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中化学合格考全书讲义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9259e86345df5830d5eee775c4b179/2f9259e86345df5830d5eee775c4b1791.gif)
![北京高中化学合格考全书讲义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9259e86345df5830d5eee775c4b179/2f9259e86345df5830d5eee775c4b1792.gif)
![北京高中化学合格考全书讲义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9259e86345df5830d5eee775c4b179/2f9259e86345df5830d5eee775c4b1793.gif)
![北京高中化学合格考全书讲义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9259e86345df5830d5eee775c4b179/2f9259e86345df5830d5eee775c4b1794.gif)
![北京高中化学合格考全书讲义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9259e86345df5830d5eee775c4b179/2f9259e86345df5830d5eee775c4b17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合格考全书讲义目录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变化和分类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专题三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四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五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专题六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七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八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专题九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专题十化学实验基础专题十一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变化和分类物质的组成1.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含义名称含义示例元素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用来表示单质、化合物的宏观组成,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加碘食盐中的“碘”、乳制品中的“钙”、菠菜中的“铁”、含氟牙膏中的“氟”、富硒茶叶中的“硒”等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如N2、H2、O2、C60等;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如H2O、NH3、SO2、CO等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H、O、N、Na、He、Fe、S等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包括阳离子(带正电)和阴离子(带负电)阳离子:Na+、Ca2+、H+、NHeq\o\al(+,4)等;阴离子:Cl-、COeq\o\al(2-,3)、NOeq\o\al(-,3)、HCOeq\o\al(-,3)等2.原子团的定义(1)定义:原子团是由几个原子组成的集团,在许多反应中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2)常见的原子团:铵根(NHeq\o\al(+,4))、氢氧根(OH-)、硝酸根(NOeq\o\al(-,3))、碳酸氢根(HCOeq\o\al(-,3))、氯酸根(ClOeq\o\al(-,3))、偏铝酸根(AlOeq\o\al(-,2))、碳酸根(COeq\o\al(2-,3))、硫酸根(SOeq\o\al(2-,4))、磷酸根(POeq\o\al(3-,4))等。3.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诗人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轻B.分子在不停运动C.分子体积小D.分子间有间隙【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停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诗人能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运动。【答案】B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A.分子B.元素C.原子D.单质【解析】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答案】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水分子 B.氢原子C.氧原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答案】A选择题1.端午时节粽飘香,是因为()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停运动2.市场上有“葡萄糖酸锌”“高钙牛奶”“绿色碘盐”等商品,这里的“锌”“钙”“碘”指的是()A.单质 B.元素C.原子 D.分子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运动B.1滴水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4.富硒土壤中的“硒”指的是()A.元素 B.分子C.原子 D.单质5.在压强为101kPa时,将1L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变为淡蓝色液体。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分子的体积变小B.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氧分子的数目变少D.氧分子的质量变小6.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不同种元素D.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答案】1.D2.B3.D4.A5.B6.A选择题1.(2019年6月)走近蛋糕店时,可闻到香味,这表明()A.分子不可再分B.分子可再分C.分子是静止不动的D.分子在不停运动2.(2018年6月)干冰可用于制作舞台烟幕,干冰的升华过程体现了()A.分子在不停运动B.分子不可再分C.分子是最小的微粒D.分子之间没有间隙3.(2018年6月)牛奶、豆腐等食物中富含钙。这里的“钙”应理解为()A.单质 B.元素C.原子 D.分子4.(2018年1月)人们可以闻到成熟的香蕉和苹果散发出的香味,这表明()A.分子静止不动B.分子可再分C.分子不可再分D.分子在不停运动5.(2018年1月)在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锌,这里的“锌”应理解为()A.单质 B.分子C.元素 D.氧化物6.(2017年6月)向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少许蓝墨水,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这表明()A.分子可再分 B.分子不可再分C.分子在不停运动 D.分子静止不动7.(2017年6月)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这里的“碘”应理解为()A.元素 B.分子C.单质 D.原子【答案】1.D2.A3.B4.D5.C6.C7.A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树状图2.常见俗名及其对应的物质化学式俗名物质苛性钾KOH苛性钠、烧碱、火碱NaOH熟石灰、消石灰Ca(OH)2生石灰CaO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漂白粉CaCl2和Ca(ClO)2石灰石CaCO3石灰水Ca(OH)2溶液胆矾、蓝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铁红Fe2O3磁性氧化铁Fe3O4醋酸、冰醋酸CH3COOH(乙酸)酒精C2H5OH(乙醇)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碘酒 B.液氯C.生理盐水 D.漂白粉【解析】碘酒是碘和酒精的混合物,故A错误;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形式,液氯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Ca(ClO)2,所以漂白粉为混合物,故D错误。【答案】B物质俗名与对应化学式相匹配的一组是()A.烧碱——NaOH B.铁红——Fe3O4C.小苏打——Na2CO3 D.消石灰——CaO【解析】烧碱的化学式为NaOH,故A正确;铁红的化学式为Fe2O3,故B错误;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故C错误;消石灰的化学式为Ca(OH)2,故D错误。【答案】A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选项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A盐酸NaOH石墨水玻璃B空气Fe(OH)3胶体生铁液氨CCuSO4·5H2OCaCl2铜干冰D氯水KNO3晶体O3熟石灰【解析】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NaOH属于化合物,因此为纯净物;石墨为碳的一种单质;水玻璃是NaSiO3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一种混合物;Fe(OH)3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生铁是一种铁和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液氨是液态的氨气,属于化合物,故B错误。CuSO4·5H2O属于化合物,不是混合物;CaCl2属于化合物,因此为纯净物;铜是一种金属单质;干冰是固态CO2,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后得到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KNO3晶体属于化合物,因此为纯净物;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一种非金属单质;熟石灰是Ca(OH)2的俗称,属于化合物,故D正确。【答案】D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CaCO3和KOH都属于盐B.KOH和NH3·H2O都属于碱C.Na2SO4和HNO3都属于酸D.Na2CO3和NaNO3都属于氧化物【解析】CaCO3属于盐,KOH属于碱,故A错误;KOH和NH3·H2O都属于碱,故B正确;Na2SO4属于盐,HNO3属于酸,故C错误;Na2CO3和NaNO3都属于盐,故D错误。【答案】B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碳酸钙 B.自来水C.赤铁矿 D.天然气2.下列各组物质中,均为纯净物的一组是()A.水煤气、干冰 B.白酒、液氨C.小苏打、苏打 D.铝热剂、氯水3.下列物质中,对应分类错误的一组是()A.玻璃——混合物B.四氧化三铁——纯净物C.汞——非金属单质D.铝——金属单质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氧化物、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A.K2O、MgSO4、KClO3、Na2SB.CuO、BaSO4、MgCO3、FeCl3C.FeO、HNO3、Mg(OH)2、BaSO4D.FeS、H2SO4、Ba(OH)2、Pb(NO3)2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HNO3和H2O2都属于酸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C.NaHSO4和NaHCO3都属于盐D.NH3·H2O和Al2O3都属于氧化物6.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A.HClO B.NaOHC.CaO2 D.MgCl2【答案】1.A【解析】自来水中除水分子外,还含有Ca2+、Mg2+等离子,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杂质有FeO、Al2O3、MnO2、CuO等,故C错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还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等,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2.C【解析】水煤气中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白酒中含有H2O和酒精以及多种添加剂,故B错误;铝热剂是由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氯水中包含Cl2、HClO、H2O,二者均为混合物,故D错误。3.C4.C5.C6.D选择题1.(2021年7月)广东茶文化历史悠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水是纯净物 B.茶水富含蛋白质C.茶叶含有纤维素 D.陶瓷茶杯是有机物2.(2020年1月)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KOH和CaCO3都属于碱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3.(2019年1月)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水玻璃B.糯米酒C.碳酸钠D.普通玻璃4.(2019年1月)物质的标准名称、俗名和化学式三者相一致的是()A.乙酸、醋酸、C2H6OB.碳酸钠、烧碱、Na2CO3C.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D.氢氧化钙、生石灰、CaO5.(2018年1月)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水泥B.海水C.空气D.液溴6.(2018年1月、2017年6月)物质俗名与化学式相匹配的一组是()A.烧碱——Na2CO3 B.纯碱——NaHCO3C.小苏打——NaOH D.熟石灰——Ca(OH)2【答案】1.C2.C【解析】K2CO3属于盐,K2O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KOH属于碱,CaCO3属于盐,故B错误;Na2O属于氧化物,Na2SiO3属于盐,故D错误。3.C4.C5.D6.D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项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本质区别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微观: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微观: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实例水的三态变化、石蜡熔化、酒精挥发、矿石粉碎、蒸馏、石油分馏、蛋白质盐析、用酒精清洗油污等酒精燃烧、火药爆炸、铁生锈、漂白粉漂洗衣物、光合作用、煤的干馏、蛋白质的变性、石油的裂解等2.化学变化的分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多少,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3)根据水溶液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4)根据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3.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的油污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C.用酒精擦洗布料上的油污D.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解析】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的油污,是油脂在碱溶液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盐和甘油,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是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用酒精擦洗布料上的油污是利用油脂溶于酒精,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符合题意;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是水垢中的碳酸钙和食醋中的醋酸发生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C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盐酸除锈 B.石油分馏C.煤的气化 D.氯气消毒【解析】盐酸除锈是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石油分馏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煤的气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氯气消毒,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答案】B选择题1.下列工作原理或变化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火箭发射 B.工业炼铁C.酸雨的形成 D.丁达尔效应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鸡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铵饱和溶液后析出白色沉淀C.淀粉遇碘单质变蓝D.用75%的乙醇溶液进行皮肤消毒3.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煤炭干馏C.风力发电 D.太阳能供暖【答案】1.D2.B3.B选择题1.(2021年7月)身边处处有化学,实践常常要躬行。下列做法对应的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做法解释A漂白粉应密封存放于阴凉处CaCl2易与H2O结合B把牛奶放于冰箱中保鲜温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C碘水滴到新切开的土豆表面变蓝土豆含淀粉,淀粉遇碘变蓝D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CaCO3水垢乙酸与CaCO3反应2.(2020年7月)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智慧和辛勤劳动的成果。与四大发明相关的应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指南针——海上导航 B.火药——鞭炮鸣放C.活字印刷术——书籍出版 D.造纸术——文字书写3.(2019年6月)下列过程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棉纱纺布 B.石油分馏C.铜器生锈 D.氨气液化4.(2019年1月)下列工艺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蚕丝纺织C.瓷器烧制D.湿法炼铜5.(2018年6月)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醋酸除去水垢 B.用KClO3制备O2C.用漂白粉漂白衣物 D.用酒精清洁油污6.(2018年1月)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铁器生锈 B.铜器生铜绿C.氯水滴入AgNO3溶液 D.在铁器表面涂油漆【答案】1.A2.B3.C4.B5.D6.D分散系及其分类1.三种分散系(1)分散系的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做分散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系属于混合物,但混合物不一定是分散系。如碳酸钙浊液中,分散质为CaCO3,分散剂为H2O。当CaCO3颗粒均匀分布于水中时,该体系既是分散系,也是混合物;当浊液静置后,CaCO3沉淀开始聚集,浊液上方变为澄清时,CaCO3不是均匀分散于水中,该体系属于混合物,但不属于分散系。(2)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0-9m10-9~10-7m>10-7m外观均一、透明、稳定多数均一、透明、稳定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分散质粒子组成单个分子或离子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子许多分子集合体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实例食盐水、碘酒肥皂水、淀粉溶液泥水2.胶体(1)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1nm=10-9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2)按分散质的组成,胶体可分为粒子胶体[如Fe(OH)3胶体、Al(OH)3胶体]和分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所得的分散系,淀粉溶于水所得的分散系)。(3)胶体的丁达尔效应①定义: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②解释: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粒子大,使光波发生散射。③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4)Fe(OH)3胶体的制备①向20mL沸水中滴加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得Fe(OH)3胶体。②离子方程式:Fe3++3H2Oeq\o(=,\s\up15(△))Fe(OH)3(胶体)+3H+。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A.CuSO4溶液B.盐酸C.Fe(OH)3胶体D.KOH溶液【解析】CuSO4溶液是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盐酸是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Fe(OH)3胶体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KOH溶液是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答案】C“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B.具有丁达尔效应C.分散质很快就沉降下来D.所得分散系是溶液【解析】分散质的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分散系。因“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则其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100nm之间,所以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胶体的性质。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是稳定的,分散质不会很快沉降下来。【答案】B选择题1.清晨,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能产生该效应的分散系是()A.溶液 B.胶体C.悬浊液 D.乳浊液2.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物都属于分散系B.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C.FeCl3溶液中分散质的粒子为FeCl3D.含有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加入到沸水中生成1molFe(OH)3胶粒【答案】1.B2.B选择题1.(2021年7月)小明在观看电影时注意到头顶上有不断变幻的光柱,这些光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空气对流 B.分子扩散C.丁达尔效应 D.幕布反射2.(2019年6月)当光束通过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稀硫酸 B.CuSO4溶液C.酒精溶液 D.Fe(OH)3胶体3.(2019年1月)当光束照射到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薄雾B.FeCl3溶液C.AgNO3溶液D.泥浆水4.(2018年6月)雾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与雾属于同种分散系的是()A.CuSO4溶液 B.KCl溶液C.Fe(OH)3胶体 D.CaCO3悬浊液5.(2018年1月)晨光穿林间,轻雾现斑斓。晨光穿透林间薄雾时,形成美丽光柱。薄雾属于()A.溶液 B.悬浊液C.胶体 D.乳浊液【答案】1.C2.D3.A4.C【解析】雾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一种胶体,选项中只有Fe(OH)3胶体与雾属于同种分散系。5.C一、选择题1.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应理解为()A.元素 B.单质C.原子 D.分子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B.用四氯化碳除去圆珠笔油渍C.烹调鱼时加入少量料酒和食醋可以减少腥味,增加香味D.在燃料煤中添加氧化钙以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 B.浓硫酸C.金刚石 D.稀有气体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铝热剂 B.石油C.干冰 D.氯水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不合理的是()A.Na2SiO3和KHCO3都属于盐B.KOH和NH3都属于碱C.H2SO4和H2S都属于酸D.CaO和NO都属于氧化物6.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谷物酿酒B.蚕丝织布C.稻草造纸D.瓷器烧制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停运动C.分子很小 D.分子可分8.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用胶带黏合破损书画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 B.天然气C.青铜 D.葡萄糖10.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选项碱酸盐酸性氧化物A纯碱盐酸火碱二氧化硫B烧碱硫酸食盐一氧化碳C苛性钠醋酸石灰石水D氢氧化钾碳酸小苏打三氧化硫11.下列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豆浆 B.鸡蛋清溶液C.食盐水 D.淀粉溶液12.晚会上,我们看到了灯光产生的各种变幻的光柱,这是气溶胶产生的丁达尔现象。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气溶胶是一种分散系B.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C.分散剂是空气中的水珠D.产生的光柱属于丁达尔效应13.下列有关胶体与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混合物B.胶体比溶液更稳定C.都属于分散系D.用丁达尔效应能区分胶体与溶液14.下列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Fe(OH)3胶体 B.CuSO4溶液C.有色玻璃 D.云、雾二、非选择题15.现有以下物质:①氢气;②牛奶;③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④氧化铝;⑤水;⑥三氧化二铁;⑦白磷;⑧高锰酸钾;⑨二氧化硫;⑩氯化钠;⑪过氧化氢。(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1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1)生活中使用的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加碘食盐里的“碘”指的是___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2)用橙子榨果汁时,发生的是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桂花花开时,经过桂花树旁常闻到一股香气,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碳酸钠在生活中可用作家用洗涤剂,它属于__________(填“酸”“碱”或“盐”)。【过关精练】【答案】1.A【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一般是指铁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2.B【解析】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是因为有新物质碳酸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圆珠笔油渍易溶于四氯化碳,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乙醇和醋反应有新物质乙酸乙酯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硫和氧化钙反应有新物质亚硫酸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3.A【解析】冰是水的固体,冰水混合物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浓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误;稀有气体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故D错误。4.C【解析】铝热剂为铝和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故A错误;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等,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干冰为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C正确;氯水为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5.B【解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NHeq\o\al(+,4)的化合物为盐,故Na2SiO3和KHCO3都属于盐,故A合理;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故NH3不是碱,故B不合理;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故H2SO4和H2S都属于酸,故C合理;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故CaO和NO均为氧化物,故D合理。6.B【解析】谷物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蚕丝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稻草造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瓷器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7.B【解析】“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在不停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8.B【解析】用胶带黏合破损书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9.D【解析】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一些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青铜是合金,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葡萄糖中只含有葡萄糖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10.D【解析】纯碱(碳酸钠)属于盐,盐酸属于酸,火碱(氢氧化钠)属于碱,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烧碱(氢氧化钠)属于碱,硫酸属于酸,食盐属于盐,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苛性钠(氢氧化钠)属于碱,醋酸属于酸,石灰石(碳酸钙)属于盐,水呈中性,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氢氧化钾属于碱,碳酸属于酸,小苏打(碳酸氢钠)属于盐,三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11.C12.C【解析】气溶胶是一种胶体,属于胶体分散系,故A正确;气溶胶属于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故B正确;分散剂是空气,故C错误;气溶胶是胶体,产生的光柱属于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13.B14.B15.(1)②③①④⑤⑥⑦⑧⑨⑩⑪(2)④⑤⑥⑧⑨⑩⑪①⑦(3)④⑤⑥⑨⑨⑥16.(1)元素(2)物理(3)在不停运动(4)盐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及计算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1)物质的量①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用符号n表示。②单位:摩尔、摩。用符号mol表示。③1mol任何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④架起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联系的桥梁。(2)阿伏加德罗常数①定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用符号NA表示。②近似值:6.02×1023mol-1。(3)气体摩尔体积①定义: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用符号Vm表示。②数值:标准状况下约为22.4L·mol-1。(4)摩尔质量①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符号用M表示。②单位:g·mol-1。③若以g·mol-1为单位,数值上与该物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5)物质的量浓度①定义:用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cB表示。②单位:mol·L-1。2.物质的量、物质所含粒子数、物质的质量和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4gN2中含有1mol氮B.1molCO中约含有6.02×1023个原子C.氧化钙的摩尔质量为56D.1molH2O和1molH2O2所含氢元素质量相等【解析】14gN2的物质的量是0.5mol,但是不能说14gN2含有1mol氮,应该是含有1mol氮原子,故A错误;1molCO中约含有2×6.02×1023个原子,故B错误;氧化钙的摩尔质量为56g/mol,故C错误;1molH2O中约含有2×6.02×1023个氢原子,1molH2O2中约含有2×6.02×1023个氢原子,氢原子个数相同,则氢元素质量相等,故D正确。【答案】D0.25LNaOH溶液中溶有10gNaOH,则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mol·L-1B.1mol·L-1C.0.5mol·L-1D.0.05mol·L-1【解析】10gNaOH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溶液体积为0.25L,则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故B正确。【答案】B0.30mol·L-1的Na2SO4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30mol·L-1B.0.20mol·L-1C.0.60mol·L-1D.0.40mol·L-1【解析】1个Na2SO4分子中含有2个Na原子,所以0.30mol·L-1的Na2SO4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0mol·L-1×2=0.60mol·L-1。【答案】C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gH2中所含的质子数为4NAB.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2NA个氧原子C.1molNa2CO3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D.0.1molCl2和过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解析】2gH2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的质子数为2NA,故A错误;常温常压下,Vm大于22.4L/mol,22.4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少于2NA个,故B错误;1mol碳酸钠电离产生2mol钠离子、1mol碳酸根离子,所以1molNa2CO3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故C正确;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为歧化反应,消耗1mol氯气转移1mol电子,0.1molCl2和过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故D错误。【答案】C选择题1.标准状况下,22.4LCO2的物质的量为()A.0.20mol B.0.50molC.1.0mol D.2.0mol2.Na2O2可作为潜水员的供氧剂,0.5molNa2O2中含有的O原子的数目为()A.3.01×1023 B.6.02×1023C.9.03×1023 D.1.204×10243.100mL2.0mol/L的盐酸中Cl-的物质的量为()A.2.0mol B.0.2molC.1.0mol D.0.1mol4.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100mL1mol·L-1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A.150mL1mol·L-1NaCl溶液B.75mL0.5mol·L-1CaCl2溶液C.150mL2mol·L-1KCl溶液D.75mL1mol·L-1AlCl3溶液5.关于2mol氨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为44.8LB.含有6.02×1023个NH3分子C.质量为34gD.溶于1L水后,溶液中NHeq\o\al(+,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其单位是molB.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C.1mol氧的质量为16g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原子数相同7.下列对1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有1mol钠离子B.含有3mol原子C.含有6.02×1023个NaOH分子D.1L该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40.0g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Heq\o\al(18,2)O含有的中子数为9NAB.1L1.0mol/L的盐酸含有阴离子总数为2NAC.11.2LNO与11.2LO2混合后的分子数目为NAD.23gNa与足量H2O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NA【答案】1.C【解析】标准状况下,22.4LCO2的物质的量为n=eq\f(22.4L,22.4L/mol)=1mol。2.B3.B4.C【解析】100mL1mol·L-1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2c(MgCl2)=2mol·L-1。150mL1mol·L-1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c(NaCl)=1mol·L-1,故A错误;75mL0.5mol·L-1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2c(CaCl2)=1mol·L-1,故B错误;150mL2mol·L-1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c(KCl)=2mol·L-1,故C正确;75mL1mol·L-1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3c(AlCl3)=3mol·L-1,故D错误。5.C【解析】2mol氨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故A错误;2mol氨气含有的NH3分子数是2×6.02×1023个,故B错误;2mol氨气的质量=2mol×17g/mol=34g,故C正确;溶于1L水后,部分氨气与水反应,则溶液中NHeq\o\al(+,4)的浓度不是2mol/L,故D错误。6.A【解析】物质的量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其单位是mol,故A正确;摩尔体积的单位是L/mol,所以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故B错误;氧的指代不明确,无法计算,故C错误;气体单质分子中原子个数不一定相等,所以,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7.D【解析】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原子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以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形式存在,没有NaOH分子,故C错误;1L该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是1mol,则NaOH的物质的量为1mol×40g/mol=40g,故D正确。8.A【解析】18gHeq\o\al(18,2)O的物质的量为18g÷20g/mol=0.9mol,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0.9mol×10=9mol,含有的中子数为9NA,故A正确;HCl在水中完全电离出H+和Cl-,1L1.0mol/L的盐酸中含有1molHCl,再加上水电离的部分OH-,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总数略大于NA,但不等于2NA,故B错误;未指明11.2LNO与11.2LO2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无法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也无法确定反应后的分子数目,故C错误;23gNa的物质的量为23g÷23g/mol=1mol,N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则23gNa与足量H2O反应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分子数目为0.5NA,故D错误。选择题1.(2021年7月)甲醛(HCHO)是室内污染物之一。光催化氧化HCHO为CO2和H2O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O2含有12mol电子B.1molHCHO的质量为30gC.1molCO2含有2mol原子D.1molH2O(g)的体积为22.4L2.(2021年1月)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H2含有的质子数为NAB.22gCO2含有的原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22.4LO2含有的分子数为2NAD.1L0.5mol·L-1K2SO4溶液中K+数为NA3.(2020年1月)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命名是为了纪念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8gN2含有的分子数为2NAB.1molNa含有的电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22.4L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D.1L2mol·L-1KCl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NA4.(2019年6月)现有2L1mol·L-1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pH>7B.溶质的质量为40gC.溶液中Na+的数目为6.02×1023D.OH-的浓度为2mol·L-15.(2019年1月)关于标准状况下的11.2LCO2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为44gB.CO2物质的量为1molC.含有1mol氧原子D.CO2分子数为3.01×10246.(2018年6月)水体中溶解的O2对水产养殖有重要作用。已知某水体中溶解的O2的浓度为6.4mg/L,则1m3水中溶解的O2的物质的量为()A.0.1mol B.0.2molC.0.4mol D.2.0mol7.(2018年1月)甘氨酸(C2H5O2N)是最简单的氨基酸,1mol甘氨酸分子中含有()A.1mol氮原子B.10mol氢原子C.6.02×1023个氧原子D.6.02×1023个碳原子8.(2018年6月)常温下,2L0.5mol·L-1的KNO3溶液含有()A.0.5mol的K+ B.3.0mol的O2C.1.0mol的NOeq\o\al(-,3) D.1.0mol的OH-9.(2018年6月)标准状况下,22.4LCO2气体中()A.含有1molO2分子B.C元素的质量为6gC.CO2分子数约为3.01×1023D.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10.(2017年6月)0.20mol·L-1的H2SO4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0mol·L-1 B.0.20mol·L-1C.0.40mol·L-1 D.0.50mol·L-1【答案】1.B2.D3.C【解析】28gN2的物质的量n=28g÷28g/mol=1mol,含有的分子数为NA,故A错误;1molNa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故B错误;标准状况下,22.4LO2的物质的量n=22.4L÷22.4L/mol=1mol,则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故C正确;1L2mol·L-1KCl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4NA,故D错误。4.A【解析】该浓度下的NaOH为强碱性液体,pH>7,故A正确;2L1mol·L-1的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2mol,质量为80g,故B错误;溶液中Na+的数目为2×6.02×1023=1.204×1024,故C错误;OH-的浓度仍为1mol·L-1,故D错误。5.C6.B【解析】由题目可知,1m3水中溶解的O2的质量m=6.4mg/L×1m3=0.0064g/L×1000L=6.4g。又因为O2的摩尔质量M=32g/mol,所以,1m3水中溶解的O2的物质的量n=m÷M=6.4g÷32g/mol=0.2mol。7.A【解析】1mol甘氨酸(C2H5O2N)分子中含有1mol氮原子、5mol氢原子、1.204×1024个氧原子、1.204×1024个碳原子。8.C【解析】常温下,2L0.5mol·L-1的KNO3溶液含有1.0mol的K+、1.0mol的NOeq\o\al(-,3),不含O2和OH-。9.D【解析】标准状况下,22.4LCO2气体中不含O2,C元素的质量为12g,CO2分子数约为6.02×1023,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10.C【解析】0.20mol·L-1的H2SO4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0mol·L-1×2=0.40mol·L-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仪器(1)托盘天平:称量前先调零,称量时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读数精确到0.1g。(2)容量瓶(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2.配制过程示意图3.配制步骤以配制480mL1mol·L-1NaOH溶液为例,所需容量瓶的规格为500mL。(1)计算:m(NaOH)=1mol·L-1×0.5L×40g·mol-1=20.0g。(2)称量:根据计算结果,称量固体质量。(3)溶解:将称量好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加速溶解。(4)移液:移液前,需要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移液时,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5)洗涤: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中,并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6)定容①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待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②定容时要平视刻度线,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面上。(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实验操作因变量误差n(溶质)V(溶液)c(mol/L)向容量瓶中注液时少量溅出减小—偏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减小—偏低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增大偏低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减小偏高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增大偏低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减小偏高定容摇匀后,静置后液面下降—不变不变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需准备5g氯化钠和45mL水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若量取水时采用了俯视的方式读取,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D.若将该溶液稀释至溶质质量分数为5%,需再加水50g【解析】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5g=45g,所以所需水的体积为45mL,故A说法正确;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故B说法正确;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所量取的水体积偏小,将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说法错误;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再加水的质量为x,则50g×10%=(50g+x)×5%,解得x=50g,故D说法正确。【答案】C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1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A.950mL;111.2gB.1000mL;117gC.500mL;117gD.1000mL;111.2g【解析】实验室中没有950mL的容量瓶,所以应用10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1000mL2mol·L-1的NaCl溶液中n(NaCl)=1L×2mol·L-1=2mol,m(NaCl)=2mol×58.5g·mol-1=117g。【答案】B选择题1.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8%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2.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48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A.480mL;56.2gB.500mL;56.2gC.500mL;58.5g D.任意规格;56.2g【答案】1.A【解析】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故A说法错误;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故B说法正确;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故C说法正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8%=8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为100g-8g=92g,即所需水的体积为92mL,所以应选用100mL的量筒,故D说法正确。2.C【解析】配制2mol/L的NaCl溶液480mL,应选择容积为500mL的容量瓶,所需NaCl的质量为0.5L×2mol/L×58.5g/mol=58.5g。选择题(2018年6月)配制0.200mol·L-1的NaCl溶液1L,需用的容量瓶规格以及所称量的NaCl质量为()A.500mL;11.7gB.500mL;23.4gC.1000mL;23.4gD.1000mL;11.7g【答案】D【解析】为减小误差,配制0.200mol·L-1的NaCl溶液1L需用的容量瓶规格为1000mL,所需NaCl的质量为0.200mol·L-1×1L×58.5g·mol-1=11.7g。一、选择题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B.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C.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的Cl-个数为2NAD.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个数为0.02NA2.某气体物质的质量为32g,含有6.02×1023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64B.32C.96D.1243.下列溶液中的Cl-与20mL1.0mol·L-1NaCl溶液中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10mL0.5mol·L-1CuCl2溶液B.5mL0.4mol·L-1FeCl3溶液C.10mL2.0mol·L-1KCl溶液D.10mL1.0mol·L-1MgCl2溶液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O2所占体积约为22.4LB.40gSO3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3.01×1023C.1molN2的质量为10gD.标准状况下,22.4L的H2中所含原子数约为6.02×10235.下列有关2L0.1mol/LK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0.1molK2SO4B.水的体积为2LC.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D.取出1L溶液后,浓度变为0.05mol/L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012kg12C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B.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C.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D.常温常压下,1mol氧气的体积为22.4L7.从1L1mol·L-1的KOH溶液中取出100mL,下列关于这100mL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B.密度与原溶液相同C.含有K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D.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相同8.下列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配制500mL0.1mol·L-1的CuSO4溶液需要胆矾的质量为8.0gB.将0.1molNaCl投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充分振荡后浓度为1mol·L-1C.称取4.0gNaOH放入烧杯中并加水搅拌后立即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D.需要48mL0.1mol·L-1的Na2CO3溶液,配制时应选用50mL容量瓶9.欲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240mL,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以及所称量的NaOH固体的质量分别为()A.240mL;8.0gB.240mL;10.0gC.250mL;10.0gD.250mL;8.0g10.某同学用50g水配制20℃的NaCl饱和溶液(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A.18gB.16gC.13.2gD.11.5g11.0.5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molNaCl,下列关于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B.该溶液中含有29.25gNaClC.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5.85gNaClD.量取100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0.1mol12.将5mL18mol·L-1的硫酸溶液稀释到100mL,稀释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9mol·L-1B.3.6mol·L-1C.2mol·L-1D.0.9mol·L-113.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Mg的摩尔质量为24gB.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C.1molO2在任何条件下的体积都为22.4LD.将1molNaCl晶体加入到1L水中,得到NaCl溶液的浓度是1mol·L-1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的NHeq\o\al(+,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1NAB.0.1mol·L-1NaOH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为0.1NAC.8gCuO与足量H2充分反应生成Cu,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标准状况下,44.8L水含有的分子数目为2NA15.配制100mL0.5mol·L-1Na2CO3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选用1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B.将Na2CO3固体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移至容量瓶中C.移液后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两次,洗涤液移至容量瓶中D.沿玻璃棒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二、非选择题16.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容量瓶在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B.定容时俯视读数C.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并马上定容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有少量流出(2)容量瓶上标有__________(填序号)。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质量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3)将4gNaOH固体溶解在10mL的水中,再稀释成1L,从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mol/L。17.请回答下列问题:(1)6.02×1023个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2)3.01×1023个H2O分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所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3)1.204×1023个NHeq\o\al(+,4)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质量为__________g。(4)在2L0.1mol·L-1BaCl2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5)标准状况下,1mo1CO2的体积为________L,质量为__________g。18.实验需要配制450mL0.1mol/L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容量瓶、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计算可知,这次实验所需NaCl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可托盘天平可称得的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g。(3)所选容量瓶的规格是__________(填字母)。A.50mL B.150mLC.250mL D.500mL(4)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有________(填字母,下同);偏小的有__________;无影响的有__________。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B.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C.未洗涤溶解NaCl的烧杯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E.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专题三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3)本质区别: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4)分类eq\b\lc\\rc\(\a\vs4\al\co1(化,合,物))eq\b\lc\{\rc\(\a\vs4\al\co1(电解质\b\lc\{\rc\(\a\vs4\al\co1(强电解质\b\lc\{\rc\(\a\vs4\al\co1(强酸:如HCl、H2SO4、HNO3、HBr、,HI等,强碱:如KOH、NaOH、CaOH2、,BaOH2等,大多数盐:如NaCl、Na2CO3、,BaSO4等)),弱电解质\b\lc\{\rc\(\a\vs4\al\co1(弱酸:如HF、H2CO3、H2SO3、HClO、,CH3COOH等,弱碱:如NH3·H2O、MgOH2等,水)))),非电解质:大多数有机物))2.电离电离是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NaCl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Na+和Cl-。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石墨 B.浓硫酸C.葡萄糖 D.熔融的Na2CO3【解析】石墨是单质,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浓硫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葡萄糖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熔融的Na2CO3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是电解质,故D正确。【答案】D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好的是()A.干冰 B.熔融的NaClC.液氯 D.KCl固体【解析】干冰是固体CO2,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故A错误;熔融的NaCl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故B正确;液氯是单质,不能导电,故C错误;KCl是电解质,但KCl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D错误。【答案】B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够导电的是()A.NH3·H2O B.熔融的NaOHC.NaCl溶液 D.乙醇2.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好的是()A.熔融的Na2SO4B.MgCl2晶体C.葡萄糖溶液D.二氧化碳气体3.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氯化钠 B.Mg(OH)2C.醋酸 D.铜4.下列物质为弱电解质的是()A.KOH B.氨水C.冰醋酸 D.氯气【答案】1.B【解析】NH3·H2O属于弱电解质,不能导电,故A错误;熔融的NaOH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是能导电的电解质,故B正确;氯化钠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但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乙醇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故D错误。2.A【解析】熔融的Na2SO4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A正确;MgCl2晶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B错误;葡萄糖是非电解质,其溶液不能导电,故C错误;二氧化碳气体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故D错误。3.A【解析】氯化钠属于强电解质,故A正确;Mg(OH)2属于弱电解质,故B错误;醋酸属于弱电解质,故C错误;铜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4.C【解析】KOH为强碱,在水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A错误;氨水为混合物,不属于弱电解质,故B错误;冰醋酸为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C正确;氯气为单质,不属于弱电解质,故D错误。选择题1.(2019年6月)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Cl2 B.CuC.CO2 D.NaOH2.(2018年6月)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好的是()A.熔融的KClB.NaOH固体C.蔗糖溶液D.普通玻璃3.(2018年1月)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强的是()A.液态氨B.碘酒C.Na2SO4溶液D.食盐晶体【答案】1.D2.A【解析】熔融的KCl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A正确;NaOH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B错误;蔗糖是非电解质,其溶液不能导电,故C错误;普通玻璃是用纯碱、石英、石灰石等制成的,无固定的熔点,不能导电,故D错误。3.C【解析】液态氨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故A错误;碘酒是单质碘的酒精溶液,不能导电,故B错误;Na2SO4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Na+和SOeq\o\al(2-,4),能导电,故C正确;食盐晶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D错误。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定义(1)离子反应: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的反应为例)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2=2NaCl+BaSO4↓。②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改写成:2Na++SOeq\o\al(2-,4)+Ba2++2Cl-=BaSO4↓+2Na++2Cl-。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将方程式化为最简形式:Ba2++SOeq\o\al(2-,4)=BaSO4↓。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2)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方法①是否以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为依据。②物质的拆分是否正确。③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④未参加反应的离子是否删去。⑤在离子方程式中,各粒子前的系数是否有公约数。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有沉淀生成,如Ba2++SOeq\o\al(2-,4)=BaSO4↓。(2)有气体生成,如COeq\o\al(2-,3)+2H+=CO2↑+H2O。(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H++CH3COO-=CH3COOH。(4)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2Fe3++2I-=2Fe2++I2。4.判断溶液中离子共存的规律(1)离子间因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①离子间结合生成难溶物,如COeq\o\al(2-,3)与Ca2+、Ba2+等;OH-与Mg2+、Cu2+、Fe2+、Fe3+、Al3+等;SOeq\o\al(2-,4)与Ba2+;Cl-与Ag+;H+与SiOeq\o\al(2-,3)、AlOeq\o\al(-,2)等。②离子间结合生成气体,如H+与COeq\o\al(2-,3)、HCOeq\o\al(-,3)、SOeq\o\al(2-,3)、HSOeq\o\al(-,3)、S2-、HS-等;OH-与NHeq\o\al(+,4)等。③离子间结合生成水,如H+与OH-;OH-与HCOeq\o\al(-,3)、HS-、HSOeq\o\al(-,3)等。④离子间结合生成络合物,如Fe3+与SCN-反应生成Fe(SCN)3。⑤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Fe3+与I-、S2-、SOeq\o\al(2-,3);NOeq\o\al(-,3)(H+)与Fe2+、I-、SOeq\o\al(2-,3);MnOeq\o\al(-,4)(H+)与Cl-、Br-、I-、Fe2+、SOeq\o\al(2-,3)等。(2)离子间因前提条件设置而不能大量共存①无色溶液,不存在有色离子,如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eq\o\al(-,4)(紫红色)等。②溶液的酸碱性。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Mg2+、Na+、SOeq\o\al(2-,4)、Cl-B.Ag+、NOeq\o\al(-,3)、Ca2+、Cl-C.NHeq\o\al(+,4)、Na+、OH-、NOeq\o\al(-,3)D.K+、Ca2+、Cl-、COeq\o\al(2-,3)【解析】Mg2+、Na+、SOeq\o\al(2-,4)、Cl-四种离子不发生反应,因此它们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Ag+和Cl-会发生反应:Ag++Cl-=AgCl↓,因此它们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NHeq\o\al(+,4)与OH-会发生反应:NHeq\o\al(+,4)+OH-=NH3·H2O,因此它们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Ca2+与COeq\o\al(2-,3)会发生反应:Ca2++COeq\o\al(2-,3)=CaCO3↓,因此它们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答案】A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会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A.一定含SOeq\o\al(2-,4)B.可能含有COeq\o\al(2-,3)和SOeq\o\al(2-,4)C.一定含有Ag+D.可能含有SOeq\o\al(2-,4)或Ag+【解析】能和氯化钡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有钡盐和银盐,可能是BaSO4或AgCl,所以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eq\o\al(2-,4)或Ag+。【答案】D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B.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OH-+H+=H2OC.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2+=Zn2++CuD.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eq\o\al(2-,4)=BaSO4↓【解析】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是二价铁离子和氢气,故A中离子方程式错误;B、C、D中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答案】A选择题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Al3+、K+、NOeq\o\al(-,3) B.Ca2+、Na+、COeq\o\al(2-,3)C.OH-、Cl-、NHeq\o\al(+,4) D.H+、HCOeq\o\al(-,3)、Cl-2.在酸性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eq\o\al(+,4)、Mg2+、Ag+、Cl-B.Ba2+、K+、OH-、NOeq\o\al(-,3)C.Al3+、Cu2+、SOeq\o\al(2-,4)、Cl-D.Na+、K+、Cl-、SOeq\o\al(2-,4)3.以下是某矿物质饮用水的部分标签说明主要成分:则该饮用水中还可能较大量存在()A.OH- B.Ag+C.Na+ D.Ca2+4.检验某溶液中是否混有Fe3+时,可选择的试剂是()A.氯水 B.硝酸C.酸性KMnO4溶液 D.KSCN溶液5.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A.H+、Fe2+、NOeq\o\al(-,3)、SOeq\o\al(2-,4)B.Mg2+、Ba2+、NOeq\o\al(-,3)、COeq\o\al(2-,3)C.Na+、Ca2+、Cl-、NOeq\o\al(-,3)D.K+、H+、MnOeq\o\al(-,4)、NOeq\o\al(-,3)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a2+、Cl-、COeq\o\al(2-,3)B.Na+、Ba2+、SOeq\o\al(2-,4)、OH-C.Cu2+、K+、OH-、Cl-D.K+、Fe2+、Cl-、NOeq\o\al(-,3)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铁与盐酸:OH-+H+=H2OB.Cl2与FeCl2溶液:2Fe2++Cl2=2Fe3++2Cl-C.AlCl3溶液与氨水:Al3++3OH-=Al(OH)3↓D.Ba(OH)2溶液与稀硫酸:Ba2++SOeq\o\al(2-,4)=BaSO4↓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2++H2↑B.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2NOeq\o\al(-,3)=Cu2++2H2O+2NO2↑C.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Cl2+2Br-=2Cl-+Br2D.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COeq\o\al(2-,3)+2H+=CO2↑+H2O【答案】1.A【解析】Ca2+与COeq\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高中物理题型解题技巧之电磁学篇11 等效阻抗秒解变压器动态问题(原卷版)
-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
- 二零二五年度装配式建筑造价工程师聘用协议4篇
- Module4 Unit2 The apples are falling down the stairs.教学课件-六年级英语下册课堂外研版三起
- 《甜津津的河水》课件
- 《高位胆管癌的护理》课件
- 《运动品牌标志》课件
- 02.冠词【知识精研】小学英语语法专项系列 (人教PEP版)
- 2025至2031年中国圆底计量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春节节后复工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及安全知识培训
- 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稻盛和夫的哲学与阿米巴
- 冷库验证方案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操
- 中国燃气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
- 春尺蠖测报办法
- 岩海动测仪器及软件使用说明1
- 家谱宗谱WORD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