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生产演示文稿_第1页
农产品安全生产演示文稿_第2页
农产品安全生产演示文稿_第3页
农产品安全生产演示文稿_第4页
农产品安全生产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产品安全生产演示文稿当前第1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农产品安全生产当前第2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安全质量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食品)标准》的农、牧、渔产品(食用类,不包括深加工的食品)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产品。广义的无公害农产品包括有机农产品、自然食品、生态食品、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等。(一)、无公害农产品(掌握)当前第3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这类产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它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但比绿色食品标准要宽。无公害农产品是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普通食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

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低于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一)、无公害农产品当前第4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四性:公益性、普遍性、公正性、专业性。

公益性:

1、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公众利益所在。

2、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国家利益。

普遍性:

1、保障基本安全。

2、满足大众消费。

3、示范普通农民。

公正性:

1、非歧视合格评定。

2、中立的第三方行为。

专业性:

1、农业生产技术。

2、认证检测技术。

3、质量认证和管理方法。

2、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特点

(掌握)当前第5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3.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3.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3.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3、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

(掌握)当前第6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目前,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4、绿色食品等级

(掌握)当前第7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有机产品是一种国际通称,是从英文OrganicFood直译过来的。这里所说的“有机”不是化学上的概念,而是指采取一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

(掌握)有机产品是指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产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除有机产品外,目前国际上还把一些派生的产品如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或有机产品生产而提供的生产资料,包括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经认证后统称有机产品。(三)、有机产品OrganicFood

当前第8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

原料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

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过程中不受污染

·

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

·

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最小

·

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2、有机产品需要符合以下条件(掌握)

当前第9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当前第10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所涉及的农产品,是指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1.农产品的概念(掌握)当前第11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食品”解释为:商店出售的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该概念中强调的是食物内在的规律性以及商品属性,突出了经过加工和制作的过程,即包含有经过理化性质所改变的过程。加拿大《食品与药品法》第二条第八款将“食品”定义为:包括经过加工、销售及其直接作为食品和饮料为人类消费的物品、口香糖和以任何目的混合在食品中的各种成分及原料。食品法典委员会193号法典中的食品主要包括植物源性加工食品、动物源性加工食品、多种成分的加工食品、其他可食用品。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第二条将“食品”定义为:人或动物食用或饮用的物品;口香糖;用作以上物品构成的材料。2.食品的概念(掌握)当前第12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1、农产品安全(掌握)

是指作为直接食用的农产品或者以农产品作原料生产出来的加工制成品,要保证其在适宜的环境下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减少其在食物链各个阶段所受到的污染,以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就是农产品质量的安全。

1.1质量的概念

1.2安全的概念

1.3质量安全的概念

2、安全农产品二、农产品安全与安全农产品当前第13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1)功能性:外观功能包括农产品的状态、造型、光泽、颜色、外观等,使用功能包括农产品的营养、感官、保健功能以及包装物的保藏功能。

(2)可信性:农产品的可用性、可靠性等,即农产品在保质期内具备规定功能的能力。

(3)安全性:农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消费过程中,能保证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或损害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

(4)适应性:农产品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5)经济性:农产品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经济上都是合算的。经济性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6)时间性:农产品在数量上、时间上满足消费者的能力。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强的特点,且生命周期很短。6方面当前第14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1、内在特性:如稻米的直链淀粉、胶稠度、糊化温度、蛋白质、食味,米面的自然断条率、弯曲断条率、烹调性等,小麦的蛋白质、面筋、赖氨酸含量等。

2、加工特性:如稻米的加工精度、杂质总量、不完善粒、碎米总量、出糙率、整精米率等。

3、感官特性:如稻米的外观品质(垩白米率、长宽比、透明度、色泽等)、市场品质(气味、手感等)。

4、安全卫生状况:农产品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铬、铅等)和黄曲霉B1等含量、农药残留量以及细菌等其他有害物质含量。

5、农产品使用的指标值:主要是指可靠性(如保质期、保鲜期、货架期、存贮方法、干重等商业特性)。可靠性就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完成功能的能力。农产品质量特性当前第15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表述。从卫生的角度表述为,农产品中不含有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疾病感染的因素,或不含有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隐患的有毒有害因素。

从管理的角度表述为,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要求,不存在损害或威胁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

从剂量—反应的角度,又可分为绝对安全性与相对安全性两种:绝对安全性是指不可能因食用某种农产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也就是农产品应绝对没有风险;相对安全性被定义为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的实际确定性。农产品质量安全其它表述方式:当前第16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农产品质量安全中质量安全的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是把质量安全作为一个词组,既包含质量又包括安全,是农产品安全、优质、营养等要素的综合体,这个概念被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采纳。

第二种是指质量中的安全,安全性是农产品质量特性之一。

第三种是指质量和安全的组合,即质量和安全是两个独立的词组,将农产品的安全品质同农产品的其他品质区分开来;这种说法符合国际通行原则,有利于将公共资源集中在安全危害的管理上,消费者对其他品质的需求就可以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1.3质量安全的概念

当前第17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从国家标准来讲,以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标准》为衡量指标,农药、重金属、硝酸盐、有害生物等多种对人体有毒物质的残留量均在限定的范围或阈值以内的农产品属于安全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2、安全农产品(掌握)当前第18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一)、农产品生产过程安全(掌握)

通常所讲的安全生产,就是主要围围绕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环境是否安全,生产过程是否安全,是否注意防范了发生工伤事故。(二)、生产的农产品安全(掌握)

是指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否符合安全农产品的要求,是否能够确保人类进食后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和不利影响,保障对人体健康有益而无害。三、农产品安全生产当前第19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一、基本原则二、选择依据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四、绿色食品生产五、有机产品生产第二节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层次划分当前第20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产品安全水平:产品认证。产品结构:生物链、产业链的延长和市场需求,来规划不同形式的产品:无公害产品以初级和未加工产品为主;绿色和有机产品以加工产品为主。标准要求:是农产品生产、加工、认证和监督管理的技术规范,是农产品认证基础和质量保证的前提;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技术指标、适用范围各不同。认证程序:指由独立的第三方根据标准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验证和审核,并证明其产品真实性的过程。监督管理:农产品质理安全认证是涉及环境、生产、加工、市场和贸易的系统工程;监督管理是监督标准实施和公平竞争的重要环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负责实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的主体。二、选择依据当前第21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系采用无公害栽培(饲养)技术及其加工方法,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在清洁无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加工的,安全性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生产体系。

具体将在第5章介绍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当前第22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绿色食品系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它分为两个等级,即A级和AA级。(掌握)

绿色食品生产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的各种先进理论和科学技术,排除因高能量投入,大量使用化学物质带来的弊病,吸收传统农业中的农艺精华,使之有机结合成为新的生产方式。

具体将在第5章介绍四、绿色食品生产当前第23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有机产品(掌握)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食品需要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原料必须来自于已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2.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五、有机产品生产当前第24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3.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

4.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

有机产品生产就是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生产、采集、加工、包装、储藏、运输标准,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食品添加剂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物,并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和追踪体系的生产方式。

具体将在第5章介绍五、有机产品生产当前第25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一、农产品安全生产中潜在的危害因素二、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第三节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当前第26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一)环境污染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1.大气污染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2.水体污染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3.土壤污染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4.放射性物质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二)农业投入品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三)农产品资源本身成分对安全性的影响(四)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一、农产品安全生产中潜在的危害因素当前第27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农业投入品(掌握)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包括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用生产资料产品和农膜、农机、农业工程设施设备等农用工程物资产品。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影响主要包括:

不按规定用途非法用于农产品生产的物质;如孔雀石绿和瘦肉精(近期的前国家羽毛球运动违禁药品事件)。

不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如使用禁用农药(海南豇豆事件)等(二)农业投入品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当前第28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化学合成农药的触杀、胃毒、熏蒸、内吸等毒效作用,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其他生物,或直接引起植物药害。有些农药对高等动物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在世界范围内,化学农药急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每年有,1万人农药中毒,2万人死亡(全世界);6—8万,死亡7—8千(人我国)。

经常接触低剂量化学农药的人员,也能发生慢性中毒的职业病。

化学农药的直接危害不仅引起人类中毒和死亡,同时造成农业生产的大量损失。如20世纪60年代日本九州发生的“明海事件”,就是因为在稻田大面积施用五氯酚钠除草剂后遭暴雨,农药随水溢流,使水源受到污染,造成养殖贝类的大量死亡,损失达29亿日元。

(1)化学农药的直接危害当前第29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农药残留。作物和食品的残留药量,来自3条途径:一是施药后的直接污染;二是来自作物从污染环境中吸收的农药;三是来自食物链与生物富集作用(如下图)特别是最早生产的DDT、六六六、狄氏剂等杀虫剂的化学成分十分稳定,在环境中滞留很久,易造成污染。它们的残留物易杀死自然界的鱼类、鸟类、节肢动物等,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有些甚至是诱变及致癌的。R.Carson在1962年写了一本著名的《寂静的春天》,书中首次描述了化学杀虫剂残留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他说“喷洒杀虫剂,好比下了一场毒雨,杀死了各种生物,蜜蜂、蝴蝶不见了,鸟类不见了,春天是寂静的”。(2)化学农药的间接危害当前第30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科学施用化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效果明显,联合国粮农组织1950-1970年20年统计资料表明:世界粮食增加1倍,发挥提高单产作用的占78%,而在提高单产作用中化肥占45%。化肥用量的增加,对提高作物产量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严重不合理的一面。主要表现:

导致植物抗病虫害能力降低。导致硝酸盐在植株体内大量积累,造成污染,引起公害。导致土壤酸化,杀灭土壤微生物。导致使微量元素欠缺。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污染水源。

3化肥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掌握)

当前第31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4、农业投入品对农产品安全影响的类型(1)施用化学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2)施用化学肥料对农产品的污染(3)污水灌溉对农产品的污染(4)产地土壤对农产品的污染(5)农田大气对农产品的污染(6)农用薄膜对农产品的污染(7)转基因品种对农产品的污染当前第32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1.在食品流通过程中,加工环节可能的不安全因素2.包装容器对食品的污染。3.各种故意人为制造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四)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当前第33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安全质量法》1.农产品产地是影响农产品安全质量的重要源头,保护产地安全,防止农产品产地造成污染。产前2.优质安全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农产品生产。产中3.包装、保鲜、储存、运输过程中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产后4.实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农药和兽药;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的;保鲜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等农产品不得销售。产后二、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当前第34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当前第35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第2章农产品安全生态学基础

第一节种植业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生态学基础

第二节畜牧业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生态学基础

第三节水产品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生态学基础

当前第36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第一节种植业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生态学基础(掌握)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利或不利作用的因素。其中主要的生态因子是光、热、水、气和土。一、光能因素

二、热量因素

三、水分因素四、空气因素五、土壤因素

当前第37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光谱成分对作物的作用分析(掌握)

光合有效辐射即可见光区(390一760nm)的大部分光波能被绿色植物所吸收,用于进行光合生产,这部分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约占太阳总辐射量的40%一50%。

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蓝光则对蛋白质合成有利。

紫外线照射对果实成熟起良好作用,并能增加果实的含糖量。高山、高原上栽培的作物,由于接受青、蓝、紫等短波光和紫外线较多,一般植株矮,茎叶富含花青素,色泽较深。蓝紫光是高原春小麦屡出高产纪录的重要生态因素之一。利用有色薄膜改变光质以影响作物、蔬菜的生长,一般能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如用浅蓝色薄膜育秧与用无色薄膜相比,前者秧苗及根系都较粗壮,插后成活快,分蘖早而多,生长茁壮,叶色浓绿,鲜重和干重都有增加,这是因为浅蓝色的薄膜可以大量透过光合作用所需要的380-760nm们波长的光,因而有利于作物的光合过程和代谢过程。当前第38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1、3.作物对温度要求的表示方法(掌握)1、3、1·生物学温度生物学温度是指各种作物或各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正常生育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即上面介绍的温度三基点。

1、3、2·农业指标温度(√)

农业指标温度是指与作物生长发育以及农事节令的开始、结束有密切关系的一类温度。常用的有:

日平均温度≥O℃出现至终止日期,为农耕期,北方土壤解冻,进行田间耕作的时期;

日平均温度≥5℃出现至终止的日期,是喜凉作物的生长期;

日平均温度≥1O℃是喜温作物播种及生长时期;

日平均温度≥15℃是对温度反应敏感的喜温作物的安全播种及生长时期。

1、3、3·积温当前第39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1、3、3·积温(掌握)

第一,积温是一种表示热量资源的方法,指某地高于某一界限温度的温度总和。如:广州高于1O℃的积温是8100℃

。第二,积温是作物对热量要求的一个指标,它表示作物某一生育时期或全生育期所要求的温度总和。包括:

活动积温是某一段时间内高于作物生物学零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的累积。

有效积温是某一段时间内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所得差数的总和。如水稻的生物学零度为1O℃

,某一间的日平均温度为9℃,11℃,12℃,10℃,9℃,8℃,11℃

,则水稻在这一周有效积温:(11-10)+(12-10)+(10-I0)+(1l-10)=4℃

活动积温:11+12+1O+11=44℃当前第40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呼吸速率:

生长快的作物高于生长慢的作物;

喜温作物(玉米、柑橘等)高于耐寒作物(小麦、苹果)等);

草本植物高于木本植物;

生殖器官高于营养器官;

生长旺盛的、幼嫩的器官高于生长缓慢的、年老的器官;

茎顶端高于基部。

当前第41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4、2、作物与二氧化碳(CO2)

4、2、1·CO2的体积分数与作物光合速率

CO2补偿点——作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环境中的CO2的体积分数为CO2补偿点。

CO2饱和点——作物开始达到光合最大速率时环境中CO2的体积分数被称为CO2饱和点。

C4作物(玉米、高粱、甘蔗等)的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都比C3作物(水稻、小麦、花生等)的要低,因此,C4作物对环境中CO2利用率要高于C3作物。

4、2、2.田间CO2的体积分数的变化和作物群体内CO2的分布一年之内,作物生长的季节的CO2体积分数低于作物非生长季节的CO2体积分数。(图4-9)一天之内,作物群体内的的CO2体积分数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图4-10)

4、2、3.增加CO2体积分数能促进作物产量提高

当前第42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当前第43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4、2、3.增加CO2体积分数能促进作物产量提高

国际水稻研究所在塑料温室的控制条件下用IR8号水稻品种进行试验证明,CO2体积分数由300μL/L提高到1200μL/L,使稻谷产量由10t/hm2增加到14.5t/hm2。

当前第44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4、3、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

豆科作物通过与它们共生的根瘤菌能够固定并利用空气中的氮素。每年每公顷大豆固氮量为57-94kg,三叶草104-160kg,苜蓿128-600kg,羽扁豆150-196kg。

同一种豆科作物固氮数量有很大差异的原因:

第一,共生固氮菌株不同,固氮活性有差异;

第二,栽培条件特别是肥水条件不一,作物长势强弱不同;

第三,品种间的遗传特性差异造成。

豆科作物根瘤菌所固定的氮素大约只占豆科作物需氮总量的1/4-1/2。根瘤菌所消耗的能量大致相当于大豆光合产物能量的12%一14%。当前第45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五、土壤因素

土壤是地球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是由固相(无机体和有机体)、液相(土壤水分)、气相(土壤空气)组成的三相系统。土壤提供了作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土壤能够及时满足作物对水、肥、气、热条件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土壤自然肥力是指单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土壤肥力,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土壤人为肥力是人类生产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土壤肥力,是耕种、施肥、改良土壤等农业技术措施作用的结果,是土壤熟化过程和人为劳动的产物。

土壤有效肥力是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土壤肥力。土壤潜在肥力是暂时不能发挥经济效益的土壤肥力。

土壤生产力是指在特定的耕作制度下,土壤能够生产某种或某些作物的能力。

当前第46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五、土壤因素(掌握)1、作物生长与土壤养分

2、作物生长与土壤酸碱度

3、作物生长与土壤的物理性质4、作物生长与土壤有机质5、作物生长与土壤污染当前第47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1、作物生长与土壤养分(掌握)

必需元素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国际植物营养学会规定的植物必需元素的三条标准是:

第一,由于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第二,除去该元素,表现为专一的病症,这种缺素病症可用加入该元素的方法预防或恢复正常;

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能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植物必需的矿质(含氮)元素有13种,它们是氮、磷、钾、钙、镁、硫、铁、铜、硼、锌、锰、铝、氯。而加上从空气中和水中得到的碳、氢、氧构成植物体的必需元素共16种。

大量元素,包括C,H,O,N,P,K,Ca,Mg,S,共9种。作物对此类元素需要的量较多。它们各自占作物干重的0.01%一10%。

微量元素当前第48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包括Fe,B,Mn,Cu,Zn,Mo,Cl,共7种。作物对此类元素需要的量很少,但缺乏时作物不能正常生长,若稍有逾量,则对作物有害,甚至致其死亡。它们各自占作物干重的10-5%一10-3%。另外还有等其它元素(部分作物所需)上述元素除C、H、O外,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风化和腐殖质的矿化。土壤中必须含有上述必需元素及各元素的比例。肥料三要素:作物对土壤中的N,P,K三种营养元素需要量高,土壤含量往往不足,施用这三种元素的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因此,通常把N,P,K称为肥料三要素。

当前第49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从施肥和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反应作物可分

喜氮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高梁喜P作物:大豆、花生、蚕豆、荞麦等喜K作物:甜菜、甘蔗、烟草、棉花、薯类和麻类等。当前第50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3、作物生长与土壤的物理性质3、1、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

3、2.土壤水分3、3.土壤空气3、4.土壤温度当前第51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4、2.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作用(掌握)

(1)补充养分:腐殖质被分解后,可提供二氧化碳、铵态氮、硝态氮及磷、钾、硫、钙等养分,是作物所需要的各种矿质营养的重要来源。(2)保水保肥作用:腐殖质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并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可以提高土壤吸附分子和离子态物质的能力,增强保水保肥能力。(3)对酸碱有较强的缓冲能力:腐殖质吸附的离子可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当土壤溶液中H+过多时,H+被腐殖质胶体吸附而降低了土壤溶液的酸性;当土壤溶液中OH-过多时,H+被代换到溶液中与OH-中和,降低溶液的碱性。

(4)促进作物生长和代谢:腐殖质中的胡敏酸类物质是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可以促进种子发芽、根系生长,还可以促进作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增强作物的代谢活性。

(5)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和耕性:土壤腐殖质的粘结力比粘粒约小11倍,粘着力约小1.5倍,但比砂粒的粘结力和粘着力都强,故其可以降低粘土的粘性,增加砂土的粘性,从而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和耕性。当前第52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5、1.土壤污染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5、1、1.土壤污染物(掌握)(1)无机污染物

Cd、Cr、Hg、Ni、Pb、Zn等重金属,

As、S等非金属,

N、P等无机盐,酸碱物质,放射性物质。(2)有机污染物三氯乙醛、酚、石油、氰化物等有机毒物,耗氧有机污染物,病原微生物,

农药。

5、1、2.土壤污染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当前第53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5、1、2.土壤污染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掌握)

(1)土壤中的有毒物质能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使作物生长发育减弱,作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下降,产量减少,产品质量变劣。

(2)影响作物卫生品质小麦、大豆籽粒吸收重金属的量较多,水稻根系吸收较多,玉米茎叶吸收较多,这些在作物不同部位中的重金属通过人或牲畜的食物链均可进入人体,产生慢性中毒。

如长期大量摄入Cd会影响钙和磷的代谢,引起肾、骨和肝的病变,诱发骨质疏松、骨软化和肾结石疾病。

农业生产中氮素施用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为了片面追求蔬菜高产,过量施用氮肥,结果造成硝酸盐在蔬菜可食部分的大量积累。大泽市土壤肥料研究所对天津市郊蔬菜污染状况的检测(1997)表明,大白菜、水萝卜、芹菜、小白菜等4种蔬菜36个样品中,硝酸盐检出率为100%,最高超标17.6倍。进入人体的硝酸盐可被微生物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能与次级胺结合成强致癌物亚硝胺,从而诱发食道癌、胃癌、肝癌等。当前第54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5、2.土壤污染的治理方法(掌握)

5、2、1.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指用物理(机械)、物理化学原理治理污染土壤,常见的有客土、换土、去表土、翻土,隔离法、清洗法、热处理和电化法(用电化学方法净化土壤中的重金属及部分有机污染物)。

5、2、2.生物措施生物措施是利用某些特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质,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5、2、3.施用改良剂、抑制剂施用改良剂、抑制剂,降低土壤污染物的水溶性、扩散性和生物有效性,从而降低它们进入植物体、微生物体和水体的能力,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5、2、4.农业措施当前第55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5、2、4.农业措施

(1)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环境容量,增加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2)控制土壤水分,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以及硫离子含量,降低污染物危害;(3)选择合适形态的化肥,减少重金属对作物体的污染;当前第56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5、2、4.农业措施

(4)选择抗污染的作物品种。研究表明,菠菜、小麦、大豆吸Cd量多,而玉米、水稻吸Cd量少。在中、轻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不种叶菜、块根类蔬菜而改种瓜果类蔬菜或果树等,能有效地降低农产品的重金属浓度。在轻度污染的土壤上,选用早熟品种,可减少污染物在作物体内积累量。筛选出在食用部位累积污染物少的品种,用于进一步选育抗污染品种,或直接种植在中、轻度污染的土壤上。

(5)改变栽培制度或将农用地改为非农业用地,将中、轻度污染区作为良种基地繁育种子或改种非食用植物,如花卉、苗木、棉花、桑麻类等,都是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的有效方法。当前第57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第二节畜牧业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生态学基础(掌握)

环境中对畜禽生长、发育、繁殖、生产产品和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利或不利作用的因素称为生态因子。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一、温热环境二、畜禽舍环境

三、养殖方式当前第58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一、温热环境1、温度2、湿度

3、气流4、光照当前第59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1、温度气温是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力首要温热环境因素。1、1.等热区和临界温度(掌握)

将环境温度设定在等热区范围内,可保证家畜生产力充分发挥,获得较高的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恒温动物能通过物理调节(散热调节)维持正常体温的外界温度范围称为等热区(√)

;等热区的上下限分别称为上限临界和下限临界温度。1、2.气温对畜禽体热调节的影响

1、3.气温对畜禽繁殖和生产力的影响当前第60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1、2.气温对畜禽体热调节的影响(掌握)

高温条件下畜禽可通过物理性调节和化学性调节来减少产热量,增加散热量,保持身体恒温。

物理调节:加速外周血液循环。

化学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采食量减少、拒食和嗜睡等。低温条件下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皮温与气温之差减少;汗腺停止活动,使可感散热和蒸发散热减少。体内养分氧化加强,增加产热量。当前第61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1、3.气温对畜禽繁殖和生产力的影响(掌握)高温下影响受精率:公畜精液品质和性欲下降,母畜出现不发情、发情期短或发情表现不明显。影响孵化率:会使附植不久的胚胎死亡。产乳量下降:泌乳牛。产蛋量、品质和重量下降:家畜。影响猪的生长、肥育和饲料转化率。低温下泌乳牛采食量增加,产乳量下降;家禽饲料转化率下降。当前第62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2、湿度(掌握)

低温、高湿条件下,畜禽体散热增加,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生产性能下降(畜体的非蒸发散热增,使家畜感到更冷)。高温、高湿条件下,不利于体散热,发病率增加,易患癣、疥、湿疹等皮肤病,泻痢和肠炎等;生产性能下降更加剧(抑制畜体的蒸发散热,加剧了高温的不良影响)。湿度过低,舍内形成过多的灰尘,也会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湿度过高会降低畜舍和舍内机械设备的寿命。物理量:空气湿度(常用相对湿度)当前第63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3、气流

空气的流通快慢影响畜禽体的体表水分蒸发和对流散流当前第64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4、光照(掌握)

光照通过畜禽松果腺(性腺)对下丘脑的刺激尤为明显。

光照长度延长使小母鸡性成熟日龄提早;对公鸡精子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会刺激春夏配种动物(马和驴)的性机能,形成季节性配种;在自然条件下,家禽(冬末春初)产蛋量增加,产蛋高峰(春末夏初)。

光照长度缩短使小母鸡性成熟日龄延长;对公鸡精子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在温度下降的条件下,会刺激秋冬配种动物(绵羊和山羊)的性机能。

牛、猪、兔等对光周期不敏感,可终年配种。当前第65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二、畜禽舍环境(掌握)主要指畜舍内的空气环境。1、畜禽舍中的灰尘和微生物主要影响畜禽的呼吸道、皮肤以及产品。来自舍外空气带入和对畜禽饲养管理过程中产生2、畜禽舍中的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CO2、氨、硫化氢。严重影响畜禽的健康和生产力。来自畜禽的呼吸、排泄以及排泄物的腐败分解。当前第66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1、农区畜牧业

农区畜牧业是中国目前畜牧业的主要部分,是以舍饲为主的畜牧业。其特点(掌握):1、1.以耗粮型畜牧为主1、2.兼用型畜牧业比较发达1、3.以舍饲为主1、4.饲料费用占比重较高。当前第67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2、牧区畜牧业

草原和荒漠地区,中国的牧区位于北部和西部。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山西等,面积占50%,牲畜总头占20%以上。家畜:牛、羊、马等草食动物。经营管理粗放,农牧结合不密切,生产力低而不均衡。当前第68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第三节水产品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生态学基础(掌握)

水产生物生长在自然或人工水域环境中。

(掌握)环境中对水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生产产品和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利或不利作用的因素称为生态因子。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光照、温度、水流、水位和水体大小等),化学因素(溶解盐、溶解气体、PH值、悬浮物等),生物因素(水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水生生物群体间的关系)等。一、光照;二、温度;三、气体;四、盐分;五、PH值;六、水;七、养殖方式当前第69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一、光照(掌握)

水生植物也需要光才能生长。光对水生动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植物和影响其他环境因素的动态而产生间接关系;起着信号作用(动物的行为和生理上)。水生动植物(视觉、繁殖、发育、行为和分布)对光的刺激均会产生一定的反应,趋光(趋向光源)运动和背光(背向光源)运动。当前第70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二、温度(掌握)

温度直接或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形态、行为、数量和分布。

温度直接影响有机体的代谢强度。水生动物多变温动物,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大多数水生生物由于组织脱水,冰晶形成和细胞结盟构破坏,引起代谢失调,导致死亡;有些需要在-3.5℃才会冻结如软体动物静水椎实螺(有机体组织内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物);有的未到冻结温度0℃时也会发生代谢失调而进入冷昏迷导致死亡,如罗非鱼等在140℃(7~120℃)就会死亡,大马哈鱼5.60℃,鳕鱼30℃。这种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的温度下限或生物发育的起点温度也称生物学零度(掌握)

。温度还影响着食物的丰度和水体的理化状态,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与生存。当前第71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三、气体(掌握)

主要气体:氧、氮和二氧化碳,硫化氢、沼气、氨气及其他气体(特殊情况下)。

水中氧只有大气的1/25(7mL氧/1L水)左右,主要来自空气中的溶解氧,且水中溶解氧量有明显的变化。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经常采取通气方法来改善水体含氧情况。缺氧可引起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缺氧还可引起水体环境中的还原性气体如硫化氢、沼气和氨产生量增加,引起水生生物死亡。水中二氧化碳是自养生物的主要碳源,过多则有毒。主要来自水生生物呼吸、有机质氧化分解、二氧化碳平衡系统输入。很小来自大气溶解作用,或部分来自地下水或其他水源的输入。当前第72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四、盐分(掌握)

盐分也是水生生物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水生生物形成了一系列保持水-盐代谢稳性的适应。保证生物渗透压的稳定;水中溶解盐类的各种成分是水生生物构成成分或生理功能成分。水生植物直接从水中吸收;动物从食物中获得,或通过渗透直接吸收。根据与盐度的关系,水生生物可分为:

狭盐性生物(√)不能忍受环境盐度的较大变化的生物,如海洋和淡水生物;

广盐性生物反之,如双壳类及腹足类、介形类和海绵等。当前第73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五、PH值(掌握)

天然水的PH值大多数在4~10,特殊可达0.9~12。按照与PH的关系,水生生物可分成:

狭酸碱性生物,PH幅度为4.5~10.5,常见淡水生物(鲤鱼4.4~10.4,青、草、鲢和鳙为4.6~10.2),海洋生物;

广酸碱性生物,在酸性或中碱性水体中都可找到,如大红摇蚊幼虫可忍受PH2~3或PH11~12。

酸性,降低鱼类食物吸收率;PH的变化对水生生物繁殖和发育关系密切,(过低或过高时,发育不良;鱼卵在酸性下易提早破膜,在高于9.5时卵膜会提早溶解)。当前第74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六、水(掌握)

水对生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的运动、水的深度和水的容积等。水流影响动物的生殖过程,有些鱼类必须在河流中才能达到性成熟和产卵,如鲟、鲑科(溯河性鱼类)通过溯河而上在高水平的能量代谢过程中遂渐达到性成熟;有些鱼类在水流中不易进行交配,在河流中数量不多,如桡足类。水流主要是间接影响,改变水体的生活条件,运走代谢产物;使气体、盐类等周期性更新;使物理化学因素的分布均匀;通过垂直环流(水的密度和风力结合)使深层养分升到上层供浮游生物利用。缓慢水流(0.1~0.5m/s)利于扩大分布,流速过大不利水生动物生长和分布。

水体容积影响水生生物分布大水体可见大生物,如30m以上的巨鲸和300m的巨藻仅见于大洋,大型的鲟鳇类仅见于大江,同一生物,在大水体中的体形大小常超过小水体中(如胡瓜鱼在海洋中体长为150~260mm,在湖泊中为60~100mm.)。当前第75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七、养殖方式

1.淡水养殖(掌握)

利用池塘、水库、湖泊、江河以及其他内陆水域(含微咸水)饲养和繁殖水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淡水养殖以鱼类为主。按养殖场所分为:池塘、湖泊、江河、水库、稻田、工厂化和网箱养殖。按集约化程度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

2.海水养殖当前第76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2.海水养殖

海水养殖(掌握)是指利用浅海、滩涂、港湾等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海水养殖主要: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等按空间分布分为:浅海、滩涂、港湾等按集约程度分为粗养(护养和管养)、半精养和精养,以粗养为主。按养殖方式分为单养、混养和间养(海带与贝类间养)当前第77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小测一、简述化肥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

。作业二、论述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现状

。第11周交当前第78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第3章农产品安全生产环境控制

第一节产地环境条件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和要求

第二节种植业农产品安全生产环境控制

第三节畜牧业农产品安全生产环境控制

第四节水产品农产品安全生产环境控制

当前第79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第一节产地环境条件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和要求一、产地环境条件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

(一)、大气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二)、水体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三)、土壤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二、产地环境条件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要求(一)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三)有机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当前第80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一)、大气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大气质量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工业企业排放的污物;乡镇企业排放的污物。

影响作用:直接危害农作物、果树、蔬菜等;通过食物链引起以植物为食物的各种动物产生的疾病甚至死亡。

大气污染物:100多种(引起人体及动、植物产生危害),(在农村)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总悬浮物(TSP)及氟化物等.

大气污染动物的主要通过畜禽食用受污染的牧草、饲料。如牛吃了含氟超过30~40mg/kg饲料,会患氟中毒症。

大气污染作物的类型:当前第81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大气污染作物的类型(掌握)

气体污染物,通过叶片气孔进入植株体,通过破坏叶片内的叶绿体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受精能力和酶活性等造成干扰植物生长发育、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颗粒状污染物中的重金属毒物以及含氟气体等,影响作用生长,并残留于体内,造成农作物残留污染。当前第82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污水灌溉

污水中大量是属于工业废水,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许多有毒的工业废物,灌溉农田会使这些有毒物质在土壤中积聚,造成污染。生活污水中常带有一些病原菌和寄生虫卵,也会污染农田和水源。这些污染物被农作物吸收,积累在农产品中或污染食品,进入人畜食物链,长期食用超标的食物,会发生中毒现象或感染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主要污染物(掌握):重金属物;有机化合物氰、酚、多环芳烃、烷基苯、磺酸盐、苯并(a)芘等都是有害的有机化合物,其中很多是三致物质;生物污染物主要是病毒、病菌和寄生虫卵等.核辐射(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

当前第83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核辐射6万吨辐射污水待处理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5日说,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地下室和与它们相连的地下水道内总计可能有6万吨辐射污水。鱼受污染放射性活度已经超标茨城县渔业协会5日宣布,从4日在北茨城市附近海域捕捞的玉筋鱼幼鱼体内检测出铯的放射性活度为每公斤526贝克勒尔,超过日本食品卫生法放射物暂定标准值、即每公斤500贝克勒尔。另外,这种小鱼体内还检测出碘的放射性活度为每公斤1700贝克勒尔。共同社报道,这是日本震后首次从海产品中检出放射物质超标。茨城县渔业协会已要求全县渔民不再捕捞玉筋鱼。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5日宣布,将海产品所含碘的放射性活度法定数值设为每公斤2000贝克勒尔。枝野说,这一数值与蔬菜所含碘的放射性活度法定标准保持一致。当前第84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二)、水体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掌握)

水的理化性质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影响作用:水中的污染物导致作物叶片或其他器官受害,导致生育障碍、产量降低;某些化学物质在产品内积累,可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影响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水体污染直接影响水产养殖:水中大量的溶解性有机物分解时消耗溶解氧,导致水生生物缺氧而死;水中氮磷物质丰富,藻类增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水生生物死亡;重金属直接危害水生生物,或通过富集作用使水生生物内重金属提高.

畜禽饮用水、加工用水受污染,影响畜禽产品和品质。当前第85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三)、土壤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污染物通过土壤-植物-动物-人体食物链,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土壤污染物:重金属影响作用:残留土壤和富集到作物,影响作物品质,毒害人类;被作物吸收,直接表现毒害效应,作物产量下降(小麦田中含3~10mg/kg的汞,小麦明显减产)。污染土壤环境类型:农药施用不当;污水灌溉。当前第86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二、产地环境条件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要求(一)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三)有机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当前第87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1.3.1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掌握)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当前第88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1.3.2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当前第89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1.3.3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当前第90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1.4标准值

本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值,见表1。当前第91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3标准分类(掌握)本标准根据农作物的需求状况,将灌溉水质按灌溉作物分为三类:3.1一类:水作,如水稻,灌水量800m3亩·年3.2二类:旱作,如小麦、玉米、棉花等。灌溉水量300m3/亩·年。3.3三类:蔬菜,如大白菜、韭菜、洋葱、卷心菜等。蔬菜品种不同,灌水量差异很大,一般为200~500m3/亩·茬。当前第92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4标准值

农田灌溉水质要求,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4.1在以下地区,全盐量水质标准可以适当放宽。4.1.1具有一定的水利灌排工程设施,能保证一定的排水和地下水径流条件的地区;4.1.2有一定淡水资源能满足冲洗土体中盐分的地区。4.2当本标准不能满足当地环境保护需要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补充本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作为地方补充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当前第93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第二节种植业农产品安全生产环境控制一、农药残留的控制(一)建立健全农药法规标准,加强农药管理(二)制定和完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三)开发高效、低毒的农药,禁止高毒农药的使用(四)去污处理

二、肥料污染的控制当前第94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第三节畜牧业农产品安全生产环境控制一、危害畜禽产品安全的主要因子

(一)动物疫病(二)残留药物(三)农药、重金属、霉菌毒素、有害气体二、畜禽农产品安全生产环境控制技术

(一)饲养环境控制

(二)场区畜禽的质量控制当前第95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一)动物疫病(掌握)

动物疫病(√)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寄生宿主引起的寄生虫病。当前危害畜禽的主要疾病属于生物性病因,其致病作用的主要特点(掌握)

1.选择性:这类病因对侵害的动物种属有一定选择性,有比较严格的传染途径、侵入门户和作用部位。如破伤风杆菌等

2.破坏性: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破坏机体一系列防御机能,产生的毒素对机体产生病理性损害,如溶血素等。

3.特异性:比较规律的病程、特殊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以及特异性免疫现象等。需要摸清病程规律

4.长期性:生物性的病因侵入机体后,作用于整个疾病过程,其数量和毒力可不断发生变化,有些病原体从排泄物、分泌物等排出体外,还富有传染性。需要深埋当前第96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二)残留药物(掌握)1.抗生素

大多数抗生素对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控制疾病,降低死亡率,提高经济效益是明显的。

有些(链霉素)因降解作用低,可能残留于动物机体和畜产品中,且加热不能完全“钝化”,会影响人体健康。如过敏反应,破坏人休体肠道正常菌群,耐药性、抑制免疫功能、中毒甚至“三致”作用。2.激素类药、化学药

饲料添加剂或埋植于动物皮下,促生长发育、育肥、消除性臭以及动物的同期发情等。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激素、赤霉醇及兴奋剂等残留后,对人可产生致癌及激素样作用。当前第97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三)农药、重金属、霉菌毒素、有害气体1.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生产场地土壤畜禽摄食时中毒:误食污染的草料和庄稼(农药和砷、过量铜等重金属);被污染的饮水农药和重金属);误用配制农药的容器作饲槽等;滥用有机磷农药,或超量敌百虫等。2.霉菌毒素3.有害气体当前第98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2.霉菌毒素(掌握)

霉败的饲草和饲料,引起霉菌毒素中毒。饲料腐败变质,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如蛋白质的分解和细菌毒素等。猪采食后很快就会引起急性中毒。长期少量喂饲霉败饲料,也会引起慢性中毒。

(1)症状:初期表现为精神不安,食欲减退,结膜潮红,鼻镜干燥;磨牙、流涎、有时发生呕吐;便秘,排便干而少,后肢行走不稳。病情继续发展,食欲废绝,吞咽困难,腹痛拉稀,粪便腥臭,常带有粘液和血液。更严重时,病猪卧地不起,失去知觉,呈昏迷状态,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全身痉挛,腹下皮肤出现紫斑。病初体温40-41°C,病后体温下降。慢性中毒时,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日渐消瘦,妊娠母猪常引起流产,哺乳母猪乳汁减少或无乳。当前第99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2.霉菌毒素(掌握)

(2)预防:不用酸败变质饲料喂猪,若饲料发霉较轻而没有腐败时可加喂其它饲料,尤其是多喂青绿多汁的饲料。

(3)治疗:采取排毒,强心补液,对症治疗胃肠炎等措施。如用硫酸钠或硫酸镁30-50克,一次加水内服;用10-25%葡萄糖溶液200-400ml,维生素C10-20ml,10%安钠咖5-10ml混合,一次静脉或腹腔注射。用氯霉素按每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2次;磺胺脒1-5g,加水内服,2次/日。当前第100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3.有害气体(掌握)

有害气体:刺激性臭气,氨、硫化氢、挥发性脂肪酸、酚类、醛类、胺类、硫醇类等;二氧化碳。

3.1.氨气对畜禽的危害:破坏家畜的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使其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使细菌容易侵入,降低家畜的抗病力。

3.2.硫化氢:对黏膜系统产生强烈刺激,引起抗病力和生产力下降,甚至窒息死亡。

3.3.二氧化碳:造成缺氧,引起慢性毒害,从而降低抗病力和生产力。当前第101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二、畜禽农产品安全生产环境控制技术(一)饲养环境控制

(二)场区畜禽的质量控制当前第102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2.2场地分区规划与建筑布局(掌握)

(畜牧场应怎样进行分区规划与建筑布局?(√)

在选定的场址上,畜牧场应行分区规划并进行建筑物的分理布局。(图3-1)畜牧场:生产区(畜舍、饲料储存、加工、调制建筑物),管理区(经营与管理及职工生活建筑物),和病畜处理区(兽医室、隔离舍)。

规划布局的原则:根据生产环节确定建筑物之间的最佳生产联系(图3-2);遵守兽医卫生和防火安全的规定;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条件。当前第103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二)场区畜禽的质量控制1.疫病的控制(掌握)

预防措施坚持自繁自养;加强检疫;预防消毒;预防接种。疫病扑灭措施报告疫情;隔离畜禽;封锁;紧急接种;临时消毒和终末消毒;药物预防和治疗。2.品质的控制当前第104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2.品质的控制2.1.抗生素残留的控制(掌握)

正确选择抗生素种类和确定剂量;各种抗生素交替使用;间隔使用;严格控制添加量;屠宰前严格执行停药期;抗生素并用时,注意配置禁忌。2.2.激素残留的控制当前第105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一、水产养殖环境的控制(掌握)

水产养殖必须选择周围环境无污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日照充足、饲料资源丰富、交通方便的良好生态环境区域,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

符合淡水养殖用水质标准;池塘长方形(5:3),东西向;池底略向排水方向倾,池塘坡度:1:(2.5~3);进排水系统完善;

具备防滤、防逃、过滤等设备。当前第106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四、疾病的防治(掌握)

(一)保证良好的养殖环境

(二)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三)加强饲养管理

(四)免疫预防(五)合理使用渔用药物

(看光盘)

当前第107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二)控制和消灭病原体(掌握)1.制定和严格执行检疫制度2.彻底清洗3.机体消毒4.饲料消毒5.工具消毒6.食场消毒7.疾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当前第108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四)免疫预防(1)(掌握)

水产动物之所以能健康地生活在水中,是因为他们本身存在若干有效御机制。水产动物对病原体的这种抵抗能力(机制),也叫免疫力(掌握)

天然免疫(掌握)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遗传特性,对所有的病原体都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如鳞片和黏液的有效阻挡作用。

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生物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自然感染或者预防接种以后产生的,对某一种或某一类病原体有特异性免疫力。如体哀免疫和细胞免疫。当前第109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四)免疫预防(掌握)

人工免疫:通过人工方式免疫对水生生物疾病进行预防,通常接种灭活或减毒的疫苗。

疫苗接种方法:注射法、喷雾法、浸洗法、口服法、真空浸入法、高渗技术等。国外已呢鱼疫苗(商品):蟹鳗弧菌、疖疮病、红嘴病和多子小瓜虫病。国内已成熟的疫苗:甲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灭活菌苗、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CFRV疫苗)、青色出血病疫苗、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疫苗、烂鳃病鱼害黏球菌疫苗等。当前第110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当前第111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第4章农产品安全生产投入品控制第一节安全生产投入品的重要意义和使用原则

第二节种植业农产品安全生产投入品控制

第三节畜牧业农产品安全生产投入品控制

第四节水产品农产品安全生产投入品控制

当前第112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一)农药的定义(掌握)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为害植物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当前第113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二).常用农药的类型。(掌握)

农药种类繁多,可根据以下三种方式划分为不同种类如下:

2.1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

2.2按用途分类。

2.3按作用方式分类。当前第114页\共有197页\编于星期二\2点2.1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1.无机农药:由天然矿物原料加工、配制而成的农药,也称矿物性农药。如石灰、硫磺、砷酸钙、磷化铝和硫酸铜等。

2.有机农药:由碳氢元素构成的一类农药,大多数可用有机化学合成方法制得。又可根据其来源及性质可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