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考研专业综合_第1页
河南省新乡市考研专业综合_第2页
河南省新乡市考研专业综合_第3页
河南省新乡市考研专业综合_第4页
河南省新乡市考研专业综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新乡市考研专业综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1.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错误的是()。

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

B.《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C.《法经》首次开创了成文法典刑法总则篇目为首的编纂体例

D.《法经》为中华法系的独树一帜作出了贡献

2.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用思辨的方法研究“对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理性审视”,这一研究属于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价值研究D.事实研究

3.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某种商品(非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购买量会()。

A.不改变B.减少C.增加D.增加或减少

4.根据融资偏好次序理论,公司融资的手段按照优先顺序应该是()。

A.低风险债券融资,内源性融资,优先股融资,普通股融资

B.低风险债券融资,优先股融资,普通股融资,内源性融资

C.内源性融资,低风险债券融资,普通股融资,优先股融资

D.内源性融资,低风险债券融资,优先股融资,普通股融资

5.{an}是等差数列,前m项和Sm=30,S2m=100,则S3m=()。

A.130B.170C.210D.230E.260

6.下面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可以作为学校中奖优制度的根据

A.布鲁纳B.斯金纳C.托尔曼D.罗杰斯

7.某研究者要研究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状况,最可靠的资料来源是

A.教育年鉴B.教育调查报告C.教育统计资料D.学术会议论文

8.甲、乙两人现有的效用水平分别为10和20,资源的再配置使得两人的效用发生了变化,属于帕累托改进的一种变动是()。A.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15

B.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25

C.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30

D.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30

9.折杖法始定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0.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的人物是

A.朱熹B.王守仁C.王夫之D.王廷相

11.关于法的执行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法的执行是以国家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家权威性

B.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

C.执法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的活动

D.执法具有主动性和广泛性

12.以下因素会导致基础货币减少的是()。

A.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C.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

D.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

13.

14.《著作权法》第54条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该条规定属于以下哪种法律规则?()

A.确定性规则B.委任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

15.下列关于孔子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重视道德教育B.重视军事C.重视文事D.重视社会人事

16.对于给定的收益率变动幅度,麦考利久期与债券价格波动率之间的关系是()。

A.麦考利久期与债券价格波动率同方向变动

B.麦考利久期与债券价格波动率反方向变动

C.修正的麦考利久期与债券价格波动率同方向变动

D.修正的麦考利久期与债券价格波动率反方向变动

17.物价上涨,经济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现象最有能的原因是()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停滞的通货膨胀

C.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D.财政赤字引起的通货膨胀

18.在有效区域,等产量曲线()。

A.凸向原点

B.负向倾斜

C.不能相交D.上述都正确

19.在研究小学生课堂生态的过程中,研究者以时间为单位制定了观察表,观察每5分钟学生的上课状态。这种观察是

A.结构式观察B.非结构式观察C.参与式观察D.间接观察

20.下列属于学习的是()。

A.猴子模仿人吃苹果B.小明进入黑屋子后视力提高了C.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后成绩提高D.王昂喝酒后耍脾气

21.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

A.国家的根本大法B.公民权利的保障书C.民主事实的法律化D.政治力量的对比

22.紧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圆柱、圆锥及球,若它们在这两个平面上的投影是等圆的,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2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言论自由B.平等权C.宗教信仰自由D.批评建议权

24.根据立法法规定,自治县制定的单行条例,经报批生效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B.自治州或相关地级人大常委会C.省级人大常委会D.自治州或较大的市人大常委会

25.安全生产的“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A.安全环境B.安全管理C.安全责任D.安全措施

二、多选题(10题)26.()的,由被代理人与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A.委托书授权不明

B.被代理人对代理人以非法手段达到代理目的视而不见

C.代理人接受被代理人委托倒卖文物

D.被代理人明知代理人超越代理权而不表示反对

27.A公司(卖方)与B公司(买方)签订了一份农机销售合同,价值40万元,约定违约金为合同总额的3%,合同成立后10天内,由B公司先行支付定金2万元。B公司依约支付定金后,A公司拒绝供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公司有权要求A公司支付违约金并双倍返还定金

B.B公司有权要求A公司支付违约金或双倍返还定金

C.B公司如果要求A公司双倍返还定金,则不适用继续履行

D.B公司如果要求A公司双倍返还定金,仍可适用继续履行

28.形成权包括()。

A.债权B.追认权C.解除权D.放弃继承权

29.我国公民对国家管理活动享有的诉愿权有()。

A.集会游行示威权B.批评、建议权C.申诉、控告权D.检举及取得赔偿权

30.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法律文件有()。

A.《天朝田亩制度》B.《太平条规》C.《太平刑律》D.《资政新篇》

31.下列民事法律事实中属于事件的有()。

A.不当得利B.无因管理C.自杀D.时效期间的经过

32.法律的强制力()。

A.是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B.具有直接性C.具有潜在性D.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

3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表现为()。

A.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B.表现形式不同C.调整范围不同D.实施方式不同

34.下列选项中()不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A.二人以上共同故意行为

B.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

C.二人以上的人中有的行为是出于过失

D.一成年人和另一不满14周岁的人同时实施某种故意犯罪

35.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分类,表述正确的有()。

A.在不同社会和国家中,法的一般作用是相同的

B.根据法作用的范围,将法分为整体作用与局部作用,其中法的局部作用各有不同特点和功能

C.法的实际作用与立法时预期的作用总是一致的

D.法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总是相伴而行的

三、判断题(3题)36.安全检查是企业根据生产特点,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进行经常性的、突击性的或者专业性的检查活动。

A.是B.否

37.折旧费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A.是B.否

38.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模式按戴明模型,具体包括计划、实施、检查、运行四个环节。

A.是B.否

四、简答题(5题)39.简述侵权法上过失的概念及其主要判断方法。(人大2010年研)

40.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兴奋的基本效应有哪些?

41.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缺点。

42.李清照以女词人而自写情怀,其抒情特点与传统的“代言体”词作有何不同?(四川大学2002年)

43.简述北宋词发展概况。(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五、案例分析题(2题)44.公民蒋某与妻王某有婚生子甲和婚生女乙,甲与丙于1974年结婚后生有一女A,并收养一子B。乙与丁于1977年结婚后生有C、D两个女儿。1995年以前,蒋某、王某一直与其子甲共同生活。1995年甲因病死亡,蒋某、王某因与儿媳丙共同生活不便,即去其女儿家与乙、丁共同生活。1997年蒋某死亡,1998年王某病重期间,乙于丙、A、B和丁、C、D等人均在场的情况下,当众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当月15日,在乙护理其母去外地治病途中,因翻船事故二人同时落水,被救起后均已死亡。丁、C、D要求分割遗产,丙、A、B以乙生前已明确表示放弃继承权,女婿、外孙女均无继承权为由拒绝,双方发生争讼。

试分析:

此继承纠纷如何解决?理由是什么?

45.被告人甲某,男,1967年生,曾在1991年7月因犯盗窃罪而被处7年有期徒刑,1996年1月被依法适用假释。

被告人乙某,男,1976年生,曾因故意伤害罪于1998年10月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执行。

被告人丙某,男,1985年8月生,系某中学学生。

2001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甲、乙、丙三人共谋前往丁家行窃。甲、乙二人入户,丙在门口负责“望风”。恰逢户主丁(女)外出回家,在门口放哨的丙给室内的甲、乙二人发出“有人,快跑尸的信号之后,急忙逃走。丁进家,甲、乙二人来不及躲避,甲便从卧室窜出,捂住丁的嘴将其按倒在地。乙从地上拣起一个酒瓶朝丁头上砸了一下,见酒瓶破碎后,又从地上拣起一把菜刀,用刀背朝丁的脖子、背部连砍两下,致丁当场昏迷,然后携带物品及现金人民币800多元仓皇逃走。被害人花去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5300元,造成误工损失费1800元。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另甲主动交待曾经在1986年元月即春节期间乘到亲戚家串门之机奸淫了邻居家一11岁幼女的犯罪事实。

参考答案

1.C考查要点是《法经》。《法经》是战国时期魏相李悝制定的,可见,A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可见,B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法经》一共六篇,其中的第六篇《具法》相当于近现代刑法典的总则篇,但是该篇目并不是列在法典之首,而是放在法典之尾。开创成文法典刑法总则篇目为首的编纂体例的法典是《曹魏律》,而不是《法经》,因此,C项表述错误,是正确答案。《法经》首次开创了成文法典编纂的先河,这为以后中华法系的独树一帜奠定了基础,可见,D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

2.C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对教育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教育事实研究。其中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的研究,主要解释“是什么”的问题。(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的一般原理有关。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3)按照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本题的命题是“对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理性审视”,采用思辨的方法。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3.C[参考答案]C

[分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消费者达到最大效用的均衡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或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显然,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要使消费组合继续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必须使该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应减小。如何使该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应减小呢?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即每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消费所带来的效用是递减的,从而可以通过增加该种商品的消费量来达到使该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减小的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4.D[分析]

根据这种理论,管理者对融资的方式是有偏好的,管理者首先会选择内部融资的方式,即用本公司的留存收益,一个原因是它避免了外部融资可能会产生资金的稀缺性问题,另外,使用公司内部的留存收益不会产生筹资成本,管理者还可以确定一个与长期投资机会相匹配的目标股息支付率,从而避免股息突然变动对公司的不利影响;当公司的现金流不足以投资于公司希望的投资机会,而“粘性”的股息政策又排除了削减股息的可能,必须进行外部融资,管理者首先会选择低风险的债券,因为债券对公司的管理干预较少,筹资成本也会小于其他类型的外部融资方式;其次,管理者会选择优先股,因为优先股具有一些债券的特征;再次是各种混合证券,如可转换债券;最后才是发行普通股票,不仅因为股票的拥有者对公司的干预在所有融资方式中是最强的,而且筹资成本比其他融资方式都高。

5.C解析:{an}是等差数列,从而Sm,S2m,-Sm,S3m,-S2m也是等差数列(对任意自然数m),即

解得S3m=210。

6.B斯金纳提出的理论是强化理论,强调奖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布鲁纳强调内在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托尔曼认为强化不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罗杰斯强调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对个人的价值,从而推动他们学习。

7.A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教育文献分布极为广泛且形式多样,主要有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类、电子信息检索系统。其中教育档案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规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和碑刻等。对于我国教育投入状况的最可靠的资料,应该是教育年鉴。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8.D帕累托改进:如果资源采用别的使用方法,能够在不损害任何其他人经济福利的情况下,使至少一个人的经济福利得到提高。只有D选项没有使甲的效用受损,但是增加了乙的效用,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

9.B解析: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创立折杖法,作为重刑的代用刑,即把笞刑、杖刑折为臀杖;徒刑折为脊杖,杖后释放;流刑折为脊杖,并于本地配役一年;加役流,脊杖后,就地配役三年。从而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所以选项A、C、D不正确。

10.B王守仁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教育家。他除6年专门从事讲学外,其余时间均是一面从政,一面讲学。他所到之处,讲学活动不断,并热心建书院,设社学,办学校。他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因此,答案为B。

11.CC选项的错误在于,执法是法的实施过程和环节,实际上是把法律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过程,因而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活动,而立法是从个别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的过程。

12.B解析:根据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我们可以看出,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以下11个:

(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2)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

(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

(4)财政部发行通货。

(5)中央银行的应收未收账款。

(6)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

(7)政府持有的通货。

(8)政府存款。

(9)外国存款。

(1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11)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

在以上11个因素中,前6个为增加基础货币的因素,后5个为减少基础货币的因素。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13.A

14.C该小题主要考查的是准用性规则的相关内容。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规定在此问题土应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规定的规则,即凡是法律规范规定不明确而只规定依其他法律法规者为准用性规则,所以C选项无误。

15.B孔子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虽然精通军事之学,但孔子并没有传授,此外,他还重视道德教育。A项重视道德教育、C项重视文事及D项重视社会人事是孔子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而B项重视军事则不是其教学内容的特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16.C[参考答案]C

[分析]

对于给定的收益率变动幅度,修正的久期越大,债券价格的波动率越大,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17.C

18.A

19.A本题考查的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按照观察的实施程序和方法,可以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是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观察者严格地界定研究的问题,依照一定的步骤与项目进行观察,同时采用准确的工具进行记录,是观察法中最严格的一种。一般来说,结构式观察能获得大量确切和翔实的观察资料,并可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但缺乏弹性,也比较费时。结构观察的形式主要有行为事件取样观察和时间取样观察等。非结构式观察是相对于结构观察而言的。这种观察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标和方向,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缺乏明确的观察项目和固定的记录方式。最为典型的非结构式观察就是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日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20.A。学习是指因经验而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B项小明进入黑屋子后视力提高了、C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后成绩提高及D项王昂喝酒后耍脾气均不是由经验引起的,A项猴子模仿人吃苹果是它的经验引起的它的模仿行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1.B宪法的价值有很多,但其核心价值从事实上考查应是对权利的保障。从宪法的历史发展看,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最早是为了确认和保护资产阶级的权利,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明确宣布,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果实《苏俄宪法》也首先确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从各国宪法的篇章体例及内容上也可以看出,公民权利是宪法的重要内容且规定在宪法的前半部分。列宁曾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22.E

23.A解析: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公民作为国家政治主体而享有的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和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根据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故本题只有A符合题意。

24.C考查要点是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经批准生效的机关。《立法法》第66条第1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据此,选C项。

25.C解析: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26.ABC解析:《民法通则》第65条第3款规定: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第67条规定: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不表示反对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被代理人明知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而不表示反对的,为默示追认,无权代理行为转变为有权代理行为,由被代理人承担该行为的直接法律后果。据此,选A、B、C。

27.B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违约金、定金、继续履行三种责任方式的关系。定金,是指为担保合同的履行,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合同订立以后履行之前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金钱。支付定金的一方违反合同,无权要求对方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违反合同,应加倍返还定金。违约金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是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方式。我国《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所以选项B正确。定金的种类包括成约定金(即以定金的支付为合同成立要件),证约定金(即以当事人支付定金的事实作为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的证明),解约定金(即以承担定金责任为保留解除合同权利的代价)和违约定金(即当事人如违反合同应承担定金责任)。根据我国法律关于当事人承担违约金责任并不免除其继续履行合同义务的规定,违约方承担定金责任同样不能免除其继续履行的义务。这一原则主要适用于违约定金。如果当事人特别约定其设定的不是违约定金而是解约定金,则当事人可以在抛弃定金或双倍返还定金以后解除合同,免除其继续履行合同的义务。所以选项D的说法是正确的。

28.BCD解析:形成权是指当事人一方可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A项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权利的实现须依赖对方的行为。追认权,是形成权之一。追认权人通过自己单方的追认行为就叮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解除权人单方行使解除权,就可使债权债务关系消灭,无需对方当事人的同意。放弃继承权,有继承权人的单方意思表示,无需其他继承人的许可,就可导致其与被继承人间的继承关系的消灭。

29.BCD解析:公民的诉愿权是对公民的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以及取得赔偿权的统称。这些权利都是公民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相对方对抗违法失职行为的权利。“集会游行示威权”是公民的政治自由。

30.AD解析:《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基本建国纲领,是其立法准则,《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为挽救衰败国势而设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性文件。

31.CD解析:事件是指某种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A项不当得利,是指一方获利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利益受损,而产生的返还之债。不当得利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不是事件。B项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和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不是事件。C项,人的死亡是客观必然的现象,与人的意志无关。虽然自杀身亡,似乎是由人的意志决定,但其只不过是死亡的一种方式而已。所以,自杀身亡是事件,不是行为。D项时效期间的经过,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为事件。

32.AC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的强制力的理解。法律的强制力是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的,但法律的强制力的实现不是通过直接的方式而是通过其本身的潜在力量来实现的,故B选项不正确。法律的强制力当然不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法律的实施是通过多方面因素来保证进行的,故D选项也不正确。

33.ABCD解析: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社会主义法的形成以国家的确认为标志,离开国家的确认不可能存在社会主义法。而社会主义道德属无产阶级道德范畴,它早在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前就存在。(2)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社会主义法具有明确、正式的表现形式,规定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违反这种规定的制裁或补救措施。而社会主义道德往往缺乏准确的正式的表现形式,通常只是指出人们应作出或不应作出某种行为的一般原则。(3)二者的调整范围不同。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调整的范围更广。法律调整的是那些要求并可能由国家评价和保证的社会关系,而道德调整的领域却几乎囊括一切社会关系。(4)二者的实施方式不同。法律不但是一种规定法律上权利与义务的规则,而且其发生作用需要特殊的机制。而道德仅存在于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之中,缺乏明确的表现形式,它建立在人们对权利与义务共识的基础上。

34.BCD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件:(1)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具体包括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三种情况。其中,作为犯罪主体的自然人必须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客观要件: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主观要件: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选项B和C不具备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选项D则不具备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

35.ABD法的一般作用是对法的具体作用所作的抽象概括,主要指法通过确定一定的权利义务结构来建立、维护和实现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的作用。在不同社会和国家中,法都具有这种作用。A选项正确。根据法作用的范围,将法的作用分为整体作用与局部作用,其中法的局部作用各有不同特点和功能,但都从属于法的整体作用,即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着法的整体作用。B选项正确。在法律调整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法的实际作用与立法时预期的作用会产生一定偏离,有时甚至完全相反。C选项错误。从宏观上看,法作为一种社会调整手段本身就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在微观层面上,每一个具体的法律制度或规则都可能发生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D选项正确。

36.Y

37.N在计算投资的总额中,有一部分就是用来补偿旧资本消耗的,如果再计算折旧费用会导致重复计算。并且折旧费用已经在新设备生产出来的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得到了反映。

38.N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模式按戴明模型,具体包括计划、行动、检查、改进四个环节。

39.(1)侵权法上过失的概念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但却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主观状态。我国民法通说将过失分为重大过失和一般过失。所谓重大过失是指行为人极为疏忽大意的情况;而一般过失则是指尚未达到重大过失的过失。在我国民法上一般将故意和重大过失相提并论。法律对行为人提出了较高的注意义务结果行为人没有达到该较高的注意义务但是却达到了一般人的注意义务此时就认定为构成一般过失;假设行为人不仅未达到该较高的注意义务同时连一般人的注意义务都没有达到就认定为构成重大过失。(2)过失判断的主要方法①主观标准指通过判定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来确定其有无过错。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无法预见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他对此结果则不负任何责任;相反如果他能够预见这种结果就要承担责任。”②客观标准指以某种客观的行为标准来衡量行为人的行为进而认定行为人有无过错。客观标准注重的是对行为人的外部行为的考虑而不是对行为人的内在心理状态的检验。③过失的客观化。根据过失的定义对过失进行判断时需要明确所谓的“应当预见标准”。这种“应当预见标准”为行为人设置了注意义务。违反这种注意义务就可能构成过失。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应当预见标准”也可能不同。过失的客观化表现在以下两方面:a.法律假设一个理性的一般人的注意程度作为标准。在一般意义上而言以一个理性人在当事人所处情境下所作的反应作为注意标准。b.法律规定了很多的行为标准例如交通规则如果违反这些行为标准则构成过失。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过错就是根据违章来认定的。④过失判断的经济分析方法。汉德公式是美国著名法官汉德提出的关于过失认定的著名公式。汉德公式的基本含义是:如果被告预防损失的成本要低于给他人造成损失的成本此时被告就有义务采取预防措施;如果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了损失的发生那么被告就被认为是有过失的。(1)侵权法上过失的概念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但却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主观状态。我国民法通说将过失分为重大过失和一般过失。所谓重大过失,是指行为人极为疏忽大意的情况;而一般过失则是指尚未达到重大过失的过失。在我国民法上,一般将故意和重大过失相提并论。法律对行为人提出了较高的注意义务,结果行为人没有达到该较高的注意义务,但是却达到了一般人的注意义务,此时就认定为构成一般过失;假设行为人不仅未达到该较高的注意义务,同时连一般人的注意义务都没有达到,就认定为构成重大过失。(2)过失判断的主要方法①主观标准,指通过判定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来确定其有无过错。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无法预见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他对此结果则不负任何责任;相反,如果他能够预见这种结果,就要承担责任。”②客观标准,指以某种客观的行为标准来衡量行为人的行为,进而认定行为人有无过错。客观标准注重的是对行为人的外部行为的考虑,而不是对行为人的内在心理状态的检验。③过失的客观化。根据过失的定义,对过失进行判断时需要明确所谓的“应当预见标准”。这种“应当预见标准”为行为人设置了注意义务。违反这种注意义务,就可能构成过失。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应当预见标准”也可能不同。过失的客观化表现在以下两方面:a.法律假设一个理性的一般人的注意程度作为标准。在一般意义上而言,以一个理性人在当事人所处情境下所作的反应作为注意标准。b.法律规定了很多的行为标准,例如交通规则,如果违反这些行为标准,则构成过失。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过错就是根据违章来认定的。④过失判断的经济分析方法。汉德公式是美国著名法官汉德提出的关于过失认定的著名公式。汉德公式的基本含义是:如果被告预防损失的成本要低于给他人造成损失的成本,此时被告就有义务采取预防措施;如果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了损失的发生,那么被告就被认为是有过失的。

40.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lPA)轴兴奋的基本效应有以下几项(1)中枢效应:HPA轴兴奋释放的中枢介质为CRH和ACTrH而且作用于边缘系统产生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2)外周效应:糖皮质激素(GC)的分泌增多是应激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反应对机体抵抗有害刺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慢性应激的GC的持续增加也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有利影响:①升高血糖;②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保证儿茶酚胺及胰高血糖素的脂肪动员作用;③稳定细胞膜及溶酶体膜抗炎、抗过敏。不利影响:①抑制免疫反应;②抑制生长发育;③抑制性腺轴;④抑制甲状腺功能;⑤可引起抑郁、异食癖及自杀倾向等行为改变。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lPA)轴兴奋的基本效应有以下几项(1)中枢效应:HPA轴兴奋释放的中枢介质为CRH和ACTrH,而且作用于边缘系统,产生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2)外周效应:糖皮质激素(GC)的分泌增多是应激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反应,对机体抵抗有害刺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慢性应激的GC的持续增加也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有利影响:①升高血糖;②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保证儿茶酚胺及胰高血糖素的脂肪动员作用;③稳定细胞膜及溶酶体膜,抗炎、抗过敏。不利影响:①抑制免疫反应;②抑制生长发育;③抑制性腺轴;④抑制甲状腺功能;⑤可引起抑郁、异食癖及自杀倾向等行为改变。

41.(1)优点:①灵活,能适时做出反馈与调整;②能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③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效。(2)缺点:①研究过程松散、随意,缺乏系统性,影响研究的可靠性;②研究样本受具体情境的限制,缺少控制,影响研究的代表性。

42.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她以女性的身份真挚大胆地表现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丰富生动地抒写自我的情感世界她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不仅比“男子作闺音”的“代言体”更为真切自然而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她以女性的身份真挚大胆地表现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丰富生动地抒写自我的情感世界,她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不仅比“男子作闺音”的“代言体”更为真切自然,而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43.宋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宋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

44.(1)该问题涉及继承权的放弃问题。继承权的放弃,是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作出的放弃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我国《继承法》第25条第1款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继承人放弃继承的表示,可以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其他继承人作出。以口头方式表示放弃继承的须本人承认,或有其他充分证据证明;如果本人不承认,又没有其他充分的证据加以证明的,则不能认定为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在遗产处理前或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翻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在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翻悔的,不予承认。

所以乙在其父亲的遗产没有分割以前,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是有效的。而在其母亲没有去世前,放弃母亲的遗产继承权的意思表示无效。

(2)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被继承人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两种。自然死亡的,以医学上公认的死亡确定标准确定死亡时间;宣告死亡的,以判决宣告之日为死亡时间。被继承人死亡的时间即是继承开始的时间。根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辈分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分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

所以在确定乙与其母在事故中死亡的时间时,推定其母先死,乙的两个女儿有继承乙母遗产的权利。

(3)丁、C、D以转继承的方式获得遗产。因为转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分割前,未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也死亡的,其应得的遗产份额转由他的继承人继承。转继承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必须要有两个死亡的事实,即被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均死亡,并要求继承人后于被继承人死亡。二是当继承人死亡时,被继承人的遗产尚未分割。三是必须继承人未丧失继承权,也未放弃继承权。

A、B可以代位继承,因为代位继承是法定继承的一种特殊情况,是指在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况下,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该先死亡的子女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的法律制度。代位继承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代位继承必须有两个死亡事实,即被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子女(被代位继承人)死亡的事实,而且要求被代位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二是代位继承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包括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三是须被代位继承人未丧失继承权,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其晚辈直系血亲不得代位继承。四是代位继承只适用于法定继承,不适用于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遗嘱无效,遗嘱继承人的子女不得依遗嘱代位继承。

丙则不享有继承权,因其未对公婆尽主要的赡养义务。根据《继承法》第12条的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无论其是否再婚,都享有继承公婆、岳父母的遗产的权利。认定是否尽了主要赡养义务,要看是否确实在生活上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者是否在劳务上给予了主要扶助。如果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只是尽了一般性的义务,则不能作为法定继承人,只能按照《继承法》第14条的规定,分得适当的遗产。

45.(1)甲、乙二人入室窃取财物,为抗拒抓捕、窝藏赃物,当场使用暴力将丁某打伤,其行为均已构成抢劫罪。

(2)甲、乙人在共同犯罪中积极主动地实施犯罪,都是主犯。均应对该犯罪结果负刑事责任。

(3)甲、乙二人属于入户抢劫(加重的抢劫),依法应当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4)丙某仅有盗窃的故意,并且没有实施暴力行为,不构成甲、乙抢劫的共犯,仅在盗窃的范围内负刑事责任。由于丙某在犯罪时不满16周岁,故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

(5)被告人甲某因为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假释期满后5年以内又犯应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属于累犯,对抢劫罪应当从重处罚。

(6)甲某主动交待的奸淫幼女行为尚未超过追诉时效,应予追究刑事责任,但考虑到甲某的自首行为,对此罪依法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7)乙某在缓刑期间又犯罪的,应撤销缓刑,以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的3年有期徒刑实行并罚。

(8)另外,甲、乙应同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甲、乙二人的财产不足以同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金等财产刑的,应当优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河南省新乡市考研专业综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1.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错误的是()。

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

B.《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C.《法经》首次开创了成文法典刑法总则篇目为首的编纂体例

D.《法经》为中华法系的独树一帜作出了贡献

2.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用思辨的方法研究“对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理性审视”,这一研究属于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价值研究D.事实研究

3.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某种商品(非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购买量会()。

A.不改变B.减少C.增加D.增加或减少

4.根据融资偏好次序理论,公司融资的手段按照优先顺序应该是()。

A.低风险债券融资,内源性融资,优先股融资,普通股融资

B.低风险债券融资,优先股融资,普通股融资,内源性融资

C.内源性融资,低风险债券融资,普通股融资,优先股融资

D.内源性融资,低风险债券融资,优先股融资,普通股融资

5.{an}是等差数列,前m项和Sm=30,S2m=100,则S3m=()。

A.130B.170C.210D.230E.260

6.下面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可以作为学校中奖优制度的根据

A.布鲁纳B.斯金纳C.托尔曼D.罗杰斯

7.某研究者要研究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状况,最可靠的资料来源是

A.教育年鉴B.教育调查报告C.教育统计资料D.学术会议论文

8.甲、乙两人现有的效用水平分别为10和20,资源的再配置使得两人的效用发生了变化,属于帕累托改进的一种变动是()。A.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15

B.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25

C.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30

D.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30

9.折杖法始定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0.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的人物是

A.朱熹B.王守仁C.王夫之D.王廷相

11.关于法的执行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法的执行是以国家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家权威性

B.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

C.执法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的活动

D.执法具有主动性和广泛性

12.以下因素会导致基础货币减少的是()。

A.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C.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

D.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

13.

14.《著作权法》第54条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该条规定属于以下哪种法律规则?()

A.确定性规则B.委任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

15.下列关于孔子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重视道德教育B.重视军事C.重视文事D.重视社会人事

16.对于给定的收益率变动幅度,麦考利久期与债券价格波动率之间的关系是()。

A.麦考利久期与债券价格波动率同方向变动

B.麦考利久期与债券价格波动率反方向变动

C.修正的麦考利久期与债券价格波动率同方向变动

D.修正的麦考利久期与债券价格波动率反方向变动

17.物价上涨,经济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现象最有能的原因是()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停滞的通货膨胀

C.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D.财政赤字引起的通货膨胀

18.在有效区域,等产量曲线()。

A.凸向原点

B.负向倾斜

C.不能相交D.上述都正确

19.在研究小学生课堂生态的过程中,研究者以时间为单位制定了观察表,观察每5分钟学生的上课状态。这种观察是

A.结构式观察B.非结构式观察C.参与式观察D.间接观察

20.下列属于学习的是()。

A.猴子模仿人吃苹果B.小明进入黑屋子后视力提高了C.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后成绩提高D.王昂喝酒后耍脾气

21.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

A.国家的根本大法B.公民权利的保障书C.民主事实的法律化D.政治力量的对比

22.紧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圆柱、圆锥及球,若它们在这两个平面上的投影是等圆的,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2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言论自由B.平等权C.宗教信仰自由D.批评建议权

24.根据立法法规定,自治县制定的单行条例,经报批生效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B.自治州或相关地级人大常委会C.省级人大常委会D.自治州或较大的市人大常委会

25.安全生产的“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A.安全环境B.安全管理C.安全责任D.安全措施

二、多选题(10题)26.()的,由被代理人与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A.委托书授权不明

B.被代理人对代理人以非法手段达到代理目的视而不见

C.代理人接受被代理人委托倒卖文物

D.被代理人明知代理人超越代理权而不表示反对

27.A公司(卖方)与B公司(买方)签订了一份农机销售合同,价值40万元,约定违约金为合同总额的3%,合同成立后10天内,由B公司先行支付定金2万元。B公司依约支付定金后,A公司拒绝供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公司有权要求A公司支付违约金并双倍返还定金

B.B公司有权要求A公司支付违约金或双倍返还定金

C.B公司如果要求A公司双倍返还定金,则不适用继续履行

D.B公司如果要求A公司双倍返还定金,仍可适用继续履行

28.形成权包括()。

A.债权B.追认权C.解除权D.放弃继承权

29.我国公民对国家管理活动享有的诉愿权有()。

A.集会游行示威权B.批评、建议权C.申诉、控告权D.检举及取得赔偿权

30.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法律文件有()。

A.《天朝田亩制度》B.《太平条规》C.《太平刑律》D.《资政新篇》

31.下列民事法律事实中属于事件的有()。

A.不当得利B.无因管理C.自杀D.时效期间的经过

32.法律的强制力()。

A.是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B.具有直接性C.具有潜在性D.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

3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表现为()。

A.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B.表现形式不同C.调整范围不同D.实施方式不同

34.下列选项中()不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A.二人以上共同故意行为

B.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

C.二人以上的人中有的行为是出于过失

D.一成年人和另一不满14周岁的人同时实施某种故意犯罪

35.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分类,表述正确的有()。

A.在不同社会和国家中,法的一般作用是相同的

B.根据法作用的范围,将法分为整体作用与局部作用,其中法的局部作用各有不同特点和功能

C.法的实际作用与立法时预期的作用总是一致的

D.法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总是相伴而行的

三、判断题(3题)36.安全检查是企业根据生产特点,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进行经常性的、突击性的或者专业性的检查活动。

A.是B.否

37.折旧费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A.是B.否

38.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模式按戴明模型,具体包括计划、实施、检查、运行四个环节。

A.是B.否

四、简答题(5题)39.简述侵权法上过失的概念及其主要判断方法。(人大2010年研)

40.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兴奋的基本效应有哪些?

41.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缺点。

42.李清照以女词人而自写情怀,其抒情特点与传统的“代言体”词作有何不同?(四川大学2002年)

43.简述北宋词发展概况。(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五、案例分析题(2题)44.公民蒋某与妻王某有婚生子甲和婚生女乙,甲与丙于1974年结婚后生有一女A,并收养一子B。乙与丁于1977年结婚后生有C、D两个女儿。1995年以前,蒋某、王某一直与其子甲共同生活。1995年甲因病死亡,蒋某、王某因与儿媳丙共同生活不便,即去其女儿家与乙、丁共同生活。1997年蒋某死亡,1998年王某病重期间,乙于丙、A、B和丁、C、D等人均在场的情况下,当众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当月15日,在乙护理其母去外地治病途中,因翻船事故二人同时落水,被救起后均已死亡。丁、C、D要求分割遗产,丙、A、B以乙生前已明确表示放弃继承权,女婿、外孙女均无继承权为由拒绝,双方发生争讼。

试分析:

此继承纠纷如何解决?理由是什么?

45.被告人甲某,男,1967年生,曾在1991年7月因犯盗窃罪而被处7年有期徒刑,1996年1月被依法适用假释。

被告人乙某,男,1976年生,曾因故意伤害罪于1998年10月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执行。

被告人丙某,男,1985年8月生,系某中学学生。

2001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甲、乙、丙三人共谋前往丁家行窃。甲、乙二人入户,丙在门口负责“望风”。恰逢户主丁(女)外出回家,在门口放哨的丙给室内的甲、乙二人发出“有人,快跑尸的信号之后,急忙逃走。丁进家,甲、乙二人来不及躲避,甲便从卧室窜出,捂住丁的嘴将其按倒在地。乙从地上拣起一个酒瓶朝丁头上砸了一下,见酒瓶破碎后,又从地上拣起一把菜刀,用刀背朝丁的脖子、背部连砍两下,致丁当场昏迷,然后携带物品及现金人民币800多元仓皇逃走。被害人花去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5300元,造成误工损失费1800元。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另甲主动交待曾经在1986年元月即春节期间乘到亲戚家串门之机奸淫了邻居家一11岁幼女的犯罪事实。

参考答案

1.C考查要点是《法经》。《法经》是战国时期魏相李悝制定的,可见,A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可见,B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法经》一共六篇,其中的第六篇《具法》相当于近现代刑法典的总则篇,但是该篇目并不是列在法典之首,而是放在法典之尾。开创成文法典刑法总则篇目为首的编纂体例的法典是《曹魏律》,而不是《法经》,因此,C项表述错误,是正确答案。《法经》首次开创了成文法典编纂的先河,这为以后中华法系的独树一帜奠定了基础,可见,D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

2.C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对教育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教育事实研究。其中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的研究,主要解释“是什么”的问题。(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的一般原理有关。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3)按照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本题的命题是“对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理性审视”,采用思辨的方法。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3.C[参考答案]C

[分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消费者达到最大效用的均衡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或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显然,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要使消费组合继续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必须使该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应减小。如何使该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应减小呢?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即每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消费所带来的效用是递减的,从而可以通过增加该种商品的消费量来达到使该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减小的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4.D[分析]

根据这种理论,管理者对融资的方式是有偏好的,管理者首先会选择内部融资的方式,即用本公司的留存收益,一个原因是它避免了外部融资可能会产生资金的稀缺性问题,另外,使用公司内部的留存收益不会产生筹资成本,管理者还可以确定一个与长期投资机会相匹配的目标股息支付率,从而避免股息突然变动对公司的不利影响;当公司的现金流不足以投资于公司希望的投资机会,而“粘性”的股息政策又排除了削减股息的可能,必须进行外部融资,管理者首先会选择低风险的债券,因为债券对公司的管理干预较少,筹资成本也会小于其他类型的外部融资方式;其次,管理者会选择优先股,因为优先股具有一些债券的特征;再次是各种混合证券,如可转换债券;最后才是发行普通股票,不仅因为股票的拥有者对公司的干预在所有融资方式中是最强的,而且筹资成本比其他融资方式都高。

5.C解析:{an}是等差数列,从而Sm,S2m,-Sm,S3m,-S2m也是等差数列(对任意自然数m),即

解得S3m=210。

6.B斯金纳提出的理论是强化理论,强调奖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布鲁纳强调内在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托尔曼认为强化不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罗杰斯强调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对个人的价值,从而推动他们学习。

7.A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教育文献分布极为广泛且形式多样,主要有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类、电子信息检索系统。其中教育档案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规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和碑刻等。对于我国教育投入状况的最可靠的资料,应该是教育年鉴。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8.D帕累托改进:如果资源采用别的使用方法,能够在不损害任何其他人经济福利的情况下,使至少一个人的经济福利得到提高。只有D选项没有使甲的效用受损,但是增加了乙的效用,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

9.B解析: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创立折杖法,作为重刑的代用刑,即把笞刑、杖刑折为臀杖;徒刑折为脊杖,杖后释放;流刑折为脊杖,并于本地配役一年;加役流,脊杖后,就地配役三年。从而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所以选项A、C、D不正确。

10.B王守仁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教育家。他除6年专门从事讲学外,其余时间均是一面从政,一面讲学。他所到之处,讲学活动不断,并热心建书院,设社学,办学校。他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因此,答案为B。

11.CC选项的错误在于,执法是法的实施过程和环节,实际上是把法律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过程,因而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活动,而立法是从个别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的过程。

12.B解析:根据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我们可以看出,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以下11个:

(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2)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

(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

(4)财政部发行通货。

(5)中央银行的应收未收账款。

(6)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

(7)政府持有的通货。

(8)政府存款。

(9)外国存款。

(1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11)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

在以上11个因素中,前6个为增加基础货币的因素,后5个为减少基础货币的因素。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13.A

14.C该小题主要考查的是准用性规则的相关内容。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规定在此问题土应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规定的规则,即凡是法律规范规定不明确而只规定依其他法律法规者为准用性规则,所以C选项无误。

15.B孔子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虽然精通军事之学,但孔子并没有传授,此外,他还重视道德教育。A项重视道德教育、C项重视文事及D项重视社会人事是孔子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而B项重视军事则不是其教学内容的特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16.C[参考答案]C

[分析]

对于给定的收益率变动幅度,修正的久期越大,债券价格的波动率越大,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17.C

18.A

19.A本题考查的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按照观察的实施程序和方法,可以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是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观察者严格地界定研究的问题,依照一定的步骤与项目进行观察,同时采用准确的工具进行记录,是观察法中最严格的一种。一般来说,结构式观察能获得大量确切和翔实的观察资料,并可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但缺乏弹性,也比较费时。结构观察的形式主要有行为事件取样观察和时间取样观察等。非结构式观察是相对于结构观察而言的。这种观察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标和方向,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缺乏明确的观察项目和固定的记录方式。最为典型的非结构式观察就是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日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20.A。学习是指因经验而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B项小明进入黑屋子后视力提高了、C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后成绩提高及D项王昂喝酒后耍脾气均不是由经验引起的,A项猴子模仿人吃苹果是它的经验引起的它的模仿行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1.B宪法的价值有很多,但其核心价值从事实上考查应是对权利的保障。从宪法的历史发展看,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最早是为了确认和保护资产阶级的权利,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明确宣布,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果实《苏俄宪法》也首先确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从各国宪法的篇章体例及内容上也可以看出,公民权利是宪法的重要内容且规定在宪法的前半部分。列宁曾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22.E

23.A解析: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公民作为国家政治主体而享有的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和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根据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故本题只有A符合题意。

24.C考查要点是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经批准生效的机关。《立法法》第66条第1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据此,选C项。

25.C解析: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26.ABC解析:《民法通则》第65条第3款规定: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第67条规定: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不表示反对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被代理人明知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而不表示反对的,为默示追认,无权代理行为转变为有权代理行为,由被代理人承担该行为的直接法律后果。据此,选A、B、C。

27.B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违约金、定金、继续履行三种责任方式的关系。定金,是指为担保合同的履行,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合同订立以后履行之前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金钱。支付定金的一方违反合同,无权要求对方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违反合同,应加倍返还定金。违约金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是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方式。我国《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所以选项B正确。定金的种类包括成约定金(即以定金的支付为合同成立要件),证约定金(即以当事人支付定金的事实作为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的证明),解约定金(即以承担定金责任为保留解除合同权利的代价)和违约定金(即当事人如违反合同应承担定金责任)。根据我国法律关于当事人承担违约金责任并不免除其继续履行合同义务的规定,违约方承担定金责任同样不能免除其继续履行的义务。这一原则主要适用于违约定金。如果当事人特别约定其设定的不是违约定金而是解约定金,则当事人可以在抛弃定金或双倍返还定金以后解除合同,免除其继续履行合同的义务。所以选项D的说法是正确的。

28.BCD解析:形成权是指当事人一方可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A项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权利的实现须依赖对方的行为。追认权,是形成权之一。追认权人通过自己单方的追认行为就叮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解除权人单方行使解除权,就可使债权债务关系消灭,无需对方当事人的同意。放弃继承权,有继承权人的单方意思表示,无需其他继承人的许可,就可导致其与被继承人间的继承关系的消灭。

29.BCD解析:公民的诉愿权是对公民的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以及取得赔偿权的统称。这些权利都是公民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相对方对抗违法失职行为的权利。“集会游行示威权”是公民的政治自由。

30.AD解析:《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基本建国纲领,是其立法准则,《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为挽救衰败国势而设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性文件。

31.CD解析:事件是指某种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A项不当得利,是指一方获利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利益受损,而产生的返还之债。不当得利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不是事件。B项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和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不是事件。C项,人的死亡是客观必然的现象,与人的意志无关。虽然自杀身亡,似乎是由人的意志决定,但其只不过是死亡的一种方式而已。所以,自杀身亡是事件,不是行为。D项时效期间的经过,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为事件。

32.AC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的强制力的理解。法律的强制力是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的,但法律的强制力的实现不是通过直接的方式而是通过其本身的潜在力量来实现的,故B选项不正确。法律的强制力当然不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法律的实施是通过多方面因素来保证进行的,故D选项也不正确。

33.ABCD解析: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社会主义法的形成以国家的确认为标志,离开国家的确认不可能存在社会主义法。而社会主义道德属无产阶级道德范畴,它早在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前就存在。(2)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社会主义法具有明确、正式的表现形式,规定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违反这种规定的制裁或补救措施。而社会主义道德往往缺乏准确的正式的表现形式,通常只是指出人们应作出或不应作出某种行为的一般原则。(3)二者的调整范围不同。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调整的范围更广。法律调整的是那些要求并可能由国家评价和保证的社会关系,而道德调整的领域却几乎囊括一切社会关系。(4)二者的实施方式不同。法律不但是一种规定法律上权利与义务的规则,而且其发生作用需要特殊的机制。而道德仅存在于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之中,缺乏明确的表现形式,它建立在人们对权利与义务共识的基础上。

34.BCD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件:(1)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具体包括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三种情况。其中,作为犯罪主体的自然人必须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客观要件: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主观要件: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选项B和C不具备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选项D则不具备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

35.ABD法的一般作用是对法的具体作用所作的抽象概括,主要指法通过确定一定的权利义务结构来建立、维护和实现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的作用。在不同社会和国家中,法都具有这种作用。A选项正确。根据法作用的范围,将法的作用分为整体作用与局部作用,其中法的局部作用各有不同特点和功能,但都从属于法的整体作用,即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着法的整体作用。B选项正确。在法律调整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法的实际作用与立法时预期的作用会产生一定偏离,有时甚至完全相反。C选项错误。从宏观上看,法作为一种社会调整手段本身就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在微观层面上,每一个具体的法律制度或规则都可能发生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D选项正确。

36.Y

37.N在计算投资的总额中,有一部分就是用来补偿旧资本消耗的,如果再计算折旧费用会导致重复计算。并且折旧费用已经在新设备生产出来的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得到了反映。

38.N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模式按戴明模型,具体包括计划、行动、检查、改进四个环节。

39.(1)侵权法上过失的概念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但却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主观状态。我国民法通说将过失分为重大过失和一般过失。所谓重大过失是指行为人极为疏忽大意的情况;而一般过失则是指尚未达到重大过失的过失。在我国民法上一般将故意和重大过失相提并论。法律对行为人提出了较高的注意义务结果行为人没有达到该较高的注意义务但是却达到了一般人的注意义务此时就认定为构成一般过失;假设行为人不仅未达到该较高的注意义务同时连一般人的注意义务都没有达到就认定为构成重大过失。(2)过失判断的主要方法①主观标准指通过判定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来确定其有无过错。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无法预见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他对此结果则不负任何责任;相反如果他能够预见这种结果就要承担责任。”②客观标准指以某种客观的行为标准来衡量行为人的行为进而认定行为人有无过错。客观标准注重的是对行为人的外部行为的考虑而不是对行为人的内在心理状态的检验。③过失的客观化。根据过失的定义对过失进行判断时需要明确所谓的“应当预见标准”。这种“应当预见标准”为行为人设置了注意义务。违反这种注意义务就可能构成过失。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应当预见标准”也可能不同。过失的客观化表现在以下两方面:a.法律假设一个理性的一般人的注意程度作为标准。在一般意义上而言以一个理性人在当事人所处情境下所作的反应作为注意标准。b.法律规定了很多的行为标准例如交通规则如果违反这些行为标准则构成过失。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过错就是根据违章来认定的。④过失判断的经济分析方法。汉德公式是美国著名法官汉德提出的关于过失认定的著名公式。汉德公式的基本含义是:如果被告预防损失的成本要低于给他人造成损失的成本此时被告就有义务采取预防措施;如果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了损失的发生那么被告就被认为是有过失的。(1)侵权法上过失的概念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但却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主观状态。我国民法通说将过失分为重大过失和一般过失。所谓重大过失,是指行为人极为疏忽大意的情况;而一般过失则是指尚未达到重大过失的过失。在我国民法上,一般将故意和重大过失相提并论。法律对行为人提出了较高的注意义务,结果行为人没有达到该较高的注意义务,但是却达到了一般人的注意义务,此时就认定为构成一般过失;假设行为人不仅未达到该较高的注意义务,同时连一般人的注意义务都没有达到,就认定为构成重大过失。(2)过失判断的主要方法①主观标准,指通过判定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来确定其有无过错。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无法预见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他对此结果则不负任何责任;相反,如果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