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论析_第1页
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论析_第2页
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论析_第3页
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论析_第4页
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论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论析

【摘要】改革开放无论从经济状况、政治思想还是文化观念上来讲,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也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伴随着民族社会结构整体的分化与整合,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总体上获得了与现代化方向相协调的新发展。首先,改革开放对民族成员个体利益的调整,直接影响了对民族个体成员的向心力与中华民族主体的吸引力。第二,对外开放使中华民族积极顺应了当代世界经济循环与竞争的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代化。第三,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的整体力量得到提升,夯实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凝聚力;影响

Abstract:Discussingreformingandopeningtotheworld,nomatterfromeconomiccondition、politicalthoughtandfromculturalconception,tiispromotingtheChinesessocietytochangeprofoundly.Reformingandopeningtotheworldhashadanomnibearinginfluenceonthe’scohesiveforceinthepresentagebreakupandintegrationofthewholestructureoftheethnicalsociety,the’scohesiveforceinthenewperiodofreformingandopeningtotheworldtotallyhasobtainedthenewdevelepmentharmonizingwiththeorientionofmodernizationsincereformingandopeningtotheworldthirtyofall,reformingandopeningtotheworldtowardstheadjustingoftheethnicalmember’sindividulbenefit,hasaffecteddirectlythecentripetaloftheethnicalindividulmemberandtheattractionofthe’smainbody.Thesecond,openingtotheworldhasimpelledconformtothehistoricalcurrentoftheglobaleconomiccirculationandcompetioninpresentagepositively,andhaspromotedthe’scohesiveforceinthepresentagetomodernize.Thethird,reformingandopeningtotheworldhasspurredthe’swholepowerpromoting,andhasconsolidatedthematerialfoundationofthe’cohesiveforceinthepresentage.

Keywords:reformingandopeningtotheworld;’scohesiveforce;influence

改革开放无论从经济状况、政治思想还是文化观念上来讲,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也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由于整体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子结构以及结构要素之间原先相对恒定、协调和均衡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我国社会加速转型期,伴随着民族社会结构整体的分化与整合,难免出现民族社会稳定的失调和非均衡性。但有了现代化建设这一民族凝聚的明确目标,再加上符合时代趋势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总体上获得了与现代化方向相协调的新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理念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与以前相比也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为厚实的物质基础。

民族理论研究

一、改革开放对民族成员个体利益的调整,直接影响了对民族个体成员的向心力与中华民族

主体的吸引力

一般地说,民族凝聚力主要包括民族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向心力及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其中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向心力与民族主体的吸引力成正相关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成员自身利益在民族共同体活动中得到满足的程度。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以一种观念的形态(感情、愿望、理想、价值观),蕴藏在每一个民族成员之中,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说,中华民族凝聚力就是把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确保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力量。”[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并愈演愈烈的混乱时代。孙中山曾称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新纪元,从此,中华民族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较之以前任何时期都要大得多。新中国建国后确立的个人和局部利益绝对服从整体利益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对于动员社会资源来启动工业化进程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从本质上是压抑个人利益因而压抑人的积极性的,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利益结构的体制性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以至于到最后变成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鉴于此,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中,最早的、也是最突出、最核心的变化则是进行了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改革初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针对旧体制中权力过于集中的特点,实施放权让利的对内搞活政策。在加快促进整个国家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顺应民意,对民族成员的个体利益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将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再一次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主要体现为国家权力的分放和社会利益的转让。改革开放以后,首当其冲的也是最大的变革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这个变化始于默认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出现与存在: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发展起来以后,中央的政策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即允许在公有制之外的多种所有制的存在。这样便造成了利益源泉的多元化,原有的民族国家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基本不变的同时,滋长着无数的个体利益追求,造成了社会利益单元的整体性与个体化并存的局面,这显然会对原有民族凝聚力造成一定的聚散作用。一方面,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利益单元的多极化,从根本上为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最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后来城市企业推行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直至股份制和产权制度的完善;从计划经济时代单一所有制结构到今天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等,所有这些变革,由于其最核心的就是权利的下放和国家整体性利益的部分转移和出让,而广大民众则是变革的最大受益者。因此,经济体制改革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主流方面是调动了民族成员个体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民族个体成员活力,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的凝聚注入了活力。经过三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已经逐步改变了“一大二公”、“大锅饭”、“平均主义”等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初步建立了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分配体制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激励机制,社会保障体系也进一步健全,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人民参加国家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人们开始如饥似渴地追求利益,反过来又大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给整个经济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

另一方面,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和根本动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社会利益结构分化使不同社会利益群体存在不同的心理取向,导致政治心理的复杂多样化、政治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及政治文化的分化等等,阻碍政治文化的社会凝聚和整合功能的充分发挥。

二、对外开放使中华民族积极顾应了当代世界经济循环与竞争的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代化

传统的民族最初大多数是以宗亲血缘为基础,主要受地域、气候和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与之相应的传统民族凝聚力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狭隘性、封闭性和保守性的特点。然而,从古代民族开始,民族间的经济联系和依赖就已经存在,而且把各个民族社会生活内在的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融合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特别是世界资本主义诞生后,“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使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近代以来民族的开放性与融合性特点决定了民族凝聚力也必然朝着近代化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和普及,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早已打破地区和民族的屏障成为全球性的了,人类文明由民族、地域文明演化为现代世界文明。就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各个互相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今天,世界各民族的空间距离比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那个年代来几乎是微乎其微,经济上的联系也愈来愈密切,世界性的交往已经成为任何一个希望强盛的民族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任何一个不愿被时代所淘汰的现代国家都必须纳入国际大分工,参与世界经济的循环与竞争。对外开放的国策使中华民族积极顺应了这一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取得了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主动权,愈来愈多的人能够采取开放的心态对待外面的世界,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化大分工和世界经济大循环。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们已经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世界交往格局,广泛地吸收和借鉴了世界各国包括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实现了参与现代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发展民族经济进程的有机结合,从而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实现了民族力量的凝聚,促进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由保守封闭向融合开放的现代性转变。

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国外先进产品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不仅使中国消费者在热衷消费舶来品的同时妄自菲薄,从而弱化对本民族的情感和热爱,而且舶来品的涌入也威胁到民族企业乃至民族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压缩民族资本乃至国有资本的盈利空间,因而降低国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度,进而削弱政府的社会功能、矮化政府形象,减弱国家民族对国民的吸引力。这是中华民族在顺应当代世界经济循环与竞争的历史发展潮流、促进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代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它或多或少地减少了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华民族凝聚力所获得的助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减缓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代化进程。但总体说来,对外开放仍然加速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代化历程。

而改革开放后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各地的一体化更加深入。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已被市场经济愈来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中国民族格局中的“大杂居”状态更为突出,“小聚居”状态却很难维持了。市场经济推动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构。

30年的对外开放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在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整体性之中,才能真正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激发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另外,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全球化加速推进的同步性,中国在融入世界整体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和西方各种思潮对本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侵蚀,受到外来因素对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涣散及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消解。因此,全球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也会存在着掣肘和制约等负面影响,只是与推动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构与强化主流影响相比较,这种负面影响尚处于支流层面。

三、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的整体力量得到提升,夯实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物质基础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作为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共同体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整合程度的集中体现,其中经济因素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

根据唯物史观,生产力作为一种客观的力量,既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民族与民族凝聚力的存在总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础之上。考察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就必须从该民族的生产生活、物质利益出发。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就没有民族凝聚力。民族的共同物质利益是决定民族凝聚力强弱的物质基础。只有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不断加强复合民族综合国力的基础上,才能从实质上获得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并长久有效地增强民族之间的凝聚力。

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民族经济发展模式的限制,“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为中国经济找到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自中共“十四大”明确确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并逐步走向完善,人民生活也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并向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阶段迈进。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之相应的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及诚实守信等一系列价值观也逐步为国人所接受,并成为新时期民族凝聚的重要价值导向。从利益主体的角度来观察,各民族对自身利益的意识觉醒以及因利益驱动而进行的经济活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与传统的经济体制相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符合民族繁荣的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又照顾了民族成员个体的利益,利于调动全国各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对各民族成员的吸引力,从而为新世纪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人心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明显提高,我国不仅开始摆脱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于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国综合国力排名直线上升,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经济的发展也使国防现代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为维护祖国统一、抵御外来侵略提供了可靠保证,特别是以“神州五号”、“神州六号”为代表的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巨大成就,更是让国人振奋,令世人瞩目。如今,“华人”“中国人”已经成为令海内外中华儿女骄傲的称号,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得到空前的恢复。

对外开放政策既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提出了时代要求,又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供了有效途径。一般地说,对外交流不会对民族的凝聚带来正面影响,然而,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振兴,要保持并巩固其原有的凝聚力,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否则只能是落后于人。在这方面,中国的教训是相当深刻的,无论是近代中国还是现代中国,我们都曾经由于没有顺应时代要求实行对外开放而被动甚至挨打。当代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