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 7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57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64 4 围 96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105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126预防 126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166 附图1、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1:10000)附图2、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附图3、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1:10000)附图4、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1:10000)附图5、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1:10000)附图6、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1:10000)2、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3、公众参与调查表1、委托书,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2021.9.92、关于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与榆林市榆阳区沙炭湾煤矿兼并重组的复函(陕发改能煤炭函[2021]479号),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4.133、白鹭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陕西省自然资源厅,2019.7.294、沙炭湾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陕西省自然资源厅,2016.12.95、关于《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的函(陕矿评利用函[2021]24号),陕西省矿产资源调查评审中心,2021.10.226、关于《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复函(陕自然资矿保备[2021]38号),陕西省自然资源厅,2021.8.247、白鹭煤矿国有土地使用证,榆林市人民政府,2010.8.208、沙炭湾煤矿国有土地使用证,榆林市人民政府,2003.9.810、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监管协议,榆林市国土资源局榆阳分局、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榆林分行签订,2019.12.311、煤矸石综合利用协议,白鹭煤矿与榆林基泰阳光发电有限公司签订,2008.8.212、矿井水检测报告,榆林市常青环保检测有限公司,2021.3.1513、关于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承诺的函,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2021.914、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关于成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领导小组的通知,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2021.9.2015、购土协议,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与牛家梁镇常乐堡村签订2021.11.2316、市县自然资源局现场考察意见表17、专家现场考察意见表审查意见19、编制单位内审意见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前言一、任务的由来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城东北约17km处,行政区划属榆阳区牛家梁镇所辖,地理坐标在北纬********~********,东经********~********之间。2015年3月,《沙炭湾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审查通过,适用期为5年(2015年~2019年),方案已到期。由于沙炭湾煤矿自2009年起一直处于停工停产状态,未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019年6月,《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审查通过,适用年限为5年(2019年~2023年)。2021年4月13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与榆林市榆阳区沙炭湾煤矿兼并重组的复函》(附件2),同意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与榆林市榆阳区沙炭湾煤矿兼并重组,保留白鹭煤矿,关闭沙炭湾煤矿。2021年6月,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编制完成了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陕自然资矿保备[2021]38号);2021年10月,编制完成了《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陕矿评利用函[2021]24号),设计生产规模为1.20Mt/a。等均发生变化,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土地复垦条例》、自然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原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土资规[2016]21号)、原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陕国土资环发[2017]11号)、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自然资矿函[2020]45号)关于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有关要求,2021年9月,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委托我公司编制《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附件1)。二、编制目的1、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规范煤炭开采,避免资源浪费、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有效解决煤炭开发过程中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及土地损毁,保护》。2、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科学规划、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可行”的原则,保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的落实,切实做到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加快实施矿区绿色矿山建设。3、通过预测煤矿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合理规划设计,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减缓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资源。4、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落实情况提供依据。三、编制依据(一)委托书《委托书》,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2021年9月。(二)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年3月19日通过,2009年8月27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通过,2014年4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号,2010年12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通过,20186、《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2004年3月1日;9年7月24日;8、《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陕西省常务委员会,2004年8月3日修;9、《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2011年1月8日修订;10、《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17年9月29日经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2017年7月16日修订,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14年7月29日修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13、《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第592号令,2011年5月3日;7月24日修订;15、《陕西省实施《土地复垦条例》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第173号令,2013(三)政策性文件1、《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日;2、《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2017年1月3日;3、《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2017]11号),2017年2月20日;4、关于印发《陕西省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国土资发[2017]19号),2017年4月;5、《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2017年56、关于印发《陕西省省级发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审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2017]18号,2017年4月13日);7、《关于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的通知》,陕国土资发[2017]39;8、《关于做好煤矿地下水监测工作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2018]7号),20189、关于印发《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实施办法》的通知(陕国土资发[2018]92号),2018年7月12日;10、《陕西省首批矿山地下水监测井建设指导方案》,陕西省国土资源厅,201811、《关于进一步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实施办法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2018]120号),2018年10月23日;12、关于印发《陕西省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陕自然资规13、《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异常名录管理的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14、《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做好2019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陕自然资发[2019]15号),2019年4月18日;15、《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技术要求与验收办法》的通知,(陕自然资规[2019]5号),2019年12月30日。16、《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自然资规[2019]6号);17、关于印发《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调查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陕自然资修复发[2020]24号);18、《关于加块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落实和基金提取使用的通知》(陕自然资发[2020]57号);19、关于印发《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规划》的通知(陕自然资修复发[2020]23(四)技术规范与标准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33-2011);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原国土资源部,2016.12);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煤行管字[2017]4、《保水采煤技术规范》(DB61/T1295-2019);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6、《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T50021-2001);9、《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10、《地质灾害排查规范》(DZ/T0284-2015);11、《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12、《地下水监测规范》(附条文说明)(SL183-2005);1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DZ/T0064.2-1993);1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5、《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516、《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1044-2014,2017年版);17、《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TD/T1031.1-2011);18、《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3部分:井工煤矿》(TD/T1031.1~7-2011);19、《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规程》(TD/T1049-2016);20、《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21、《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TD/T1044-2013);2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23、《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TD/T1038-2013);24、《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TD/T1039-2013);25、《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TD/T1040-2013);26、《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27、《农用地定级规程》(GB/T28405-2012);28、《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1634-2008);29、《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30、《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31、《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32、《陕西省造林技术规程》(DB61/T142-2003);33、《黄土高原适生灌木栽培技术规程》(SL287-2003);3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GB6000-1999);3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2018);36、《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5-2018);37、关于《陕西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陕西省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等计价依据的批复,陕发改项目[2017]1606号;38、财政部、原国土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五)技术资料1、《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10月;2、《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2021年7月;3、《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2021年6月;64、《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整合区)补充勘探地质报告》,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2020年11月;5、《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6、《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2018年11月;7、《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15年;8、《榆林市榆阳区沙炭湾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榆林市榆阳区沙炭湾煤矿,2013年20月;J49G039030、J49G039031),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榆阳分局,2018年12月变更调查(收集日期:2021年9月9日);10、煤矿提供的其他技术资料。四、方案适用年限根据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提供的《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可采储量为30.426Mt,矿井生产能力为1.20Mt/a,储量备用系数取1.3,剩余服务年限约19.5年。考虑到矿山剩余服务年限(19.5年)、煤矿稳沉期(1年)、植物管护期(6年),本方案服务年限为26.5年。方案编制基准年为2021年,方案实施基准期以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告之日起算。当超出本方案服务年限时应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由于白鹭煤矿(兼并重组)将采用保水采煤法、条带充填回采工艺,在开采之前将就本矿井采煤方法及工艺进行专项深入研究,编制采煤方法专项研究报告,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如开采方法及其批复确定的矿井开采方法与本方案提供的采煤方法发生变化时,或当煤矿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时,应当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五、编制工作概况(一)工作程序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按0-5-1框图程序进行。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7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资源等调查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编写和图件编绘图0-5-1工作程序框图(二)工作方法及工作量根据国务院令第592号《土地复垦条例》、自然资源部第5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中确定的方案编制工作基本要求,工作中首先明确工作思路,熟悉工作程序,确定工作重点,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在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开发利用方案,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土地损毁情况预测;然后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确定评估范围及复垦目标、划分评估级别及复垦责任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措施和工作部署,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制定监测方案并进行工程设计、工程量测算,并进行经费估算和效益分析。(1)资料收集与分析我公司接受委托后,成立项目组,与矿山企业沟通并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分析资料,了解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和矿山开采工程分布及特征,初步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估的范围、评估级别等;收集地形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图件作为本次编制工作的底图及野外工作用图;分析已有资料情况,确定需要补充的资料内容;初步确定现场调查方法、调查线路和主要调查内容。(2)野外调查在野外地质环境调查过程中,积极访问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以及村民,调查主要8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及分布状况、煤矿开采已损毁土地情况及拟开采区土地利用情况,调整室内初步设计的野外调查线路,进一步优化野外调查工作方法。为全面了解矿区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及权属问题,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野外调查采取无人机航拍遥感调查、线路穿越法和地质环境追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航拍;采用1:10000井上下对照图做底图,参考地形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图件,对地质环境问题点和主要地质现象点进行观测描述,调查其发生时间,基本特征,影响程度,并对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点和地质现象点进行数码照相和GPS定位;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挖掘土壤剖面,并采集相应的影像、图片资料,做好文字记录。(3)室内资料整理在综合分析既有资料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要求,编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以图件形式反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土地损毁情况的分布、影响程度和治理工程部署。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项目组在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工作,于2021年9月20~30日组织人员开展现场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情况调查与资料收集,随后进行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制。完成的工作量详见表0-5-1。表0-5-1实地调查完成工作量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1调查面积km2k11.522评估面积km2k703调查线路kmk4调查点地质环境点个5共72个地形地貌点个4地质灾害点个9含水层调查个3水土污染点个4人类工程活动调查个2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点个9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面工程(压占已损毁土地)调查点个3沉陷已损毁土地调查点个土壤剖面调查个45数码照片张6视频录像min7收集土地利用现状标准分幅幅41:1万8收集资料(报告)份89发放公共调查表张40收回40张确定复垦区面积hm2h确定复垦责任面积hm2h(三)方案可靠性承诺编制本方案所需的文件资料及数据全部来源于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矿山企业对所提供的资料及数据负责,并出具了承诺书,承诺对所提供资料及相关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及结论可靠性负责。野外调查数据及资料来自于项目组实地野外调查,编制单位承诺对本方案中野外调查相关数据真实性、科学性及结论可靠性负责。本报告收集资料及现场调查成果满足方案编制需求。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简介(一)矿山基本情况采矿权人: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矿山名称: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项目地点:榆林市榆阳区开采矿种:煤开采层位:3号煤层开采标高:1062m-1100m开采方式:地下井工开采生产规模:120万吨/年矿区面积:5.3887km2,变更为9.7648km2服务年限:1995年建成生产至今,剩余服务年限19.5年。(一)地理位置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城东北约17km的牛家梁镇常乐堡村、盘云界村及牛家梁农场交界处,行政区划隶属榆阳区牛家梁镇,地理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在北纬********~********,东经********~********之间。(二)交通情况区内交通以公路为主,榆西路(旧榆林-神木公路)从矿区西部通过,榆乌路(S302)与榆西路相接,向西南约20km与西(安)—包(头)公路相接,神(木)—延(安)铁路从矿区西约10km处通过,距牛家梁铁路集装站15km,矿区周围有榆林榆阳机场、鄂尔多斯机场,均开通了与西安、北京、上海、太原、银川等大城市的航线。故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图1-1-1交通位置示意图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根据《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区范围由10个拐点圈定,面积9.7648km2,设计生产规模1.20Mt/a。坐标兼并重组后的煤矿北与杭来湾井田、十八墩煤矿(关闭)、六墩煤矿(关闭)、七山煤矿(关闭)、郝家梁煤矿相邻,西与大梁湾煤矿、常乐堡煤矿相邻,南与鑫源煤矿(关闭)相邻,东南与尚合井田(尚未建设)相邻。与周边煤矿的位置关系见图表1-2-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2000国家坐标)点号坐标(X)坐标(Y)点号坐标(X)坐标(Y)162738495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图1-2-1白鹭煤矿(兼并重组)与相邻井田位置关系图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2021年10月,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了《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21年10月22日该方案通过审查(陕矿评利用函[2021]24号)。目前,煤矿按照采矿许可证划定的范围及规模正常开采,后期将按照兼并重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在原沙炭湾煤矿工业场地设置充填站,进行充填开采。现概述如下:(一)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矿山设计生产规模为1.20Mt/a,地下开采煤,属大型矿山。程布置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现有地面工程有主井工业场地(原白鹭煤矿工业场地)、进场道路、副井工业场地(原沙炭湾煤矿工业场地)、炸药库、炸药库道路;在建工程为矿井水处理厂二期位于主井工业场地内,拟建工程为充填站位于副井工业场地混结构建筑,基础为毛石条基,埋深小于1.5m,硬化地面结构一般为砂石地面和混凝土地面,厚度约15cm。地面总布置见图1-3-1,积见表1-3-1。主井工业场地平面布置见图1-3-2。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图1-3-1地面工程总平面布置图(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图1-3-2主井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图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表1-3-1地面建设工程占地面积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主井工业场地hm2h60灌木林地、设施农用地、村庄、采矿用地2进场道路hm2h公路用地3炸药库hm2h0.53有林地4副井工业场地hm2h水浇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它林地、其他草地、村庄、采矿用地5炸药库道路hm2h0.23灌木林地、其它林地、设施农用地合计hm2h33.66说明:输电线路基础为水泥电线杆,单杆占地约0.1m2,总占地约5m2。(1)主井工业场地及进场道路主井工业场地,即白鹭煤矿工业场地(照片1.3-1)位于矿区西北部白路峁以西,占地面积约为16.60hm2,由工业场地、井巷工程、地面生产系统及配套辅助工程组成。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性质,将工业场地划分为四个功能区:主井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行政福利区、风井生产区及临时工业占用区。主井生产区位于该工业场地的东北部,该区主要布置有主斜井、副立井、风立井、选煤楼、回车场、地磅房、运煤系统、机修间、材料库、联合建筑等工程设施。辅助生产区位于工业场地中部,主要布置有浴室房、修理车间、综采设备库、材料库、胶轮车库等。生活污水处理厂、矿井水处理厂、矿井水处理厂二期布置在工业场地北部,机修车间布置在行政福利区与主井生产区之间,材料库分布在工业场地中部,10kV配电室布置在工业场地的西部。矿井行政福利区位于工业场地西部,主要布置有办公楼、职工餐厅、多功能厅、职工宿舍等建筑物组成。布置紧凑有利于生产管理,在空闲场地布置花圃草地,道路两旁种植树木,使之形成清洁、美观、宁静的场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该区设施已全部建成。风井生产区位于主井工业场地南部,布置的主要建筑设施有通风机房及其配电临时工业占用区该区主要为白鹭煤矿用于煤矿后勤蔬菜种植大棚及牲畜养殖区,位于工业场地东侧与炸药库之间的宽缓地带。进场道路由原乡村道路改建,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宽5m,路基宽(2)炸药库及炸药库道路炸药库(照片1.3-2)位于工业场地东北部,距离工业场地500m处的白路峁东侧,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占地面积约0.53hm2,该场地用于储存火药和雷管,矿山闭坑以后将对炸药库进行复垦,移交盘云界村村民。炸药库道路(照片1.3-3)距工业场地直线距离约130m左右,路面结构为泥结碎照片1.3-1主井工业场地(镜向NE)照片1.3-2炸药库(镜向NE)照片1.3-3炸药库道路(镜向NE)(3)副井工业场地副井工业场地,即原沙炭湾煤矿工业场地(照片1.3-4),位于主井工业场地西北约700m,由于停产多年场内副立井已经废弃,主斜井暂时封闭,回风立井仍在工作。兼并重组后,启用主斜井(改造为副斜井)、回风立井(2号回风立井)。拟建充填站位于沙炭湾原工业场地内,新建设施主要包括:矸石堆棚、矸石破碎车间、破碎车间除尘系统、入末矸仓皮带廊、末矸仓、进充填楼皮带廊、充填楼、充填大厅、管阀室、粉料仓、集控与实验楼、配电室、蓄水池、空压机房等生产建(构)筑物。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照片1.3-4副井工业场地(镜向NE)(4)电源主井工业场地现有10kV变电所一座,两回供电电源线路,一回引自榆林化学乾电厂110/10KV变电站,另一回引自麻黄梁110/10kV变电站10kV系统母线段,采用两回LGJ-185型架空线路引至主井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线路长度分变电站10kV系统母线段(照片1.3-6)。照片1.3-510kV供电电源线路(镜向N)照片1.3-6副井工业场地配电室(镜向N)(5)水源矿井生活用水水源为工业场地内的深水井,生产及消防用水水源为处理后的矿井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二)矿山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本次白鹭煤矿兼并重组后可采储量为30.426Mt,设计生产能力为1.20Mt/a,储量限为19.5a。(三)采矿工程本矿可采煤层为3号煤层,厚5.28~8.06m。采方式本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拓方式矿井兼并重组后采用斜井+立井开拓方式,主井工业场地内布置有三条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副立井和1号回风立井,其中主斜井承担主提升任务,兼做进风及安全出口,副立井承担运人、材料运输任务,兼做进风,1号回风立井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做安全出口;副井工业场地内布置两条井筒,分别为副斜井(原主斜井改造)、2号回风立井,其中副斜井承担大件设备运输任务,兼做进风及安全出口,2号回风立井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做安全出口。表1-3-2井筒特征一览表井筒特征主斜井副立井1号回风立井副斜井2号回风立井1井口坐标2井口标高(m)1223.601223.601228.2196.353井筒方位角(°)2254井筒倾角(°)909020905井筒斜长(m)6533806垂深145.57净断面积(m2)17.8.6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图1-3-3开拓系统平面及开采规划图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0图1-3-4开拓系统剖面图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1巷布置本次兼并重组利用原白鹭煤矿现有系统开采沙炭湾煤矿范围内资源。对于一盘区,延伸西翼大巷至钻孔ZK2148附近,平行北部边界布置一组盘区巷,分别为一盘区带式输送机巷、辅助运输巷和回风巷;针对二盘区,延伸北翼大巷组至二盘区北部可采区域边界,其中北翼/一盘区带式输送机大巷和北翼/一盘区回风大巷沿煤层顶板布置,北翼/一盘区辅助运输大巷沿煤层底板布置。5、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白鹭煤矿(兼并重组)以采空区及开采区域为界,将剩余可采区域位置划分为两盘区,西南部为一盘区,中北部为二盘区。本矿井位于水源准保护区范围内,根据保水要求,本矿井采用充填开采方式,根据矿井生产能力,需布置两个盘区同时开采才能保证矿井生产能力,故一盘区和二盘区同时开采。一盘区内开采为后退式顺序开采,工作面开采为后退式。二盘区内开采为前进式顺序开采,工作面开采为后退式。1.盘区工作面接续一盘区:回采工作面沿倾向布置,后退式回采,即由井田边界向大巷推进。一盘区工作工作面接续30101→30102→30103→30104→30105→30106→30107→30209→30210→30211→30212→30213→30214。二盘区:回采工作面沿倾向布置,后退式回采,即由井田边界向大巷推进。二盘区工作工作面接续30201→30202→30203→30204→30205→30206→30207→30208→30215。开采接续见表1-3-3。表1-3-3各采区开采接续表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2白鹭煤矿为生产矿井,采用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垮落法管理顶板。白鹭煤矿兼并重组后,主要可采区域位于红石峡水源准保护区内,根据《保水采煤技术规范》,涉及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及地表水体,属于水资源保护目标层(体)。严格要求导水裂缝带高度不得波及松散层底部黏性土隔水层,即新近系静乐组红土隔水层。为保护水源不受破坏,将采用保水采煤法、条带充填回采工艺。7、工作面参数结合煤层厚度(平均煤厚)、采煤机运行宽度、巷道合理支护宽度及便于后期充mm度120m,年推进为保证开采后顶板不垮落,必须留设有足够的煤柱,设计按4个条带为一个区段,为26m。在条带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配套在顶板敷设排气管和注浆管,回采结束后,对条带工作面两端进行密闭支护,同时将工作面注浆管与回风顺槽内注浆管路连接,开始注浆充填。为保证注浆效果,结合所选注浆材料,采用分时段一次注浆,通过预留孔时刻监测,确保充填效果。8、安全煤柱留设原沙炭湾煤矿在榆西路(旧榆神公路)留设70m保护煤柱,长城留设90m保护煤柱,水库留设80m保护煤柱,采空区留设20m保护煤柱,大巷两侧及大巷之间各留设40m煤柱,井田边界煤柱按20m留设,盘区煤柱按20m留设。原白鹭煤矿工业场地留设100m保护煤柱,长城留设120m保护煤柱,十八墩水库、原基泰阳光发电厂留设85m保护煤柱、采空区留设20m保护煤柱,在大巷两侧及大巷之间各留设35m煤柱,井田边界煤柱按20m留设。兼并重组后,在工业场地留设100m保护煤柱,古长城留设120m保护煤柱,水库留设80m保护煤柱,榆林化学乾元能化公司(原基泰阳光发电厂)留设86m,榆神公路留设90m保护煤柱,大巷单侧留设40m保护煤柱,井田边界内侧留20m保护煤柱。煤柱位置见图1-3-3。(四)固体废弃物与污废水排放和处置体废弃物(1)矸石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3矿山生产期间,井下掘进矸石量为0.6万t/a,全部充填井下废弃巷道,不出井;地面筛分系统产生矸石量为0.30万t/a,全部进行综合利用,供发电厂综合利用(附矿井采用保水采煤法,充填回采工艺后,矸石作为充填材料全部利用,处置率(2)生活垃圾全矿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23.81t/a,采用集中收集、定期运往市政垃圾处置场堆放。2、污废水排放及处理矿山生产过程中,污废水来源主要为井下排水及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水。其中,矿井的生产、生活污水量为291.4m3/d。井下排水量为:矿井正常涌水量433m3/h,最大涌水量480m3/h。工业场地目前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量为40m3/h,采用A2/O工艺进行二级生化加深度处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利用水量为276.8m3/d。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2002)中城市绿化的水质标剩余水量作为周边山区生态恢复用水。矿井水处理厂一座,处理规模为800m3/h;处理厂内设置4台高效旋流净化器,实现快速连续高效处理。处理后的水质满足《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16中规定的井下消防洒水水质标准。处理后全部回用,其中:生产用水量为148.0m3/d,井下消防洒水用水量为1208.4m3/d。剩余水量供至榆林化学乾元能化公司发电厂,作为电厂生产用水。矿井水处理厂二期正在建设,处理规模为800m3/h,未来部分矿井水用于井下充填,剩余部分排放至疏干水管网。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由白鹭煤矿和沙炭湾煤矿进行兼并重组而成,无其它煤矿及老窑开采。(一)开采历史煤矿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4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于1995年12月建成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0.09Mt/a,采用立井开拓,房柱式炮采,开采煤层为3号煤层。主要开采区域为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部分六采区(2012年开采区域),共形成采空面积0.703km2,其中塌陷面2007年,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榆林市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的批复》(陕政函[2007]167号)和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划定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陕国土资矿采划[2008]33号),批复该矿井进行单井资源整合,整合后矿井面积约5.3887km2,批准开采3号煤层,生产规模0.60Mt/a。整合后的开拓方式为一斜两立综合开拓方式,整合工程2010年6月~2012年5月历时23个月施工完毕。此后,白鹭煤矿采用走向长壁一次采高综合机械化开采方式开采3号煤层,共形成采空面积2.382km2,已全部塌陷,主要为五、六采区,位于井田的中、东部区域。2016至2017年对六采区南部采用条带式开采,共形成采空面积0.273km2,未出处于悬顶状态。2019年7月29日换领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6100002009081120034244,采矿权人: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地址:陕西省榆阳区,经济类型:股份合作企业,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60万吨/年,矿区面积为5.3887km2,标高:1100m~1073m,开采煤层:3号煤层。有效期为2019年7月29日~2022年7月29日,由10个拐点圈定。截至目前共形成采空区面积约3.358km2。沙炭湾煤矿榆林市榆阳区沙炭湾煤矿于1996年建成,1997年投产,设计生产规模0.09Mt/a。2003年12月中铝有限公司购买该矿并进行了小型技术改造,生产能力变为0.15Mt/a。2008年4月,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划定整合区范围,以《关于划定榆林市榆阳区沙炭湾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陕国土资矿采划[2008]31号)对沙炭湾煤矿矿区范围进行批复,矿区面积4.3757km2,生产能力0.45Mt/a。2008年12月,吕梁市政府接管沙炭湾煤矿,由民企改为国企。2016年12月9日,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榆林市榆阳区沙炭湾煤矿采矿许可Ckm0.45Mt/a,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522开采3号煤层,有效期为2016年12月9日至2021年12月9日。2009年至今,沙炭湾煤矿一直处于停产停建状态,无采掘活动。原沙炭湾煤矿采煤方式为条带刀柱式采煤方法,采取8m宽度的房煤,留设6m宽度的柱煤,工作面按“非”字状布置,共形成采空区面积约0.550km2。2009年11月底因股权纠纷停工至今。(二)开采现状白鹭煤矿采用斜井+立井单水平开拓系统,工业场地布置主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三条井筒,井下开采3号煤层。根据生产安排,近期五年进行一、二盘区3煤的开采,开采的工作面编号为CT701、30201、CT702、CT703、CT704、30202、CT705、表1-4-1工作面接续计划表开采工作面采出量(万吨)生产能力开采时间CT70164.47120万吨/年-2023年3月31日30201125.66-2025年3月20日CT70223.383年8月10日CT70359.774年7月20日CT70446.78-2025年5月10日30202114.342月16日-2026年12月31日CT70557.626年4月30日3010147.982026年12月31日(三)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白鹭煤矿(兼并重组)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与陕北黄土高原接壤地带。总体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是以沙盖黄土丘陵为主要特征的风沙地貌。矿区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强烈,矿区内人类工程活动破坏地形地貌,损毁原地表植被。矿区内存在采空区地面塌陷隐患6处、地面塌陷3处,其它地质灾害不发育。煤矿开采引发地面塌陷及伴生地面裂缝,产生的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对部分含水层结构造成破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含水层疏干或半疏干,对地下含水层造成一定影响。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6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一、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区内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气候,基本特征是冬季寒冷,夏季干旱炎热,春季多风湿度7.6g/m3,每年10月中旬开始降雪,次年3-4月解冻,一般年份冻土深度100~120cm,无霜期约半年,冬季至次年夏初为多风,最大风速达20m/s,春末夏初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历年降水量变化图及近年月均降水变化曲线图见图2-1-1~2-1-2。图2-1-1榆林市榆阳区历年(2001~2020年)降水量变化图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7图2-1-2榆林市榆阳区近年月均降水变化曲线图(二)水文区内水系不发育,井田北部有柳巷河由东向西流过,沿河建有十八墩水库、石峁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十八墩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0km2,水库总库容623万m3,淤积总量145万m³。校核洪水位1189.28m,设计洪水位1187.74m,正常蓄水位水库现淤泥沙980万m³,防洪库容650万m³。属小型水库,以防洪、拦沙为主,兼顾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石峁水库库容量约1400万m3,年均径流总量1990万m3,径流量0.63m3/s。,属小型水库,以养殖、观光旅游为主兼有防汛功能。照片2.1-1十八墩水库(镜向N)照片2.1-2石峁水库(镜向SW)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8图2-1-3项目区水系分布图(三)地形地貌本区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与陕北黄土高原接壤地带。总体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海拔高程介于+1129.7~+1246.6m之间,相对高差约117m。第四纪以来其气候温寒干湿相间,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震荡性上升运动,因此地貌即以构造剥蚀现象为主。本区的地貌单元可以划分为风沙地貌和河谷地貌(照片2.1-3、2.1-4)。本区主要为风沙地貌,覆盖本区的沙丘主要为半流动沙丘,规模小,分布于黄土峁顶部,其迎风面坡度较缓,迎风面坡度约10°~15°,倾向约310°~320°;背风面坡度约15°~20°,倾向约120°~130°。沙丘下是连绵不断的黄土山丘,山丘起伏高差一般20~30m,多呈缓坡,黄土在冲沟两侧裸露。矿区北部为河谷地貌,河谷宽缓,宽约300~500m,基本呈东西向,已被修建为水库库区。两岸阶地发育,清晰可见一、二级阶地,前缘阶坎高约3~5m,阶面较开阔平缓,呈带状顺河向发育。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9照片2.1-3风沙地貌(镜向S)照片2.1-4河谷地貌(镜向N)(四)植被煤矿井田范围内植被类型为典型的草原植被,其代表群系为本氏针茅草原,但由于人类长期的干扰和破坏,目前原始植被已所剩无几,由于受非地带性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井田范围广泛发育着半隐域性植被—草原地带沙地植被。(1)沙地植被:沙地植被是区内植被类型的主体。在沙地植被中,主要植被群落有固定沙地油蒿群落、柳湾林灌丛群落、中间锦鸡儿(柠条)群落、沙地先锋植物群落;夏绿灌丛柠条、中间锦鸡儿、沙柳为沙地灌丛植被建群种。半灌木油蒿为本区分布最广的沙地植被建群种。小半灌木冷蒿和百里香分别为小灌木草原和丛生禾草草原的建群种禾优势种。多年生草本,特别是丛生禾草,如针茅、隐子草等,为草原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一年生草本,如沙米、虫实,可形成沙地先锋群落,还有猪毛菜、狗尾草为撂荒地常见植物。(2)低湿地植被:在井田范围内,低湿地植被分布于河漫滩、滩地、丘间低地等区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地下水位高,除大气降水外,有其他水源补给。由于地形和人为因素影响,低湿地植被常常成为片段,自然低湿地植被景观已不复存在。本区域低湿地植被典型草甸。典型草甸植被的草群高度5~18cm,盖度45~100%,种的饱和度为7~15种/m2,平均地上生物量(干重)2100~12000kg/hm2。(3)人工植被:井田内人工植被包括农田植被和人工林植被。区内多为旱地,农田主要分布于主井工业场地与炸药房之间的开阔平缓地带。主要种类有玉米以及一些蔬菜。井田内人工林主要包括柳树、杨树、沙柳和柠条,在区内呈弥散状分布。30照片2.1-5乔木(镜向W)照片2.1-6灌木(镜向N)照片2.1-7草本(镜向S)照片2.1-8玉米(镜向SE)(五)土壤由于受到地形、地貌、成土母质、气候、植被等人为因素的因素,矿区内分布的土壤主要有栗钙土和风沙土。(1)栗钙土:栗钙土为温带半干旱气候、典型草原植被下的土壤类型。矿区类只有一个亚类,即栗钙土亚类。主要为放牧地,部分为旱作或灌溉农用田。(2)风沙土:风沙土是多风地区沙性母质上形成的一种幼年土壤,在矿区范围内广泛分布。风沙土结构松散,土粒维持性差,质地为中、细砂,肥力极低。风沙土在矿区内又可分为流动性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和固定风沙土三个亚类。①流动风沙土,由于植物定居困难,光突的沙地上生长着稀疏的植被,植被盖度小于15%,多数情况下大面积无植被生长,呈光秃的裸露状态。流动风沙土不能发展农牧业,只可营造防风固沙林。②半固定风沙土,植被盖度在15~40%之间,是流动风沙土随着植物逐渐增加,流沙逐渐变为半固定状态而形成的。它的地形变缓,地表层沙面变紧,根系增多,抗蚀变能力增加,砂害减轻。半固定风沙土的养分含量虽较流动风沙土高,保肥能力较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1腐殖质层(20腐殖质层(20~30cm) )砂土层好,但目前还不能进行农牧利用,应种树种草进行植被建设。③固定风沙土,是由半固定风沙土进一步增加植被并发育而成的,植被盖度大于40%。固定风沙土的养分含量除速效磷、速效钾较半固定风沙土低外,其余各项养分均较高。本次现场踏勘,选取不同土壤类型观测点对相应土壤进行剖面观测。典型土壤剖.1-9~2.1-10所示。腐殖质层腐殖质层(15~20cm)母质层照片2.1-9风沙土灌木林地土壤剖面(109°54′17″E,38°24′52″N)照片2.1-10栗钙土草地土壤剖面(109°54′19″E,38°24′45″N)(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018年9月18日,陕西省环境保护厅下发了《关于同意榆阳区红石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有关意见的函》(陕环污防函[2018]70号),调整后原白鹭煤矿涉及红石峡水源地陆域准保护区面积0.9736km2,原沙炭湾煤矿涉及红石峡水源水域准kmkm,共计面积3.6259km2。兼并重组后,白鹭煤矿与红石峡水源地保护区重叠面积4.5995km2。位置关系见图2-1-4。为了保护饮用水白鹭煤矿将采用保水采煤法,条带充填回采工艺,这样可以有效的抑制顶板的变形从而使导水裂隙带的发育变弱,不沟通至松散层,达到“保水采煤”的目的。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2图2-1-4白鹭煤矿(兼并重组)与水源保护区位置关系图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岩性区内地表绝大部分被第四系全新统风积沙(Q42eol)所覆盖,在西部地势较高的梁峁地段出露有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Q2l)黄土。在北部地势较低的水库附近分布第四系上更新统的萨拉乌素组(Q31s)。据地表和钻孔揭露,区内地层由老到新有: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直罗组 (J2z)、新近系静乐组(N2j)、中更新统离石组(Q2l)、第四系上更新统的萨拉乌素组(Q31s)及第四系全新统(Q4)。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为本区含煤地层,全部隐伏于地下,顶部遭到剥蚀,保留不全。为一套河流—湖泊三角洲—冲积平原环境沉积的灰色细—粗粒砂岩、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夹黑色炭质泥岩、煤层(线)的多个沉积旋回组成,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根据区内钻探揭露,该层厚60.80~305.62m。2、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为一套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沉积,岩性较单调,为灰绿色厚状粉砂质泥岩、泥岩,灰黄色粉砂岩、细砂岩,灰白色、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砂岩不等厚互层。底部浅灰、浅红色块状中粗粒长石砂岩,局部含细砾,分选中等,磨圆度一般,泥质胶结。发育大型板状、楔状、槽状交错层理,具明显的底部冲刷特征。特征较突出,分布较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3稳定,相当于区域上的“七里镇砂岩”,是划分延安组与直罗组界线的重要标志层(K4)。该组是矿区含煤岩系的直接盖层,受古剥蚀作用保存不完整,在西部及西南边部缺失,厚度0~163.13m。3、新近系静乐组(N2j)全区分布,厚1.50~40.50m,岩性为紫红色、砖红色或棕红色粘土,夹多层钙质结核层及钙板,较致密。4、第四系(Q)(1)中更新统离石组(Q2l)大面积出露于矿区的西部,东北部有小面积出露,岩性为浅棕红、棕黄色粉土,夹2~5层厚0.3m的古土壤层,发育柱状节理,含较多白色颗粒状钙质结核,局部呈层状分布,厚度1.90~40.10m。(2)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31s)主要分布于矿区北地势低的河谷地带,岩性为浅灰黄色沙土、粉土及灰色粘土,底部在黄土梁峁区次级沟谷中常见一层厚5~10m的杂色沙土及沙砾石层,含大量的腹足类、哺乳类化石。下部发育水平层理,含大量草本植物根系,上部发育交错层理,厚度10~30m。(3)全新统(Q4)全新统风成沙(Q42eol):广布于全区,岩性为浅灰黄、灰白色粉细沙。主要广布于沙漠滩地,梁峁区只在鞍部及背风坡顶部披盖。全新统人工堆积(Q4s):分布于黄土梁峁区的拦河淤泥、淤沙,厚度1~5m。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4图2-2-1地层综合柱状图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5图2-2-2地质剖面图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6(二)地质构造与地震项目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东部。总体为向北北西或西北方向缓倾的单斜构造,局部倾向为西南方向,一般倾角1°~3°。区内未发现较大规模的断裂及褶皱,无岩浆活动痕迹,地质构造简单。根据《陕西省地质志)),自明代以来,本区共发生地震8次,其中4级以上地震7次,5级以上地震1次。根据历史地震的活动规律和基底构造特征,结合本区所处的大的地质构造部位分析,本区虽不具备发生地方性中级强震危险。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华县的8级大地震,1996年5月30日发生在内蒙古包头市的6.4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地震,在本区也仅有震感,近百年来本区从未发生过大的地震,虽有几次小的地震,但烈度仅在2.5度,属弱震区。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区划图》(GB18306-2015),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烈度为Ⅵ度,特征周期为0.35s。图2-2-3构造示意图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7(三)水文地质条件1、含(隔)水层根据本区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水力特征,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孔隙裂隙潜水、碎屑岩类裂隙水;四个含水岩层(组):上更新统冲湖积层孔隙潜水(简称萨拉乌素组潜水)、中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侏罗系碎屑岩类风化壳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分述如下(见图2-2-4):(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孔隙裂隙潜水①上更新统冲湖积层孔隙潜水(简称萨拉乌素组潜水)主要分布于矿区北地势低的河谷地带,地下水赋存条件严格受现代地貌、古地理环境及含水层厚度和岩性的控制。该区萨拉乌苏组地层厚度厚10~30m。地层主要为浅灰黄色沙土、粉土及灰色粘土,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好。通过麻黄梁钻孔抽水试验,含水层厚度12.50~24.12m,水位埋深3.80~5.50m,降深3.18~15.23m,涌水量为187.66~641.78m3/d,单位涌水量0.1405~0.9206L/s·m,渗透系数0.687~9.386m/d,富水性中等。②中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主要分布于东部的黄土梁峁区,其上多被薄层风积沙覆盖。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粉沙质黄土等,厚度一般为15~50m。水位埋深靠近滩地区较浅,一般小于10m,靠近黄土梁岗区较深,一般15~30m。据常乐堡Y23孔和麻黄梁Y24孔抽水试验,含水层厚度27.39~119.24m,水位埋深0.61~16.3m,降深13.93~46.85m,涌水量46.40~51.93m3/d,统降单位涌水量0.013~0.039L/s·m,渗透系数0.013~0.174m/d,富水性弱。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HCO3-Na·Ca型,矿化度224~250mg/L。据民井简易抽水试验,含水层厚度2~3m,抽水时间15~40分钟,出水量1.072~2.585m3,水位恢复时间约12个小时,含水量较差,富水性弱。(2)中生界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潜水及承压水根据水力特征划分为两个含水岩组,即侏罗系碎屑岩类风化带裂隙水及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①侏罗系碎屑岩类风化带裂隙水全区分布,均隐伏于新近系静乐组红色粘土之下,含水层为基岩顶部的风化裂隙带,基本为3号煤层的顶板,一般厚20~30m左右,裂隙水具承压性。据东南侧的上河煤矿,基岩风化裂隙带内最大涌水量3~48m3/d;据煤矿西南方向约3km的常乐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8Ymmmd,渗透系数0.049m/d,统降单位涌水量0.00843L/s·m,富水性弱。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矿化度184.43mg/L。②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以3号煤层为界分上、下两个含水岩段。(i)3号煤之上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分布于3号煤层之上,主要为延安组第四岩性段,厚度26~45m。含水层主要由Y上河井田SK302钻孔抽水试验(表3-2),水位埋深+0.84~8.30m,含水层厚度23.39~52.95m,当降深18.02~44.34m,涌水量15.90~62.04m3/d,统降单位涌水量0.0018~0.08183L/s·m,渗透系数0.007~0.0565m/d,富水性弱。水化学类型为HCO3-Mg·Ca型,矿化度195.74mg/L。(ii)3号煤之下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分布于3号煤层至延安组底界之间层段中。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粉、细砂岩与深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夹煤层,因埋藏深,岩石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含水层较薄。据SZK1950及周边地区水文钻孔抽水试验资料,统降单位涌水量0.0004~0.0036L/s·m,渗透系数0.0003~0.0031m/d,故富水性极弱。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矿化度均大(3)隔水层①新近系静乐组红土广布全区,厚15~50m,岩性为紫红色、砖红色或棕红色粘土,夹多层钙质结核层及钙板,较致密,为第四系潜水与基岩风化裂隙带潜水间良好的隔水层。②泥岩类延安组中,厚度较大且连续分布的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部分粉砂岩等泥岩类,与含水层相间分布,厚度一般为10~35m,为层间裂隙承压水的隔水层。2、地下水补给、迳流与排泄第四系松散层潜水的补给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部分为沙漠凝结水补给及灌溉水、渠水、库水渗漏补给。径流受地形影响,由矿区的中心向四周沿地层孔隙裂隙流动,局部受地层结构的影响流向有所改变。地下水最终排泄主要是流入河流,次为蒸发消耗、垂向渗漏和人工开采。基岩风化带裂隙潜水,在裸露区直接由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其余地区靠上覆松散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9层潜水渗入补给。该潜水与松散层潜水间局部地段存在夹层,大部分地区则为具有密切水力联系的统一含水体,故其补给、径流、排泄与松散潜水层基本一致。承压水除基岩裸露区通过风化裂缝带间接得到大气降水补给外,还接受上游地段潜水渗入补给,径流方向沿基本岩层倾向由东向西或西南方向运移。其排泄区为远距离河谷,基本形成了较为封闭的储水空间,水量小,水质差。3、矿井涌水量依据白鹭煤矿近两年矿井涌水量台账,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33m3/h,最大涌水量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0图2-2-4水文地质剖面图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1(四)工程地质条件1、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评估区内岩土体类型多样,依据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成因,按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的岩石硬度分类标准,结合建造类型、成因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可将区内岩土体划分为松散岩类、软弱与坚硬相间岩类、坚硬岩类等3个工程地质类型共5个岩组类型。①松散岩类松散岩类包括黄土和砂。黄土:为中更新统离石黄土,广布全区,出露于井田丘陵沟坡地带,由风积黄土夹多层古土壤层组成,具孔隙结构,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好,干燥时多处于坚硬-硬塑状态,壁立性好,但在浸水时具湿陷性及崩解性,易被地表水流冲蚀而引起滑塌。其由上至下强度渐高,孔隙度渐小,湿陷性愈弱,工程性能渐强,汛期或初春解冻期常发生斜坡失稳,工程性能较差。砂:主要分布于井田中部,覆盖于黄土丘陵之上,由风积砂组成,松散,水稳性差,抗冲蚀能力弱,在强降水时常被侵蚀拉裂呈“V”型切沟,形成水土流失。作为建设工程地基时,应采取振密等处理措施,增强其工程性能。②软弱与较坚硬相间岩类风化岩组:指基岩顶部10~50m深度范围内已风化的岩石,由上到下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强风化者原岩结构破坏,疏松破碎,孔隙度大,含水率增高,强度减少,抗压强度5.03~28.32Mpa,软化系数0.09~0.44。该区风化岩组属劣质的软弱岩石,岩体稳定性差。煤岩组:包括区内3号、4号两个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介于3.6~37.4MPa之间,为抗水、抗风化性强的煤层,开采后常引发采空区地面塌陷。泥岩、粉砂岩及互层岩组:本岩组是与煤层开采有直接关系的岩组之一,由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粉砂岩等组成。多出现于煤层直接顶板及底板。岩石含有一定的粘土矿物,以发育较多的水平层理、小型交错层理、节理裂隙等结构西为特征。结构特点是岩体分层多,剖面上厚度和平面上分布变化大,结构体形态以长方体、板状体为主,为相对隔水层。抗压强度为30.03~48.89MPa,软化系数0.33-0.77,岩体质量为中等,岩体完整性差至中等。③坚硬岩类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兼并重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2砂岩组:主要是钙质结核层和钙质粉砂岩,岩石致密坚硬,饱和单轴抗压强度72.57~101.66MPa,软化系数0.60~0.71,岩体质量中等,完整性好,为抗水及抗风化较好的岩石,工程性能较好。2、岩土体结构类型根据组成岩体的结构面和岩石性质,从煤矿生产应用角度出发,把区内岩体划分为散体结构、碎裂结构、层状结构三大岩体结构类型,详见表2-2-1。表2-2-1岩体结构划分表类别层状结构破碎结构散体结构岩组煤岩组泥岩、粉砂岩及与层岩组砂岩组风化岩组黄土及砂(五)煤层地质特征井田含煤地层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