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北师大教材版)课件_第1页
第六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北师大教材版)课件_第2页
第六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北师大教材版)课件_第3页
第六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北师大教材版)课件_第4页
第六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北师大教材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精品课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概念(包含实施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和方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主体及任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模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精品课件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的概念界定课程实施

广义的“课程实施”:认为课程实施就是把编制好的课程具体化,并使之发生效用的过程。第一阶段:做出课程计划的决定。分为三个阶段第二阶段:实施和最初使用阶段。第三阶段:常规化和制度化阶段。精品课件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的概念界定课程实施

狭义的“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即教学,是将编制好的课程计划付诸实际的过程,是实现预期的课程理想,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精品课件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的概念界定忠实取向:

课程实施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三种课程实施取向相互适应取向:

课程实施的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

班级或学校实践情节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创生取向:

课程计划只是经验创生的工具,“课程实施”是一种个性的变革与发展的过程。精品课件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的概念界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就是学校、指导老师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及各领域的《实施指南》,将《主题活动方案》落实在操作层面的过程,同时也是课程资源开发、课程主题设计、课程活动展开、课程过程及其成果评价的落实过程。精品课件

是既定活动课程计划、活动方案的落实过程;

是学生亲历、实践、体验和发展的过程;

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基于活动而不断生成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不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是一个探索、发现、创生的过程。返回主页精品课件1、参与性2、自主性3、整合型4、创新性

返回主页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的特点

(说法1)精品课件1、参与性

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活动、积极实践。精品课件2、自主性

包括教师的自主和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由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设计者和组织者。

学生由课程受众者转变为课程的参与创造者精品课件3、整合性(各种资源的整合)

即课程资源的整合、学科资源的整合和社会资源的整合性。精品课件

4、创新性在主题选择、活动形式、师生角色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具有创新性。

主题选择:具有吸引力和时代性;

活动形式:教室到校外的空间延伸;

师生角色:团队成员合作;

课程评价:综合性的研究成果。返回主页精品课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特点

(说法2)1、

影响因素多人:指导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资源开发与使用能力)、家长和学生(知识经验、能力、兴趣等)物:学校内部的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教学与实习研究基地;学校外部的科技馆、文化宫、农村、工厂、科研机构和自然中的各种资源财、信息、时间、空间等。

2、时间跨度长;

3、活动场所多(学校、家庭、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社会生活场所、科研单位等);精品课件

4、方式多样化;

5、凸显自主性;

学校、教师依据课程总目标,自己选择课题并进行课题的设计、实施、评价等;

6、安全要求高

操作实践(与各种各样的工具、设施、人员打交道)和社会学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7、管理难度大教学内容不统一;指导教师、活动场所及活动模式不固定;评价问题和管理问题等。返回主页精品课件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1)学生整体性参与(2)教育目标的整体优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全面训练)(3)课程的实施要协调影响学生发展诸种因素的整体运作(由学校有效协调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关系)。精品课件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1)学生整体性参与(2)教育目标的整体优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全面训练)(3)课程的实施要协调影响学生发展诸种因素的整体运作(由学校有效协调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关系)。精品课件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2、综合性原则(1)知识的综合性(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例如:“水污染问题”主题活动,避免和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就是程序性知识。(2)教育功能的综合性活动目标设计要从态度、能力、知识多方面综合考虑。主题活动下学生学习的行为是知识、能力、情感等多种因素的调动。(3)考察评价的综合性教室要从学生参与活动时的态度、情感以及参与活动时的能力、行为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精品课件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3、开放性原则(1)活动内容开放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活动内容的选择自由。(2)活动过程开放

活动过程时动态的、变化的。(3)活动空间开放(“教室”不再固定不变)。(4)活动结果开放

活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得出的结论的多样性。(5)师生关系开放人格上平等和谐;角色上多种角色同一精品课件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4、实践性原则(1)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活动主题。(2)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等实际的活动,避免纸上谈兵。(3)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个体的家庭生活、社会现实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并反思获得的实际体验,深化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精品课件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5、个性化原则(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了灵活的学习内容、伸缩性的学习时间和无限的探究空间。

具体操作:(1)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指导学生选择活动内容,确定具体活动计划。

(2)立足学生的个别差异,制定相应的指导计划,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要求。(3)善于发现学生的中心兴趣,并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使之逐渐稳定和发展。

精品课件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6、校本区域化原则(根据学校自身的客观条件和区域特色,扬长避短,立足学生实际,灵活实施。)(1)校本资源开发

开辟独立的学科空间;组织高水平教师团队。(2)区域资源优势利用

借助地方的区域优势,发挥地理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选择与所在城市相关的活动主题。

如《重庆小面探秘)精品课件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课程内容和活动实施的手段)(1)信息技术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意在培养学生的个性素养)

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主题活动,如“网络的利弊”、“微博的影响”。(2)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实施的手段,可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

跨地区、跨学科、跨班级的合作探究;丰富学习手段。(3)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实施的手段,可以创造出反思性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返回主页精品课件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方法1、重点实验法2、个别指导法3、区域协作法(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国家(整体)层面上的实施精品课件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方法1、调查法2、观察法3、实验法4、档案袋法返回主页(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个体)层面上的实施精品课件是指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针对某一特定问题和现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电话采访方式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了解的方法。调查法一般包括四种具体的操作方法:(1)调查会(2)访问(3)调查表(4)问卷(有针对性;按逻辑次序提问;封闭与开放结合;匿名;试点)精品课件是指学生对周围存在的事物的现象和过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研究的方法。观察法精品课件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在人为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的条件下,通过仪器和其他手段进行观察的方法。试验法精品课件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的方法。档案袋法一个理想的档案袋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动态的、完整的、立体的学生发展“图画”。精品课件是指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针对某一特定问题和现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电话采访方式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了解的方法。返回主页调查法一般包括四种具体的操作方法:(1)调查会(2)访问(3)调查表(4)问卷(有针对性;按逻辑次序提问;封闭与开放结合;匿名;试点)精品课件四、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主体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主体就是参与课程实施的人,它主要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相关部门的人员、学生家长等。精品课件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师生层面:学生层面:培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评价与督导课程规划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活动实施教学评价主题生成活动实施活动反思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总结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各主体的任务返回主页精品课件六个部分:1、情景创设2、主题生成3、方案设计4、执行过程5、总结交流6、成果展示五、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模式试以“重庆小面”为活动主题,设计其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步骤。返回主页精品课件

情景是由一定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活动所必需的准备,包括学生的知识准备、情感准备和价值准备。

创设情景的作用: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创设情景的方法:画面再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语言描绘、活动开展等。关于情景创设精品课件

主要原则是师生共同协商(教师以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分许主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根据学生的水平考虑可操作性,同时评价主题对学生的适宜度)。主题选择的三个步骤:(1)学生提出主题假设(2)师生共同评估主题实施可能(3)确定主题的实施关于主题生成精品课件活动主题生成的途径1、从学校、班级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安排中生成主题。2、改造外来的参考课题,删减活动主题3、从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中生成主题4、从学科教学中生成主题5、通过其他多种渠道生成主题(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切入点;研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联系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学生自身的不良习惯和存在的问题)精品课件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的主题(2)适宜的研究方法(观察、访谈、调查、制作、劳动、宣传、研究性学习等)(3)合理的任务分工(4)配套的活动条件(5)预期的研究成果关于方案设计精品课件执行过程需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教师的积极指导(2)学生自主参与(3)培养团队协作意识(4)学生灵活调整方案关于执行过程精品课件教师在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指导作用1、引导学生开展多样的活动;2、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3、交给学生必要的方法4、协调各方面的关系。5、指导学生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6、及时发现生成性课题。精品课件目的:

反思活动过程,分享彼此的感受,促使学生认识和情感的升华,并为后继活动持续开展提供启示。关于活动总结交流精品课件形式多样:

绘画作品、设计方案、制作模型、简短的小论文。关于活动成果展示返回主页精品课件案例《零花钱的调查》

一、课题确定背景二、设计活动的具体目标:

1、了解小学生零花钱的数目、主要用途和主要来源,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通过调查家长的月收入,帮助学生认识手中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合理花费的良好习惯和扶危济困的品质。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及调查、采访的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培养学生制作和统计调查表的能力。精品课件三、活动准备

(一)制定活动计划

l、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相结合;

(2)与家长一起活动。

2、实践形式

(1)收集资料和信息;

(2)参观、调查和访问;

(3)研究、设计和劳动;

(4)小组合作和交流;

(5)规划、表达和反思。精品课件

3、活动安排:本次活动拟计划安排一个学期,分四个步骤:准备阶段~确定课题(两周)

第一阶段一调查研究(六周)

第二阶段~交流探讨(八周)

第三阶段一总结反思(四周)(二)分组、设计活动方案

1、设计活动方案、设计调查表。(可让学生根据表l自行设计表2和表3)2、下发调查表,各小组分配好调查任务。

3、做好调查动员工作,明确调查对象、指导调查方法。精品课件四、实践活动过程1、确定课题2、调查研究(1)对学生零花钱数目的调查(第一组)

金额5元钱以下5—10元10元—20元20元以上

人数16人67人59人32人

比例9.2%38.5%33.9%18.4%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数目调查表

精品课件

(2)对零花钱的主要用途调查(第二组)调查地方:学校周边的食杂店、小吃店、玩具店。

玩具

文具

零食上网吧课外书72人32人156人37人16人23%10%50%12%5%小学生零花钱主要用途调查表精品课件

(3)追踪调查小食品的来源

(4)对零花钱来源的调查(第三组)

调查来源、形式?(5)对家长的调查(第四组)

地点:邻居、社区家长、放学后,到校门口的家长中间,通过采访、发调查表,了解大部分家长的一些基本情况。精品课件家庭职业

干部

职工

个体

无业

其他31人96人35人57人64人10%34%12%20%23%文化层次专科以上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23人8%91人32%169人60%月收入5000元以上1500~4000元1000~1500元1000以下19人

8%40人

14%60人

21%164人

58%家长基本情况调查精品课件

(6)参观家长工作环境(第五组)

3、交流探讨

(I)以小组为单位,汇总调查结果。

(2)交流调查结果:①大多数家庭的月收入是多少?这些钱我们的家长是怎样赚来的?②我们大多数同学每月零花钱是多少?③这些钱我们主要用在哪些方面了?(3)探讨①乱花钱的危害。②怎样合理地使用零花钱?精品课件

4、总结反思

(1)总结各自的调查方法,

(2)分析问题原因,寻找对策:

1)老师要采取多样的手段,向学生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

2)发动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些有益的儿童读物,或者把零花钱积攒起来,开展献爱心活动,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3)多与家长联系,引导家长认识学生乱花钱的危害,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艰苦朴素的教育工作。

4)学校要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清理学校门前的摊贩。精品课件反思①如果每天我们每人节约一角钱,我校同学每天可以节约多少钱呢?②全国13亿人每天能节约零用钱多少呢?③如果500元可以帮助一名贫困儿童完成一年的学业,那么全国每人每天节约的零用钱可以帮助多少贫困儿童完成一年学业呢?精品课件五、活动拓展

l、向全校同学发出了一封倡议书。

2、向区丁商局、城管局、卫生局的叔叔阿姨们发出了一封倡议书。

3、撰写黑板报“节约拾元零花钱,奉献一片爱心”。精品课件倡议书×小全体同学:你们好!

我们是三年级四班的学生。最近我们开展了一次《零花钱,我们该怎么花》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通过调查、采访,发现我们学校平均每位同学每月的零花钱是25元左右。而这些零花钱用在零食一项上为最多,其次玩具,而用在文具方面的为最少。我们还了解到,我们很多同学的家庭并不富裕,家庭的收入并不高。因此,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改变校内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培养勤俭的好习惯,并学会合理地使用零花钱,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精品课件倡议书

l、尽量不向爸爸妈妈要钱。如果要购买学习用品,要向爸爸妈妈说明清楚。

2、放学后不到校门口的小店铺购买零食和各种玩具。特别是不到那些流动小摊前购买。

3、不去学校周围的网吧上网、打游戏。

4、合理安排零花钱,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如购买一些有益的儿童读物等。

5、每天节约一角钱,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精品课件

六、活动评价

亮点充分利用了学校周围的有效资源,发挥了学生的观察和调查研究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也利用他们身边的事实材料,提高了他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

不足部分被调查的学生对活动有抵触;

调查的数据不是非常的准确。精品课件案例《零花钱的调查》的实施步骤

一、课题确定背景二、设计活动的具体目标三、活动准备(制定活动计划;分组设计活动活动方案)四、活动实施确定课题调查研究交流谈论总结反思五、活动拓展六、活动评价精品课件五、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2009级小英孙昌凤同学的观点:教师课题研究不受重视,对课程认识不到位

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课程地位边缘化,课程虚设问题突出。课程组织不够积极。

课程单调化,课程资源不够丰富

1、重庆南川地区实施小综课程存在的问题精品课件老师的观点:(1)课程虚设;(2)课程内容教材化,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课程内容窄化、分化(四个板块分离);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化倾向。返回主页精品课件2、全国大部分地区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注重活动的形式,忽略活动的实质注重活动的结果,忽视活动的过程用学科教学的方式实施本课程缺乏对学生学习时间的整体管理观念方面的原因课程本身的原因评价方面的原因保障方面的原因精品课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问题对形式与实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处理失当对课程目标、课程实质和特点认识不到位(用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缺乏对活动课的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观念原因课程本身的原因评价原因保障原因原因分析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2、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3、恰当处理学校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开过程中生成性的关系。(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有机结合对策5、整合课程内容返回主页专家言论精品课件对课程目标、课程实质和特点认识不到位的具体体现忽略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主性特点有独立课程体系的特点技能训练注重活动形式弱化活动内容在课堂或学校范围之内进行接受性学习和简单的模仿性学习用学科教学的方式或过分依赖活动课形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返回现状分析页精品课件

1、观念方面原因

1、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综合实践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以及“乡土课程”等同。2、缺乏对课程内容的整合观念,使课程呈现分化的倾向。3、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缺乏科学认识。4、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有误,导致教学目标仍打上“知识本位”的烙印。返回现状分析页精品课件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在本质上不是课程的内容,而是学生活动形式。真正的课程内容是学生自主提出的活动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主题的展开过程中,适当地通过研究、服务、宣传、设计、制作、信息技术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的体验,达到各要素的整合。整合的方法返回现状分析页精品课件(1)主题生成问题;(2)方案的落实问题;(3)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4)学生的兴趣转移问题;(5)课程实施的整合问题。2、课程本身的原因精品课件返回上页(1)内容开发的学科化倾向其一,综合实践活动变成学科拓展活动;其二,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三,课程内容教材化。

(2)课程内容窄化倾向

(3)课题选择成人化倾向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化倾向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精品课件

(1)对学生发展的评价过分地强调过程评价,忽略活动结果评价和对学生问题解决基本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通过活动实施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方面获得了哪些发展等实际问题关注不够。

(2)指导教师对学生发展评价的具体指标不够明确,评价过程显得随意。

教师对学生发展评价的直接依据不足;“评价主体多元”的理念缺乏实施的充足条件支撑。3、评价方面的原因返回现状分析页精品课件

校长:由于支持努力不够,由此出现“课程候补”和课程资源“低效开发”现象。

“盲目开发”、“随意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有的学校仅仅安排大量讲座、集会等相对静态的活动代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有学校搞简单的大综合,把除其他学科必修课程以外的一切活动(包括学校大扫除)都归结为综合实践活动。4、保障方面的原因精品课件教师:教师有效指导不足,表现为: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在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上不足。

(2)教师对学生活动全过程的指导中,必要的专题讲座和“过程与方法”的指引不足,“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没能得以较好实现。

(3)教师的指导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缺乏具体的指导行为和指导规范。返回现状分析页精品课件

教师应对学生究竟如何进行“调查”,怎样进行“搜集资料”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该怎样制定一份简要合理的调查问卷、怎样进行有效访谈,如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怎样撰写活动报告,如何规范地作注释等。关于教师对学生“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返回上页在指导内容上: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在指导方式上: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集中所有教师的智慧,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精品课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基本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问题及策略

郭元祥博士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组负责人

精品课件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问题一二五六四三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包办代替或放任自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分化及窄化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形式化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评价随意、单一、效用低。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课程学科化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或死板或混乱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政策不到位,社会家长支持不足精品课件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的有效指导问题

1.基本理念

突出学生主体

——自主提出活动主题

——自主设计活动方案

——自主实践体验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

——“过程与方法”指导

——指导行为的规范性防止两种倾向:包办代替或放任自流精品课件2.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指导行为无规范

---无指导方案

---指导行为不具体

---给与性过强

“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落实不够

---“过程”的细化与分解不够清晰

---“方法”的具体体验欠完整精品课件3.对策

设计教师指导方案

---学期教师指导方案

---学生活动主题的指导方案

分解与完善活动过程的指导

---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

加强“方法”引导

---小学/初中阶段问题解决基本方法的系列化

---必要的方法讲座精品课件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问题

1.基本理念

注重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更注重活动方式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学生活动的主题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形式。

防止“分化”倾向精品课件2.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当成了“内容”;

把“四大领域”当成四门“具体课程”;

---把“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作为学科课程来实施,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活动或课外活动来实施。

精品课件3.对策

突出学生的“活动主题”,根据学生活动主题,设计活动形式(研究、社会实践、劳动技术实践、信息实践、表达与交流);

注重“任务取向”;

活动形式中要落实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实践,将活动形式中建立在内隐性的内容基础之上。精品课件

三、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化”问题

1.基本理念

注重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是“实践性课程”

---强调“活动体验”

---在实践中获得意义

以认识为基础的实践

---根据“活动主题”需要,讲授与活动体验结合,必要的专题讲座,提供方法论知识和背景知识与技能;

---在活动中获取知识,突出自主获取知识.精品课件2.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讲授”、“问答”、“课堂表演”的形式实施;

以系统知识的获得为目的;活动形式化,为了活动而活动,忽略了基本技能的实施性发展;

学生对活动的“全过程参与”和“深度体验”不足。精品课件3.对策

强调学生的“全过程参与”和“深度体验”

---关注学生活动主题的实践过程中细节性环节;

---将学生的活动体验与意义建构贯穿于实践全过程;

---适当减少活动主题数量,为学生提供全过程参与和深度体验的时间与空间。

---处理好“长作业”与“短作业”、“大主题”与“小主题”的关系;

实施“有知性的活动”和“有理性的实践”

---以“活动主题”“活动任务”为取向,在活动全过程中渗透知识传授或专题讲座;

----认知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结合;忽视知识目标和极端地强调知识目标都是不足取的;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精品课件四、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问题

1.基本理念

关注过程,兼顾结果

---关注过程不是关注形式,而是关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如问题意识、社会责任感、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等);

---兼顾结果不是以“科学参照”或“成人参照”为评价标准,而是以“自我参照”为评价标准。

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比重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增长而变化

---初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小学阶段更强调技术实践及活动方法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精品课件

评价的随意性倾向

---缺乏足够的过程性评价的素材和资料,对学生发展评价的依据不足;

---评价的维度欠多元,偏重结果评价;

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倾向

---评价主体仅仅局限于单个的指导教师,学生同伴参与评价不足;

---“档案袋”变成“垃圾袋”,忽视实践全过程的履历评价;

评价结果的效用性较低

---小学阶段的评价结果没有进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初中阶段的评价结果没有进入中考升学的总体评价2.存在的问题精品课件3.对策

收集与积累学生发展评价的素材和依据;评价主体多元,建立学生发展评价的再评价机构或小组;

由“档案袋评价”走向“成长履历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