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神经系统反射与反应检查1原始反射1.01觅食反射检查方法:用手指轻触婴儿口角或上下唇。反应:婴儿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时期:0-5个月。意义:减弱或缺失多见于早产儿,生后窒息、外伤等脑干机能损伤,饱食后不出现,饥饿时呈亢进状态。新生儿来到世界的一个重要本能是“准备吃”,而觅食(或寻找)反射就是为了使其容易获食。1.02吸吮反射检查方法:用手指轻触婴儿口唇与口角,或者将手指或母亲乳头插入口内。反应:像得到食物一样主动闭口,有节律地吸吮、咽下。时期:0-5个月。意义:同觅食反射。1.03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肌张力低下及严重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难以引出,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射可亢进或延迟,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检查方法:共五种①声法:小儿仰卧于床上,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②落法:抬高小儿头部15厘米后下落;③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下倾斜15°;④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⑤拉手法:拉小儿两手上提,然后突然松开。反应:分两型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拇指、示指末节指间关节屈曲,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肩、前臂收拢呈拥抱状态,小儿有惊吓的表情或哭闹不安,亢进时下肢也出现与上肢相似的反应。②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检查时可见小儿上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稍有不快感觉,多见于3个月以上的幼儿。时期:拥抱型为0-3个月,伸展型为3-6个月。意义:①反射减弱或缺失:说明脑干机能低下。多见于处于休克期的新生儿或窒息、产伤婴儿。②反射亢进:多见于早产儿、低钙、核黄疸。③左右不对称或一侧缺失:提示臂丛神经损伤和锁骨骨折。④反射残存:脑损伤或感觉运动障碍。1.04手握持反射
此反射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检查方法:小儿取仰卧位,上肢呈半屈曲状态,检查者把自己的拇指从尺侧放入小儿手掌中并压迫手掌不要触碰手背。反应:全手握,欲拿开手指时握得更紧,几乎可提起几秒。时期:0-5月。意义:一些学者认为握持反射代表着一种进化的适应。新生儿有这种能力是在设法“保护”自己。1.05足握持反射检查方法:小儿取仰卧位,检查者用拇指压迫小儿的第一、二趾间的足底部位。反应:足的全部趾指屈曲。时期:0-10个月。1.06张口反射(巴布科反射)
延迟消失提示脑损伤。脑瘫或精神发育迟滞时延迟消失。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用双手中指与无名指固定小儿腕部,然后以拇指按压小儿两侧手掌。反应:小儿立刻出现张口反应,亢进时一碰小儿双手即出现。存在时期:0-2个月。1.07上肢移位反射
脑损伤或臂丛神经损伤时难以引出,偏瘫时一侧缺失。检查方法:小儿俯卧位,颜面着床,两上肢放于脊柱两侧,稍后观察变化。反应:小儿首先颜面转向一侧,同侧的上肢从后方移向前方,手移到嘴边。存在时期:0-6周。1.08侧弯反射
又称躯干内弯反射。肌张力低下难以引出,脑瘫患儿或肌张力增高可持续存在,双侧不对称有临床意义。检查方法:患儿处于俯卧位或俯悬卧位,用手指刺激一侧脊柱旁或腰部。反应:患儿出现躯干向刺激侧弯曲。存在时期:0-6个月。1.09紧张性迷路反射(TLR):也称前庭脊髓反射,头部在空间位置及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躯干四肢肌张力的变化。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检查方法:将婴儿置于仰卧位及俯卧位,观察其运动及姿势变化。反应:仰卧位时身体呈过度伸展,头后仰;俯卧位时身体以屈曲姿势为主,头部前屈,臀部凸起。存在时期:0-4个月。1.10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当头部位置变化,颈部肌及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引起四肢肌紧张的变化。该反射是评价脑瘫等脑损伤疾病的重要方法。去大脑强直及锥体外系损伤时亢进,锥体系损伤也可见部分亢进;6个月后残存,是重症脑瘫的常见表现之一。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小儿头于正中位、对称性运动、手口眼协调等运动发育。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将小儿的头转向一侧。反应:小儿颜面侧上下肢因肌张力增高而伸展,后头侧上下肢因屈肌张力增高而屈曲。存在时期:0-4个月。评价:阳性反应在小儿出生后的4个月到6个月之间出现为正常。6个月以后出现阳性反应,则有可能是神经系统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侯。6个月以后包括成年,如果非对称性颈反射呈阳性反应,那么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出现都是病理性的一个症候。3.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有两个检查方法: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1)的检查体位是四肢立位或者是趴卧在检查者的双膝上。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使头部前屈。阴性反应:上下肢的肌紧张度没有变化。如图2.11:
图2.11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1
阴性反应阳性反应:上肢屈曲,或者说是上肢的屈肌肌紧张度占优位;而下肢伸展或者说下肢的伸肌肌紧张度占优位。如图2.12:
图2.1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1
阳性反应评价:阳性反应从出生4个月开始到6个月这段时间内出现属于正常;如果在6个月以后出现阳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2)的检查体位是患儿取四肢立位或者是趴卧在检查者的双膝上,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让被检查者头部背屈。阴性反应:上下肢的肌紧张度没有变化;如图2.13:
图2.13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2
阴性反应阳性反应:两上肢伸展或者伸肌的肌紧张度占优位,而两下肢屈曲,或者说两下肢屈肌的肌紧张度占优位。如图2.14:
图2.14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2
阳性反应评价:阳性反应在小儿出生后的4—6个月内出现为正常;如果6个月以后仍出现阳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侯。3.3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检查时的体位是仰卧位,面部朝上,头部处于中间位,两侧上下肢伸展;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保持被检查者的仰卧位姿势。阴性反应:让被检查者的上肢、下肢或其它部位被动地屈曲时,伸肌的肌紧张度没有变化。如图2.15:
图2.15伸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阴性反应阳性反应:让被检查者的上肢、下肢或其它部位被动地屈曲时,伸肌的肌紧张度占优位。如图2.16:
图2.16仰卧紧张性迷路反射阳性反应评价:阳性反应在小儿出生后4个月之内出现为正常。4个月以后如果仍出现阳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滞的一个症侯。3.4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检查时被检查者的体位俯卧位,头部处于中间位,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保持被检查者的俯卧位姿势。阴性反应:屈肌的肌紧张度没有任何变化,头部、体干、上下肢仍然处于伸展位。如图2.17:
图2.17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阴性反应阳性反应:头部背屈,两肩部下沉,体干、上肢、下肢不能伸展或不能完全伸展。如图2.18:
图2.18
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阳性反应评价:阳性反应在小儿出生的4个月之内出现为正常。4个月以后如果仍然可见阳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3.5联合反应:检查时的体位是让被检查者处于仰卧位。检查施加的刺激是让患者一侧手用力握住某一物体(如果偏瘫型患儿用健侧手握)。阴性反应:身体没有任何反应,或者是在身体的个别局部部位出现轻微的肌紧张度增高。如图2.19:
图2.19
联合反应
阴性反应阳性反应:对侧肢体做同样的动作以及身体的其它部位肌紧张度增高。如图2.20:
图2.20
联合反应阳性反应评价:伴随有其它异常反射的患儿,如果连合反应呈阳性,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3.6阳性支持反应:检查时的体位是让被检查者保持立位,检查所施加的刺激是让被检查者数次利用足底跳起。阴性反应:下肢出现自发性屈曲,没有肌紧张度的增加。如图2.21:
图2.21阴性反应阳性反应:双下肢的肌紧张度明显增加,并且双踝关节底屈(脚尖着地),有时会出现膝反张(膝关节过于伸直)。如图2.22:
图2.22
阳性反应阳性支持反应评价:阳性反应出现在小儿出生后3—8个月内为正常,如果8个月以后出现阳性反应,那么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4中脑水平的反应中脑水平的反应包括:1.颈部的翻正反应;2.体干的翻正反应;3.头部迷路性的翻正反应;4.头部视觉性的翻正反应;5.两栖动物性的反应。
各翻正反应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它们对确立头部与身体在空间的正常关系以及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正常关系非常重要。4.1颈部的翻正反应:检查时被检查者的体位是仰卧位,面部朝上,头部处于中间位。检查所施加的刺激是自动地或他动地让被检查者的头部向一侧旋转。阴性反应:被检查者的身体不会随着头部的旋转而一同转动。如图2.23:
图2.23
颈部的翻正反应
阴性反应阳性反应:身体整体性与头部向同一方向旋转。如图2.24:
图2.24颈部的翻正反应阳性反应评价:阳性反应从新生儿出生到6个月之间这段时间出现为正常。如果出生6个月以后仍出现阳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如果新生儿出生一个月后就可见到阴性反应,也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4.2体干的翻正反应检查时被检查者的体位是仰卧位,面部朝上,头部处于中间位,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让被检查者的头部自动地或他动地向一侧旋转。阴性反应:整个身体一同进行旋转(表现为颈部的翻正反应),没有身体分阶段的旋转动作。如图2.25:
图2.25
身体的翻正反应
阴性反应阳性反应:肩与骨盆之间的旋转是分阶段进行的,先是头部旋转,接着是两肩的旋转,最后是骨盆的旋转。如图2.26:
图2.26身体的翻正反应阳性反应评价:阳性反应大约在小儿出生后6个月左右出现,并可延续到18个月时。如果出生6个月后仍继续存在阴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4.3头部的迷路性翻正反应头部的迷路性翻正反应有三个检查方法:头部的迷路性翻正反应(1)的检查,是用布条蒙住被检查者的眼睛,让他处于俯卧位并将其保持在空间。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在空间托住被检查者作自由的下落运动。阴性反应:被检查者的头部不能上抬到正常的体位。如图2.27:
图2.27头部的迷路性翻正反应—1阴性反应阳性反应:头部自动地上抬到正常体位,面部直立,口部保持在水平位。如图2.28:
图2.28
头部的迷路性翻正反应—l阳性反应评价:阳性反应大约在小儿出生后1—2个月内出现,以后终身存在。在2个月后仍然出现阴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侯。头部的迷路性翻正反应(2)的检查方法,是用布条蒙住被检查者的眼睛,让他保持仰卧位并托在空间。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在空间托着被检查看作仰卧位的自由下落运动。阴性反应:被检查者的头部不能自动地上抬并保持在正常的体位。如图2.29:
图2.29
头部的迷路性翻正反应—2
阴性反应阳性反应:头部上抬并保持在正常的位置上,面部直立,嘴部保持在水平位。如图2.30:
图2.30头部的迷路性翻正反应—2阳性反应评价:阳性反应在正常的情况下大约在小儿出生6个月后出现,以后终身存在。如果出生6个月后仍然是阴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一个症候。头部的迷路性翻正反应—3
头部的迷路性翻正反应(3)的检查,是用布条蒙住被检查者的眼睛,抱住其骨盆,并保持在空间位,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将被检查者向左侧或右侧倾斜。
阴性反应:被检查者的头部不能自动地保持正常直立位。如图2.31:
图2.31阴性反应阳性反应:侧倾时,被检查的头部能自动地调整到直立位,面部垂直,嘴部保持水平。如图2.32:
图2.32阳性反应评价:阳性反应正常情况下在小儿出生后6—8个月内出现,以后终身存在。如果8个月以后仍然出现阴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一个症侯。4.4视觉性的翻正反应
视觉性的翻正反应有3种检查方法:视觉性的翻正反应(1)的检查方法是让被检查者以俯卧位的姿势保持在空间,检查施加的刺激是让患儿在空间保持俯卧位姿势。阴性反应:检查者的头部不能自动地调整到正常的直立位。如图2.33:
图2.33
视觉性的翻正反应—l
阴性反应阳性反应:头部能够自动地调整到正常的直立位置,面部垂直,口保持在水平位。如图2.34:
图2.34视觉性的翻正反应—1阳性反应评价:阳性反应正常的情况下在小儿出生后6—8个月时出现,以后终身存在。在8个月以后仍然出现阴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一个症候。视觉性翻正反应(2)的检查方法是让被检查者处于仰卧位并保持在空间。检查所施加的刺激是让被检查者仰卧位姿势保持在空间。阴性反应:头部不能自动地调整并保持在正常的直立位置。如图2.35:
图2.35
视觉性的翻正反应—2阴性反应阳性反应:小儿头部能自动上抬并保持在正常的体位,面部保持垂直,口保持水平位。如图2.36:图2.36视觉性的翻正反应一2
阴性反应评价:阳性反应正常的情况下在小儿出生后6个月左右出现,以后终身持续。如果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阴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一个症候。视觉性翻正反应(3)的检查方法,是抱住被检查者的骨盆其保持在空间位。检查时所施加的刺激是将被检查者向左侧倾斜。视觉性的翻正反应—3阴性反应:被检查者的头部不能够自动地调整到正常的直立位置。如图2.37:
图2.37阴性反应阳性反应:被检查者的头部能自动地调整到正常的直立位置,面部保持垂直,口保持水平位。如图2.38:
图2.38阳性反应评价:正常发育的情况下,阳性反应在6~8个月时出现,以后终身存在。如果8个月以后仍然是阴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一个症候。4.5两栖动物性的反应
检查时,被检查者的体位是取俯卧位(趴着),头部保持在中间位,双下肢伸展,双上肢向头部方向伸展,蛙式动作。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将被检查者的骨盆一侧抬高。阴性反应:上肢、髋关节及膝关节不能出现屈曲运动。如图2.39:
图2.39两栖动物性反应阴性反应阳性反应:骨盆上抬一侧的上肢、髋关节及膝关节出现主动性的屈曲。如图2.40:
图2.40
两栖动物性反应阳性反应评价:正常发育的情况下,阳性反应可以在小儿出生后6个月左右出现,以后终身存在。阴性反应如果在小儿出生6个月后仍然可以见到,那么就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一症候。5脑皮质水平的反应脑皮质水平,主要是平衡反应。这些平衡反应是在肌肉的紧张度正常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如果某一水平的反应是阳在,那么就意味着下一个水平的动作有可能完成。这些反射反应依次是:1.倾斜反应;2.四肢立位反应;3.坐位反应;4.膝立位平衡反应;5.立位Hopping反应;6.背屈反应;7.See—Saw反应;8.猿的体位反应。5.1倾斜反应:倾斜反应包括仰卧位倾斜反应和俯卧位倾斜反应。检查对被检查者的体位是仰卧位或俯卧位,躺在倾斜板上,上下肢为伸展位,检查时所施加的刺激是将倾斜板向一侧倾斜。阴性反应:头部与胸部不出现翻正反应,头部不能自动调整到中立位,也不出现平衡反应和保护性反应。如图2.47:
图2.47倾斜反应阴性反应阳性反应:头部与胸部出现翻正反应,上抬一侧的上下肢出现外展、伸展的平衡反应。评价:正常发育的情况下,阳性反应大约在小儿出生后6个月时出现,以后终身持续存在。如果6个月以后仍然出现阴性反应,则有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如图2.48:
图2.48倾斜反应阳性反应5.2四肢立位的反应:检查时被检查者的体位是两手两膝呈膝手立位,检查时所施加的刺激是让被检查者向一侧倾斜。阴性反应:头部与胸部不出现翻正反应,头部不能自动调整到直立位。也不出现平衡反应和保护性的反应。但可能身体的局部部位出现阳性反应。如图2.49:
图2.49
四肢立位反应
阴性反应阳性反应:头部与胸部出现翻正反应,头部自动调整到直立位。上抬一侧的上下肢出现外展、伸展的平衡反应,另一侧的上下肢出现保护性的反应。如图2.50:
图2.50
四肢立位反应
阳性反应评价:正常发育的情况下,小儿在出生后8个月时出现阳性反应,以后终身持续存在。8个月以后如果仍不出现阳性反应,则有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5.3坐位反应:检查时,让被检查者坐在椅子上。检查时所施加的刺激是将被检查者向一侧拉或让其向一侧倾斜。阴性反应:头部与胸部不出现翻正反应,头部不能自动调整到直立位。也不出现平衡反应和保护性反应。如图2.51:
图2.51坐位反应阴性反应阳性反应:头部与胸部出现翻正反应,头部自动调整到直立位。上抬一侧的上下肢出现外展、伸展的平衡反应,而另一侧出现保护性的反应。如图2.52:
图2.52坐位反应阳性反应评价:正常发育的情况下,阳性反应在出生后15个月左右出现,以后终身存续。如果出生15个月以后仍出现阴性反应,则有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5.4膝立位平衡反应检查时的体位是让被检查者处于跪立位,检查时所施加的刺激是将被检查者向一侧拉或让其向一侧倾斜。阴性反应:头部与胸部不出现翻正反应,头部不能自动地调整到直立位,也不出现平衡反应和保护性反应,但身体的局部部位可能出现阳性反应。如图2.53:
图2.53膝立位平衡反应阴性反应阳性反应:头部与胸部出现翻正反应。上抬一侧的上下肢出现外展伸展的平衡反应,而另一侧则可见到保护性的反应。如图2.54:
图2.54
膝立位平衡反应
阳性反应评价:正常发育的情况下,大约在小儿出生的15个月左右出现阳性反应。如果出生15个月以后仍然是阴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侯。5.5立位Hopping反应该反应有3个检查方法:立位Hopping反应(1)的检查方法是让被检查者处于立位。检查者从后面握住被检查者的双上肢。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使被检查者向左侧或右侧活动。阴性反应:头部与胸部之间不会出现翻正反应,头部不能自动调整到直立位,不会出现脚向侧方踏出的平衡动作,如图2—55:阳性反应:头部与胸部之间出现翻正反应,为了维持平衡脚会主动地向侧方踏出,如图2.56:图2.55阴性反应图2.56阳性反应立位Hopping反应一1评价:正常发育的情况下,在小儿出生后的15一18个月内出现阳性反应,以后终身存续。如果出生18个月后仍然出现阴性反应,则有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
立位Hopping反应(2)的检查方法是让被检查者处于立位。检查者从身后握住被检查者的上臂,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使被检查者向前方移动。阴性反应:头部与胸部不会出现翻正反应,脚也不会出现为了获得平衡的向前方踏出的动作。如图2.57;阳性反应:头部与胸部出现翻正反应,为了维持平衡,脚会自动地向前方踏出。如图2.58:图2.57阴性反应图2.58
阳性反应立位Hopping反应一2评价:正常发育的情况下,小儿在出生后的15—18个月左右出现阳性反应,以后终身存续。如果出生18个月后仍然是阴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立位Hopping反应(3)的检查方法,是让被检查者处于立位,检查者从身后握住被检查者的上臂,检查时所施加的刺激是向一侧牵拉或使其向一侧倾斜。阴性反应:头部与胸部之间不出现翻正反应,也不出现平衡反应和保护性的反应。在身体的个别部位可能有阳性反应。如图2.59,阳性反应:头部与胸部之间出现翻正反应,倾斜时上抬一侧的上下肢出现外展、伸展的平衡反应,而另一侧则会出现保护性的反应。如图2.60,图2.59
阴性反应图2.60阳性反应立位H0pping反应一3评价:正常发育的情况下,小儿在出生后的10-12个月左右出现阳性反应,以后终身存续。如果12个月以后仍然是阴性反应,则有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5.6背屈反应:检查时让被检查者处于立位,检查者在被检查者身后从腋下给予支撑。检查时所施加的刺激是让被检查者向后方倾斜。阴性反应:头部与胸部之间不出现翻正反应,也不见有踝关节的背屈,即脚尖不会上抬,如图2.61,阳性反应:头部与胸部之问出现翻正反应,踝关节出现背屈运动。如图2.62:图2.61
阴性反应图2.62
阳性反应背屈反应评价:正常发育的情况下,小儿在出生后的15-18个月内出现阳性反应,以后终身存续。如果出生18个月后仍然是阴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5.7See—Saw反应:检查时被检查者的体位是立位、检查者握住被检查者同一侧的上下肢,并让其髋关节、膝关节屈曲,检查时要求被检查者必须能够保持立位,检查所施加的刺激是进行静性地向前牵拉被检查者的上肢,然后再稍稍向侧方牵拉。阴性反应:头部与胸部不出现翻正反应,并且不能保持立位。如图2.63,阳性反应:头部与胸部之间出现翻正反应,检查者用手使被检查者的下肢屈曲,为了维持平衡,被检查者的膝关节会轻轻地外展同时会全部伸展。如图2.64:图2.63
阴性反应图2.64
阳性反应See—Saw反应评价:正常发育的情况下,小儿出生后的15个月左右出现阳性反应,以后终身存续。如果出生15个月以后仍然为阴性反应,则有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5.8猿的体位性反应:检查时被检查者取蹲坐的姿势(猿的坐姿),检查所施加的刺激是让其向一侧倾斜。阴性反应:头部与胸部之间不会出现翻正反应,能够调整体位但不能维持;不会出现平衡反应和保护性的反应。如图2.65,性反应:头部与胸部之间出现翻正反应,上抬一侧上下肢外展、伸展,出现平衡反应,下降一侧可出现保护性的反应。如图2.66:图2.65阴性反应图2.66
阳性反应猿的体位性反应评价:正常发育的情况下,小儿在出生后的15-18个月间出现阳性反应,以后终身存续。如果出生18个月以后仍然出现阴性反应,则有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和迟缓的一个症侯。经系统发育的检查与评价是判断小儿神经系统发育阶段及运动发育水平的标准之一。通过这一检查,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医学病例汇报
- 香港公司出资协议书
- 路面问题赔偿协议书
- 遗产自愿放弃协议书
- 金店夜班合同协议书
- 农机合伙人合同协议书
- 饭店入伙合同协议书
- 转让寿司餐厅协议书
- 饭堂订餐合同协议书
- 集体产权私下协议书
- 新兴行业审计风险分析-洞察分析
- 体育行业在线体育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 玩具无人机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DB43-T 3080.10-2024 湖南省立木材积、生物量及碳系数计量监测系列模型 第10部分:林木和林分生长率模型
- 2020年福建省中考满分作文《学习与性格》5
- 2024年汽车操作系统趋势及TOP10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磷酸行业供需态势及投资机遇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500MW光伏电站项目500kV升压站输电线路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 17珍惜当下的美好《心理健康》
- 2024年越南辣椒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2024-20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