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_第1页
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_第2页
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_第3页
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_第4页
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

〔摘要〕协商性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互联网公共论坛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参与方式,承载着公民的民主理想,这种立基于新传播技术之上的参与方式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直接的、全面的参与和沟通的可能性。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中国的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来获取政治信息,并通过互联网的公共论坛及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并且与政府发生互动。本文通过对中国主要网站公共论坛的考察,认为,公共论坛中的政治参与在“近似地”实践着协商性民主的理想,公共协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和制度规范,通过官、民双方的共同努力加以解决。〔关键词〕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协商性民主一、引言:互联网公共论坛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作为信息社会的载体和信息交流的一种手段,凭借其开放性、便利性、互动性以及信息的丰富性和服务的多样性的特质,而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扩展,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5年1月19日发布的第1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04年12月底,内地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8.0%,其中使用宽带上网的人数达到428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43万和66.9万。网民的年龄结构,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4年7月20日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其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6.8%,18岁以下者占17.3%,25-30岁的占16.4%,35岁及以下的网民7134万人;35岁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为18.0%,达到1566万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对政治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预言的网络政治时代逐步成为现实。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信息的垄断,信息为公众所共享,扩大了公众对政治信息的知情权,网络化也促进了公众政治参与的发展,在中国,新浪、搜狐、网易、新华和人民等各大门户网站公共论坛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网民借助于它来及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甚至与政府发生互动。我国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也开始借助网络了解和收集各种意见,以增加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吸引公民的广泛参与。但与此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可能助长极端民主化倾向。激进的个人和团体利用互联网提供的自由言论权,制造假信息,误导民众,并宣扬极端言论,挑起公众的不满情绪;一些政客和利益集团通过制造言论,进而为影响并控制政治提供了便利。网络还为侵犯个人的隐私和权利大开方便之门,个人的相关信息被滥用。质言之,互联网公共论坛的兴起和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的新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研究课题。本文打算讨论的问题是,互联网公共论坛的兴起具有什么意义?网民通过互联网的政治参与在可见的未来是否能够真正推动民主进程?互联网公共论坛自身存在的利弊为何?面对因互联网公共论坛的政治参与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政府应该如何应对?我们认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从理论的层面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一种民主理——协商性民主理论,为我们研究、理解和分析互联网时代的民主,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运用对政治参与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本文尝试运用协商民主理论来分析互联网公共论坛中的政治参与问题,探求互联网公共论坛中的协商存在的问题,并主张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二、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性民主协商性民主理论简介协商性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作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多元主义和精英主义理论的一种可能的替代,协商民主已经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协商民主,政治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予以界定,从协商的结果来看,协商性民主是由沟通传播导致的偏好的内生变化;从协商的过程来看,是在做出集体决定之前个人间持续的交谈;从程序和制度的层面来看,则是一套有助于促进公正的制度条件。协商性民主理论家的共同点在于,认为集体的决定应当由所有那些受其影响的人或其代表参与做出;政府与公民的协商,既是达到民主决策的必要环节,同时这种协商本身就是一种民主的实践,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之一。米勒、亨德里克CarolynHendriks)等人把协商民主理解成一种民主的决策体制或理性的决策形式,在这种体制中,每个公民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自由地表达意见,愿意倾听并考虑不同的观点,在理性的讨论和协商中做出具有集体约束力的决策。瓦拉德斯等人则认为协商民主是一种民主治理形式,平等、自由的公民以公共利益为取向,在对话和讨论中达成共识,通过公共协商制定决策。所谓公共协商,指称的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参与公共讨论和批判性地审视具有集体约束力的公共政策的过程。与其他民主理论不同,商议性民主理论家们都强调,集体决定应该由那些认同理性和公正价值观的参与者通过协商———对话、商谈、辩论和审议而作出。民主之所以需要商议,从文化多元主义的角度思考,这一价值观潜藏着深刻而持久的道德冲突;现实世界存在的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则造成了多数人难以有效参与公共决策;而社会的复杂性,也有必要建构一个商议的模式以容纳广泛而分散的公共领域。在商议性民主理论家看来,大多数问题是由分歧引起的,而政治中所遇到的大多数分歧都是道德的。商议自然成了政治生活的核心。公共商议作为一个交换意见的过程,目的在于解决那些没有人际的协调和合作就无法解决的问题。公共商议之所以是复杂社会诸多问题的唯一解决之道,是因为只有在一个包含一切的和公平的商议过程中——其中所有的公民都参与并且将继续自由地合作——所形成的政策才是合法的。公共商议使合法性甚至民主本身成为可能,商议能够使一个复杂的、分化的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包括持不同政见者达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具有合法性的决定。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是为了回应多元文化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政治忠诚、道德与认知的不可通约性差异的存在,以及种族文化团体之间认知资源的不平等问题。协商民主理论家强调就大众关心的问题进行的协商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而不仅仅局限在精英层。该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主张“政治决策应该通过协商而不是金钱或权力的途径进行,同时协商判断的参与度应该尽可能平等和广泛”。按照协商民主理论家的阐述,协商性民主有政治、伦理和认知三方面的功能。首先,协商性民主能促进民主治理。公开的协商可以促成个人改变和更替现有的利益、偏好和观点,这是解决政治冲突所必须的;协商过程所创造的合法性,比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宗教训令、共同伦理等传统的资源所提供的合法性更有效;通过推广协商的范围,协商性民主能够加强基层民主,提供基层治理的能力;协商性民主的程序限制为各种论点的呈现、碰撞打开了政治空间,还可以组织非正式的协商空间。其次,协商性民主寻求为道德问题提供政治协商的空间。协商性民主内含的法定权利、程序能弥补道德作为社会凝聚力来源的功能弱点,促进道德协商;协商也为在道德冲突中培养各方的相互尊重,并在决策上产生共识提供了可能;更重要的是,协商性民主理论中附加着一个道德限制,即应该把个人自身作为目的,这样,协商性民主虽然并不预先设定某个道德观点,但在程序上保证了参与者平等的道德地位。最后,协商在政治决策中可能较其他手段更理性。协商民主注意保护个人权利和增强个人能力,促进了可靠信息的交流;协商也有利于信息的综合,能克服有限理性的问题;信息的自由交流和综合,也有利于决策下放,加强社会处理复杂现象的能力;协商性民主在某些方面能加强专家的权威,调和民主与专家决断之间的矛盾。协商性民主与互联网公共论坛公共论坛,即通常所说的BBS,是网上人们交流信息的一个场所。其界面以文字为主,是一个多人参加、多向交流的版面,它把网民组织起来,交流各自的看法,分享有益的经验,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由于公共论坛是以文字为主的交互过程,传输的数据量非常小,即使是拨号上网的用户也能无阻碍地使用,加上其操作简单明了,吸引了大批网民的参与。公共论坛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超越地域界线和时间限制在线空间”,每个人都能在这里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网民的意见发表以“帖子”的形式出现,每条“帖子”以标题的形式排列,通过点击标题,其他人就能看到其具体内容,也能够在同一主题的帖子下“跟贴”,发表自己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展开讨论。当有足够多的人被吸引到对某个问题的讨论中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网络舆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民在网络上通过浏览公共论坛的帖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关注和参与论坛的讨论和调查。随着中文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其地位和功能甚至获得了权威层的认可。互联网公共论坛上的发贴、回贴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不再是网民的自娱自乐,而成为表达民意的一个途径。有学者认为,中国网络舆论发端的标志性事件是1998年5月印尼排华事件后全世界华人在网上的抗议活动,而真正以国内网站平台来表达民意的标志性事件,则应该是1999年5月9日人民网为抗议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而开设抗议论坛一事。⑷从此,互联网公共论坛作为一种承载着公民的民主理想的特殊的政治参与方式,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逐渐成为网络舆论的主要发源地,公共协商的重要场所,从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开辟了新渠道。互联网公共论坛作为一种政治参与方式,有学者概括了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开放性,接近使用的便利,可说使对任何来光临的人开放。二是广泛性,探讨的议题,由柔性到刚性、由学术到休闲、由主流到非主流,可以对不同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三是即时性,透过电讯的传送,贴到BBS上的信件几乎随传随贴,可以立即传播出去。四是多面性,针对相同的主题,以及讨论社群的差异,还可以再细分为不同面向的讨论。⑸这种立基于新传播技术之上的参与方式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直接的、全面的参与和沟通的可能性。公共论坛在“近似地”实践着协商性民主的理想,论坛中的政治参与过程与协商性民主理论是耦合的。首先,互联网公共论坛为创造新兴的公共领域提供了可能性。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描述为“一个关于内容、观点、也就是意见的交往网络;在那里,交往之流被以一种特定方式加以过滤和综合,从而成为根据特定议题集束而成的公共意见或舆论。像整个生活世界一样,公共领域也是通过交往行动——对于这种行动来说,掌握自然语言就足够了——而得到再生产的;它是适合于日常交往语言所具有的普遍可理解性的。”互联网公共论坛正是这样一种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空间,是一个抽象化的公共领域。由于借助了网络技术进行沟通,人们实际上是在一个由语言文字构成的空间中相遇的,不同于在现实世界中那样观察和接触。现实世界的交往,无法排除现实背景的影响,如个人的实际身份、社会地位、人际关系,还有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具体情境。这些外在因素的存在和变化客观上都影响着人们沟通的有效性。公共论坛创造的空间,一般是向所有浏览者开放的,论坛的发言者没有任何资格或身份上的限制,只要通过简单的注册过程即能获得发表意见的权利,在论坛上的发言基本能够避免现实背景的影响,使人们的注意力更集中在对论题的关注上,并且由于网络的便利性的特点也使这种沟通情境扩展到更广泛的公众成为可能。这个空间沟通情境的普遍化客观上要求语言上的非专业化,摒弃专业的政治语言,以便使发言者的意见和理由被理解,达到说服和影响参与者的效果。同时,互联网公共论坛因其主题排列式的结构,能使交流在不排斥各方加入的前提下仍能围绕各个主题展开,加上论坛版主的监督和管理,保证讨论过程不偏离最初的话题,从而形成网上舆论。论坛上的发贴讨论允许讨论者可以做较深入的思考,且保留了后续讨论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网络公共论坛中的互动较接近于哈贝马斯所设想的“理想沟通情境”。其次,互联网公共论坛的商谈推动了政治决策过程。MarthaL.McCoy与PartrickL.Scully认为成功的公共参与过程在协商方面应遵循以下十大原则:1、鼓励以多元沟通形式确保每个人的真实声音能够呈现;2、使倾听与发言受到同等的重视;3、使个人经验与公共议题产生连接关系;4、使彼此之间信任并建立伙伴关系;5、使参与者针对议题本质所存在的观点重新建构整理;6、鼓励进行分析与理性论证;7、协助人们发展公共的判断及产生行动的共同基础;8、引导人们将自己视为行动者并真实参与;9、使参与过程与政府政策制定治理之间产生连接关系;10、创造持续进行的过程而非孤立的事件。⑺可见,成功的协商过程是与政治决策过程相联系的。公共论坛除了本身所具有的静态特征保证了商谈的良好条件之外,其动态过程也为促进政府的治理提供了可能性。公共论坛较之政治系统更能察觉社会问题,使个人经验转换为公共的话题,并把它作为议题提出来。因为论坛中的参与者存在着潜在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可能是当事人,抑或是旁观者,但是通过根据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评估社会问题,要比政治系统更敏感、更准确。“公共领域中所表达的问题,只是在个人生活体验的镜子之中,才可以被看出是一种社会性痛苦压力的反映。”⑻公民通过对该论题的反复讨论,逐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构成对政治系统的利益诉求,以期影响并进入政府的治理过程。公共论坛的协商成为政治系统议题的来源之一,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府的决策过程,但并不是每一个被提出来的社会问题都能够顺利地进入决策过程,要被纳入政治的议事日程,还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论题的提出者要有足够的说服力使相当数量的论坛参与者接受提议,或是论题本身足以引起参与者的共鸣,最终形成公众信念,对政治系统产生压力,进而影响公民的选举行为或政府、民意代表机构和法院的意志形成过程。论坛中组织者、提议者和回应者之间的互动扩大为论坛参与者与政治系统领导者之间乃至公民与政治权威之间的互动,对话、讨论、说服的力量,亦即协商的力量得以加强,政治系统对沟通力量加以保护和回应,使言论的政治影响力转化为政治权力,正是协商性民主所积极倡导的。三、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问题互联网公共论坛的讨论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直接的、全面的参与和沟通的可能性。公共论坛提供的多元化的开放空间,刺激了公共议题的辩论和对话,对中国的民主进程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体制外的动力,极大地消解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公民的民主意识。但是,这种架构于新科技基础之上的政治参与,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首先,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有产生群体极化的危险。尽管互联网公共论坛给各种不同的观点在遵守论坛规则的前提下自由交流的机会,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但在公共论坛实际的协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群体极化”的危险。“群体极化”概念在桑斯坦《网络共和国》一书中做了详尽的解释,指的是“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在协商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⑼群体极化现象并不只出现在互联网公共论坛的协商中,但是互联网公共论坛让人们更容易听到志同道合的言论,当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某个观点时,就会在论坛中形成一个讨论圈。讨论圈中的协商强化了人们原来的想法,能在辩论中让原先不被重视的议题重见天日,却也可能让人们自绝于不同的意见。因为人们往往希望获得讨论圈中的其他成员的赞同,也希望自己赞同他们,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通常人们在面对多数同意时,就会调整自己的立场以迎合主流的观点,竞争性观点的提出受到了约束、忽略甚至压制,认同鼓舞了彼此认同的人,但也会使原有的观点和偏见尖锐化,这就种下了极端化的因子,对社会和民主都是潜在的危险。新干线之争让我们看到了群体极化的危险倾向,由于论坛上反对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的意见占有压倒性的优势,还有不少人对赞成采用新干线技术者进行人身攻击,一些新加入讨论的人在面对这种反对者众的压力之下,难免会产生从众心理,在未作深入考虑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是赞同采用新干线技术的人在发表自己意见之前,也会做一些调整,以免造成极端对立。海内外许多评价此次互联网公共论坛上的争论是“非理性”、“偏激”的民族主义表现,虽然这种评价有待商榷,但多少从侧面反映了讨论过程中的不良倾向,需要引起注意。事实上,协商性民主的理想并不是要求在协商中获得最终一致,而是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把各种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意见纳入到协商中,在协商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参与者只有不局限自己,有宽容异议存在的胸怀,才能防止群体极化的倾向。

其次,互联网公共论坛中协商的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允许演讲者,不只可以接触不同的公民,还可以接触他所抱怨的特定人及特定机构”⑽是公共论坛原则所促进的目标之一。尽管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使普通民众的话语权逐渐为权威层重视,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都承认自己是网民,在论坛中也常常能看到以“致某某领导的一封信”为题的帖子,向权威层谏言。像在新干线之争中,新华网的一位网友发出了“全国人大提案组:请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提案”的帖子,对中国铁路交通发展战略提出了自己看法。也有网友在发言中表达了希望上网的领导和有关部门能知情的愿望。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也已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公共论坛与普通民众展开互动,例如在陕西省西安市,“华商网西安论坛”、“古城热线西安聚焦”论坛和“白鸽网古城西安”论坛三家网站联合开展了“2004年西安发展十大教训”评选活动,评选的内容涉及城市建设管理、社会治安、经济建设等三方面的问题。对此,西安市政府积极回应,市长孙清云要求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跟踪评选过程,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整改措施,并在网上及时与网民沟通。在浙江省杭州市政府网站设有政务论坛,市民与政府官员,近期在论坛上讨论的话题,有西湖的保护和发展、市区的交通问题,城市管理中的堵与疏问题、杭州市区交通道路的规划等。公民通过政务论坛提问的方式参与讨论,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意见和批评,而政府官员也在网上现场回答在线访问者的提问,实现了政府部门与民众网上的互动、交流和协商。但是,从全国的情况看,公共机构和民意代表在互联网公共论坛总的来说是缺位的。如何建构一个官民平等对话、讨论和协商的互联网论坛网络,如何实现互联网公共论坛的论题进入政治议程,使公共论坛的沟通力转化为国家力量,还欠缺相关制度的支持,协商的制度化问题亟待解决。在动员起来的公共论坛中提出的议题,纵然“取得正式议程的地位.并不必然意味着权威机构的最后决定或实际的政策实施也就是那个表示不满的群体最初所追求的东西。”⑾此外间接的协商还可能会出现本来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已经消解的信息过滤问题,降低了沟通的有效性。这一切都使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实践的绩效大打折扣。最后,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者的社会结构成分存在局限。互联网公共论坛追求平等、自由,在原则上是向每个人开放的,但所谓的“每个人”是有前提的,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人在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而是指能够上网的每个人。由于其参与的匿名性我们无法确切了解参与者的社会结构成分,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没有经济条件接触电脑和网络或者没有掌握必要的网络知识的人是无法参与互联网公共论坛的政治参与的,这部分公民在其他政治参与中也处于弱势,他们的利益更迫切需要得到表达和维护,但是在互联网公共论坛的政治参与中没有被充分地代表,这种新兴的政治参与方式可能会强化他们的弱势地位。互联网如若不能真正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则它只会成为弱势群体和优势群体利益鸿沟的挖掘力量。孙志刚的冤情通过互联网公共论坛得到了昭雪,他那位对互联网一窍不通的母亲也不禁感慨网络的力量。但是,在庆贺孙志刚案的胜利的同时,无法确知多少弱者没有受到关注,公共论坛的力量未能改善他们的现状。即使能进入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过程,仍存在着利益表达不平衡的问题。民主进步的重要瓶颈来自于知识的专门化,尽管互联网公共论坛创造的对话领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只需要参与者用相互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交流,但是在参与公共论坛的讨论中,仍然要对议题做必要的信息处理,要理解他人的话语,取决于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时,能否说服他人取决于参与者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与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同样相关。相对来说,知识水平高的人,更善于确切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同,树立在论坛中的权威。知识水平的差异造成了政治参与程度的区别,无法明确地表达观点的人就被自然排除在公共论坛的协商之外。随着公共事务的复杂程度提高,对参与者的知识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如若不能提高学习能力,将面临边缘化程度加深,在协商中缺乏代言人的危险。四、互联网公共论坛的规范和完善:思考与对策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开放、平等、去中心化的空间,网上的公共论坛更是延伸了现实世界公共论坛,而协商性民主的倡导者更是从互联网公共论坛的政治参与中依稀看到了协商民主的理想。必须承认,近年来公共论坛的政治参与实践在推动民主进程上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连接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桥梁。但是,互联网公共论坛毕竟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通过它进行的公共协商距离协商民主的理想也还有相当长的距离,要使网上的公民之间真正做到相互倾听,共同分享体验,增进理解,并在重大问题上推动问题通过合法途径进入议事日程,促进民主的良好运作,还需要为此付出更多努力。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涉及的不仅是制度机制的层面,包括社会文化在内的各种配套建设对公共论坛协商性民主的实践均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为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宏观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论坛协商的积极作用。政府至少能够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必要、合理的政策措施,推动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第一、政府应该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互联网公共论坛的政治参与提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法治是协商民主的基础,也是互联网公共论坛的政治参与有序进行的保障,只有法律权威的存在才能使公民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对论坛成员有稳定的行为预期。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⑿互联网公共论坛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之一,需要法律和制度的支撑,公民通过互联网论坛进行的公共协商的同样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是世界上最早将互联网纳入法制管理的少数国家之一。国务院1996年2月1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在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讨论并通过的新刑法中又明确规定: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行为将会以“扰乱公共秩序罪”的罪名被追究刑事责任。国家信息产业部还在2000年10月8日第4次部务会议上通过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这些规定为网上开展的包括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在内的各种活动奠定了法律基础,但还远远不够。已经出台的规定对作为网络使用者的公民的行为有较多规定,而且多涉及信息安全问题,对政府部门的责任则很少提及,也没有注意到对信息处理的规范。此外,对公民在公共论坛这一协商空间中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强调,对公民和政府的协商机制的规定,在法律规定上都尚属空白。因此,国家有必要制订一部有关互联网的专门法,以规范明确的法律法规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保证政府快速有效地处理信息反馈和提供服务,以促进政府和公众在互联网公共论坛上的互动。第二、政府应该进行网络民主的制度建设,在互联网公共论坛协商的制度化方面有所作为。尽管互联网公共论坛致力于去中心化空间的建构,淡化协商过程中的权威色彩,但是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利益诉求的最终对象是政府。公众和权威之间的对话,与公民之间的对话同样重要,公众和权威的对话是实质参与的前提条件。目前,在一些公民意见比较集中的重大事件,如孙志刚案中,已经开始了公众和权威的对话,但是这种对话往往是借由传统媒体的传话来实现的,要完成间接对话到直接对话的转变,让论坛意见进入政治决策过程,把协商性民主的理想转换为常态性的实际运作还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制度保证。政府决策过程应该从公民参与的角度作出相应的调整,注意把从互联网公共论坛上搜集信息作为决策输入过程中的常规步骤。建立定期协商制度,在重大决策中,尤其是在政策定案之前的重要阶段,安排政府官员、民意代表、专家学者进入公共论坛与网民反复讨论,理清细节,阐明政策意图,这不仅能使双方达成一定程度的谅解,增加相互信任,而且为今后的政策执行扫除了障碍。在推动全国性公共论坛的协商过程的同时,政府也要支持社区基层的公共论坛的建设,鼓励居民通过社区公共论坛的协商参与本社区的政策制订,就社区工作的做法建立共识,通过推广协商的范围,把决策下放,使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同加强基层民主联系起来,提高公民社会的治理能力。政府还应在电子政府的构建中加强政府论坛的及时回应的承诺,促进公众和权威的直接对话。建设,并要求其他论坛提供链接,鼓励公民提出政策建议,反映实际问题,并作出对策。第三、政府还要致力于公民文化的构建和公共精神的培养,为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创造文化环境。公民文化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底蕴所在。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公民责任的建立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进行分野与汇流,形成了以儒家政治思想为主线的政治文化传统,在深层次上成为封建政治伦理纲常。它在中国民众心理积淀成了‘权威崇拜’、‘清官思想’、‘与世无争’等复杂的以小农意识为主体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⒀这种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对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孙志刚案和新干线之争过程中,某些网友就一再强调了领导人的作用。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的终极理想是建立和维持公民的自主性,使公共生活经营的主要责任回归公民本身。可以说,“没有形成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参与”。⒁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不够成熟,欠缺这种公民意识和责任感,需要政府加快公民文化的建设,培养和提高公民良好的民主素养。互联网公共论坛的协商首先要求公共行政人员有正确的主体性认知,拥有公共治理的理念,认同诉诸于理性而非强制力的协商进行治理,这是作为政府成员的公民义务之一。作为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的普通公民,则需要充分认识公民的相关理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对自由与民主口号式的要求上。一个民主社会的公民应该具有公共精神,能够实现自制和自治。在新干线之争中,不少网民无法很好地节制个人的情绪和意见,对支持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的网友动辄冠以“汉奸”、“写手”的骂名,破坏了扩大共识的机会,在争取个人自由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他人权利的维护,集中反映了这种可贵的公共精神的缺失,更不用说反思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