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_第1页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_第2页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_第3页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_第4页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1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借助学生熟识的练字这个情景,引出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选取富有童趣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动手操作,经受口算过程,理解算理,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更清楚、条理。

从写字的情景出发引出两个实际问题,列出两个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后,让学生通过操作理解算理,探究算法。教材在编写上也采纳了左右对比的编排方式,演示算理的小棒图和表示口算过程的算是对比,使学生“理清算明〞。最终在通过比较计算时的不同,再一次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我个人觉得缺乏之处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前,没有必要强求学生先摆一摆学具再列式计算,应当允许学生直接列式计算。在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的时候,可以通过追问等方式让学生思索这样算的道理,要求学生解释算理,这也是学生感觉到最困难的。“能不能想方法让自己说清晰你的算法呢?〞可以用小棒来摆一摆。〞这样,学生对使用学具就真正有了需要,而且学具的使用也能真正为教学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教材呈现出的方法走过场。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2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先设计了针对性很强的复习题,再现并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使接下来的新知学习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从而产生有效的正迁移,为新学问的学习做好预备。

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这一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首先,让学生依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状况,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在探讨算法时,为学生搭建了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过程:小棒和计数器图→移动小棒和算珠→隐去直观图→看算式说过程。鼓舞学生探究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沟通、展示的足够空间。课堂上,学生提出了许多算法,我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比较好,当然无论怎样,最终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通过学生的独立思索、自主探究、商量沟通等方式,形成了班内算法的多样化,再通过对算法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把哪部分先合起来〞从而提取出几种算法的核心成分,共同概括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一般思路,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建构。

练习时我留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交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提升。两位数是由几十和几组成的,所以在口算时,若加整十数,就用整十数加,若加一位数时,就用一位数和它相加,要用两步来计算,大多学生把握了这种算法,只有个别学生还分不清个位和十位。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3

教学内容:

人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64页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通过摆小棒,使学生理解算理,把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育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经受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教学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9捆带9根〕

教学方法:

看情景图的方法、探究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小朋友们喜爱做游戏吗?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对口令的游戏,看谁反应快,说得对。

1、填空:

3个一是〔〕;3个十是〔〕;3个十和5个一是〔〕。

2、口算练习:

30+30=5+3=30+4=50+20=

4+20=8+30=3+3=60+5=

小朋友的反应可真快,口算小能手真多呀!

小朋友们当老师让你们在练习本上写字的时候,我信任你们确定特别的高兴,因为你们又学会了写其它的字,你们的心情是不是很高兴呢?〔出示主题图〕

请小朋友们认真观看这幅图,跟同桌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集体沟通: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他还要再写2个字;小红写了20个字。

〔设计意图:创设发书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参加到学习中。〕

你们观看得真认真,那么你们能依据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吗?〔同桌商量〕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设计意图:学生依据发觉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培育学生勇于思索的习惯,让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展。〕

小朋友们真聪慧,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如今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两个问题〔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呢?〔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他还要写2个字〕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25+2结果是多少呢?该怎样算?请小朋友们试着算一算,也可以拿出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算完再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小组活动沟通

学生到讲台前演示〔数数的方法得到结果,利用数的组成得到结果〕

师作点评,重点讲解利用数的组成做计算题

师适时板书25+2=27

〔设计意图: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内或者与同桌之间的沟通得到补充,通过倾听他人的意见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学生在小组的沟通中体会合作的欢乐。〕

小结:25+2=2725是两位数,2是一位数,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出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

那么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我们要留意什么呢?

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刚刚我们已经顺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第

二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需要哪些数学信息?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小红写了20个字。

该怎样列式呢?

这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又该如何计算呢?请同学们想想方法,同桌沟通一下该怎么摆,结果是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不摆小棒再说说25+20的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25+20=45中25是两位数,20也是两位数而且是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日学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出示课题的后半部分〕那么在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时我们该留意什么呢?

要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

3:观看比较,小结算法

如今请小朋友们认真观看这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跟同桌说说。

35+3是先把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加再跟十位上的数加;第二个算式是先

把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加再跟个位上的数加,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两个算式的算法过程中,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整十数运算区分,从而更好地进行运算。〕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这两个算式在算法上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板书〕

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

在数学王国里处处都有挑战,你们想利用这节课学到的学问来迎接挑战吗?

1、学生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看谁算得快。给孩子们限定时间完成做一做。

3、解决问题。

我们班有20个女生,23名男生,我们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日你们学会了什么新本事?。

〔设计意图:上完一堂课,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通过学生的小结,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理解状况,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个认识。〕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

教后反思:

优点

让学生在比较两个算式的算法过程中,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整十数运算区分

通过倾听他人的意见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学生在小组的沟通中体会合作的欢乐

学生依据发觉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

缺点

多培育学生勇于思索的习惯,让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展

我的反思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内或者与同桌之间的沟通得到补充

通过学生的小结,可以了解学生的理解状况,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个认识。

25+2=2725+20=45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4

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从一开始的主体图入手,创设新学期发新书,学生熟识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意在让学生充分观看,发觉这里面的数学信息。

为接下来的顺利解决问题埋下伏笔。接着我又问:“要解决数学书有多少本?需要知道哪两个数学信息?〞学生说:“需要知道没打开的和小朋友发下去的。〞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当放在哪合适呢?〞生说:“应当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又追问:“为什么要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先让同桌商量这一问题,接着找同学回答。生说:“拿来的3捆小棒是表示的3个十,所以要和35里面的3个十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学生通过摆小棒理解“35+3=〞和“35+30=〞的算理后,我问:“看着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觉?〞生1说:“这两个算式里面都有35〞,生2说:“第一个算式加的是3,第二个算式加的是30〞。我问:“35是几位数?,3是几位数?〞,生说:“35是两位数,3是一位数〞我说:“那也就是说我们学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学生马上说:“两位数〞。我一听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答案,可是又一想学生说的也没错呀,30就是两位数〞。

灵机一动我说:“30是两位数,也是我们认识的两位数里面很特别的什么数呢?〞学生马上想到是整十数。这样在我的引导下,我们共同完成了本节课的课题。我想这样做让学生对所学学问进行一个简洁的梳理概括,也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一个培育〞。针对教材上提出的问题:“上面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我把它换成:“假如让你做这种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题,你想提示同学们留意什么?〞学生有的说:“做题肯定要仔细、细心。〞有的说:“肯定要留意把一位数加在个位,整十数加在十位〞。我想这样问更能引起学生的留意,也是新课改下学生主体性的一种表达。

课堂上,同学们精彩的表现,是我所想到的,也是我所没有想到的。我想孩子们有好的发言和习惯,应当是离不开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们一点点对他们的一些在习惯上、思维上和学问上的点滴渗透,也为今日的精彩做好了铺垫。没想到的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强,思维那么活跃。看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继续大胆地放手信任学生的能力,给孩子们施展他们才能的机会。同时,我们老师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真实的课堂表现。从而提高我们为学生服务的质量。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把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预备

1.口算:30+6=30+60=60+4=60+40=

5+20=50+20=9+40=50+50=

2.填空

(1.)3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42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的。

(3.)个位上是1,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

(4.)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二)学习新课

1.出示青蛙星期六捉害虫主题图

青蛙妈妈:我吃了35只害虫。小青蛙:我只吃了3只害虫。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出示算式:35+3=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4.用三种方法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让学生摆小棒图,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摆35根小棒,再摆3根,一共有38根小棒〕

〔2〕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拨出35,再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一

〔3〕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35分成30和5,先算5+3=8,再算30+8=38〕

观看分成图算式,把握口算方法。

师:为什么要先算个位上的5加3呢?

(因为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3表示3个一,5个一和3个一相加得8个一)

师: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再算30加8得38。

5.出示青蛙星期天捉害虫主题图

青蛙妈妈:我吃了35只害虫。小青蛙:我吃了30只害虫。

6.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出示算式:35+30=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7.用三种方法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让学生摆小棒图,理解口算方法。

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3捆零5根,右边摆3捆.边摆边口述计算过程〕

结合摆的过程,概括出口算的方法.师:35+30应当怎样相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拨出35,再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

表示3个十〕

〔3〕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35分成30和5,先算30+30=8,再算60+5=65〕

8.比较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5+3=3835+30=65

观看算式,这道题是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启发学生回答。

9.板书课题: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

10.观看算式35+3=3835+30=65

引导学生对35+3=38和35+30=65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商量:34+2和34+20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你发觉了什么?

42+3=40+17=

3+42=17+40=

2.对比练习〔以小青蛙获奖的形式出现三个气球,题目显示在气球上面〕

35+4=42+3=5+21=

35+40=42+30=50+21=

3.课中放松.唱歌《我们都是小青蛙》

4.青蛙妈妈说天空中有许多飞动的气球,气球上面有口算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5.小青蛙决定去见见它的好朋友小白兔.出示小白兔图.

我收了27个萝卜,我收了20个萝卜.我们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6.小青蛙决定去见见它的好朋友啄木鸟.出示啄木鸟图.

大啄木鸟:我吃了22条虫子.小啄木鸟:我比你多吃了10条.大啄木鸟吃了多少条虫子?

7.小青蛙最终决定去见见苹果树.树上结满了苹果(苹果上面有算示).谁算对了苹果就掉下来了.

8.小青蛙预备回家了.看一看回家的路怎么走.

(每一个算式的结果就是下一个算示的第一个加数)

2+2123+1033+336+2056+359+40

9.青蛙妈妈说远处的荷花旁有数学题考考小青蛙.出示荷花图和算式.

41+●=47■+28=7850+=91▲+7=69

●=〔〕■=〔〕=〔〕▲=〔〕

10.小青蛙填数字

3()+4=3()()8+50=()8

(四)小结

教学反思:

我注重了情境的创设。这节课我为学生创设了关于小青蛙捉害虫好玩的学习情境,学生兴趣比较深厚。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当怎样调换位置会更清晰呢?〞生说:“应当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商量、沟通的时间。如:在探讨算法时,我让学生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给学生沟通、展示的空间。学生很快把握了其计算原理。

练习部分我留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变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

缺乏之处:

〔1〕对学生算理的口头表达训练不够。

〔2〕练习部分习题的层次性不够。特殊是对学生有启发性的训练和拓展思维的训练应当增多一些。

〔3〕教学过程中语言还不够锤炼和精确。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6

本节课是一节平常的计算课。如何在平常的计算课中让学生欢乐而有效地学习?如何在平常的计算课中让学生的思维获得进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一、适当的复习铺垫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传统教学中的复习铺垫在计算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复习铺垫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另一方面是为新知学习分散难点。本课的新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存在着相关旧知,通过适当的复习和铺垫,能够发挥这些已有旧知的支撑作用,促进新知的生长,这也表达了教学要符合学生的数学现实的基本原则。

二、合理的学习层次有助于进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一门讲求规律和层次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采纳合理的层次,能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理解算理和把握算法,并在不同层次的学习中进展思维能力。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主要结合:小棒操作→计数器拨珠→抽象计算这三个环节,从而让学生经受由具体操作、自主探究到比较归纳把握算法这样的层次。在课堂学习时学生都能循着感知→理解→把握→应用的心理规律开展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有效的进展。

三、教具的合理选用帮助学生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心理学讨论说明,小学生的思维进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渐渐向阅历抽象规律思维过渡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实行直观教学方法是简单得到理解和认可的;在由具体形象向阅历抽象规律过渡的阶段,学生仍旧要借助具体实物,从直观思维引发阅历抽象思维。教学的前测说明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都会做,但问学生是怎么算出来的,有一大半的学生说不出来,即使说也说不明白。因此在教学中必需通过学具使学生经受由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当然计算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具上,而是深层次算理的理解。教学中支配了小棒验证和计数器验证,从低层次〔小棒的操作〕过渡到高层次〔计数器的操作〕过渡到深层次〔算理〕,这三个层次是亲密联系的,逐步过渡深化的。

四、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

一堂课下来后我感觉自己还有许多需要改良的地方:

1、教学情境的设计要做到位,不能仅仅就是“拿来〞。这节课我选用了教材中发新书的情境,虽然学生对这个情境不生疏,但它却存在着清楚度不够,离学生如今的学习时间也很长这样的局限。因此教学时费时较多。对此我感受到:教材上的情境是专家老师们细心选取的,他们在选材上能关注学生的认知。同样教材是教学的“范本〞,但不是“孤本〞。可能同样的情境,一些地方的学生很感兴趣,而另一些地方的学生则不然。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地对教材上的情境做适当地改动,或者是如于科长所说的深加工,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只有重视学生已有的认知,高效才能落到实处。虽然我对学生前测学问有了肯定的了解,也在教学中考虑到了,但放手的力度不够,假如让学生先来通过说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操作理解算理睬更好。像35+3=38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先算5和3相加,再算30和8相加。在引导学生学问内化时,我可以让学生汇报并提出:如何让自己说的更清晰些呢?这时产生对学具的需求,从而摆小棒、拨计数器顺势产生。学生有了一种内在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的时候,才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学习。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7

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从一开始的果园图入手,创设聪聪慧明到果园摘果子,学生熟识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意在让学生充分观看,发觉这里面的数学信息。为接下来的顺利解决问题埋下伏笔。接着我又问:“依据这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当放在哪合适呢?〞生说:“应当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又追问:“为什么要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先让同桌商量这一问题,接着找同学回答。生说:“拿来的3捆小棒是表示的3个十,所以要和35里面的3个十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学生通过摆小棒理解“35+3=〞和“35+30=〞的算理后,我问:“看着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觉?〞生1说:“这两个算式里面都有35〞,生2说:“第一个算式加的是3,第二个算式加的是30〞。我问:“35是几位数?,3是几位数?〞生说:“35是两位数,3是一位数〞我说:“那也就是说我们学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学生马上说:“两位数〞。我一听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答案,可是又一想学生说的也没错呀,30就是两位数也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整十数〞。学生马上想到是整十数。这样在我的引导下,我们共同完成了本节课的课题。我想这样做让学生对所学学问进行一个简洁的梳理概括,也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一个培育〞。

课堂上,同学们精彩的表现,是我所想到的,也是我所没有想到的。

我想孩子们有好的发言和习惯,应当是离不开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们一点点对他们的一些在习惯上、思维上和学问上的点滴渗透,也为今日的精彩做好了铺垫。没想到的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强,思维那么活跃。看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继续大胆地放手信任学生的能力,给孩子们施展他们才能的机会。同时,我们老师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真实的课堂表现。从而提高我们为学生服务的质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做好学生的课堂常规教育,加强对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实践,、反思,仔细做好备课上课工作。并且要把这三方面融为一体。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能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总评:

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简洁的问题准时给予解答,并解决问题,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学问,思索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表达了新课标的“学数学〞的思想。

在抓住学问和能力进展的同时,注重让学生经受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师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实行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整理算法——归纳算法的教学层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使抽象的算理直观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把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这样的教学,既进展了学生思维,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沟通和创新意识的培育落到了实处。

缺乏: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各环节结构时间把握不够精确,在提问题过程中,就用时过多,也表达了年轻教师在大舞台上紧急。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关注的不够全面,鼓舞性的语言欠缺。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8

这部分学问是在学生已经把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它在整个100以内加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再学习这部分学问对多数学生来说应当不算困难。因此在教学预设时,我特殊考虑学生已有的学问基础,同时,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引导探究和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了教材提供的资源,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培育学生理解和把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育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看和思索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二、动手操作,引导合作探究

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我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