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德育故事案例范文十二篇【篇1】小学德育故事案例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工作。有人说:“班主任是班级灵魂的设计师”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班风的好与坏,班干部的培养等与班主任的工作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那么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呢?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必须具有一定的班级工作艺术,尤其是班主任德育工作最为重要。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作为一个班主任就要首先抓好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尊师爱生的良好习惯,做一个诚实、勇敢的孩子。要鼓励学生学好知识,立志成才。我做班级工作,平时就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积累了一些点滴经验,现与大家互相交流。一、处理问题,要尊重学生,以德育人当我接任五年级班主任时,班里接连不断地丢东西,但每次总是找不着,学生议论纷纷,影响了学生学习情绪。怎么办?为此事我明查暗访,仍不起作用。为了避免这类事情不再发生,我让每个学生留心观察,互相监督。一天上体育课时,小怡向我报告说,她发现前几天自己丢失的钢笔在小飞的文具盒里。我听后大吃一惊,有点疑惑。小飞平时表现不错,怎么会拿你的钢笔?为了弄个清楚,我和小怡来到教室,查明证实后,我没有当面批评小飞,而是冷静思考:如何教育他改正错误呢?在课堂上,我这样说:“前几天,小怡由于不慎丢失了钢笔,至今她很着急,如有人拾到或借用请还给她,她一定会感谢你的。”开学时,小飞物归原主,又主动向我坦白地承认了错误。我仍然没有批评他,而是耐心地开导他,教育他怎样做人。从此以后,小飞同学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拾到东西主动归还失主。学习很刻苦,成绩不断进步。二、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就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我班有个学生叫李家锋,爱说好动,脾气暴躁,常惹事生非。在一次考完数学后,因成绩不理想,竞一气之下砸碎了窗玻璃。事后,这个学生主动找我认错,并按班规交了赔款。为了教育他改正错误,我让李家锋亲自去量玻璃的尺寸,到玻璃店买回玻璃,叫他自己动手安装。有了如此的“体验”,他对班里的公物倍加爱惜,自己的怪脾气也改了许多。三、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美好的班风班里有一些同学平时爱吃零食,教室里瓜子皮满地,吃不完的馒头到处乱扔。针对这个情况,如果抓住狠批不放,不但没有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于是,我进行摸底调查,找出吃零食的原因后,给学生讲吃零食的危害,我告诉同学们,随便吃零食,不符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既污染了班级环境,影响了班级卫生状况,又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时间,危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浪费了家里的钱粮。我又将班内不吃零食的同学树为榜样,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保持勤俭节约的行为,不做小馋鬼,争当文明学生。从此,班里再也没人吃零食了。个个打扫卫生很积极,甚至有的学生不是他的值日,他都争着去干活。四、德育必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我非常重视情境教育,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我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了许多英雄人物的画像,以及条幅和标语,鼓励学生勤奋读书,努力学习。还把校园黑板勾画一新,让学生定期出板报,办手抄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班级活动开展班级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我组织“我为班级添光彩”讨论会,“向灾区小朋友献爱心”的主题班会,以及书画展览、歌咏比赛、故事演讲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总之,班主任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认真做好班级工作。既教书,又育人,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祖国的合格人才。【篇2】小学德育故事案例早恋离我而去女生梁某,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觉得早恋是一种时髦。于是,与同班一男生谈起恋爱,校内一起上课、吃饭,校外相约到周边地方游玩,成绩急促下降。一、及时了解原因。该生的行为是因身材和心理发育,以及客观环境等影响,性意识的萌芽而对异性产生特殊的情绪体验,有意识地爱慕异性,这种早恋现象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心理的需要,另外,随着社会上90后恋爱观的渲染,青少年受影响较深。陷入恋爱关系的青少年,从秘密进行到公开化地转变。由于早恋带有幼稚性、盲目性、朦胧性和幻想性,影响身心发展。二、个别会谈。(一)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心理咨询室单独交谈,一般从关心其生活入手,真诚赞美她的优点和长处,教师也主动谈自己的经历,以朋友的身份答应她谈话内容绝对保密,让她放心。这样她逐渐敞开心扉,主动讲出自己的烦恼,家长及以前学校的老师同学不理解她,总认为她有越轨行为。家长对她要求很严,周末和假期外出玩,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回家稍晚些就会受罚。她觉得自己家和别人家不一样,她不喜欢回家。在家感受不到温暖,结交了不良学生,感染90后恋爱观,觉得很时髦、教师在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况后,和她一起认真分析,并找出问题的根源,定出计划,重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改变自己。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并发挥其写字画画的特长,让她担任班级宣传委员,负责班上的板报工作。(二)关注学生进步,及时表扬经过谈心后,对她学习、生活、工作上的任何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她尝到成功的喜悦以及意识到自己还是有学习的潜力。(三)争取家庭积极配合教师与家长交谈时,首先肯定梁某的特长、优点,使交谈从愉悦开始,在谈及梁某的一些行为时,避免用早恋等名称,启发诱导家长,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要以知心朋友的姿态与孩子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使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帮助孩子解除青春期的迷惘。家长表示在尊重孩子自尊心的基础上与教师配合,帮助孩子早日走出早恋误区。后来,家长经常与教师保持联系,互相沟通了解梁某的表现。思考与感悟:通过以尊重、理解、关爱、引导等方法进行辅导,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梁某的思想意识有了很大改变,认识到早恋的害处,能端正自我,回到了班集体之中,减少了与男生的个别来往,各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学业取得了很大收获。【篇3】小学德育故事案例批评的艺术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起来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接受了批评,自觉地反省,努力去改正,才会更好地成长起来。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作为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所面对的很多是天真活泼但又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几乎批评过每一个学生,通过批评启发他们自觉地反省。当然,在批评教育的同时,我始终注意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促使学生在批评中成长起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一、批评要掌握事实。毛主席说得好:“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的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有的学生“精”了,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例如我班的王文初同学,自己不学习时,就在班上捣乱,老师找他谈时,又往往不说实话。针对他的个性,我每次在批评他之前,都从各方面了解他犯错误的全部情况,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细节,我宁肯花上大半天时间去弄清楚。随后在批评他时,他就主动承认错误了,经过反复几次,渐渐地他的侥幸心理弱了,他觉得经常受老师批评没什么意思,在我们班组织的《做新世纪德育之星》动员班队会上,他主动上台发言,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力争受到表扬。二、批评要有的放矢。批评要有针对性,收效才大。老师在台上大讲特讲,但讲得大,讲得空,一般学生摸不着头脑,犯错误的学生也不怕,还是我行我素。批评要有的放矢,就是批评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批评要带有明确的目的,点明改正的方向。三、批评要留有余地。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又对老师的宽容产生负疚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唠唠叨叨,否定或者贬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批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如我班的刘鑫同学,常常迟到,有一次他又迟到,到校后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将以往迟到的原因总结出来,仔细想想,有哪些原因是不可以克服的,老师可以帮助他。第二天,他对我说,迟到的原因都可以克服,其实可以做到不迟到的。后来,他不但极少迟到,而且还能够认真学习了。事实证明,从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出发,恰当地运用“留有余地”的批评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四、批评要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是班主任批评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去作教育的方法。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既要用刚制柔,又要以柔克刚。对女同学用刚,则有震撼力;对男同学用柔,则化解顽石。刚与柔的使用均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重点。特别是那些犯有错误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得就更为复杂一些,因为做了错事,受到老师的责怪,产生了自卑感,有时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对这些学生,在平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美国著名的管理家雅柯卡说过:“表扬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评打个电话就行了。”这就是说,含蓄而不张扬的批评有时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效果会更好。五、批评要迂回启发。我们不仅要有一针见血、开门见山的批评教育,也要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迂回批评教育。这样可以避免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直接交锋,引导帮助犯错误的学生消化、理解、醒悟,从而改正错误,达到批评的目的。如此批评没有剑拔弩张之势,往往却有事半功倍之效。在批评教育中,我常常把道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中。例如在转化后进生工作时,以历史人物张学良戒毒、廉颇负荆请罪等的典型例子,引导他们认识到“悬崖勒马”的重要性和“浪子回头”的可行性,从而坚定他们改正错误的意志。由于这种方式能寓思想性和形象性于一体,深入浅出,大大增强了批评教育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批评有法,但无定法。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但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恪守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到老师用意的。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篇4】小学德育故事案例[分西瓜]:一位教师在教授三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大西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个西瓜呢?”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给妈妈留一半,我留一半。”“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问。生1:“我一半,妈妈一半,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教师未作任何评价。生2:“母亲节到了,我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我给妈妈5份,我留3份。”“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微笑地问。生2:“妈妈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师热情地表扬了她。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9份、12份等,都说在母亲节应该多给妈妈一些,教师都一一赞扬了他们。这时,生3举手回答:“我把这个西瓜全都给妈妈吃。”
这位教师一楞,连忙微笑地问:“你为什么这样作呢?”
“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吃西瓜,所以我都给妈妈吃。”
此时,这位教师脸上的微笑霎时凝固起来,吃惊地说:“你怎么把不喜欢吃的东西送给妈妈,你的思想有问题呀!”
【篇5】小学德育故事案例
[最后一题错了]:记得一次去听一位小学数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板演。3×9=274×9=365×9=456×9=547×9=62
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她错了,最后一题错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认为她的最后一题算错了。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帮助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她错的这道题,而不说她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短处而忽略了别人的长处,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首先要看其优点,要宽容地对待别人......”
如果我们的老师都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时时显出宽容的态度,我相信这比老师单纯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要高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堂课中,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进行思想教育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数学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不能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要用得适时适地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是教学过程的一条基本规律。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所谓教书育人,正是这个道理。但是,这种教育必须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教学的思想教育意义,不顾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生拉硬扯地进行空洞的、贴标签式的思想教育;一是完全忽视教学的教育意义,单纯的为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进行教学,只教书不育人。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再来审视上面的三个教学案例,问题来了。案例1中,学生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西瓜给妈妈,难道思想就有问题了吗?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个孩子身上有着诚实的品质。孩子是敢于说真话的,而我们成人往往缺乏这种勇气。相反,成人可能会用虚伪、虚情假意来掩饰自己。不仅如此,有时为了“思想教育”的需要,我们还在教育着我们的孩子学会说假话,鼓励他们说假话。他们慢慢知道了:说真话有时不和时宜,会受到训斥,而随声附和老师的意思还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多么可怕的教育!没有真诚的教育怎能培养出健康人的品格。案例2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难道非得让孩子们说出来吗?另人质疑的是这位教师上的究竟是数学课呢?还是思想品德教育课?那种在教学环节上追求简单的“嵌入”式或“贴标签”式的教学方式;那种牵强附会地把思想教育硬“扯”到教学内容中去的方法,我认为都是不可取的。那样只会助长了学生说空话,说违心话的坏习惯,最终使得数学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落得两败俱伤的境地。我认为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在培养学生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的习惯。综观前两个案例,与案例3中的教师进行对比,不难看出最后这位教师做的恰到好处。使得思想教育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做到顺其自然,不做作,不把品德教育强塞给学生,注意适时适度,学生乐于接受,达到了即教书又育人的良好效果!【篇6】小学德育故事案例张某,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原因分析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养他的,由于平时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会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个案处理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访问,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他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二、爱护、尊重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四、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开始,他还不愿上学,我去到他家里时,老躲着不见,或是一问三不答。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给他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他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渐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契机。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五、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篇7】小学德育故事案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它不仅是人的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人认知世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篇篇文章,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渲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如教学《示儿》时,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句,从而理解诗人陆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是社会、国家赋与的我们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出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还要认真研究教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语言文字,从中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通过突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发现其光辉,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确或精神的可贵,让他们把这些精神的种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教师除了要教学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来体现、突出中朝两国人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共产国际主义情谊的,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德育的渗透无处不在。作为教师,除了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以自己至诚至真至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我们祖国的未来,带领他们走向道德光辉的顶点。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教师开始重视在各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其它思想教育。语文教学就是生活语文教学的品德教育,要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能从学习课文内容到生活实践都能从感情上的产生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篇8】小学德育故事案例我班的后进生群体,经过对其成长环境分析,有以下几种情景:1,很多学生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无暇照料孩子;2,还有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很小就成了留守儿童;3,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于是很多将子女交给长辈教育。这就构成了较有特色的“隔代教育”问题。在我的班级里,这种隔代教育的学生占了总数的20,这类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总觉得自我缺少亲情,潜意识中有一种补偿心理,在本事、学习、心理方面存在较为特殊的一面。是一群特殊的后进生群体。一、个案背景:1、个案的基本情景李冠,男,17岁,由职高辍学转入,2009年进入我校高一学习,班主任反映该生学习无兴趣,打架,大喊大叫,甚至有点在女同学面前动手动脚。2010年留级进入我班学习。2、个案的家庭情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可是本身的教育本事不高,再加上他们经商的缘故。平时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只会责骂,一听说成绩不梦想,就是一顿打骂。二、主要问题分析经过近一年的教学观察,我发现李冠的行为主要表此刻: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狂躁,自我约束本事差;心理方面自暴自弃;劳动本事方面较薄弱;学习方面兴趣不浓。而构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1、家长的宠爱。经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尤其是小孙子发脾气、哭闹、耍赖时,老人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失掉原则,要啥给啥。祖辈一昧迁就、给予、满足,导致孩子对物质需求的欲望恶性膨胀,攀比虚荣,事事以我为中心。2、教育方法的粗暴虽然祖辈对小孩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他们认为自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孙子应当弥补他们的缺憾。所以,他们对小孩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梦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下来,他对学习渐渐的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三、采取的对策作为教师,仅有给予相应的帮忙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本事不断加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那么我们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的心理建设,加强对他的心理监护,使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信心,从本质上转化他,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首先,向家长提出:“多给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机会,个人卫生自我动手,多做家务。”帮忙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构成合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其次,要求家长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他的成绩不梦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这样,构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忙孩子构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2、发现他进取的因素,促进转化。我发现李冠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跑步在班级里数一数二,做错事敢于承认,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上课也会进取发言……所以我们能够发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首先,我在课堂中,多为李冠供给表现机会,结合班上具体情景,开展一些团体的活动和竞赛,任命他为负责人,让他感到被信任和职责感,在组织活动中,他的主动参与使他觉得班上的活动,自我也是一份子,从而到达消除行为惰性的效果。3、引导团体关注他,接纳他团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培养他的正确的交往本事的时候,还注意发挥团体和伙伴的作用,经过同学的忍耐和爱护,帮忙他在团体中找回自我,学会交往。我利用恰当时机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不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孤立班团体中的任何一员,向学生讲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同学明白像李冠这样的学生,自暴自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构成是长期的,多方面的结果,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除,要允许他有反复现象。并且教育大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要正确对待他的变化,以我们团体的耐心,接纳他的缺点,他的变化。并号召班干部带头和他一齐交往,如果他有什么困难,我们要主动去帮忙,以此来带动全班学生态度的转变。4、尊重和信任他,正确看待“反复”。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使人努力。对他来说,仅有信任他,才能得到他的信任。信任他,也是尊重他人格的表现,也仅有这样,才能消除他自暴自弃的心理。他的错误不可能在一次两次之间完全改变,我要耐心对待他的错误。5、运用多种评价,促进发展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日,而应当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他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同学的态度,使他在必须程度受到打击。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他的个性发展必然受到限制。所以,要调动他的进取性、主动性,教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当发现他今日能主动参与劳动,于是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当他能主动帮忙同学的时候,同学给予一声感激的“多谢”;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引导他由自我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现类似情景会怎样去做。大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由家长反馈到学校,并给予鼓励……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主动退让,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不会想要什么就朝着要什么了。他从一个令人厌恶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他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同学友好相处,不随便打人,进取为团体做事,更令人高兴的是,他充分发挥自我的特长,参加了校运动会,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相信以这样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他必须会取得更大的提高。[由Www.QunZou.Com整理]李冠的特殊主要来自于他的家庭,家长的娇惯、放任、养成了他唯我独尊、蛮横无理的个性,以至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如果教师和同学对他的过错或者是出现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批评,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引起他对教师的敌意和不信任,给今后的思想带来更大的障碍。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是最难塑造的,虽然李冠同学的提高已有了一些飞跃,但它只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只是他成长中的一个起步,不能说已是彻底的成功。对他的教育使我认识到,转化特殊的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应当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疏忽。【篇9】小学德育故事案例一、基本情况张丽是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她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的嘲笑她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二、案例分析1.个人因素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2.家庭因素张丽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3.教师因素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她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三、辅导策略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都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都的老师。为了去除张丽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张丽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张丽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张丽同学??”渐渐的,张丽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她主动冲我笑了。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张丽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张丽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并马上夸奖她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张丽从她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四、辅导效果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张丽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学习成绩在逐渐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喜欢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五、结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要及时的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她们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面对张丽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张丽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放大孩子的优点,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大家给她的善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各项活动的参与,使其自信自强。【篇10】小学德育故事案例有一个人由于嫉妒,常谩骂释迦牟尼。对此,释迦牟尼心平气和,从不计较。一次,当这个人骂累了之后,释迦牟尼微笑着问:“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不接受,那么,这东西是属于谁的呢?”这个人不假思索:“当然是送东西的人自己的。”释迦牟尼说:“那就是了。到今天为止,你一直在骂我。如果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谩骂又属于谁呢?”生活中,对待恶意的诽谤和指责,有时不理睬就是最有效的还击。有一个盲人在夜里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人们好奇地问他:“你又看不见,为何要提个灯笼呢?”盲人说:“我提着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见我,不会撞我。”遇到事情肯替别人着想,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博爱,一种境界。有一次,苏轼与佛印和尚在一起。苏轼问佛印和尚:“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像一尊佛。”佛印和尚问苏轼:“你看我坐姿如何?”“像一堆粪。”苏轼回到家,高兴地告诉苏小妹:“我今天赢了佛印和尚禅师。”苏小妹听完始末,说:“哥哥,其实是你输了。禅师心中有佛,所以看见如来;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如粪。”生活中,你心中有美,还是心中有恶,一言一行均可以显露。我们每个人的美好心灵都是由自己造就的。【篇11】小学德育故事案例[祖冲之你真伟大]:另一位教师在教圆周长的计算时,在学生探究出圆周率后,这位教师认为此时应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于是在介绍了圆周率研究的相关历史材料的基础上,这样提问:“大家想对数学家祖冲之老爷爷说些什么呢?”学生们群情激奋。生1:我想说:祖冲之爷爷你真伟大!生2:祖冲之爷爷有勤奋严谨的钻研精神,祖冲之我佩服你。生3:……学生们本以为至此就结束了,谁知这位教师继续借题发挥:“那么,我们以后应该怎么作呢?”孩子们很聪明,在教师的“指引鼓励”下,个个说出一番“豪言壮志”。不过,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也就这样过去了。【篇12】小学德育故事案例“晓之以礼、动之以情我班有个学生叫李某。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这位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这位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某某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他取得了73分的好成绩。我为了鼓励他,奖给他一本日记本。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第二学期,他学习更努力了,在期中测试中,他取得了92分的好成绩。案例分析: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李某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李某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好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李某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黄某同学摇身一变,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他无论在哪里见到我,都会亲切叫上一声:“老师,您好!”我总是报之一笑,并说上一声:“你好。”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待进生的转化和教育学生情况分析:班级学生王某,性格偏激,自尊心强,逆反心理严重,对待班级工作消极,但也有他的闪光点就是热心于学校组织的青年志愿者工作。同时也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小摩擦,常常很闲得无聊的去惹是生非,属于大事不犯,小事不断那种,是科任老师中麻烦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总是爱显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每次犯错后,通过教育,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觉得他并不是不可救药的属于“坏学生”,而是通过努力,还是可以挽救过来的。案例分析该生的叛逆行为是典型的“初二现象”,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常常想通过一些“大事”,也就是他觉得可以“出风头”或引起人关注的事情或是别人不敢而他敢做的事情来“体现”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消极的被动的接受教育,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该生的父母忙于工作,每天起早摸黑的,和孩子的交流很少,平时主要关心孩子是否有吃饭及是否有准时到校上课,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孩子的思想教育几乎没有,也不懂怎么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同时认为孩子大了,不好管。对于孩子的错误不是耐心的说服教育,而是指责,打骂,甚至是放任自由,觉得自己作为家长已经做得很好了。而该生在学习上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上课总喜欢,做小动作,控制不住自己。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他的批评不对,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教育方法和思路1、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通过交流,了解到该生的家庭情况和表现,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管齐下。2、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坚决不能实行“棍棒管理”,每天再忙再累,也要抽取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孩子最近的心里表现和状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合理对待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建筑保护设施维护合同
- 玩具展位买卖合同
- 学校弱电系统改造合同
- 建筑结构设计委托施工合同
- 超市仓储后勤人员招聘协议
- 移动十年宣传活动方案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课件
- 《上生物总复习》课件
- 福建省南平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升初真题(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保育工作经验分享交流心得体会范文(14篇)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
- “三新”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论文
- 中央企业商业秘密安全保护技术指引2015版
- 螺旋果蔬榨汁机的设计
- 《脊柱整脊方法》
- 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哈尔滨商业大学
- 广东省2020年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0417 教学能力大赛 公共基础《英语 》教学实施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
- 拦砂坝施工设计方案
- 校园及周边重点人员排查情况表
- GB/T 16734-1997中国主要木材名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