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_第1页
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_第2页
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_第3页
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_第4页
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音乐教学目标的一些探索音乐课程的目标体系由于音乐教学目标所针对的对象范围不同,要求的层次不同,实施的阶段不同,因而也就形成了音乐教学的一个目标体系。通常,这个目标体系是由大到小,逐渐细化和具体的。概括地说,这个体系由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学期(或学年)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组成。音乐课程的总目标音乐课程的总目标规定了学生音乐学习方面的宏观目标、学习领域、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等内容。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标,它还会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划分出阶段性的最后目标。如: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等。这个总目标规定了国内所有受教育者在接受音乐教育方面最终应该达到的或在某个阶段应该达到的基本素质目标。因此,这个总目标由国家制定,并且通过《音乐课程标准》的形式表现出来。《音乐课程标准》颁布后,它就带有国家指令性和指导性的性质。也就是说,它所规定的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遵照执行,其规定内容对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有着导向的、激励的、调控的、评价的实际作用。音乐课程的学期(或学年)目标音乐课程的学期(或学年)目标是宏观的目标指导下的一个阶段性的子目标。这个目标处于宏观与微观之间。因此,它比宏观目标要具体的多,但又比微观目标概括的多。通常,学习目标的内容已经在《音乐课程标准》的分学段内容标准中有明确的体现。但是,它终归是宏观目标的一个学段目标,仍然比学期(或学年)目标大许多。因此,学期(或学年)目标还要比学段目标更具体一些。特别是,学期(或学年)目标要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规定。这就要求该计划目标应该由音乐老师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学校工作计划、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使用教材的具体内容予以确定。案例1北京市一所中学第一学期音乐教学工作计划目标情况分析上一学年度,学校在教育改革实验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推动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并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方面,受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在音乐课程方面,我们参与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教学实验,学生改变了以往学习兴趣较为淡薄的学习状态,学生对实验教材反映良好,教学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期教学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音乐评价能力,进而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的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究音乐的要素、表现手段、情歌、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及文化内涵等,并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增强他们的群体合作意识及与他人合作共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热情,提高参与即兴表演、即兴创造、即兴创作的积极性,以培养其联想想象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加强各音乐学习领域之间以及音乐与姊妹艺术、相关人文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其音乐文化水平。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乐谱,逐步提高学生识谱唱歌能力。教学进度计划(初中二年级,15册)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两课时。第一课时,学唱《让世界充满爱》,浏览性聆听《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第二课时,欣赏《祭献之舞》。第二单元:《雪域高原》第一课时,聆听《阿姐鼓》,学唱《走进西藏》。第二课时,欣赏《阿玛勒俄》及《正月十五那一天》。第三课时,演奏《翻身农奴把歌唱》。第三、四、六单元:略结束课:班级音乐会,汇报演出,1课时。留下两课时作为机动时间。音乐课程的单元目标音乐课程的单元目标是学期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后的近期目标。它可以独立形成一个较大的教学单位,但又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将教学目标完成,往往需要通过几节课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单元目标是具体而明确的,其指向性、操作性也是很强的,然而它又是一种较小的阶段性目标。通常,一个学期目标包括几个单元目标在内。虽然每个单元目标都有其相对独立性,但各单元之间仍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为每个单元目标都要在学期目标、甚至在课程总目标的规范之下,并成为他们的有机组成部分。选用案例进行说明案例2《天山之春》的单元目标(13册)能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少数民族音乐与中原音乐文化之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聆听《喀什的春天》、《褐色的鹅》、《新疆之春》。能够感受、体验热瓦普弹唱、十二木卡姆、冬不拉弹唱及小提琴齐奏的音乐情绪及艺术特征,能够认识并辨别胡西塔尔、手鼓等乐器及其音色。能够用自然的、圆润的声音、清晰地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背着演唱这首歌曲。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能为《青春舞曲》填充配器谱。音乐课程的课时目标课时目标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说属于音乐课程的微观目标。它具有内容具体、指向性强、易于操作、设计灵活、实现目标及时等特点。可以说,它是单元目标进一步的具体化,这种目标和具体的教学活动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它必须起到明确教学方向、指导教学工作的作用,也必须经得住教学实践的严格检验。通常,课时目标都表现在课时计划(教案)之中,成为课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课时目标为例来进行说明案例3《雪绒花》的课时目标(17册)用自然的、圆润的声音演唱《雪绒花》,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并学习二声部合唱。能够对音乐剧产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音乐剧的表演活动中来。案例4《春江花月夜》的课时目标(17册)聆听《春江花月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兴趣,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聆听《春江花月夜》,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及创作手法,体验音色、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手段与音乐内容、音乐情绪之间的联系。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音乐课程目标体系是由宏观到微观的。宏观目标(即《音乐课程标准》)由国家制定,它明确了音乐课程的总目标、指导着全国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在宏观目标之下,还有两个层次的中间目标。他们分别是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作为音乐老师,对所有各级音乐课程目标都要认真对待。尤其是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都要由音乐老师亲自制定,这就要求音乐老师必须认真遵照《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将逐步具体化,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切实落实。思考的问题音乐课程目标体系是怎样的一个结构状态?音乐课程总目标在音乐教学中处于怎样的一种地位?它包含了哪些基本内容?对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什么意义?音乐课程的学期目标在教学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制定学期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你是怎样制定学期目标的?单元目标与学期目标、课时目标有什么关系?怎样制定单元目标?可不可以将单元目标这个层次省略?课时目标有什么特点?怎样制定课时目标?制定课时目标要关注哪些问题?表述课程目标的内容和要素对课程目标的表述,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将表述哪些内容呢?出于一种理性的思考,人们往往会想到《音乐课程标准》。也就是说,人们往往把《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来的三个层次作为自己设定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内涵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课程标准表述的内容应该说,在这三个层次中,知识与技能是属于认知性和动作性的目标,在教学中是容易落实,也容易观察和测量的;过程与方法是属于行为性的目标,如:感知、体验、模仿、表演、创造、探究、合作、综合、评价等,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以教学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同样是比较容易观察和测量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属于情感性目标,这种目标大多反映在学生心理活动中,能够明显表现出来的机会不是很多,在教学中就比较难以观察你和测量了,即便是能够观察和测量,也往往是一种间接地结果。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应该加以分析,哪些目标是显性的?哪些目标是隐性的?通常,显性的目标容易在短期里完成;而隐性的目标有些在短期里能够完成,而大多数则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予以完成。例如:记住某些音乐作品的主题及表演形式,体验某些乐曲的音乐情绪,为某个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掌握有关乐队编制的知识等,都属于容易完成的显性目标;而对某个作品感兴趣、喜欢参与某种表演活动之类的目标,都属于还能观察的隐性目标;至于培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等目标,就属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的隐性目标。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当尽量确定短期里能够完成兑现的显性目标,对那些能够观察的隐性目标也要予以关注;而对不易兑现的隐性目标则应该放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逐步地予以实现。课程目标表述的要素对课程目标的表述,还应该清楚地认识:表述的要素有哪些。因为认识课程目标的表述将会对老师的具体操作工作带来方便。归纳起来,以下要素是不可忽略的:第一,表述的内容为谁而设定?第二,表述的行为是否是可观察、可测量的?第三,学习的环境或学习条件是怎样的?第四,学习的结果将达到怎样的标准或水平?表述的内容为谁而设定改革后的音乐教学目标是为学生设定的,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设定的。例如:《中国民歌》的教学目标,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定的:第一,能够对中国民歌感兴趣,愿意聆听和演唱这节课遴选的几首中国民歌;第二,能够感受、体验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不同的音乐情绪及音乐特征,并能初步辨认上述三种民歌体裁;第三,能够收有关中国民歌的音响资料和文字资料并参与课堂讨论。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设定课程目标的对象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表述的行为应该是可观察的、可测量的课程目标中所表述的行为,应该尽量和课程目标中的那些显性目标有关联,也可以和那些能够观察、能够测量的隐性目标有关联。如:感受、体验音乐情绪,辨别音乐体裁,参与课堂讨论等。至于那些难于观察测量的隐性目标,例如“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之类的内容,应属于长期的、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实现的目标。对这类目标通常放在课程总目标或阶段性目标中阐述,以引起老师的充分重视。在课时目标中,一般就不在明确提出。在表述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意准确的用词。通常使用行为动词和能力动词。行为动词:例如“参与”、比较、解释、讨论、感受、体验等;能力动词:例如分析、判断、归纳、综合、鉴别、论述、完成等。阐明学习的环境和学习的条件在表述目标时,一定要把学习的情境或条件明确地加以阐明,因为,情境或条件对学生即将表现的行为影响很大,进而对预想实现的目标也影响很大。例如:“能够比较准确地用轻声演唱《走进西藏》”,“能够感受、体验《雨打芭蕉》及《八骏马》的音乐情绪”,在这两个目标中,《走进西藏》、《雨打芭蕉》、《八骏马》就是为学生提供的情境和条件。表述目标时一定要用衡量学习效果的具体标准也就是要明确学生学习后的成果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或完成到怎样一种程度。因为这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尺度。如果这个问题不明确,教学将处于一种非常随意的状态或无法保证质量的状态。所以这个尺度是必须明确的。例如:“能够准确的用轻声演唱《走进西藏》,并尽可能做到背着演唱这首歌曲的后半部分”。在这条目标里,“准确地用轻声演唱”和“背着演唱这首歌曲的后半部分”就属于表述目标中的水平标准或成果标准。总之,关于课程目标的表述问题,在表述内容中,应该尽量围绕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目标层次。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对那一条都不可忽视。思考问题设计教学目标要关注哪些内容?哪些教学目标是属于显性的?哪些目标是属于隐形的?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两类属性的目标?表述教学目标需要关注那些基本要素?为什么要关注这些基本要素?选择一些使用过的教案,对其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看他们是否关注了应该关注的内容?在关注基本要素的问题上做的是否妥当?设计教学目标的相关问题为了准确地设计教学目标,必须对教材和学生等基础条件有所认识。也就是说,在设计目标之前,应该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情况,然后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因为,只有认真地研究了教材和学生情况后,老师才能明确教学的任务是什么,教学的途径又是什么。否则,设定的目标就会脱离实际,甚至成为虚设。研究教材研究教材,在不同的研究阶段,有着不同的需要,也有着不同的研究内容。在一般情况下,研究教材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学期计划阶段、单元计划阶段和课时计划阶段。学期计划阶段学期计划阶段是老师在每学期开始之初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研究教材的阶段。这时对教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材的宏观内容上。因为这时的主要目的是要确定学期的目标,所以对教材的研究并不需要针对那些细致的具体内容,而需要研究的是那些影响教学全局性的大问题。尤其是要研究这些教材如何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各项内容和要求的问题。例如:教初中包括了哪些类型的内容,各种类型的内容各占多大比重,那些教材的权重分量大,那些教材的权重分量轻,哪些教材是必须用的,那些教材是可以调换的,那些教材是重点内容,那些教材是一般内容,那些教材是浏览性内容,各类教材如何形成阶段性的体系,教材体系如何适应《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要求,全部教材按怎样的顺序呈现,教学进度怎样设想等。有了这种研究基础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认学期的教学目标。应该说,这个目标的确定将影响全学期的教学工作,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单元计划阶段单元计划阶段是指每个单元开始之前对教材的研究阶段。这个阶段既要研究单元内容如何落实学期目标的问题,又要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如何处理的问题。因此研究教材的内容相对来说要具体多了。例如:《七子之歌》这个单元,包括了《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1997.天地人交响曲》、《鼓浪屿之波》四个曲目。围绕这些曲目还有一些“实践与创造”的活动。从单元的人文主题看,它集中在祖国统一这个主题思想上。从教学内容看,《七子之歌——澳门》是表现领域中的教学内容;而其它三个曲目都属于鉴赏领域中的教学内容。针对《七子之歌——澳门》,需要考虑演唱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针对三首鉴赏曲目,则需要考虑鉴赏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它们所需的教学时间,《七子之歌——澳门》需要1课时,《东方之珠》与《鼓浪屿之波》需要1课时,《1997.天地人交响曲》也需要1课时。(可是从学期计划所能给予的教学时间看,本单元只可能给予2可是,这就需要取舍,也可以有其它组合)课时计划课时计划阶段是指上课前对一节课的教材所做的研究。这种研究应该在上课前约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完全做好,并且以教案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课时计划目标应该是最具体、最具有操作性。在课时计划阶段研究教材,必须做到具体、详尽、深入、广泛,并留有取舍的余地。为此,必须大量收集相关素材,并对相关素材做精细的甄别、遴选工作。针对教材,这时所要研究的内容有: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形式、表演形式、音乐结构形式、表现手法、音乐的风格特点、创作背景、作者情况、相关的音乐知识技能、相关的人文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等。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研究其中有那些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学生接触过而尚未掌握的,哪些又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新鲜内容,学生的能力水平是怎样的,需要发展的能力是怎样的,又要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研究学生真正恰当的、科学的课时教学目标,不仅需要认真地研究教材,还需要认真地研究学生。严格地说,不研究学生,不了解学生的老师,不应该进课堂。因为他不知道学生的需要是什么,更不懂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因此,研究学生,绝不是一种临时性的工作,而是一种长期的,坚持不懈的长久性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工作是一种教育科学,是老师在研究、遵循教育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教学实践工作。研究学生的工作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学生的一般情况、学生的年龄段、兴趣取向、智力水平、音乐能力水平、学习态度等。研究学生的一般情况指每个班级学生的自然情况。其中包括:班级总人数,男女生人数,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学生变声的情况,喜欢音乐的学生占多大比重,有多少音乐特长学生(包括特长项目是什么),有其它学科特长的学生有多少、都是什么学科等。研究学生的年龄段目的是要掌握各个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设定目标并从事教学实践工作。例如: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有的学生还是童声,有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变声期”,他们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小学生气质,对老师的要求很容易接受。针对这种年龄特点,在演唱教学中就要注意选择适合他们年级特点的曲目、音域、调高、唱歌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感性的东西多一些,引导的方法要适当地具体一些。设定教学目标就必须顾及到这些实际情况。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学生都进入了“变声期”,由于青春期生理上的不适应感,情绪容易多变,唱歌的兴趣也会有所转移,他们对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一些主见,但又不够成熟,常常对成人的管理产生逆反情绪,对老师的要求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保留。针对这种年龄特点,在演唱教学中,就要尽量激发他们的唱歌兴趣,减少他们的嗓音负担,发展他们多方面的音乐兴趣,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有感性的东西,又要有发展他们理性思维的东西,在教学方法上要给予他们更多地探究和发挥自主性的机会。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已经进入变声的后期,有些学生的嗓音已经具备成人特点,对唱歌的兴趣又开始强烈起来,可是面临初中毕业和升学压力,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都转移到升学考试的科目上去,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有所降低。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合唱曲满足他们的愿望,另一方面要提高效率。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老师需要知道学生一般的兴趣倾向是什么,产生这种兴趣倾向的原因是什么,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条件是什么,怎样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尤其是怎样培养学生终身喜爱音乐的愿望和将音乐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种需要,这不仅需要老师持之以恒的长期坚持,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出实际成效。因此,老师必须随时研究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变化情况,并及实地修正自己的教学目标以便使学生的兴趣爱好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研究学生的智力水平有以下研究内容是必须涉及的: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及音乐知识技能基础,学生的感受、感知能力、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等。这种研究不仅要研究一般情况、普遍情况,还要研究个别情况。尤其是涉及具体教材的时候,更要研究与教材相联系的音乐文化基础和其他学科的文化基础,研究学生的能力基础以及学生对这些内容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进而设定发展学生各项能力的具体目标。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老师们首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积极参与还是消极傍观?其次研究学生产生这些因素的原因,找出解决的相应办法。教学目标表述形式通常,教学目标都有书面形式表现在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及课时计划之中。其中,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表现得最为频繁。那么,如何在单元计划或课时计划中表述目标内容呢?应该说,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老师的教学风格等因素会使老师们的表述方法千姿百态、各放异彩,但在多数情况下还是有一些通用的表述方法的。这种通用的表述方法是:表述概括性的目标内容这种内容往往与单元的或课时的人文主题内涵有关,也常常和单元的或课时的总要求有关。因此,他的概括性较强,在检验其要求方面也不是很直接。例如:“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等。表述表现性的目标内容这些内容包括歌唱类的、演奏类的、创造性活动类的目标。有关这些目标内容一般都与情感性的、技能性的要求有关。其内容多数都是很具体的,并且含有衡量目标的尺度内容,也便于检验其目标是否兑现。例如:“能够以真挚、热烈地情感及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演唱《让世界充满爱》的第二部分”等。表述感受、鉴赏性目标内容表述这类内容也都与情感性、技能性的要求有关。同样,其目标内容也是很具体的,也有其衡量的标准尺度,也便于进行检查。例如:“聆听《褐色的鹅》及《新疆之春》,能够感受、体验冬不拉弹唱及小提琴齐奏的音乐情绪及艺术特征,能够认识并辨别手鼓等乐器及其音色。表述知识技能性目标内容这类内容中,既包括音乐性的知识技能目标,也包括人文性的文化目标内涵。其中,有的是基础性的内容,也有的是拓展性的内容。例如:“能够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所欣赏的进行曲,认识其音乐上的主要特点,功能及所适用的演奏场合。”又如:“学习爵士乐、摇滚乐在音乐上的基本特点,了解摇滚乐对社会的积极与消极作用,能对其不健康的影响有所认识。”当然,上述表述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模式。有时很可能有交叉,在顺序上也可能有所颠倒;当然,有时也会缺少某种类型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课时教学目标中这种现象更常见。应该说,这一切都不会影响所要表述的目标内容。关键的是所要表述的内容务必准确、清晰、简要、明确。思考问题工作设计教学目标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为什么要做好那些准备工作?在一般情况下,研究教材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中的研究内容都是什么?设计教学目标之前,应当怎样研究学生?需要研究哪些具体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教学目标的表述顺序是怎样的?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内容提示教学设计的内涵及相关因素,进行教学设计的目的及前提教学设计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和进行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方法的内涵、类型和基本特征基础音乐教育阶段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内涵、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如何区别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及教学中的使用方法,使用教学媒体应注意的问题音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含义和涉及的因素教学设计的含义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老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之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而预先制定的教学方案。这种方案,通常都用教学计划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用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教案)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学期计划都是一种阶段性的教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宏观指导的价值,对制定课时教学计划有指导性的作用,对实施教学没有直接的关系。而课时教学计划是一种即时性的教学设计,它既担负着宏观目标的责任,又担负着实施教学的具体责任。因此,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是制定课时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涉及的因素教学设计会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教学条件。其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是活动性的关键性因素。具体说:教师因素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态度、专业水平、学识水平、教学能力等。例如:老师已经具有了素质教育的改革观念,就会自觉运用《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遵照其内容标准去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首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因素指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知识技能的基础状况,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班级的学风和组织纪律状况等。课程内容因素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例如:同是《雪绒花》这首歌,如果将教学目标指向学唱歌曲,设计教学的时候就会在怎样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怎样解决其中的演唱技能上下功夫;如果将教学目标指向运用《雪绒花》这首歌曲表演音乐剧上,那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会在如何引导学生表演音乐剧的问题上下功夫;又如:教学内容是歌唱教学,在设计教学时就会在怎样唱歌时间上下功夫;而教学内容是欣赏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就会在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理解、评价上下功夫。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也会跟着发生变化。教学条件因素指教学的物质条件和现代化教学技术条件等。教学物质条件好,肯定会使教学容量加大、教学时间缩短、教学效果增强。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也就有了较大的回旋余地。如果相反,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肯定会受到种种限制。综上所述,教学设计中诸多因素的优劣,无一不对实际的音乐教学工作产生影响。只不过有的影响明显,有的影响隐蔽而已。作为音乐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使这些因素朝着有利于教学的方向发展。进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增强教学的科学性,避免或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确保实际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而进行教学设计的必要前提是老师的充分备课。也就是要充分掌握教学材料,吃透教学材料内涵;充分掌握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了如指掌,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学设计才具有科学的保证,也才能有较好的前提条件。课时计划教学设计的内容课时计划的教学设计包括:确认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素材、安排教学程序、优选教学方法和确定教学评价的相关事宜等内容。确认教学目标指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宏观目标要求,还要根据学期计划、单元计划的阶段性目标要求,更要根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设计。选择教学素材指将教科书中提供的教学曲目、音响音像资料、音乐知识技能、相关音乐文化内容等,做详细的收集、整理和补充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筛选。安排教学程序指在透彻地研究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清理教学思路,将选定的教学素材按照科学的逻辑程序予以排列。这种排列不应该程式化,更不应该机械地沿用那种“五步教学法”,即不要机械地沿用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复习巩固、留作业的五个教学步骤。按照《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概括起来说,这个过程大致上经过了导入、主题展开、深入拓展和评价验收四个阶段。优选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当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确定以后,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要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也就是选择适合老师的最好教学方法和适合学生的最好学法,尤其是学生的学法。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式地学习,更应该是老师优选教学法时的主要选择对象。确定教学评价的相关事宜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问题。其中,包括了要对哪些内容进行评价、评价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评价等一系列问题。通常,评价内容会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参与音乐审美活动的能力水平,创造性的表现程度,音乐文化视野的广阔程度等内容进行。评价标准将会围绕上述问题分出不同的标准层次(如优秀的、良好的、一般的),同时又要明确各标准层次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评价方法将依据评价内容的性质而决定。有的内容是艺术表现性质的,就有可能采用唱歌、演奏等方法评价;还有其他的等等。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设计内容要适量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各项设计内容都要适量。也就是说,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素材、教学程序、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评价的相关问题都不能超量,尽可能留有适量余地。因为,教学目标定的过多、过高,会给教学带来巨大的困难和压力,还有可能使目标难以实现;教学素材选得过多,会使教学内容庞杂、臃肿,教学活动只能忙于应付;教学程序过多,会影响老师的教学思路,也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层次分明,更难以形成明显的教学高潮;教学方法使用过多,会导致一些方法缺少针对性,也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学评价活动过多,会减少主要教学活动的教学时间。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使各项设计内容适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学设计内容要以教学目标为本教学设计的各项内容要以音乐为本,以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为本、以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为本。当前,有两种不好的教学倾向值得注意。其一是:追求教学形式的“花样更新”,忽视学生的音乐感受体验能力的提高及审美鉴别能力的提高。这类教学倾向的根本问题是,老师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某种才华;或者是,老师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无法将教学引向正确的、更加深入的方向,因而只能在教学形式上大做文章。应该说,这样做的结果,教师又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反而失去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同时失去了很多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机会。其二是:过分追求向音乐课程之外的其它学科的拓展,而将音乐学科在音乐课中的主要地位转化为与其他学科平起平坐的地位,甚至是不如其他学科的地位。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倡学科综合”理念的一种误解。思考的问题教学设计的内涵是什么?教学设计会涉及哪些相关因素?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是什么?教学设计包含了哪些设计内容?其具体内涵是什么?进行教学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音乐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内涵是什么呢?教学方法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老师和学生所共同采用的活动途径、活动方式和活动手段。这种活动包括了两个行为主体;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老师是“教”的行为主体,学生是“学”的行为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教学方法的类型和特征(一)教学方法的类型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看,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上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感知体验类、实践类、语言交流类和探索研究类。在感知体验类中有:聆听法、观察法、演示法、观赏法等;在实践类中有:练习法、模仿法、律动法、创造性活动法等;在语言交流类中有:讲述法、问答法、讨论法、指导阅读法等;探索研究类中有: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发现法等,世界上的教学方法数不胜数,可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教学方法只能在教学的活动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离开了实际的教学活动,任何教学方法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因此,教学方法受教学活动过程的时空限制。2、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又受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制约。例如: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延长一首歌曲,用聆听、体验和练习的方法会比较有效,而用指导阅读和讨论的方法效果就比较差,这就是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性质决定的。3、在多数情况下,教学方法都由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即便是老师或学生单方面的活动行为,也会是老师面向学生或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进行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老师的“教”,要以学生为对象;学生的“学”,要以老师为辅助。教的方法必须适应学生,学的方法也要适应老师。因此,教学方法必须与学习方法有机结合。在任何教学法,在其教学效益上,都同时具有优势和劣势。因此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教学方法是万能的。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只有在针对的目标适用的情况下,教学方法才具有实用价值。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感知体验类感知体验类的教学方法,都具有以下特点,即通过学生的感觉器官,得知音乐要素的基本特征,体验音乐的情感,进而联想想象音乐内容所表现的的各种意境或生活景象,理解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感知音乐要素、感知与音乐有关的事物、体验音乐情感是这类方法的最大优势。聆听法聆听法主要用于欣赏音乐、聆听示范演唱、示范演奏之类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老师的教学行为主要是创设一种聆听音乐的氛围,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艺术目标。如:感受、体验音乐要素的艺术作用;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情绪;聆听、记忆音乐主题;判断音乐主题出现的次数或出现在乐曲的什么部位。在教学活动中,聆听法优势是:音乐的直观效果强,容易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便于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学生联想想象的发散性强。但是,这种优势也恰恰会在另一方面形成劣势。那就是,如果没有引导,学生发散性的联系想象,有可能偏离音乐原有的内容或偏离作曲家原有的创作意图。观察法观察法主要用于认识某种音乐现象的原因。例如:我们想引导学生认识双簧管及双簧管的音色,可以让学生观察双簧管的形状、颜色及结构,还可以让学生聆听它发出的声音。又如:要引导学生学习歌唱时的呼吸方法,可以让学生观察老师或同学们演唱时的呼吸状态,进而判断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在教学中,观察法的优势是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并且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观察对象,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演示法演示法是通过老师的实际操作或使用直观教具,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进而深化理解其相关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想让学生掌握竖笛的演奏指法,老师可以通过实际的演奏操作,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想要让学生知道乐队的编制情况,老师可以通过挂图使学生获得乐队中都有哪些乐器、各种乐器在乐队中所处的位置等知识;在教学中,演示法的优势是直观性强、生动具体、节省教学时间,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观赏法观赏法是老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脱离课本、离开课堂,到音乐厅或剧场之类的地方去学习音乐艺术、戏剧艺术或歌舞艺术的教学活动。(各种文艺演出)运用观赏法的教学活动,其优势是:学生能直接联系社会、联系生活,能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将课内、课外的艺术学习互相沟通,大大地拓宽其艺术视野、提高其艺术文化水准。实践类实践类的教学方法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直接地参与各项艺术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感受、体验、理解、表现、创造、评价音乐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必要地音乐基本技能,进而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应该说,这类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很广,在教学中使用率也提高。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所学音乐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鲜明的技艺性和实践性,因而在教学中使用的非常经常。特别是唱歌、演奏、认识乐谱之类的教学活动,练习法是一种十分有效而不可缺少的方法。(例)练习法不同于机械训练,更不等于机械训练。练习法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联系的重点,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创造音乐艺术的乐趣,也有检验成果的具体标准。运用练习法是切勿走上机械训练的歧途。模仿法模仿法是由老师进行示范,再由学生仿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唱歌教学、演奏教学、律动教学中使用广泛。例如:老师唱一句,学生模仿着唱一句,其效果是很好的,尤其是在初学乐谱的阶段。模仿法的优点是直观、节省时间、奏效快。3、体态律动法体态律动法是由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首创的一种音乐教学法。半个多世纪来,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在世界上产生了分广泛的影响。在达尔克罗兹的教育思想中,有以下四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即培养学生感知音乐和反应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发展学生的身体、感官与大脑之间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大量储存音乐听觉意象和身体运动意象的能力。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达尔克罗兹主张:音乐教育应当从人的身心两方面入手,而不是单纯地从听觉一个方面入手。具体地说,也就是要学生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一种“乐器”,而后通过身体的姿态或动作去体验音乐的各种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音乐情绪等。有些老师认为:体态律动只能在小学使用,在中学使用就比较困难。其实,在中学也一样使用,只不过需要注意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要让他们感到这种学习方法幼稚而滑稽。例如:在聆听《伏尔加船夫曲》时,要学生依据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做造型表演,同时依据音乐中劳动号子般的节奏和时而压抑。时而高昂的情绪,用体态律动去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学生是会很感兴趣的。又如:在演唱《当兵的人》的时候,引导学生按照解放军参加阅兵式的步伐及精神面貌,一边歌唱,一边律动,其效果也会是非常好的。在运用体态律动法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问题:要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关注音乐要素和音乐情绪上,体态律动是用来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和音乐情绪的,其动作的优美程度、整齐程度不应该影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一眼。因此,老师在感受、体验音乐和姿态、动作表现两方面的侧重点上,要侧重于前者而不是后者。要用身体姿态和身体动作来感受体验音乐,难免要在教学中有大量的活动性内容出现,课堂里的动态远比静态要多得多。因此,老师的组织教学工作要主动积极,要防患于未然。同时,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活动中的激情不要轻易地看成是违反纪律的行为。体态律动法可以和其它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使用。例如:与聆听法融合,使聆听不再是单一的听觉活动,学生的感受、体验具有了多种感官同时作用的性质。又如:体态律动与即兴创造活动结合,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更富有创造性的激情。如前面提到的《伏尔加船夫曲》的即兴表演。4、创造性活动法创造性活动包括了探索音响、探索音乐、即兴创造和创造实践等内容。探索音响是指引学生探索自然界或人类生活中的各种非音乐性的声音。例如:探索雷电风雨的声音;探索闹市喧嚣的声音;探索动物嘶吼鸣叫的声音等。探索音乐是指在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过程中,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音乐情绪或音乐艺术形象的创造性探索活动。例如:用各种打击乐器或各种旋律性乐器即兴创作表演“暴风雨来临“的音乐片段。即兴创造是指老师指定或学生自选主题,由学生当场准备,即兴创作表演的音乐性活动。例如:选定了《三打白骨精》的创作主题,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的各种节奏和乐器组合、采用回旋曲式的结构形式来表现《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唐僧师徒和白骨精进行即兴表演。创作实践是指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各种音乐材料和一定的音乐创作手法进行音乐创作实践。例如:节奏接龙、旋律接龙、为旋律选择收束音、写上下句旋律,写多乐句的乐段,为旋律填写歌词,为歌词谱曲等。运用创造性活动法进行教学,务必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热情是从事这类教学活动的首要目标。因此,破除学生在音乐创作方面的神秘感,鼓励学生的创作自信心十分重要。音乐创作中难免要涉及一些专业音乐创作中的技术问题。在这方面,切记不要用专业音乐创作的体系、内容、方法和要求去要求学生。因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终归是一种基础性的音乐教育,并不是专业音乐教育。基于此,在教学中尽量是遇到什么学什么,直观地学、有针对性地学、立竿见影地学。在学的过程中,不过多地拓宽音乐专业知识范围,只给学了就能用的知识。音乐创作知识和音乐创作技能,不要单独作为知识技能内容传授给学生。做好的方法是融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顺带地加以学习。这样做的好处是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学习活动不脱离艺术实践,学习内容比较直观,学习效果也可以立见分晓。对学生的创作,应该重视他们的创作过程,尤其是要重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对他们的创作结果,无论其创作水平如何,高也好,低也好,都一概予以肯定和鼓励。因此从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角度看,学生的创作过程和创作结果都是有价值的,无论怎样说,在教育上它们都发挥了积极地作用。运用创造性活动法进行教学,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拔苗助长。语言交流类语言交流类的教学方法,通常都由老师和学生用口头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进而使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有时,也会由老师指导学生阅读书面语言,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而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这类教学方法的优势是:对音乐知识技能可以进行有条理的讲解和分析,便于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也便于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感情交流。但是,其劣势也是明显的。那就是用语言的方式讲解音乐是很难讲解清楚的,因为它不可能使学生直接地感知、体验音乐的情感和艺术形象。因此,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往往要和其它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积极作用。1、讲述法讲述法可谓是一种历史悠久、可靠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无论古今中外,讲述法在所有教学法中都处于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也发挥着其它教学方法所不能发挥的作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讲述法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针对音乐的历史背景,音乐家的生平,某个民族或地域的音乐文化风格,各种音乐风格与地理、历史、民俗、语言、宗教、文化交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教学内容,常常会使用叙述性、描绘性的语言进行讲述。针对音乐知识或音乐技能类的教学内容,常常会使用解释性、说明性、论证性口吻进行讲述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讲述法终归是一种传承色彩的教学方法。因此,要尽量避免老师的一味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在运用讲述法的时候,务必要做到准确而精辟、生动而感人、言简意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还要尽量避免冗长繁琐、空洞无物、散乱无章法、平淡而无激情的情况发生。2、问答法问答法的主要特点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用对话的形式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使用问答法,关键是要抓住下面三个环节,即设置疑问、推进思维和释疑。设置疑问是指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目的性,提问的方式要有启发性,提出的问题要有亲和性;推进思维是指老师带有启发性的问题;释疑是指学生的疑问得到解除。为了保证问答的质量,在教学中处于主动地位,并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老师要在课前有充分的准备,并且有多种方案。(3)讨论法讨论法是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在老师指导下,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组织学生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甚至进行辩论,以便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学生的参与机会多,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在讨论中可以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强合作意识及协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钻研精神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讨论的活动方式很多。既可以采用班级讨论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两三个人自愿结合的方式。采用讨论法应当注意下列事项:讨论的问题应当明确而集中;讨论前要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讨论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阐明论点和论据;讨论后应当引导学生做出适当的小结,意见能统一的统一,不能统一的可以各自保留,尤其对音乐艺术的评价问题更不需要得出一个“绝对真理”式的最后结论。此外,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