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貌检测卷_第1页
202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貌检测卷_第2页
202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貌检测卷_第3页
202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貌检测卷_第4页
202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貌检测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地貌(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凝固瀑布”是由温泉区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热水溢出地面形成的。下图为“凝固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凝固瀑布”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化学侵蚀B.流水化学沉积C.风力堆积D.冰川侵蚀2.“凝固瀑布”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地表河流发育B.气候高温多雨C.可溶性岩石D.地势落差小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东营、滨州的全部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的部分地区。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范围和黄河三角洲景观。读图,完成下面两题。3.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冲积扇只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或入湖处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B.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D.黄河入海口的位置变化多宝沙山(位置见图1,景观见图2)位于都昌县多宝乡,是江南最大的沙山。鄱阳湖畔沙山很多,南北绵延数十千米,面积达三万六千多亩。多宝沙山黄灿灿的“沙滩”与隔河相望的葱绿庐山形成两条独具此处水道特色的色带,十分壮观。读图,完成下面三题。图1图25.多宝沙山所在的位置是()A.流水侵蚀形成的河流凹岸B.流水堆积形成的河流凹岸C.流水侵蚀形成的河流凸岸D.流水堆积形成的河流凸岸6.与多宝沙山的成因相似的是()A.新月形沙丘B.河漫滩C.“V”形谷D.沙滩7.该沙山的沙源直接来自()A.东部海岸海滩B.庐山疏松的土壤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D.我国西北沙漠雅丹地貌是干旱区常见地貌之一。下图是柴达木盆地“水上雅丹”地貌的景观图。该地貌的组成岩石主要来自湖底沉积物,雅丹地貌形成之后,由于河流改道,湖水汇入而形成“水上雅丹”。读图,完成下面两题。8.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9.推测“水上雅丹”的演化顺序()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②→④→③D.②→④→③→①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0.下列叙述正确的有()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金字塔形沙丘在许多沙漠中都是最大的风成地貌,其形态特殊,稳定少动,分布广泛。通过分析与实验模拟,某同学发现金字塔形沙丘是在新月形沙丘的基础上,受其他风向的改造,形成的具有3~6个棱面的星状沙丘。下图为祁连山北侧的甘肃敦煌鸣沙山上金字塔形沙丘形成模式图(箭头代表盛行风向)。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12.与新月形沙丘相比,金字塔形沙丘的形成条件最大的不同在于()A.沙源更丰富B.风力更强C.体积更大D.三组或三组以上风向13.模式图中,金字塔形沙丘的形成顺序应该是()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①—③—④—②雅丹是指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下图为甘肃敦煌雅丹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题。14.据材料推测,雅丹地貌发育的先后顺序为()①纵向沟槽切割,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②地壳运动使平坦的地表开始抬升③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面④流水和风力侵蚀,沟槽加宽加深A.④①③②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下面四幅地貌景观图片是某旅游爱好者在世界不同地点拍摄的。读图,完成下面三题。15.甲、乙、丙、丁四种地貌中,属于风蚀地貌的是()A.甲B.乙C.丙D.丁16.四种地貌中,由堆积作用形成的是()A.甲B.乙C.丙D.丁17.下列有关四幅图片拍摄地的推测,正确的是()A.甲可能拍摄于我国新疆B.乙可能拍摄于哈萨克斯坦C.丙可能拍摄于我国青藏高原D.丁可能拍摄于英国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00),该地西部距大西洋较近。读图,完成下面三题。18.现拟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a、b、c、d四条备选线路中,合理的是()A.aB.bC.cD.d19.与乙村相比,甲村()A.位于迎风坡,降水多B.位于阳坡,光照充足C.位于背风坡,降水少D.位于阴坡,光照不足20.乙村和图中最高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240米B.280米C.370米D.420米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0分。)21.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据此回答问题。(10分)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论证这一设想,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主要成分是CaCO3)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地区降水时间分配年降水量/mm年平均气温/℃年溶蚀率/(mm/年)广西中部相对均匀1500~200020~220.12~0.3湖北三峡中等1000~120012~150.06河北西北部集中400~6006~80.02~0.3设想二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1)分析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2分)(2)为什么在我国北方的深厚石灰岩分布区没有形成像桂林那样的“山水”景观?(4分)(3)分析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关系曲线的形成原因。补充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4分)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常见、最活跃的外力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全过程。流水不断以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形态各异的河流地貌。材料二图1示意湄公河流域及甲、乙两处河谷形态。材料三河口三角洲的形成速度和规模,主要取决于河流携带泥沙的数量、入海口附近地势以及海浪侵蚀速度。图2示意黄河三角洲面积1976—2004年的变化趋势。图1图2(1)比较甲、乙两处河谷形态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2)说出丙处地貌名称及形成过程。(3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1990年到2003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6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下图为黄河流域的地貌景观图。材料二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示意图。(1)材料一图中甲处地貌成因是作用。新月形沙丘两翼的延伸方向为(上/下)风向。(2分)

(2)材料一图中乙处为流水作用形成的冲积扇地貌。推测乙处从A到B,地表堆积的颗粒物粒径逐渐变(粗/细),这体现流水堆积的性。该地貌与丙处地貌共同的地貌景观特征是,两处地貌形成的过程相似。(3分)

(3)简述风沙对沙坡头段铁路的危害。(3分)(4)请结合材料二,描述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过程。(8分)24.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2分)(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3分)(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三点)。(3分)(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以A为起点,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些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这些同学质疑的理由。(3分)

答案全解全析1.B由材料中“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热水溢出地面形成的”可知,“凝固瀑布”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的化学沉积作用,故B选项正确。2.C“凝固瀑布”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可溶性岩石,只有具有可溶性岩石,才能使得地下热水中富含碳酸氢钙,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热水溢出地面后才会发生化学沉积作用形成固体碳酸钙,故C选项正确。3.C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时,由于流速迅速下降,河流所携带的物质大量沉积而成。而三角洲是由于河流入海或入湖处,水流速度下降,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故C选项正确。4.D黄河入海泥沙减少,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加强、黄河中游水利枢纽(主要是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设、黄河入海水量减少都有关系,而与黄河入海口的位置变化没有多大关系,D选项正确。5.D多宝沙山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河流凸岸一侧泥沙易沉积,沙源丰富,读图可知多宝沙山位于流水堆积形成的河流凸岸,D选项正确。6.A多宝沙山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与新月形沙丘的成因相似,A选项正确;河漫滩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V”形谷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沙滩由海浪堆积作用形成,故B、C、D选项均错误。7.C读图分析,鄱阳湖位于江西,水土流失较严重,泥沙随河流注入鄱阳湖并大量沉积,枯水期(冬季)鄱阳湖水位下降,附近沙洲和河漫滩出露。冬季,该地盛行东北风,风力大,裸露的泥沙被东北风搬离地面,受地形、植被阻挡,风力减弱,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多宝沙山,C选项正确。8.D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而“水上雅丹”是在雅丹地貌形成之后,由于河流改道,湖水汇入而形成的,因此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力侵蚀,故选D。“水上雅丹”和流水侵蚀、冰川侵蚀及风力堆积关系较小,故A、B、C均错误。9.B分析材料可知,“水上雅丹”的演化过程是这样的:先是湖泊水逐渐减少,最后干涸,湖底沉积物被风力侵蚀形成雅丹地貌;之后由于河流改道,湖水汇入形成“水上雅丹”。因此形成的顺序为④→②→①→③,故选B。10.A图中a表示干旱地区的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裸岩荒漠,①正确;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②正确;c表示流水搬运作用,流水将泥沙搬运到河流下游地势平坦地区,③错误;d表示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或冲积扇,④错误。故选A。11.B图中c为流水搬运,选项中只有②③和流水作用有关,在流水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沙尘暴与风力作用有关,土地荒漠化与气候干旱有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D由材料“金字塔形沙丘是在新月形沙丘的基础上,受其他风向的改造,形成的具有3~6个棱面的星状沙丘”可知,与新月形沙丘相比,金字塔形沙丘的形成条件最大的不同在于受三组或三组以上风向的影响,故本题答案为D。13.B根据材料可知,金字塔形沙丘是由新月形沙丘改造而成的,所以最开始应该为新月形沙丘的形态,即②;随着其他风向的改造,其棱面逐渐增加,出现④①,最后形成③。所以本题答案为B。14.C据材料可知,雅丹地貌发育过程先是形成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后地壳运动使平坦的地表开始抬升;再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土墩和沟槽,沟槽加宽加深;之后纵向沟槽切割,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最后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面。C选项正确。15.A读图分析,甲为风蚀地貌,乙为海蚀地貌,丙为喀斯特地貌,丁为风力堆积地貌,A选项正确。16.D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甲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乙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丙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故D选项正确。17.A甲为风蚀地貌,可能分布在我国新疆,A选项正确;乙为海蚀地貌,而哈萨克斯坦是内陆国,B选项错误;丙为石林,属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贵地区,C选项错误;丁为沙丘,属风力堆积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英国气候湿润,D选项错误。18.B山区修路的原则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a、b、c、d四条备选线路中,b线路穿过的等高线最少,线路较短,且沿平行于等高线方向走线,地势起伏小,路线平坦,最为合理,B选项正确。19.C根据文字信息和图示信息,只知道该地西部距大西洋较近。不能确定南北半球,所以也不能确定甲、乙两村位于阳坡还是阴坡,B、D错误;据图中盛行风的方向可知,甲村位于背风坡,降水少,C正确,A错误。故选C。20.B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乙村的海拔范围为150~200米,图中最高点是东北部的山峰,山峰的海拔范围为450~500米,可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50~350米,B选项正确。21.答案(1)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呈正相关。(2分)(2)①我国北方热量条件较差,降水较少;(1分)②北方生物量少,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南方低;(2分)③我国北方石灰岩分布区的流水溶蚀、沉积作用都比南方弱。(1分)(3)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从而促进了地下喀斯特地貌的发育;(1分)同时植物根系排放的酸性物质也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1分)绘图如下:(2分)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从广西中部到湖北三峡,再到河北西北部,年降水量逐渐减小,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石灰岩的年溶蚀率大体也呈降低趋势,说明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石灰岩的年溶蚀率呈正相关。(2)从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的差异方面分析即可。(3)本题有一定难度。判断分析时一定要结合设想二左图中所体现出的信息:植被覆盖率高→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高。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植物根系排放的酸性物质多,利于地下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喀斯特地貌的发育与地表水、地下水的丰富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设想二右图所示为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快,地表水、地下水就越少,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就越低,由此就可以补充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22.答案(1)甲处河谷深而窄,呈“V”形;(1分)乙处河谷浅而宽,呈槽形。(1分)原因:甲处河流流经高山峡谷,落差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1分)乙处地势平坦,流速慢,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1分)(2)名称:河口三角洲。(1分)形成过程:河流携带泥沙至河口;(1分)河口地区地势平坦,受海水顶托,流速减慢,泥沙大量堆积,形成河口三角洲。(1分)(3)变化趋势:三角洲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2分)原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少,三角洲泥沙来源减少;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拦泥蓄水,减少三角洲泥沙来源;海水侵蚀速度加快。(任答2点得4分)解析(1)图1显示,甲处位于河流上游,该处为高山峡谷,水流速度快,河流下蚀强烈,河谷呈深而窄的“V”形。乙处位于河流中游,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2)丙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因该处地势平坦,水流速度缓慢,泥沙大量堆积,形成河口三角洲。(3)根据图2中信息可知,1990年到2003年黄河三角洲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其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中上游修建水库导致的三角洲泥沙来源减少有关;同时,海水侵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3.答案(1)风力堆积(1分)下(1分)(2)细(1分)分选(1分)呈扇形(或三角形)(1分)(3)风沙侵蚀路基和铁轨;(1分)风沙堆积掩埋路基和轨道灯;(1分)风沙损坏通信、信号灯设备。(1分)(4)地面风从戈壁沙漠地带卷起颗粒物,一部分颗粒物由地面风直接搬运;(2分)另一部分被吹上高空由西风激流搬运。(2分)在现今的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风力减弱(或秦岭和太行山的阻隔),开始降尘,颗粒物最终堆积形成黄土高原。(2分)东南季风带来的降雨,对黄土进行侵蚀,形成了今天黄土高原一些地区千沟万壑的景象。(2分)解析(1)由材料一图示可知,甲处地貌为沙丘,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一般来说,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为缓坡、背风坡为陡坡,新月形沙丘的凸出方向,即迎风坡,因此新月形沙丘两翼的延伸方向为下风向。(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