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主要病害及防治_第1页
甘薯主要病害及防治_第2页
甘薯主要病害及防治_第3页
甘薯主要病害及防治_第4页
甘薯主要病害及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薯主要病害及防治一、黑斑病甘薯黑斑病又名黑疤病,土名叫烂脚疤、黑脚、燥烂等。在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发生。此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造成甘薯烂窖、烂床、死苗的主要原因。还可随种薯、种苗调运而远距离传播,已列为国内检疫对象。(一)症状该病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块。薯苗受害,一般在幼苗茎基部,尤其在白部分产生长椭圆形稍凹陷的黑褐色病斑严重时,幼茎和种薯都变黑腐烂,造成烂床死苗。病苗扦插到大田后,叶片往往发黄脱落,严重时也死亡,造成缺株。薯块受害,以秋季收获前及贮藏期感病较多,但初生薯块也能感病,病斑通常出现在薯块裂口或害虫咬伤处,黑褐色,近圆形,分界明显,中央稍凹陷。切开病薯,可见病斑附近的薯肉变青褐色,有苦味和臭气。病薯入窖贮藏,能继续蔓延危害,造成烂窖。潮湿时,薯块和苗的病斑上都能长出黑色刺毛状物,这就是病菌的子囊壳。(二)病原甘薯黑斑病原菌属于子囊菌,长喙壳属。病菌的菌丝初为无色透明,老熟后成为深褐色,直径3-5微米,寄生于细胞或细胞间隙。无性世代产生分生抱子和厚垣抱子。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单抱、圆筒形、棍棒形或哑铃形,两端多平截,大小为微米x~微米。袍子生成后立即发芽,发芽后有时生成一串分生抱子,然后生成菌丝。也可在发芽后就生成厚垣抱子。厚垣抱子暗褐色、椭圆形,具有厚膜,大小为~微米x~微米。发病后期,厚垣抱子大量产生在病薯皮下维管束附近,能度过不良环境,在贮藏窖或苗床及大田的土壤里越冬。病菌有性世代生子囊壳,潮湿时生在病斑中央。子囊壳基部球形,上部具纵行条纹长嘴形的颈,内含梨形子囊。子囊抱子无色、单抱、壁薄,成钢盔状圆形,在贮藏中对病害的流行起重要作用。(三)传播途径黑斑病菌以厚垣抱子或子囊抱子附着在种薯上,或以菌丝体潜伏在薯块内越冬,也可在茎蔓上越冬。病菌生活力较强,在田间土壤内能存活2年以上。病害的传播主要有3个途径:种薯种苗、

土壤肥料和人畜携带等。.种薯种苗传病用带病种薯育苗,在苗床上就会产生病苗,病苗又可侵染健苗,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可传播,使病害扩大蔓延。引进带病苗将病菌带人无病区,从而又产生新的病地或病区。.土壤和粪肥传病土壤传病的轻重,依土壤含菌量多寡、薯块伤口的多少而定,一般而言,大田土壤传发病较轻。用病土育苗、垫圈,均可造成苗床和肥料带菌传病。土壤带菌主要来自病残体和带菌肥料。用病薯、病残体沤肥,或用病床土垫圈和用病薯水泼圈等,均可使肥料带菌传病。病菌在粪肥中,冬季可存活120~190天,春季可存活60~70天,夏季可存活28天。可见带菌肥未经腐熟者能够传病。.黑斑病在收获期可借人畜携带以及昆虫、田鼠和农具等媒介传播病菌,主要从薯块的伤口、裂口、根眼侵人。如将病薯和带菌薯块入窖后,在密集的情况下,抱子能借水滴、空气以及昆虫、老鼠等进行传播。(四)发病条件甘薯黑斑病的发生轻重与温湿度、土质、甘薯品种以及薯块伤口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其发病温度最低为8℃,最高为35℃,最适为25℃。在10℃以下,35℃以上一般不发病。土壤含水量在14%~60%时,病害随湿度的增加而加重,又随湿度的增高而递减但在14%~100%间,均能发病。例如,育苗期因苗床加温、浇水、覆盖以及薯块上存在大量伤口,是黑斑病流行最有利的条件而35℃以上高温育苗,则是控制发病的有效措施。生长期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展,如地势低洼潮湿、土质勃重的地块发病重地势高燥、土质疏松的地块发病轻。生长前期于旱,而后期雨水多引起薯块生理破裂者,一发病重。田间有地下害虫和田鼠危害,造成伤口多,黑斑病相应也重,贮藏期间感病最适温度为23--27℃,15℃以上对发病有利,达到35℃又可抑制发病。(五)防治方法.培育无病壮苗(1)种薯消毒。消毒方法有2种。温水浸种:温水浸种的作用是借助热力杀伤病菌,以获得无病薯。方法是用52~54℃的温水浸种处理10分钟,以杀死种薯表面附着的及潜伏的菌丝。利用这种方法处理种薯,防病效果可达80%左右。经过温水消毒的种薯上炕(床)后,如遇低温,易受冻腐烂,必须做好苗床的增温防冻工作。温水浸种要求比较严格,同时由于各品种的耐热力不同,应用时要先做试验,掌握处理后以皮不变色为宜。药剂浸种:利用药剂直接杀死种薯上所带病菌。有效药剂有以下几种:50%代森按用200~300倍液浸种10分钟,效果良好,还有促进薯苗生长的作用,各地已广泛应用50或70%甲基托布津用200~300倍液浸种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种薯安全,但分解快,残效期短50多菌灵用800~1000倍液浸种5分钟,防病效果良好,不仅有治疗作用,还用促进薯苗生长的作用,其缺点也是残效期短50麦穗宁用500~700倍液浸种10分钟,也有良好的防病效果。(2)高温育苗。采用高温育苗,一方面可以控制病害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防治腐烂,并可促进早出苗,提高出苗率。高温育苗的形式,有火炕育苗、室内催芽结合薄膜覆盖育苗、温床薄膜覆盖育苗等几种方法。高温育苗是在育苗时把苗床温度提高到35~38℃,利用热力杀死或控制病菌在苗床上的活动和侵染,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顿水顿火高温育苗的方法,是将炕温升到30~32℃,即可伏薯。伏完后,浇水350~500千克,接着施无病菌肥土10厘米左右。用大火争取3-4天把床温提高到35~38℃(如果床面覆盖有塑料薄膜,则应注意床的适当通风换气,以免高温高湿造成缺氧烂床)。之后,封闭炕火,在7天内使床温不低于28~31℃,温度低了要酌情适当烧火。拔第一茬苗时,自然降温到20~22℃,拔完后的第一天浇水500千克左右,并立即用大火增温到30~33℃,温度不宜过高以免苗受伤,以后可保持苗床温度25℃以上。拔完第二茬苗除浇足水外,苗床温度也应提高到35~38℃,以利催芽,并保持床温25℃以上。拔完第二茬苗后,如果天气较暖,则可省去烧炕。采用室内催芽结合露地薄膜覆盖方法,主要是先把种薯放在室内进行高温催芽,即在35~38℃的温度,90%左右的相对湿度的条件下保持4昼夜,然后降温到30~34℃,催芽6--8天,待芽长到1厘米时,再将带芽种薯移到冷床或露地加盖塑料薄膜进行育苗。.大田防病开展药剂浸苗消毒或实行高剪苗,结合进行轮作倒茬,即可有效地减轻或控制黑斑病在大田中的危害。(1)药剂浸苗。50%多菌灵用2500~3000倍液浸薯苗下部10厘米,2~3分钟(或一蘸),防病效果可达80%以上。500克50%可湿性粉剂可处理2000~3000棵薯苗70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用500~700倍液浸苗,效果很好,在各地广泛推广50麦穗宁用500~700倍液浸苗,有较好的防病效果。上述药剂还能刺激薯苗扎根,促进生长,但对已经出现病斑的薯苗,则没有

显着的治疗作用。因此,在浸苗前,对薯苗要经过精选,剔除病苗。同时,考虑到薯苗根基部带菌量较大,若先剪去带白根部分6~10厘米,则有助于防病效果的提高。(2)高剪苗。根据黑斑病主要侵染幼苗根基部的特点,通过高剪苗,可以减少薯苗带病机会,减轻危害,春苗的苗床(炕)薯苗距地面6~10厘米处剪取栽插。如果栽夏薯种苗不足,可采用剪春薯秧栽夏薯,均可收到一定的防病效果。(3)轮作换茬。由于土壤中病菌积量的增加,造成病害在大田中的恶性循环。因此,采用轮作换茬,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一般与小麦、玉米、棉花、水稻、高梁、谷子等作物轮作较好,轮作以3年为宜。(4)建立无病留种田。建立无病留种田是获得无病种薯的经济有效措施。方法是选择3年未种过甘薯的地块,施用净粪,采用地高剪苗或剪春薯蔓栽夏薯,作为无病留种田。留种田面积为甘薯种植面积的10%左右。.高温大屋窖贮藏高温大屋窖具有贮藏量大、便于管理、安全防病的特点。除了高温大屋窖外,还有半地下加温小屋窖,以及根据地形改造的窖洞窖等。所有这些窖型安全贮藏的效果都很高。高温处理能够防治黑斑病的主要原因,是利用高温热力抑制病菌的生产繁殖,加速薯块伤口木栓化(伤口愈合)的形成。高温愈合处理的简要方法是:利用专门建造的加温屋窖及其加温散热设备,在甘薯人窖后,构筑火道,关闭门窗,速烧火加温。要求在较短时间内使薯窖温度升高到38~40℃,保持4昼夜,然后打开门窗立即散热降温,将窖温降至12℃左右,以后按一般窖温要求进行管理。对于一般窖则主要掌握适时收获,精细入窖,作到四轻(轻刨、轻装、轻运、轻放),五不入(带病、虫咬、破伤、露头青、受淹)。控制窖藏量在70%左右,严格控制窖温在11~13℃。加强管理过好三关(高温发汗、越冬低温、还阳变暖),提高安全贮藏效果。另外,用50%多菌灵500〜7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处理甘薯,即把甘薯放入药液中浸泡,随即捞出而后人窖的贮藏方法,对控制窖藏期黑斑病、软腐病的发生蔓延收到良好效果。.开展检疫防病,防止扩展蔓延严格实行检疫,是防止黑斑病随种薯、种苗人为传播蔓延的主要措施,也是综合防病措施的组成部分之一,全面开展三查(查病薯、虫咬薯、破伤薯不进窖,查病薯不上床和查病苗不下地),三防(防止引进病薯病苗,防止调出病薯病苗,防止病薯病苗在本地流地)收效很好。无病区要开

展检疫工作,病区也要注意检疫防病。二、甘薯茎线虫病防治甘薯茎线虫病也叫糠心病、空心病等。在我国南北各省(区)都有危害,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此病可危害地下薯块和地上茎蔓,造成烂种、死苗、烂床、烂窖,一般危害可减产10%~50%,严重的可造成绝产。除危害甘薯外,还可危害马铃薯、花生、豌豆、大豆、大麦、三叶草、紫云英等300余种植物。对玉米、高梁、谷子、小麦以及棉花,则不危害。(一)症状甘薯茎线虫可以寄生危害薯茎和薯块。凡被寄生危害处,内部组织均呈黑与白的疏松花瓤,群众称为糠心。这是因为茎线虫侵人寄主后能分泌唾液,溶解甘薯内部细胞间的中胶层,并再次感染杂菌所致。这种典型病症在种薯出窖时,表现最为明显。苗期被害后,基部变青,没有明显边缘或病斑。剖视茎部,里面有褐色糠心,严重者糠到顶但当线虫侵人数量少或侵人时间短时,病症不明显。薯茎被害后,在主蔓基部外面发生黄褐色龟裂的斑块,内部也呈褐色糠心。严重者糠心延达顶端,病株蔓短,叶黄,生长迟缓,甚至主蔓枯死。薯块受害,先是外皮退色,不久变为青色或暗紫色,有的还稍凹陷,发生裂口,其皮下组织发软,褐色,而里面空心。被害薯块在田间由于细胞分裂不协调,常出现龟裂但收获贮藏的薯块因已停止生长,故不龟裂。薯块被害可分3种类型:.糠皮型仅皮层被害,而内部完好,通常贮藏、出窖的薯块和芽苗多属此类型。.糠心型薯块内部为糠心而皮层完好,外形与好薯一样,但重量大减。老式“窝瓜”的病薯多属此类型。.糠心与糠皮混合型外观为糠皮型而内部为糠心型,这是糠皮型与糠心型后期症状,两者最终都可发展为既有糠皮又有糠心。(二)病原此病是甘薯茎线虫引起,该虫属侧尾腺口线虫亚纲,垫刃线虫目,垫刃线虫科。线虫一生有

成虫、卵、幼虫3个时期,成虫为雌雄同形、白色细长蠕虫状,但雌虫较雄虫略粗大。雌虫大小为~毫米x~毫米,吻针长11~13微米,卵巢(58~65)微米x(17~19)微米。每个雌虫一生可产卵100~200粒,在适宜环境下,20~30天完成1代。此虫在2℃时开始活动,最活跃的温度为26℃,夏季高温能抑制其繁殖,因而大量繁殖和危害主要在春秋两季。甘薯茎线虫一年发生多代,在15℃下,每代约需20天。以卵、幼虫和成虫越冬,其中以幼虫为主,占90%以上。越冬幼虫在土壤里呈休眠状态。茎线虫属喜湿性种类,耐涝性强大,浸幼虫于水中,半个月以后还不死亡但抗旱力亦强,当薯干含水量%时,贮藏3年死亡率才达到98%。土壤中,茎线虫的活动层为离地10〜15厘米离开寄主后多居土壤干湿交界处。这种线虫较好气,在薯贮藏时,以薯堆表层和近气洞地方发生多,危害重。(三)传播途径此病传播主要有以下4种途径:.薯块用健薯作种薯育成的薯苗,栽种在无病田里不发病但用病薯育成的薯苗,栽植在无病田里所产的薯块则多数发病健薯与病薯混合人窖,茎线虫病可以从病薯块传给健薯块,引起发病,发病率可达50%以上。.薯苗和薯蔓在疫区查到的薯苗和薯蔓都有茎线虫。薯苗和薯蔓的带虫规律为:(1)苗床拔苗次数越多,则带虫率越高。(2)整个薯蔓越近基部带虫数越多。栽植越早的薯苗带病机会越少。(3)从疫区或病株剪下的薯蔓和薯苗,带虫率都高,容易引起茎线虫病的扩大蔓延。.土壤在病地的土壤中,都能分离到甘薯茎线虫,多的每克土壤有虫20条,用无病苗栽植病地,收获时病薯达100%以上,这足以说明土壤可以传播茎线虫。.厩肥用病土填圈,其中混有未经煮熟的病薯残渣,以及在圈顶晾病薯干和病薯蔓,都会使茎线虫大量混入圈中。施用这种厩肥于甘薯地,则茎线虫经土壤侵人薯株而发病。(四)发病条件.茬口春薯生长期长,线虫侵人寄主后繁殖代数较多,所以病重反之,夏薯病轻。连作地年年有寄主供茎线虫寄主繁殖,故病重轮作地或生茬地,则发病轻。.土质因茎线虫喜湿好气,土壤湿润、涝洼多水的沙土地发病快而重,薪土地发病慢而轻。痔薄地虽肉食线虫数量少,但因较少受到天敌制约,所以同样病重。.品种对此虫抗病性弱的品种较多,如一窝红、济薯1号、栗子香等,抗病强者较少。(五)防治方法.消灭病原每年在育苗、栽植和收获时,应收拾病薯、病蔓和病苗,集中于非耕地晒干,然后充作燃料,或煮熟后作饲料。病薯干也可用作酿酒。切勿将病组织随地乱丢或进行沤肥,以防病害传播蔓延。.推行轮作重病区或重病地,应实行轮作,以甘薯与高梁、玉米、粟、棉花相互轮作。隔3年不种甘薯,能基本控制甘薯茎线虫的发生危害。.选用抗病品种在重病地,应选用高产抗病品种,以减少危害,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有甘薯"868"、红心王2号、徐-71-236、北京553、宁32-16、烟薯6号、青农8号。.选用无病床址、床土,精选无病种薯、种苗供育苗的床址,应选未种过甘薯的菜地或空地使用的床土和种薯都需要严格选用不带茎线虫的薯苗应用净苗,尽量减少大田危害程度。.药剂防治(1)辛硫磷浸苗。用50%辛硫磷300倍液浸薯苗30分钟后栽植,可使薯苗上带有的甘薯茎线虫大部分死亡。方法:大规模浸苗可在室内用土先堆成一个15厘米高、33厘米宽、66厘米长的池,表面铺一张薄膜塑料,然后倾人清水30千克,加50%辛硫磷50克,加药时边加边拌即成300倍药液。薯面可以每百株捆成一把,将基部剪去一些,浸人药液中20~30分钟取出。一次能浸苗2500株,药液可连续使用,到高度低于7厘米时,应补充同浓度药液,以保持7厘米以上高度。辛硫磷忌阳光,所以,浸苗工作必须在室内进行经此药浸过的苗,能杀死大部分侵人薯苗的甘薯

茎线虫,但不能防治病地中的茎线虫。(2)药剂处理土壤和粪肥。用二溴乙烷处理土壤和粪肥,效果最好,每米2用70%二澳乙烷千克加水30倍,结合耕地施入15厘米深土中粪肥处理,每2500千克粪堆用药千克,加水15千克打孔施入,密闭消毒2个月,然后摊开捣碎散气。三、根腐病甘薯根腐病亦称烂根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生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省,以山东、河南比较普通,危害严重。发病地块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40%~50%,甚至成片死亡,造成绝收。(一)症状.苗床期发病薯苗叶色浅黄,生长迟缓,须根尖端和中部有黑褐色病斑。出苗较晚,出苗率显着减少。.大田期根系、薯块和茎叶都有明显症状。(1)根系。是病菌主要传染部位,开始从吸收根、根尖或中部形成黑褐色病斑,而后大部分根变黑腐烂。地下茎也被感染,形成黑斑,病部多数表皮纵裂,皮下组织发黑疏松。重病根系全部腐烂病轻者地下茎近土表处仍能生出新根,但多形成紫根,不结薯。有些病株即使结薯,薯块也少而小。(2)薯块。染病后形成大肠形、葫芦形等畸形薯块,表面生有大小不一的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多呈圆形,稍凹陷,表面初期不破裂,但至中后期即龟裂,易脱落皮下组织变黑疏松,底部与健组织交界处可形成一层新表皮。贮藏期病斑并不扩展。病薯不硬心,煮食无异味。(3)茎叶。患病株茎蔓伸长较健株为慢,多分枝,遇日光暴晒呈萎蔫状。人秋气温下降,茎蔓仍能继续生长,但每节叶腋处都会现蕾开花。重病株薯蔓节间缩短,从底叶开始向上,各叶依次色淡发黄,延及全株,叶片皱缩.增厚反卷。遇干旱天气,往往叶片边缘焦枯,提早脱落,蔓的顶端只余2~3片嫩叶,终致整株死亡。(二)病原甘薯根腐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原菌为腐皮镰抱,甘薯专化型。其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丝胞纲,瘤座菌目,瘤座菌科,镰刀菌属。此菌繁殖器官为分生抱子。小型分生

孢子卵圆形,呈短杆状,多数单抱,大小为~微米x~微米,少数有1个分隔~微米x~微米,聚合成假头状,生于瓶状小梗上。大型分生抱子,纺锤形,上部第二至第三个细胞最宽,壁厚,分隔明显,顶细胞圆形或似嚎状3—8个分隔,以5个分隔为主,5个分隔的一般为~微米乂~微米,黏分生抱子团呈淡米黄、乳酪黄或暗蓝绿色。厚垣抱子生于侧生菌丝上或大型分生抱子上,单生或2个联生,呈球形或扁球形。厚垣抱子有2种类型:一种是表面光滑的,直径一般~微米另一种表面突出,直径一般~12微米。(三)传染途径土壤、土杂肥和病残体是此病的主要传染途径田间病害的扩展主要靠水流和耕作活动带病的种薯和薯苗则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土壤传病甘薯根腐病主要靠土壤传染。病菌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以0~15厘米土层菌量最大,发病最重,根系感病指数为在3~45厘米的土层中感病指数为。随着土层的加深,菌量逐渐降低,发病程度也随之减轻。.土杂肥传病病区用病茎、病根、病薯积肥或作饲料或用粉坊洗下的病薯水、粉渣水喂猪或倒人猪圈,都会使土杂肥带大量的菌。或用病土垫圈也会造成厩肥带菌。.病残体传病病根、地下病茎以及病薯上,均潜存着大量病菌。每年遗留田间的病株残体,是使土壤菌量积累和加重病害的重要原因。所以,病地随着寄主作物连作年限的延长,发病程度也逐年加重。.种薯和种苗传病用病薯或在有病苗床(用病土垫床或使用病肥)上育苗,都可使薯苗带菌传病。随着调运病苗,病菌可在无病区繁殖传播,成为疫区。带病种薯和种苗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流水传病流水携带病菌是根腐病的近距离传播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四)发病条件甘薯根腐病发生规律是: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病重,夏薯重于春薯,连作地重于轮作地,晚栽重于早栽,沙土瘩薄地重于壤土肥沃地。.温湿度与发病关系春薯一般在栽后20天到1个月,即5月下旬至8月份为发病盛期,9月中旬以后,随着气温下降病情有所减轻。发病温度范围在21--30℃,适宜温度为27℃左右。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旱情严重,甘薯长势差,发病重。.品种与发病关系不同品种抗病程度有明显差异,但未发现免疫品种。有些品种因种植地土壤带菌量的多少、发病条件适宜与否等因素,也有表现出不同的感病或抗病。.连作与发病关系病地连作年限越长,土壤病残体越多,发病也越重。实践证明,病地实行3~4年轮作,改种花生、谷子、玉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