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1页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2页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3页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4页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精练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精练第页备战高考历史精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选择题1.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据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2.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B.社会组织的复杂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等级秩序的确立3.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4.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C.“天下为公”D.“郡”“国”并行5.约4000-5500年前的福建昙石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壶、豆等陶器与赣江、鄱阳湖流域的山背遗址同类器物相似。粤东地区乃至珠江三角洲口岸有类似昙石山文化的器物,也有良渚文化的玉琮。这体现()A.良渚文化源远流长B.南北方文化广泛交融C.中原文化影响深远D.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6.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B.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C.城中发现20多万千克的炭化稻堆积D.古城外围分布着体量巨大的水利系统7.西周实行乐悬规制,钟、磬等乐器要据规定摆放,歌者象征仁德,歌于堂上,舞者象征成功,舞于堂下。孔子赞其“言而履之”“行而乐之”。乐悬规制的推行()A.传播了儒家的仁德思想B.提升了西周贵族的文化素养C.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D.扩大了西周礼乐文化的影响8.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聚落群中既有普通村落,也有大型宫殿式建筑区;既有埋葬一般人和中小贵族的墓地,也有最高贵族的专用墓地。这表明良渚文化()A.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B.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C.已形成君主专制国家D.已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个商王朝,而且这些文献无一是成于商代的。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大量的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这说明()A.故事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B.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成为信史C.古代文献记载反映了真实历史D.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9.《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这两段记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禹废除家天下政治制度C.益主动将王位让给了启D.记录有出入历史无结论10.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的骨刻字符具有一定数量和分布地域,而且与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骨刻辞、安阳殷墟晚商文化骨刻辞,在卜骨材质字符等方面的特征上都形成承接关系。这一发现可用于印证()A.夏朝在历史上真实存在B.早期汉字的起源与演变C.商朝政治具有神权色彩D.地域交流推动文化发展11.《礼记·大传》关于“同姓不婚”原则强调“系之以姓,虽百世昏姻不通者,周道然也”。西周倡导此原则的政治意义在于()A.尊重生物遗传规律 B.继承夏商政治传统C.加强异族政治联姻 D.保证家族血统纯正12.商代甲骨文中有“大雨”“小雨”“雨小”“雨少”“少雨”“多雨”“疾雨”“雨疾”“雨不疾”等相关词语;还有如“其自东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北来雨”等短句。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农业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注重科技的实用性D.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13.《诗经》中以赞美周王为主旋律的作品多出现在西周前期;西周后期的作品中,多描写为贵族祝福、祝寿的场面,“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等强调本宗族兄弟团结与联合的诗句屡屡涌现。这一现象折射出()A.统治集团更加团结B.周王不再居于宗法体系顶端C.诸侯贵族势力崛起D.分封制度中的等级规定森严14.春秋时期,列国之执政,多以宗族任之。但秦宗族同姓见于经传记载者仅寥寥数人,而为秦所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外人,如百里奚、蹇叔、公孙枝等却济济一堂。这说明当时()A.察举征辟制度已经出现B.士阶层的自我意识觉醒C.官僚政治体系基本完备D.宗法制的藩篱有所突破15.右图为故宫博物院“何以中国”特展展出的红山文化玉龙。红山文化中“龙”的形象是对多种动物形象的神化,是史前宗教祭祀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此后,龙的形象逐渐成为权力地位的象征。这件文物可以说明()A.旧石器时代手工业技艺精巧细致B.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始崇拜出现C.龙的形象标志父系氏族社会确立D.新石器时代已经形成龙文化雏形16.周公东征后,将殷都旧地封给康叔,建立卫国。周公反复告诫他,要实行文王“明德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在“商政”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这些措施()A.践行了儒家的民本思想B.体现了华夷观的形成发展C.构建了众星拱月的格局D.促进了商民对西周的认同17.商周时代的音乐创作达到一个高峰,当时乐舞作品的评价标准是“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周礼》记载,西周时,大司徒“施十有二教”,第四项就是“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这表明商周时期的音乐()A.凸显宗法等级秩序 B.是社会治理的工具C.是典型的贵族文化 D.体现平民的价值观18.下图是甲骨文中“国”字的初体,本义是邦国,原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左边是疆域,右边是“戈”,表示用武力守卫的疆土。字形像持武器(戈)守卫城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注重血缘的宗法制度B.日益严峻的边疆危机C.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早期文字的史料价值二、非选择题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河南省安阳市郭家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材料二内外服制滥觞于夏,形成于商,影响至周,是独特国家结构形式。内服职官数量众多,由商王直接任免。外服职官有侯、甸、男等。卜辞中侯的数量有五十多个。他们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予的封号,另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不是由商王任免。诸侯国要担负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哪些历史信息?(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评价材料二中的制度。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期,婚姻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周公制礼便将一夫一妻多妾的嫡庶体制制度化,强调身份的重要性,正如《礼记·内则》所说“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聘娶婚被看成婚姻的唯一合法程序。聘娶婚,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完成,其基本精神就是明媒正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缔结的前提。《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婚姻并非仅是男女个人之事,而是事关宗族延续繁衍的大事,正如《左侍·信公二十三年》所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西周初将“同姓不婚”定为宗法伦理。——摘编自杨茂义《宗法制与春秋婚姻礼制》材料二天子祭祀土神和谷神用牛、羊、猪三牲。诸侯祭祀土神和谷神用羊、猪二牲。大夫和士祭祀宗庙,有封地的用祭礼,没有封地的用荐礼。平民祭祀祖宗的荐礼是:春天荐祭韭菜,夏天荐祭麦,秋天荐祭黍,冬天荐祭稻。韭菜配以鸡蛋,麦配以鱼,黍配以小猪,稻配以鹅。如果不是为了祭祀,诸侯不能杀牛作膳食,大夫不能杀羊作膳食,士不能杀狗或猪作膳食,平民不能吃时鲜美味。平常吃的菜肴不能比祭祀用的牲牢好,平常穿的衣服不能比祭祀的礼服好,平常居住的房屋不能比宗庙好。——据《礼记·王制》编译(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时期贵族婚姻制度的特点,分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代饮食文化的特点。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原地区,并建立起统一的封建集权制国家。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秦在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条件较好的地域设郡县直接管辖;公元前214年,秦在岭南越族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三个郡。在中央设置了典客和典属国,专门负责盛情款待与秦王朝友好往来的陆地边疆各少数民族领袖或部落头领,以及管辖治理依附、归降和顺从秦王朝的各少数民族或部落。——摘编自李庚伦《中国历代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研究》材料二汉朝延续了秦朝的治边策略,坚持“守中治边”的原则,集中精力建设中原地区,增强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实力,保持中央政权整体相对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绝对优势,从而达到“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的治理效果。汉朝通过联通西域、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将中原的农耕灌溉技术、历法等传至边疆,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出现了少量的相互吸收现象。——摘编自杨力源《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进》(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汉时期对边疆管辖的主要措施。(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对边疆管辖的积极作用。(6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商鞅以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什伍内各家互相纠察。一家作奸犯法,别家必须告发,隐瞒不告发,就要同罪连坐。旅客必须有凭证才能留宿客舍,收留没有凭证的旅客,客舍主人要问罪。对盗窃牛马的人判处死刑。步过六尺者有罚。凡一家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就必须分家,各立户头,否则要加倍出赋税。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劳役,从事末利,游手好闲而贫穷了的,把全家罚作官奴隶。商人必须向官府登记各种奴隶(厮、舆、徒、童)的名字和数目,以便官府摊派徭役;提高市上酒肉税额——税额比成本高十倍;加重关卡和市场上的商品税,不准私自贩卖粮食。——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经济变革的历史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经济变革。(7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CCDAACDABCDCDDDBD二、非选择题19.(1)商代青铜器品种多,用途广;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商代还保留一些原始部落色彩;当代战争可能较多,有娱乐生活。(2)内外服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但商王对周边地区的统治相对松散,容易出现叛乱;夏商政治制度不仅为周朝的宗法分封制提供经验借鉴,也为后世成熟的政治制度奠定基础。20.(1)特点:婚姻制度与宗法制度、家族密切相关;有严格礼仪规范程序;同姓不婚。意义:促进宗族的健康繁衍;通过联姻,扩大势力;构建西周的宗法体制,稳定统治秩序;对后世婚姻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2)等级森严(或饮食与宗法分封制紧密结合);饮食与祭礼相结合;平民饮食简单(或平民生活水平低,饮食种类少;蛋白质摄入少)。21.(1)在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设置郡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