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北师版期末考试试卷(易)_第1页
初二物理北师版期末考试试卷(易)_第2页
初二物理北师版期末考试试卷(易)_第3页
初二物理北师版期末考试试卷(易)_第4页
初二物理北师版期末考试试卷(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初二物理北师版期末模拟试卷A(易)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比0℃的水冷

B.-6℃读作“零下6摄氏度”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

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2.关于物质熔化与凝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B.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同

C.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D.晶体凝固时要放热且温度一直下降

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液化的是()

A.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

C.钢水铸成钢锭D.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

4.下列现象所发生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早晨花草上的露水的形成

C.秋天,早晨大雾弥漫的形成

D.冬天,窗上冰花的形成

5.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8cm的是()

A钢笔长度B.课桌的宽度C.橡皮擦的长度D.成年人的高度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把钢棒轧成一张薄钢板,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

7.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19.3X103水银13.6X1O3

钢、铁7.9X103纯水1.0X103

冰(0℃)0.9X103植物油0.9X103

干松木0.5X103酒精0.8X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8.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

第7页(共73页)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

9.下列实验活动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到清脆的声音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D.把一个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

10.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11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发生反射形成的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D.放大镜成像是由于光发生色散形成的

12.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B.kg/m\g/cn?和kg/dm3都是密度的单位

C.从公式p=m/V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题3分,漏选得1分,共12分)

13.入春以来气候干燥,龙东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

的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

气相比()

A.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B.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C.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D.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1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

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A.v甲=0.6m/s,v乙=0.2m/s

B.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6.0

m

第2页(共73页)

C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4.8m

第3页(共73页)

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

15.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其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汽车行驶到校园附近禁止鸣笛

B.在高架路两旁建隔音墙

C.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16.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的图片,现在,无论是大街上、网络上还是生活中

二维码已经随处可见.二维码也成为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扫一扫可团购餐

饮,扫一扫可拿到打折电影票等等,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原理是,手机扫描二维码,

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识别,

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

B.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而成像

C.当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能将接收的折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

D.扫描仪能识别二维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

第4页(共73页)

第口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17.如图1所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国1国2

18.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汽车的后视镜是

镜(选填“平面”、"凹面''或“凸面”),它的好处是;汽车前窗

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样车内的景物在玻璃上所成的像在玻璃的方(选

填“正前”、“前上”或“前下”),避免干扰司机视觉.

四.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4分,共8分)

19.O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2中画出

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

20.如图甲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方A点处,看到浮在水面上B点的小鸭子

与飞在天空中C点的小鸟“撞”在了一起.请在图乙中画出能说明人眼看到小鸟的

一条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

际空气8空气

二---------------------------■

一水水

中•A.

甲乙

五.实睑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某同学用小型光具盘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如图所示.

(1)在光具盘中央插入一块平且薄的金属块,并将光滑的一面面向激光源作

第5页(共73页)

为,实验过程中保持平面镜的位置不变,并让激光源绕光具盘的圆心转

动,即保持入射点不变,改变的大小.

(2)打开激光源,先使激光束从A点入射,接着,连续两次改变激光源的位置,

从而多次改变角的大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实验结论(选填“减

小误差”、“具有普遍性

(3)如果使激光束从A,点入射,则反射光线(选填“会”或“不会”)与

0A重合,这一现象说明.

22.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实验中:

(1)如图1,是小明同学根据观察画出的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示意图,其中正

确的是(选填“甲”或“乙”).

(2)如图2,是小明画出的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由图象可

知:水的沸点是℃,此时大气压(填“V”或“〉”或“=”)1标准大

气压;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3)小明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太长,解决的办法是(写出

一种即可).

At/t!

98

甲图1乙t/min

图2

23.小明在盆中清洗樱桃时发现樱桃会沉入水中,他想知道樱桃的密度,于是他

做了如下操作:

50K双”

flfiS

||||^||||||||||||||||||||

012345M

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指在

分度盘左侧,接下来应向______L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⑵用天平测出透明空烧杯的质量mi=20.8g,然后将透明空烧杯中装入适量水,

把一粒樱桃放入烧杯中的樱桃放入烧杯中,再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

察到樱桃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将烧杯中的樱桃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与

盐水总质量,如图甲所示,记作m2=g.

⑶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V=cm\则樱桃的密度为kg/m3.

(4)以上实验操作,测出的樱桃密度比实际值将偏______L选填“大”或“小”).

第6页(共73页)

24.如图是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图片,其中刻度尺的分值为1mm,图中是小车

到达A、B、C三处电子表显示.

(1)该实验根据的公式是;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据图中信息SAB=cm,tBC=s,VAB=cm/s,小车做

运动(选填“匀速”“加速”).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测到的AC段速度偏(“大”

或“小)

25.如图所示,小明与小芳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通话时,传声的物质有、和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

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位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

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六.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26.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

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cm3.已知合金

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Xl()3kg/m3,钢的密度为79X

103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第7页(共73页)

27.随着成绵乐动车组正式开通运营,绵阳市民去成都多了一种便捷选择,下表

为其中一趟C6211次列车的部分时刻表,该列车由8节车厢组成,整车长度为

200m.

站点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停留时间里程

1江油起点站16:230

2绵阳16:5817:046min42km

3德阳17:3417:406min96km

4成都18:24终点站158km

①根据列车时刻表计算出绵阳到成都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⑵在列行驶到德阳罗江段时,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长为200m的大桥,

请计算该车完全通过该大桥的时间为多少s?

第8页(共73页)

参考答案

1.B

【解答】解:

A、(TC的冰与0℃的水状态不同,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A错误;

B、-6℃表示温度比0℃低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线6摄氏度.故B正确;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错误;

D、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100C.故D错

误.故选B.

2.C

【解答】角国A、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故

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晶体熔点不同,晶体达到熔点才能熔化.故

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符合题意.

D、晶体凝固时要放热,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不符合题

意.故选C.

3.B

【解答】角箪A、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是物质从液态变气液态的过程是汽化.故

A错误;

B、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口中的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B正确;

C、钢水铸成钢锭,是物质从液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故C错误;

D、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是鸨丝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故

D错

误.故选:

B.4.A

【解答】解: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夏天,早晨花草上的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C、秋天,早晨大雾弥漫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冬天,窗上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

量.故选A.

5.A

【解答】解:

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钢笔的长度略

小于20cm,在18cm左右.符合题意;

B、中学生一步的距离在50cm左右,课桌的宽度与此差不多.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大拇指的长度在5cm左右,橡皮擦的长度与此差不多.不符合题意;

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不符合题

意.故选A.

6.C

【解答】解: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位置发生改变,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

质量不变.故A错误.

B、1g铁与1g棉花的质量相等.故B错误.

C、把钢棒轧成一张薄钢板,形态发生了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

变,故C正确.

第9页(共73页)

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状态改变,体积变大,但质量不变.故D错

误.故选C.

7.C

【解答】解:

A、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A错误;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公式m=pV

可知植物油的质量大,故B错误;

C、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C正确;

D、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D错

误.故选C.

8.C

【解答】解: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程度一定,所以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

系.故选C.

9.C

【解答】解:A、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到清脆的声音,可研究声音产生

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可研究声音产

生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能够探究声音

产生与传播条件,符合题意;

D、把一个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声音,说明水可以传播

声音,不符合题意.

故选

C.10.

D

【解答】解: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

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注水的游泳池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在界面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

D.11.

C

【解答】解:A、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同,都是3X108m/s,该

选项说法不正确;

B、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属于光的色散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折射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放大镜成像是属于透镜对光的折射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

确.故选C.

12.C

m

【解答】解:A、由Pf可知,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

度较小,故A正确.

第70页(共13页)

B、密度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故kg/m\g/cn?和kg/dn?都是密度的单位,故B

第”页(共13页)

正确;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给定的一种物质,密度相同,它的体积和质量

都变化了,密度也不会变化,故D正确.

故选:C.

13.CD

【解答】解:

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

间的上方.

故选:CD.

14.AD

【解答】解:

A、由图可知,当t=6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3.6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1.2m,

s甲3.6ms乙1.2m

则v甲-0.6m/s,v尸——/~~=f).2m/s.故A正确;

斛6s统6s

BCD、由图象可看出:经过6s,甲车的路程是3.6m,乙车的路程是1.2m,

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3.6m-1.2m=2.4m,

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3.6m+1.2m=4.8m.故BC错误,D正确;

雌AD.

15.AD

【解答】解:A、汽车行驶到校园附近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

符合题意;

B、在高架路两旁建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

意.故选AD.

16.BC

【解答】解:A、条形码黑白相间的条纹中,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

条纹不反射光,故条形码的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不同,故A错误.

BC、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而成像

之后,通过软件识别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而转换为数字信号,故BC正确.

D、条形码黑白相间的条纹中,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条纹不反射光,二

维码本身不发光,故D错误.

故选

BC.17.3.

00;36

【解答】解:由图知: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

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3.50cm对齐,右侧与6.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

为L=6.50cm-3.50cm=3.00cm;

②在温度计上,io℃之间有io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rc,所以此温度计的

分度值为1℃;“40”在“30”以上,说明温度高于0℃,为36℃.

18.凸面;可以扩大视野,从而更好地注意到后方车辆的情况;前上.

第72页(共13页)

【解答】解:汽车车窗外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利用了对光发散的原理,可以扩大

第73页(共13页)

视野,从而更好地注意到后方车辆的情况.

司机座前的挡风玻璃就像平面镜一样,反射车内乘客投射来的光,通过挡风玻璃

成车内乘客的虚像;若挡风玻璃是竖直的,则所成的像与车前方行人的高度差不多,

这就会干扰驾驶员的视觉判断,容易出事故;而当挡风玻璃为倾斜时,所成的像就

会在车前的上方,驾驶员看不到车内人的像,就不会影响视觉判断.19.

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

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入射角为入射光

色与法线的夹角,用i表示,反射角为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用r表示.如图所

示:

20.

【解答】解:

(1)直接连接BA,光线方向从B指向A,光线BA即为潜水员观察小鸭子的

光路图;

⑵看到浮在水面上B点的小鸭子与飞在天空中C点的小鸟“撞”在了一起,说

明小鸟处光线的入射点入射点在B点,雌CB即为入射光线,BA为折射光线,

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了浮在水面上B点的小鸭子与飞在天空中C点的小

鸟在一条直线上.

21.(1)反射面;入射角;(2)入射;具有普遍性;(3)会;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的.

【解答】解:

(1)在光具盘中央插入一块平且薄的金属块,并将光滑的一面面向激光源作为

反射面,实验过程中保持平面镜的位置不变,并让激光源绕光具盘的圆心转动,

即保持法线不变,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从而改变了入射角;

(2)入射是因,反射是果,因此连续两次改变激光源的位置,多次改变入射角

第74页(共13页)

的大小去测反射角大小,目的是多次实验来寻求实验的普遍规律;

(3)当光线沿从A,点入射时,反射光线会沿原来0A射出,即反射光线与0A

重合,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2.(1)乙;(2)98;

<;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减少水的质量.

【解答】解(1)甲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缩小,所以是沸腾前的图象;

乙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

0由表中数据和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98℃,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

故此时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水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0水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以用初温较高的水开始加热;也

可能是水量太多,可以减小水量;也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太小,可以增大火

焰.23.(1)游码;右;(2)75.8;(3)50;1.1X103;(4)偏大.

【解答】解(1)使用天平时,应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零刻线处,然后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上;天平指针

偏左,应当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平衡;

(2)天平标尺上一大格表示1g,里面有5个小格,故其分度值为0.2g,盐水和

烧杯的质量为50g+20g+5g+0.8g=75.8g;

(3)倒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75.8g-20.8g=55g;

量筒的分度值为1cm3,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50ml=50cm3;

樱桃悬浮时,樱桃的密度等于盐水的密度,则盐水的密度p樱桃

m55g333

二二----p=l.lg/cm=l.lX10kg/m;

4)9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在烧杯的内壁上有盐水的残留,故使

得测量的盐水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所测盐水密度偏大;由于盐水的

密度与樱桃的密度相等,故所成樱桃的密度偏大.

s

24.(1)vq;(2)小(3)3.60;1;1.8;力腱;(4)大.

【解答】解(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

s

为3;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

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

(3)sAB=9.50cm-5.90cm=3.60cm=0.0360m;tAB=10:35:22-10:35:20=2s;

sBc=5.90cm-0.10cm=5.80cm=0.058m;tBC=10:35:23-10:35:22=ls;

因为v_SAB3.6m

AB^屋L8cm/s;

SBC5.8m

VBC=,=r=5.8cm/s;

tficIs

因为小车在不同的时间内的速度是改变的,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运动;

(4)过了A点后计时,所计时间偏小时,根据公式v7可知,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