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复习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复习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复习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复习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朝代更迭歌谣: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考点1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能够制造和使用打制五盎,过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考点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距今约七千年,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住干栏式房屋,会制造瓷器、挖掘水井。半坡原始居民(黄河流域),距今约五六千年,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量(世界上最早)。住半地穴式的房子,制造彩陶和箭头。点3黄帝、炎帝的传说: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黄帝和炎帝部落联合打败蚩尤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人自称“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考点4夏朝的建立前2070年,禹之子启建立夏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夏朝建立标志国家形成。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考点5 甲骨文、青铜器、分封制商朝人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十分发达,其中精品是四羊方尊。迄今为止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司母戊鼎.西周为加强统治,实行“授民授疆土”的分封制(政治制度),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考点6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战国),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实行变法。变法内容: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生产、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编制户口,加强控制E、统一度量衡。变法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考点7都江堰:战国秦国太守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是世界著名水利工程(功能:防洪灌溉水运),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显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考点8百家争鸣、老子、孔子的成就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出现的学术繁荣局面。(1)儒家:A.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思想方面: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教育方面创办私学,“因材施教”,主张“温故而知新”。文化方面:孔子的言论记载在《论语》中(由弟子整理)。

B.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孟子,提倡“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不过分捕捞、伐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道家: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法家:战国时期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倡改革,“法治”,主张中央集权。(4)墨家:创始人战国时期墨子,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5)兵家:春秋晚期杰出军事家孙子,代表作《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主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百家争鸣的影响:各派之间相互切磋辩驳,又相互影响、相互激荡,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割据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为了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政治上,(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2)中央设丞相分管行政、太尉分管军事、御史大夫分管监察:(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2、经济文化上,统一车辆行制: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小篆(后来是隶书);3、军事上北击匈奴、筑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4、思想上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考点10汉武帝的大一统西汉汉武帝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1、思想上接受了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2、政治上:(1)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2)强化监察制度,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3、经济上,推行盐铁专营和严禁私铸货币等。4、外交上,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做贡献。由此,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考点11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再到中亚、西亚,最远到达欧洲的罗马(大秦)。历史意义: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今提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有利于沿线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考点12造纸术、华佗、张仲景: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意义: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国,对世界各国的文化传播及文明的发展进程都有最大影响。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世界上最早的麻药),编制体操“五禽戏”。被誉为“神医”东汉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誉为“医圣”。考点13佛教、道教:佛教:西汉末年由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道教: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兴起。尊老子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道教对我国文化有深远影响。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西汉),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考点15三国鼎立:208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220年,曹丕称帝(废掉汉献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考点16江南地区的开发西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I频繁,使北方人迁到江南,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考点17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等。(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通汉婚、用汉制)。作用:这些措施促进民族交融考点18祖冲之与圆周率、书法、农历南朝的著名数学家祖冲之,世界上首次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面第七位。我国古代使用的历法称为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下册考点1隋的统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再次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考点2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科举制开始于隋朝,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考试科目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武则天创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科举制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考点3隋朝大运河隋朝时期修筑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它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考点4“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主要内容;唐太宗李世民(年号直观)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才(“房谋杜断”),虚心纳谏(住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戒奢从简”。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他坚持改革,整肃吏治,发展生产,国家空前繁荣富强,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考点5了解盛唐时期经济的繁荣,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经济繁荣:农业:农耕技术发展(水稻育秧移植栽培)、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工具改进(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唐三彩);商业繁荣:大都市长安,是提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艺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兴盛原因: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贞观新政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武则天统治时期,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唐玄宗统治前期,坚持改革,整肃吏治,发展生产,国家空前繁荣富强达到唐朝全盛阶段。考点6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提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太宗时,玄奘西行天竺(今印度)取经,回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鉴真东渡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o考点7知道安史之乱导致提出由盛转衰唐玄宗统治后期,日渐腐化,政治腐败黑暗。755-763年,爆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考点8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重文轻武的特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控制军权。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2、强化君权。将相权分解为行政、军事、财权,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3、集中财权。重文轻武的国策:北宋开启“偃武兴文”的风尚,派文官担任知州,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尊重士人。考点9 知道辽、宋、夏、金政权的并立经过澶州之战,北宋和辽议和,史称漕渊之盟之盟,有利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考点10了解宋朝南方生产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的史实,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南宋,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完成南移)农业: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手工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重心,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发展成瓷都,中国被誉为“瓷之国”。广州、泉州等地有发达的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商业和海外贸易:宋朝出现了大量集市;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朝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有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梅--市舶司;南宋时期,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考点11了解宋朝都市生活宋朝,城镇大量出现,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北宋都城汴京是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_瓦舍是宋朝固定的娱乐场所,它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考点12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元朝的统一;了解元朝的民族关系的发展;西藏正式并入版图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军政合一的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忽必烈是元世祖,1276,元灭南宋,1279年,元朝结束中国长期割据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元朝时期,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一回族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考点13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东传到朝鲜、日本,西传到中亚、西亚,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对世界文化作出巨大贡献。印刷术:唐朝初年,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末,雕版印刷业已经比较发达。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唐初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指南针:南宋时期在航海中广泛使用,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考点14知道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22课)①(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②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明太祖)、东厂(明成祖),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③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取士,(命题范围:四书五经)控制思想。考点15了解郑和下西洋(23课);知道戚继光抗倭(16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友好:,郑和七下西洋,最沅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沅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抗击:明朝中期,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他是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考点16清朝强化专制统治的措施(22课):①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②大兴“文字狱”,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考点17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16课)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是古代民族英雄。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考点18清朝加强边疆管理,巩固统一的措施:(16、17课)①东南: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②东北:组织雅克萨反击战,抗击沙俄取得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③西南: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④西北:乾隆时期平定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考点19列举“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23课)清朝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闭关政策,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的严格限制上。表现:清朝厉行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只开广州一处通商口岸,设立“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影响: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闭关锁国导致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造成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考点20明长城、北京故宫(18课):明朝修建的紫禁城(又名故宫),上明清两朝的皇宫,也是当时的政治中枢。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