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简单用途。2、培养学生猜想、观察、分析、交流、合作等探究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学生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能够体会合理猜想的重要性,能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能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3、培养学生讨论、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理解科学探究在学习中重要性;体验化学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从学习化学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教学难点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教法学法实验探究合作学习仪器药品集气瓶、烧杯、塑料瓶、碳酸饮料、玻璃片、干燥石蕊纸花、醋酸、蜡烛、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课程引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二氧化碳对地球的保护作用,不能谈二氧化碳就色变,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在观看视频时,学生会知道二氧化碳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气体,观看并思考:是什么物质使绿色植物勃勃生机?

激发兴趣,引起学生关注,引出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

2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你了解二氧化碳吗?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引导学生观察: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学会观察和描述,明确本节课的探究任务,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大胆猜想。

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有着较多的了解,由物质的用途推测它的性质,同时告诉学生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这样能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师的引导,对每条猜想进行分析研究,强调探究设计方案的严谨性。二氧化碳的性质提出各种猜想。观察气体就能总结出二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探究活动一: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的比较请同学们按操作要领讨论的方法利用桌子上的条件完成好探究一活动(注意观察、分工协作并完成学案内容)讨论实验方案,进行交流,确定实验方案。

按照设计方案,依据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学会基本的操作和观察记录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的猜想很多,小组内有不同的方案,组与组间也有不同的方案,在表达、聆听、争论等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交流,让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感。探究活动二:二氧化碳是否能溶于水?1.引导学生猜想,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学生探究实验:在装满二氧化碳的饮料瓶中加入1/3的水,振荡,合作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证明自己猜想。学会运用观察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感。师:活动完成,展开小组汇报,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各小组代表分别展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逐条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讲授必要的化学知识;同时也针对学生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补充: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学生根据自己实验小结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相对单纯的知识传授,学生更有成功的喜悦,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设问:二氧化碳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提示大家留着刚才的实验用过的塑料瓶学生思考

让学生思考: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会怎样变化?水中有没有其他性物质?1教师展示向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喷稀醋酸;2教师布置明确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讨论。指导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寻找证据。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1小组讨论,提出假设。2设计实验。3动手实验。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小组展示探究经过。1石蕊遇酸变红,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确该知识点。2学生合作完成猜想、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寻找证据等,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演示实验。(醋酸和石蕊干花反应。)以上实验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我们第一次实验中纸花变红说明什么?花的颜色再次变化说明了什么?以上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

观察现象

层层分析

得出结论。

重点是思维方法的培养。

观察

归纳

类比推理整合布置新任务: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将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达到知识升华的目的。3归纳性质

4自我总结讨论:在这节课中,你的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疑惑?汇报,分享。学生的收获可以是多方面,尤其是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板书设计]: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干冰”固态二氧化碳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H2CO3=H2O+CO2↑(3).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二、用途:人工降雨等学情分析初中三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思维活跃,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对化学问题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层次与能力: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化学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知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通过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教学内容的突破方法:充分运用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通过问题探究法,实验探究法,推理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材编写中必须充分体现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本节课设计有较多的科学探究意义的实验活动,如探究物质性质、设计物质的性质方案并实施、应用化学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等,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经历多种实验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化学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本节课结合学生兴趣特点、认知水平,创设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增加学生的实验动手机会,培养实践能力。教材分析:教材的内容、地位与作用本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氧气、碳单质及二氧化碳的制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对碳单质、二氧化碳的制取起到了巩固作用,也为以后学习其他化合物打下基础作好铺垫,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从单质向化合物学习的过渡阶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钮带作用。氧气、二氧化碳、是初中学生要求全面、系统认识掌握的二种重要气体,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对氧气的掌握起着巩固和提高作用,也为学生今后学习CO、H2CO3、CaCO3等物质及其衍变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所以本节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课堂练习1.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2.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A.密度比空气大B.可以溶解在水里C.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D.CO2分子可以与紫色石蕊直接反应3.下列反应用作鉴定CO2气体的是()A.CO2+H2O=H2CO3B.H2CO3=CO2↑+H2OC.CO2+C===2COD.CO2+Ca(OH)2=H2O+CaCO3↓4.有关C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于水,有毒,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难溶于水,比空气重,无毒C.能溶于水,比空气重,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本节课重点内容放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生在已经有不少的化学知识,所以本节课,我的重点放在物质的猜想和探究上,让学生猜想,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得出结论,不是采用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出结论,更能在实验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自己的操作中也养成了体察自己失败的原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较深的理解,更重要的学生学会了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标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材编写中必须充分体现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首先应围绕核心知识内容精选有关的实验内容,或提供学生感性认识,知识的直观具体性或为学生的科学探究和意义建构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证据。其次应结合核心的化学知识内容,配合重要的方法教学目标,设计有科学探究意义的实验活动,如探究物质性质、研究化学反应原理和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