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烟台南山学院毕业论文第16页特细号高密织物经纱毛羽的控制摘要特细号高密织物具有轻、薄、爽、滑以及手感柔软、富贵典雅、穿着舒适、附加值高的特点已经成为,目前机织物生产的主要产品。此类产品以府绸和防雨布为主,由于纱支细,织物密度大,加工难度和技术要求很高。掌握该类织物的加工难点,总结生产加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细号高密织物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纺织品,在国际国内均有很好的市场,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前景广阔,但特细号高密织物生产难度较大,一是纱线直径小,截面纤维根数少上浆时经纱吸浆率小,二是加入一定比例长绒棉,单纱断裂强度有所改善,单根毛羽增多,导致织机效率和产品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目,从而影响企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稳定提高。本文从影响浆纱质量的纱线质量、浆纱设备状态、浆纱上浆率、浆纱伸长率、浆纱回潮率等方面,为了降低纱线毛羽,提高特细号高密织物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探讨了细纱、络筒工序纱线毛羽的产生原因及减少毛羽的措施;重点研究了浆纱过程中合适的浆料配方及上浆工艺,能够有效降低和改善纱线毛羽,为提高特细号高密织物的质量提供参考。关键词:高密织物,毛羽,织造难点,浆纱AbstractFinedensityfabricislight,thin,bright,smoothandsoft,richandproductsatelegant,comfortable,highvalue-addedfeatureshasbecomewovenproductionofmainpresent.Suchproductswithpoplinandshowerproofclothisgivenpriorityto,becauseofthefineyarncount,fabricdensityisbig,theprocessingdifficultyandhighrequirementoftechnology.Masteryofthiskindoffabricprocessingdifficulty,sumsupproductionprocessandtechnicalmeasures,toimproveproductqualityandthecomprehensiveeconomicbenefitshavevery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Fine,high-densityfabricishightechnicalcontentoftextiles,hasagoodmarketindomesticandinternational,especiallyintheinternationalmarketprospects,butfine,high-densityfabricproductionisdifficult,Ayarndiameterissmall,lesssectionfibrousrootnumber,sizingwarpplasmaabsorptionrateissmall,2itistoacertainproportiontojoinlong-staplecotton,singleyarnbreakingstrengthimproved,singlehairinessincrease,leadtoweavingefficiencyandproductqualitycannotmeetexpectations,thusinfluenceenterpriseproductionlevelandincreasethestabilityoftheeconomicbenefit.Basedontheyarnquality,affectingthequalityofsizingsizingequipmentstatus,sizingsizingrateandsizingelongation,sizingmoistureregainandsoon,inordertoreducetheyarnhairiness,improvefinedensityfabricproductionefficiencyandproductquality,theyarnwasdiscussed,thecauseofyarnhairinessinwindingprocessandmeasurestoreducehairiness;Researchismainlyfocusedonthesizingprocessappropriatesizeformulaandsizingtechnology,caneffectivelyreduceandimprovetheyarnhairiness,inordertoimprovefinehigh-densityfabricqualityforreference.Keywords:High-densityfabric,hairiness,Theweavingdifficulty,sizing
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毛羽的概述 22.1纱线毛羽的定义及测试 22.1.1毛羽的定义 22.1.2毛羽的特征指标 22.1.3毛羽的测试 22.2特细号高密织物与纱线毛羽的关系 2第3章毛羽产生的原因 43.1细纱工序毛羽产生的原因 43.2络筒工序毛羽产生的原因 4第4章减少毛羽的措施 74.1纺纱 74.1.1原料选配及纺纱过程的控制 74.1.2自动络筒机对纱线毛羽的影响和控制 74.2织造 74.2.1整经 84.2.2上浆 9结论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第1章绪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纺织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竞争的焦点之一就是产品的质量。生产布的企业要使自己的产品占有市场并获得较好的利润,必须使生产的产品具有良好、稳定的质量。用布企业出于自己的利益,不仅要求得到的布料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并且重视和关心供货方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管理、技术人员等诸多因素进行控制的能力,否则将难以获得质量的保证。为此,生产布料的企业为获得质量上的信誉和最佳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影响质量的各方面实行有效的控制,以落实对外的质量保证。提高面料质量,首先要考虑到纺纱原料的选用,这是保证面料质量的基础;同时要求织机设备的状态良好和织布工艺的优选,还要结合操作、车间环境等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方面,通过对面料取样测试,得出质量数据和资料,然后与预定的质量指标作比较。预定的质量指标可源自产品标准、用户协议、统计值或工艺设计的要求,根据本单位的统计资料,应考虑适当的变异范围,从而确定质量控制的指标。近几年来随着纺织设备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特细号高密织物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特细号高密织物的织造难度较大,织疵的产生是所有纺织企业不可避免的问题。织物织疵是衡量纺织企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布面质量进行检验分析疵点形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再反馈到前面各个工序,从而加强原料、半制品、设备、工艺运转操作的管理减少布面疵点,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必由之路。所以,对于特细号高密织物产生疵点原因的分析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同时对特细号高密织物织疵的控制提供实用有效的措施,为企业提高织造特细号高密织物质量提供参考。论文通过收集了所在实习岗位的相关资料,又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论文主要探讨的特细号高密织物对经纱毛羽的控制,通过实验方案优化设计,以及对纱线中3mm以上的毛羽产生在细纱工序、络筒工序等,特别是在经纱上浆时,会使相邻经纱相互粘连在一起,在干分绞时,会将纱线表面已形成的浆膜撕裂,不但使浆纱表面粗糙,还会造成大量的落棉落浆并产生二次毛羽。通过协调以下参数减少经纱毛羽。第2章毛羽的概述2.1纱线毛羽的定义及测试2.1.1毛羽定义在纺纱过程中,由于受力条件和几何条件的不同,部分纤维伸出纱线的主体(即纱线的表面),这些伸出纱线主体的纤维头端或尾端(或中间部分)称为毛羽[1]。2.1.2毛羽的特征指标毛羽指数:伸出纱体表面一定投影长度的计数,根,m是最常用的反映毛羽分布密度的指标。毛羽值:毛羽总长度与片段长度之比。2.1.3毛羽的测试YG172型纱线毛羽仪可测试纱线上1~10mm长度羽的分布情况如图2.1。图2.1纱线毛羽2.2特细号高密织物与纱线毛羽的关系特细号高密织物的产品具有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大、市场潜力大的特点,棉织品必然会向特细号高密织物的方向发展。专家预测未来5~8年间JC9.7~7.3tex(60~80)的棉纱将占棉纱产量的75%。特细号高密织物的开发是衡量一个国家纺织加工水平的重要指标。特细号高密品种的开发集中体现了一个纺织企业的技术装备、技术力量及管理的水平。特细号高密织物的产品具有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大、市场潜力大等特点,是棉织品的发展方向。特细号高密产品具有薄、软、滑的丝绸风格,光滑细腻,透气吸湿性能好,花色多样、美观大方、立体感强,经后整理加工后,其产品手感柔软、富贵典雅、穿着舒适,是高档服装面料和家庭装饰用品的首选。但特细号高密织物生产的特点是纱支细、毛羽多、密度大、织物紧度大、生产难度大,劳动用工多,生产效率低,织疵率相对其它品种高。尤其是纱线毛羽对特细号高密织物来说是致命的危害,毛羽不仅影响纱线本身的表面光洁度和强力,而且直接影响织机生产效率及织物外观的光洁、清晰和滑爽。纱线中3mm以上的毛羽产生在细纱工序、络筒工序等,特别是在经纱上浆时,会使相邻经纱相互粘连在一起,在干分绞时,会将纱线表面已形成的浆膜撕裂,不但使浆纱表面粗糙,还会造成大量的落棉落浆并产生二次毛羽。在织造过程中,毛羽会造成开口不清及形成织物疵点等。因此,降低特细号高密织物经纱毛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第3章毛羽产生的原因3.1.细纱工序毛羽产生的原因在环锭细纱机上,须渐缩成三角形过渡区,处在加捻三角区中的纤维,受到纺纱张力和加捻的作用,产生向心条的加捻在前罗拉和钢丝圈之间完成。前罗拉嵌口输出的须条,因加捻作用使须条宽度逐压力,纤维反复发生内外转移,致使纤维的两端露出在纱体表面形成毛羽。在环锭细纱机上,毛羽的产生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经过牵伸后,从前罗拉钳口送出的纤维,在加捻三角区受加捻作用包卷成纱时,未被加捻力矩控制的大量纤维头端和少量纤维中段不能被卷入纱体露在外面而成毛羽:二是成纱后纱线受导纱钩、隔纱板和钢丝圈等的摩擦,使一些原本包入纱体的纤维端或纤维中段被刮、擦、拉、扭而露出纱体,形成新的毛羽。细纱工序纱线毛羽测试的纱线为JC5.8tex,JC6.5和JC7.3tex,测试结果见表3.1表3.1管纱毛羽测试(根\10m)品种/tex2mm毛羽3mm毛羽4mm毛羽JC5.8205.366.336.8JC6.5200.157.529.7JC7.3194.248.825.2测试条件:YGl72型毛羽测试仪,温度24℃,相对湿度65%,测试长度10m,速度为30m/rain,测试30次取其平均值。由表3.1,2mm的短毛羽较多,是组成纱线毛羽的主体,在织造过程中危害性较小;3mm以上毛羽虽相对较少,但对织造生产危害甚大。3.2络简工序毛羽产生的原因络筒工序纱线毛羽是指纱线经络筒后筒子纱上的毛羽,有时也称为再生毛羽。造成络筒工序纱线毛羽形成的主要原因如下:f1)自动络筒机机速高,纱线与各部件碰撞和摩擦严重,使一些包卷入纱体中的纤维端露出纱体。形成新的毛羽,或将原有短毛羽刮成长毛羽。f2)络纱张力和络纱速度对毛羽的影响非常明显,络纱张力和速度增大。纱线跳动严重,纱线和络纱部件的碰撞和摩擦加大,使毛羽增多。f3)槽筒速度和槽筒的材料影响毛羽的产生,槽筒速度和毛羽数成正比关系;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金属槽筒的毛羽数比胶木槽筒的毛羽数降低10%以上。金属槽筒有消除静电的作用,表面经特殊处理后,耐磨性能好,有利于减少毛羽数。而胶木槽筒耐磨性差,易被纱线磨出沟痕,沟痕又对纱线摩擦,使毛羽增加。f4)槽筒摩擦传动是产生毛羽的又一个主要原因,尤其是络圆锥形筒子时筒子母线上只有一个传动点速度等于传动槽筒的表面线速度,其余各点在卷绕过程中均产生滑移,筒子与槽筒的速度差愈大,对纱线的摩擦愈严重,毛羽增加愈多。比如JC5.8tex,JC6.5和JC7.3tex管纱经过自动络筒机后筒纱的毛羽测试结果见表3.2(测试条件同表3.1)表3.2筒纱毛羽测试(根\10m)品种/tex2mm毛羽3mm毛羽4mm毛羽JC5.8331.2124.263.5JC6.5320.1142.357.8JC7.3312.1152.651.7注:自动络简机为日eLMurata(村田)No7一II型,络纱速度1000m/mAn。从细纱机上下来的管纱与自动络筒机络筒后的筒纱毛羽增加情况见表3.3表3.3络筒后筒纱毛羽的增加率(%)品种/tex2mm毛羽3mm毛羽4mm毛羽JC5.861.387.372.6JC6.560.7130.597.6JC7.358.2212.7105.2由表3.3,络筒工序是毛羽增长最严重的工序,细纱经过络筒后毛羽可增加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后续的织造工序。由表3.1与表3.2对比,纱线经过络筒工序后大量增加的主要是3mm以上的长毛羽,而短毛羽增加很少。那就可以认定,管纱的毛羽大多是短毛羽,而大量增加的长毛羽主要是由络筒工序各部分导纱部件对纱体的摩擦造成的。在摩擦过程中,部分短毛羽被刮磨成长毛羽,纱线所受到的摩擦大小与纱线毛羽的数量特别是长毛羽基本威正比关系。可参照图3.1管纱毛羽图3.1管纱毛羽第4章减少毛羽的措施4.1纺纱4.1.1原料选配及纺纱过程的控制原棉性能对毛羽的影响较大的是长度、细度、成熟度、短绒率,抗扭和抗弯刚度。长度越长,毛羽越少;成熟度过小。纤维强力小,易折断,短绒增加,毛羽增多;成熟度过大,会使纤维刚性增加,抱合力减弱,毛羽减少。纤维的抗扭和抗弯刚度大,纤维弯曲扭转度小,容易使纤维端伸出纱体而形成毛羽。原棉若成熟度高,棉纤维的强力好,纤维相对粗细均匀长度较长,纱线单位长度内纤维数减少,纤维断头就减少,而且长细纤维易受加捻扭矩和纤维间摩擦力的作用而使可能伸出纱体的纤维头长度减短,所以会使纱体光滑,毛羽较少。由于不同特数和用途的纱线配棉标准不同,外从成本考虑时,不同品种和特数的细度控制在1.7dtex左右,主体长度控制在28.5mm以上,成熟度控制在1.55~1.65左右。另外,广泛采用紧密纺纱技术,即在传统环锭细纱机的牵伸区与加捻区之间加一个凝聚区,利用负压作用对纤维产生集聚效应,使处于须条边缘的纤维端有效地向须条中心聚集,最大限度地减小纺纱三角区。其成纱毛羽少,强力高,别适合纺制特细号精梳纱。4.1.2自动络筒机对纱线毛羽的影响和控制在自动络筒机上,首先管纱通常以高于细纱纺纱速度50~100倍的速度退绕,在气圈张力及摩擦纱段的作用下,纱线上的毛羽数会大量增加。其次是自动络筒机纱路长。纱线经气圈破裂器、预清纱器、张力器、电子清纱器和捻接器后。由于高速刮磨,会使毛羽逐渐增加。因为自动络筒机速度高,纱线和各部件碰撞和摩擦严重,使一些已包卷入纱体中的纤维尾端露出来成为毛羽,把原来的短毛羽刮成长毛羽。特别是经预清纱器和张力器后,毛羽增长幅度较大。在自动络筒机上加装毛羽减少装置Perla—A.当纱线高速通过该装置时,会受到压缩空气形成的高速旋转气流的作用,纱线上的毛羽特别是较长的毛羽在气流的带动下。绕着纱线主干进行旋转并包裹到主干上,达到使纱线的长毛羽减少的目的。4.2织造ZAX.9100~30型织机为积极式踏盘开口,电子送经、电子卷取,其机架采用高刚性结构设计,高速织造时,抗振性和耐久性较好。储纬器采用积极分纱的电控鼓筒储纬。主喷嘴单独设定排余气时问,辅助主喷可将纬纱用较低气压预先进行加速。辅助喷嘴每两个一组,单独设定喷射定时,保证高速织造时的稳定引纬,减少纬向织疵的产生,如双纬、吹断纬、停车痕等,对提高织物质量有利[2]。该品种上机试织时,由于浆纱质量问题织机车速开到750r/rain时,经纱断头增多,织口游动较大,且有边撑疵出现。故后梁后移,适当提高20mm;因特细号纱强力较低,为降低经纱断头高后梁、停经架高度,以减少经纱断头。主要织造工艺:后梁位置定为14~20mm;停经架前后40mm,适当减少综框开口量,采用76mm、80mm、84mm、88mm;为减少边撑疵,采用细齿边撑,减小送经量至4.5mm;用早开口,减少打纬时的织口跳动,开口时间定为300/280;织机速度平均9.5织造跳动,开口时间定为300/280;织机速度平均效果如下:项目试验生产织机车速/r·rain7501020经停/根·(台·班)123纬停/根·(台·班)4627织造效率/%8894下机一等品率/%8697纺纱方式不同对经纱毛羽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如图4.1图选用ZS.98贝宁格V型整经机,该型整经机用张力棒导纱,夹纱片夹纱,纱线离开张力装置后被直接引到整经机伸缩筘,使得筒子架不同区位引出的纱线对导纱通道的摩擦包围角差异小,保证了纱片张力的均匀一致,并有利于减少整经再生毛羽。由于外购纱的断裂伸长率差于乌斯特89公报25%的水平,在确定整经工艺时,贯彻以最大限度减少原纱伸长损失的原则,具体工艺如下:整经速度600m/min,张力棒隔距5mm,张力棒打开延迟时间1s,夹纱片打开延迟时间2s[3]。4.2.21.特细号纱的上浆要点及设备选型(1)特细号纱的特点是单强低,纱体纤维排列紧密。上浆时,纱线吸附率小,不易上浆,易出现表面上浆和浆膜粘附不牢现象。高速织造时需承受更多的反复拉伸和磨损,小开口、大张力、强打纬的高速织造要求特细号纱的浆纱必须提高耐磨性、贴伏毛羽和减小强度不匀率。(2)选用合适的浆料,是适当浸透和被覆、提高浆纱可织性的关键。被覆可保护浆纱表面免受磨损和伏贴毛羽,渗透不仅提高浆膜与纤维问的结合及阻止纱线结构解体,而且使浆膜被覆得更牢固,不易破碎脱落。(3)特细号纱上浆需要较高的上浆率来增加耐磨和伏贴毛羽,需通过高浓度实现高上浆。而高浓度易导致浆液粘度偏高,浆液流动性差,不易渗透,易并纱,干分绞困难,浆膜完整性差、再生毛羽增多,故必须选择高浓低粘、柔韧、延伸性好、均匀且与纱线粘着性好的浆料。根据以上分析,为提高纱线的上浆率我们选择的浆料及其特性如下:①EmsizeCP.L、TE.S是德国伊埃斯公司生产的复合变性马铃薯淀粉,粘度小,粘着力强,强度适中,可增加浆液、浆膜柔韧性,分纱轻快,有利于浆膜完整及减少二次毛羽的再生,对特细号纱良好的渗透能保证渗透与被覆合理分布[4]。②PVA一1799浆料成膜性良好,缺点是内聚力强,易造成干分绞困难,产生二次毛羽,但只要有效控制其比例,可弥补不足,发挥其优势。③添加CD—PT聚丙烯类浆料、CD.52蜡片等,以改善浆膜性能,增加浆料组分之间的混溶性能,提高浆膜的柔韧性及浆纱的弹性。为此,我们选择浆纱配方如下:浆料试验生产PVA一1799/%3424.7TE—S/%22.312CP—L/%16.722.3氧化淀粉/%42.422.3CD—Prr/%4.76.9CD一52/%2.21.5(4)选择贝宁格泽尔浆纱机。该浆纱机采用先进的七单元独立驱动,机上张力分区自动化电脑控制,压浆力采用独特的气囊加压,使压浆力的变化更灵敏柔和,保证浆纱速度变化时,上浆率更均匀,其湿分绞装置是用两根内部通蒸气,外涂防粘层的小烘筒,出浆糟的片纱被分成30。夹角后,导纱垂直向上进入预烘烘筒,能有效抹纱和贴伏毛羽,并降低干分绞的分纱阻力。2.浆纱工艺及效果浆纱工艺如下:项目试验生产浆液含固量/%14.214.0浆槽温度/℃9292浆槽粘度/s1512压浆力(经轴侧)/kN1010压浆力(烘房侧)/kN5~185—18浆纱车速/m·rain6060浆纱回潮率/%6.06.0退绕张力/N500500喂入伸长/%一0.4—0.4湿纱伸长/%+0.3+0.3干区张力/N10001000卷绕张力/N16001600压纱张力/N14001400蜡辊转速/r·min100100浆纱伸长率/%0.80.8上浆效果如下:项目试验生产上浆率/%15.815.4增强率/%35.431减伸率/%13.28.8毛羽降低率/%5278浆膜完整率/%7393浆纱好轴率/%68953.上浆质量分析通过对两种不同调浆配方用同一上浆工艺的浆纱质量进行对比,发现其结果存在显著差别。在上浆率相近的情况下,发生了下列变化:(1)减伸率从13.2%降到8.8%。CJ7.3tex的浆纱减伸率能降到13.2%,在上浆工艺上已达到较高水平。通过调整调浆配方,使浆纱减伸率进一步降至8.8%更是非常不容易。在浆纱设定伸长率为0.8%的前提下,试验配方中PVA-1799的浆膜断裂伸长率达160%以上,与断裂伸长率仅2%~3%的氧化淀粉混在一起,两者的断裂伸长差异悬殊,相差几十倍之多。当浆纱承受伸长载荷时,氧化淀粉浆膜首先断裂,当浆纱伸长到5%断裂时,PVA几乎仅承受断裂伸长160%的3%左右,几乎对浆纱的保伸没有帮助。而生产配方中,EmsizeCP.L、TE.S的断裂伸长率与纱线断裂伸长率相接近,能够共同抵御伸长载荷,所以可以达到进一步降低浆纱减伸率的目的[5]。(2)生产配方较试验配方浆膜完整率和毛羽降低率均有明显提高。试验配方中PVA含量偏高,浆液粘度偏大,导致干分绞时二次毛羽特别是长毛羽增多,造成浆膜不完整,浆纱耐磨性变差,且浆纱并绞头多,所以织机速度最高只能开到750r/min。调整配方后,用相同的上浆工艺,能够适应1000r/rain以上速度的需要。(3)特细号纱截面内纤维根数少,上浆以增加被覆、提高强力为主,宜采用中低压上浆。所以我们把出浆槽的压浆力设定得较低,I速5kN,Ⅱ速(60m/rain)18kN[6]。(4)浆纱好轴率从68%提高到95%。这主要取决于PVA用量的减少,干分绞阻力明显降低。对于单强较低的特细号纱而言,少用或不用PVA是减少并绞头、倒断头非常有效的途径。4.结果分析:(1)特细号织物高速织造对原纱质量要求更高,断裂强力CV值、千米粗节、细节和棉结至少需达乌斯特89公报25%水平[7]。(2)特细号纱浆纱必须选择高浓低粘、浆膜断裂伸长率与与原纱接近且粘着力强的浆料。保证干分绞顺利及浆膜完整,最大限度减少二次毛羽的再生。EmsizeCP.L、TE.S具备上述要求,满足高速织造的浆纱要求。(3)特细号纱上浆以被覆为主,兼顾渗透,提高纱线的强力和耐磨,保护纱线抵抗织造时的复合应力,宜采用中低压上浆,有利于提高浆纱耐磨性和贴伏毛羽。结论本文是应用自己在织造工序学到的一些知识来对特细号高密织物进行探讨和分析的,首先通过在车间学习了解了一些面料质量标准及疵点的判定,由于我主要在织造工序实习,所以关于一些纺纱工序常出现的成纱质量问题和具体解决措施,主要通过查阅资料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简单介绍了一些关于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常出现的一些常见质量问题,并简单提出了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并通过参考领导提供的一些数据来进一步了解出现的这些质量问题,还搜集了一些相关的图片并能辅助我更容易分析和使读者了解这些质量问题,也能使我在工作中尽量及早发现和避免质量问题,除此之外,还介绍了一下造成特细号高密织物经纱毛羽的其他因素,整经工序,特别是浆纱工序的重要性。具体介绍了上浆工序的要点,设备机型,浆液配方及效果,上浆质量及工艺分析。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的掌握对特细号高密织物经纱毛羽的控制。致谢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接近尾声,回首几年来在烟台南山学院的点点滴滴,辛勤的老师,可爱的同学,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在他们的帮助和关怀下,和学校丰富的学习资源,才一步步地走到今天。本论文是在恩师王文志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到实验到成稿,每一步都倾注了老师辛勤的汗水。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老师在学术上严谨负责的态度和在生活上平易近人的作风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谨在此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祝福!同时感谢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为本课题提供的实验材料,感谢纺织服装学院所有教师的支持。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两年多来一直给予我默默的关怀和精神上的支持,成为我顺利完成学业的坚强后盾。参考文献[1]薛少林.减少纱线毛羽的探讨[J].棉纺织技术,1999.[2]郭焉.王绍斌.织造质量控制.第1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3]吴俊梅.控制特细号纱毛羽提高其可织造性能[J].纺织科技进展,2006.[4]刘登科.特细号高密织物的浆纱工艺分析[J].棉纺织技术,2006.[5]周永元.纺织浆料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6]陈新祥,余桂莲.纯棉细号高密织物的上浆工艺实践[J].天津[7]刘登科.特细号高密织物上浆工艺分析[J].棉纺织技术,2006.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基于Cygnal单片机的μC/OS-Ⅱ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γ-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防盗报警系统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委托经营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奶粉品牌线上直播带货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版智能停车场建设工程承包简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益活动布展策划与实施协议3篇
- 2025年度煤炭行业信用风险管理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绿色建筑项目泥水工安全责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马铃薯种植保险及风险防控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船舶空调系统改造与环保验收合同3篇
- 个人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服务合同(2024版)3篇
- 2025年度化肥电商平台合作与服务协议2篇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 肺炎临床路径
- 外科手术铺巾顺序
- 创新者的窘境读书课件
- 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 如何克服高中生的社交恐惧症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三 APP的品牌建立与价值提供
- 电子竞技范文10篇
- 食堂服务质量控制方案与保障措施
- VI设计辅助图形设计(202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