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第5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社会保障概论(第5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社会保障概论(第5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社会保障概论(第5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社会保障概论(第5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功能第1章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功能第2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第3章席卷全球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第4章社会保障基金第5章社会保障管理第6章社会保障水平第7章社会保障法第8章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第9章老年社会保障(上)第10章老年社会保障(下)第11章就业社会保障第12章医疗社会保障第13章工伤社会保险第14章生育社会保障第15章军人社会保障第16章残疾人社会保障第17章员工福利第18章住房社会保障第19章最低生活保障第20章农村扶贫开发第21章法律援助本章重点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保障的体系结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组成部分及各自的特点社会保障的功能1.1社会保障的定义及基本体系结构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1.1社会保障的定义及基本体系结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1.2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它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却因失去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1.2社会保险强制性互济性储备性补偿性特点1.2社会保险老年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残障社会保险死亡社会保险社会保险项目1.3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社会救助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1.3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对象:(1)无劳动能力、无人赡养、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是孤儿、孤寡老人、领社会保险补贴仍不能维持最低生活的人。(2)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但因意外灾害降临,遭受重大财产损失、人身损伤,一时生活困难的人。(3)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个人和家庭。1.3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内容贫困救济灾害救济1.4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及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1.4社会福利公共福利事业特别的、专门性的福利事业局部性或选择性的福利措施上述三种内容的综合社会福利类型1.4社会福利未成年人福利老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劳动者福利社会福利内容1.4社会福利货币形式服务形式实物形式社会福利形式1.5社会保障的功能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矛盾的调节器社会政治的稳定剂关键术语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社会保险socialinsurance社会救助socialsuccour社会福利socialwelfare社会功能socialfunction思考题1.简析社会保障的定义包含哪些内容?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应如何理解?2.简述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有哪些不同特点。3.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第2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本章重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类型2.1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生产社会化、经济市场化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后,生产是以大规模的工厂、农场为单位,劳动者如遇到疾病、伤残、年老、生育等风险,无法再依靠家庭来保障他们的生活了,于是,由政府出面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可避免会出现两极分化。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对那些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给予物质帮助,以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呈现周期性,在经济增长时期,会吸纳大批劳动力,在经济收缩或停滞时期,大量工人失业。这些工人失去收入,生活来源断绝,就必须保障其生活必需。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时代,生产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智能型劳动力的培养不可能在家庭内部进行,所需的培养费也较高,因此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费用和子女的教育费用都需要由社会给予支持帮助。2.2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国家干预主义福利经济学理论凯恩斯主义贝弗里奇福利国家计划2.3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2.3.1从民间慈善事业到政府立法济贫对贫困者给予救济,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初期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行为。后来,社会用成文或不成文的社会规范将其固定下来,便有了慈善事业。在社会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各种宗教或世俗的慈善事业无力满足社会上的保障需求,国家便出面干预,国家的介入使救济行为成为政府的一项社会政策。为阻止劳动力流动,稳定社会秩序,消除失业、流浪和贫困现象,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又称旧《济贫法》)。英国政府于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其主要原则是:政府有保障公民生存的义务,认为救济不是消极行动,而是一项积极的福利举措,并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人员从事此类工作。2.3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2.3.2社会互助组织的普遍发展互助组织产生于17世纪末,是产业工人为抵御劳动风险而创立的互助互济基金会组织,它聚集会员的力量,组织会员之间的扶危济困。这种以抵御劳动风险为目的的互助组织,从制度属性、管理形式、项目设置、责任承担等方面,为后来的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组织经验和基础。2.3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2.3.3商业保险商业保险起源于15世纪的海上保险。但在17世纪以前,海上保险业务只是银行和放债人的副业,没有专营的保险公司。到17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了承保火险的保险公司,18世纪出现了人寿保险公司,后来又出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业务。2.4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2.4.1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19世纪80年代,当时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令:1883年,颁布了《职工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上述法令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由此产生。2.4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2.4.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性质不同。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以保证社会安全为目的的保险制度,商业保险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2)保障对象不同。社会保险以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为对象,商业保险以全体国民为对象。(3)权利与义务对等内涵不同。社会保险首先强调劳动者必须履行为社会贡献劳动的义务,商业保险强调投保人员所缴保险费的多少决定保险金的多少。2.4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2.4.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4)管理体制不同。社会保险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集中领导,由社会保险专门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商业保险机构——保险公司是自主经营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5)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为标准,商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完全以投保人所缴保险费的多少为标准(6)立法范畴不同。社会保险属于劳动立法范畴,商业保险属于经济立法范畴。2.5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发展

——多种制度模式的形成2.5.1“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是最早出现的社会保障模式,因此也被称为“传统型”社会保障这种模式的模式。特点是:以劳动者为核心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强调劳动者个人在社会保险方面的责任,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以劳动者和雇主的社会保险缴费为主,国家财政给予适当支持,即个人和雇主投保,国家资助。这种模式重视社会保险中权利与义务的密切联系,强化自我保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效率原则;同时,保险基金在成员间统筹使用,符合大数法则原理,也体现了保险互助互济的宗旨。2.5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发展

——多种制度模式的形成2.5.2“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以英国为典型代表。福利国家就是使公民普遍地享受福利,让国家担负起保障公民福利的职责。2.5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发展

——多种制度模式的形成2.5.3“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欧和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仿效苏联的社会保险模式,建立了“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特点:保障对象包括全体劳动者;受保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一切保险费全由企业主和国家负担;社会保险待遇高;保险待遇不与缴费多少相关联,而与工龄挂钩;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事宜。苏联解体之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转型或改革,这种模式逐渐淡出。2.5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发展

——多种制度模式的形成2.5.4“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这是一种主要靠个人缴费的社会保险制度,以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centerpensionfund,CPF)为代表。特点:要求会员首先自立,依靠自己;在因工资收入低下、存款达不到最低限额时,由家属填补,会员之间并不调剂互助。这样就把个人享受的待遇和自己的努力与存款的多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公积金存款越多,所享受的养老金、医疗保健等待遇也越多。2.6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6.1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保障国民党政府:《暂行工厂通则》(后改为《工厂条例》)和《监察工厂条例》。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劳动政策方面,采取适当地改善工人生活和不妨碍资本主义经济正当发展的政策。1948年12月27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在东北解放区颁布试行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并于1949年7月1日扩大到东北解放区所有公营企业。这是人民政权建立的第一个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的劳动保险制度。2.6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6.2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企业职工劳动保险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3.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4.对革命军人的优待和抚恤关键术语市场经济marketdirectedeconomy《济贫法》PoorLaw互助组织mutualaidorganization商业保险commercialinsurance思考题1.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2.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什么?3.不同社会保障制度类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3章席卷全球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本章重点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发生的问题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因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3.1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3.1.1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出现的问题及其背景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社会人口结构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3.1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3.1.2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改革缴费制度,增加缴费收入改进计发办法,节约支出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层次性社会保障制度渐进式改革的思路3.1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3.1.2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行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在世界银行以及诸多经济学家的倡导下,一些国家开始降低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的给付水平,同时,以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发展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型养老金。多支柱的养老金制度也改变了原有的养老金财务模式,即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变。上述转变使其给付模式由给付确定型(definedbenefit)向缴费确定型(definedcontribution)转变。所谓给付确定型,是指雇员未来领取的养老金的待遇标准是事前已经确定的3.1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3.1.2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能力整合分散的基金结构,提高医疗保障资金的互助共济能力扩大覆盖范围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保机构从被动补偿走向战略购买3.1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3.1.2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将失业保险与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相结合,实施积极主动的失业保险政策实行灵活的失业保险政策,鼓励企业减少解雇的行为失业保险制度改革3.2经济转轨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与监管水平改革社会保险制度创建积极的失业保险制度改进社会保障制度的缴费及给付标准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3.3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3.3.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缺乏足够的储蓄用于投资,其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制约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所以,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所能提供的保障水平一般低于发达国家。3.3.2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特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使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更侧重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和社会救助制度,更注重社会保障制度的消除贫困的作用。3.3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3.3.3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1981年,智利实行养老金制度改革,实行完全个人账户制,新参加工作的员工必须加入,老员工则选择留在旧制度中或是加入新制度。政府通过发行“认可债券”的方式解决制度转轨的成本问题。智利全国成立了12家私营的基金管理机构供参保者选择,这些管理机构之间可以开展竞争。3.3.4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健康保健”的目标,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以扩大保障覆盖面,确保居民享受基本医疗保健为主。3.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制度条块分割情况严重给付水平差别过大与平均主义并存总体经济发展低水平下存在局部高福利3.4.1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社会化程度低3.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新模式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新的医疗保险体系完善就业保障制度3.4.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与措施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运营与监督水平建立和完善居民住房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的法制化建设关键术语社会保障制度改革reformofsocialsecuritysystem养老保险制度改革reformofpensioninsurancesystem医疗保险制度改革reformofmedicalinsurancesystem思考题1.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遇到了哪些问题?它们是如何解决的?2.经济转轨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3.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哪些变革?4.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5.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我国有哪些可借鉴之处?第4章社会保障基金本章重点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4.1社会保障基金概述4.1.1社会保障基金的界定及分类社会救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是指国家通过经常性预算和财政性拨款等形成的,专门用于救助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是指用于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机会时的基本需要的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和社会从已有的社会财富中提存、积累并用以援助或补偿社会保障对象的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4.1社会保障基金概述4.1.1社会保障基金的界定及分类社会福利基金军人保障基金储备基金社会福利基金是指国家和社会用于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基金,包括财政性福利基金、社会化福利基金和企业自有的福利基金。军人保障基金是为实施军人社会保障而筹集、积累的资金,它包括优抚基金、安置基金、军人保险基金等。储备基金是发挥补充、调节功能的社会保障基金。4.1社会保障基金概述4.1.2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社会保障基金是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消费性社会后备基金。从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看,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国家、企业或集体、个人的原始收入,再通过政府财政拨款、企业或单位统筹以及个人缴费等再分配方式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然后,根据一定的法定条件对不同项目的社会保障对象提供经济补偿或福利服务,通过对一部分国民的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从而改变国民收入原有的比例,使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发生变化,即将一部分原属于国家和企业的份额转移到个人消费领域。4.2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4.2.1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政府财政支持雇主和个人缴费社会筹资其他渠道4.2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4.2.2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方式征税方式收费方式强制储蓄方式4.3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4.3.1社会保障基金给付原则保障受保障者基本生活需要的原则随物价变动调整待遇水平的原则共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原则4.3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4.3.2社会保障基金给付方式货币支付实物支付服务支付4.3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4.3.3不同种类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社会救助待遇给付社会保险待遇给付社会福利待遇给付4.4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4.4.1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必要性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有利于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减轻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如果社会保障基金能够保值,可以保证受益人的福利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还可以保证受益人未来的福利增长。此外,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社会保障基金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由此必然带来社会总产出的增长,从而起到加速经济发展的作用。4.4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4.4.2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风险和投资原则风险系统性风险:政治风险、政策风险、利率风险、经济周期风险、购买力风险和市场缺陷风险非系统性风险:非全局性、理论上可以通过基金管理者的操作进行防范、化解的具体风险原则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分散化原则流动性原则4.4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4.4.3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工具金融投资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实业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等不动产投资4.4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4.4.4社会保障基金运营方式稳健型运营方式风险型运营方式组合型运营方式4.5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制4.5.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纵向上横向上高层管理机构中层管理机构基层管理机构社会保障主管机构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社会保障基金经营机构社会保障监督机构4.5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制4.5.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可以分为政府集中型和私营竞争型两种。政府集中型管理模式是指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公共管理部门负责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私营竞争型管理模式是指政府运用市场规则,由私营的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社会保障基金,政府的职责在于监督。4.5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制4.5.3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是指国家授权专门机构依法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运营、发放等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确保基金安全并实现保值增值的必不可少的过程。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原则:安全性原则、法制化原则、公正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审慎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关键术语社会保障基金socialsecurityfund养老保险基金pensioninsurancefund现收现付pay-as-you-go完全积累式fullyfunded债券bond股票stock思考题1.社会保障基金可以分为几类?2.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有哪些?3.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是什么?4.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投资渠道有哪些?5.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原则是什么?第5章社会保障管理本章重点社会保障管理内容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1社会保障管理内容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管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社会保障对象管理社会保障机构管理5.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5.2.1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在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下,政府不仅要负责制定社会保障政策和法规,对社会保障实施的范围与对象、享受保障的基本条件、资金来源、待遇支付标准与支付方式以及有关方面(主要是国家、用人单位、个人)的责任、义务、权利等做出具体规定,还要负责检查和监督这些政策和法规的正确实施,受理有关社会保障的申诉,调解和裁决具体工作中所发生的纠纷。5.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5.2.2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管理的体制政府负责社会保障立法和监督,社会公共组织负责社会保障业务管理,即立法监督与具体业务分开管理。社会公共组织是区别于政府机构和企业的具有自治性的由法律承认的公共团体。一般由雇主、雇员和政府三方代表组成各种社会保障委员会、理事会或基金会。在有的国家,政府只负责立法、制定政策及监督,不直接参加管理,虽无权干涉社会公共组织的正常业务,但是有权对这些组织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5.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5.2.3以私营机构为主的管理体制以私营机构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在国家立法和制定基本政策的前提下,其他所有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具体政策的制定)全部由企业化的私营公司来承担,实体性的工作由私营公司来具体运作。这种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养老保险制度中。5.3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5.3.1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保障管理仍缺乏有效的法律管理和监督机制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有待提高,集中管理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基金保值增值压力比较大社区服务体系有待发展,社会保障管理基层基础工作需要加强5.3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5.3.2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加强法制管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强化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的职责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为社会保障对象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提升社会保障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健全社会保障预算,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关键术语

社会保障管理socialsecuritymanagement管理体制managementsystem法制管理managementoflegalsystem思考题1.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当前我国应该主要从哪些方面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第6章社会保障水平本章重点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及评价标准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统计测算方法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问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城乡结构6.1社会保障水平的概念、特点及意义6.1.1社会保障水平及其指标社会保障水平是指在特定时期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高低程度。其计算公式为: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社会保障支出总额是指在特定时期一国或地区实际支出的各种社会保障费用的总和。6.1社会保障水平的概念、特点及意义6.1.2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及其特点制约因素1、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2、政治、社会结构3、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4、历史、人文等其他因素特点1、动态性特征2、刚性特征3、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区域”6.1社会保障水平的概念、特点及意义6.1.3研究社会保障水平的意义(1)客观描述社会保障程度的高低,并进行国际间、地区间比较,探索、总结和运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与运行的自身规律。(2)通过增加设置不同的控制变量,可分类计算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内部各行业、各地区甚至各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子指标,进行综合的分析比较,促使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合理化与内部优化。(3)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自身运行与其经济、社会效应的分析,确定社会保障适度水平,评价社会保障运行状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与控制。(4)社会保障适度水平与社会保障自身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相结合,可以建立起“社会保障警戒模型”,构成社会保障预警系统的核心。6.2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6.2.1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标准社会保障水平既包含“量”的内容,又包含“质”的特征。“量”是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但是,对于一定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社会保障水平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的要求是否“适当”,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这也代表了社会保障“质”的方面。社会保障水平是“质”与“量”的统一。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否的判断标准,就是社会保障制度在保证公民一定经济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实现制度本身的可持续发展。6.2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6.2.2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测定社会保障适度水平有多种方法,基本的方法包括实证分析的方法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历史资料对社会保障水平做出评价。对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或效应,是判断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理论分析方法要求以社会、经济、人口理论为依据,提炼出与社会保障水平相关程度较高而又有统计可能的变量,借助经济学中的基本经济模型、函数,构造出社会保障水平的数理测定模型。6.2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6.2.3社会保障预警系统社会保障预警是指社会保障预测、监督机构通过建立科学、灵敏的预警系统,通过对量化资料的分析,及时发现并预测可能出现的社会保障潜在风险,以便国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社会保障财务危机的发生,维持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运转。科学、灵敏的社会保障预警系统包括:设置合理的社会保障预警指标,建立迅捷的信息资料收集与传导机制,开展人口老龄化、失业规模、社会保障支出的中长期趋势预测,定期发布社会保障运行情况的有关信息等。6.3中国社会保障水平6.3.1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口径本书采用如下统计口径:1998年(不包括1998年)以前统一按《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的“全国保险福利费用总额”来确定当年社会保障支出。1998年及以后,本书在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和财政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加总的基础上,剔除其中的重叠部分,从而得出社会保障支出。6.3中国社会保障水平6.3.3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的思考1、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的宏观认识一方面,在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方面,2013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是6.83%,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相比并不算低,这样的保障水平可以认为是比较高的。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可能已经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作为各国实施收入再分配的主要工具的社会保障政策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缩小贫富差距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6.3中国社会保障水平6.3.3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的思考2、财政与社会保障水平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通常以社会保险为核心,而社会保险缴费的强制性则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基础。国家财政汲取能力较强,社会保障支出的适当增加也就有了较好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高于同时期GDP的增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随之不断攀升,由1998年的11.7%攀升到2013年的22.71%。与财政汲取能力增强相联系的是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亦大幅度上升,从1998年的2.76%上升到2013年的6.83%。6.3中国社会保障水平6.3.3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的思考3.社会保障水平与企业的承受能力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企业缴费率都明显偏高。企业缴费率偏高直接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6.3中国社会保障水平6.3.4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城乡结构当前我国城乡社会保障水平悬殊是城乡差别的重要体现,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后,我国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时,必须遵循城乡有别的原则,把有限的财力集中于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6.3中国社会保障水平6.3.5从社会保障水平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金水平明显高于企业职工,有悖于社会公平原则。但也应认识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对于国家机器的顺利运转和社会稳定来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任何国家,无论建立何种养老保险制度,公职人员都是首先被覆盖的群体,而且养老金待遇水平普遍高于私人部门。关键术语社会保障水平socialsecuritylevel社会保障水平指标indexofsocialsecuritylevel社会保障预警系统pre-warningsystemofsocialsecurity思考题1.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有哪些?2.研究社会保障水平的意义何在?3.简述社会保障水平“不适度”的表现及其影响。4.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问题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是否适度?5.如何从社会保障水平的角度科学看待当前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机制改革?第7章社会保障法本章重点社会保障法的概念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历史沿革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社会保障法的内容和形式社会保障争议处理7.1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及特征7.1.1法律与社会保障关系社会保障关系源于民事关系。社会保障关系的立法被视为现代法制建设的里程碑,因为它创造了更广泛的社会权利,即公民平等分享社会财富和得到社会保护的权利。欧洲学者T.H.马歇尔(T.H.Marshall)对此做出了精辟的归纳:民事权利产生于18世纪;政治权利产生于19世纪;社会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产生于20世纪。公民从民事权利中得到人身、财产和言论自由的保护;从政治权利中得到参与社会和国家事务的管理权利;从社会权利中得到就业和社会风险的权利保护。只有建立了社会权利体系,公民才真正与国家联系在一起。7.1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及特征7.1.2社会保障法的概念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具体是指调整国家、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在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并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既包括以基本法形式出现的社会保障法,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社会保障的规范,还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关于社会保障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7.1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及特征7.1.3社会保障法的特征社会性强制性协调性安全性7.2社会保障法的原则、内容和形式7.2.1社会保障法的原则1.权利保障原则2.社会共同责任原则3.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4.社会公平原则5.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7.2社会保障法的原则、内容和形式7.2.2社会保障法的内容社会保障法的内容由社会风险覆盖事项和社会保障关系覆盖事项构成。国际劳工组织1952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社会风险覆盖事项包括生育、疾病、失业、职业伤害、年老/死亡和家庭困难;社会保障关系覆盖事项包括资金筹集与运营、制度管理与监督、待遇支付、争议处理等。7.2社会保障法的原则、内容和形式7.2.3社会保障法的形式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6.法律解释7.条约与协定7.3社会保障法的历史发展7.3.1世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发展1.社会保障法的产生最早对社会保障进行专门立法的是英国。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颁布了《济贫法》,标志着社会保障从分散走向统一,从临时性走向制度化,从随意性走向法律化2.社会保障法的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的德国。3.社会保障法的完善和调整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工业和其他一些劳动力集中的产业衰落,大批工人失业或被迫改换工作。面对庞大的失业大军和需要解决的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法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7.3社会保障法的历史发展7.3.2中国社会保障法的历史发展1.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保障立法新中国成立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开展革命斗争开始就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张,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2.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保障立法(1)1949—1966年的创立时期(2)1966—1977年的停滞时期(3)1978年以来的改革发展时期7.4社会保障争议处理制度7.4.1社会保障争议的概念社会保障争议即社会保障当事人之间围绕社会保障权利、义务发生的纠纷,通常围绕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建立和相应权利、义务的履行而展开。社会保障争议主要划分为两类:(1)社会保障行政争议、(2)社会保障劳动争议。7.4社会保障争议处理制度7.4.2社会保障行政争议处理方式1.社会保障行政复议社会保障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对实施社会保障管理职能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行政处理决定有意见,向劳动保障行政机关提出要求重新处理的一种制度,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7.4社会保障争议处理制度7.4.2社会保障行政争议处理方式2.社会保障行政诉讼社会保障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实施社会保障管理职能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人民法院通过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从而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7.4社会保障争议处理制度7.4.3社会保障劳动争议处理方式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社会保障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障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键术语社会保障法socialsecuritylaw行政法规administrativelawsandregulations法律规范legalcriterion宪法constitution思考题1.简述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内容。2.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哪些行为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第8章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本章重点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的理论依据与思想流派政府责任的模式中国社会保障中政府的履责现状国际上政府责任的发展趋势政府责任的种类中国社会保障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8.1理论概述8.1.1思想流派经济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中间道路8.1理论概述8.1.2理论依据市场失灵说公共职责说国家认同说8.2实践分析8.2.1制度模式有限政府模式责任政府模式政府包办模式有效政府模式8.2实践分析8.2.2责任内容制度设计与规范责任财政责任监管责任实施责任8.3国际社会保障改革中政府责任的调整及效果政府责任方面都呈现出如下趋势:第一,在责任分担方面,政府责任走向适度化。第二,在制度模式选择方面,政府越来越注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和倾向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激励功能。第三,政府从监管合一向管理与监督适度分离转化。第四,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具有开放性和选择的自由度。第五,政府与其他主体的配合不断增多,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了官民结合、政府与市场结合的发展趋势。8.4中国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8.4.1责任演变中国政府责任的演变,是随整个国民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和社会保障改革进程发生的,总体上呈现出下列趋势:政府责任正在从不规范走向规范,从责任模糊走向责任清晰,从无限责任走向有限责任,正在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8.4中国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8.4.2现状分析1.责任分布上:行政主导2.责任主体之间:边界模糊3.责任履行上:越位与缺位并存4.责任种类上:重直接投入,轻间接引导8.4中国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8.4.3深化改革中政府责任的走向1.整体思路社会保障事业必须由政府主导。政府责任承担能力的有限性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刚性扩张决定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保障既是改善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状况的现实需要,是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更有丰富的理论予以支撑。8.4中国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8.4.3深化改革中政府责任的走向2.合作方式社会组织类型优势功能社会保障各个子系统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团体倡导功能主导主导参与民办非企业单位服务功能参与参与主导基金会资助功能参与参与参与关键术语政府责任governmentalresponsibility公共职责publicresponsibility财政责任fiscalresponsibility监管责任theresponsibilityofadministrationandsupervision无限责任unlimitedresponsibility有限责任limitedresponsibility社会组织socialorganization思考题1.试说明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的理论依据。2.列出社会保障实践中政府责任的模式及种类。3.试说明国际上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的演变趋势。4.评价中国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的现状。5.简述社会保障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走向。第9章老年社会保障(上)本章重点老年社会保障的概念及重要性老年社会保障的基本类型、原则与实施方式老年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9.1老年社会保障的概念及重要性9.1.1老年社会保障的概念及对象老年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系统中的一个主要项目,是对退出劳动领域或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行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措施。老年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上的老年人。判定老年的标准可以依据几种年龄概念:日历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9.1老年社会保障的概念及重要性9.1.2老年社会保障的重要性老年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最重要,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由年老导致的无劳动能力是一种确定性的和不可避免的风险。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如工伤保险、残疾人保障等,虽然如工伤等事件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可能比年老更严重,但是其人数和需要的资金量大大少于老年保障,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是不能与老年社会保障相比的。很多国家的养老金支出是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份额。9.2现代老年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与实施方式9.2.1老年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享受保险的权利与资格条件对应的原则保障基本生活水平的原则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9.2现代老年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与实施方式9.2.2享受老年社会保险的资格与条件年龄和投保年限条件年龄和工龄条件年龄、工龄和投保年限条件年龄和居住期限条件9.2现代老年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与实施方式9.2.3养老金的给付方式绝对金额制薪资比例制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各国依照本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来确定养老金的给付范围、项目及标准。具体的给付标准有一定的差异。9.2现代老年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与实施方式9.2.4老年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原则和影响因素安全的原则效率的原则老年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原则社会效益的原则人口年龄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影响老年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因素9.3老年健康保障和福利服务老年健康保障日益成为当代各国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在传统社会中,保障健康基本上是个人的事情。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中,保障公民的健康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发展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健康保障需求日益增加,实现社会化的老年健康保障是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9.3老年健康保障和福利服务发达国家发展老年健康保障的基本方式(1)由国家和政府建立起全民性的医疗保险制度。(2)建立和发展老年医疗保健社会服务体系。(3)建立起实用和可操作化的老年医疗保障服务系统。9.3老年健康保障和福利服务发达国家老年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1)老年福利包括了公民可以享受到的现代文明生活的全部待遇(2)以普遍福利为特色的保障制度从以往侧重对老龄社会问题的“治疗”转变为对问题的“预防”(3)新的社会福利制度注重依据社会经济的波动(4)老年福利的实施对象包括了所有的老年人,不管其有无退休金收入(5)老年福利的项目比较丰富关键术语老年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fortheelderly老龄化ageing老年社会保险elderlysocialinsurance老年社会福利elderlysocialwelfare思考题1.老年社会保障的意义有哪些?2.现代老年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影响老年社会保障基金精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老年福利应包括哪些内容?第10章老年社会保障(下)本章重点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发展的历史概况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中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如何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10.1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发展及主要内容10.1.1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历史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一个时期,是我国老年社会保险的建立和发展阶段。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规定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由企业负担,建立了企业职工退休养老制度。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不断充实和调整,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老年社会保险的范围逐渐扩大。(2)老年社会保险条件逐步放宽,标准不断提高。(3)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10.1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发展及主要内容10.1.2中国养老保险资格条件和待遇的规定1.关于离退休条件的规定(1)男工人和男干部年满60岁、女工人年满50岁、女干部年满55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1997年规定企业职工累计缴纳养老保险金时间15年),可以享受退休金待遇。(2)特殊行业或岗位,如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工人与男职员年满55岁、女工人与女职员年满45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均可退休养老。10.1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发展及主要内容10.1.2中国养老保险资格条件和待遇的规定1.关于离退休条件的规定(3)工人男年满50岁、女年满45岁,连续工龄满10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4)中央、国家机关的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委书记、省长、主席、市长和相当职务的干部,退休年龄可延长至65岁;教授、研究员以及相当于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经所在单位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中央、国家机关部委批准,可延长退(离)休年龄,但最长不超过70岁。10.1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发展及主要内容10.1.2中国养老保险资格条件和待遇的规定2.关于离退休待遇的规定(1)退休金待遇规定。工人与干部退休待遇,按其工龄长短,按月领取退休金,其标准一般为本人工资的60%~75%,领取至死亡时为止。(2)离休待遇规定。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参加革命工作、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干部和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地下工作或参加民主党派的人员,以及1948年年底以前在解放区工作、享受政府薪金待遇的干部,男年满60岁,女年满55岁,离开工作岗位后享受离休待遇,发给本人退休前工资100%的养老金。10.2中国城镇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10.2.1城镇老年社会保险制度改革1.改革传统的现收现付制为部分基金积累制,建立新的资金运行方式2.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3.扩大养老保险金的来源,实行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养老保险费用的办法4.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社会覆盖面,对城镇大多数劳动者、城镇居民实行养老保险5.建立养老基金增值机制6.建立退休金与社会经济发展挂钩和退休人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新机制7.由单位管理转变为社会化管理10.2中国城镇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10.2.2改革后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新问题1.隐性债务2.个人账户基金“空账”运转问题3.养老金资金缺口问题4.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的安全问题10.3中国老年福利事业10.3.1老年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福利城市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城市老年人文化服务设施10.3中国老年福利事业10.3.2老年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公共财政的投入严重不足福利水平较低地区间差距大,发展不平衡10.4中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10.4.1中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历史回顾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我国政府开始对农村生活困难的老人实行社会救济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这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1996年,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把建立农村居民贫困救助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从2005年开始,国家政策规定农村“五保”救济的经费全部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负担。10.4中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10.4.2农村老年社会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农村集体退休金制度10.5建立覆盖全民、更加公平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1.加快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养老保险水平3.实现对老年社会救助的全覆盖,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托底作用4.加紧建立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机制5.建立渐进性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6.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7.加快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关键术语老龄问题problemofageing老年保险elderlyinsurance老年福利elderlysocialwelfare老年服务socialserviceforelderly思考题1.简述中国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2.简述中国现阶段城镇老年社会保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3.简述中国现阶段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4.简述建立覆盖全民、更加公平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思路。5.如何发展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第11章就业社会保障本章重点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构成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中国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11.1失业保险11.1.1失业、失业率、失业保险1.失业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失业的定义是:一定年龄范围之内的劳动人口,同时满足下述三个条件的视为失业:(1)本人无工作,没有从事有报酬的职业或自营职业;(2)本人当前具有劳动能力,可以工作;(3)本人正在采取各种方式寻找工作。我国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失业”一词的界定是:失业是指劳动者在有劳动能力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得到适当职业而失去收入的状态。11.1失业保险11.1.1失业、失业率、失业保险2.失业率国际上通行以失业人数同在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比例反映失业率,即:失业率=失业人数÷(在业人数+失业人数)×100%。我国使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计算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城镇在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例,即: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在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以此反映失业率。11.1失业保险11.1.1失业、失业率、失业保险3.失业保险及其制度类型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非因本人原因失去工作、中断收入的劳动者,提供限定时期的物质帮助以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具有保障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双重职能。世界各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大体可以分为下述几种基本类型:(1)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失业保险制度。(2)非强制性的失业保险制度。(3)失业救济制度。11.1失业保险11.1.2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失业保险起源于欧洲。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工人在工会的领导下成立了互助会,自己团结起来开展救济失业、保障就业的活动。1911年英国颁布《失业保险法》,率先建立起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面临“滞胀”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发达国家开始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陆续修订失业保险法规,赋予其促进就业的功能。进入90年代,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定位更加清晰明朗,即建设“就业导向型”失业保险制度。11.1失业保险11.1.3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失业津贴给付标准失业津贴给付期限11.2失业预防和就业扶助11.2.1失业预防对企业解雇的约束失业预警制度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11.2失业预防和就业扶助11.2.2就业扶助以优惠政策鼓励失业者创办企业开发社区工作岗位开辟家庭雇工就业领域鼓励失业者向劳动力短缺地区流动采取措施扶持就业困难群体实施职业轮换制度政府和社会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11.2失业预防和就业扶助11.2.3失业预防和就业扶助措施存在的问题(1)对劳动市场的过度管制(解雇约束)限制了企业的用人自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市场的良性运转。(2)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心理教育薄弱。(3)小企业倒闭率很高,创造的就业机会也不稳定。11.3中国就业社会保障制度11.3.1中国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改革开放前的失业救济和就业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旧中国留下了400多万失业人员,问题严峻。为此,政务院发布了《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对失业人员进行了妥善安置。进入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劳动者免去了失业之忧,失业救济制度逐渐淡出。11.3中国就业社会保障制度11.3.1中国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就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1)出台新的就业方针。(2)建立失业保险制度。(3)构建新时期就业保障制度。(4)推出积极就业政策,完善新时期就业保障制度。11.3中国就业社会保障制度11.3.2中国就业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1.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方面:现行失业保险制度设计有疏漏,不能涵盖所有劳动者。2.失业保险基金发挥功能不足,给付水平过低3.农民工的失业保险问题4.灵活就业者的社会保险问题5.大学生的失业保险问题6.就业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关键术语失业保险unemploymentinsurance失业预防preventforunemployment就业扶助employmentassist再就业工程projectofre-employment思考题1.就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由哪几项内容构成?2.各国规定的享受失业保险条件中,共同强调了哪几个方面?3.《失业保险条例》与《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比较,有哪些变化和突破?4.如何完善我国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第12章医疗社会保障本章重点医疗社会保险的定义、特点及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医疗社会保险的筹资、给付项目、支付方式及费用分担方式当前国际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趋势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改革的情况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历史沿革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我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形成12.1医疗社会保险概述12.1.1医疗社会保险的定义和特点医疗社会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特点第一,医疗社会保险具有普遍性,其覆盖对象原则上应是全体公民。第二,医疗社会保险涉及面广,更具复杂性。第三,医疗社会保险属于短期性、经常性的保险。12.1医疗社会保险概述12.1.2医疗社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民间保险逐渐在欧洲发展起来。一开始多是在某种行业或社区的基础上,由消费者自愿组织各种基金会、互助救济组织。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自愿的民间保险逐渐转向社会保险。1944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医疗服务建议》,呼吁各国政府对公民实行“综合的、普遍的健康保护”。美国1965年建立了由政府举办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和穷人医疗救助制度。12.2医疗社会保险筹资机制12.2.1筹资原则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12.2.2筹资来源(1)被保险人个人缴纳的保险费;(2)被保险人所在单位(雇主)缴纳的保险费;(3)政府资助以及其他方面的收入;等等。其中个人和单位缴纳的保险费是医疗社会保险资金的主要来源。12.2医疗社会保险筹资机制12.2.3筹资方式(1)固定保险费金额;(2)与工资挂钩(按工资的百分比缴纳);(3)与收入挂钩(按个人收入的百分比缴纳,不仅仅是工资);(4)按区域缴纳(按各区域内卫生基本设施的条件,确定几种保险费级别);等等。其中,最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与工资挂钩,即工薪税的方式。12.3医疗社会保险的给付项目12.3.1医疗社会保险的给付原则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按时、足额、合理偿付原则12.3医疗社会保险的给付项目12.3.2医疗社会保险的给付项目及其发展趋势医疗社会保险给付主要采取医疗服务给付的形式。医疗服务内容习惯上分为下列几项:(1)一般医疗服务,包括住院服务、通科医师服务、专科医师服务、辅助性服务(如X光、化验等实验室检查)、视力检查和配镜、救护车服务、护理服务、康复服务等;(2)牙科保健,包括牙科检查、牙齿修复;(3)精神卫生,包括心理咨询、治疗和监护;(4)预防保健,包括妇女产前、产中、产后保健,计划免疫、健康体检等;(5)药品,包括药品供应和医生开处方。12.4医疗社会保险的支付方式12.4.1支付的地位与作用医疗社会保险费用的支付(medicalpayment)也称为医疗保险费用偿付或结算,是指医疗社会保险机构作为付款人,代替被保险人支付他们接受医疗服务所花去的医疗费用,对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所消耗的经济资源进行补偿。费用支付是医疗社会保险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方面改变了传统医疗服务中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直接交换关系,形成了医疗服务提供者、患者和保险机构(第三方付费人)之间的三角关系。从而解除了双方对费用的担忧,医患之间的经济关系退到了次要地位;另一方面,对医疗保险方和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起着调节作用。费用支付方式还是医疗费用控制的阀门。12.4医疗社会保险的支付方式12.4.2支付方式分类第三方支付方式(医疗保险机构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1)按服务项目付费(2)按人头定额付费(3)总额预算(4)定额付费(5)按病种付费(DRGs)(6)工资制(7)“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标准”(RBRVS)支付制需方支付方式(被保险人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1)定额自付(co-payment)(2)扣除保险(deductibles)(3)共付保险(co-insurance)(4)限额保险(limitsandmaximums)12.5国际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趋势1.从后付制转向预付制2.集服务提供和筹资为一体的“管理式保健”兴起3.储蓄型医疗保险制度独树一帜12.6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发展12.6.1改革的背景与初步探索第一阶段,1981年至1985年8月,主要是坚持“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第二阶段,1985年9月至1989年3月,主要是基本医疗保险费由政府、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形成新的筹资机制。第三阶段,1989年至1994年,在试行大病统筹意见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特点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12.6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发展12.6.2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1)贯彻“低水平、广覆盖”方针(2)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形成新的筹资机制(3)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4)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5)加强医疗机构改革,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确定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和标准(6)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公务员医疗补助与企业补充医疗保险(1)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来源列入当年财政预算,经费专款专用,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开管理,单独核算。(2)允许企业在按规定参加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建立补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资金由企业或行业集中使用和管理,单独建账,单独管理。12.6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发展12.6.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国务院又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有关目标原则、组织管理、筹资标准、资金管理、医疗服务管理等基本政策。自此,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2.6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发展12.6.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200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12.6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发展12.6.6医疗救助制度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12.6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发展12.6.6医疗救助制度我国在制度层面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以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互助、商业医疗保险和职工互助保险)为补充,以医疗社会救助为兜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关键术语医疗社会保险medicalsocialinsurance给付项目benefitpackage预付制pre-payment后付制post-payment按服务项目付费fee-for-service(FFS)健康维护组织healthmaintenanceorganization(HMO)总额预付制globalbudget按病种付费diagnosisrelatedgroups(DRGs)管理式保健组织managedcareorganization(MCO)个人医疗账户individualmedicalsavingsaccount社会统筹医疗基金socialriskpoolingfund思考题1.医疗社会保险有哪些主要特点?2.当前国际医疗保险改革的主要趋势是什么?3.为什么要实行个人医疗账户和社会统筹基金相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4.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5.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发展的目标是什么?第13章工伤社会保险本章重点工伤社会保险的基本内容国内外工伤社会保险的发展历史及前景我国工伤社会保险制度13.1工伤社会保险的概念及原则13.1.1工伤社会保险的界定工伤社会保险亦称工业伤害保险、因工伤害保险、职业伤害赔偿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家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的必要的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