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初升高暑假衔接之高一数学1.3集合的基本运算思考:我们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考查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并集在上述两个问题中,集合A,B与集合C之间都具有这样一种关系;集合C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读作“A并B”),即.可用Venn图1表示.图1这样,在问题(1)(2)中,集合A与B的并集是C,即:交集考察下面的问题,集合A、B与集合C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看到,在上述问题中,集合C是由那些既属于集合A且又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读作"A交B”),即,可用Venn图2表示图2这样,在上述问题(1)(2)中,补集在研究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例如,从小学到初中,数的研究范围逐步地由自然数到正分数,再到有理数,引进无理数后,数的研究范围扩充到实数.在高中阶段,数的研究范围将进一步扩充.在不同范围研究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结果.例如方程的解集,在有理数范围内只有一个解2,即在实数范国内有三个解即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可用Venn图3表示图3并集的运算交集的运算补集的运算德摩根定律例1.若集合,,则(
)A. B. C. D.变式1-1.已知集合,,则(
)A. B. C. D.变式1-2.已知集合,则(
)A. B. C. D.变式1-3.已知集合,,则(
)A. B. C. D.变式1-4.已知集合,则(
)A. B. C. D.例2.集合,集合,则(
)A. B.C. D.变式2-1.已知集合,,则(
)A. B.C. D.变式2-2.已知集合,,则(
)A. B. C. D.例3.设集合,,则等于(
)A. B.C. D.变式3-1.设全集为R,集合,,则(
)A. B.C. D.变式3-2.已知集合,集合,则(
)A. B. C. D.变式3-3.设集合,,则等于(
)A. B.C. D.例4.已知集合,则(
)A. B. C. D.变式4-1.已知集合,,则(
)A. B. C. D.变式4-2.设集合,,则元素的个数为(
)A.2 B.3 C.8 D.9变式4-3.已知集合,则(
)A. B. C. D.变式4-4.设集合,,若,则等于(
)A. B. C. D.例5.已知,,则(
)A. B.C. D.变式5-1.已知集合,,则(
)A. B. C. D.变式5-2.已知集合,,则(
)A. B. C. D.变式5-3.若集合,则(
)A. B.C. D.变式5-4.已知集合,,则(
)A. B. C. D.例6.设集合,则(
)A. B. C. D.变式6-1.已知全集,集合,则(
)A. B. C. D.变式6-2.设全集,,则(
)A. B. C. D.变式6-3.设集合,或,则(
)A. B.C.或 D.或例7.已知集合,则(
)A. B. C. D.变式7-1.设全集,集合,,则(
)A. B. C. D.变式7-2.已知集合则(
)A. B. C. D.变式7-3.已知集合或,,则(
)A. B. C. D.变式7-4.已知集合,,,则(
)A. B.C. D.变式7-5.设,,.则集合(
)A. B.C. D.例8.已知集合,,则(
)A. B. C. D.变式8-1.已知集合,,则(
)A.或 B.C. D.变式8-2.已知全集,集合,,则等于(
)A. B.C. D.变式8-3.设集合,,则(
)A. B. C. D.变式8-4.设全集,或,,则(
)A. B. C. D.变式8-5.设集合,,则(
)A.或 B.C.或 D.变式8-6.,,若,且,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或例9.已知全集,,,则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A. B. C. D.变式9-1.已知R是实数集,集合,则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A. B.C. D.变式9-2.图中U是全集,A,B是U的子集,则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A. B.C. D.变式9-3.如图,是全集的3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 B.C. D.变式9-4.如图,是全集,,,是的子集,则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A. B.C. D.变式9-5.已知全集,集合,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B.C. D.变式9-6.已知集合,则下列Venn图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集合的是(
)A. B.C. D.变式9-7.设全集I是实数集R,或与都是I的子集(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A. B. C. D.变式9-8.设集合,,能正确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集合是(
)A. B. C. D.变式9-9.设全集及集合与,则如图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A. B.C. D.变式9-10.设集合,,则图阴影区域表示的集合是(
)A. B. C. D.例10.我们把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用表示有限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例如,,则.容斥原理告诉我们,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三类,那么,.某校初一四班学生46人,寒假参加体育训练,其中足球队25人,排球队22人,游泳队24人,足球排球都参加的有12人,足球游泳都参加的有9人,排球游泳都参加的有8人,问:三项都参加的有多少人?(教材阅读与思考改编)(
)A.2 B.3 C.4 D.5变式10-1.移动支付、高铁、网购与共享单车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中新“四大发明”的普及情况,随机调查了100位学生,其中使用过移动支付或共享单车的学生共90位,使用过移动支付的学生共有80位,使用过共享单车且使用过移动支付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使用共享单车的学生人数为(
)A.50 B.60 C.70 D.80变式10-2.某小学为落实双减,实现真正素质教育,在课后给同学们增设了各种兴趣班.为了了解同学们的兴趣情况,某班班主任对全班女生进行了关于对唱歌、跳舞、书法是否有兴趣的问卷调查,要求每位同学至少选择一项,经统计有21人喜欢唱歌,17人喜欢跳舞,10人喜欢书法,同时喜欢唱歌和跳舞的有12人,同时喜欢唱歌和书法的有6人,同时喜欢跳舞和书法的有5人,三种都喜欢的有2人,则该班女生人数为(
)A.27 B.23 C.25 D.29变式10-3.某学校举办运动会,比赛项目包括田径、游泳、球类,经统计高一年级有人参加田径比赛,有人参加游泳比赛,有人参加球类比赛.参加球类比赛的同学中有人参加田径比赛,有人参加游泳比赛;同时参加田径比赛和游泳比赛的有人;同时参加三项比赛的有人.则高一年级参加比赛的同学有(
)A.98人 B.106人 C.104人 D.110变式10-4.学校举办运动会时,高一某班共有30名同学参加,有15人参加游泳比赛,有9人参加田径比赛,有13人参加球类比赛,同时参加游泳比赛和田径比赛的有2人,同时参加游泳比赛和球类比赛的有4人,没有人同时参加三项比赛.只参加球类一项比赛的人数为(
)A.6 B.7 C.8 D.9变式10-5.某校举办运动会,高一(1)班参加田赛的学生有15人,参加径赛的学生有13人,田赛和径赛都参加的有5人,那么高一(1)班参加本次运动会的人数共有(
)A.16人 B.18人 C.23人 D.28人变式10-6.某小学对小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舞蹈课外活动的有63人,参加唱歌课外活动的有89人,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有47人,三种课外活动都参加的有24人,只选择两种课外活动参加的有22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课外活动的有15人,则接受调查的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 B.144 C.177 D.192例11.设集合,.(1)若,求a的值;(2)若,求实数a组成的集合C.变式11-1.设集合.(1)讨论集合与的关系;(2)若,且,求实数的值.例12.集合,集合.(1)当时,求,;(2)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变式12-1.已知集合,,(1)求;;(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例13.已知集合,,.(1)求;(2)若,求的取值范围.变式13-1.已知集合,.(1)若,求;(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例14.设集合,,(1)若,求实数的值;(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变式14-1.已知,若,求实数的值.例15.已知集合,.(1)求集合;(2)设集合,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变式15-1.已知全集=,集合=,=.(1)当=时,求与;(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变式15-2.已知集合,.(1)若,求;(2)若,求实数的取值集合.变式15-3.已知集合,或,,全集.(1)求;(2)若,求的取值范围.例16.已知集合,,全集为.(1)求集合;(2)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变式16-1.已知集合,.(1)当时,求;(2)若,且,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变式16-2.记不等式的解集为A,集合或.(1)当时,求;(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变式16-3.已知集合,集合,.(1)若,求实数m的值;(2)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变式16-4.已知集合,集合.(1)若,求a的取值范围;(2)若全集,且,求a的取值范围.1.3集合的基本运算思考:我们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考查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并集在上述两个问题中,集合A,B与集合C之间都具有这样一种关系;集合C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读作“A并B”),即.可用Venn图1表示.图1这样,在问题(1)(2)中,集合A与B的并集是C,即:交集考察下面的问题,集合A、B与集合C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看到,在上述问题中,集合C是由那些既属于集合A且又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读作"A交B”),即,可用Venn图2表示图2这样,在上述问题(1)(2)中,补集在研究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例如,从小学到初中,数的研究范围逐步地由自然数到正分数,再到有理数,引进无理数后,数的研究范围扩充到实数.在高中阶段,数的研究范围将进一步扩充.在不同范围研究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结果.例如方程的解集,在有理数范围内只有一个解2,即在实数范国内有三个解即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可用Venn图3表示图3并集的运算交集的运算补集的运算德摩根定律例1.若集合,,则(
)A. B. C. D.【答案】D【分析】根据给定的条件,利用交集的定义求解作答.【详解】集合,,则.故选:D变式1-1.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A【分析】根据集合交集的概念及运算,即可求解.【详解】因为集合,,根据集合交集的运算,可得.故选:A.变式1-2.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C【分析】先求出集合B中的元素,再求即可.【详解】,则故选:C.变式1-3.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结合集合的交集运算求解.【详解】因为,所以.故选:D.变式1-4.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D【分析】根据整数集的性质,结合集合交集的运算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因为,所以.故选:D例2.集合,集合,则(
)A. B.C. D.【答案】C【分析】根据交集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因为集合,集合,所以.故选:C.变式2-1.已知集合,,则(
)A. B.C. D.【答案】B【分析】利用交集的定义运算即得答案.【详解】∵集合,,∴.故选:B.变式2-2.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C【分析】根据交集的定义运算即可.【详解】因为,,所以,故选:C.例3.设集合,,则等于(
)A. B.C. D.【答案】A【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利用交集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因为,,所以,故选:A.变式3-1.设全集为R,集合,,则(
)A. B.C. D.【答案】C【分析】直接根据交集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故选:C.变式3-2.已知集合,集合,则(
)A. B. C. D.【答案】B【分析】直接根据交集的概念求解即可.【详解】集合,集合,则.故选:B.变式3-3.设集合,,则等于(
)A. B.C. D.【答案】B【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利用交集的定义求解作答.【详解】因为集合,,所以.故选:B例4.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C【分析】根据并集的定义求得正确答案.【详解】已知集合,所以.故选:C变式4-1.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B【分析】根据并集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因为集合,,根据并集的定义可知,.故选:B变式4-2.设集合,,则元素的个数为(
)A.2 B.3 C.8 D.9【答案】C【分析】利用集合的并集运算求解.【详解】解:因为集合,,所以所以元素的个数为8,故选:C变式4-3.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C【分析】求出,利用并集概念进行求解.【详解】,故.故选:C变式4-4.设集合,,若,则等于(
)A. B. C. D.【答案】D【分析】利用交集的运算可得出、的值,在利用并集的定义可求得集合.【详解】因为,所以,即,则,,所以,故选:D.例5.已知,,则(
)A. B.C. D.【答案】A【分析】由并集的运算直接求解.【详解】因为,,则.故选:A.变式5-1.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D【分析】根据并集运算求解.【详解】因为集合,,所以,故选:D.变式5-2.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A【分析】根据集合的并集运算可得答案.【详解】因为,,所以,故选:A.变式5-3.若集合,则(
)A. B.C. D.【答案】A【分析】根据集合的并集运算,即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得集合,则,故选:A变式5-4.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C【分析】解不等式化简集合A,B,再利用并集的定义求解作答.【详解】依题意,,,所以.故选:C例6.设集合,则(
)A. B. C. D.【答案】B【分析】根据补集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集合,故选:B.变式6-1.已知全集,集合,则(
)A. B. C. D.【答案】C【分析】根据补集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因为,,所以.故选:C.变式6-2.设全集,,则(
)A. B. C. D.【答案】C【分析】根据补集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因为,,所以,故选:C.变式6-3.设集合,或,则(
)A. B.C.或 D.或【答案】B【分析】根据补集的运算可得答案.【详解】.故选:B.例7.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D【分析】由并集和补集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集合,则B=,则=.故选:D.变式7-1.设全集,集合,,则(
)A. B. C. D.【答案】B【分析】根据补集和交集的含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则,故选:B.变式7-2.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A【分析】利用集合并集和补集概念求解.【详解】因为,所以,故选:A.变式7-3.已知集合或,,则(
)A. B. C. D.【答案】C【分析】根据补集和交集定义直接求解即可.【详解】,.故选:C.变式7-4.已知集合,,,则(
)A. B.C. D.【答案】D【分析】由交集和补集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故选:D.变式7-5.设,,.则集合(
)A. B.C. D.【答案】D【分析】直接根据并集和补集的定义得答案.【详解】,,,,.故选:D.例8.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B【分析】利用补集和交集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因为,所以,所以.故选:B变式8-1.已知集合,,则(
)A.或 B.C. D.【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集合,,然后进行交集的运算即可.【详解】,,.故选:B.变式8-2.已知全集,集合,,则等于(
)A. B.C. D.【答案】A【分析】根据补集的运算,求得,结合交集的运算,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集合,可得,又由合,可得.故选:A.变式8-3.设集合,,则(
)A. B. C. D.【答案】A【分析】求出集合,然后直接利用集合的交集与补集的概念求解即可.【详解】因为集合,,,.故选:A.变式8-4.设全集,或,,则(
)A. B. C. D.【答案】D【分析】根据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即可求解.【详解】由于或,,所以,因此,故选:D变式8-5.设集合,,则(
)A.或 B.C.或 D.【答案】C【分析】先求出和,再求交集即可.【详解】由已知得或,或,或.故选:C.变式8-6.,,若,且,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或【答案】C【分析】先求得,根据求得的取值范围.【详解】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故选:C例9.已知全集,,,则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A. B. C. D.【答案】D【分析】分析韦恩图可知,其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再利用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即可得解.【详解】分析韦恩图可知,其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故选:D.变式9-1.已知R是实数集,集合,则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A. B.C. D.【答案】D【分析】化简集合A,B,根据给定的韦恩图,结合补集、交集的定义求解作答.【详解】依题意,,由韦恩图知,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而或,所以.故选:D变式9-2.图中U是全集,A,B是U的子集,则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A. B.C. D.【答案】D【分析】由阴影部分的元素特点可直接得到结果.【详解】由图知,阴影部分的元素既不属于集合,也不属于集合,所以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故选:D变式9-3.如图,是全集的3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 B.C. D.【答案】D【分析】根据图集合运算解决即可.【详解】观察图,可知阴影部分既在表示集合的区域中又在表示集合的区域中,即在表示集合的公共区域内,且在表示集合的区域外,即在集合中.根据集合运算的概念,可得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故选:D变式9-4.如图,是全集,,,是的子集,则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A. B.C. D.【答案】C【分析】根据文氏图的意义,阴影部分为集合的外部与集合集合交集内部的公共部分,求解即可.【详解】根据题意,阴影部分为集合的外部与集合集合交集内部的公共部分,即.故选:C.变式9-5.已知全集,集合,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B.C. D.【答案】A【分析】由图可得阴影部分表示,然后用补集和交集的定义进行求解【详解】由图可得,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因为,所以或,,故选:A变式9-6.已知集合,则下列Venn图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集合的是(
)A. B.C. D.【答案】B【分析】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结合四个选项的Venn图逐一判断即可.【详解】,选项A中Venn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不符合题意;选项B中Venn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符合题意;选项C中Venn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不符合题意;选项D中Venn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9-7.设全集I是实数集R,或与都是I的子集(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A. B. C. D.【答案】C【分析】求得,而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从而可求解.【详解】因为,所以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故选:C.变式9-8.设集合,,能正确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集合是(
)A. B. C. D.【答案】B【分析】先求得集合,结合题意及集合的运算,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集合,根据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集合中元素除去集合中的元素,即为.故选:B.变式9-9.设全集及集合与,则如图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A. B.C. D.【答案】D【分析】根据集合并集,补集的定义即可判断.【详解】依题意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故选:D.变式9-10.设集合,,则图阴影区域表示的集合是(
)A. B. C. D.【答案】A【分析】利用交集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可知,图阴影区域表示的集合是,所以.故选:A.例10.我们把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用表示有限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例如,,则.容斥原理告诉我们,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三类,那么,.某校初一四班学生46人,寒假参加体育训练,其中足球队25人,排球队22人,游泳队24人,足球排球都参加的有12人,足球游泳都参加的有9人,排球游泳都参加的有8人,问:三项都参加的有多少人?(教材阅读与思考改编)(
)A.2 B.3 C.4 D.5【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设参加各类活动的学生的集合,找出各类运动的人数,然后代入定义中解出即可.【详解】设集合{参加足球队的学生},集合{参加排球队的学生},集合{参加游泳队的学生},则,设三项都参加的有人,即,,所以由即,解得,三项都参加的有4人,故选:C.变式10-1.移动支付、高铁、网购与共享单车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中新“四大发明”的普及情况,随机调查了100位学生,其中使用过移动支付或共享单车的学生共90位,使用过移动支付的学生共有80位,使用过共享单车且使用过移动支付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使用共享单车的学生人数为(
)A.50 B.60 C.70 D.80【答案】C【分析】由题意可知:只使用过共享单车但没使用过移动支付的学生有10人,使用过共享单车且使用过移动支付的学生共有60位,再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使用过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的人数用韦恩图表示如下图,使用过共享单车或移动支付的学生共有90位,使用过移动支付的学生共有80位,则可得:只使用过共享单车但没使用过移动支付的学生有90-80=10人,又使用过共享单车且使用过移动支付的学生共有60位,即使用过共享单车的学生人数为10+60=70,故选:C.变式10-2.某小学为落实双减,实现真正素质教育,在课后给同学们增设了各种兴趣班.为了了解同学们的兴趣情况,某班班主任对全班女生进行了关于对唱歌、跳舞、书法是否有兴趣的问卷调查,要求每位同学至少选择一项,经统计有21人喜欢唱歌,17人喜欢跳舞,10人喜欢书法,同时喜欢唱歌和跳舞的有12人,同时喜欢唱歌和书法的有6人,同时喜欢跳舞和书法的有5人,三种都喜欢的有2人,则该班女生人数为(
)A.27 B.23 C.25 D.29【答案】A【分析】借助韦恩图处理集合运算的容斥问题.【详解】作出韦恩图,如图所示,可知5人只喜欢唱歌,2人只喜欢跳舞,1人只喜欢书法,同时喜欢唱歌和跳舞但不喜欢书法的有10人,同时喜欢唱歌和书法但不喜欢跳舞的有4人,同时喜欢跳舞和书法但不喜欢唱歌的有3人,三种都喜欢的有2人,则该班女生人数为.故选:A变式10-3.某学校举办运动会,比赛项目包括田径、游泳、球类,经统计高一年级有人参加田径比赛,有人参加游泳比赛,有人参加球类比赛.参加球类比赛的同学中有人参加田径比赛,有人参加游泳比赛;同时参加田径比赛和游泳比赛的有人;同时参加三项比赛的有人.则高一年级参加比赛的同学有(
)A.98人 B.106人 C.104人 D.110【答案】B【分析】根据韦恩图可求高一年级参加比赛的同学的人数.【详解】由上述韦恩图可得高一年级参加比赛的同学的人数为:,故选:B.变式10-4.学校举办运动会时,高一某班共有30名同学参加,有15人参加游泳比赛,有9人参加田径比赛,有13人参加球类比赛,同时参加游泳比赛和田径比赛的有2人,同时参加游泳比赛和球类比赛的有4人,没有人同时参加三项比赛.只参加球类一项比赛的人数为(
)A.6 B.7 C.8 D.9【答案】C【分析】先将只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只参加球类比赛的人数,同时参加球类比赛和田径比赛的人数分别表示出来,再根据总人数为30人列出等式即可.【详解】设同时参加球类比赛和田径比赛的有x人,则只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为:;只参加球类比赛的人数为:,可列等式:,可得:,故只参加球类比赛的人数为:,故选:C变式10-5.某校举办运动会,高一(1)班参加田赛的学生有15人,参加径赛的学生有13人,田赛和径赛都参加的有5人,那么高一(1)班参加本次运动会的人数共有(
)A.16人 B.18人 C.23人 D.28人【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得到只参加田赛的学生人数和只参加径赛的学生人数,然后再加上都参加的,即可得到参加运动会的人数.【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只参加田赛的学生有,只参加径赛的有人,所以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为人.故选:C.变式10-6.某小学对小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舞蹈课外活动的有63人,参加唱歌课外活动的有89人,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有47人,三种课外活动都参加的有24人,只选择两种课外活动参加的有22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课外活动的有15人,则接受调查的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 B.144 C.177 D.192【答案】B【分析】用韦恩图表示题设中的集合关系,结合三个集合的容斥原理,即得解.【详解】如图所示,用韦恩图表示题设中的集合关系,不妨将参加舞蹈、唱歌、体育课外活动的小学生分别用集合表示,则,,不妨设总人数为,韦恩图中三块区域的人数分别为,即,,由容斥原理:,解得:,故选:B.例11.设集合,.(1)若,求a的值;(2)若,求实数a组成的集合C.【答案】(1)(2)【分析】(1)求出集合,根据,即可得出,从而即得;(2)由题可知,然后分类讨论,从而得出实数组成的集合.【详解】(1)由,解得或,所以,因为,所以,则,所以;(2)因为,则,当时,;当时,;当时,,综上可得集合.变式11-1.设集合.(1)讨论集合与的关系;(2)若,且,求实数的值.【答案】(1)答案见解析(2)或【分析】(1)解方程得到,分两种情况,得到的关系;(2)根据交集结果得到,分类讨论,求出实数的值.【详解】(1),当时,;当时,,是的真子集.(2)当时,因为,所以,所以.当时,解得(舍去)或,此时,符合题意.当时,解得,此时符合题意.综上,或.例12.集合,集合.(1)当时,求,;(2)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1),(2)【分析】(1)分别求解两个集合,再求集合的交,并集;(2)由条件可知,,再分和两种情况,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1)解不等式,得,所以,当时,则,所以,;(2)因为,所以当时,,即,此时;当时,,则,解得:,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变式12-1.已知集合,,(1)求;;(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2)【分析】(1)根据并集的概念和运算即可求出,根据交集和补集的概念与运算即可求解;(2)由得,分类讨论当、时a的取值范围,进而求解.【详解】(1)由题意知:;或,所以;(2)若,则,①当时,,即,②当时,,即,所以,解得.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例13.已知集合,,.(1)求;(2)若,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2)【分析】(1)根据并集的定义计算可得;(2)根据即可得到,从而得解.【详解】(1)解:因为,,所以.(2)解:因为,且,所以,即的取值范围为.变式13-1.已知集合,.(1)若,求;(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2)【分析】(1)直接计算并集即可.(2)考虑和两种情况,得到或,解得答案.【详解】(1)当时,,,.(2)当时,,解得,当时,或,解得:或,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例14.设集合,,(1)若,求实数的值;(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2)【分析】(1)由可知,代入集合分类讨论的取值即可得;(2)根据并集结果可得,再对集合是否为空集进行分类讨论即可得出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1)由集合可得,由可得,故,解得或,当时,,此时不满足题意,舍去,当时,,满足题意,故;(2)由得,当时,即时,满足题意;当时,即时,满足题意;当时,即时,,解得,综上可得,或;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变式14-1.已知,若,求实数的值.【答案】.【分析】由韦达定理可知的两根之积为,从而,再利用两根之和等于即可求,又,所以,利用方程解得含义即可求得【详解】因为中,且两根之积为,又,故,所以,则,由上知:,所以,代入得,显然满足.所以.例15.已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作养殖协议范本
- 定向学生三方就业协议书
- 电器购销合同模板
- 湖北省孝感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
- 中考物理复习专项类型3材料阅读题组课件
- 高考总复习语文分册2第1板块第5章第2节考点1仿用句式(含修辞)
- 人力资源规划与薪酬管理真题与答案
- 工程项目管理题目带答案
- 第33讲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 工程项目管理A卷
- 学校德育活动记录
- 《静女》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
- SB/T 10795-2012强制通风与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的试验方法
- GB/T 16476-1996金属钪
- GB/T 11181-2016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
- 足球比赛运动活动邀请函Word模板
- 文莱介绍课件
- Pearson相关系数简介分析课件
- 新闻通讯写作教学课件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8课《安全记心上》说课课件
- c语言和校验算法,C语言crc64校验算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