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的演讲稿_第1页
生理学的演讲稿_第2页
生理学的演讲稿_第3页
生理学的演讲稿_第4页
生理学的演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的演讲稿第一页,共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大肠液的分泌及肠内细菌的运动大肠液主要为粘液和碳酸氢盐(pH8.3~8.4)。主要作用:黏液蛋白能保护肠黏膜和润湿粪便主要引起因素:由食物残渣对肠壁的机械性刺激

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第二页,共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大肠内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呈菌群集落方式分布,相互制约繁殖生存。若滥用抗菌素可导致菌群失调而致病。发酵:糖及脂肪的分解腐败:蛋白质的分解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第三页,共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排便反射第四页,共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小肠的结构第五页,共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环行皱襞+肠绒毛+微绒毛=扩大吸收面积200-2502、食物在小肠的停留时间长(3~8h)3、肠绒毛内有丰富的Cap和淋巴管4、食物到小肠已经成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第六页,共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Cl的吸收一、细胞旁途径二、跨细胞途径第七页,共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HCO3-的吸收吸收方式:间接方式吸收部位:小肠上段吸收机制:HCO3-+H+=CO2+H2O(CO2是脂溶性的,很容易通过上皮细胞吸收)HCO3主要存在部位:胆汁、胰液,结肠的上皮细胞第八页,共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钙的吸收●主要十二指肠。主动转运过程。●可溶性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才能被吸收,离子状态的钙最易被吸收。●钙吸收的影响因素:①维生素D、脂肪酸、酸性环境(pH=3时,钙呈离子状态)促进钙的吸收;②硫酸钙、磷酸钙、草酸钙等与钙形成沉淀,钙则不能被吸收;③钙吸收的量受机体需要的影响。第九页,共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5、Fe的吸收第十页,共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量:约1mg/日,仅为一般饮食中含铁量的1/10。●吸收机制:为主动吸收。肠腔中转铁蛋白与Fe2+结合成复合物→受体介导方式入胞后Fe2+游离:部分从细胞底膜以主动转运方式转移至血液;部分Fe2+与胞内的铁蛋白结合成为胞内贮存铁,以防止铁的过量吸收。胃酸、VitC食物中的Fe3+Fe2+→吸收第十一页,共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四)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吸收吸收机制:与葡萄糖相似,为继发性主动转运。吸收成分:氨基酸、寡肽小分子物质特殊物质:多种氨基酸载体目前已证明有分别转运中性、碱性、酸性氨基酸和亚氨基酸的转运系统。新生儿还可通过胞吞作用吸收多肽和蛋白质,故可从母乳中吸收抗体,产生被动免疫。未消化完全的蛋白质也可微量吸收,但无营养作用,相反,可作为抗原引起过敏反应。第十二页,共十三页,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