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_第1页
“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_第2页
“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_第3页
“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_第4页
“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

摘要:笔者针对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中的“依赖现象”、“信用缺失问题”、“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等,分析了高校对贫困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必要性,结合助学指导工作实践提出了四点措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与信用教育相结合;无偿资助与感恩教育、回报社会活动相结合;勤工助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针对性活动与心理教育、思想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资助;育人;高校;助学指导工作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据估计,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0%~20%,特别困难的学生约为5%~10%,而农林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达20%~25%,特别困难的学生达10%~15%。

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高等学校贫困生的问题,为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2000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信用助学贷款政策,2002年开始实行的国家奖学金,2005年开始设立了国家、省政府助学金。各高校也在努力完善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形成了“奖、贷、助、补、免”的资助体系,即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以及学杂费减免等。

一、“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必要性

虽然国家和高校通过一系列助学措施,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生,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也基本上使他们不再为生活费和学费而发愁,能够安心学习。然而,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一)无偿资助中出现的依赖现象

由于大学生中受资助的对象主要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部分困难学生产生依赖思想,把“贫困”作为资本,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是消极等待,认为学校不能“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应该帮助他们,在得到资助后,不但没有感激之情,反而认为是理应得到的。有些学生把学校资助看作“不拿白不拿”,想方设法挤进贫困生行列,甚至有个别学生拉关系,骗取补助或者用助学金吃吃喝喝,铺张浪费。

(二)国家助学贷款中暴露的信用缺失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对象是全日制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目的是用于帮助他们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优惠:一是无需经济担保,凭个人信用贷款;二是利息补贴,以前是贷款期间国家贴息一半,现在是在校期间全免息。然而从2000年信用贷款实施以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研究,不断完善政策,央行、教育部、财政部等多次联合发文,要求切实落实并进一步推进助学贷款工作,效果并非令人满意。前几年基本上每个高校都无法使需要贷款的学生都申请到助学贷款。近两年国家政策上加大力度、学校多方努力,部分学校贷款顺利,但仍然有许多高校无法顺利开展助学贷款工作。目前,助学贷款实施中的主要问题是银行担心将来的风险:一是贷款的学生愿不愿偿还;二是贷款的学生有没有能力偿还。前者关系到大学生的信用问题,后者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的收入问题。就信用问题来看,不少银行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现在由于有的高校贷款学生还款逾期率远远高于20%,个人信用不足,导致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再次受阻。实践也证明学生个人信用缺失是进一步推进助学贷款工作的最大的“绊脚石”。

家庭成长环境造成的心理问题

由于造成贫困生家境困难的原因各异,影响他们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所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态是复杂多样的。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贫困生这一群体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相对较高,这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和调节心理压力而产生了思想认识与心理上的误区。

心理上的自尊和自卑的矛盾。贫困生自尊心普遍比较强,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尊重,然而他们也非常敏感,他们担心同学因自己的贫困而看不起自己,一些学生因此敏感多疑、自我封闭,甚至产生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

人际交往消极退缩。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他们在贫困的环境中成长,尚无显着的心理落差。进入大学后,面对巨大的环境反差,与周围同学产生了心理距离。久而久之,他们渐渐脱离了集体,疏远了同学,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

情绪孤独、抑郁。一些贫困生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世界很不公平,并因此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遇事感到困难重重,无能为力,进而否定自我价值,对学习、生活乃至娱乐缺乏兴趣,体验不到其中的快乐,喜欢独处,沉默寡言,逃避现实,消极懈怠,形成了孤独和抑郁的消极心理状态。

学业焦虑。虽然贫困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但由于他们大多数来自经济落后地区,学习基础差,加之为解决生活问题而参加勤工助学占用一定的时间等原因,致使贫困生在学业上的焦虑也十分突出。尤其是许多贫困生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中小学阶段缺少实践、知识面狭窄等,他们常常理论科目学习成绩尚好,但实践性科目(如计算机、外语听力和口语等)普遍不如其他学生,这些都加重了他们的焦虑。

事实上,我们过去的学生资助工作也只是单纯地停留在“助贫”的层面上。当然,国家的大学生资助政策,是解决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接受高等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平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培养大批社会急需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使他们不至于因经济困难而学业受阻甚至被拒之于大学门外,是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方面;但这并非其全部内涵,除经济功能之外,大学生资助工作还具有教育功能。应该认识到,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育人为中心,大学生资助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育人环节,一个良好的育人契机。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变单纯地“助贫”为“助贫”和“育人”并举,把对做好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作为资助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职责之一。

二、“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与信用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信用缺失问题一直是影响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开展的主要障碍。为了使贷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良性循环,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教育。尽管中国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已提出和阐述了诚信的概念,“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篇》)。但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商品交换的货币流通“非信任”式运作模式,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银货两讫,社会的信用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的诚信教育也只停留在理念阶段。整体而言,目前我国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

国家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模式的建立,在大学生这个层面上建立起了诚信教育的载体,应充分发挥载体的教育功能,把信用教育贯穿到助学贷款的整个过程中。为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能健康、广泛地开展,许多高校近年来一直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如举行贷款签字仪式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强调诚信是立足社会的最为重要的基础;利用校内媒体进行宣传、引导,开展“诚信”讨论,组织广大学生特别是特困生收看《信用行天下》的诚信教育宣传片;开展诚信主题征文、诚信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推出了诚信主题专刊,介绍了我国现在的诚信监督体系,让大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使他们感受到“人无信不立”的思想教育,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

无偿资助与感恩教育、回报社会活动相结合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加以继承和发扬。作为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非常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其经济资助,以解其学业的后顾之忧。但在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这对于完善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除了出于对弱者本能的同情之外,还会有一种非常朴素的奉献精神。同样,被帮助者所应有的感恩意识也绝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懂得感恩,就说明他认识到了自己对社会、对他人负有责任。尤其是一名大学生,当其在他人的热情帮助之下摆脱生活困境而能继续学业时,应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这是对其综合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所以我们在开展资助工作的同时,还应适时地在贫困生中开展感恩教育,通过组织受助贫困生参加说一句感谢话、写一封感谢信、做一件感谢事等以感恩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在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主、百折不挠品格的同时,教育贫困生能感他人所感、知他人之情,学会感谢人,常怀感恩心。

勤工助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学生求知途径有两种:一种来自书本,另一种来自实践。单纯的学校教育和课堂学习,容易使学生只有理论知识,缺少实践能力,常常形成眼高手低的坏习惯。勤工助学正是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深入实践的有效方式之一。勤工助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勤工助学还有利于大学生锻炼多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如贫困生在机关、实验室、院部办公室、图书馆等协助老师管理、值班的岗位,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还有部分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岗位,如食堂文明监督岗、校园文明监督岗等,由于学生自己组织管理,完成岗位职责,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部分“智力型”岗位有利于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大量事实表明,高质量的勤工助学活动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质量的勤工助学活动是能体现当代大学生智力水平,反映大学生发展方向的实践活动。目前劳务型勤工助学虽然能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但对专业学习促进不大。而智力开发型勤工助学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和成才要求紧密关联,不仅能给学生经济帮助,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更多的锻炼,因而应该成为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主要类型。为此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要做到三结合:一是与科技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这既有利于教师科研课题的完成,又有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锻炼科研能力;三是与专业特长相结合,发挥专业优势,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四)针对性活动与心理教育、思想教育相结合

由于多种原因,特困生这一群体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相对较高,他们普遍比较自卑。经济的贫困固然可怕,精神上的“贫困”更可怕。一个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贫困,被经济贫困吓倒,自卑自弃,不思发愤自救,或者弄虚作假干脆躺倒在救济金上,资助只会适得其反。只有让特困生在心理上战胜困难,才是解决贫困的根本。

贫困生的成才和发展离不开同学之间的关心和帮助。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的贫困生因为心理落差很难与班级非贫困同学相处,很容易感到孤独,相反他们在贫困生这个集体中,能够很好地与人相处,逐渐摆脱孤独等不良情绪,养成了良好性格。因此,创造一个和谐、互助、互谅、团结向上的集体,对贫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南京林业大学的校园文明岗、食堂文明岗、报刊亭文明岗等都已经发展为近200人和谐的大集体,许多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成为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的朋友。其次,面向贫困生开展文化、科技、娱乐、体育等各类活动,学校每年开展“阳光总在风雨后”系列活动,针对特困生的薄弱环节,组织计算机免费培训,举办英语四、六级讲座,举办“自强论坛”、“诚信主题演讲比赛”、“诚信主题征文”活动等。一方面加强贫困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真挚的友谊,让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化解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他们的自信。因为全校性的文艺活动,面向所有学生,舞台常常属于那些有条件经过培养的才艺拔尖的学生,而贫困生由于经济原因,很少经过正规训练,对此带给他们的往往是自卑。而面向贫困生开展的活动,他们将成为主角,在他们鼓起勇气走上舞台的时刻,他们也将走出自卑的阴影。几年来,这些针对性活动已充分显示了它们的教育作用。

另外,用一些成功的事迹激发和鼓励贫困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贫困将是一笔财富,它能培养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炼人的意志,从而能正确对待贫困并战胜贫困。许多科学家、成功的企业家正是在逆境中克服困难、迈出成功的第一步的,教育他们要继承前辈那种敢于藐视困难、克服困难,在逆境中坚定信念、开拓进取的思想品德,激励他们以自强不息的姿态和信心迎接挑战。除此之外,优秀贫困生的典范作用也能唤起贫困生的实际行动,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我,积极进取,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俗语说“扶贫一时,扶志一世”、“扶贫先扶志”,高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