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运输的载体教学设计日期:课题物质运输的载体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说出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重点)②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描述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血液的成分和人血的永久涂片,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在实践中认识三种血细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学习,充分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及生物与自然的统一性,增强热爱自然、善待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1、血浆的功能2、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从结构和功能上区分三种血细胞教学方法与媒体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演示实验法,分组实验;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加入抗凝剂的鸡血,凝固的血液,显微镜、人血永久涂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赠你一把钥匙——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用心观察,初步探究血液的组成血浆的成分与功能借你一双慧眼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分组实验,微观探究给你一双巧手捏制血细胞血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联系生活白细胞的功能血小板的功能分析血常规化验单送你一支画笔总结本节内容,完成思维导图课后拓展课堂检测通过前两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是如何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也知道了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那么当这些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是如何运输到组织细胞的呢?(血液)血液、血管、心脏构成了人体的循环系统。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也是由循环系统运走的。今天我们来一起初步了解循环系统: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关于血液,你了解哪些方面?同学们知道血液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前做了演示实验,下面,有请他们为大家讲解实验过程吧!赠你一把钥匙—柠檬酸钠溶液展示抗凝剂,将它加入血液以后能防止血液凝固。下面,同学们进行实验观察吧,完成学案任务一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请同学们上台总结一下刚才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由此现象判断血液可能有几部分组成?有没有哪个组的同学观察的更仔细呢?教师演示将试管倾斜,仔细观察,可发现中间有一层很薄的白色物质,这是由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下面暗红色的为红细胞。可见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大量的血细胞构成细胞群,完成物质运输的功能,这些细胞群我们可以称为?血液属于结缔组织,而且可以流动。比较不加抗凝剂的血液和加入抗凝剂的血液有什么区别加入抗凝剂加入抗凝剂不加抗凝剂血浆成分示意图可以看出,血浆最主要的成分是什么?除此之外还含有一部分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二氧化碳等,这些是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溶解在水中一起运输,所以血浆的功能是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其次血浆还能运载血细胞。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三种血细胞,因为很小,肉眼无法看到,我们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出示显微镜使用步骤注意事项(1)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细胞后再换成高倍物镜(2)观察到细胞后,移动装片,看看不同视野内能观察到几种细胞?(3)温馨提示:白细胞染色后细胞核特别明显,根据这个特点仔细观察,看看能否找到白细胞?根据课本实验要求,明确实验材料,阅读课本明确三种血细胞形态,头脑中有一定印象,同学合作观察血细胞的形态,指出观察时的疑惑:未看到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间是中空的?巡视学生实验情况了解了血细胞的特征,大家根据这些特点,组内一起捏制几种血细胞吧!提示几点注意事项:(1)每种细胞的大小,颜色,形状和数量要有所体现(2)总共的数量在十个左右,每个同学都要动手(3)注意时间,5分钟。要求制作的美观,有立体感。【将捏制的血细胞投至屏幕】红细胞的形状比较特殊是双面凹的圆饼状,这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红细胞有什么功能呢?播放视频—红细胞的功能演示实验:观察烧杯中血块上层与下层颜色的对比导出血红蛋白的特性,从而说明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联系生活实际:为什么在西藏生活的居民红细胞数量是常人的两倍如果体内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低,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这是什么病症?如何预防贫血呢?白细胞又有什么功能?播放视频,展示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发炎的时候为什么白细胞数量增多?白细胞如何到达感染部位?伤口发炎流的脓液是什么?皮肤如果划伤一个小口,不需要处理,过一会血就不流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播放视频,血小板的功能通过今天学的内容,如果你去医院验血,你能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吗?请同学们分析这个病人患了什么病呢?我手里有几份咱们同学的化验单,谁来当回小医生,把我们诊断一下呢实物投影:展示血常规化验单下面我们总结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吧。组内共同完成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展示白血病病人与健康人显微镜下血细胞图片的对比,通过介绍白血病的机理和治疗措施引出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呼吁学生宣传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体验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检测联系前面学习的内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兴趣小组同学代表上台讲解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学案任务一上台讲解,并把相应的词条贴到黑板上。总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补充学案组织观察图片,注意血清和血浆的区别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看图,总结学生三人一组运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图片并完成学案的填图部分。完成学习任务二1、2任务二:分组实验,微观探究1、你能看到种细胞?注意移动装片,仔细寻找。2、根据你的观察,对照课本P45内容,完成下表(适宜的项目画“√”)上台讲解视野中看到的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上台给大家总结三种血细胞的特征边贴词条边讲解组内合作,捏制三种血细胞展示组内制作的血细胞模型,小组代表讲解三种细胞的特点。评选做的最好最快的小组。进一步巩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数量,大小等特征观看视频,总结红细胞的功能观看演示实验运输氧气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强运氧能力贫血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观看视频,总结白细胞的功能吞噬细菌,防御疾病白细胞可通过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脓液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白细胞多,炎症,红细胞低于正常值,应该是贫血。学生分析哪项不正常,得了什么病组内动手完成思维导图完成后展示各组的思维导图完成默写条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渴望探索其中的奥妙。大多数学生有过流血、抽血或验血的经历,这是学习本节课的有利因素。但是,很少有学生知道血液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以及每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学生理论知识和抽象思维不足,需要在直观上加以引导。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和人血的永久涂片,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认识血液的各种成分,总结其功能。针对教材中提出的讨论题和一些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效果分析教学过程中创造一切条件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如将“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学生观察更仔细,对血液的分层和凝固现象认识更深刻,从课堂效果来看,对进一步学习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显微镜的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在学生进行观察前先复习显微镜的使用,然后再去观察识别血细胞,同学们基本上都观察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学习三种血细胞的特征时,运用了多种手段,比如让学生捏制三种血细胞,并实物投影,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的过程中就把知识学会。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效果较好。知识拓展部分,精心挑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积极性高,气氛活跃。整个课堂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参与度高,气氛活跃,充实有效。课标分析“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是《标准》内容标准中“生物圈中的人”中的二级主题。将这一部分列为二级主题,是因为循环系统是人体的八大系统之一,运输各种物质主要通过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完成,对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课程内容标准指出:人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产生的废物也需通过循环系统排出体外。表明这一主题同时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课程内容标准中对这部分的具体要求包括:概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概述血液循环。《标准》建议:观察血涂片;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模拟“血型鉴定”,有条件的学校观看血型鉴定的录像,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说明酒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通过对这一主题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血液、心脏、血管和血液循环等人体结构和生理的知识,较清晰地构建关于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整体框架,并进一步确立人体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地生活。第三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展评学案【课前预习】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的组成血浆颜色:成分:功能:血细胞形状有无细胞核大小数量功能异常症红细胞少白细胞多血小板少【新课学习】任务一:用心观察,填图加入柠檬酸钠的血液出现现象颜色名称任务二:分组实验,微观探究1、你能看到种细胞?注意移动装片,仔细寻找。2、根据你的观察,对照课本P45内容,完成下表(适宜的项目画“√”)血细胞特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细胞特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最多的细胞核有最少的无体积最大的形态球形的最小的两面凹的圆饼状中等的形状不规则的3、用纸粘土捏制三种血细胞并尝试描述它们的不同特征4、生活问题我来答----观看视频,明确三种血细胞的功能任务三:回归生活,快乐起航我是小医生,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提出合理化建议。任务四:知识梳理,构建框架小组合作,完成本节课的思维导图课堂检测姓名1.显微镜下红细胞与白细胞的区别是()A.两面凹的圆饼状、数量少B.比白细胞大、有细胞核C.数量少、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D.个体小、无细胞核2.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能力的大小取决于()A.氧的浓度B.血红蛋白的含量C.二氧化碳的浓度D.红细胞的数目3.小王患急性炎症被同学送到医院治疗,医生通过验血,发现血液中(
)。A.红细胞增多B.血红蛋白增多C.血小板增多D.白细胞增多4.观察放入抗凝剂的血液的实验中,将10ml新鲜的人体血液和抗凝剂混合,24小时以后,出现了右图所示的分层现象。据图回答问题。(1)血液中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成分是图中所示的______部分(2)氧气进入血液以后,主要由图中______部分血细胞来运输。(3)能吞噬病毒的血细胞存在于图中的____,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血细胞存在于图中的___。5.连一连体积最大有核红细胞吞噬病菌防御疾病体积最小无核血浆止血和凝血最多无核圆饼状白细胞运输氧气淡黄色透明液体血小板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课后反思优点:1.课前的预习及准备工作做的非常充分(板书、实验、贴纸、视频),教材丰富:分层血液、凝固血液、血涂片、血细胞模型,为学生认识生命现象提供渠道;环节完整、活动丰富、手段多样、实验和视频手段相互补充、小活动设计巧妙;学生积极思考、倾听认真、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率高;2.语言精练、设计思路新颖、清晰,板书设计巧妙,比如在学习血液时,板书既有示意图又有表格,由学生填充完成,设计巧、全面。注重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能力,加强了阅读能力;3.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观察、学生展示、学生填表、学生总结等;观察、探究实验、合作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活动充分、方式多样,在活动中学生兴致高,学生各种能力得到提升,获得丰富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特别好,观察实验、总结、小组合作,井然有序;4.教学流程科学合理,知识体系归纳合理、简洁明了;课堂紧凑、思路清晰、表格形式的板书使知识呈现的更调理;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学习任务明确、具体,学生有的放失;重点知识得到强化,实物演示、观察,学生直观理解知识点,突破难点;5.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联系了生活实际,从而达到学以致用;6.注重了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很亲切,润物细无声;7.总结部分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清晰地连贯一体,总结知识脉络不足:展评过程中学生交流过少、动笔少、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如果能在活动后,让学生更多地发表意见,应该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更有帮助;学生思维含量可以通过观察、问题设计等进行培养;课标分析“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是《标准》内容标准中“生物圈中的人”中的二级主题。将这一部分列为二级主题,是因为循环系统是人体的八大系统之一,运输各种物质主要通过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完成,对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课程内容标准指出:人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产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技术安全体系管理及措施
- 护理礼仪概论
- 物流行业员工效率提升计划
-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2025年新课程标准解读
- 班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慢性病护理安全问题及措施
- 寒冬施工的心理健康支持措施
- 咳嗽的治疗方法
-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学区统考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信息安全项目设计保障措施与进度表
- 2021-2022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试题
- 浙江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中职语文教学实施报告现场展示
- 煤矿矿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3450-2019)
- 诊所收费标准价目表
- 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
- 起重作业培训-指挥手势-旗语
- 碳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完整
- 《送元二使安西》完整课件
- 防骗反诈类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山西河曲晋神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