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看视频思考:你认为视频中小女孩“打赏”给网络主播的钱可以要回吗?
小女孩在直播平台是主动送礼物给主播的,期间不存在欺骗行为,从法律角度没有构成诈骗。据律师介绍,由于小女孩未满16周岁,仍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支付款项是在账户实际拥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从法律角度来讲,这笔钱是可以追回的。3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1.政治认同:学生认识到国家制定的各项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感受党和政府及各方力量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做出的关爱和保护。2.法治观念:通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了解其他法律,要求学生树立法治意识,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健全人格:通过了解国家不断加深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懂得作为未成年人应该要珍惜国家的这种特殊的保护,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教学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教学难点: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防线。核心素养目标知识点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的公民。2.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关爱和保护的原因:未成年人
尚不成熟,
____________能力较弱,
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
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
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
,是人类文明和
的应有之义。十八周岁身心发育自我保护辨别是非不良因素生存和发展社会进步合法权益自主学习知识点二感受法的关爱3.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我国宪法和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
、_______
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4.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家庭保护、
、社会保护、
、网络保护、
,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
的防线。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校保护
司法保护
政府保护合法权益一、我
们
需
要
特
殊
保
护“谁”是未成年人婴儿小学生初中生20岁的大二学生以下图片中,哪些是未成年人?基本信息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公民是法律概念,是具有一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人。“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的现象还有哪些?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未成年人?家庭暴力校园欺凌食物中毒拐卖儿童手机游戏黄赌毒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不强①自身原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2.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纵览历史知新知纵观人类在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领域的发展历程,你有何感受?为什么全世界都对保护未成年人十分重视?1924年,诞生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开始关注儿童权利。199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201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三项任择议定书,确保儿童可向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投诉其权利所遭受的侵犯。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认识到儿童是战争的最大受害者,开始关注儿童的权利。截至2015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已获得包括中国在内的196个国家的批准,是世界上最广为接受的公约之一。儿童是战争的最大受害者“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②社会原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我们需要特殊保护①自身原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②社会原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二、感受法的关爱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第一章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三条
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
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②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①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你还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法规?《劳动法》第5条第一款: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第64条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的劳动。刑法规定从量刑上看,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从轻处理,且不适用死刑,等等。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护,是否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不违背。平等是相对的,平等是指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护,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平等。因为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其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对他们给予特殊保护,体现了对他们的关爱之情,给予他们特殊保护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这正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体现。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章网络保护第六章政府保护第七章司法保护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保护未成年人是谁的责任?基本信息2021年6月1日,既是儿童的节日,也是新修订的未保法实施之日。
本次修订的内容之一,便是将原有的“四大保护”修改为“六大保护”。思考:除了法律之外,还由谁来承担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政府保护网络保护
4.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地位:主体:内容: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父母(监护人)关心照顾、教育培养地位:主体:内容:对未成年人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学校(教职员工)文化教育、安全教育和保障等社会保护网络保护地位:主体:内容: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国家、社会组织、社会人员等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地位:主体:内容:是未成年人网络生活的专门保护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地位:主体:内容:承担着主体责任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行政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实施保护地位:主体:材料:是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保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等涉及未成年人自己违法犯罪案件特殊保护主体(谁保护)地位家庭保护父母、其他监护人第一个阵地、基础学校保护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重要作用社会保护国家、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网络保护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政府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主要责任司法保护公、检、法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重要保障判断六大保护的基本依据保护表现陪伴孩子、亲子活动、带生病孩子就医、保证按时入学等。防灾防震演练、安全教育日活动、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等居民设置专门负责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免费开放。关闭暴力、色情等不文明网站、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办理未成年人相关事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档案、不公开审理等。课堂笔记视频:如何区分未成年人“六大保护”第一步:明确主体——谁做事情。如:父母做就是家庭保护,学校做就是学校保护,政府做就是政府保护。第二步:理解内容——做啥事情。第三步:保护对象——保护对象是泛指或特指。如:公、检、法保护的是不具体的未成年人,就是社会保护,如果是具体的未成年人(知道是保护谁),就是司法保护。六大保护的判断方法:网络保护:情境中涉及“广泛主体+网络生活”一般不管主体是谁,都是网络保护。公安:巡逻维护治安、维护秩序——政府保护
特殊方式抓捕、审讯、教育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检察院、法院:开展社会法制宣传、整顿社会环境——社会保护
处理未成年人自己违法犯罪案件——司法保护特殊事例:1学校组织防溺水演练1网络保护3父母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3政府保护2交警护送学生过马路2司法保护446国家鼓励做好《中国少年报》宣传工作6家庭保护5网络实名制5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法院公布未成年人犯罪时要对未成年人照片进行特殊处理情景判断1、金华市的博物馆、科技馆、体育场、公园等场所相继对中小学生优惠或免费开放。4、网络游戏设置青少年模式2、很多学校积极开发了校本教材,开设了别开生面的“二课堂”3、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6、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牛刀小试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家庭保护网络保护5、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当责令父母或者监护人将其送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政府保护观点辨析:有同学认为,有了司法保护,即使违法犯罪也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未成年人犯罪也要受到处罚。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司法保护,是指要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根据“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可以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从轻处罚,而不是不处罚。未成年人如何正确对待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①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②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③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5.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对待法律的特殊保护?我的钱,我的血汗钱啊!思考: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的钱可以追回,是否意味着可以随意打赏?既然钱可以追回,那我就随便打赏了,反正也没什么损失。
即便可以追回,也不可以随便打赏,否则会造成司法资源浪费;而且如果网络经营者设置合理的防范技术手段,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超出自身行为的充值打赏存在过错,仍要监护人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责任。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总结6.怎样预防未成年人免受伤害呢?
①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社会应该形成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的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②国家:A.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社会各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B.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C.建立未成年人保护联动机制。③社会:A.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组织;B.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C.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宣传,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④学校:A.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规范教育和管理,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B.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人身安全和健康,重视学生品德、法治、安全教育。C.做好消防、地震等各种安全演练。⑤家庭:A.自觉履行抚养、监护、保护的义务;B.以正确、合理的方式教育、关心孩子,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C.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D.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⑥未成年人:A.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B.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C.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D.有法治意识、增强自控力,自觉纠正不良心理和行为,明善恶辩是非,学会拒绝不良诱惑;E.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让自己成为欺凌的目标,遭受欺凌后及时向老师家长警察求助;
法律为我们护航1.未成年人:★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法律特殊的保护?3.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5.正确对待法律的特殊保护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课堂小结①自身原因: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②社会原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①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②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4.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六道防线(特殊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政府保护、网络保护
★6.怎样预防未成年人免受伤害呢?①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社会应该形成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的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②国家:A.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社会各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B.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C.建立未成年人保护联动机制。
③社会:A.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组织;B.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C.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宣传,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④学校:A.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规范教育和管理,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B.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人身安全和健康,重视学生品德、法治、安全教育。C.做好消防、地震等各种安全演练。
⑤家庭:A.自觉履行抚养、监护、保护的义务;B.以正确、合理的方式教育、关心孩子,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C.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D.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⑥未成年人:A.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B.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C.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D.有法治意识、增强自控力,自觉纠正不良心理和行为,明善恶辩是非,学会拒绝不良诱惑;E.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让自己成为欺凌的目标,遭受欺凌后及时向老师家长警察求助;知识点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1.宪法和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未成年人要()①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③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④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A针对练习2.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保护,这是因为未成年人()①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②自我保护能力较弱③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④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D
知识点二感受法的关爱
3.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了大幅修改和完善,新增“
”“
”两章。()①网络保护②政府保护③社会保护④司法保护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A4.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A巩固提升1.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该通知()①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②有利于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③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④不利于企业发展,影响经济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A2.下列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理解有误的是()A.法律规定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应给予未成年人保护B.凡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都不用承担任何责任C.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D.由于未成年人处于特殊的时期,法律给予特殊规定,保护其健康成长B3.小宇的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状元”,常对小宇进行“打骂教育”,这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
的规定。()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A
4.为了防控新冠疫情,学校坚持实施入校测量体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定期对校园和教室进行全面消毒等措施。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社会保护B.家庭保护C.学校保护D.司法保护C
刑法修正案(十一)针对未成年人严重犯罪问题作出如下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据此,完成第5题。
5.降低刑责年龄,目的是()①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②能更好发挥法律的示警功能和威慑作用③能在一定程度上警戒未成年人遵守法律④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7.当前,“新型毒品”伪装成某些饮料和零食,盯上了易受诱惑的未成年人。这警示未成年人要()①健康生活,果断拒绝各种饮料和零食②提高警惕,学习了解毒品发展新形态③依法自律,增强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④慎重交友,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邀请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D6.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C.司法保护D.学校保护C8.吸烟有害健康,吸电子烟也不例外。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从2022年5月1日起,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落实这一规定()A.能确保所有未成年人健康成长B.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D.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9.[核心素养·自我保护能力]“见义勇为”一词在新修订的《中学生守则》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护”“懂自救”“远离毒品”。这在教育界内迎来掌声一片的原因有()①中学生不用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②这是对中学生生命健康的关爱和保护③中学生完全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④对未成年人给予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类共识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B10.【良法善治呵护未成年人】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处处体现着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关爱。比如将“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写入总则;首次明确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热线等。生活中,每个少年的你都需要被呵护。这部充满智慧和关怀的法律一定能守护好民族的未来,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为什么要给予“每个少年的你”特殊的关爱和保护。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②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中考演练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据此,完成第1题。1.(2022昆明中考)教育部深入推进“双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政府保护B.网络保护C.学校保护D.司法保护A2.(2022云南中考)【法律护航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事关个人家庭,也关乎国家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们要密织未成年人保护网。(1)请将序号对应的空白补充完整。①司法保护。②社会保护。
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有损身心健康,甚至会引发违法犯罪。2022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2年1至3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4269人,网络犯罪特点突显,低年龄犯罪人数占比较高。
(2)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就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提出合理化建议。(从个人、家庭、学校中任选两个角度作答)①个人:未成年人应该增强法治意识,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不沉迷网络游戏,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谨慎交友。正确把握好奇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远离犯罪,健康成长。②家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③学校:应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及时教育和矫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重视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和法治教育,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任选两个角度即可)3.(2022昆明中考)【良法善治显关怀依法保护促成长】近两年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表决通过了以下法律。其主要特点涉及未成年人的有关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专章,努力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刑责年龄,帮助未成年人认清犯罪危害,规范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1)国家立法把“特殊的保护和约束给了少年的你”。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从我国法律颁布实施的现实意义角度作答)①以上法律的颁布实施,有利于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促进其健康成长。②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③有利于帮助未成年人认清犯罪危害,规范其行为。④有利于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⑤有利于国家坚持厉行法治,科学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大数据时代下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调查(主要特点):1.未成年人犯罪总体数量下降。
2.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3.未成年人犯罪的低文化水平。4.未成年人犯罪手段网络化,如网络上的虚拟财物盗窃案、诈骗案经常发生。5.缺少家庭关爱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也很大。(2)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结合上述材料,请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打造坚实的“青春盾牌”建言献策。①需要未成年人提高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杜绝不良行为;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正确对待网络影响。②加强家庭保护,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③加强学校保护,学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④加强社会保护,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⑤加强网络保护,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言之有理即可)2022年全国高考数学乙卷泄题事件考试作弊入刑最高可判7年10.2我们与法律同行1.政治认同:知道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2..法治观念: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作为青少年j积极参加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4.健全人格: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教学难点:树立法律意识。核心素养目标知识点一树立法治意识1.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
,又是法治的
。②
要靠法律保障,
要靠人民维护。③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践行者受益者人民权益法律权威厉行法治依法治国自主学习2.青少年参与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增强
,依法办事,是青少年___________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
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
和
。法治意识健康成长法治中国参与者推动者知识点二学会依法办事3.依法办事的要求: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______________
的合法权益。②养成良好习惯。依法办事,就要养成
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的
、
、
。
诉求和愿望他人和集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PARTONE01树立法治意识法无授权不可为
法定职责必须为这两幅讽刺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漫画反映了一些人法律至上意识明显不足,遇事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是缺乏法律信仰的现象。探究:权大于法;钱大于法。知识回顾:什么是法治?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1、什么是法治意识?思考:建设法治中国要靠谁?靠领导人和国家工作人员就可以了吗?中国人民建设法治中国共同事业受益者践行者①对人民: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P10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重大任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①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②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③有利于全社会成员形成遵从宪法、拥护宪法、践行宪法的氛围;④有利于推进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的进程。②对国家: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P10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对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卢梭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
——哈罗德·伯尔曼思考:从这段话中,你感悟到了什么?③对法律: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P101从上述材料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部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淡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④对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处罚”的58.1%,“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占64.7%。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①对人民: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P101
②对国家: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P101③对法律: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P101④对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P102⑤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P102中国人民建设法治中国共同事业受益者践行者人民推进建设国家法律实现价值受益参与法律教育法第四十三条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以下这些法律规定,你自觉遵守了吗?怎样才能更好地遵守?旅游法第十三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第一款: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第四款: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3、树立法治意识的要求?①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②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③积极参与,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PARTTWO02学会依法办事4.为什么要依法办事?P102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我想成为一个守法的好公民,但是怎样才能做到依法办事呢?图文评析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情况是人们受到法不责众的观念的影响,从而不遵守交通规则。你如何看待“中国式过马路”的情况?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法律意识淡薄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图文评析据了解,每年全国因违反道路标志标线肇事导致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9万余起,造成3万多人死亡,其中因行人违规导致的肇事造成近300人死亡。在中国,平均每天约19名儿童因道路交通伤害而离开这个世界。看完这则新闻,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依法办事,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探究与分享广场舞扰民
现如今,改装车“炸街“,广场舞扰民,狗狗叫声太吵引发的邻里纠纷日益增多。根据《2021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噪声污染已成为世界公害之一,从2003年开始每年的4月16日正式确定为“世界噪音日”。思考:广场舞限时段,限音量这说明了什么?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己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课堂笔记①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4.怎样学会依法办事?(p102—p103)有人认为现在是法治时代,我们青少年只要认真学习法律就可以了,不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你认为对吗?辨一辩法治与道德的关系(1)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2)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我们与法律同行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P102-P103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①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
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课堂小结含义P101原因P101-102要求(补充)①对人民: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是法治的践行者、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P101
②对国家: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P101③对法律: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P101④对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⑤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P102①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②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③积极参与,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针对练习知识点一树立法治意识
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B.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C.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D.建设法治中国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人民群众去落实D2.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利剑扫黑扫出清风正气,铁拳除恶守护平安中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绩斐然。开展扫黑除恶工作()①是维护社会公正、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举措②有利于加强我国的法治建设③有利于打击黑恶势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④有助于消灭违法犯罪,使人人都树立法治意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知识点二学会依法办事3.“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我们要做到()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依法办事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无视他人的合法利益③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④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B巩固提升1.过马路闯红灯既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威胁到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这启示我们珍视自己的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我们应该()①自觉守法、遇事找法
②大事守法,小事可以违法③解决问题靠法
④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B4.依法办事,就要养成
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A.打官司
B.尊法学法守法用法C.依法维权
D.严格律己B2.观察下图漫画《避让》,警示公民要()A.管理社会治安,保障公共秩序B.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章守法C.制定交通规则,减少道路拥堵D.提高道德修养,践行诚信原则B3.据报道,浙江省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由原有的10142人下降到6849人,降幅达32.4%。这表明未成年人()①法律意识得到增强,学会了依法自律②知识学习受到重视,提高了考试成绩③道德修养获得提升,抵制了不良行为④义务意识得以提高,遵守了劳动纪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4.下列行为中体现了依法办事的是()A.何某在网络上散播疫情谣言,造成了恶劣影响B.小明在家查监控找到了小偷的照片,并对其进行人肉搜索C.两名身穿便衣的民警未亮明身份就进入李某家中搜查D.小明的爸爸主动去税务机关缴纳税款D5.小刘网购的商品被快递员投放在小区快递柜中,因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兰州社区团购合同范本
- 再生资源回收收购合同范本
- 化工储罐出租合同范本
- 加盟艺术培训合同范本
- 债权置换合同范本
- 农土租赁合同范本
- 加工店转让合同范本
- 中介拿钥匙装修合同范本
- 劳务包活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辞退合同范本
- 05临水临电临时设施安全监理细则
- 工龄认定文件
-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 采购入库单模板
-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及答案
- GB/T 36800.2-2018塑料热机械分析法(TMA)第2部分:线性热膨胀系数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 GB/T 31989-2015高压电力用户用电安全
- GB/T 15566.6-200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6部分:医疗场所
- 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释义
- 智能制造知识课件
- 中国音乐学院:乐理三级笔试试卷(学生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