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学化学理论课教学设计_第1页
2023年中学化学理论课教学设计_第2页
2023年中学化学理论课教学设计_第3页
2023年中学化学理论课教学设计_第4页
2023年中学化学理论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学化学理论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试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响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洁的试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熟悉试验方案设计、试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讨论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试验,记录试验现象,并学会主动沟通。逐步形成良好的试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常见离子检验的试验技能;设计简洁的探究试验方案。

三、设计思路

化学讨论中,人们常常依据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响、特征现象和特征条件对物质进展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学生已经把握了肯定的物质检验学问,但不够系统化,需进一步总结和提炼。本节课选择Cl-、SO42-、CO32-、NH4+等常见离子作为检验对象,复习总结初中化学学问,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介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熟悉到物质检验过程中防止干扰的设计、多种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及操作技能。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确物质检验的意义和价值,并初步明确进展物质检验的依据或策略,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其次,依据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情景,提出详细的任务。

四、教学过程

[导入]物质的检验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如为保证公正竞赛,在大型运动会上会进展兴奋剂检测;检查身体时对血糖血脂的检验;质检员对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等等。

[情景]“资料链接”——由某抗秧苗病菌的农药袋上的标签可知,该农药含有碳酸铵和硫酸铜两种成分。如何通过试验确证该农药中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呢?指出所用的试剂、预期将观看到的现象以及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试验]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试验1-4。

离子试剂现象

试验1NH4+

试验2Cl—

试验3SO42—

各个试验中,依次观看到什么现象?消失这些现象的根本缘由是什么?

明确NH4+、Cl—、SO42—等离子的检验所采纳的试剂和方法等:

NH4+:加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l—: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SO42—: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争论]在完成相关试验时,都有一些值得留意的问题。请结合试验过程及相关元素化合物学问,分析以下问题:

试验1:试纸为何要润湿?试验2:为何要加稀硝酸?试验3:为什么要加稀盐酸?

[补充试验]碳酸钾、碳酸钠分别与硝酸银、氯化钡溶液反响,并分别滴加酸溶液。

结论:氨气溶于水才能电离出OH—;

检验Cl—参加稀硝酸是为了避开CO32—的干扰;

检验SO42—参加稀盐酸是为了排解CO32—的干扰。

[小结]什么是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应依据物质独有的特性,要求反响灵敏、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结论牢靠。

你还能回忆出哪些物质的检验方法呢?

要求:能够独立、精确地回忆出一些物质检验的方法,尽可能多地归纳出有关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生回忆常见物质的检验:碳酸盐、酸、碱、淀粉、丝绸制品等。

[迁移]“资料链接”——由加碘盐标签可知,加碘盐添加的是KIO3。已知:KIO3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响得到碘单质。

如何确证碘盐中的碘不是单质碘?如何确证某食盐是否已加碘?如何确定加碘食盐中含有钾?

用淀粉液检验是否含碘单质;依据所供应KIO3的性质并设计试验方案。

[试验]焰色反响

金属或金属离子的检验通常采纳焰色反响。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什么叫焰色反响?为何可用焰色反响来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如何进展焰色反响试验?操作中要留意什么问题?

[过渡]物质的检验在工农业生产、科学讨论以及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在化学学习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化学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必需把握常见离子检验的试验技能,学会用多种方法设计简洁的试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份。

1.人们常常依据什么来对物质进展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2.归纳总结物质(或离子)检验的一般步骤。

3.物质(或离子)检验时,必需留意哪些问题?

中学化学理论课教学设计2

教学预备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比拟、归纳等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2、知道氧化物的分类依据、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并熟悉分类是可以逐级进展的

3、学会用观看、试验手段猎取信息,并运用比拟、归纳、概括、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展加工。

4、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验分类在化学讨论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5、进展学习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神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异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新设计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当你进入书店时,你能一下子找到你所要的书,书店中除了指示的标志之外,书店的分类赐予我们的信息特别重要的,现在你能把第一组的同学根据你的标准进展分类?

学生争论,以两人为一组,谈谈自己的一种分类方法及分类结果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1:依据有没有戴眼镜的将学生分为戴眼镜学生和不戴眼镜学生学生2:依据性别将学生分为男同学和女同学……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展小结,得出结论:

1.分类必需有明确的标准

2.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学生3:依据学生是否戴眼镜对男、女生进展分类。

学生4:依据学生的身高进一步分类……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展小结,得出另一种结论:

3.分类是可以逐级进展的

教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分类?依据你的猜测,你认为分类的关键点是什么,它有哪些意义?

生答,教师出示图,并进展说明意义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教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不自觉地运用分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用品进展分类。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科学讨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样要讨论不同物质性质,同样也要进展分类,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其次章第4节物质的分类。

目前,在自然界中,人们已知的物质有1000多万种,它们的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讨论和识别它们,我们也要对它们进展分门别类。展现: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

问题:物质分类的方法许多,如何对这些物质进展分类,请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方法将这些物质分类,并将分类的标准及分类的结果写在单子上,进展展现。

学生活动:对这些物质进展分类,并将学生分类的结果展现在实物展现台上,学生进展汇报,让其他同学进展评价。(说明:在这个活动期间,学生确定会消失把物质分类进展究竟的状况,教师在此可以给充分的确定,这样可培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科学?

学生思索:略

教师: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打算,而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组成的所打算的,所以科学上的分类标准是物质的组成。

活动:请你写出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并依据以往学过的学问,对这几种物质进展归类。

学生活动: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并让学生讲讲这些物质归属于哪类物质?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几种物质的概念

纯洁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单质中有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

教师:你能对应这些概念对写出的这些物质进展正确归类

学生归类:略

教师:其实对化合物的分类还可以进一步,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氧化物的分类和化合物的分类,争论:

(1)请你说说氧化物可以分成哪两类?

(2)无机物和有机物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3)有机物有哪些相像的组成和性质?

学生思索后答复,教师说明:

1.两者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无机物一般指由碳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机物主要指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因其性质与无机物相像,在分类上仍把它们归为无机物)

2.有机化合物的相像组成:含碳元素,相像的性质:大多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碳产生;大多数难溶于水。

学生活动:请你把刚刚的物质归类进展修正,并依据你的学习成果把以下这些物质进展分类。

水、酒精、石蜡、面粉、食盐、糖、生石灰、色拉油、油漆、米醋、自然气、汽油等。

活动3【活动】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的内容进展回忆,要求将物质之间的分类写成一个图表进展总结。

活动4【练习】当堂作业

完成课本57页练习1(写出物质化学式及注明物质的类别)

中学化学理论课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培育学生试验力量和观看力量。

2、培育学生通过试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响实质的力量。

3、培育学生全面熟悉事物、分析事物的规律思维力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试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育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方法:设疑、试验、争论、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响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马上有离子参与的反响统称为离子反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响。

教学过程:

[板书]其次节离子反响

[提问]以下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

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NaOH溶液、盐酸

[小结]①石墨、铜能导电,由于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②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能导电,由于它们的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追问]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可通过什么方法证明溶液中存在离子?

[小结]①电离产生,其过程可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

②可通过溶液导电性来检验。

[思索]物质在什么状况下可以电离呢?

[板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讲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是依据物质在肯定条件下能否导电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争论]以下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

Cu、NaCl固体、NaOH固体、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小结]应留意以下几点:

①电解质应是化合物。而Cu则是单质,K2SO4与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

②电解质应是肯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而CO2能导电是因CO2与H2O反响生成了H2CO3,H2CO3能够电离而非CO2本身电离。所以CO2不是电解质。

③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留意点:

⑴溶于水或熔化状态;留意:“或”字

⑵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意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响;

⑶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设问]一样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力量是否一样?

[演示试验]观看:五种电解质HCl、NaOH、NaCl、CH3COOH、NH3.H2O溶液的导电性是否一样?并分析结果。

(结果:一样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力量不一样)

[叙述]电解质溶液导电力量的大小打算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而当溶液体积、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一样的状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导电力量强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肯定比导电力量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比拟以上五种溶液,明显,在CH3COOH、NH3·H2O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离子数目较少。[设问]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中学化学理论课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响的分类。其次节《离子反响》从有无离子参与的角度熟悉化学反响。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状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水到渠成的转入离子反响的争论。其次课时从概念动身,结合探究试验总结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本节内容在中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很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问,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响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提醒溶液中化学反响的本质。既稳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学问,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学问、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肯定的根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的概念、复分解反响的概念等学问已有肯定的熟悉,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但是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学问不丰富,电离理论初步接触,因此本节学问对学生来说具有肯定的难度。

学生正处在15、16岁的年龄阶段,奇怪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规律思维正在日趋进展中,在学问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

依据以上分析及《化学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如下:

三、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响和离子反响方程式的含义。

2.通过试验事实熟悉离子反响及其发生的条件。

3.使学生把握简洁的离子反响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沟通、发言、试验等培育学生的思维力量、语言表达力量、动手力量,观看力量、自学力量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试验,体验了试验是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2.培育学生对科学的奇怪心与求知欲,使之擅长观看,敢于实践.

3.通过争论与沟通等活动,培育学生与他人进展沟通与反思的习惯。发扬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共享试验探究胜利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胜利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离子反响的实质和离子反响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试验现象的分析、离子反响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方法

试验探究;计算机帮助教学

难点突破:

1.细心设计试验:将教材试验设计为4个学生为一组的学生试验,培育学生的动手力量、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参加到获得学问的过程中,能共享试验探究胜利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胜利的关系。

2.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动画模拟试验,引导学生进展全面观看,理解微观本质,使抽象学问变得更形象,便于学生理解离子反响的概念、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突破难点。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该难点,我做如下设计:初学时让学生按书写步骤进展训练。其次步是正确书写离子反响方程式的关键和难点。学生的主要错误是不熟识,不知道也不熟识哪些能改写成离子,哪些不能改写离子,要指导学生复习酸、碱、盐的溶解性(课本第110页)。采纳自学、反应练习、订正错误的方法,使同学们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得到准时的订正。并且要将书写难点分散到其他教学环节,在学习离子反响的意义时,设计练习4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得出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时,设计练习3个书写。

五、学习方法

采纳试验探究与沟通活动相结合,熬炼学生的思维力量、动手力量,培育学生沟通的习惯。

六、、教学预备

1.试验仪器: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毛刷。

2.试验药品:0.5mol/LCuSO4溶液、0.5mol/LKCl溶液、酚酞溶液、0.5mol/LBaCl2溶液、1mol/LNaOH溶液、1mol/LHCl溶液、0.5mol/LNa2CO3溶液。

3.学生预备:4人一组进展试验。

七、教学过程

总体构思:

教学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探究→试验讨论→引导分析→引导归纳→稳固练习

学习序:明确问题→试验讨论→分析现象→形成概念→理解应用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展现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通过学生书写它们的电离方程式,得出它们之间的反响是——离子反响——引出今日要探讨的课题——离子反响及其发生条件。

中学化学理论课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知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知道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2)知道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形成缘由,危害及防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大气主要污染物的熟悉,了解其来源和危害,通过分析争论来培育学生学会运用学问的力量,熟悉到化学学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分析大气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充分熟悉到人类生活与自然界的冲突,充分熟悉到科学进展的局限性,从而进一步领悟科学进展观的深刻内涵,树立用科学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教学重点: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削减或消退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阅读、沟通、争论、联系实际生活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现:

垣曲县历山视频,山西太原雾霾视频从而导入新课齐声诵读《我们和地球相依为命》

课题第四章爱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出示学习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