材料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原因方法指导:(阅读材料把握住主要语句,把握住关键词语,结合课本加以概括)思考:下面六则材料分别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些特点和影响材料一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缩短的数据:19世纪需要50年,一战前需要30年,二战需要7年,70年代后只需要3至5年。例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为84年,电动机为65年,原子能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5年。材料二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设等。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1)依据材料一、二和三,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材料四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材料五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技术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材料六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世界经济多走向多极化。(2)根据材料四、五和六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以上我们主要讲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实际上科技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对世界产生了负面影响,下面我们来反思一下科技的负面影响,寻找一下如何做到趋利避害(三)反思科技辉煌下的思索(向学生展示图片):思考:你认为要实施科技创新应注意哪些问题?①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利用它为人类造福,趋利避害。②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想一想:科技革命给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怎样应对?简要谈谈你的认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发明5、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6、当堂达标1.四个同学围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一观点展开了讨论。以下哪个同学的说法不正确()A.甲说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B.乙说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C.丙说生物工程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D.丁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的影响。2.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起源于美国B.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C.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D.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3.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A.原子能成为一种新能源

B.电力的使用C.蒸汽机的应用

D.汽车的发明4.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中国经济网材料二法拉第的圆盘发电机卡尔·本茨和他的汽车材料三……本届科博会有约10家央企亮相,其中,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又名“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为首次参展。……作为推动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科博会首次组织农业科技展区,突出展示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将集中展示“中国国际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园”项目。——新华网(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美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勇于创新”,请举两例说明。(3)“中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但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良好机遇。”结合材料三所涉及的领域,列举两个抓住“良好机遇”所取得的成果,并请写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制定的高科技发展计划的名称。学情分析:九年级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学习自主性不太强,基础较薄弱,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础知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加强规范语言训练,提高答题得分率。同时引领学生进入阅读世界、注重文献史料的积累借鉴,引导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考点,并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分析:在这次优课研究过程中,同组老师对课堂进行了分工观察,现将观察效果分析总结如下:观察视角1:从小组合作的视角对本堂课进行观察:从十四个小组中任抽取3个小组,从小组内分工是否合理、明确;小组每个成员是否都能主动参与;小组成员能否在组内交流疑难点;小组成员能否相互帮助这四个方面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本节课利用小组合作,整个流程都在学生发自内心的合作交流中进行。开始时小组内的分工不是太合理,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却达到了一种和谐与默契,一个同学指,一个说出,其他的做评判。这说明,合作本身就具有凝聚力,在合作中学会合作,也是我们期待的一种效果。观察视角2:从全班交流的视角观察:全班各组均有发言,但举手要求回答的学生在95%以上;从分布上来看,回答问题积极性高的同学大部分都是组里的3、4号学生。老师对学生的发言也及时的用激励性语言进行了评价,能关注到全体学生,不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关注到学生的情感,利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学生的学习干劲足。观察视角3:问题的视角对本堂课进行了观察:重点观察学生回答教师提出问题的成功率、学生提出问题的人数、提出问题的个数、提出有价值问题的个数等4个方面。从记录的数据来看,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功率比较高,没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也主动对答案表达自己的看法,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这说明这节课的内容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整体上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达到了我们预期的设想。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提出问题以上的人数来看,我们认为本节课所选择的学习方式恰当,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观察视角4:学生的学习效果看:经过课堂检测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高,学生自己能相互解答疑问。可见,这堂课学生的课堂效率较高。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世界历史下册比较重要的一课,原子能的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起、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科技成就。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着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评测练习1.四个同学围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一观点展开了讨论。以下哪个同学的说法不正确()A.甲说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B.乙说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C.丙说生物工程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D.丁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的影响。2.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起源于美国B.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C.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D.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3.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A.原子能成为一种新能源

B.电力的使用C.蒸汽机的应用

D.汽车的发明4.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中国经济网材料二法拉第的圆盘发电机卡尔·本茨和他的汽车材料三……本届科博会有约10家央企亮相,其中,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又名“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为首次参展。……作为推动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科博会首次组织农业科技展区,突出展示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将集中展示“中国国际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园”项目。——新华网(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美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勇于创新”,请举两例说明。(3)“中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但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良好机遇。”结合材料三所涉及的领域,列举两个抓住“良好机遇”所取得的成果,并请写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制定的高科技发展计划的名称。课后反思:本节课是世界历史下册比较重要的一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着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本节课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采用了板块教学,把本节课分成三部分:一、认知科技(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和主要成果)二、感受科技(通过阅读分析材料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三、反思科技(分析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通过这三个板块,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保障了学生学习效果。2、采用了图片和材料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材料,让学生通过分析阅读图片和材料,总结结论,提高了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和相关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3、注重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三次科技革命通过表格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对科技革命专题有了整体的认识和把握。4、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注重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