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考物理题型详解-选择题:声现象_第1页
全中考物理题型详解-选择题:声现象_第2页
全中考物理题型详解-选择题:声现象_第3页
全中考物理题型详解-选择题:声现象_第4页
全中考物理题型详解-选择题:声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物理题型详解-选择题:声现象一、中考试卷中的选择题选择题是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固定题型,也是一种基本题型,在中考物理试卷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全国各地历年中考试卷来看,选择题所占分值在15分—30分之间,分值比例在25%—38%范围内,平均分值比例高达30%左右;由此可见,对中考物理选择题的考查方向、问题形式、解答技巧和考试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二、选择题考查内容分类选择题是客观题中最广泛的基本题型,主要考查物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故题目难度一般不会太高,属于中低档难度题。选择题是由题干和若干选项组成的。“题干”提出问题,告诉学生要解答的问题,“选项”作为试题的主要内容,可以考查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学生通过对备选选项的分析和理解,找出正确答案。由此看来,解答选择题,除了应该具备完整、扎实的基本知识外,还应对选择题的常考知识点和考查方式熟练掌握。下面对选择题常考内容进行分类说明:1.概念辨析型选择题用所学物理知识或基本概念解释物理现象,并对题干中的每一项内容进行分析(辨析),找出答案,此为概念辨析型选择题。此种类型的考题,考查的知识点广泛,涵盖内容多,并能很好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所以题目出现概率很高。例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敲鼓时越用力,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D.优美动听的交响乐有时也会成为噪声【答案】D。【解析】超声波也是声波,它的传播同样需要介质,故A的说法是错误的;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但人们能否听到声音,还需要有介质把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传送到我们耳朵里,所以说B选项中只有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是错误的;用力敲鼓,会使鼓面振动幅度增大,鼓的声音(响度)增大,所以用力敲鼓不影响声音的音调,故C的说法是错误的;凡是影响人们正常活动,让人感到烦躁,影响人们健康的声音都叫噪声,就算是优美动听的交响乐只要影响到人们的活动时,也就成了噪音;故D的说法正确。2.规律应用型选择题利用所学物理规律,对某种物理现象或表述进行分析判断,此类题型属于规律应用型选择题。规律应用型选择题需要学生能很好的理解物理概念,能运用物理规律分析、解释问题,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例2:人们的许多活动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涉及压强和浮力的事例论证不正确的是()。A.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B.石头扔进河里下沉过程中,浮力越来越小;C.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D.拦河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答案】B。【解析】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受到重力和浮力两个力的作用,此两个力是平衡力,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故A的说法正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石头在下沉过程中,石头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重力不变,浮力不变,故B的说法是错误的;用嘴吸吸管,吸管内液体流动,内部压强变小,在大气压强作用下,饮料吸入嘴里,故C的说法是正确的;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在同种液体中,压强只与深度有关,并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拦河坝做成上窄下宽也就是这个原因,故D的说法正确。此题表述不正确的是B。3.现象判别型选择题利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或物理现象进行判断、辨别就是现象判别型选择题。此类考题问题形式简洁、考查方向明确,会经常出现,也是选择题中常考类型,应该加以重视。例3: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来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答案】A。【解析】冰雪消融是固态的水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的说法正确。夏季的清晨,河面飘起淡淡的白雾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清晨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形成的现象,是液化现象,故B是错误的。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的说法是错误的。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的说法是错误的。由此可知,上述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4.图表信息型选择题图表信息型选择题是通过题干给出的图像、表格信息,利用所学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判断或计算的题型。此类考题除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程度外,也考查了学生读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例4: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B.第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C.温度达到80°C时,晶体开始熔化;D.温度达到50°C时,晶体开始熔化【答案】C。【解析】读取图像信息:找出晶体处于固态、固液共存态和液体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间点和对应的温度。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并且要掌握熔点的概念。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即为该晶体的熔点。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则为晶体的熔化时间。A、B: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完全熔化结束,故A、B错误。C、D:由图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该物质的熔点为80℃,故温度达到80°C时,若继续吸热,晶体开始熔化,故C正确,D错误。5.实验探究型选择题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对所探究的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理论验证等,进行分析、判断和总结,找出题干中符合要求的答案,此类考题就是实验探究型选择题。解答此类问题,需要学生熟悉要验证的理论和规律,实验探究过程会得到什么结论。例5:如图所示,是进行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探究活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两个力;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C.木块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D.在木块上再放置一个砝码,则滑动摩擦力会变大【答案】D。【解析】解答从此题需要以下知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在水平桌面上,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桌面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A:木块在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同时,还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撑力的作用。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两个力的说法是错误的。B:物体做匀速运动说明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拉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故此说法错误。C:摩擦力大小与木块的速度无关;只与木块和桌面之间的粗糙程度和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有关;此说法错误。D:滑动摩擦力与物体受到的压力有关,压力大,摩擦力就大;在木块上再放置一个砝码,压力增大,则滑动摩擦力会变大;此说法正确。6.应用计算型选择题计算型选择题是利用所学物理规律、公式进行计算,并通过计算找出正确答案的考题类型。计算型选择题主要涉及到压强、浮力、机械效率、功和功率、杠杆、电路、电功率和电热等,考查学生计算能力和运用理论解题能力。例6: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B.质量为3kg;C.体积为10cm3;D.密度为3.0×103kg/m3【答案】D。【解析】(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重力、拉力作用,其关系为G=F浮+F拉,浸没在水中:G=F浮1+F拉1,浸没在酒精中:G=F浮2+F拉2,即F浮1+F拉1=F浮2+F拉2,由图中信息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得:ρ水gV排+F拉1=ρ酒精gV排+F拉2,即1.0×103kg/m3×10N/kg×V排+2N=0.8×103kg/m3×10N/kg×V排+2.2N,V排=1×10-4m3,物体完全浸没,故V物=V排=1×10-3m3,故选项C错误。(2)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1×10-4m=1N,故选项A错误。(3)浸没在水中时,重力G=F浮1+2N=1N+2N=3N,质量:;故B选项错误。(4)物体的密度,故选项D正确。7.物理量估测型选择题估测题是利用所学的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生活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和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和取值范围合理估测。估算法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估测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长度、速度、时间、温度和热量、质量和重力、体积和容量、压力和压强、功和功率等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考查一般为数值判断式和单位判断式两种。例7:下列估算符合实际的是()。A.一只新铅笔的长度约1cm;B.人的正常体温约37℃;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D.一个鸡蛋的重力约10N【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有关知识和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理解进行估测计算。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铅笔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6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符合实际;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故D不符合实际;综上选B。本专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和噪声危害与控制。这些知识点都会作为考点出现在中考试卷中,也经常在选择题中出现,所以了解这些知识点在选择题中出现的概率,问题形式对做好本专题复习尤为重要。一、考点分析声学在人教版课本中作为第一章—声现象出现。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在考试中经常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身边常见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像判断声源和传播介质等。知识点“声音的特性”考查学生对声音特性的了解和认识,常见问题方式是影响响度、音调和音色的因素,这些问题经常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身边常见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知识点“声音的利用”主要通过实例考查声音传递信息、声音传递能量的认识,通过这些实例对声音的利用进行判断、分析。知识点“噪声危害与控制”考查噪声控制的考题更多,考查对噪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考题要少于前者;噪声控制主要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接收处三个方面入手,在噪声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例子更多些。二、常见考查方式本专题常见考查方式见下表。序号问题方式序号问题方式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3响度和物体振动振幅有关4音调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5音色是发声体本身决定的6声音可以传递信息7声音可以传递能量8超声波的利用9控制噪声的三个渠道10听见声音的条件一、选择题考查内容分类本专题常见选择题类型有概念辨析型、现象判别型两个大类。二、解题方略解答选择题,一定要避免题目的干扰和误导,防止和减少凭猜测确定答案的做法;二要认真审题,明确对选项的要求,如所要选择的选项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错误)”的,防止由于“眼误”而导致解题错误;三要针对不同题目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解答声学选择题常见方法有:直接判断法、排除法(剔除法)和概念辨析法三种方法。方法一:直接判断法直接判断法是直接运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对备选项中的答案进行判断。选项常以物理观象、知识点和基本概念等内容为主,对应的题型多数是识记型选择题。这类题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的题目。【典例解析】(2021·河北)

如下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只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答案】A。【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不相同,故B错误;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响度无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故C错误;D.声音可传递信息和能量,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跟踪练习】1.(2021·陕西)

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振动产生的;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真空传播;C.“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答案】A。【解析】A.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空气传播,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高,故C错误;D.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A。2.(2021·山西)"五四"青年节期间,学校举办了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唱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合唱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将音箱音量调大改变了合唱声的音色【答案】B。【解析】合唱声是由人声带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音量调大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3.(2021·岳阳)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唱比赛中,师生齐唱《把一切献给党》,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对于歌声描述正确的是()。A.伴奏的钢琴和圆号的音色是一样的;B.歌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齐唱使得声音的音调更高;D.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答案】D。【解析】A、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伴奏的钢琴和圆号的音色是不同的,故A错误;B、歌声的传播需要介质;C、多人唱同一首歌增大了响度,传播的远,故C错误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4.(2021·连云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答案】B。【解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错;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正确;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包括:超声波和次声波,C选项错误;噪声的控制包括在:声源处控制、传播过程中控制、人耳处控制,而禁止鸣笛是声源处控制噪声,D错误,故选B。5.(2021·扬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D.分辨琵琶和小提琴的声音主要依靠响度【答案】B。【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停止,故B正确;C.“轻声细语”指的是说话的声音小,是降低声音的响度,不是降低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D.音色是声音的特有品质,用于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分辨琵琶和小提琴的声音主要依靠音色,故D错误。故选B。方法二:排除法按照题意的要求,熟练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对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或对选项本身的科学性进行判断,将与题干无关或缺乏科学性的选项排除;此方法常应用于单选题。注意有时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那就是排除正确的选项。【典例解析】(2021·成都)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A.抽出罩内空气,闹铃声减弱,表明真空可以传声;B.发声的音叉使小球弹起,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C.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消除噪声;D.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响度【答案】B。【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抽出罩内空气,闹铃声减弱,是由于罩内仍有少量空气,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音叉使小球弹起,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B正确;C、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D错误。故选:B。【跟踪练习】1.(2021·德阳)为了同学们顺利进行考试,各学校的考务安排非常细致,关于考试安排中的相关物理知识,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用广播播放指令,说明声音的产生不需要物体振动;B.用广播播放指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调节广播音量,就是调节声音的响度大小;D.考试期间要求学校周围行驶的车辆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答案】A。【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用广播指令传达一些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C、调节广播音量,是调节声音的大小,即调节响度,故C正确;D、考试期间学校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正确。故选:A。2.(2021·南充)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答案】C。【解析】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鸟叫声是通过声音传到人耳的,故A正确;B、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C、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故D正确。故选:C。3.(2021·遂宁)“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全国上下举行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系列活动,我市举办的庆祝晚会精彩纷呈。下列对晚会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演员将邓小平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他主要是模仿邓小平声音的音调;B.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的;C.舞蹈演员的红色裙子在绿色追光灯下呈黑色;D.空中表演的5G智能无人机方阵是利用电磁波控制的【答案】A。【解析】A、演员将邓小平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他主要是模仿邓小平声音的音色,故A错误;B、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的,故B正确;C、绿光照在红色裙子上,绿光会被红色裙子吸收,所以看到的裙子是黑色的,故C正确;D、空中表演的5G智能无人机方阵是利用电磁波控制的,故D正确。故选:A。4.(2021·临沂)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C.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D.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答案】D。【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歌声是由歌唱者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使用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男低音演员的歌声音调低响度大,故C错误;D.女高音演员的歌声音调高响度小,故D正确。故选D。5.(2021·甘肃武威)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声调;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有些地方禁止汽车鸣笛,目的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答案】D。【解析】A.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A不符合题意;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随着空气的质量变小,介质变少,声音变小,B不符合题意;C.有些地方禁止汽车鸣笛,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身体疾病信息,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方法三:概念辨析法利用所学概念和理论,对需要解答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选项的正误,找出需要的答案。此方法与直接判断法类似,但有不同点。直接判断法可以直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正误判断;但概念辨析法需要对选项进行分析,找出题干中不符合概念要求或不正确的论述。【典例解析】(2021·福建)满怀深情的歌声“唱支山歌给党听"从教室内传出,江老师隔着墙便能判断出是小华在唱歌,其依据是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速【答案】C。【解析】声音的特征分为音调、响度和音色。能辨别声音的声源的是音色,故辨别谁在唱歌,依据的是音色。故选C。【跟踪练习】1.(2021·恩施州)跳摆手舞时,很远处能听到鼓声,是因为鼓声()。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独特D.声速快【答案】A。【解析】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跳摆手舞时的鼓声,是因为鼓声的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021·南京)小明和小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