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世界洋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地理-世界洋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地理-世界洋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地理-世界洋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地理-世界洋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1册(中图版)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世界洋流【课标分析】【课标原文】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解读】1、课标要求的变化本条“标准”关注水圈中的海洋水。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也是大气最重要的水汽来源和热量来源。关于海洋水,传统高中地理课程要求的内容较多,如海水的温度、盐度以及各种形式的运动等。课程标准从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意义来考虑,舍弃了关于海洋水自身性质的内容(如温度和盐度),只关注环境意义最为重大的海洋水的运动形式之一——洋流。2、对课标要求的理解本条“标准”将洋流的学习归结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从而对传统高中地理中有关的洋流知识作了大量的简化。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学习目的,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知识基础。3、课标对教学的要求仔细分析本条“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此外还有“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等。第二,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第三,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4、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条“标准”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在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可以把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以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并为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一般不必对洋流知识进行加深和扩展。例如,洋流的成因不需要系统讲述,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名称都可以不出现,只要能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即可;局部海域(如北印度洋)具有季节变化的洋流也不需要了解。第三,对各洋流的名称不要求记住,但是为了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需要,应了解不同纬度大陆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1册(中图版)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世界洋流【学情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分析,制定教学三维目标,依据教学三维目标,结合学生原有知识结构,达成课堂预期生成的目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1册(中图版)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世界洋流【评测练习】【基础自测】读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图L3­2­1),完成第1题。图L3­2­11.如果该海域是大西洋的一部分,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A.北赤道暖流B.东澳大利亚暖流C.拉布拉多寒流D.本格拉寒流读某海区洋流示意图(图L3­2­2),回答2~3题。图L3­2­22.若该图所示的是大西洋西部,此洋流为()A.北大西洋暖流B.加利福尼亚寒流C.加那利寒流D.墨西哥湾暖流3.该洋流到40°N附近将朝哪个方向流动()A.东B.南C.西D.北4.当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A.北半球为冬季B.南半球为冬季C.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D.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读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图L3­2­3),回答5~7题。图L3­2­35.从图示来看,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洋流一般是()A.暖流B.寒流C.逆流D.漂流6.澳大利亚西部的洋流对澳大利亚沿海的影响是()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B.缩小海洋污染范围C.降温减湿D.增温增湿7.图中位于北半球的世界著名渔场形成原因主要是()A.暖流经过B.寒流经过C.寒、暖流交汇D.底部海水上升【能力提升】读太平洋沿某一纬线的表层水温变化简图(图L3­2­4),回答8~9题。图L3­2­48.据图推断该纬线可能为()A.60°NB.30°NC.30°SD.60°S9.结合图文材料及有关知识,判断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a海域有暖流经过B.b海域有寒流经过C.a海域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大D.b海域受暖流影响,等温线向北凸出英国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所著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认为,中国人最早绘制了世界海图,郑和船队早于哥伦布70年到达美洲大陆,早于库克船长350年发现大洋洲(当时称澳洲)与南极洲。图L3­2­5是他根据史料绘制的洪保将军(郑和属下)船队的航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图L3­2­510.从有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船队出使南亚各国的最佳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关于洪保将军船队的见闻和经历,叙述正确的是()A.①航段:正值旱季,阳光直射B.②航段:夜空中的北极星指引航向C.③航段:沿岸荒漠广阔无垠D.④航段:沿途物质补给非常困难图L3­2­6为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图L3­2­612.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13.有关甲地洋流成因及海洋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受向岸风影响形成的B.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C.该地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14.图L3­2­7为太平洋地区洋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L3­2­7(1)写出洋流名称:c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2)想要顺风顺水航行,轮船从A处驶往B处可借助于______________风;途中可能遭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洋流)。(3)a、d、e三支洋流水温从低到高依次是__________。(4)当B处吹偏南风时,北印度洋海域洋流沿__________方向流动,地中海地区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15.图L3­2­8是某大洋环流局部图,读图回答问题。图L3­2­8(1)若A—B线是30°纬线,那么这个海域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从性质看,甲是________(寒或暖)流。(2)若A—B线是60°纬线,那么这个海域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从性质看,甲是________(寒或暖)流。(3)若A—B线是30°纬线,当其位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时,丙洋流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澳大利亚的小杰克在悉尼附近海滩上捡到一只漂流瓶,打开一看,瓶内有一封来自秘鲁的小朋友写的祝愿信。漂流瓶是从秘鲁顺______寒流向北,然后经南赤道暖流向西,再经________暖流向南最终到达悉尼海滩的。如果小杰克写了一封回信,将漂流瓶再扔到悉尼附近海中,你认为秘鲁小朋友有没有可能收到该封回信?为什么?【综合拓展】16.根据材料,探究非洲西海岸洋流的形成,完成下列问题。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与海岸距离(km)052104208312416520624728水温(℃)14.716.417.418.419.119.720.320.821.2(1)结合上表,描述沿19°S海域水温的分布规律。(2)图L3­2­9中图甲所示区域位于________气压带与________气压带之间,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受此风的影响,海水会产生运动,在图甲中画出该海域海水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示意图。甲19°S非洲西海岸剖面图乙非洲西南部示意图图L3­2­9(3)根据前面的探究,判断M处洋流的性质为________,并在乙图中画出该洋流的流动方向。【答案详解】【基础自测】1.D[解析]图示大洋环流为大西洋副热带环流,可知本格拉寒流符合条件。2.D[解析]根据北半球大西洋洋流分布可判断此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3.A[解析]该洋流在40°N附近受中纬西风影响,改向东流。4.A[解析]北半球冬季,在东北季风吹拂下,北印度洋表层海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此时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我国东南沿海盛行偏北风。5.B[解析]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洋流从性质看,属寒流。6.C[解析]澳大利亚西部的洋流为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7.C[解析]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渔场多位于寒、暖流交汇处。【能力提升】8.B[解析]同一纬度比较,暖流经过的海域,水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域,水温偏低。由8月份水温高于2月份水温可知,该纬线应位于北半球。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故可推知该纬线可能为30°N。9.D[解析]由上题可知,该海域是以30°N为中心的副热带海区。因此,b、c海域流经的是暖流;a海域流经的是寒流,且其2、8月水温比较接近,说明水温差异小。10.D[解析]南亚海区属季风洋流区,郑和船队从中国出发,为保证顺风顺水,一般顺流出行。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沿岸洋流自东向西流,利于其出使南亚各国。11.D[解析]①航段位于北印度洋,其冬季无阳光直射;②航段位于南半球,无法看到北极星;③航段顺巴西暖流航行,沿岸多森林景观;④航段航行于印度洋上,补给困难。12.C[解析]北印度洋分布有季风洋流,图示洋流沿非洲东海岸自南向北流,由此判断受西南风的影响。13.C[解析]上升流多属寒流,由离岸风形成,对沿岸地区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夏季该地形成上升流,鱼类资源丰富;冬季,上升流受到压抑,鱼类资源减少。14.(1)东澳大利亚暖流千岛寒流(2)东北信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3)e、d、a(4)顺时针炎热干燥[解析]根据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情况回答(1)(2)题。海洋表层水温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降低。亚洲东部吹偏南风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域洋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地中海地区气候炎热干燥。15.(1)南暖(2)北寒(3)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4)秘鲁东澳大利亚秘鲁小朋友有可能收到该封回信。漂流瓶若从悉尼随东澳大利亚暖流向南,再随西风漂流向东,再随秘鲁寒流向北,则可能漂到秘鲁海滩,被秘鲁小朋友收到。[解析]第(1)(2)(3)题,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寒暖流性质进行分析、判定。第(4)题,熟记世界洋流分布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悉尼、秘鲁均位于南半球,悉尼位于太平洋西侧,秘鲁位于东侧,流经两地附近的洋流应为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反气旋型洋流。【综合拓展】16.(1)离海岸距离越远,表层海水的温度越高。(2)赤道低副热带高(可互换)东南风作图如甲图(3)寒流作图如乙图甲19°S非洲西海岸剖面图乙非洲西南部示意图[解析]第(1)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距离海岸距离越远,表层海水的温度越高。第(2)题,图甲位于19°S,该纬度所在地区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信风带,南半球的信风为东南风。在离岸风的作用下,图甲中的表层海水向西流,近岸的深层海水上升补充。第(3)题,深层冷海水上泛,洋流性质为寒流。在东南风作用下,海水向西北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1册(中图版)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世界洋流【观评记录】【李安强老师】老师的课题是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世界洋流》的部分知识。课型是新授课。本节的特点之一是:知识间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特点之二是:知识原理性极强。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设置简单的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考思维意识,能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转移的过程,而应是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下,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引导,而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建构生成新知识,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把握。故本节课采用激疑导趣——设疑导读——启思乐动——概括升华的四个过程,引导学生从感性——理性——实践——感性的思维转换过程,完成教学。【苗思奎老师】听了老师的《世界洋流》一节新课,感觉到郑老师作为一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课堂调控能力很好,教学要点把握的非常准确,条理清晰,并有效地运用各种动画图、示意图、视频、录音等,展示洋流分布的规律、成因,课堂上师生互动,从课堂提问反馈来看,学生绝大部分掌握的效果比较好。总的说来,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听完这节课后,我做了一些思考,在有些环节,郑老师的处理方式与众不同:第一:在讲授洋流的分布规律时,采用“动”→“偏”→“转”三步探究法,先组织学生复习和回忆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然后联系信风带、西风带的大气运动引出南北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包含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第二:在判断寒暖流时,让学生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先判断南北半球,然后结合洋流的流向(如南半球向南流的是暖流、北半球向北流的是暖流,反之为寒流)来判断。【王宝海老师】老师的课堂教学应用了探究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感触较大。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机会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进行独立探究或小组探究,围绕问题查找相关隐藏或缺失的信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过程:提出问题――确定假说――验证假设――修正假设――解释现象――表达与交流。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教学倡导的“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而案例探究教学正是按照新课程教学的理念设计的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创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否取得实效,归根到底在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本节课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改变了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了生机。【韩道武老师】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世界洋流》的优课,洋流部分在必修一这本书里是较难的知识点,尤其是在分析判断洋流性质和掌握洋流分布规律两方面。一开始,郑老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结合时政新闻,引出洋流,激发了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学讲模式实施的前提和重要环节是学生自主先学且要学会,学进去,才能讲出来。由于学生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有限的,参差不齐,所以郑老师在编写导学案,自主先学这一环节设计上比较简易化,能使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降低难度。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准确找出基础知识点,当然也有少部分同学会出现错误,那么,这些错误正好能够在课堂上,同学之间互学这个环节中,成为一个很好的纽带,让学生去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找出解决的突破口,彼此间取长补短。郑老师的板书设计合理,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黑板,多媒体只是教学工具,所以我们不能丢弃黑板的重要价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郑老师能够及时点拨和纠正,由成因到规律,能够做到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语言流畅,有的放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1册(中图版)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世界洋流【教材分析】一、教材宏观内容逻辑结构从宏观角度看,“人与水的关系”内容在必修一教材中有“水的运动”和“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两节内容,在必修三教材中有“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一节内容,在必修二中水的影响在各个章节中都有所体现。本课时学习的是“世界洋流”部分的内容。二、“世界洋流”内容逻辑结构这部分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原有知识→形成性目标→终极目标。它们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由全球风带分布,推出洋流的成因,由高低纬度温度分布,判断洋流的类型。结合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总结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由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他相关知识,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知识前后联系,环环相扣。三、教材内容取舍1.课文内容(1)海浪和潮汐(给出名词不做要求)(2)(密度流、补偿流不做要求)(3)洋流的分布规律(重点新知识)(洋流名称不做要求)(4)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重点新知识)2.图像资料选取图2-2-6世界洋流的分布和图2-2-9世界著名渔场的分布,作为课堂教学素材。3.案例研究:“厄尔尼诺”作为课后案例探究作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1册(中图版)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世界洋流【效果分析】【课堂导入】NASA航拍——“绚烂洋流”设计思路:播放NASA航拍——“绚烂洋流”视频,目的:一是宏观整体感知世界洋流,体会洋流的定义中的关键词。二是为下面用到的洋流分布图做感官上的铺垫,促进图示空间思维的顺利转换。【洋流分类】阅读教材,图文转换设计思路:1.图文转换:学生阅读教材寒暖流的分类文字,由文字分析图示,判断图中A和B洋流的类型。2.拓展思维:结合原有知识——高低纬度温度分布规律,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3.总结提升: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关系。【重难点突破】一、运用地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洋流的分布规律,我采用探究教学法,此部分知识的前后联系紧密,逻辑推理思维较强,所以选择了探究教学法。首先,【知识铺垫】全球风带的分布。设计思路:老师演示盛行风带flash动画,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回答盛行风的名称及风向,为下面探究内容做铺垫。【注意】舍弃教材“图2-2-5全球洋流与气压带、风带相关模式”【想法】一是承前:由“绚烂洋流”视频提供的宏观世界洋流,到实际的海陆分布图示的转换,更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过渡。二是启后:运用实际海陆分布图示,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两个条件对洋流方向的影响。下一步,【提出问题】在盛行风的吹动下,海水会怎样运动?设计思路:运用小实验,验证盛行风对海水运动的影响。进一步,提出问题,探究为什么水流旋转运动了,呈什么时针方向旋转的。从而引入“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两个条件。设计思路:1.然后老师演示不同海区洋流运动flash动画,使学生对洋流的分布有整体认知。2.图图转换:学生由flash动画图示,绘制洋流模式图。设计思路:1.图文转换:由以上各种洋流分布图示,总结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2.分组比赛:男女分组,交替展示归纳的成果,作出评价,小组评分。二、运用地图,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此部分内容,我采用案例教学法,想法是,地理知识既要从生活中来,又要到生活中去,所以选择了案例教学法。首先,【导入视频案例】分析2011年日本海啸之后形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