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杨修之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杨修之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杨修之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杨修之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杨修之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PAGE【教学设计】课前准备请同学们预习《杨修之死》,完成下列任务:1.请将注释中出现的字音标注在文中,不识的字查字典解决。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找出自己翻译有困难的语句。3.初步了解杨修和曹操的形象。一、讲故事,导入新课师:有一部古典名著,它的第一回第一句话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同学们,这是哪部名著呢?(《三国演义》)你们读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吗?【出示三国演义的图片】书中哪几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诸葛亮、刘备、曹操、关羽、孙权等)【出示这几个人物的图片】这几个人物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你能评价一下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吗?(阴险奸诈)可是曹操更是一个爱才之人,他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曹操深知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想要干一番大事业,人才非常重要。【出示陈琳的文字故事和图片】有个人叫陈琳,他特别有才华,在袁绍手下做事时曾经在一篇檄文里将曹操和他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可是曹操打败袁绍以后不仅没有杀他,还收为己用。大家还知道曹操的旗下有哪些有才华的人吗?(李翔:杨修、孔融、弥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杨修之死》中的杨修也是一位有才之士【出示课文标题,边上加上杨修的图片】,可是曹操这位爱才之君为何要杀他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沿着古典小说的脚印,去探索其中的道理,或许会对我们的人生也有重要的启示。二、整体感知——感知情节析形象(一)准确认字,疏通文义。师:同学们昨天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参照大屏幕读一读这些重点生字。【多媒体出示生字:沉吟(yín)bān(班)师谮害(zèn)恃才放旷(shì)鸡肋(lèi)主簿(bù)曹丕(pī)绰刀(chāo)庖官(páo)诈败(zhà)食讫(qì)麾军(huī)夏侯惇(dūn)】师:同学们,老师看你们的学案中标明还有这些词语不太理解,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我就给同学们整理在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多媒体出恃材放旷:依仗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谮害:诬陷,中伤。佯装:假装。诈败:假装失败。麾军:指挥军队。】问题及应对措施:学生可能会将多音字“主簿(bù)曹丕(pī)绰刀(chāo)”等读错,也可能会将“庖官(páo)夏侯惇(dūn)”等字读成偏旁的读音,所以请学生起来读一读自己读错的字,也给其他同学以提醒、强调和巩固。(二)回顾背景,了解过往师:同学们,这篇小说是节选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杨修死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回顾背景,了解过往。请一位同学朗读。【多媒体出示“故事背景”】(三)概括情节,细数杨修与曹操之事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前面同学们说曹操是一个阴险奸诈的人),那现在你根据课文的内容,说说曹操杨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示多媒体“感知情节析形象——杨修与曹操之事”】生:曹操是一个阴险奸诈之人,杨修是一个恃才放旷之人。师:这是都是同学们的初步评价,下面让我们首先“感知情节析形象,细数杨修与曹操之事”,请同学们说说课文共讲了曹操和杨修哪几个小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按照课文段落的顺序依次来交流。生:【生交流并多媒体出示】(1-3段借“鸡肋”惑乱军心)①(4段)改建花园大门②(5段)分食酥饼③(6段)识破曹操梦中杀人④(7段)杨修告发曹丕⑤(8段)教曹植斩门吏而出⑥(9段)为曹植作答教(曹操战败厚葬杨修)问题及应对措施:学生在概括过程中,可能概括的语言不简洁,所以要引导学生简洁地概括,从杨修的角度来概括他做了哪些事。(四)学习插叙的手法师:在这些事件中,是哪件事直接导致曹操杀了杨修?在课文的哪几段?生:①“鸡肋”事件。②课文1—3自然段。师:那么“鸡肋”事件之后事情是如何发展的?曹操撤兵了吗?生:没有。曹操战败厚葬杨修。师:你是从哪几个自然段读到的?生:10—12自然段。师:如果我们把课文中间的六个小故事撤掉,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下第3段的后半部分和第10段,看看前后在时间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吗?(生速读)师:那么中间这六件事叫什么写法?(插叙【多媒体出示——插叙】)师:你还能从文中找到表示插叙的词语吗?(第4段的“原来”……,第9段的“今乃”……)师:在完整的故事中间,插入其它故事的手法就是插叙,我们来详细地了解一下插叙手法的作用。【插入微课视频——插叙手法】我们再一起温习一下插叙的作用【回到课件,出示插叙在本文中的作用】(五)把握杨修的性格特征师:我们从这七件事中读到杨修是恃才放旷之人,“恃才放旷”的意思是依仗自己的才华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无所顾忌。那么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杨修恃才放旷呢?生:①能明白“鸡肋”的意思(师引导“什么意思”?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师引导“怎么就无所顾忌了呢”惑乱军心)②能理解“门内添活”的意思(师提示“怎么无所顾忌了呢”?将自己的才华盖过曹操的才华);③能识破曹操梦中杀人的动机(看透曹操的内心);④教给曹植斩门吏而出“于是曹操以植为能”,曹植得到曹操的赏识(插手人家的家事);⑤为曹植作答教,使曹植对答如流(插手人家的家事)。师: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分食酥饼,卖弄文字游戏后,不顾尊卑之分分吃酥;杨修告发曹丕,曹丕是曹操最看中的接班人,你却插手人家的家事,告发他,杨修的确无所顾忌。师总结杨修的性格:杨修十分聪明,才华确实有过人之处,但他又是不聪明的,他的不聪明之处就在于恃才放旷,卖弄聪明,无所顾忌。【大屏幕出示:才华过人、恃才放旷、无所顾忌】可提示学生记笔记。(六)把握曹操的性格特征而就是因为这些,才惹怒了性格矛盾复杂的曹操。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杨修的这些行为,曹操对此有何反应呢?请找出文中表现曹操对杨修心理变化的词语。这次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来交流,先从插叙的第一件事开始。生:1.改建花园大门

——曹虽称美,心甚忌之。【每说一个出现在大屏幕上】师:曹操就直接说门做大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故意在门上写个“活”字呢?师:曹操也有卖弄聪明之嫌,可惜这个聪明被杨修识破了。所以曹操“心甚忌之。”曹操与杨修才华的比较还有一个故事:【多媒体出示:曹操与杨修骑马同行,当路过曹娥碑的碑下时,他们见碑的背面镌刻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jījiù)”八个字,曹操问杨修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吗?杨修正要回答,曹操说“你先别讲出来,容我想想。”直到走过三十里路以后,曹操说:“我已明白那八个字的含意了,你说说你的理解,看我们是否所见略同。”杨修说:“黄绢,色丝也,并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并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齑臼乃受五辛之器,合而为辞,这八个字是‘绝妙好辞’四字,是对曹娥碑碑文的赞美。”曹操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师:【边读边圈划重点词,让学生读明白】我想在曹操的赞美背后,心里一定是酸溜溜的。曹操既然在内心忌妒杨修的才华,为何表面却是“称美”呢?生:表现了曹操的虚伪、阴险、奸诈,城府很深,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态度。生:依次回答2.分食酥饼——操虽喜笑,而心恶之;3.识破曹操梦中杀人——操闻而愈恶之4.告发曹丕——愈恶之;5.教曹植斩门吏而出——操大怒;6.曹植作答教——大怒,已有杀修之心;7.借鸡肋”惑乱军——大怒,推出斩之。(第3段)师:鸡肋事件之后,曹操战败,他就将杨修收尸厚葬。为什么要“收尸厚葬”?生:给自己个台阶下,借机退兵,具有讽刺意味。师:人称曹操为“天下第一奸雄”,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有一句经典语言特别有名:“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人。”多么阴险狠毒的曹操呀!曹操这么多对杨修的反应,一步步不断发展,最后以惑乱军心之罪杀死了他,表现出曹操什么性格特点呢?生:阴险奸诈、老谋深算、虚伪多疑。【多媒体综合出示:杨修之事

曹操之事1.改建花园大门

曹虽称美,心甚忌之。2.分食酥饼

操虽喜笑,而心恶之3.识破曹操梦中杀人

操闻而愈恶之4.告发曹丕

愈恶之5.教曹植斩门吏而出

操大怒6.曹植作答教

大怒,已有杀修之心7.借鸡肋”惑乱军心

大怒,推出斩之才华过人恃才放旷无所顾忌

阴险奸诈虚伪多疑老谋深算(七)比较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中的曹操师:那我们想想,在你们所学的历史中曹操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先从我们六年级学过的曹操的两首诗中来分析一下。我们学过他写的《龟虽寿》和《观沧海》。【大屏幕出示这两首诗】口头引领学生背诵《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师:你从诗中读出了一个怎样曹操?生:有志向,有抱负,心怀天下。师:补充历史上的曹操,请于琳朗读。多媒体展示:【历史上的曹操——曹操(公元155-220),是东汉末年的大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开创“建安风骨”的杰出诗人;他字孟德,汉献帝建安初年拜大将军及丞相,后又封为魏王。他在历史上曾统一北方,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所以,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师:历史中的曹操御军20余年,他手不释卷,登高必赋,是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却把曹操写成这样一个“千古奸雄”形象,这完全是罗贯中个人思想所为,因为罗贯中写的是小说,小说是可以虚构的,如最近的演出的电视剧《芈月传》,大的历史背景与战国诸侯及秦朝的历史是相似的,但人物的经历却是作者在史实基础上的虚构和想象。所以大家要在阅读中注意历史小说与历史史实的区别。三、深入探究————以史为鉴探人生(一)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师:(过渡语)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家齐读:【多媒体展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我们以杨修为镜、以曹操为镜,四人为一小组,探讨一下杨修之死的原因。【多媒体出示——以史为鉴探人生: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老师提示一下:在分析事物的原因时,一定要多角度地去分析,去考虑,这样思考问题会更全面。生讨论并交流,最后老师总结出示:【第一点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无所顾忌,(“数犯曹操之忌”)置军纪于不顾,扰乱军心。第二点杨修能够看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会对自己造成祸患,所以把他杀掉;第三点是由于杨修已经卷入了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牺牲品。而且曹操为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学生在分析杨修之死的原因时,可能会考虑得比较表面化,不够深入,也可能观点较偏,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曹操和杨修的心理,也可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观点的碰撞,来更深刻地认识杨修之死的本质。师:杨修恃才放旷也好,曹操阴险奸诈也好,最终是因为杨修卷入了世子之争。所以,导致曹操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了杨修。【多媒体出示——后人诗曰(齐读)“聪明杨德祖

世代继簪缨(zānyīng做高官)笔下龙蛇走

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

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

非关欲退兵”】(二)感悟获得的人生启示师:(过渡语)其实死于曹操刀下的才子,又何止于杨修一人,前面我们说过的孔子融和弥衡,皆因恃才放旷,直接或间接被曹操所杀。让两位学生朗读,一人读一则。【多媒体出示——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了孔融,只因孔融说父与子有何恩情?这不过是当时的情绪发作而已之类的话。主要是因为孔融自视清高,经常讽刺挖苦曹操,语言刻薄,说风凉话,对曹操的政治路线,重大决策公开表示反对。弥衡觉得自己比曹操手下任何一个人都聪明,比曹操手下的人一个个贬得一文不值,其意是要曹操重用他,但曹操觉得他名不副实,且讨厌他的臭脾气,就把推给了黄祖。因为曹操知道黄祖肯定也受不了弥衡这种人,一定会把他杀了,结果正中曹操下怀。】师:杨修之死的悲剧,在人生的舞台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其实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警醒呢?我们透过杨修之死,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呢?【多媒体出示——杨修之死的人生启示】请同学四人为一小组,交流分享你的人生启示。(学生在班上交流)师:下面我把大家说的总结一下:【多媒体出示——①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做事要三思而后行。②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展示自己的才华。③要尊重自己的上级。④不要插手别人家的私事。】这些都是我们从杨修身上得到的启示,那么我们从曹操的身上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生:【多媒体出示——⑤作为领导人物应该心胸宽广,包容大度。】四、拓展迁移——咬文嚼字看文化师:(过渡语)同学们,我们以杨修和曹操为镜,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其实任何一部古典小说中不但蕴藏着深刻的人生感悟,还饱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下面我们咬文嚼字,去感受名著中的文化魅力。【多媒体出示:“咬文嚼字看文化”】(一)古代建筑的等级制度师:大家看看,故事里面第一个和“字”有关的事件是什么?生:改造花园门。师:杨修对这个事是怎么解释的?生:“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师:我们一般人总是希望这个门越大越好,气势非凡,那么曹操为什么还嫌门“阔”了?你们猜测一下。师:好,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古代建筑有什么文化内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大屏幕上的资料。【多媒体出示:等级制度在传统建筑中的具体表现——中国传统建筑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从公元7世纪起,就制定了皇族、贵族、官员和普通百姓建筑上的宽度、深度、屋顶形式、装饰式样等方面的限制条文,并被纳入法典。如果违规,会被视为犯法行为,严重的有可能会因此而丧命。建筑成了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与标志。】师:这段文字说明古代建筑有森严的等级制度,我们来看看曹操是皇帝吗?生:不是。是魏王。师:文中第七自然段中说“欲立植为世子”世子是王候爵位的继承人,那么太子呢?生:皇帝的继承人。师:曹操长期打着天子的旗来号令诸侯,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多媒体出示:挟天子以令诸侯(立世子不是立太子)】师:还有一个原因,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我们学过苏州园林,讲究的是秀美,只有那些皇家园林比如圆明园、颐和园,才讲究壮丽、雄美,气势宏大,所以无论从等级角度还是美学角度来看,这个门都太大了。(二)“合”的容量单位师:再来看看,第二个故事和字有关,哪三个字?生:一合酥。师:再齐读一遍。【多媒体展示:一合酥】师:大家没翻过字典,是念hé吗?应念gě,一合(gě)酥。师:为什么念gě呢?“合”是我国古代的容量单位,是一升的十分之一。一位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合非盒——按照《汉书律历志》曰:"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则这里的"一合",应该是个计量单位,而不是我们现在通常意义上的"一包"或者"一盒子"的意思;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注:"合"又读gě,容量单位。】师:其他的故事中也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请同学们课后去探讨。五、课堂检测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不知道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下面我们进行一个课堂小检测,大家直接将答案做在学案上。然后教师订正,统计对错人数。1.给下面生字注音。(1)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2)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2.插叙手法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3.“曹操梦中杀人”一事表现出曹操怎样的性格特点?(当堂订正,对的有几人举手示意。)六、布置作业师:(结束语)同学们,阅读古典名著,可读人生百味。今天通过学习《杨修之死》,希望你们今后能用智慧来装扮自己,用思考来伴随人生,相信你也能做个文学的大师、思想的大师、人生的大师。希望同学们课后自主阅读《三国演义》。最后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名著的卷首语。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让我们在杨洪基老师雄浑的歌声中来结束这节课吧!【插入音频,播放杨洪基老师的歌曲,并出示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qiáo江渚zhǔ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点击大屏幕,出示作业】下课!七、板书设计杨修之死罗贯中曹操杨修卷入世子之争阴险狡诈恃才放旷【学情分析】一、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三时就已经接触过小说,在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也专题学习过小说,对小说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了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能够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同时也学会了通过小说中的事件和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及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形象,准确把握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能够通过对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分析其对小说中人物、情节及小说主题的作用。所以本次小说的学习,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应该能够在了解小说背景的基础上,梳理情节,概括内容,归纳出人物形象的特征。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学生虽有一定的小说阅读能力,但对古典文学名著积累不足,及对小说所体现的三国时代的背景认识不足,尤其是在探讨杨修的死因,以及概括人物形象时,学生往往会局限于课文之中,或对文章进行表现化的理解,不能对人物和事件做出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三、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进时行充分的预习,查找相关的资料,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力法度对杨修的死因有自己的深刻理解,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对问题各抒己见,加上老师的适时点拨归纳,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知识,提高能力。【效果分析】教学《杨修之死》一课,我用了一个课时。在课堂上重点之一是突出了对小说中杨修与曹操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从两人之间发生的七件小事入手,探讨曹操的情感变化及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对古典小说的阅读,学会分析人物,思考人生。增添了课堂的古典学术气息,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更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思维,学会如何根据文本分析问题,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寻找依据,支撑自己的观点。在互相切磋中,掌握本文的重点,学习小说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二是恰当补充对《三国演义》的介绍,对课文故事背景的介绍,对曹操这一人物真实历史的介绍,并插入曹操和杨修之间的一个小故事,以及对古典文化知识“门阔”和“合”字的读音以及理解,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容量,将学生融入《三国演义》这个古典文学的意境中去,渗透情感体,激发学生思维,为教与学都增添了趣味性、文学性、思想性,使教学内容变得深入浅出,富有古典文学的味道,拓展学生了的知识面。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三是通过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件和人物语言中探究人物性格,达到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美。在学生充分理解、探究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倡学生个性化的独特见解,走出教材,走进生活,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也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畅所欲言,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总之,本节课既注意了情节的概括、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注意了对学生做人的引导,以及古典文化的熏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和传承古典文化的热情。相信本节课会对学生阅读古典小说起一个引领作用,让学生爱上古典小说,这也达到了本节课的最主要的目的——“阅读古典名篇,传承古典文化,以书为镜明人生”。【教材分析】《杨修之死》是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均是古典白话小说单元,所选课文均为古典小说名著,从设计意图看,绝对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培养学生品读古典文化精粹的能力,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杨修之死》这篇小说在语言表达上有较强的文言色彩,而内容上又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语言的文言味不是本课的重点,这里不再赘述。就小说阅读课而言,要求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情节,概括内容,归纳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这是小说阅读的一种基本模式。这节课也将采用这一方法。这既是对前面所学小说阅读方法的巩固,也是对今后小说阅读教学的延伸。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的特点确立教学的重点、难点,分别是:教学重点: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情节,概括内容,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评测练习】测评内容1.给下面生字注音。

(1)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

(2)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2.插叙手法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3.“曹操梦中杀人”一事表现出曹操怎样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1.(1)鸡肋(lèi)(2)一合酥(gě)2.补充交待曹操杀杨修的原因,突出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发展过程,表现了二人鲜明的性格特点。3.阴险奸诈,虚伪多疑。【课后反思】《杨修之死》是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我用了1课时的教学时间,授课之后我进行了如下反思:

1.打破常规,寻找讲课的切入点。《杨修之死》是白话小说,我竭力避免环境、人物、情节的三要素这种传统小说的教学思路。而是选择本文的焦点问题,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杨修的死因,来大做文章。将古往今来学者们的观点引入,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既打破常规按部就班分析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的做法,又增添了课堂的学术气息,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更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思维,学会如何根据文本分析问题,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寻找依据,支撑自己的观点。在互相切磋中,掌握本文的重点,学习小说的方法。

2.恰当补充课文背景、人物介绍、文化知识等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的容量,将学生融入《三国演义》这个古典文学的意境中去,渗透情感体,激发学生思维,为教与学都增添了趣味性、文学性、思想性,使教学内容变得深入浅出,富有古典文学的味道,尊重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学生了的知识面。

3、通过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件和人物语言中探究人物性格,达到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美。在学生充分理解、探究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倡学生个性化的独特见解,走出教材,走进生活,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