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B卷带答案打印版_第1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B卷带答案打印版_第2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B卷带答案打印版_第3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B卷带答案打印版_第4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B卷带答案打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B卷带答案打印版

单选题(共50题)1、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自由贸易要求,被乾隆皇帝拒绝,这反映出清朝实行的政策是()。A.尊王攘夷B.休养生息C.抑制工商D.闭关锁国【答案】D2、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本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答案】B3、“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答案】C4、1967年1月,出现“一月风暴”的是()。A.上海B.北京C.广州D.武汉【答案】A5、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答案】A6、《资治通鉴》采用的体裁是()。A.经传体B.政书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一【答案】C7、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8、《伤寒》A.原书9卷,81篇B.全书10卷,22篇C.全书3卷,25篇D.全书8卷,73篇E.全书10卷【答案】B9、《左传·隐公六年》载:“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这里的“礼”指的是()。A.相邻国之间有救援赈灾的责任B.诸侯对周王有提供粮食的义务C.已经出现买卖粮食的商业行为D.王权衰落致使诸侯国放弃义务【答案】B10、《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记载:“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面纱主要依赖进口B.面纱产量大量积压C.经济危机已经出现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答案】D11、1776年初,潘恩的《常识》在北美大地流行,其中写道“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此处。分手”的含义是指()。A.印第安人要求自治B.南部种植园主要分裂C.殖民地人民要独立D.黑人要消除种族歧视【答案】C12、标志着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答案】C13、6~15岁儿童用药剂量折算是A.成人剂量的1/2B.成人剂量的1/5C.成人剂量的1/8D.成人剂量的1/4E.成人剂量的2/3【答案】A14、史载:“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文中“习俗”指的是()。A.郡国并行B.内阁专权C.地方割据D.门阀政治【答案】D15、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其中“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指的是()。A.设置市舶司B.选文臣掌军权C.设置理藩院D.选文官任知州【答案】D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这一改革的核心是()。A.引导农民与市场接轨B.增加农业发展的资金投人C.扩大农民生产自主权D.强化农业生产的指令性计划【答案】C17、1776年初,潘恩的《常识》在北美大地流行,其中写道“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此处“分手”的含义是指()。A.南部种植园主要分裂B.印第安人要求自治C.黑人要消除种族歧视D.殖民地人民要独立【答案】D18、某国际文件写道:“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该文件是()。A.《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家宣言》C.《德黑兰宣言》D.《波茨坦公告》【答案】D19、下列内容与吴起在楚国变法时取消贵族、官僚特权的做法一致的是()。A.“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百吏之禄秩”B.“损不急之枝官”C.“塞私门之请”D.“一(易)楚国之俗”【答案】A20、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21、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B.扩大基层民主选举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D.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答案】C22、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载文日:“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这句话针对的是()。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B.日本强行租借胶州湾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受挫D.《九国公约》的签订【答案】C23、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剑桥、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进入20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B.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C.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D.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答案】B24、《荀子·富国》记载:“故天子袜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下列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嫡长子继承制【答案】A25、有人说:“天安门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胜利。”与此说法相关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26、下面资料出自于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27、史学家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下列使战胜国感到最不满意的是()。A.中国赔款数量太少B.“修约”要求遭到拒绝C.鸦片贸易未合法化D.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有限【答案】D28、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答案】B29、《左传·隐公六年》载:“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这里的“礼”指的是()。A.相邻国之间有救援赈灾的责任B.诸侯对周王有提供粮食的义务C.已经出现买卖粮食的商业行为D.王权衰落致使诸侯国放弃义务【答案】B30、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它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问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自由地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地追求真理B.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C.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答案】C31、两宋时期共有正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该做法的目的是()。A.重视文教B.防止武将危及皇权C.解决武将割据地方的弊端D.缓解“冗兵”问题【答案】B32、东汉桓帝、灵帝之际,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歌谣:“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其反映的状况是()。A.中央权力加强B.地方势力坐大C.州郡割据混战D.尊崇皇帝诏书【答案】B33、下列关于全球化进程表述,正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之初,世界各地有了广泛的交流B.国际联盟成立后,世界和平得到有效保障C.随着世界市场形成,不同地区联系日益紧密D.随着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全球化进程中断【答案】C34、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A.使用铁器和牛耕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答案】B35、1981年1月,年已70岁的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他没有学过经济专业,却在最危难的时候带领美国走出“滞胀”泥潭,“里根经济学”成为世界经济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学说。下列经济措施最有可能属于“里根经济学”的是()。A.增加福利投入B.发展混合经济C.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奉行自由主义【答案】B36、战国时期,梁惠王问一位学者有关利国之道的问题,该学者答道:“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位学者是()。A.墨子B.孟子C.庄子D.苟子【答案】B37、从最初的西欧六国结盟到横跨大半个欧陆的28国集团.催生并推动这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38、1942年,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组织了一次战役,使太平洋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这场战役是()。A.中途岛海战B.冲绳岛登陆战C.珊瑚岛海战D.西西里登陆战【答案】A39、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说:“本部堂奉天子军,统师二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他所说的“师”指()。A.淮军B.湘军C.常胜军D.常捷军【答案】B40、《上海县竹枝词》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词作者的态度是()。A.支持守旧势力B.痛斥外国列强C.批评洋务运动D.同情海军官兵【答案】C41、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42、《新元史》记载:“上自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长,汉人南人贰之。”此处的“汉人”指的是()。A.所有的汉族人B.随蒙古人西征的汉族人C.原南宋统治下长江以南的汉族人D.原辽、金统治下的汉族人及契丹、女真族人【答案】D43、1917年初,《新青年》载文:“一日,须言之有物。二日,不摹仿古人。三日,须讲求文法。四日,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日,务去滥调套语。六日,不用典。七日,不讲对仗。八日,不避俗字俗语。”这篇文章的题目是()。A.《文学改良刍议》B.《敬告青年》C.《庶民的胜利》D.《文学革命论》【答案】A44、元朝“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行中书省【答案】A45、古代中国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这位思想家是()。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答案】C46、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祖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列侯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A.汉武帝贪婪暴虐B.列侯所献酎金的成色有问题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答案】C47、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把为外商服务的采办员或管事称为“买办”。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外国在华商行的增多,买办队伍逐渐发展起来。近代中国买办队伍壮大的主要背景是()。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B.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答案】A48、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辄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答案】B49、新中国建立初期,清除“一贯道”等反动会道门组织的运动是()。A.镇反运动B.“三反”运动C.反右派斗争D.“五反”运动【答案】A5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C.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答案】C大题(共10题)一、1912年3月7日,临时参议院开始讨论。3月11日公布,规定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的权利。在国家机构体制上,规定实行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需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请指出临时参议院公布的这份文件的名称及其性质。(4分)(2)依据材料说明这份文件为中华民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6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文件颁布的历史意义。(6分)【答案】(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2)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内阁总理由议会产生,对总统实行牵制,体现了责任内阁制。国务院通过内阁总理牵制总统,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实行司法权,体现了三权分立。(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它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二、材料:在经济特区发展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的建设也迈出了新的步伐。198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实行开放政策。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问题:(1)材料中所读的“经济特区”指的是哪些城市(2)材料的“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特区’’在开放程度上有何区别(3)简述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答案】(1)“经济特区”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区别:①经济特区是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他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媒介.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的一系列港口城市.是经济特区的发展。②经济特区是最为开放的,它的范围是指一个特定地区,包括城市和周围的村镇等;沿海开放城市是指在某一个城市中实施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开放程度不及经济特区。(3)格局:第一步:l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第二步:开放广州、上海等l4个沿海开放城市。第三步:建立长江三角溯、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增设上海浦东开、发区)。第四步:内地。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某教师教授高中必修1《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的导入。教师:大家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口号是什么吗学生: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教师:那么.你们是否知道2004年奥运会由哪个城市举办的学生:希腊的雅典。教师:雅典奥运会的口号是“欢迎回家”,英文是‘We1comeHome’,为什么雅典能向世界说出“欢迎回家”这样的话学生:因为雅典是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教师:说得对。古代奥运会之所以起源于雅典,是与这座城市的繁荣与文明有密切关系的,雅典被誉为“古希腊文化的中心,欧洲文明的摇篮。”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古代雅典的高度繁荣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课题——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1)教师的这种导入方式有什么特点和作用(8分)(2)采用这种导入方式应注意什么问题(8分)【答案】(I)使用的是谈话式导人。谈话特点和作用:特点:谈话法的最大特点是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和呼应,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作用:①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谈话的内容往往针对性强。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时大脑的兴奋,消除大脑皮质的疲劳。②能够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④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教育。(2)应注意的问题:①谈话的中心要围绕和服务于教学目的;②对谈话的内容做好充分准备;③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谈话;④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带有启发性、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⑤提问要面向全班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加;⑥教师对谈话中所提的问题最后要做出明确结论;⑦一般不要在课堂上完全采用谈话法。四、材料:在历史课中,老师讲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每个学生发一把小刀和一个橡皮,让学生在橡皮上刻自己的名字.比一比谁刻得好。学生们很好奇,十分钟后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刻的字进行点评。问题:(1)对教师的做法如何评价,说明理由。(2)历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制作时应考虑哪些问题【答案】(1)该教师运用了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如临其境的感觉中,进行历史的体验和思维,激发求知欲和情感,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不足之处:制作过程中师生关系没有协调好。体验式教学课上的环节、过程在具体教学中应是交叉进行或平行的,而并非单纯的制作与体验,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应将该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穿插其中,制作完成的过程也是教学目标完成的过程,教师应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效果更佳。(2)在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制作时应注意.①情境的直观性: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直观,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感,才能使学生有代入感.②启发性:创设形式要新颖,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的内容要有讨论的价值,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③过程的灵活性:课上的环节过程在具体教学中往往是交叉进行或平行的。引导参与时情境创设可能就在其中,实践探索的过程可能就是成果交流的过程,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环节灵活的融合,使学生“身临其境”.④操作时做好安排:课前确定主题、搜集活字印刷术制作的资料;课上引导参与_÷情境创设。实践探索成果交流;课后总结知识、提升能力。五、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李自成是明末农民军最杰出的领袖。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建元永昌。……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三月十七日,农民军已至北京城下。……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献忠叛乱……李自成也乘时猖獗,于十四年(1641年)攻陷河南……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陷襄阳,僭号“新顺王”。次年,李自成建国,号日大顺,改元永昌……这时洪承畴早为清军所俘,山海关之地全部沦陷,而流寇的势力已非明朝所能抵御。就在这一年,流寇攻陷北京,清军也接着入关。——摘自傅乐成《中国通史》问题:(1)对同一史事的叙述,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不同?(8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不同叙述的原因。(8分)【答案】(1)材料一主要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视角对史事进行叙述,对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持肯定的态度。材料二是从封建正统的视角对史事进行叙述,认为明朝的灭亡是由于农民军攻陷北京和清军入关造成的,将农民军称为“流寇”,对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持反对的态度。(2)出现这种不同叙述的原因如下。①材料一选自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该书的出版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作者深受阶级史观(革命史观)的影响,对我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持正面积极的态度,因此站在李自成和农民起义军的视角叙述明朝灭亡这段历史。②材料二选自傅乐成的《中国通史》,该书于20世纪60年代在台湾地区出版。作者由于身处台湾,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对农民起义持否定的观点,认为明朝的灭亡是由于农民军攻陷北京和清军入关造成的,从封建正统的视角叙述明朝灭亡这段历史。上述两种不同的历史叙述是由于作者具有不同的史观、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当时的时代背景造成的。六、《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历史必修1中对辛亥革命的教学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下面是某教师讲授《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片段:教师: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国内。各省的代表到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孙中山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谈谈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变中所起的历史作用。学生分小组讨论5分钟,各组代表发言5分钟。最后,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问题:(1)你认为在《辛亥革命》一课中安排这样的讨论主题是否得当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和课程内容体系说明理由。(10分)(2)教师拟定课堂讨论的主题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6分)【答案】(1)不得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课的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该教师的讨论主题“谈谈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变中所起的历史作用”是围绕孙中山个人的影响进行的小组讨论。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从课程内容体系来看,孙中山个人的历史作用并非该课内容的重难点部分。不应该选为讨论主题。(2)从主题自身的内容考虑:①注意主题内容的综合性;②加强主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③注意主题的目标性,要符合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和课程内容体系,能够完成课堂目标。从学生角度考虑:①注意主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②主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能力,既能引发学生思考,又要保证学生认真思考后能够解决这一主题。七、材料一:在国王授予城市的特许状中规定:任何人来到这个市镇,只消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主人的追捕:新来者虽然必须经全体市民一致同意才能留住城市,但只要无人对那一年零一天提出非议.就可算是一致同意了。此后除了国王以外的任何人对他都不再有领主权,即他成为了自由人。(摘编自[美]泰格《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材料二:特许状授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是为了使市民们更好地从事商业交易.这些权利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材料三:城市自治运动比任何后来的革命更为重要.甚至也比文艺复兴运动和印刷术的发明和罗盘针的发现.或比十九世纪的革命和由此而产生的所有产业上的革命,更为重要……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端。(摘编自[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问题:(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中世纪城市获取自治权的方式及其表现。(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历史作用。【答案】(1)方式:一般以金钱赎买,获得王室特许状为手段,也有极少数的城市居民不得不以武力来争取自由。表现:①材料一中表示,任何人要住满一年零一天才能免受先前主人的追捕.表明有部分居民以武力对抗的方式来获得自由.历史上有lll2年的法国琅城起义。②材料二中表示,为了更好地发展商业,允许市民享有个人自由、司法自由,以及拥有个人财产,表示市民能够通过个人财产的累积来实现自由化.(2)西欧城市的自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使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另一方面促使了农奴封建依附关系的松弛,利于农奴自身的解放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客观上有利于瓦解封建制度。而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阶级,并发展为资产阶级,他们的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促进了近代西方经济的发展。城市自治的理念与商业契约、司法独立、公民权利等紧密联系,推动欧洲社会思想和文化的转型。八、材料:王老师在讲授“秦王扫六合”这一课之前,做了一张调查量表,对学生掌握有关秦始皇的情况进行了课前调查:①对于秦始皇,你知道什么②关于秦始皇,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A.影视节目B.长辈朋友C.报刊D.历史教材E.其他途径③对于秦始皇你的印象是:A.英雄B.暴君C.明君D.昏君④回答上一问题的同学请说明理由⑤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心中的秦始皇。问题:(1)这位老师运用了什么教学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有什么优点(2)简述这种评价方法的功能。【答案】(1)王老师运用了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的优点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查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2)在教学活动中,诊断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决定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安排,辨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九、材料:下面是某教师设计的“文艺复兴”一课的教学流程:第一步:教师回顾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等已学内容,着重从经济、阶级关系等方面介绍14世纪意大利的社会状况。(5分钟)第二步:学生列表填出但丁、达.芬奇和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及影响。(8分钟)第三步:各小组推选代表上讲台展示所列表格的具体内容。(8分钟)第四步:师生共同点评小组代表的学习成果。(6分钟)第五步:教师引导学生浏览教材的相关内容,围绕“动脑筋”栏目的话题,分小组探究对文艺复兴的看法.并穿插教师的讲解和点评。(8分钟)第六步:巩固与小结新课.(5分钟)问题:(1)你认为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哪些优点(2)新课教学中应如何处理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之间的关系【答案】(1)时间分配合理,学生自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