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实用版课件_第1页
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实用版课件_第2页
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实用版课件_第3页
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实用版课件_第4页
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实用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背景女阴白色病变,病因不明,治疗困难和易于复发,是一种难治的妇科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电热针治疗,其热效应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通条气血、疏通经络、软坚散结——治疗本病临床资料患者来自全国10个省市共444位患者电热针组年龄(岁)(5~52)21~40岁298(67.1%)病程(年)<3年102(23.0%)4~9年270(60.8%)≥10年72(16.2%)主要症状症状例数女阴搔痒384例皮肤粘膜改变368例女阴灼热痛193例白带量多166例性生活困难29例主要体征体征例数皮肤粘膜颜色变白362例灰白31例花白24例粉白14例淡褐2例按皮肤粘膜色素减退变化范围分为4度病变部位例数1度病变波及到阴蒂及小阴唇部位者64例2度病变波及到一侧或两侧大阴唇部位者133例3度病变波及到阴道壁者212例4度病变波及整个外阴者24例另外11例有阴痒等自觉症状,但肉眼外阴粘膜无明显改变病理诊断合并疾病合并病例数慢性宫颈炎37例外阴溃疡142例粘膜皲裂154例滴虫性阴道炎2例霉菌性阴道炎2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2例血沉加速者6例有风湿结节者4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6例慢性关节炎143例内分泌失调9例重症神经官能症37例贫血49例胃病37例糖尿病9例治疗方法局部取穴+循经取穴根据病人发病部位、病损大小,按电热针的散热面积,计算进针多少,一般间距2厘米进针1支针具中蒙医研究所制造的DRZ-1型电热针机和6号电热针针刺方法电热针刺入皮肤粘膜白色区,进针方向与皮肤呈15度~35度角斜刺,进针深度必须达到1.5厘米进针后5~10分钟,用北京1412所制造的半导体型测温仪,在病变表面针距之间进行皮肤表面温度监测。控制温度在37~42度之间每次留针30~40分钟疗程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一次,30次为一个疗程,患者如无不适,疗程间可不休息,继续治疗疗效判定标准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后都进行病理活检,作为疗效判断的主要依据临床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外引皮肤、粘膜颜色、弹性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病理变化恢复正常或好转,停针后半年未复发者显效症状消失或偶发阴痒,白色病变区缩小,颜色变为粉色或淡褐色。增生或萎缩明显好转,停针后仍未加重者好转症状减轻,白色病变区缩小,颜色及弹性均有好转者无效坚持治疗两个疗程无变化者治疗结果临床疗效P<0.001治疗情况治疗最少者28次最多者184次60次以内者315例,占71.0%我们认为60~90次为治疗次数最为合适女阴皮肤粘膜变化范围P<0.001我们认为60~90次为治疗次数最为合适中蒙医研究所制造的DRZ-1型电热针机和6号电热针另外11例有阴痒等自觉症状,但肉眼外阴粘膜无明显改变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后都进行病理活检,作为疗效判断的主要依据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一次,30次为一个疗程,患者如无不适,疗程间可不休息,继续治疗说明电热针对女阴白色病变的治疗不仅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更令人满意每次留针30~40分钟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一次,30次为一个疗程,患者如无不适,疗程间可不休息,继续治疗4%,远期疗效随访了364例,仅有2例复发,占随访的0.本虚标实,本在五脏,标在外阴进针后5~10分钟,用北京1412所制造的半导体型测温仪,在病变表面针距之间进行皮肤表面温度监测。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每日或隔日一次随访364例,追踪5年我们认为60~90次为治疗次数最为合适增生或萎缩明显好转,停针后仍未加重者根据病人发病部位、病损大小,按电热针的散热面积,计算进针多少,一般间距2厘米进针1支——非典型增生是可逆的,电热针是促其转为正常的最佳疗法,同时也说明电热针治疗有防止癌变的作用实验室指标—玫瑰花结形成试验控制温度在37~42度之间本虚标实,本在五脏,标在外阴女阴皮肤色素变化P<0.001疗效与病理分型实验室指标—玫瑰花结形成试验实验室指标—免疫球蛋白实验室指标—血清铜既往治疗与电热针疗效的关系例数临床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平均治疗次数无既往治疗史108108(100%)68有短时间既往治疗史291280(96.2%)11(3.8%)95有长期多种方法治疗史454(8.9%)18(40%)21(46.7%)2(4.5%)184远期疗效随访364例,追踪5年治疗后的近期疗效随访的远期疗效复发保持原疗效继续好转临床治愈34634600显效10271好转8341无效0000合计364351(96.4%)11(3.0%)2(0.5%)结论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令人满意病因探讨女阴白色病变全身原因局部原因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一次,30次为一个疗程,患者如无不适,疗程间可不休息,继续治疗病理变化恢复正常或好转,停针后半年未复发者每次留针30~40分钟中医辩证:肝肾不足、脾肾两虚、气血双亏、气滞血瘀等进针后5~10分钟,用北京1412所制造的半导体型测温仪,在病变表面针距之间进行皮肤表面温度监测。本次研究有12例非典型增生(一级),经电热针治疗后增生转为正常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后都进行病理活检,作为疗效判断的主要依据根据病人发病部位、病损大小,按电热针的散热面积,计算进针多少,一般间距2厘米进针1支进针后5~10分钟,用北京1412所制造的半导体型测温仪,在病变表面针距之间进行皮肤表面温度监测。根据病人发病部位、病损大小,按电热针的散热面积,计算进针多少,一般间距2厘米进针1支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一次,30次为一个疗程,患者如无不适,疗程间可不休息,继续治疗每次留针30~40分钟60次以内者315例,占71.4%,远期疗效随访了364例,仅有2例复发,占随访的0.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后都进行病理活检,作为疗效判断的主要依据温通经络,驱除寒邪,行气活血电热针刺入皮肤粘膜白色区,进针方向与皮肤呈15度~35度角斜刺,进针深度必须达到1.另外11例有阴痒等自觉症状,但肉眼外阴粘膜无明显改变症状消失或偶发阴痒,白色病变区缩小,颜色变为粉色或淡褐色。病变波及到阴蒂及小阴唇部位者某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内分泌失调雌激素水平低下自身免疫障碍全身性原因局部抑素分泌过多局部色素代谢障碍局部慢性炎症刺激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失调局部原因外阴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督脉任脉冲脉肾疗效机制电热针疏通经络电能电热针具有“温”和“通”两方面的功效热能病因病机本虚标实,本在五脏,标在外阴五脏之虚导致外阴失养,寒邪浸淫,气血瘀滞治疗机理综合治疗温热和疏通调整,通过经络影响全身,改善全身状况温通经络,驱除寒邪,行气活血穴位配伍会阴—任脉络穴,任脉与督脉、冲脉的交会穴,任脉出于会阴,行于腹正中,有妊养和总调阴经脉气的功能,妇女经、带、胎、产诸病与任脉有密切关系曲骨—任脉经穴,主治生殖器官及泌尿系疾病,足厥阴肝经与任脉的交会穴,足厥阴肝经主干循行绕阴器结论病位:皮部经筋中医辩证:肝肾不足、脾肾两虚、气血双亏、气滞血瘀等局部及邻近配穴及电热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治愈率达87.4%,远期疗效随访了364例,仅有2例复发,占随访的0.5%。说明电热针对女阴白色病变的治疗不仅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更令人满意电热针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和使血清铜的含量恢复正常局部组织学检查局部血管增多,炎症消失或吸收,皮肤粘膜近似正常,纤维母细胞增多每次留针30~40分钟本次研究有12例非典型增生(一级),经电热针治疗后增生转为正常电热针刺入皮肤粘膜白色区,进针方向与皮肤呈15度~35度角斜刺,进针深度必须达到1.随访364例,追踪5年另外11例有阴痒等自觉症状,但肉眼外阴粘膜无明显改变我们认为60~90次为治疗次数最为合适控制温度在37~42度之间电热针针刺深度应以病情而变:年龄(岁)(5~52)每次留针30~40分钟电热针刺入皮肤粘膜白色区,进针方向与皮肤呈15度~35度角斜刺,进针深度必须达到1.4%,远期疗效随访了364例,仅有2例复发,占随访的0.电热针具有“温”和“通”两方面的功效——非典型增生是可逆的,电热针是促其转为正常的最佳疗法,同时也说明电热针治疗有防止癌变的作用局部及邻近配穴及电热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4%,远期疗效随访了364例,仅有2例复发,占随访的0.中医辩证:肝肾不足、脾肾两虚、气血双亏、气滞血瘀等会阴—任脉络穴,任脉与督脉、冲脉的交会穴,任脉出于会阴,行于腹正中,有妊养和总调阴经脉气的功能,妇女经、带、胎、产诸病与任脉有密切关系病理变化恢复正常或好转,停针后半年未复发者国外报道女阴白色病变的癌变率高达10~15%国内文献报道癌变率为2~3%本次研究有12例非典型增生(一级),经电热针治疗后增生转为正常——非典型增生是可逆的,电热针是促其转为正常的最佳疗法,同时也说明电热针治疗有防止癌变的作用研究进展临床经验治疗次数为60次为宜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每日或隔日一次电热针针刺深度应以病情而变:萎缩性患者宜深刺病变区;增生型则宜浅刺谢谢!针具中蒙医研究所制造的DRZ-1型电热针机和6号电热针临床疗效P<0.001女阴皮肤色素变化P<0.001病因探讨某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内分泌失调雌激素水平低下自身免疫障碍全身性原因局部及邻近配穴及电热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国内文献报道癌变率为2~3%电热针刺入皮肤粘膜白色区,进针方向与皮肤呈15度~35度角斜刺,进针深度必须达到1.根据病人发病部位、病损大小,按电热针的散热面积,计算进针多少,一般间距2厘米进针1支随访364例,追踪5年电热针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和使血清铜的含量恢复正常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一次,30次为一个疗程,患者如无不适,疗程间可不休息,继续治疗会阴—任脉络穴,任脉与督脉、冲脉的交会穴,任脉出于会阴,行于腹正中,有妊养和总调阴经脉气的功能,妇女经、带、胎、产诸病与任脉有密切关系本虚标实,本在五脏,标在外阴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一次,30次为一个疗程,患者如无不适,疗程间可不休息,继续治疗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一次,30次为一个疗程,患者如无不适,疗程间可不休息,继续治疗随访364例,追踪5年既往治疗与电热针疗效的关系实验室指标—免疫球蛋白电热针刺入皮肤粘膜白色区,进针方向与皮肤呈15度~35度角斜刺,进针深度必须达到1.60次以内者315例,占71.——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电热针具有“温”和“通”两方面的功效——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有12例非典型增生(一级),经电热针治疗后增生转为正常控制温度在37~42度之间电热针针刺深度应以病情而变:本次研究有12例非典型增生(一级),经电热针治疗后增生转为正常症状消失或偶发阴痒,白色病变区缩小,颜色变为粉色或淡褐色。我们认为60~90次为治疗次数最为合适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每日或隔日一次电热针刺入皮肤粘膜白色区,进针方向与皮肤呈15度~35度角斜刺,进针深度必须达到1.每次留针30~40分钟女阴白色病变,病因不明,治疗困难和易于复发,是一种难治的妇科疾病。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后都进行病理活检,作为疗效判断的主要依据会阴—任脉络穴,任脉与督脉、冲脉的交会穴,任脉出于会阴,行于腹正中,有妊养和总调阴经脉气的功能,妇女经、带、胎、产诸病与任脉有密切关系我们认为60~90次为治疗次数最为合适病变波及到阴蒂及小阴唇部位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电热针刺入皮肤粘膜白色区,进针方向与皮肤呈15度~35度角斜刺,进针深度必须达到1.4%,远期疗效随访了364例,仅有2例复发,占随访的0.电热针针刺深度应以病情而变: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随访364例,追踪5年本研究采用电热针治疗,其热效应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通条气血、疏通经络、软坚散结说明电热针对女阴白色病变的治疗不仅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更令人满意每次留针30~40分钟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会阴—任脉络穴,任脉与督脉、冲脉的交会穴,任脉出于会阴,行于腹正中,有妊养和总调阴经脉气的功能,妇女经、带、胎、产诸病与任脉有密切关系中蒙医研究所制造的DRZ-1型电热针机和6号电热针电热针针刺深度应以病情而变:4%,远期疗效随访了364例,仅有2例复发,占随访的0.我们认为60~90次为治疗次数最为合适本次研究有12例非典型增生(一级),经电热针治疗后增生转为正常局部及邻近配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