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给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书_第1页
某给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书_第2页
某给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书_第3页
某给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书_第4页
某给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县排水工程(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前言*****县位于*****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古为且兰古国,今是黔东南明珠。*****县位于东经107º35`40"-108º12`48",北纬26º43`46"-27º14`30",东临施秉和台江,南接凯里市,西连黔南州瓮安县、福泉市,北邻遵义地区余庆县,距省会贵阳196km,距州府凯里46km,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县目前的县城为新州镇区,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进行,*****县内外部交通条件的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全县社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产业门类日渐增多,规模逐渐增大,城乡居民生活向小康水平迈进。为谋求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县重新审视了自身在区域中的发展定位,以便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合理的发展策略,提出了“一城两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构架。在此背景下,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受*****县水务局委托,开展*****县排水工程(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通过组织设计人员进行现场踏勘、现状调查、收集资料,并就有关问题与*****县水务局、住建局、相关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共同磋商,反复酝酿,编制完成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结合*****县总体规划、各乡镇政府、社区总体规划及排水工程规划的基本框架和指导思想,本可研以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为原则,构建安全、可靠、经济的排水系统,来满足乡镇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编制本可研的过程中,得到了*****县水务局、住建局、环保局、各乡镇政府、社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及有关政府部门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省*****县排水工程(一期)1.1.2建设单位*****县自来水公司1.1.3编制单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1.4建设地点*****县新州城区、旧州城区、新州至旧州片区、重安镇、谷陇镇、上塘镇、野洞河镇。1.1.5规划年限结合县城及各乡镇总体规划,对规划年限确定如下:近期2020年,远期2025年。1.1.6工程内容本工程主要内容为*****县新州城区、旧州城区、新州至旧州片区、重安镇、谷陇镇、上塘镇、野洞河镇厂外配套雨污水管网工程。配套排水管网的污水排水系统,主要内容有:排污干支管、雨水干支管、检查井等。1.1.7建设内容及建设资金1、修建*****县城(新州城区、旧州城区、新州至旧州片区)及4乡镇雨污水收集系统,管网总长156.74km,其中污水管道长14.67km,雨水管道142.07km。2、项目总投资27300万元。1.1.8工程预期目标到2018年,*****县新州城区、旧州城区、新州至旧州片区、重安镇、谷陇镇、上塘镇、野洞河镇一期污水收集系统建成。工程建成后,可解决雨污合流造成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够,污水收集不彻底,县城及场镇河道水质差,污水乱排的现场,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工程建成后必将为旅游度假、投资招商提供美好环境,可大大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从而带来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1.2编制依据1.2.1主要规范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标准》(建标148-2010)《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199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2006年版))《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水污染物排放限值》(GB4126-200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20509-2000)《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3-2008)《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2011)《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城镇排水系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技术规程》(CJJ120-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2000)《过程检测及控制流程图用文字和图形符号》(GB2625-81)《控制室设计规定》(HG20508-2000)《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第四分册-排水工程》(HGZ47-104-2007

年)《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及国家有关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建标(2008)162号文)《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0册技术经济》(2012年);《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1.2.2规划和相关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省地方村镇规划标准》、《黔东南州城镇建设管理条例》《*****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省发展改革委会、省建设厅、省环保厅);《*****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其它相关资料。1.3编制原则1)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及环境治理的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2)在*****县统筹城乡发展和各乡镇规划的指导下,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3)服从城镇总体规划的原则和要求,并与城镇道路、给水、防洪、环保、电力、电信、移民迁建,近期建设等工程规划相协调;4)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精心编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5)根据统一规划,分期、分阶段建设的原则,统筹兼顾近、远期工程内容,以近期为主,考虑远期的发展;6)因地制宜的根据客观实际,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工程投资,节省用地、节省能源,并降低运行成本;7)积极稳妥地引进、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新材料,提高运转的可靠性,适当提高自动化程度,尽可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8)尽可能减少污染物在收集、输送、处理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防止二次污染;9)污水处理厂建设与污水管网的建设相配合。1.4编制范围及内容本可研编制范围为*****县排水工程(一期)配套管网工程。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城镇污水收集系统主要污水干管及雨水干管的规模与走向;2)对整个污水配套管网及雨水管网工程作投资估算。第二章项目概况2.1城镇概况2.1.1总体情况*****县为*****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县位于*****省东南部,黔东南州西北部。东邻施秉县,东南接台江县,南与凯里市接壤,西连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的瓮安县、福泉市,北接遵义市的余庆县。县境南北长60km,东西宽57km,幅员面积1668km2。县城距州府凯里49km,距省会贵阳176km。截至2011年,*****县幅员面积为1668km2,下辖8镇6乡分别为新州镇、旧州镇、重安镇、谷陇镇、平溪镇、黄飘乡、上塘乡、一碗水乡、纸房乡、浪洞乡、翁平乡、重兴乡、苗陇乡。2011年,*****县户籍人口为38.65万人,比2010年增加0.22万人,增长0.57%;常住人口为26.14万人,比2010年减少2000人,下降0.77%。2011年,*****县境内共生活有20个民族。其中,苗族、革家人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4%。2011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737万元,比2010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542万元,增长2%;第二产业增加值23764万元,增长37.1%,其中:工业增加值15730万元,同比增长34.3%;建筑业增加值8034万元,同比增长42.6%;第三产业增加值108431万元,增长19.6%。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2.8%、12.1%和55.1%。*****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优化农业环境,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步伐。*****县作为经济强县,发展前景非常可观。2.1.2新州镇(1)镇区基本概况新州镇系*****县城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邻施秉县,西接野洞河镇,南抵重安镇,北接旧州镇,距省城贵阳196km,离州府凯里54km。全镇总面积312.7km2,辖28个行政村,5个社区,364个村民小组,100个居民小组,281个自然村寨,全镇总户数26025户,总人口76223,农业人口59265人,非农业人口16958人,全镇总耕地面积28728亩,其中田21479亩,人均耕地面积0.82亩。境内居住着汉、苗、革、侗、壮等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数的69.8%,以苗族居多。(2)镇区产业概况全镇农村形成了以“增钱增粮”为目标,以“两杂”种子为龙头,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不断增大特种养殖业、渔业、环保经济林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的格局,粮、牧、林、渔、烟得到同步发展,农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提高。2003年实现水稻种植面积21580亩,其中杂稻推广18298亩,占水稻面积84.8%,在水庆、长岭、东坡、学坝、沙井村创建了优质稻示范工程,共种植特种优质稻“滇屯502”324亩,杂交优质稻“川香成2号”87亩,优质米种植5900亩,占水稻面积27%;玉米种植面积落实4980亩,其中玉米育苗移栽面积3510亩,杂交玉米3742亩,全镇生猪存栏19804头,出栏率88.1%;耕牛存栏8354头,出栏率7.4%山羊存栏1564只;肉类总产量完成1434吨。桑园种植管护941亩,春蚕订种12张,养蚕示范户15户;实现稻鱼工程262亩,水产品总量33.27吨。实现退耕还林面积4768亩,宜林荒山造林2700亩。营造经济林452.8亩,生态林4047.2亩,薪炭林850.2亩。该镇烤烟生产已是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一个支柱产业,其主攻方向是选用新技术,主攻质量,提高生产,增加效益,走科技兴烟之路。镇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富民强村及小康村的目标建设,根据各村的特点,以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发展各村的特色种养业,鼓励农民充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或租赁形式开发山地资源,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几年来西瓜种植稳定在5000亩左右,地瓜在2000亩左右,辣椒在6000亩左右,各种干、鲜果林7000亩左右,其它的经济作物也不断增加,如太子参、油料果木等。2.1.3旧州镇(1)镇区基本概况旧州古镇隶属于*****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25km,距州府凯里79km,距省会贵阳市204km。全镇总面积223km2,平均海拔684m,平均降雨量1121mm,平均气温15.7℃,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润宜人。全镇辖15个村,2个社区,有16513户,5499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数为31635人。(2)镇区产业概况旧州古镇地势平坦开阔,万亩大坝一望无垠,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稻谷、玉米、小麦、红薯、洋芋、油菜、花生、水果、畜禽等,自古以来便是*****东部重要的商品粮和畜禽基地。旧州古镇商业发达,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史可考已达2300余年。在周、春秋战国时为“且兰”国古都,秦汉置牂牁郡,三国时置牂州,以后历代王朝相继在此建郡、州、府、司、卫、县等治所。因地处水陆交通的交汇点,作为连接西南边陲与沿海发达地区航运线的最后一个水码头,自古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百姓富有,为黔东商业文化重镇。悠久的历史给旧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古城的街区与建筑群多形成于明清时期,文物古迹众多,在面积约1.4km2古城内,曾有"九宫、八庙、三阉、四堂"之谓,现保存完好的有西上古街、文昌宫、仁寿宫、万寿宫、等文物古迹,有铜鼓山等历史遗迹。旧州古镇素有“金盆——万亩大坝、银碗——舞阳湖、玉带——舞阳河”之美誉,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上舞阳景区的著名景点——舞阳湖、朱家山原始森林景区、且兰古城人文景观等。2.1.4重安镇(1)镇区基本概况重兴镇位于*****县城南面30km处,东面与翁坪乡、谷陇镇交界,西南面与重安镇接壤,北邻黄飘乡。对外交通仅有一条乡级公路通至重安镇。南北长约10km,东西宽约5km,总面积约43.4km2,人口密度373人/km2。全镇辖13个行政村,96个村民小组,36个自然寨,居住有革、苗、汉等民族。全镇共3538户,15585人,其中革家8260人,占全镇总人口数的53%,苗族5922人,占全镇总人口数的38%,少数民族占全镇总人口的90%以上。(2)镇区产业概况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75天,年降雨量1226mm。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玉米、油菜、小麦、红薯、洋芋等。财政总收入44.11万元,国民生产总值1365万元,国民人均收入853元,粮食总产量43169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221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706元。目前,实现村村通电(大部分村已接入国家电网)、电话(包括移动电话)、闭路电视,有11个村通公路,10个村用上了自来水。境内民族风情浓郁,苗族、革家风情独特古朴,芦笙歌舞热情奔放、嘹亮动人、多姿多彩,独特考究的手工艺品,更是赢得了海内外“竹编之乡”的美誉。2.1.5谷陇镇(1)镇区基本概况陇镇位于*****县东南面,距县城35km,距施秉县城30km,距州府驻地凯里51km,凯施公路与湘黔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镇国土面积228.2km2,有耕地面积43385亩,镇辖24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54个自然寨,总户数1.85万户,总人口数8.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7%。(2)镇区产业概况2014年底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5764元,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特色种养殖业主要有糯小米、线椒、烟叶、中药材、畜牧业(养殖牛、羊、猪)等。*****谷陇工业园区位于*****县城东南面33公里的*****火车站附近,距谷陇镇城镇1.5公里,镇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以重晶石矿、铅锌、石灰岩和硅矿为主,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以*****富城实业等重点企业为载体,逐步形成矿产、农产、林产、建材、旅游商品加工业和新型能源等支柱产业集群。2.1.6上塘镇(1)镇区基本概况上塘镇位于*****县西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8公里,距旧州文化古镇23公里,跨东经107°55′至107°43′,北伟26°50′至26°57′,东南与平溪镇交界,东北与旧州镇的红梅毗邻,西南和福泉市接壤,西北和瓮安相连。从行政等级上看,上塘镇镇域行政区划分为行政村、村民小组两级。2013年全镇共有行政村17个,村民小组117个,151个自然寨,镇域总户数为4862户。行政村分别为:紫营村、明星村、碗厂村、板桥村、中心村、岔河村、永爱村、白岩村、木江村、幸福村、大坪村、桂花村、翁卡村、新华村、永兴村、乌梅河村、乌马河村。居住汉、苗、侗、西、木、革家等民族。在行政村的人口规模分布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其中规模最大的为木江村,人口达1762人,最小的行政村为中心村,仅320人,两者相差达到4倍以上。上塘城镇规划区现有行政办公用地集中在镇区,有政府、派出所、国土所等。镇内有党政工作机关、小学(其中:村级完小3所,在校中小学生597人,教职工41人),其中幼儿园有1所,有学生85人,教职工5人。小学的升学率为100%,初中的升学率为98%。上塘镇现有卫生机构19处,其中卫生院1所。计生服务站1所,村级个体卫生室17个。其中上塘城镇规划区的上塘中心卫生院位于新大街东侧,是上塘镇内规模最大的医疗机构。上塘中心卫生院舍建筑面积约4300平方米,床位14张,医务工作人员11人。卫生院为二级一等,是以医疗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院。上塘镇现有敬老院一处,位于紫营村。全镇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为15012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4936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575人。(2)镇区产业概况上塘镇属于农业大镇农产品资源丰富。上塘镇旅游资源丰富,除了利用舞阳河源原始林和平溪源枫叶林开发为集探险、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森林公园外,还有保存较好的*****州至平越的古驿道;集观光、漂流为一体的上平溪漂流;干塘水库休闲垂钓旅游;板桥仙人洞探险旅游;舞阳河的白岩河段至舞阳湖渔乐旅游;乌梅河一线天河段探险旅游等。2.1.7野洞河镇(1)镇区基本概况野洞河镇位于*****县南部,辖17村委会。原名崇仁乡,以重胜、仁里各取一字雅化命名。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于郎城置郎城长官司。清中叶迁重兴乡枫香寨。1932年置仁里、重胜、平冶等乡。1942年为崇仁乡。1953年析设崇仁、野洞乡。1958年撤乡建崇仁公社。1961年析建2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1992年合并置崇仁乡。2005年,1月21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县崇仁乡更名为野洞河乡。2013年05月24日,撤销*****县野洞河乡,设置野洞河镇。辖区内有重晶石矿。有小学16所。乡人民政府驻地仁里村上白果,在新州西南5公里,映山红山南麓,苗里河东岸。*****—上塘公路经此。(2)镇区产业概况全镇粮食总产量达到7438吨,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70公斤,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6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100元;大牲畜年末存栏数为6168头,生猪年末存栏数为9271头,年出栏肥猪8139头,商品率达到51.6%;烤烟种植面积4200亩,收购烟叶40万斤,实现财政税收67.3万元,野洞河镇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较差,交通欠发达,通讯联络较为落后,各项事业都有待发展。2.2区域自然条件2.2.1地形、地貌*****县地处黔中丘原向黔东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地势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部逐渐降低。山脉多呈北东走向。地形为北部山地隆起,为黔北高原武陵山脉的延伸,南部隆起山地为苗岭山脉的余系,中部为河谷坝子和丘陵地带。境内海拔高度在600-1200m,最高海拔1367m,最低海拔519m。(1)新州镇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复杂,海拔在700-1000m之间,相对高差300m以内。镇内山地垂直差异明显,气温随高度而变化,如东坡与五里墩两地高差近300m,东坡已是早春时节,而五里墩还是寒风凛冽的隆冬。罗朗片及东坡下半片多处分水岭地带,呈岩溶丘陵地貌。岩溶为带状分布,地表岩溶不明显,地下岩溶广有分布,溶洞、伏流、暗流、泉眼多再现,地势较为平缓,坡度不大,适宜马尾松及杂木林生长,亦适宜优良牧草生长以及水稻、玉米、烤烟等农作物和其它中药材种植。新州片区及东坡片区一部分岩层较为复杂,主要有砂页岩、白云岩、灰岩、杂色岩等,形成破碎,切割深刻,坡度较大,既有下陡直的深谷,也有平缓河谷小盆地、阶地,有300—1000亩的耕地大坝,本区垦植系数较高。镇内土地类型繁多,适种性好。自然土多为山地黄壤和石灰土,宜于发展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耕作土中中、低产田土比例数大。(2)旧州镇地形、地貌海拔高度600—1200米,最低海拔609.8米(脚杆坡),最高海拔1208米(长高坡),平均海拔675.0米,多属平坝。(3)重安镇地形、地貌重安镇处于整个地形西高东低,呈环状形成一个喇叭口,又处于东部\o"丘陵"丘陵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南、西、北三面环高山,处于高原迎风坡。(4)谷陇镇地形、地貌谷陇镇地处苗岭山脉与武陵山脉分界线上,四周高山环抱,中间为河谷盆地,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属狭长盆地夹丘陵地貌,主干流自西面流向东北方向,东西向、南北向各有一条支流,支流在浪洞盆地中央汇入主干流。(5)上塘镇地形、地貌上塘镇全镇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峰峦叠嶂,溪河纵横,地势崎岖,四周群山环绕,主要山峰东部有七姊妹山、营盘山,南部有鹰咀崖、大阳山,西部有纱帽顶、火烧岭,北部有三角桩、长坡等,中部为河谷盆地,上塘镇政府所在地区域为中低山谷丘陵河谷盆地地貌,平均海拔860m,最设点为纱帽顶海拔1311.1m,最低点为木江落水洞,海拔665.4m。境内土壤是黄红壤粘性土和石灰土质。(6)野洞河镇地形、地貌野洞河镇地处*****县政府驻地西部、政府驻地距*****县城和集贸市场5公里。东与新州镇、重安镇接壤,南与凯里市、福泉市相连,西抵上塘乡、福泉市,北抵旧州镇和新州镇。海拔高度600—1200m,平均海拔900m,最低海拔609.8m(脚杆坡),最高海拔1208m(长高坡),地面崎岖不平,坝子较少,属高原山区。崇仁乡跨东经107°42′—107°53′,北纬26°47′—26°56′。2.2.2气候*****县位于东亚季风环流区内,随着东亚季风的进退和其它天候系统的综合作用,一年内、境内气候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主要受极地变性大陆性气团影响,盛行冬季风,温度低,雨量少,常有凝冻;夏季主要受赤道海洋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影响,高温多雨,雨热同季现象明显,受季风活动的异常和西太平洋副热带的高压以及西风槽等天候气系统的综合影响,常有洪涝、夏旱出现;春季为冬夏季风交替过渡季节,冷暖气流交绥频繁,加上地形影响,往往形成境内多倒春寒、冰雹、夜雨、绵雨等气候。季风进退各年有异,雨季到来时间相差甚为悬殊,常春旱发生。秋季也是冬夏季风交替的过渡季节,冷暖气流交绥又趋频繁,秋雨绵绵,雨量增多。在一般的天候里,秋季的冬季风南侵势力较强速度较快,致使秋温速降。*****县年平均气温13-16℃,年际之间变化不大,一年之中最冷月出现在1月,最热月出现在7月;极端最高气温达37.3℃,1961年7月1日出现在旧州,极端最低气温为-9.2℃,1977年1月30日出现在新州。降水量县境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400毫米,由于季风活动的影响,县境内降水明显存在多雨期,4-10月为降水集中期,占全年降水量的83.5%。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一致,这种雨热同季现象,表现出季风气候的特色。*****处高原地区,地表起伏大,云雾及降水的天气较多,日照时数较少,境内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4-1266小时。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历史平均降雨量为1151.4mm,雨季平均开始期为每年的4月19日,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上半年的4-10月份,即汛期时段,汛期内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3%,年最大降雨量1478.1mm(1996年),最小804.2mm(1989年),四季中降雨量分布为:冬季降雨量平均89mm,占全年降雨量的7.7%,春季平均降雨量为358mm,占全年降雨量的31.1%,夏季降雨量平均为457.3mm,占全年降雨量的39.7%,秋季平均降雨量为246.7mm,占全年降雨量的21.4%。年平均风速2.2m/s,风速为1-5m/s的风速,占全年出现风速的69.6%,最大风速为15m/s。每年春季只有1-2次,雷雨天气时伴有短时劲风或大风(18m/s),主要以东风和东北风居多,占风向的51.1%,其中冬季以东北风和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和偏东风向为主。全镇年平均气温为14.7℃,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为3.6℃,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24.9℃。根据气象部门记录,历史极端气温为零下9.2℃(1977年)。但近二十年极端最低气温极少达到零下6.0℃,通常年份为零下3.0℃左右,最低气温低于0℃的日数,每年平均有22天,其中有12天能发生雪凝。2.2.3水文*****县境有大小河流近100余条,多为小河溪沟,汛期发洪急,涨落变化大,浅滩多,蓄水能力差。县境北部山地为武陵山脉,南部为苗岭山脉。境内主要河流,以武陵山脉,苗岭山脉为分水岭各自分别由西向东北,由西向东流出县境。境内主要河流,中、南部有㵲阳河,重安江(含清水江县境部分)、苗里河、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123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74%;北有平溪河、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流域面积为31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9%。长10公里(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3条,总长688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41公里。2.2.4地震烈度根据《*****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所在区域属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区域,一般建筑按基本烈度6度设防,重要建筑物、构筑物、通信等生命线工程,提高一度按7度设防。对现有建筑采用加固措施,重点加固行政办公楼和学校等公共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2.3交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交通陆上有古驿道西达贵阳,北通遵义,水上有清水江和舞阳河航运直达湖南,空中有旧州机场飞机往来芷江、贵阳等地,是黔东南水、陆、空运十分发达的县份,也是湘黔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上交通优势取代了水运和空运。截至2014年初,公路通车里程为1696公里。湘黔铁路、株六复线横穿县内谷陇、苗陇、翁坪等3个乡镇,境内*****火车站有旅游列车停靠。湘黔公路横穿县境,省道湄黄公路直达遵义。上塘镇位于*****县西部,为*****县的二级中心镇。镇区距离*****县中心43公里,地处福泉、瓮安、*****三县交界处,客、货运较发达,是*****县的西大门。2.4给水现状及规划2.4.1县城给水现状及规划县城目前由三座水厂联合供水,为龙洞榜水厂、赶场坪水厂和五里桥水厂,总计供水能力1.4万m3/d。1、龙洞榜水厂建于1988年,目前已投入使用27年。水厂设计供水能力4000m3/d,水源为龙洞榜出露泉水。水厂内建有反应沉淀池、虹吸滤池、容积400m3的清水池各一座,并建有简易的投药消毒间、值班室一座。水厂出水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但丰水期降雨时,原水浊度增高,周边游地下漏斗与之连通,导致了降雨时的浊度增高,为确保供水安全,县自来水公司已在进行水厂提标改造的筹建工作。2、赶场坪水厂建于1992年,目前已投入使用23年。水厂设计供水规模3000m3/d,水源为雷打岩泉水。水厂内建有反应沉淀池、虹吸滤池、容积500m3的清水池各一座,并配套建设有综合楼一座。水厂出水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3、五里桥水厂建于2000年,目前已投入使用15年。水厂设计供水规模7000m3/d,水源为响水桥泉水。水厂建设规范,建有絮凝沉淀池、正向变截面滤池、容积800m3的清水池各一座,并配套建设有投药消毒间、反冲洗送水泵房等生产辅助建筑物,建设有综合楼一座。水厂出水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三座水厂供水覆盖范围约2.1km2,供水覆盖率100%,服务总人口约3.9万人。根据自来水公司统计,月供水量在28万吨至30万吨之间(约9300-10000m3/d),回收水量约23万吨至24万吨之间(约7660-8000m3/d),回收率约80%,损耗率约20%左右。2.4.2乡镇给水现状及规划重安镇城镇规划区供水水源是金家湾水源,从水厂引出给水管,沿镇区道路和通往各行政村的道路铺设至各用水单位。谷陇镇自来水水源位于谷陇镇以西4.4km的枧林沟山溪,枯水期流量20L/s,位于浪洞中学的高位水池容量为250m3。现状集镇给水管为东西走向,总长度为9.3km,为枝状连接。规划在现有250m3储水量的高位水池基础上,于规划用地内建3座容量共计为1800m3的高位水池,以满足远期集镇人口发展需求。在集镇中部规划扩建水厂1座,供水能力为1800m3/d。目前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是:人均生活用水水平低;没有设置专门自来水站;给水管网不完整,供水效能低;给水管管径不能满足发展要求。供水管网未完全覆盖镇区,目前自来水量远远不能满足镇区人口,新水厂总规模1800m3/d,近期1200m3/d建设正在实施中。上塘城镇规划区的供水水源,一是毛坡水源点,主要为明星村供水,距镇区3km,枯水期流量为0.5m3/s,高位水池位于明星村后坡,容量为300m3。二是黑泥冲水源点,为紫营村供水,距镇区3.5km,枯水期流量为2m3/s,高位水池位于明星村后坡,容量为200m3。规划各村应尽量采取集中供水的形式,就近取用水质较好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水源。靠近舞阳河水库的村可依靠水库供水,其他村的饮用水问题主要依靠水库和村子内的水井或溪流解决。在镇区的建上塘给水厂,给水厂占地面积0.44ha。从镇域各自来水厂和水源引出给水管,沿镇区道路和通往各行政村的道路铺设至各用水单位。2.5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2.5.1新州城区(中心城区)现有污水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最新的县城总体规划,*****县城分为一城两区,即新州片区(老城区)和旧州片区(新城区)。新州和旧州两城区距离约20km,各自形成独立的供排水系统。旧州城区的污水处理已由其它项目落实,正在筹建中。新州城区(中心城区)的污水处理工程于2008年启动,于2008年01月,由省发改委以黔发改投资[2008]26号文件对“*****县城污水处理工程”进行了批复。2009年03月,省发改委以黔发改建设[2009]430号文件批复了“*****县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批复的建设内容为:新建0.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1座,新建污水收集输送系统19828米。项目建设过程中,污水处理厂采用了BOT的方式进行了建设,建成了处理能力3000m3/d的污水处理厂1座,相应的污水管网19560米,包括沿苗里河两岸修建的沿河截污大沟约6.6km。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为一体化氧化沟工艺,设计出水标准为一级B标。目前污水厂平均日进水量约为3300m3/d,最高进水量达3800m3/d,根据监测数据统计,出水均达到设计要求的一级B标。*****县城污水处理一期工程的建设,使得县城产生的污水得到有效的治理,保护了苗里河的水环境,为县城人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随着县城的发展和国家对水环境治理的新的要求,呈现出新的问题:1、随着县城发展,城东五里桥片区、城北飞云大道片区大量房地产楼盘进驻、安置区建成,城市人口增加较快,城市供水量和污水产生量较快,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处于满负荷状态,不能满足增量污水处理需求,并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后,对城市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2020年,县城的污水处理率需达85%以上,故需要尽快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才能满足国家政策要求。2、新城区建设发展较快,但是配套污水建设滞后,使得新城区的污水收集率较低,需完善新城区的污水收集管网。3、工程在苗里河两侧建设了钢筋混凝土盖板截污大沟,截污沟断面为B×H=0.8×1.25m,沟底标高高于苗里河常水位。2014年,为了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围绕苗里河进行了城市景观打造,对西至兴隆路、东至五里桥全长约3.3km的苗里河河道进行了清淤整治和景观筑坝,抬高河道水位,形成水面景观,并对河道两岸进行了绿化,形成了以苗里河为主的新的城市景观带。但是,因为在苗里河上进行了筑坝拦水,导致整治段河道的水面略低于截污沟沟顶,沟底常年处于水面以下,长时间的浸泡,导致河水渗透进入截污沟,降雨较大时,短时的河道水面高于截污沟沟顶,河水大量回灌进入截污大沟,对污水厂进水水质产生很大影响,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故需对这部分截污大沟进行改造。2.5.2乡镇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重安镇集镇内没有工业,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污水直接排放到街道两侧下水道,最后排入余庆河平溪河段;谷陇镇集镇工业为养殖场(鸡、鸭、牛)及酿酒厂,有少量工业污水,其中养殖废水占工业污水总量94%,酿酒废水占6%,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污水直接排放到街道两侧下水道,最后排入余庆河浪洞河段;上塘镇工业为养猪场及酒厂,有少量养猪废水及酿酒废水排放,其中养猪废水占工业污水总量60%,酿酒废水占40%,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污水直接排放到街道两侧下水道,最后排入里溪河。在河流枯水期容易造成水体污染,破坏水质,可能连带造成水环境系统失衡。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落实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的需要目前我国环保压力持续加大,我国已签署和批准了30多项国际环境公约,履约任务十分繁重。“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阶段,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积极改善生态环境等将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起到关键作用。科学规划“十三五”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合理布局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使环境规划实现效益最大化,应作为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内容,这同时也决定了下一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环境产业的市场形势和发展走向。

水污染防治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十三五”时期,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围绕COD减排这一核心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十三五”时期,水环境保护仍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污染物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污染源排放、加快现有污染水域和地下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应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点工作。随着城镇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的水环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尚未产生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改善。水污染防治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十三五”时期应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大水污染控制力度和投入,坚持在总量控制思路的指导下重点开展以下工作:进一步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未达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作进程。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应体现出阶段性。一方面,“十三五”时期,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显著增强,全国城镇平均污水处理率增长较快,但地区间污水处理率差异明显,部分地区存在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地区间设施建设投资压力差异较大。基于这种情况,建议“十三五”时期有重点地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城市、县级市的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配套管网、污泥处理处置等相关设施的建设,实现全国范围内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多项新法规和标准的出台,对我国的现有的污水处理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中约50%尚未达到一级B标准,在建项目中仍有15%左右的污水处理设施尚未达到新标准。建议“十三五”时期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的技术指导和财政投入,加快未达标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工作进程,使污水治理投资发挥其作用与效益。此外,现阶段总氮和总磷的总量控制已经进入了政策制订前期,针对已有项目,要特别注意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与脱氮除磷能力的衔接问题;对于新建项目,也要在新标准和脱氮除磷要求下考虑处理工艺与处理成本的合理性问题。二、继续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选择部分区域实施总氮总磷总量控制试点。“十三五”时期,在松花江水污染、无锡蓝藻暴发等水污染事件后,我国区域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进程明显加快,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长期的污染积累使得我国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此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显著强化了以人类社会活动干预为主的氮、磷社会代谢体系对氮、磷整体循环的作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后果,集中表现为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尽管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成基础,局部地区继续呈现恶化趋势。基于上述现状,建议“十三五”时期结合我国氮、磷控制的重点环节及优先顺序特征,在经济条件、水域条件和管理条件相对适宜的重点区域开展总氮总磷控制试点。地下水作为广泛分布的重要的城乡供水水源,在为居民提供饮用水和平衡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地下水污染正由点污染、条带状污染向面污染转变,由浅层向深层渗透,污染程度和广度不断增加。地下水污染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和人体健康危害,已经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影响了当地的发展。建议将地下水污染防治继续纳入“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中。具体来说,应重点开展地下水源地保护、地下水污染治理方面的综合调控和工程设施建设、地下水污染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地下水污染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建设、污染防治监管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等工作。“十三五”期间,*****还将重点实施污染减排、清水、蓝天、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业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监控等八大类工程项目。支撑工程项目实施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投入和社会投资。为确保完成*****县“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遏制和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县城及各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已成为一项相当紧迫的任务。3.2保护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县建设发展迅速,各乡镇道路、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亦有了历史性的改变。但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直接排入周边水体,使区内地表和地下水水体严重污染。排水渠道及出口附近,卫生环境差,蚊虫滋生,给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为没有污水及城镇处理设施,多年来,污水直接排入水体,给城镇的鱼塘、农田以及下游的农田灌溉用水和农民饮用水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本项目作为环境公共服务工程,民生工程,有利于城镇和竞争能力,有利于生态文明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尽快建设*****县城及各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已成为摆在*****人民面前头等大事,亦是*****县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3.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一定义在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上得到全世界的认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而这里的经济发展是不降低环境和不破坏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也就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也就是可持续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措施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低于自然资源的再生速率。可持续发展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行相协调。如果将经济发展简单以GDP作为唯一的指示标牌,那么*****县在若干年后将会为恶劣的生态环境和自己的行为买单。在这一点上*****县的经济发展没有其它的殊途可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唯一正道。促进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无疑是确保*****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降低生态、人居环境相当重要的一环。近年来,随着城东片区的不断发展,大量房地产楼盘的进驻、安置区的建成,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供水量和污水量也在快速增加,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处于满负荷状态,不能满足污水处理需求,并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后,对城市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2020年,县城的污水处理率需达85%以上,故需要尽快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才能满足国家政策要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是改善城区水体环境质量,提高市民居住生活环境质量的必要措施,是创造*****县城全新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实现*****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建设*****县排水工程(一期)非常必要、十分迫切。第四章排水管网布置方案4.1排水方案4.1.1确定排水方案的原则排水方案的确定考虑的因素很多,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尊重现状,对老城区、难以改造的区域保持现有的排水体制或进行适当改造。(2)新建城区应严格采用雨、污分流制。(3)应尽量使污水重力自流排放。(4)污水排放应采用暗管排放。4.1.2排水体制1、排水体制分类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排水系统也就是将城镇的污水、废水和雨水系统有组织地排除与处理的工程设施。排水系统通常由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组成。这些污废水是用一个管渠系统还是用两个、三个管渠系统来排,构成了不同的排除方式,称之为排水系统的体制。(1)合流制排水系统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排水体制为合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就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用一个管渠系统汇集排除的系统。这种体制有下面两种方式:1)直泄式合流制这种方式是将管渠系统分成若干排出口,将混合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排入水体。国内外许多老城市几乎都是采用这种简单的排水方式。在过去,工业尚不发达,人口少,污水相对不大,利用水体的自净作用,这种排水体制被长期采用。但是在当今,科技工业的发展,人口增加,使污水不断增加,水质也日趋复杂,从环保卫生上来看,合流制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目前情况就不宜再采用这种排水体制。2)截流式合流制这种方式就是在江河岸边修建截流干管,并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交汇设置溢流井。晴天时,混合污水全部由截流干管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雨天时,当混合水是超过截流干管输水能力后,其超出部分通过溢流井泄入水体。这种体制对带有较多悬浮物的初期雨水和污水都进行处理,对保护水体是有利的,但周期性地给水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很明显,同为合流制,它比前者优越。这种方式,对一些旧城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是可以考虑加以采用的。(2)分流制排水系统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排水管渠排除时,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其中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水系统。这种体制又有两种方式:1)完全分流制将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排到污水系统和雨水排入到雨水系统的体制为分流制。污水排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雨水直接排入水体,新建城市、新的开发区和新建住宅小区大都采用这种形式。分流制系统把城市污水全部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水体,对环保卫生及防止水体污染方面无疑是比较好的排水体制。2)不完全分流制只建污水排水系统,未建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沿着地面、道路边沟和明渠泄入水体。对于常年少雨、气候干燥的城市可采用这种排水体制。(3)排水体制的比较排水体制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对环境的污染。直泄式合流制是不经任何处理把混合污水排入水体,其对水体污染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截流式合流制能将晴天时全部生活和工业废水及降雨时较脏的初期雨水截走,送往污水处理厂,这对保护水体是有利的,但在暴雨时,仍有部分混合污水通过溢流井进入水体,造成污染。分流制排水系统,将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厂处理,但初期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是其不足之处。一般情况下,分流制比截流式合流制在防止水体污染方面更为优越,而且较灵活,较易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应用较广泛。从基建投资方面来看,合流制只需一套管渠系统,其断面尺寸与完全分流制的雨水管渠基本相同,虽然合流制在污水泵站及处理厂规模上要大一些,造价要高一些,但在总体造价还是低于完全分流制,大约要低20~40%。不完全分流制由于没有雨水排水系统,所以其投资最省,施工期最短,发挥效益也快,所以对于一般新建地区,地形坡度比较好,雨水又能沿坡度流入水体,为节约初期投资,可先后随着建设的发展采用不完全分流制,以后再逐步建设雨水管渠。从维护管理方面来看,合流制管渠维护管理较简单,对于管渠中的沉积物也可利用雨天的大流量来冲刷,但污水泵站、处理厂因晴雨天的排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增加了运行管理上复杂性。相比之下分流制污水管渠和污水处理厂,流量变化不大,不致产生沉淀物,有利于污水处理厂和管渠的运行管理。2、排水体制选择在排水体制的选择上,我国存在着不切实际地一味选择分流制的倾向。分流制有很多优点,但对于经济不发达城市的老城区来讲,如道路不改造拓宽,小区不改造,尤其是许多城市的住房阳台改成厨房或装上洗衣机,其产生的污水排入雨水管道系统,因此即使污水主干管已经建成,也无法实施雨、污分流。其结果只能是:一方面污水总干管未能充分利用,造成投资浪费;另一方面,污水还是走雨水管道排河,继续污染水体。根据两部一局联合颁发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3.2条:“对于新城区,应优先考虑采用完全分流制;对于改造难度很大的旧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可维持合流制排水系统,合理确定截留倍数。在降雨量很少的域市,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流制”,根据*****县城总体规划,结合目前县城的排水系统现状,老城区原合流制排水支沟不具备改造条件的仍然保持截流式合流制,对小区具备条件改造的雨污合流沟(管)进行改造,将雨污进行分流,污水进入现状已建污水收集干管,雨水就近排入水体,逐步实现分流制;城北飞云大道片区、城东新开发建设的五里桥片区、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由雨水干管汇集就近排入水体,污水由污水干管收集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旧州镇、重安镇、谷陇镇、上塘镇、野洞河镇原有管道采用雨污合流,管道坡向不一,排口较多,漏堵破损严重,主要采用排水渠排污,综上,利用原有排污管道、沟渠收集污水难度较大,同时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新建城市、扩建新区、新开发区或旧城改造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雨污分流制。县城至旧州沿线为新发展片区,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排水系统也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通过新建污水收集系统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雨水利用现有管网改造进行收集输送后排入原排放点。排污企业必须按照《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C等级标准要求排放污水;部分重污染企业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排放污水。4.2排水管网布置原则4.2.1概述排水管网分布在整个排水流域内,根据管道在排水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干管、干管和支管。污水由支管流入干管,由干管流入主干管,由主干管流入污水处理厂,管道由小到大,分布类似河流,呈树枝状。污水在管道中一般是靠管道两端的水面高差从高向底处流动。在大多数情况下,管道内部是不承受压力的,即靠重力流动。4.2.2布置原则1、管道系统布置要符合地形趋势,一般宜顺坡排水,取短捷路线。每段管道均应划给适宜的服务面积。汇水面积划分除依据明确的地形外,在平坦地区要考虑与各毗邻系统的合理分担。2、尽量避免或减少管道穿越不容易通过的地带和构筑物,如高地、基岩浅露地带、基底土质不良地带、河道、铁路、地下铁道、人防工事以及各种大断面的地下管道等。当必须穿越时,需采取必要的处理或交叉措施,以保证顺利通过。3、安排好控制点的高程。一方面应根据城市竖向规划(部分区域没有竖向规划),保证汇水面积内各点的水都能够排出,并考虑发展,在埋深上适当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应避免因照顾个别控制点而增加全线管道埋深。对后一点,可分别采取以下几项办法和措施:局部管道覆土较浅时,采取加固措施、防冻措施。穿过局部低洼地段时,建成区采用最小管道坡度,新建区将局部低洼地带适当填高。必要时采用局部提升办法。管道坡度的改变应尽可能徐缓,避免流速骤降,导致淤积。同直径及不同直径管道在检查井内连接,一般采用管顶平接,不同直径管道也可采用设计水面平接,但在任何情况下进水管底不得低于出水管底。流量很小而地形又较平坦的上游支线,一般可采用非计算管段,即采用最小直径,按最小坡度控制。污水管网按照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设计。4.2.3污水管道定线正确的定线是合理、经济地设计污水管道系统的先决条件,是污水管道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管道定线一般按主干管、干管、支管顺序依次进行。定线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应尽可能地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定线时应充分利用地形,使管道的走向符合地形趋势,一般宜顺坡排水,管道必须具有坡度。在地形平坦地区,管线虽然不长,埋深亦会增加很快,当埋深超过一定限值时,需设泵站提升污水。这样便会增加基建投资和常年运转费用,是不利的。但不建泵站而过多地增加管道埋深,不但施工难度大而且造价也很高。因此,在管道定线时需作方案比较,选择最适当的定线位置,使之既能尽量减少埋深,又可少建泵站。4.2.4平面布置污水管一般和电缆沟布于同侧,以便于电缆沟排水井可以就近接入污水检查井中。布置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下,有利于管道疏通机械或疏通车的运行和维护。对于新建道路,当道路红线宽度在50米以下时,采用单侧布管,当道路红线宽度大于50米时,采用双侧布管。如管位冲突,根据具体道路情况作必要调整。对已有部分工程管线的现状道路进行改、扩建工程,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4.2.5竖向布置竖向布置遵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2-98)规定的各种管线要求进行布设。如不能满足要求必须进行防护处理,管道在竖向布局上从上到下一般应为:电力电缆沟;电信、给水、燃气管道;雨水管渠;污水管道。污水管线布置在各类管线最底层。主要受上方雨水管渠埋深,以及下游已建污水干渠的渠底高程控制。污水管线由雨水管线下方穿越,交叉时的垂直净距一般控制在0.4m左右,最小不低于0.15m。当管线综合在竖向上发生冲突时,宜按照下列原则进行协调: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第五章污水量预测5.1污水量预测5.1.1服务范围与期限结合县城及各乡镇总体规划,县城污水厂服务范围为新州城区、旧州城区、新州至旧州沿线片区;4乡镇污水厂服务范围如下:重安镇:服务重安镇镇区及周边村社;谷陇镇:服务谷陇镇镇区及周边村社;上塘镇:服务上塘镇镇区及周边村社;野洞河镇:服务野洞河镇镇区及周边村社;规划年限统一定为:设计水平年为2015年,近期2020年,远期2025年。5.1.2设计人口根据《*****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全县形成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三个层次规模等级结构。其中,县城发展成为人口达到20万左右的中心城市(新州8万人,旧州13万人),重点城镇为2~5万人,一般城镇为2万人以下。2015年县域城镇化水平到40%,2020年县域城镇化水平到50%,2030年县域城镇化水平到55%以上。各镇规划人口根据镇区现状人口及规划城镇化水平确定。新州至旧州片区污水就近纳入新州片区及旧州片区污水处理系统,本次设计仅考虑该片区污水收集系统。各片区人口预测表序号片区名称城镇等级规划人口(万人)《规划》2030202020251新州城区中心城市86.307.902旧州城区中心城市137.010.03重安镇重点城镇4谷陇镇重点城镇42.83.25上塘镇重点城镇21.531.736野洞河镇重点城镇.3污水量预测1)新州城区为提高新州城区污水收集率,本次工程拟在新建道路下敷设管道,同时在一期工程污水管道未覆盖的老城区支路下增设污水管,完善老城区的污水收集。根据确定的改造范围和项目业主提供资料,服务人口为现状城区的4.8万人。根据《*****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对新州城区的预测:近期2020年,城区人口6.3万人;中期2025年,城区人口7.90万人。根据服务人口分析和*****县实际供水情况,县城设计年限内污水量预测如下表:表5.1新州城区污水量预测表序号服务年限项目2020年2025年(1)规划人口(万人)6.307.90(2)最高日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L/cap·d)180220(3)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m3/d)1134017380(4)工业用水量(m3/d)(③×8%)907.21390.4(5)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量(m3/d)(③×5%)567869(6)未预见用水量(m3/d)[(③+④+⑤)×5%]640.71981.97(7)最高日用水量(m3/d)13454.9120621.37(8)可形成污水的最高日用水量[③+④+⑥]12887.9119752.37(9)日变化系数1.21.2(10)可形成污水的平均日用水量(m3/d)10739.9316460.31(11)污水形成率80%80%(12)平均日污水量(m3/d)8591.9413168.25(13)污水处理规模(m3/d)750012000(14)污水处理率87.29%91.13%2)旧州城区根据《*****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对旧州城区人口的预测:近期2020年,城区人口7.0万人;中期2025年,城区人口10.0万人。根据服务人口分析和*****县实际供水情况,县城设计年限内污水量预测如下表:表5.2旧州城区污水量预测表序号服务年限项目2020年2025年(1)规划人口(万人)710(2)最高日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L/cap·d)180220(3)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m3/d)1260022000(4)工业用水量(m3/d)(③×8%)10081760(5)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量(m3/d)(③×5%)6301100(6)未预见用水量(m3/d)[(③+④+⑤)×5%]711.91243(7)最高日用水量(m3/d)14949.926103(8)可形成污水的最高日用水量[③+④+⑥]14319.925003(9)日变化系数1.21.2(10)可形成污水的平均日用水量(m3/d)11933.2520835.83(11)污水形成率80%80%(12)平均日污水量(m3/d)9546.616668.67(13)污水处理规模(m3/d)900016000(14)污水处理率94.27%95.99%3)重安镇根据业主提供资料,结合《*****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重安镇污水厂服务人口为1.15万人,人口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预测重安镇污水厂服务区域人口2020年为1.7万人,2025年为2.0万人。表5.3重安镇污水量预测表序号项目重安镇2020年2025年(1)规划人口(万人)1.72(2)最高日居民综合生活用水标准(L/cap·d)120140(3)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①(m3/d)20402800(4)工业用水量②=①×5%(m3/d)102140(5)未预见用水量③=(①+②)×15%(m3/d)321.3441(6)可形成污水的最高日用水量④=①+②+③(m3/d)2463.33381(7)日变化系数⑤1.31.3(8)平均日用水量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