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气制图及CAD实验报告_第1页
2023年电气制图及CAD实验报告_第2页
2023年电气制图及CAD实验报告_第3页
2023年电气制图及CAD实验报告_第4页
2023年电气制图及CAD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制图及CAD实验报告

——小时电子计时器

姓名:杨荣宗

学号:9

专业:自动化专业

一、实验简介

本次实验重要是两个实验的设计,数字秒表与电子计时

器。由于当时由于学校的一些社会实践的工作比较忙,因此选择了这

些较为简朴的实验科目进行,并完毕了数字秒表的原理图绘制与PC

B板制作。后期在数字秒表的基础上,加上部分元器件完毕了功能更

加复杂的电子计数器的原理图绘制与PCB板的制作。由于两个电路的

工作原理相似,电子计数器包涵了数字秒表的功能,本文在给出数字

秒表的原理图与PCB板之后,着重从电子计数器进行具体介绍。涉

及电子计数器原理图的muItisim软件仿真,电路各个模块功能的分

析,重要芯片的功能介绍以及内部封装和引脚分布,之后运用prot

e1软件绘制出电子计数器的原理图与PCB板。数字秒表只能完毕

00到59秒的计时功能,而电子计数器则可以完毕从00:00到59:59

的计时功能,并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实现快速校分,清零,自动报时

等功能。

二、实验器件介绍

重要芯片引脚图及功能表

CD4511译码器

图2.2.1CD4511译码器引脚图

表2.2.1CD4511译码器功能表

输入输出

LBLDDDDgfedcba字符

TIE4321

测灯0XXXXXX11111118

灭零10X00000000000消隐

锁存111XXXX显示LE=Of1时数据

译码110000001111110

110000100001101

110001010110112

110001110011113

110010011001104

110010111011015

110011011111006

110011100001117

110100011111118

110100111001119

CD4518计数器

VDD2CR2Q42Q32Q,2Q12EN2CP

图2.2.2CD4518BCD码计数器引脚图

表2.2.2CD4518BCD码计数器功能表:

输入输出

Q:3Qo

CRCPENQ2Qi

清零1XX0000

计数0t1BCD码加法计数

保持0X0保持

计数001BCD码加法计数

保持01X保持

CD4040分频器

图2.2.3CD4040分频器引脚图

NE555定期器

图2.2.2NE555定期器引脚图

表2.2.2NE555定期器功能表

RnRn(引脚Vil(引脚6)Vi2(引脚2)V。(引脚3)

4)

0XX0

1>2/3Vcc>l/3Vcc0

1<2/3Vcc<1/3Vcc1

1<2/3Vcc>l/3Vcc不变

74LS74D触发器

VCC2RD2D2CP2SD2Q2Q

1234567

1RD1D1CP1SDIQ1QGND

图2.2.574LS74D触发器引脚图

表2.2.574LS74D触发器功能表

输入输出

CPRDSDDQn+1Qn+1

清零X01X01

置“1”X10X10

送“0”t11001

送“1”t11110

保持011X保持

不允许X00X不拟定

74LS00双四与非门

vcc

141312111098

)

1-0

1234567

GND

图2.2.674LS00双四与非门引脚图

74LS20四入双与非门

图2.2.774LS20四入双与非门引脚图

74LS21四入双与门

图2.2.874LS21四入双与门引脚图

三、电路设计及结果

3.1数字秒表原理图

3.2数字秒表PCB板布线图

3.3数字秒表PCB板3D图

3.4电子计时器设计原理

3.4.1、各部分电路解析

3.4.1.1、脉冲发生电路

脉冲发生电路即为电子计时器产生脉冲的电路,本文采用NE

555振荡器和CD4040分频器产生实验所需要的脉冲信号频率其中:

fO=l.44/[(R1+2R2)C]=4.38kHzR1=1KQ,R2=3KQ,C=0,04

7uFoCD4040的最大分频系数是2,即Q12=f0/2=lHz(理

论值为1.068579Hz,每小时慢231.04秒),从Q12可以输出

1Hz,从Q11可以输出2Hz,从Q6可以输出500Hz,从Q7可以输

出1kHzo

MuItisim仿真电路如图1:

3.4.1..2、计时电路

本文采用二一十进制加法计数器CD4518来实现来实现计时电

路。CD4518时一种常用的8421BCD码加法计数器。每一片CD4

518集成电路中集成了两个互相独立的计数器,正好作为计时器的分

位(00—59)与秒位(00-59)的计数。当清零端输入1,EN端为1且

CP端输入时钟信号。其输出端Q3Q2QIQ。输出从0000到1001

(即十进制中的。到9)的循环。所以当使用其作为分和秒的个位进

行计数时不需对其进行反馈清零,而用其进行分和秒的十位计数时,

需要在Q3Q2QiQ。输出0110时(即十进制中的6),对其进行清零

(由于CD4518是异步清零)。

Multisim仿真电路如图2:(由于截图限制,只截下了部分电

路,下同)

图2

3.4.1.3、译码显示电路

本文选用CD4511数码管驱动芯片,将计数电路产生的即使信号

转化为数码管的显示信号。此处数码管选用共阴双字显示器,来自计

数电路的信号通过译码器CD4511,为了避免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烧

坏电路,本实验中在数码管的每一个显示输入端加上了限流电阻(约

330欧姆)。

Multisim仿真电路如图3:(同上,只截下分位电路)

图3

3.4.1.4、报时电路

记蜂鸣器的符号为W,根据报时规定实现三低一高整点报时(59

分53秒、59分55秒、59分57秒低声报时,59分59秒高声报时)。

得到报时电路的表达式如下:

W=59'53〃*f3+59'55"*f3+59'57"*f3+59'59〃*f

4

=59'53"(2"*f3+4"*f3+6"*f3+8"*f4)

本模块中采用74LS00、74LS20、74LS21、蜂鸣器的组合

产生了需要的电路。

Multisim仿真电路如图4:

图4

3.4.1.5、控制电路

3.4.1.5.1、校分电路

为了快速对计时器进行调时,并且检测的电路报时功能。在该电

子计时器中设计了快速较分电路。校分电路要实现的功能为:当开关

打到“0”时,计数器可以正常计数;当开关打到“1”时,分计数器

输入2Hz的脉冲实现快速的计数,调整分位的显示,而秒位则保持不

变。考虑到事件情况中容易出现抖动的现象,电路中引入了D触发器,

由于D触发器的输出端只在时钟的上升沿变化,而其他时刻保持上一

次的电平,很好的实现了防抖动的功能。相相应的在清零电路中也可

以采用同样的方式解决抖动的问题。

图5

3.4.1.5.2、清零电路

考虑到电子计数器功能的完整性,应当具有在任意时刻将计时

器复位的功能,因此设计了清零电路,来实现这一功能。由于前面

74LS74尚有一端没有用着,正好可以运用剩余的部分接到开关上来

实现同步清零。(实际连接中发现,此处可以不设立防抖动电路)(此

处由于截图不变略去,见总图6)

3.4.2、整体电路及PCB板

3.4.2.1>电子计时器multisim模拟仿真电路

由于软件的因素部分元器件的符号与实际芯片有所差异,对部分

进行了等效替代,但是实现了相同的功能,因此验证了实验电路的对

的性。原理图见图6:

3.4.2.2、电子计时器Prote1原理图

图7

3.4.2.3、电子计时器PCB板布线图

一土一F-L

--.——■.

.—rL

J.r士

♦■1

□—

曲.♦

一」1—

.1:1-

__

令尸

♦QI

.:-1

卜—

--

.1—

一一;1-

'1K

■f:

L1*卜士q

>!

♦淖—

■,■■

一1:

一;

F=3

♦L

■J

—.卜

r-

f—L-—,■■

1—L、一匚

-—rr:

1一:1二一

P♦一—.—

4

■:十

1

14-

—kpr十

1■I、一

♦孑►

♦L,

♦I**

♦44.

T♦二♦

口—

-1

L・Q_・…

口I

'>-,二

=—一

E

一—,

1.s^F-

F¥I

♦j匚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