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1q抗体对狼疮肾炎患者的诊断意义_第1页
抗C1q抗体对狼疮肾炎患者的诊断意义_第2页
抗C1q抗体对狼疮肾炎患者的诊断意义_第3页
抗C1q抗体对狼疮肾炎患者的诊断意义_第4页
抗C1q抗体对狼疮肾炎患者的诊断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C1q抗体对狼疮肾炎患者的诊断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抗C1q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lupuserythematosus,SLE)活动性的关系以及在狼疮肾(lupusnephritis,LN)患者血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33例LN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并与43例无肾炎临床表现的SLE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将76例SLE患者按SLEDAI评分分为SLEDAI≥10分组和SLEDAI10分组两组,进行抗C1q抗体与SLE活动度相关性的分析。结果LN患者血清中抗C1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着高于SLE对照组()。同时SLEDAI≥10分组,抗C1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着高于SLEDAI10分组()。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中抗C1q抗体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分别以LN和SLEDAI作为因变量将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进行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以LN作为因变量入选的自变量有抗C1q抗体,抗Sm抗体,以SLEDAI作为因变量入选的自变量抗C1q抗体。结论在LN患者中,存在着抗C1q抗体的高表达,抗C1q抗体在LN疾病中起较为重要作用。抗C1q抗体是反映SLE患者并发肾脏损伤的重要指标,在LN诊断和判定其活动性方面有重要作用,与SLE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能较好的反映SLE病情的活动性。

【关键词】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xpressionofanti-C1qantibodiesaswellastheirclinicalsignificanceinpatientswithlupusnephritis(LN).MethodsELISAassaywasperformedtoexamineanti-C1qantibodiesintheserumof33patientswithLNand43patientsof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withoutrenaldamage.Thendividedallthe76patientsintotwogroupsbySLEDAIscoretoanalyzethecorrelationbetweenthelevelofanti-C1qantibodiesandactivityofdisease.ResultsAnti-C1qantibodieswassignificantlyhigherinLNthanincontrol().Thepositiverateofanti-C1qantibodieswassignificantlyhigherinLNthaninthecontrol.Therewassignificantandpositivescorrelationbetweenthelevelofanti-C1qantibodiesandSLEDAIscore().Thelaboratorytestsalsoshowedthatthepositiverateofanti-dsDNA,anti-Sm,anti-nRNPwashigherintheLNthaninthecontrolgroups().InmultivariateanalysisthefactorsassociatewithLNandSLEDAIwereanti-C1qantibodies,anti-Smantibodies.ConclusionsInpatientswithLN,anti-C1qantibodiesa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controlgroups.anti-C1qantibodiesplaysaroleasdiagnostictoolsofLN.anti-C1qantibodiesisalsocloselyrelatedinthepathogenesisofSLE.TheycanreflecttheactivityofSLE.

【KeyWords】Anti-C1qantibodyAnti-dsDNAantibodyAnti-SmantibodySystemlupuserythematosusLupusnephritis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突出表现有多种自身抗体。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LN)是SLE最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有研究初步显示,SLE患者血中存在抗C1q抗体,并且可能与SLE活动度有一定的关联,但临床意义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检测SLE及其它风湿病患者血清中的抗C1q抗体,通过分析抗C1q抗体与LN及SLE活动度的相关性,以达到进一步探明抗C1q抗体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研究对象共132例:SLE76例,选自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本院收治的LN患者33例,其中男5例,女28例;年龄11~73岁。43例无肾炎临床表现的SLE患者,其中男2例,女41例;年龄19~72岁。以及其他风湿性疾病35例,其中男6例,女29例;年龄3~85岁。所有病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SLE标准[1],并具有以下≥1项表现者:蛋白尿;(2)管型:红细胞,血红细胞,颗粒管型或混合管型;肾活检:以证实狼疮肾炎,病理改变按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为Ⅱ型或Ⅱ型以上诊断为LN患者。所有SLE患者的临床活动指数应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ystemlupuserythematosusdiseaseactivityindex,SLEDAI)[2]。并根据SLEDAI将所有SLE患者分为SLEDAI≥10分组和SLEDAI10分组。

检测方法

(1)血清标本采集:受检者于静脉采血3ml,3000r/min离心分离血清,快速冻存于-20℃冰箱。(2)实验方法:抗C1q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以吸光度和标准品浓度做标准曲线,定量求出待测血清抗C1q抗体浓度,测定值≥20U/ml为阳性,抗双链DNA(ds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以绿荧短膜虫为底物,滴度1:10阳性判为阳性。ENA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试剂均由德国欧蒙公司提供,并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软件包,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阳性率的对比采用χ2检验,两变量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2结果

LN组、非LN的SLE组以及其他各类风湿病组血清抗C1q抗体的测定浓度见表1。表1LN组,非LN的SLE组,其他风湿病患者对照组血清抗C1q抗体浓度的比较注:*与非LN的SLE组,其他风湿病组,#与其他风湿病组比较

SLEDAI≥10分组与SLEDAI10分组以及SLE组与其他各类风湿病组血清抗C1q的测定浓度比较见表2。表2SLEDAI≥10分组,SLEDAI10分组,SLE组与其他风湿病组血清抗C1q抗体浓度的比较注:*SLEDAI积分组间比较,#SLE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

LN组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LN患者抗C1q抗体,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的阳性率与非LN对照组进行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SLEDAI≥10分组血清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SLEDAI≥10分组抗C1q抗体,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的阳性率与SLEDAI10分组进行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SLE患者血清抗C1q抗体与SLEDA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

影响SLE病程发展的多因素分析

为了了解上述阳性指标对SLE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一些实验室检查为自变量包括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分别以LN和SLEDAI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统计,见表3,4。结果显示以LN作为因变量入选的自变量,有抗C1q抗体,抗Sm抗体,以SLEDAI作为因变量入选的自变量,有抗C1q抗体。表3Logistic回归对LN多因素分析结果表4Logistic回归对SLEDAI多因素分析结果

3讨论

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B细胞过度增生活化,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及形成免疫复合物是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被认为是SLE最重要的抗体,免疫复合物所介导的免疫损伤,引起全身各器官损伤。然而,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并非是SLE的唯一免疫原。近来有研究提示抗C1q抗体在SLE,尤其是LN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gnello等[3]最先在SLE患者血清中发现一种能够与固相C1q结合的小分子反应物。后来,Uwatoko等证实这是一种针对C1q胶原样区的IgG型自身抗体。有研究显示SLE患者血清C1q抗体浓度升高,尤其在活动性LN中。在动物实验中,将抗C1q自身抗体注射入小鼠体内,C1q抗体会沉积在鼠肾小球中,引起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C1q是补体C1的第一组成亚单位,在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起重要作用。同时还参与介导单核巨嗜细胞系统清除感染因素,凋亡产物及免疫复合物。SLE患者中发现了针对C1q的自身抗体,它的致病作用及临床意义一直受到关注。有研究显示在SLE尤其是LN血清中,抗C1q抗体浓度明显升高,抗C1q抗体与SLE的严重程度和LN密切相关[5]。本研究检测了33例LN和43例非LN组血清中的抗C1q抗体浓度,结果显示LN抗C1q抗体浓度[(±)U/ml]和阳性率%,显着高于对照组()。SLEDAI≥10分组抗C1q抗体浓度[(±)U/ml]和阳性率%,显着高于SLEDAI10分组(),并且证实了抗C1q抗体浓度与SLE的SLEDA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在全部76例SLE血清抗C1q抗体浓度与其他风湿性疾病的比较中,SLE血清抗C1q抗体浓度[(±)U/ml]亦显着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血清中的浓度()。以上结果提示血清抗C1q抗体是一个能够反映SLE活动性的指标,同时对判断SLE的脏器损害,尤其是在LN的诊断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有实验证实抗dsDNA抗体与SLE直接相关,且抗体增高与活动性有关,是SLE独立的危险因素[6],抗Sm抗体对诊断SLE有较高的特异性,有研究证实抗Sm抗体在SLE中高表达是SLE发展至LN进程中比较重要的因子[7]。在本研究结果中,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在LN组和SLEDAI≥10分组中均有较高的阳性率,在与非LN对照组和SLEDAI10分组的比较中都有显着性差异()。然而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并非是唯一有显着性差异的检测指标。在LN和非LN对照组以及SLEDAI≥10分组与SLEDAI10分组的比较中,抗C1q抗体也显着高于对照组()。在以LN和SLEDAI作为因变量将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进行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后,作者发现入选的自变量有抗C1q抗体、抗Sm抗体,此结果提示抗C1q抗体在SLE诊疗中是较为重要的抗体。

肾脏是SLE最常受累的器官,肾脏受损程度是影响SLE疗效及预后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们一直研究一些血清学指标与LN的关系,本研究认为抗C1q抗体,在LN组和SLEDAI≥10分组中有较高的表达,且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是反映SLE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重要指标。是一个能够反映SLE病情变化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血清学指标。

【参考文献】

1TanEM,CohenAS,FriesJF,etal.The1982revisedcriteriafortheclassificationof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ArthritisRheum,1982,25:1271~1277.

2BombardierC,GladmanDD,UrowitzMB,etal.TheCommitteeonPrognosisstudiesinSLE:derivationoftheSLEDAI:adiseaseactivityindexforlupuspatients.ArthritisRheum,1992,36:630~640.

3AgnelloV,KofflerD,EisenbergJW,etal.C1qintheseraofpatientswith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andotherhypocoplementemiostates:charaterizationofhighandlowmolecularweighttypes.JExpMed,1971,134(suppl):228~241.

4MonovaD,MonovS,Ros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