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目录目录TOC\o"1-2"\h\z\u第一章 前言 1第一节 背景分析 1第二节 区位分析 1第二章 基本情况 2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2第二节 咸宁市社会经济概况 3第三节 森林公园社会经济概况 4第四节 历史沿革 4第五节 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4第三章 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5第一节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5第二节 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5第四章 总体布局 6第一节 森林公园的性质与目标 6第二节 总体布局 7第五章 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 8第一节 环境容量 8第二节 游客规模预测 11第六章 景点与游览线路设计 12第一节 景点设计 12第二节 游览线路设计 14第七章 植物景观设计 15第一节 设计原则 15第二节 植物景观设计 16第八章 保护工程设计 18第一节 设计原则 18第二节 生物资源保护 18第三节 景观资源保护 19第四节 生态环境保护 19第五节 旅游安全保护措施 20第六节 环境卫生保护措施 20第七节 保护等级及类型区划分 21第九章 旅游服务设施设计 21第一节 旅游服务设施布局原则 22第二节 餐饮 22第三节 住宿 22第四节 娱乐、游赏、运动设施 22第五节 其它旅游服务设施 23第六节 导游标志 23第十章 基础设施工程设计 24第一节 道路工程设计 24第二节 给水工程设计 24第三节 排水工程 25第四节 供电工程 26第五节 电信工程 27第十一章 组织管理 28第一节 原则 28第二节 管理体制 28第十二章 投资概算与开发建设顺序 29第一节 概算依据 29第二节 投资概算 30第三节 资金筹措 30第四节 开发建设顺序 32第十三章 市场营销 33第一节 潜山森林公园品牌包装 33第二节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品牌传播 34第三节 售后服务管理 35第十四章 效益评价 35第一节 经济效益评价 36第二节 生态效益评价 37第三节 社会效益评价 37图纸目录:1地理区位分析图2旅游区位分析图3现状分析图4功能分区图5总体布局6潜山种植规划7潜山植物景观设计8生态维护规划图9旅游服务设施规划10道路交通规划图11给水规划图12电力电信规划图13开发时序规划14功能分区15总体布局图16王山寨植物规划图17潜山植物景观设计18生态维护规划图19旅游服务设施图20道路交通规划图21给水规划图22电力电信规划图23开发时序规划图24入口平面25桂竹坊平面图26电视塔平面图27虎头峰平面图28桂花山庄平面图29碧泉湖平面图30景点示意图131景点示意图232景点示意图333景点示意图434景点示意图535潜山景区鸟瞰36潜山景区入口效果图37文化长廊效果图38桂竹坊效果图39潜山寺效果图140潜山寺效果图241桂竹山庄效果图42碧泉湖效果图43导游牌意象图44灯具意象图45景区道路意象图46景区铺装意象图47小品意象图PAGEPAGE6前言背景分析1项目背景森林旅游作为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以来,以其生态性的优势,在同行业中异军突起,形成了一项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开发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业,是深化林业改革,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是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游憩功能的有效途径,同时为丰富现代旅游内涵、推动区域经济和旅游业向纵深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后人们的旅游方式由观光型为主,发展到度假旅游、探险旅游、科学考察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保健康复旅游、文学旅游、美食家旅游等等百花齐放的局面。人们出游重心开始向自然风光区、环保生态区转移,休闲型生态旅游有望取代人文观光旅游而成为主流。可见,森林旅游的快速发展,顺应了现代旅游形态由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等相结合的特色旅游转变的发展方向。2区域背景中部崛起战略针对中部地区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部崛起成为继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之后的又一重要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8+1武汉城市圈”建设早在2003年,湖北启动“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核心,加上周边的黄石、孝感、咸宁等8个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将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努力与周边城市形成“1小时经济圈”,通过打造快速交通网络等手段促进城市圈在中部的崛起。从上述角度看,我们规划的咸宁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新亮点、新王牌。我们应该看到它更大的潜力与价值。因此,我们此次规划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最前沿的森林旅游规划观念为导向展开设计。区位分析潜山森林公园地处咸宁市城区,对外交通联系便捷。距京广铁路线咸宁火车站及107国道仅1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仅12公里,距长江深水码头40公里,距省会武汉市80公里,距岳阳市160公里,距九江市180公里。
从大的旅游区域看,森林公园处于武汉——岳阳——九江三角旅游的中心部位,又是三国旅游线和三峡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从小的旅游区域看,森林公园是咸宁市旅游风景区的中心。东南部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区;西南部赤壁遗址和山水风光迷人的陆水湖风景区。森林公园周边30公里范围内也有诸多享有盛名的景点:东有澄水洞地下国防工程;南有桂花公园;西有星星竹海;紧邻的有神秘诱人的太乙洞。同时由于近几年旅游的兴起,已经吸引到投资商在此进行项目投资,碧桂圆,三江集团等也紧靠潜山森林公园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这些旅游项目的兴起也会给森林公园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基本情况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咸宁市政府所在地咸宁市城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6′、北纬29°48′,总面积632.4公顷。
2、地质地貌
森林公园属于低山丘陵地貌,由潜山和王山寨2个山体组成,相距不到1公里,属幕阜山余脉,山势东高西低。潜山最高海拔246米,王山寨最高海拔291.7米,最低海拔38米,相对高差253.7米。成土母岩主要是硅化灰岩和砂页岩。林地土壤主要是黄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土壤质地疏松,PH值5.6-6.5,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3、气候特征
森林公园处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气温16.8℃,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8℃,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
公园内森林小气候特征明显,夏季林内温度要比林外低2—3℃
4、\t"right2"森林植被
森林公园现有森林植被多为人工林,仍然保存着完好的原生植被——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各类森林面积9583亩,森林覆盖率达95.6%。森林植被的分布现状:山顶主要是马尾松林;中下部树种繁多,主要是杉木林、毛竹林和以槠栲为主的阔叶混交林。
森林公园建有中国亚热带树木园、桂花品种园、竹类品种园,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各类树木471种,隶属70科164属,其中有桂花品种34个、竹类品种123个。主要树种有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Hook)、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mazel)、樟树(Cinnamomumcamphorapresi)、雷竹(cv.Prenvernalis)、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Schottky和马褂木(Liriodendronchinensesary)等。咸宁全景
森林公园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3种: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银杏(GinkgobilobaL)和南方红豆杉(Taxusmairei〈Lemeeetlevi〉S.Y.Huexliu)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19种:金钱松(Pseudolarix(lindl)gord)、秃杉(Taiwaniacryptomerioides)、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HenryetThomas)、香果树(EmmenopteryshenryiOliv)、秤锤树(SinojackiaxylocarpaHu)、伞花木(EurycorymbuscavalerieiRehdetHM)、花榈木(Ormosiahenryiprain)、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刺楸(KalopanaxseptemlobusKoidyz)、红椿(Toonaciliata)、香榧(Torreyagrandisfortex'Lindl)、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yunnanensisHu)、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sspbilobaLaw)、浙江楠(PhoebechekiangensisCBshang)、润楠(MachilusmicrocarpaHcmsl)、紫椴(Tiliaamurensis)、马褂木(Liriodendronchinensesary)和香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i)等,省级保护树种17种:三尖杉(CephalotaxusfortuneiH.F)、天目木兰(Magnoliaamoenacheng)、黄山玉兰(Magnoliacylindricawils)、阔瓣含笑(MichliaplatypetalaGard-Mzt)、檫木(Sassafrastzumu〈Hemsl〉Hemsl)、猴樟(CinnamomumbodiniariLevi)、天竺桂(Cinnamomumjaponicumsieb)、腊梅(Chimonanthuspraecox〈L〉Link)、银鹊树(TapisciasinensisOliv)、牛鼻栓(Fortunearinasinensisrehdetwils)、蓝果树(NyssasinensisOliver)、杨梅(Myricarubra〈Lour〉siebetzecc)、湖北枫杨(Pterocaryahupehensis)、糙叶树(Aphanantheaspera(Thunb.)Planch)、黄檀(DalbergiahupeanaHance)、青檀(PteroceltistatarinowiiMaxim)、大叶朴(CeltiskorainsisNakai)等。咸宁全景表3-1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标准表表3-1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标准表类型评价因子评分值等级权数加权值评价值极强强较强弱地文景源典型度554~321~02026.530自然度554~321~0吸引度44321~0多样度33211~0科学度33211~0水文景源典型度554~321~020自然度554~321~0吸引度44321~0多样度33211~0科学度33211~0生物景源地带度1010~87~65~32~140珍稀度1010~87~65~32~1多样度88~65~43~21~0吸引度66~543~21~0科学度66~543~21~0人文景源珍稀度444~321~015典型度444~321~0多样度3322~11~0吸引度222~11~0.51~0利用度222~11~0.51~0天象景源珍稀度11~0.80.7~0.50.4~0.30.2~05典型度11~0.80.7~0.50.4~0.30.2~0多样度11~0.80.7~0.50.4~0.30.2~0吸引度11~0.80.7~0.50.4~0.30.2~0利用度11~0.80.7~0.50.4~0.30.2~0景源组合组合度1.51.5~1.21.1~0.80.7~0.40.3~01.5特色附加分22~1.51.4~1.00.9~0.50.4~025、\t"right2"野生动物
森林公园现有各类野生动物85种,其中兽类9种,爬行类7种,两栖类9种,鸟类6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10种: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小灵猫(Viuerriculaindica)、虎纹蛙(Hoplo\batrachusrugulosus)、白鹇(Lophuranycthemerafokiensis)、雕鸮(Bubububo)、领角鸮(Otusbakkamoena)、草鸮(Tycocapensis)、鹰鸮(Ninoxscutulata)、短耳鸮(Asioflammeus)、蓝翅八色鸫(Pittanympha)等。省级保护动物有49种:豪猪(Hystrixhodgsoni)、小麂(Muntiacusreeoesi)、华南兔(Lepussinensis)、猪獾(Arctonykxcollaris)、花面狸(PagumaLaroata)、眼镜蛇(Najanajaatra)、乌梢蛇(Zaocysdhumnades)、银环蛇(Bungarusm,multicinctus)、中华大蟾蜍(Bufobafogargarizanscantor)、大树蛙(Rhacophorusdennysiblanford)、虎纹蛙(Hoplo\batrachusrugulosus)、贵州环颈雉(Phasianuscolchicusdecollatus)、华东环颈雉(Phasianuscolchicastorguatus)、小杜鹃(Caculuspoliocephalus)、四声杜鹃(Caculusmicroplerus)、大杜鹃(Caculuscanorus)、珠颈班鸠(Streptopeliachinensistigrina)、斑鸠(Streptopeliachinensis)、红胸田鸡(Porzanafusca)、花田鸡(Coturnicopsnooeboracensis)、普通夜鹰(Caprmulgusindicus)、白腰雨燕(Apuspacificus)、戴胜(Upupaepops)、星头啄木鸟(Dendrocoposcanicaplllus)、红嘴相思鸟(Leiothrixlutes)、画眉(Garrulaxcanorus)、黑枕黄鹂(Orioluschinensis)、八哥(Acridotherescristatellus)、喜鹊(Picapica)等。社会经济概况咸宁市社会经济概况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东与黄石市的阳新县交界,南与江西省的修水县、湖南省的平江县接壤,西与湖南省的临湘市相连,北与荆州市的洪湖市隔江相望,与武汉江夏区、鄂州市、大冶市毗邻。现辖四县一市一区:赤壁市“三国故事”享盛名,咸安区向阳湖畔翰墨香,崇阳县戏乡琴韵号天城,嘉鱼县秀水澄湖鱼米乡,通城县三省通衢多客商,通山县九宫巍峨云天外。全市国土面积9861平方公里,是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低山丘陵地区。总人口277万人,其中城区人口25万人。200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为230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372元,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6:39:35,农民人均纯收入2911元,职工人均工资1003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4元,年财政收入14.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18亿元。表3-2潜山森林公园主要景物质量评价及可览度表类型序号景名综合评分表3-2潜山森林公园主要景物质量评价及可览度表类型序号景名综合评分等级地文景源1虎头峰峰石762老虎岩峰石703王山寨顶峰峰石77水文景源1仙人井水体782桂竹山庄水库水体803碧泉湖水库水体81生物景源1桂花苑植物802百竹苑植物753十里樱花植物794楮栲林植物775秋林爱晚植物726亚热带植物园植物72人文景源1儿童乐园人文782文化长廊人文713市民展览馆人文704梅竹亭人文755方竹亭人文756百竹苑人文757二妃寻夫人文748松竹亭人文759桂竹亭人文7510孟宗求笋人文7011胸有成竹人文7112桂竹坊人文7813百尺竿头人文7314植物博物馆人文8015电视塔观景台人文8216读书台人文7617葛仙台人文7018老虎岩人文7119潜山寺人文7220桂竹山庄人文8021碧泉湖度假村人文84咸宁市森林总面积61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77万立方米,立竹量2.2亿支,森林覆盖率52.3%。境内建有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7个自然保护小区,保护面积达到46万亩;建立了潜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陆水、九宫山、大幕山、凤池山、牛头山等5个省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社会经济概况
森林公园管理处隶属咸宁市林业局,副县级建制,包括潜山试验林场、林木种苗场和林业科学研究所“二场一所”管辖范围。公园范围内的各个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其经营范围、经营性质和山林权属不变,但旅游开发建设均由森林公园管理处统一协调。森林公园管理处设有旅游开发科、宣传科、总务科和派出所。“二场一所”现有干部职工136人,其中行政干部11人,技术人员32人,工人93人;总户数70户;职工年均收入8850元。森林公园管理处干部职工13人,目前工资和管理费已纳入财政预算。
与森林公园毗邻的有马桥镇的潜山、俨洲、金曹、李畈等4个村和浮山办事处的余佐、蒋家洞、金鸡岭、碑坑村等4个村。这些村庄靠近城区,经济比较发达,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当地群众十分支持发展森林旅游业。历史沿革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前身为咸宁地区潜山试验林场、林木种苗场、林业科学研究所3个独立核算单位。1992年,湖北省林业厅以鄂林场字(1992)第323号文正式批复成立潜山省级森林公园。1996年经国家林业部正式批复,湖北省林业厅以鄂林场字[1996]第217号文批准成立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原隶属关系、山林权属和经营范围不变”。1998年,咸宁地区机构编制委员会以咸地编[1996]44号文批复成立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副县级建制,与林科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森林公园自1992年正式成立以来,多方面筹措资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林相改造力度,开发建设了一些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2003年,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在咸宁市隆重举办。森林公园抓住机遇,高标准改建了主要公路,建设了一批体现桂竹文化底蕴的景点和设施:桂竹园、百竹园、百年好合、二妃望夫、孟宗求笋、胸有成竹、百尺竿头、松竹亭、桂竹亭、梅竹亭等。2004年,在重要景区修建了服务商亭和厕所等基础设施,铺设了主要景区的供水管网;同年,国家旅游局授予森林公园为AA级旅游景区。2005年,对园内树木进行了登记挂牌,完善了卫生设施,修整了部分游步道。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森林旅游资源评价1、森林旅游风景资源质量评价依据表3-3潜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资源类型单项景物评价及分值权数表3-3潜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资源类型单项景物评价及分值权数资源基本质量加权值资源质量评价值地文资源82.7204.425.6水文资源83.5204.4生物资源88.4409.4人文资源83.9153.3资源组合1.4特色附加分1.5表3-4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评分标准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分值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GB3095-1996)一级标准2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GB3095-1996)二级标准1地面水质量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GB3838-1988)一级标准2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GB3838-1988)二级标准1土壤质量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15168-1995)一级标准1.5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15168-1995)二级标准1负离子含量旅游旺季主要景点其含量为5万个/cm32.5旅游旺季主要景点其含量为1万—5万个/cm32旅游旺季主要景点其含量为3千—1万个/cm31旅游旺季主要景点其含量为1千—3千个/cm30.5空气细菌含量空气细菌含量为1千个/m3以下2空气细菌含量为1千—1万个/m31.5空气细菌含量为1万—5万个/m30.5注:各单项指标评分值累加得出环境质量评价分值,满分值为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标准见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标准表(表3-1)潜山森林公园主要景物质量评价(表3-2)潜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3-3)开发建设条件评价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评价标准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评分标准(表3-4)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指标评分标准(表3-5)评价结果潜山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表见(表3-6)潜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表3-7)4.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综合评价区位条件优越潜山森林公园地处咸宁市城区,位于武汉“8+1”城市圈内。距离武汉市仅有80公里,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武汉游客来这里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和沐浴温泉。
从大的旅游区域看,森林公园处于武汉——岳阳——九江三角旅游的中心部位,又是三国旅游线和三峡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从小的旅游区域看,森林公园是咸宁市旅游风景区的中心。东南部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誉全国的避暑胜地——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区;西南部有三国古战场——赤壁遗址和山水风光迷人的“千岛之湖”——陆水湖风景区。森林公园周边30公里范围内也有诸多享有盛名的景点:东有规模宏大的澄水洞地下国防工程;南有闻名全国的桂花公园;西有景色迷人的星星竹海;紧邻的有神秘诱人的太乙洞。同时由于近几年旅游的兴起,已经吸引到投资商在此进行项目投资。大型投资集团将在紧靠着潜山森林公园的用地内进行投资建设,这些旅游项目的兴起也会给森林公园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表3-5表3-5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指标评分标准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分值公园面积森林公园面积大于500公顷1旅游适游期旅游适游天数大于或等于240天/年1.5旅游适游天数在150天/年至240天/年1旅游适游天数小于150天/年0.5区位条件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城市)小于100公里,或以公园为中心、半径100公里内有1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或100公里内有著名的旅游区(点)2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城市)或著名旅游区(点)100—200公里1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城市)或著名旅游区(点)超过200公里0.5外部交通铁路50公里内通铁路,在铁路干线上,中等或大站,客流量大150公里内通铁路,不在铁路干线上,客流量小0.5公路国道或省道,有交通车随时可达,客流量大1省道或县级道路,交通车随多,有一定客流量0.5水路水路较方便,客运量大,在当地交通占有重要地位1水路较方便,有客运0.5100公里内有国内空港或150公里内有国际空港1内部交通区域内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具有游览的通达性1区域内交通方式较为单一0.5基础设施条件自有水源或各区通自来水,有充足变压电供应,有较为完善的内外通讯条件,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较好。1通水、电,有通讯和接待能力,但各类基础设施条件一般0.5注:各单项指标评分值累加得出风景旅游开发利用的评价值,满分值为10分。潜山森林公园紧靠市区,对外交通联系便捷。距京广铁路线咸宁火车站及107国道仅1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仅12公里,距长江深水码头40公里,距省会武汉市80公里,距岳阳市160公里,距九江市180公里。气候舒爽适宜潜山森林公园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加之园内林木茂盛,空气清新,富含负氧离子。因园区周围没有厂矿企业,绝少污染,大气质量上佳,均达到国家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园内自然环境清幽,不仅是盛夏避暑度假的天然场所,也是四季均宜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理想去处。基础设施良好森林公园内现有宽6米的林区公路13.9公里和纵横交错的游步道15公里。主要景区均通公路,公园大门至楠竹窝公路铺设了水泥路面,其它公路均为沙石路面。公园内部分景点已初具形态,并且水、电等基础设施也初具规模,经适当改造或完善,即可满足旅游需求。森林公园属于低山丘陵地貌,由潜山和王山寨2个山体组成,相距不到1公里,潜山最高海拔246米,王山寨最高海拔291.7米,最低海拔38米,相对高差253.7米。
森林公园处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260天。
公园内森林小气候特征明显,夏季林内温度要比林外低2—3℃
森林公园现有森林植被多为人工林,仍然保存着完好的原生植被——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森林覆盖率达95.6%。目前在公园潜山景区已有比较好的建设条件,并且部分景点已成形,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王山寨景区相对潜山景区而言建设条件比较薄弱,此次规划根据两个景区不同的发展条件制定出适合其自身的发展方向,使其相互补充,各具特色。总体布局森林公园的性质与目标公园性质与发展目标性质:以自然森林风光为特征,融城市公园、观光游览、探险健身、科普教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城郊生态森林公园,同时与其紧邻的旅游资源互为补充,打造咸宁地区旅游集群。表3-6潜山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表评价项目评价得分大气质量2地面水质量2土壤质量1表3-6潜山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表评价项目评价得分大气质量2地面水质量2土壤质量1负离子含量2空气细菌含量1.5合计8.5表3-7潜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表评价项目评价得分公园面积1旅游适游期1.5区位条件2交通条件2.5基础设施0.5合计9.0总体布局森林公园范围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根据其地理分布分为潜山与王山寨两块,总面积632.4公顷,其中潜山景区面积为362.6公顷,王山寨景区为269.8公顷。森林公园功能分区根据潜山森林公园的地形地貌特点,按其景观特色、景点类型、数量、品位、分布与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旅游市场的需求,以及未来开发游览的可能性与管理的科学性,按照《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分别对潜山和王山寨进行功能分区。潜山潜山景区靠近咸宁市区,并且针对目前为止咸宁市内没有一处城市公园的情况,在潜山景区内规划部分城市公园项目,使其兼具城市公园的功能。潜山按功能分区可以分为7个区,依次为:游乐区:此处是该景区作为城市公园的主要体现部分。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将其建设成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园。结合入口广场布置老年人活动场,儿童乐园等新增项目,同时保留现状可利用的项目。现状广场将其改造成桂花苑,现状古建改造为市民展览馆,文化长廊将其沿着山体适当延长。主要景点:入口广场、老年活动场、儿童乐园、桂花苑、文化长廊、市民展览馆桂竹园景区:目前该地已有桂竹园、百竹园,园内植物品种齐全,长势良好,并且景点已比较成熟,将其充分利用,打造别具一格的桂竹文化。所有的景点设计都围绕“桂”与“竹”展开。景点设计结合美学要求,追求其艺术性,给游人美好的精神享受。潜山功能分区图潜山功能分区图虎头蜂景区:该区有全景区最高峰-虎头峰。规划观景台,登山步道等,使游人感受登高望远的乐趣。该区景点主要体现历史遗存,充分挖掘人文历史与民间传说,开展探幽怀古的人文景观游览。以浓荫林木,峰回路转的自然风光为引导,将各景点掩映于山中,更体现其神秘与历史韵味。主要景点:观景台、虎头蜂、读书台、葛仙台、老虎岩、登山步道潜山总体布局图佛教文化体验区:潜山总体布局图休疗养区:该区位于景区深处,人工痕迹较轻,环境清幽,是度假休闲的良好场所。度假休闲定位为以中档消费为主,配以部分高档消费项目,提高游客的进入率。主要的项目有:桂竹山庄、跑马场,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山林景观区:结合地形与植物景观规划,规划游步道,开展森林植被科普游。主要景点:亚热带植物园、楮栲林、秋林爱晚、十里樱花自然生态保育区:重点开展一封山育林为主的自然生态保育工作,为提高潜山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创造有利条件,为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生态环境保障。王山寨潜山古寺效果图图潜山古寺效果图图按其功能分为六个区,依次为:鄂南野生动物园区:以展现鄂南地方特有的野生动物为主,适量引进部分外地观赏价值较高的动物。户外运动探险区:“原始、野趣、惊奇”是规划对这一片区的定位。通过原始木栈道、原始藤桥、生态步道、山林小木屋、攀岩等项目的设置,将这一片区打造成户外休闲爱好者的天堂。主要的旅游项目:露营地、拓展训练营、丛林游击营、户外探险之路。山地运动竞技区:结合目前国内山地休闲发展的趋势,规划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山地竞技运动项目的设置,将这一片区打造成华中地区著名的山地运动竞技场。主要的旅游项目:山地自行车营地、汽车越野营地、HASH运动基地、摩托车越野营地。王山寨功能分区图“碧泉湖”生态度假区:这一片为以狭长的山谷地带,通过筑坝蓄水,形成多级跌水水库景观,与周围的连绵青山相结合,使得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顺应国内“生态休闲”、“绿色度假”发展的大趋势,设计规划将“碧泉湖”度假区定位为一个“清新、幽静、惬意”王山寨功能分区图农田体验观光区:以农田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包括水稻田、玉米地、油菜地、花生地、花圃等,以田埂、水渠、花带间隔,形成丰富多彩的乡村农田景观,是游人体验农田耕作、农作物收获的集中场所。自然生态保育区:重点开展封山育林为主的自然生态保育工作,为提高潜山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创造有利条件,为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生态环境保障。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环境容量王山寨总体布局图王山寨总体布局图环境容量,即生态容纳量,是指在保证旅游资源环境质量不至于下降和生态环境不发生明显退化的条件下,一定时空范围内可容纳旅游者的数量与环境规模之间的适度量比关系。如果预测的森林公园容量与游客数相吻合,这个容量被称为合理环境容量或临界环境容量。预测森林公园环境容量旨在预警因过度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容纳太多旅游者)而导致的资源质量下降。一方面由于社会需求和经济利益驱使,力图使森林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达到100%,另一方面森林旅游资源的生态忍耐性又不允许太高利用率的过度开发。可见,应从生态效应、社会需求和经济效率等多方面来判定临界准则。生态效应准则,或称生态“忍耐性”准则它要求以维护森林旅游资源的价值和保护资源环境质量为前提,在预测环境容量时不超资源保存和环境质量保护的“忍耐性”。游客需求准则,或称游客“快适性”准则即预测的环境容量能充分满足旅游活动所必需的舒适、安全、快乐、卫生、便利等旅游需要。特别是预测指标应留有余地,以适应旅游高峰时节游客量大增的情况。经济效率准则,或称经济“盈利性”准则它主要体现森林旅游资源利用方式、利用强度和旅游产品产出供给费用变化,森林旅游资源的投入产出率是其表征指标。在一定范围内,森林公园容纳游客量愈大,其盈利性愈强;但当旅游资源利用强度超过一定水平,即游客量太大时,资源环境质量恶化,供给费用突变,以致失去可资利用的经济价值,盈利性反而下降。上述三个环境容量的预测准则表明:森林公园必须把森林旅游资源的数量和环境质量维持在一定的量能状态(合理容量范围),既能保证游客活动的“快适性”,又低于资源的“忍耐性”,才能保证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真正获得经济的“盈利性”。环境容量预测方法环境容量预测有地域面积法、卡口法、游览线路法等。潜山森林公园的游览方式以陆地游览(登山观光)为主。公园大部分地方属地形复杂、山高坡陡的森林景观,目前开发利用的有潜山景区,以及未被开发的王山寨景区均为陆地游览类型,所以环境容量主要采用线路容量法估算。估算指标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估算环境容量的科学的定量指标,本公园参考国内外一些主要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总体设计中采用的估算指标和游客流量数据,结合潜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程度和风景环境质量保护要求,以达到大致控制的目的。单位长度指标如下:①沿途景观价值较大,游步道较宽或平缓的确定为4.5米/人;②沿途景观价值较大,游步道较窄或较陡的确定为6.0米/人;③沿途景观价值一般,游步道较宽或平缓的确定为9.0米/人;④沿途景观价值一般,游步道较窄或较陡的确定为12.0米/人。合理环境容量估算结果潜山森林公园地理位置优越,有方便的交通,宜人的气候,故确定年可游天数为240天。日周转率根据各景区或游览点的具体情况分别确定。然后按下列方法分别计算各景区的环境容量。自然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此处所讲的自然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主要指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的主要依据是碳氧平衡理论。虽然对于绿地效益定量方面的研究,国外至今还没有提出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但是已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如1946年德国一科学家在柏林特维公园实验,认为人的呼吸加上燃料的燃烧,每个市民需要30-40平方米的绿地,才能保持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根据日本1971年报导: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中一天可吸收1吨二氧化碳,放出氧气0.73吨。江苏省植物研究所(1977)认为:如果以成年人每日消耗氧为0.75公斤,排出二氧化碳0.9公斤计算。则每人有10平方米的森林面积就可以消耗掉每人因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并供给所需要的氧气。生长状况好的草坪,每平方米1小时可吸收1.5克二氧化碳,每人每小时呼出二氧化碳38克,在白天,如有25平方米的草坪就可以把一个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根据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就首都绿化环境的标准为人均绿地60平方米为最佳居住环境。鉴于是风景区,为获取高的环境空气质量,并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保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所取指标高于联合国生物圈生与环境组织的规定,即为150平方米/人,规划区控制线总面积为632.4ha(潜山362.6ha,王山寨269.8ha),假设森林的覆盖率为95%,即拥有森林的面积为600.78ha。所以有:潜山:E=3626000平方米/150平方米/人=24174人/天王山寨:E=2698000平方米/150平方米/人=17987人/天即保持风景区内空气中碳氧平衡的最保守的游客容量约为42161人/天。游路法Ci=[M/m(1+ti/tf)]×D=[M/m(1+ti/tf)]×(Ti/ti)式中:Ci——日环境容量(人次);M——游道长度(米);m——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米);D——周转率;Ti——游道全天开放时间(小时或分钟);ti——游完全程游道所需时间(小时或分钟);tf——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小时或分钟);ti/tf——不完全游道系数(当为完全游道时,该值为0,tf视为无穷大)。根据上述预测方法,经统计汇总计算,景区环境容量如下:潜山环境容量为6651人/天,王山寨环境容量为3997人/天所以,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环境容量为10648人/天饱和环境容量:饱和环境容量为日环境容量扩大2.5倍所得,即:10648×2.5=21296(人次)超饱和环境容量:超饱和环境容量为日环境容量扩大5倍所得,即:10648×5=53240(人次)年环境容量:根据潜山森林公园的开发状况、游览天数、日周转率等综合考虑,公园的年环境容量为153.79万人次。游客规模预测客源市场分析客源构成近期客源主要以咸宁市区及周边城区的游客为主,同时附近在校大中专学生也占了很大比例;在年龄上多以中青年人为主,也有中小学生和银发族;远期随着自身条件的成熟及市场营销的成功,可以吸引到周边城市的游客,客源范围将大幅度扩大。旅游目的构成游客到森林公园的目的具有多样性,咸宁地区游客多以运动与休闲为主;外地客源主要以休闲和度假为主,同时也有教育性质旅游和体验大自然生活的体验游以及运动健身游等,另外还有少数游客是由于路过等原因在咸宁逗留。旅游方式构成从出游方式看,咸宁地区主要以独自出游占最大比例,其次是家庭和伙伴方式。近距离的出游主要和较亲近的人在一起同游;外地游客出行方式上自驾车出游的方式占了很大比重,从长远上看组团式参观访问的人数会逐年增多。旅游规模预测游客量预测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依据现状已有的基础数据资料,对未来游客量的测算,因为是对未来的预测,所以有着较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旅游规模决定着森林公园的建设规模和发展,旅游需求则是影响旅游规模发展和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的直接原因。森林公园客源市场的大小受诸多因素影响,但从根本上来看,主要受产生客源地的有效旅游购买力、经济距离、休闲时间和风景旅游地的吸引力等方面的影响。假设条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作如下假设: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过更新设计,完善基础休闲配套设施的建设,成为能够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的AAAA级景区;改善后的潜山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的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来咸宁旅游的游客的必往之地;每年365天中有效营业时间为240天;根据以上分析和近几年咸宁市旅游发展情况,结合国内同类型森林公园的发展经验,本设计以2007年20万人次的旅游规模为基数,前期递增率取15%,后期取12%进行规模预测。前期(2010年)旅游规模为:表5-1未来旅游接待情况预测表年份2007年表5-1未来旅游接待情况预测表年份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年数123456789年接待旅游人次(万人次)202326.430.4343842.647.753.6后期(2015年)旅游规模为:30.4×(1+12%)5=53.6(万人)可以推算出2008年及2015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接待的游客量情况如(表5-1)从表中可以看出,前期至2010年末,森林公园游客规模是环境容量的19.7%;后期至2015年末,森林公园的游客规模是环境容量的34.8%,表明潜山森林公园建成后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景点与游览线路设计景点设计针对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特点,景点设计在利用已有的景点设施、文物古迹、古树名木的基础上,进行修整完善;新设的景点以自然景观为主,突出自然野趣,雅俗共赏,挖掘文化内涵;景点布局突出主要景区、主要景物的景观特点,紧扣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题。公园共有各类景物景点33个,其中地文类3个,水文类3个,生物类6个,人文类21个。分景区景点设计如下:游乐园景区该区主要是为本地市民服务,由入口广场进入园区,由水体引导布置亭、廊,亲水平台等各种设施,整个空间做到疏密有度,有张有弛。主要的景点设施有:入口广场、亲水平台、枫叶亭晚、儿童乐园、桂花苑、市民展览馆、文化长廊。儿童乐园:儿童乐园内为儿童的身体和智力教育设置各类活动器械。活动内容设有儿童游戏场、冒险家乐园、旱喷泉等。在儿童乐园周围还设有父母看书、休憩场地。枫叶亭晚:老年人活动休息空间,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活动设施的休闲活动区,其中包括棋牌林荫广场,老年人活动中心、枫叶广场等景观。桂竹园景区该景区主要展现竹、桂文化。通过竹林与桂花的品种来划分不同的游览区域,使游人在游玩的同时增加对此类植物的认识。该区景点密集,通过游步道将各景点串联。竹:在原来竹林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一处以竹林景观为主,并提供休憩设施的安静之地,此处气氛以宁静、幽静为主。桂:引进桂花品种,通过对每个桂花品种进行挂牌的方式将其特征介绍给游人。密集主要的景点有:梅竹亭、方竹亭、百竹苑、二妃望夫、松竹亭、孟宗求笋、胸有成竹、桂竹亭、桂竹坊、百尺竿头。桂竹坊:桂竹坊位于整个景区的半山腰,设有餐饮设施、休闲茶吧、停车设施,形成集休闲、餐饮、游赏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景点。景区面积约16059平米。建筑、道路及设施均按设计要求以自然、山野、古朴为特色,建筑以当地民居为特色,表现手段追求朴实、纯真,体现功能与景观的要求。材料以竹为主,以体现地域风格。制作上讲求精细,忌粗制滥造。虎头蜂景区该区有全景区最高峰-虎头峰。规划观景台,登山步道等,使游人感受登高望远的乐趣。该区景点主要体现历史遗存,充分挖掘人文历史与民间传说,开展探幽怀古的人文景观游览。以浓荫林木,峰回路转的自然风光为引导,将各景点掩映于山中,更体现其神秘与历史韵味。在现有电视塔搭建观景台,内置高倍望远镜,可观天象、植物、动物等一切自然景观。在山顶平地修建休憩设施,供游人在此赏景停留。利用虎头蜂平地改建为平台,布置各种反映怀古情怀的小品,与这一区主体相呼应。主要景点:观景台、虎头蜂、读书台、葛仙台、老虎岩、登山步道佛教文化体验区潜山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至明代发展到九重十三殿,但于上世纪40年代被毁。为传承佛教文化并且结合旅游发展与游客的实际需要重建潜山古寺,恢复其磅礴气势,增强佛教氛围,吸引周边游客到此朝山拜佛,重塑潜山作为佛教名山的神韵。休疗养区该区位于景区深处,人工痕迹较轻,环境清幽,是度假休闲的良好场所。度假休闲定位为以中档消费为主,配以部分高档消费项目,提高游客的进入率。主要的项目有:桂竹山庄、跑马场,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桂竹山庄:桂花山庄位于休疗养区内部,辟有休闲农庄、餐饮及商业服务设施,另有一处农家乐,共同构成整个休疗养景区的服务中心,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会议、娱乐、休疗养、度假功能区。整个景点的设计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有重点和个性,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精细设计绿化管理用房、茶室、廊架等园林建筑小品,使之成为休疗养区中的点睛之笔。此外注重道路广场铺装材料多样化,追求色彩、质感的对比和统一,广场地面拼花图案美观大方。鄂南野生动物园区以展现鄂南地方特有的野生动物为主,适量引进部分外地观赏价值较高的动物。户外运动探险区:“原始、野趣、惊奇”是规划对这一片区的定位。通过原始木栈道、原始藤桥、生态步道、山林小木屋、攀岩等项目的设置,将这一片区打造成户外休闲爱好者的天堂。主要的旅游项目:露营地、拓展训练营、丛林游击营、户外探险之路。山地运动竞技区结合目前国内山地休闲发展的趋势,规划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山地竞技运动项目的设置,将这一片区打造成华中地区著名的山地运动竞技场。主要的旅游项目:山地自行车营地、汽车越野营地、HASH运动基地、摩托车越野营地。“碧泉湖”生态度假区这一片为以狭长的山谷地带,通过筑坝蓄水,形成多级跌水水库景观,与周围的连绵青山相结合,使得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顺应国内“生态休闲”、“绿色度假”发展的大趋势,设计规划将“碧泉湖”度假区定位为一个“清新、幽静、惬意”的滨湖休闲度假旅游区。农田体验观光区以农田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包括水稻田、玉米地、油菜地、花生地、花圃等,以田埂、水渠、花带间隔,形成丰富多彩的乡村农田景观,是游人体验农田耕作、农作物收获的集中场所。游览线路设计游览方式根据潜山森林公园的景观特点,游览方式为陆游,主要为步行或车步结合游览。游览组织游览组织在设计顺序科学、节奏鲜明、便捷安全的游览线路的同时,还应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及潜山森林公园的景观特色,设计推出一些专题游览和特色游览项目,以激发游人游兴,发挥森林公园的多种功能,取得良好的效益。针对公园的实际情况,可推出如下项目:科教科普游:利用森林本来植被及所建的植物博物馆馆,通过标本、图文资料、导游讲解等形式,激发游客回归自然、保护森林的热情。浮盖山群石垒叠的奇特地貌,以及园内地质、水文、气象等方面,也可进行科考科普专题游览。人文历史游:利用潜山古寺及虎头峰景区读书台等悠久的历史和荟萃的人文进行人文历史专题游。不仅使游客增加对当地文化的了解,而且能提升森林公园品位。休闲度假游:利用公园的桂竹山庄、碧泉湖度假村开展休闲度假游,以舒适宜人的气候及秀美的自然景色吸引游人。采摘品尝游:在王山寨“农田体验观光区”内开展。野营野炊游:在王山寨户外运动探险区的露营区开展。野外挑战游:在王山寨山地运动竞技区展开,此地规划多种野外运动项目,包括山地自行车、汽车越野、HASH运动基地。游览线路设计考虑到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由潜山、王山寨两个相对独立的景区组成,所以各自的旅游项目按组织游览线路。潜山:一日游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入口→游乐区→桂花苑→市民展览馆→文化长廊→桂竹园景区→桂竹坊(中餐)→观景台→虎头峰→缆车→潜山寺→停车场公园入口→游乐区→桂竹园→植物博物馆→野营区(中餐)→十里樱花→潜山寺→停车场二日游公园入口→游乐区→桂花苑→市民展览馆→文化长廊→桂竹园景区→桂竹坊(中餐)→植物博物馆→桂竹山庄(住宿)→十里樱花→潜山寺→缆车→虎头峰→读书台→老虎崖→公园入口王山寨:一日游王山寨景区入口→鄂南野生动物园→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午餐)→王山寨峰顶→下山步道→碧泉湖度假村(晚餐)→停车场王山寨景区入口→户外探险之路→野营区王山寨景区入口→户外运动探险区王山寨景区入口→山地运动竞技区王山寨景区入口→鄂南野生动物园→农田体验观光区二日游王山寨景区入口→鄂南野生动物园→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午餐)→王山寨峰顶→下山步道→碧泉湖度假村(住宿)王山寨景区入口→山地运动竞技区→碧泉湖度假村(住宿)王山寨景区入口→户外运动探险区→碧泉湖度假村(住宿)植物景观设计设计原则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现有森林植物为基础,保护和改造相结合,以优美的森林环境衬托奇峰异石,溪潭飞瀑,提高森林的景观效果。保护森林植被的原始状态,体现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特色。突出森林的林相和季相的景观效果。既体现出森林植被的多样性,又突出局部植物景观特征。总体上注意点、线、面相结合,合理配置,丰富森林公园的空间美感。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树种以优良的乡土树种、常绿树种、有明显季相变化和芳香味树种为主,兼顾一般。植物景观设计面上植物景观设计构建森林生态景观效果首先是保护好现有森林,公园内所有森林严禁采伐。通过封山育林、护林,有意识的人为干涉,使公园内植物群落符合本地带的特征,在改造过程中特别注意要符合生物`多样性原理。处理好森林公园内景观本底、斑块、廊道三者之间的合理关系,也就是说要使森林植被群落与建筑物、水体、道路等之间关系合理化,逐步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丰富森林形态景观效果为充分考虑森林公园生物链的平衡及物种的多样性发展,不管是出于森林防火考虑,还是从景观美学角度出发,对于公园内林相较差、生长不好的马尾松和杉木纯林都需要逐步地进行小范围的林分改造,增加阔叶树种、色叶树种,可混交一些树形优美的风景树种,如樟科、木兰科、壳斗科树种,并点缀观花、观叶、观果的灌木和花卉,使森林景观增添色彩,增加层次感。线上植物景观设计透漏留韵道路两侧常绿树与落叶树合理搭配,并配置常绿灌木和花草,或疏植枝叶疏朗的乔木树种形成封闭、半封闭及开放的景观空间,留出“风景窗”,形成“一川佳景疏帘外”的景观韵味。显隐有致新建道路两侧路基部分露黄土地段,要密植常绿灌木、藤本和花草。随道路曲直变化,配置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树木和花灌,以简胜繁。不仅要有雄伟挺拔、浓郁如盖的感受,也要有相素洗炼,淡雅耐看的效果,以求通透与蔽荫兼具,显与隐并存。点缀庇荫游步道两侧的绿化,应充分利用现有森林风景资源,采用自然式配置遮荫林,对周围有碍观瞻的枯草和杂灌要予清理,因势利导点缀一些花灌木,突出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自然入画公园境内分布的水体,在改造、营建景观过程中尊重自然,科学的引导、开发,早湖堤上种植桃、柳、水杉等姿态飘逸、色彩艳丽的树种;在堤下种植枫香、赤楠、紫藤等以遮盖泥石裸露部分,达到湖岸、碧水、绿树、白云、蓝天、倒影共处的如诗似画的景观效果。玉带临风根据森林防火需要,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强、耐火性好、萌芽率高、树形飘逸的防火树种营造防火林带,林带设计要连贯而顺畅,使远眺能达到玉带临风的景观效果。点上植物景观设计点上植物配置以观赏植物为主,结合各景区、景点的环境特点,立体构景,遮角挡丑,以相同植物、散植和独植为主。风景林绿化设计风景林包括桂竹园、桂花园、百竹园、枫树林、毛竹林、槠栲林、金钱松林等,它们都是共同组成森林公园景观的亮点;在植物选择上选择生长能力旺盛、抗病能力强、观赏性强的优良品种,使之成为森林公园的亮点景观。主要选择树种有:毛竹、桂花、槠栲、枫树、金钱松等。景点绿化设计景点绿化有:二妃望夫雕塑、方竹亭、松竹亭、古寺、百尺竿头、胸有成竹、孟宗求竹、梅竹亭等;设计因景而异、因地制宜、与环境融为一体与紧扣主题、与主题景点相吻合、起到加强和烘托作用;基调树种有斑竹、方竹、松、柏、桂花、银杏、梅花等。如古寺周围应配置罗汉松、竹柏、佛肚竹、罗汉竹等烘托寺庙气氛,寺旁可种植银杏、金钱松等庭院树种。旅游接待区绿化设计旅游接待区有桂竹山庄、农家乐、度假村、商亭、停车场、等;植物设计上采用自然、生态式设计、植被配置要与建筑物协调,能使游客体验生态、回归自然的的度假之旅;基调树种有樟树、马褂木、合欢、桂花、竹子等。如桂竹山庄,以桂和竹(可选择紫竹、斑竹、青皮竹、粉丹竹、观音竹、杂杆竹、小琴丝竹等观赏竹)为基调树种,配以草坪和低矮花灌木。每栋建筑物的庭院绿化应各具特色,可以分别命名为“金竹苑”、“紫竹苑”、“金桂苑”、“银桂苑”、“丹桂苑”等。建筑物之间连接走廊也可以建成“竹子长廊”、“葡萄长廊”等;公园内各停车场的植物配置,根据具体的地形、地势配植樟树、榉树、马褂木、桂花、香泡等树种,形成疏林停车场。出入口绿化设计出入口包括主出入口及各次出入口;采用人性、生态式设计、选择观赏性强的植物种类,注重季相变化、使之四季常绿、花开四季;主要树种有樟树、桂花、杜英、银杏、樱花、毛竹等。滨水绿化设计滨水有碧泉湖、桂花山庄水系及主入口水系;设计上充分结合水的特性及植物的特有优势、以垂柳、水杉、乌桕、樱花、荷花、睡莲等植物为主,从平面、立面、空间、时间、倒影等营造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基调树种有垂柳、睡莲、荷花、水杉、乌桕、樱花、茶花、绣球竹子等。季相植物选择植物种类丰富多彩,随着时间的变化出现不同的生理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所以在植物选择上不但要适地适树、更要适时适树,使整个森林公园随着季相变化而呈现不同的景观。各季相主要树种有:春景基调品种:樱花、檫木、白玉兰、碧桃、李、海棠、迎春、紫荆、映山红、栀子、月季等。
夏景基调品种:广玉兰、马褂木、杜英、四照花、樟树、苦槠、木荷、银杏、杨梅、石榴、合欢、棕榈、紫薇、木槿、芭蕉等。
秋景基调品种:桂花、树、金钱松、枫香、五角枫、鸡爪槭、乌桕、黄连木、山楂、火棘、野菊花、金盏菊等。
冬景基调品种:马尾松、竹、梅花、山桐子、茶花、柿树、南天竺等。
主要观赏彩叶树种:枫香、黄栌、美国红枫、五角枫、三角枫、鸡爪槭、乌桕、重阳木、树、蓝果树、紫叶李、紫叶小檗、紫叶矮樱等。主要藤本植物:长青藤、紫藤、南蛇藤、油麻藤、金银花、野蔷薇、凌霄、爬山虎、薜荔等地被植物:栀子、映山红、油茶、蕨类、菊类、狗牙根、假俭草、莎草、万年青、箬竹等。保护工程设计设计原则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必须注重风景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森林公园保护工程必须遵循下列原则:认真贯彻《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及国家和湖北省有关的条例、规定、标准。根据森林公园环境资源现状及森林公园建成后对环境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森林公园环境保护规划。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并把保护放在首位,确保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保护工程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区特点进行设计。设置保护工程设施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建立森林公园保护的规章制度和条例,向公园周边居民和游客广泛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和周边居民的法制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生物资源保护根据保护工程设计原则,针对公园内生物资源及其保护现状,采取如下保护措施。森林防火在公园入口处和公园与周围村民居住区的交通路口,设置护林防火点,对非旅游人员进行入园限制。在主要交通游览道路、入口处和重点防范地带,设置护林防火宣传告示牌。增加防火道密度,在马尾松和杉木纯林面积大的地方,应根据自然地形,加大防火道密度。结合路网、游步道,进一步搞好林火阻隔系统的建设。建立森林防火监测系统,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提高扑火队伍的专业水平,加强火源管理,配备有关的通讯及消防设备。森林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坚持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的综合治理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严格种苗、花卉的检疫制度,对引进的林木种子、绿化苗木和花卉要进行检疫,杜绝危险性病虫害进入森林公园内。野生动物保护森林公园建设不得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游步道设计要避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森林公园内禁止捕措野生动物和其它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封山育林、护林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护林,强化林地和林木的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禁止一切毁林行为。在建设过程中,要保护植物种群,不得随意采伐。公园内禁止放牧,避免牲畜对植被的破坏。景观资源保护对于自然景观资源要按大自然原有的面貌保护下来,不得随意改造,不得增添和破坏原有的自然风貌。对历史人文景观资源要按历史原状保护下来。如破坏的部分,可以暂不修复;如决定修复,要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如破坏太多,或仅存遗址(迹),则必须保护其遗迹和遗址,不得占用或另作其它基建用地。禁止在森林公园内乱搭乱建与自然景观不协调的建筑物,对现存的不合理建筑物,必须以总体设计为依据,尽量拆除或移位,或适当整修后保留。岩石是潜山森林公园开发利用的自然景观之一,严禁在岩石上乱刻乱画。古树名木既是珍贵的文物,又是潜山森林公园内主要景观之一,应重点保护,严禁采伐或迁移,不准乱刻乱画,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其正常生长。严禁在开发建设中对山谷、山体等自然景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户口挂失委托书范本3篇
- 山塘承包协议合同模板3篇
- 厂房买卖合同全解析3篇
- 出版社市场营销专员聘用合同3篇
- 公司股东借款的利息条款3篇
- 安全校园建议为引3篇
- 学生犯错后如何写保证书3篇
- 优化看守所提案3篇
- 发型师比赛合作协议3篇
- 互联网公司采购合同的索赔流程3篇
- 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2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云南大学
- 《政府采购管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500字
- 糖尿病护理查房提出问题
- 回收设施布局与优化-深度研究
- 2024年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微专题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析版)
- 分析化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5年中考一模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 森林无人机灭火技术集成-深度研究
- 股份转让协议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