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泌阳县雄鹰矿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7月1前言 1一、任务的由来 1二、编制目的 2三、编制依据 2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9一、矿山简介 9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9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1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19五、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 22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 23一、矿区自然地理 23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26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32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33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35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37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37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37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 55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63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74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74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75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90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 90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 91三、土地复垦工程设计 104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119一、总体工作部署 119二、近期年度工作安排 120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122一、经费估算编制说明 122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 131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 133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 135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140一、组织保障 140二、技术保障 140三、资金保障 1412四、监管保障 143 六、公众参与 146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151一、结论 151二、建议 153b00)a)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b)《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c)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投资估算表d)矿山土地复垦投资估算表a)采矿许可证(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核发,证号C4100002009062110024709)b)行政申请许可补正材料告知书(豫国土资许补正字[2018]第23040号)c)泌阳县国土资源局初审意见d)《方案》编制委托书e)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承诺书f)编制单位对《方案》资料真实性的承诺g)《私银沟铁矿详查报告》(豫国土资储备字[2008]33号)h)《私银沟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备案表(豫国土资方案备字[2009]031号)i)《2017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备案证明(驻国土资动检字[2018]第02号)3j)《泌阳县私银沟铁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驻环综表[2001]1号)k)相邻矿《张庄矿区铁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豫环审[2011]169号)l)相邻矿《张庄矿区铁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分析(测量)结果报告单l)《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备案表实物工程量人工成本信息价的通知》(豫建标定[2017]31号)o)《河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关于调增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费的通知(试行)》(豫建设标[2016]47号)p)公众参与相关调查表资料1前言泌阳县雄鹰矿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私银沟铁矿位于泌阳县马谷田镇南岗村私银沟。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6月核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4100002009062110024709),矿区面积3.4885km2、井工开采铁矿,开采规模5.0万t/a,有效期至20182008年2月,采矿权人委托河南省地质矿产技术开发公司编制备案了《泌阳县私银沟铁矿资源详查报告》(豫国土资储备字[2008]33号),提交了资源储量58.86万t,其中(332)资源储量23.42万t、(333)资源储量35.44万t。2009年3月,采矿权人委托河南鸿原矿业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备案了《泌阳县私银沟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豫国土资方案备字[2009]031号),对Fe-1号、Fe-3系统,设计利用资源储量41.75万t,可该矿山为生产矿山,已申领采矿许可证多年,因市场影响一直处在矿建期。根据《2017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该矿山剩余保有资源储量58.66万t,仅在井硐建设过程中动用资源储量0.20万t。2014年10月,采矿权人委托河南卓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备案了《泌阳县私银沟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该方案适用期自2015年至2019年,估算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总投资180.15万元;矿山一直未开采,未预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保证金。该矿山采矿许可证在2018年5月已到期,省厅行政服务中心已受理该矿权的延号),要求补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及评审备案表。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采矿权人需提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18年4月15日,受泌阳县雄鹰矿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河南省博奥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担了该《方案》的编制工作。2毁。《方案》编制目的是:a)为了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关于矿山开采过程中必须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义务。b)为了实现矿山地质环境有效地保护和治理。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调查与资料分析,科学论证矿山在基建、开采、闭坑三个阶段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设计防范地质灾害发生和治理地质环境问题的工程措施,估算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经费并明确经费来源。c)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复垦条例》中,关于矿山开采过程中必须做好土地复垦工作的规定。d)为了最大限度的集约节约土地,有效缓解人地矛盾。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明确采矿权人在获得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承担对损毁土地复垦的义务。e)为泌阳县国土资源局对矿山实施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依据。(一)法律法规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决定》修正施行b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2015年1月1日实施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通过e)《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15年8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3g29h务会议通过施行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二)政策性文件b)《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2012年12月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审议行c)《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14]79号文)d)《河南省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办法》(豫国土资规[2016]14号e)《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f)国土资源部、工信部、财政部、环保部、能源局《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g)《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整治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过渡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7]19号)h)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的通知(环办生态[2017]48号)i)河南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通知》(豫财环[2017]111号)k)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改进土地复垦方案审查工作的通知》(豫国土4资办发[2018]9号)(三)技术标准与规范a)《<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b)《<河南省矿山土地复垦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c)《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d)《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e)《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技术要求》(试行)f)《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工程施工监理规范》(DB41/T1154-2015)g)《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DZ/T0261-2014)h)《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i)《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j)《地下水质量标准》(DZ/T0290-2015)k)《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1994)l)《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m)《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n)《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豫财综[2014]80号)o)《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TD/T1031.1-2011)p)《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3部分·井工煤矿》(TD/T1031.3—2011)q)《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4部分·金属矿》(TD/T1031.4-2011)r)《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s)《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TD/T1048-2016)t)《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规程》(TD/T1049-2016)u)《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16)v)《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TD/T1044-2014)w)《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x)《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TD/T1007-2003)y)《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1634-2008)z)《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5-2000)5aa)《基本农田环境质量保护技术规范》(NY/T1259-2007)ab)《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ac)《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ad)《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ae)《河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41T385-2009)af)《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12月)ag)《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标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12月)(四)技术资料a)采矿许可证(证号:证号C4100002009062110024709),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核b)《河南省泌阳县私银沟铁矿资源详查报告》(豫国土资储备字[2008]33号),河南省地质矿产技术开发公司编制于2008年2月c)《泌阳县雄鹰矿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泌阳县私银沟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豫国土资方案备字[2009]031号),河南鸿原矿业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于2008年10月驻马店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编制于2008年12月e)《泌阳县雄鹰矿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私银沟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f)土地利用现状图,泌阳县国土资源局2015年12月字[2018]第02号)h)《方案》编制委托协议书(五)规划资料局c)《河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勘察院编制于2009年7月6f)《泌阳县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六)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料a)《泌阳县统计年鉴》(2015、2016、2017年度),泌阳统计局c造价信息》(2018年第1期)d)《河南省建筑工程标准定额站发布2017年7~12月人工费指导价、各工种信息价、实物工程量人工成本信息价的通知》(豫建标定[2017]31号)(一)矿山剩余服务年限该矿山自取得采矿许可证以来,一直未开采,为停产矿山,根据《2017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该矿山剩余保有资源储量58.66万t,仅在井硐建设过程中动用0.20万t,故该矿山剩余服务年限仍为设计年限7.9a,自2018年7月至2026年5(二)《方案》适用年限《方案》编制以矿山总服务年限7.9a为基础,考虑采空塌陷稳沉期1.1a,治理说明:①若生产规划、生产工艺流程发生变化,应对《方案》进行及时编;②若矿业权发生变更,应保证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义务、责任和资金的相③若矿权整合,最终的矿权人应该履行所有被整合矿权的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责任和资金。7(一)工作过程及方法河南省博奥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成立了项目组,于2018年4月16日开展《方案》编制工作,先后经历了资料收集、野外调查、拟定初步方案、协调论证、开展公众参与调查、系统成文、内部审查等工作程序,于2018年6月5日完成《方案》的初稿。《方案》编制过程中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0-1。表0-1《方案》编制完成工作量统计表工作内容完成工作量资料收集1)《银沟铁矿资源详查报告》(豫国土资储备字[2008]33号)2)《私银沟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豫国土资方案备字[2009]031号)3)《2017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驻国土资动检字[2018]第02号)4)《私银沟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及备案表5)《私银沟铁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驻环综表[2001]1号)6)土地利用现状图,泌阳县国土资源局2016年12月野外调查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进行定点、上图;广泛的与村民沟通土地复垦政策调查面积4.47km2地形地貌调查点21个点,包括地形坡度、坡向、第四系覆盖比例及厚度,地表水系调查。地质灾害未发现土地现状核实对照土地利用现状图,对主要地块进行地类核实,主要包括耕地的灌溉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农作物类型、产量及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等,林地的种类、郁闭度、经济效益等数码拍照64张,方案用20张土壤剖面挖掘土壤剖面4个调查问卷坑塘水面民采尾矿库形成的坑塘,调查面积、水深、坝区稳定程度机井井深、出水量、取水层位其它包括水源地、人文景观、重要交通、重要水利设施内部作业编制工作方案正文、报告表、附图等审查工作包括内部审查,与矿方、国土局、专家技术交流成果提交文本2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6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矿损毁预测图、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2018年4月16日资料收集。包括《开发利用方案》、地质地形及工程平面布置图、状图、GoogleEarth截图。2018年4月17日-19日野外调查期间。采用矿区1∶5000地质地形图、GoogleEarth截图作为底图,结合手持GPS、罗盘、光电测距仪对地质灾害、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定8点、上图;填写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草绘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2018年4月20日-5月25日,拟定初步方案。根据《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相关资料分析确定场地的地质环境问题和土地损毁情况,并根据村民意见和建议确定复垦方向,确定恢复治理和复垦措施。2018年5月26日-5月31日,公众调查期。进入到泌阳县马谷田镇南岗村开展公众2018年6月1日-6月4日,《方案》内部审查期,进行内部审议、修改,并出版打2018年6月5日,泌阳县国土资源局进行属地审查。2018年6月15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国土资源培训中心组织专家进行审查。(二)工作质量评述为保障本次工作质量,项目组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中的“工作程序框图”开展工作。本次工作采用了资料收集、野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室内资料整理综合研究、文本的编制设计、计算机成图、公众参与调查、专家审核等技术手段和方法。外业调查中,采用实地测量、采访、拍照等多种工作手段相结合,调查内容全面,真实地反映了项目区地质环境问题和土地利用现状,所获取的资料真实可靠;公众参与调查征求了国土、地质矿产、水利、环保及土地所有权人的意见,公众参与度高,满足规范要求;内业工作中,项目组按照成员专业进行分工,内部邀请专家给予指导,并经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国土资源培训中心邀请的专家审查,保证了成果质量。提交的成果满足了工作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9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泌阳县雄鹰矿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私银沟铁矿矿山地点:泌阳县马谷田镇南岗村项目单位:泌阳县雄鹰矿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采方式:井工开采,2个矿体分2个采区(开拓系统)m203m产品方案:原矿石直接销售劳动定员:设计劳动定员为36人,矿山工程设备投资275万元。用地性质:均为临时租用(一)地理位置私银沟铁矿位于泌阳县马谷田镇南岗村委私银沟,行政隶属泌阳县马谷田镇管辖,矿区距泌阳县城东南约20km。矿区位于沪陕高速与焦桐高速交叉口东南角5.0km处,最近的高速口为矿区北部焦桐高速泌阳东站,车程约20km。另外矿区东部有乡村公路与省道S335(泌阳县至正阳县公路)连接,交通便利,见图1-1。矿区不在“三区两线”直观可视范围内。图1-1矿区交通位置图(二)矿区范围拐点坐标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核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4100002009062110024709),矿区由10个拐点圈定,面积348.85hm2,开采标高自+315m至+203m。拐点坐标表见表1-1。表1-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序号XY序号XY①①②②③③④④⑤⑤⑥⑥⑦⑦⑧⑧⑨⑨⑩⑩矿区坐标投影按照“高斯-克吕格投影参数”,采用“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和“1980图1-2矿区范围拐点坐标投影图(一)资源储量a)开采对象b)各类资源储量根据《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08年10月),保有资源储量为58.86万t,设计利用资源储量为41.75万t,可采资源储量为35.50万t。(二)产品方案、规模、设计服务年限产品方案:原矿石直接销售设计生产规模:5.0万t/a设计服务年限:矿山服务年限为7.9a。T===7.9aQ1.75万tr(三)矿山开拓方案a)开采方式b)采矿方法2个矿体均属倾斜薄矿体,矿体顶底板中等稳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故选用溜矿全面采矿法。c)采区、开拓系统独立的开拓系统开采。2个矿体的开拓系统及工程平面布置见图1-3、剖面见图1-4、1-5。图1-3开拓系统平面布置图图1-4Fe-1采区开拓系统纵投影图图1-5Fe-3采区开拓系统纵投影图d)矿体开拓方案1)Fe-1号矿体开拓方案该矿体赋存标高+315m-+203m,埋深0-117m,倾角35°-40°,所处地形标高为+338m-+260m,而矿体+300m以上已采空,所以决定对+260m标高以上矿体采用平硐开拓。经比较决定对+260m标高以下深部矿体采用斜井开拓,斜井方位220°、倾角-28°、垂高为60m。2)Fe-3号矿体开拓方案该矿体赋存标高+298m-+214m,埋深0-66m,倾角40°-45°,所处的地形标高为+335—+258m。该矿体赋存特征、开采技术条件、开采外部环境均和Fe-1号矿体类似。所以决定对+260m标高以上矿体采用平硐开拓,对+260m标高以下深部矿体采用斜井开拓,斜井方位220°、倾角-28°、垂高为51m。各硐口参数及功能见表1-3。各硐口参数及功能见表1-2。表1-2井硐口参数表硐(井)硐(井)口坐标XYZ23mm3Fe矿体334(四)首采区、开采顺序矿山设计开采Fe-1号、Fe-3号矿体,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资源分布情况、开拓系统情况,确定两个矿体同时开采。同一采区内按照“自上而下,由远到近”的原则,上下中段同时开采时,要间隔一个块段,同一中段则采用后退式的回采方式。见表1-3。表1-3矿山开采顺序图表采区设计利用储量(万t)生产规模(万服务年a服务年限12345678Fe-129.83Fe-3合计41.755.07.9(五)废弃物处理情况a)废渣处理1)现状废渣处理该矿山为生产矿山,经现场调查井硐建设形成的废渣就地垫填工业场地,主平硐口废渣,渣量较多,单独形成2个废渣场。2)设计废渣处理采区形成的固体废弃物0.81万m3,分别堆存在各自的废渣场内。固体废弃物方量、处理方法见表1-4。单位:万m3矿体开采方式设计利用储量(万t)矿体开采形成废石量(万m3)巷道掘井废渣量(万m3)总量(万m3)废渣排向采区地下29.8342排向①号废渣场,单级台阶Fe-3采区地下582381排向②号废渣场,单级台阶2.65t/m3;2.地下开采废石由硐口巷道开挖方量、工业场地挖填方、开采贫化损失部分组成。废渣场:在矿山开采前期要求在渣场下游砌筑挡土墙,废渣所在泄洪沟谷内预埋钢筋砼泄水管;分二级平台堆放,闭坑后清理平整覆土,边坡植草,平台种树。b)污水处理矿区设计利用资源最低赋存标高为+203m,最低开采标高也为+203m,矿区侵蚀基准面为2#拐点西侧100m处的沟谷,标高约198m。矿体位于基准侵蚀面以上。本区地下水补给来源少,补给量不大,根据矿区水文地质资料,矿山采用平硐-平硐所在的中段涌水通过平硐一侧水沟直接外排地表。采用斜井提升的中段采用统一集中的排水方案,在各个斜井底部+203m(+210m)位置设计1个20m3的水仓,然后泵抽排水。(六)项目地表工程组成、平面布置依据《开发利用方案》及现场勘查数据,矿山地下开采Fe-1、Fe-3矿体,共形表用地面积共3.12hm2。项目用地均为租赁。《开发利用方案》设计项目用地规模见表1-5,项目工程平面布置见图1-6。表1-5《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用地构成及规模表编号场地名称面积(hm2)备注1采区主PD263工业场地(G1)432XJ265工业场地(G2)043回风PD293工业场地(G3)034废渣场①475表土堆场①126Fe-3采区主SJ260工业场地(G4)357PD274工业场地(G5)048回风SJ299工业场地(G6)039废渣场②32表土堆场②09取土场30运矿道路0.90在原有乡村小道基础上扩区共用。长度路面合计3.12图1-6项目区场地平面布置图(一)矿山开采历史矿区资源储量详查报告》,备案号豫国土资储备字[2008]33号。于2008年10月委托河设计各成1个独立开拓系;并于2009年6月首次取得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核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4100002009062110024709),开采标高自+315m至+203m,开采规模5.0(二)矿山开采现状已经通过评审的《2017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表明,该矿山剩余保有资源储量58.66万t,仅在井硐建设过程中动用0.20万t,故该矿山剩余服务年限仍为设e表1-6矿区现状情况一览表序号场地现状开采情况Fe-1采区硐口目前有平硐1个(PD263)、斜井1个(XJ265)。工业场地G1,内有推车轨道、矿石厂、职工宿舍等,现状面积0.43hm2;XJ265编号:G2,内有井架、绞车房,堆矿场等,现状面积004hm2;见照片1-1、1-2。废渣场现有废渣场1个,编号废渣①,紧临PD263工业场地东侧,沿沟向东顺坡Fe-3采区硐口该矿体位于矿区中部,目前有竖井2个(SJ260、SJ299)。工业场地G4,内有井架、绞车房、矿石厂、职工宿舍等,现状面积0.35hm2;SJ299编废渣场现有废渣场1个,编号废渣②,紧临SJ260工业场地东北侧,沿沟向东北顺续表1-6矿区现状情况一览表序号场地现状开采情况运矿道路评估区内矿山道路近1.4km,是在通往私银沟村道路基础上扩建而成,扩建对山体开挖造成较大面积的斜坡,局部斜坡高2.0m,平均宽4-7m,影响面积hm片1-7。活动露采掌子面民采活动集中在Fe-1号矿体露头区域,以露天开采为主,现状形成露采mhm选厂民采破碎厂位于Fe-3号采区的北侧约100m,占地面积约0.66hm2、包括有矿库尾矿库位于干选场南侧约200m的沟谷内,占地面积0.98hm2,由尾矿砂堆积而成,下部见粘土堆积坝,稳定性好,库内积水,积水面积基本覆盖整个沟,经过多年的汛期检验,能够满足泄洪要求。见照片1-11、1-12。注:民采场地不再继续利用。照片1-1Fe-1采区PD263(G1)照片1-3Fe-1采区废渣场①照片1-2Fe-1采区XJ265(G2)Fe-3采区主SJ260、风SJ299风井SJ299(G6)照片1-7矿山道路照片1-9民采掌子面(西侧)照片1-11民采尾矿库照片1-6废渣场②现状8民采掌子面(东侧)照片1-12民采尾矿库况a)相对位置、开采现状1-7。图1-7相邻矿权分布图b)相互影响分析从布置图上分析,私银沟2个采区距离“条山铁矿”地采区相距1000m,从成矿响小。私银沟2个采区距离“张庄铁矿”地采区相距约3000m,从成矿原因分析,几乎相同,但因相距较远,故未来采矿两矿山相互影响小。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一)气象据气象站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14.6℃,最高42.1℃,最低-19.1℃,全年日照2850h;0℃以上积温年均为5202.1℃,10℃以上积温年均为4691.3℃。年平均降水量960.1mm,年最大降水量1520.5mm,年最小降水量468.7mm,降水多集中在7~9月内,占年降水总量的60%左右,一次连续最大降水量324.5mm,日最大降水量252.6mms结深度0.27m,最大积雪厚度0.2m,无霜期219天。区内夏季相对凉爽,冬季寒冷,四季分明,属温带季风气候。(二)水文矿区位于桐柏山脉北麓,山前丘陵区,属汉水流域唐白河水系。矿区内无常年性,约0.25m3/s,枯km谷田河,再汇入泌阳河,泌阳河经80km向西流入唐河,最终汇入汉水。河水流量直接受降水控制,呈多峰型,反映山区水流动态的基本特征。据勘探报告,矿区侵蚀基准面为+198m。图2-1项目区水系图另外,矿区内因历史采矿遗留的尾矿库形成一个坑塘水面,水域面积0.98hm2,蓄水深度1-3m,水量1.5万m3,汇水来源为沟谷降水汇集,库区坝口两侧可见排水。地表水系见图2-1。(三)地形地貌矿区位于桐柏山脉北麓的山前丘陵地貌,山脉呈南北走向,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最高+347.0m、最低+258.0m,相对高差89.0m。坡降20-50‰,地表第四系残坡积物和黄土覆盖完整,厚度3-10m,Fe-3采区工业场地和废渣场所在的无名沟,地表第四系残坡积物和黄土覆盖完整,厚度1-5m,平均坡度15°,纵坡降20-50‰。照片2-1Fe-1采区地形地貌(四)植被照片2-2Fe-3采区地形地貌本矿山面积为348.85hm2,总体格局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北部山区是泌阳河的发源地,境内森林植被保持完好。据调查,项目区林地全为有林地,树种有速生杨、榆树、柏松、侧柏、刺槐等;灌木林有酸枣、黄荆、棠梨等,经济作物有柿子、核桃等。项目区沟谷内分布有农田(五)土壤项目区位于桐柏山脉北麓的山前丘陵区,第四系覆盖比例达60%上下,厚度随地形变化不等,但沟谷与缓坡处残坡积物覆盖面积大,且厚度一般为1m至数米不等。土壤呈黄褐色,主要成因为冲洪积、残破积,质地粘重。现场调查针对Fe-1、Fe-3采区调查了4处土壤区,分析如下:调查点1:位于Fe-1采区主PD263工业场地西侧的陡坎处,土层厚度0.5-3.0m,表土层厚度25cm,由残落物层(O)、淋溶层(A)组成,褐色、偶见钙质结核、容重1.45g/cm3、质地粘重壤,呈弱酸性,砾石直径0.5~5cm,个别大于20cm,含量15%,有机质12.4g/kg、全氮2.1g/kg,土壤肥力差,见照片2-3。调查点2:位于运矿道路挖切坡,土层厚度0.3-1.2m,表土层厚度22cm,由残落物层(O)、淋溶层(A)组成,褐色、粒状结构、松散、容重1.25g/cm3,质地轻-中壤,呈弱酸性,砾石直径0.5~5cm,个别大于20cm,含量一般大于20%,有机质11.4g/kg、全氮2.1g/kg,土壤肥力差,见照片2-4。调查点3:位于Fe-3主SJ260场地附近陡坎,土层厚度0.6-3.2m,表土层厚度25cm,由残落物层(O)、淋溶层(A)组成,褐色、粒状结构、松散、容重1.32g/cm3,质地中壤,呈弱酸性,含砾量低,有机质17.8g/kg、全氮2.9g/kg,土壤肥力尚可,见照片2-5。调查点4:位于Fe-3风井场地附近陡坎,土层厚度0.6-2.8m,表土层厚度23cm,由残落物层(O)、淋溶层(A)组成,褐色、粒状结构、松散、容重1.32g/cm3,质地中壤,呈弱酸性,含砾量低,有机质15.9g/kg、全氮2.6g/kg,土壤肥力尚可,见照片2-6。照片2-3Fe-1采区PD263一侧土壤剖面照片2-4运矿道路挖切坡土壤剖面照片2-5Fe-3采区SJ260场地附近陡坎(一)地层岩性照片2-6Fe-3采区风井场地附近陡坎矿区位于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北秦岭构造亚带-条山背斜北东翼,出露地层分别为下古生界二郎坪群火神庙组(Pz1h)及第四系,现分述于如下,见图2-2。a)下古生界二郎坪群火神庙组(Pz1h)为一套浅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夹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系。按区内地层新老序划分为四个岩性带(Pzlh4~Pzlh1):下混合岩带(Pz1h1):分布于条山沟-大堰一带条山背斜鞍部,组成该带的主要岩性为条痕状混合岩及少量的混合花岗岩,厚度大于300m。在条山背斜鞍部的几层斜长角闪片岩之残体内,由于受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及背斜鞍部一组压扭性构造裂隙控制而形成透镜状的贫磁铁矿体(即B矿带层位),各矿体沿倾斜依次呈雁行排列。斜长角闪片岩夹大理岩带(Pz1h2):该岩带在条山背斜两翼均有出露,组成条山沟南北两侧的山脊。地层厚度8~178m,岩性组合以斜长角闪片岩夹大理岩为主,并夹有条痕状混合岩。底部与下伏混合岩接触部位的一层斜长角闪片岩内通常见似层状或透镜状富磁铁矿体(即为A矿带的含矿层位)。厚度一般2~10m,最大约20m,向深部局部厚度变小到尖灭的趋势。上混合岩带(Pz1h3):该岩带分布于条山背斜两翼,厚度大于180m,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多为条痕状混合岩,并夹有较多的斜长角闪片岩残体。角闪斜长片麻岩带(Pz1h4):分布于矿区北部,主要岩性为角闪斜长片麻岩,厚度达数百米,与下伏混合岩呈不整合接触。b)第四系(Qel+dl)分布于矿区中部私银沟内,覆盖宽度30-50m、厚度3~10m,呈带状出露,为残坡积物和砂砾石堆积。(二)地质构造矿区铁矿带是经变质而形成,非构造含矿带。本矿区断裂构造不发育。(三)变质作用区内变质作用与铁矿成因关系密切,是花岗岩外接触带及海西期桃园花岗岩体侵入过程中与下古生界地层接触带发育的混合岩化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的矽卡岩,部分地段形成矽卡岩型磁铁矿。(四)围岩蚀变矿区内岩石普遍有钠长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局部富集成小团块状或细脉状。其中矽卡岩化、绿帘石化与矿化关系密切,岩石多为斜长角闪片岩蚀变交代而成。图2-2矿区地质地形图(五)水文地质按照介质类型和储存空间不同,矿区及周边主要含水类型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a)含水层mm,岩性以砂砾石和亚砂土为主,无含水意义。底部基岩风化带的泥质角碎石相对富集,最大可达240m3/d,水质属于低矿化度HCO3-Ca·Mg型中性淡水。基岩裂隙含水层:分布于矿区大部分地区,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片)岩、大理岩为主,次为花岗岩和矽卡岩,岩石结构致密,裂隙不发育,为区内主要隔水层。2个采区最低开采标高+203m,位于最低+198.0m以上。b)地下水的补、径、排1)补给条件矿床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一是大气降水和谷溪表流沿破碎带露头的渗入。根据水文地质试验,本区地下水补给来源不足,补给量不大。2)径流条件本矿区由于各岩石类型含水性差,断裂破碎带多被矽卡岩充填,地下水缺少水力联系,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3)排泄条件大气降水通过地表裂隙和风化带自分水岭两侧顺坡而下,沿途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少量地下水,在地形和构造有利处溢出,径流排泄,其次是蒸发。c)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综上,本矿区主要铁矿体赋存在侵蚀基准面+195m,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区内构完整,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对地下采矿影响轻。d)项目区机井经现场采访调查,在矿区南岗村私银沟内发现多眼饮用水井。调查时就其中1眼水井作采访调查:井深12m,为人工开挖的取浅层地下含水井,井口标高+85.4m,静水位+79m,静水位埋深6.4m,出水量1m3/h,经采访调查,近几年枯水季,经常干涸。(六)工程地质矿区内无大的含水构造带,矿体的顶底板围岩主要由斜长角闪片岩、角闪岩、大矿体倾角35-45°,工程地质条件好。区内浅部基岩风化带深度约1m左右,岩石风化本区构造破碎带多被各种类型矽卡岩充填,矿体本身无后期破矿构造影响,对岩石的稳定性没有影响。矿床围岩稳定性强,地下水在地下缺少径流通道,地下水对本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影响极小。综合评价矿床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属较简单类型。(七)矿体地质特征根据巷道工程揭露,目前矿区范围内发现Fe-1、Fe-3两条具有开采价值的铁矿体,脉体产于下古生界二郎坪群构造地层体内的一套海相火山喷发的碧岩、细碧纷岩到偏酸性的石英角斑岩的火山岩系,矿体严格受石榴石矽卡变质岩带控制。围岩分别为石榴石矽卡岩、斜长角闪片岩、变粒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大理岩,矿石类型为矽卡岩。分述如下:a)Fe-1号矿体Fe-1矿体分布于矿区东南部,产于角闪斜长片麻岩与大理岩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中,赋存标高+203-+315m。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倾向225°,倾角35-40°,走向长度750m;埋深25-125m;矿体最大厚度2.16m,最小1.42m,平均1.77m;矿体平均品位TFe31.75%,mFe24.32%,品位变化系数18.24%,属均匀型,表明有用组分在矿体中分布均匀,变化较小。根据工程样品分析,该矿体厚度较小,但较为连续,无夹石,无后期破矿断裂,矿体形态为复杂型,构造复杂程度为简b)Fe-3号矿体Fe-3矿体分布于矿区中部,产于斜长角闪片岩与大理岩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中,赋存标高+214-+298m。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倾向240-255°,倾角40-45°,平均厚度1.81m;矿体平均品位TFe32.43%、mFe25.27%,属均匀型,表明有用组分在矿体中分布较均匀,变化不大。矿体中无夹石,无后期破矿断裂,矿体形态为复杂型,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型。见图2-4。图2-3Fe-1号矿床地质剖面图图2-4Fe-3号矿床地质剖面图亩,属浅山丘陵区。马谷田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北与411省道相连,南与312国道相连,西有南、京珠高速和京广铁路相通。沪陕高速和京港澳高速公路成"斜十"字型在境内相互交织,信(阳)南(阳)省道柏油公路已建成通车。境内尚有明(港)泌(阳)铁路和公路横贯东西,是泌阳、桐柏、信阳三地区的农副产品集散地。通讯便利,电力充足,商贸繁荣。马谷田镇是全市乡镇企业强镇,改革发展建设试点镇,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科技示范镇。马谷田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金属矿种和贮量均居全县第一位,尤其以铁矿贮量万t,莹石开采点达12处,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石英石、白土也投入开采,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尚待开发之中。马谷田镇森林资源丰富,适生树种繁多,仅以乔木、灌木为主的果树就达40多种。现有山林13万亩,其中经济林2万亩,防护林7万亩,果林4万亩,森林覆盖率33.7%以上,常年林业总产值6000万元。表2-1泌阳县马谷田镇社会经济概况统计表乡镇名年度人口农业人口耕地面积(亩)人均耕总产值(亿元)人均纯收入(万元)泌阳县马谷田镇2014年度4181536797630002015年度4245237357630002016年度43098379276300020.20项目区面积同矿区面积为3.4885km2,根据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图,项目区土地隶属于泌阳县马谷田镇南岗村、堡子村,土地利用类型为有耕地、园地、林地、草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设施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权属统计数据,见表2-2。表2-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权属表单位:hm2属类地地镇00348.85.50280.144.0150.25.490%(一)耕地H有机质20.3g/kg、全氮1.36g/kg、全磷1.28g/kg,土壤肥力相对较好,表土层局部厚度25cm。作物主要有双季稻、油菜、花生等,作物平均产量为380~520kg/亩,地表作物见照片2-7。研究-河南省耕地质量报告》,查得耕地等(二)林地项目区林地面积280.14hm2,占比80.30%,全为有林地。遍布项目区大部,树种主要为速生杨、榆树、柏松、侧柏、刺槐等,零星分布有经济林酸枣、板栗、柿子树、结构、松散、根系多,容重1.45g/cm3、质地轻壤,呈弱酸性、pH值6.3。在洪积扇上部多砾质,洪积扇前沿质地细腻。有机质13.8g/kg、全氮10.6g/kg,有机质、全氮含量较低,见照片2-8。(三)交通运输用地项目区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共4.01hm2,全部为农村道路,较均匀分布全项目区,大部分为机耕路,均为泥结石路面,两侧或单侧无明显排水沟,路况差。照片2-7水浇地(四)其它土地照片2-8林地速生杨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植被以灌草为主。(五)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项目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由村庄用地、采矿用地组成,面积5.49hm2,占比1.57%。其中村庄2.98hm2由泌阳县马谷田镇南岗村、堡子村组成,共2个行政村组成,房屋多年代久远、楼房少见、多为平房、容积率为0.213。采矿用地2.51hm2,为历史采矿和私银沟矿建形成。大工程活动a)矿区内村庄分布情况根据地质地形图、GoogleEarth截图,以及现场调查,矿区范围包含泌阳县马谷离2个采区较远,采矿对其影响较小,《开发利用方案》未建议对其进b)矿区范围内其它工程情况矿区及周边500m范围内无重要交通要道、工厂、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较地。c)民采遗留选厂、尾矿库现场调查发现项目区内有1民采遗留干选厂、民采遗留尾矿库。有球磨车间、堆矿场、已风干的尾矿砂场等,选矿方法为干法磁选。民采遗留尾矿库:位于干选厂北侧约200m的沟谷内,占地面积0.98hm2,由尾m,内有芦苇荡,已经达到复绿要求。库区坝口两侧可见排水沟,经过多年的汛期检验,能够满足泄洪要求。照片2-9民采尾矿库照片2-10民采尾矿库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经采访调查,泌阳县马谷田镇为矿权分布密集区,但是附近矿山均未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施工案例。参照省厅官网上公示的地下开采金属矿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经分析总结,其常规的治理复垦目标、治理复垦措施如下:地质环境保护治理目标为:首先对地面塌陷灾害进行监测与警示,对塌陷坑、伴生地裂缝进行随塌陷随回填,保证塌陷区不改变地表径流方向、场地不积水,保证塌地质环境治理措施为:①针对塌陷区林草地采取塌陷裂缝回填、开挖土质排水沟采取拆除清运;④对全项目区的废渣(废墟)进行来源、消耗平衡分析,确定剩余废渣的处理方案;⑤对项目区排水系统进行全面的部署。土地复垦目标为:在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工程部署的基础上,对所有采矿损毁破坏的场地单元进行100%的复垦,在“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园则园、宜建则建”原则下,选择适宜的复垦方向。树种进行植被恢复,对塌陷损毁植被进行扶正移植、穴栽补植树、穴播等;⑤对复垦旱地的单元进行必要的设施配套;⑥对整个复垦区进行管护监测。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源调查概述该矿山为生产矿山,已申领采矿许可证多年,因市场影响一直处在矿建期。野外地质调查主要为已破坏损毁场地的面积、形态、损毁地类,《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破坏损毁程度的土地利用情况,项目区原始地形地貌景观、土壤、植被、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利设施情况。(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概述调查面积:4.47km2,以评估区为界,调查范围外扩50~100m;地形地貌调查:调查点17个点,包括开采矿块山脊线,两侧沟谷(南侧为私银地质灾害调查:整个调查范围内未发现地质灾害(不良地质现象)。坑塘水面:民采尾矿库形成的坑塘,调查面积、水深、坝区稳定程度机井:1眼民用压水井,调查并明确井口标高、井深、出水量、取水地层等。其它:如人文景观、重要交通、水利设施、风景区等。(二)土地资源调查概述土地现状核实:对照土地利用现状图对已损毁场地、《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压占区的地类进行核实,主要包括耕地的灌溉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农作物类型、产量及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等,林地的种类、郁闭度、经济效益等。公众参与调查:进入马谷田镇南岗村、堡子村,对权属人进行书面调查,并书面征求村委会意见。(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a)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评估加。该矿山工业场地、废渣场、表土堆场、运矿道路、采空塌陷影响区均位于矿区范围内,故评估区即为矿区,评估区面积为3.4885km2。评估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3-1。表3-1评估区范围拐点坐标XYXY①⑥②⑦③⑧④⑨⑤⑩b)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根据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生产规模、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综合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级别。1)评估区重要程度评估区内有泌阳县马谷田镇南岗村私银沟组、堡子村坡头山组,涉及的自然村2个,14户,涉及人口57人;无重要交通要道或建筑设施;远离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采矿活动破坏的土地类型为林地、工矿仓储用地,未对耕地进行损毁和破坏。根据《编制规范》附录B(见表3-2)规定,综合确定评估区为较重要区。表3-2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1.分布有500人以上的居民集中居1.分布有200~500人的居民集中中型以上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重分布有二级公路、小型水利、电3.矿区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含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或重要旅游景区(点);、县级自然保护区或较3.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注: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的原则,只要有一条符合者即为该级别。2)矿山规模依据采矿许可证,本矿山年开采铁矿石为5.0万t,参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对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之分类标准,该矿山为小型地采金属矿山。3)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1)矿体赋存产于角闪斜长片麻岩与大理岩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中,主要矿层(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矿坑进水多为大气降水,与区域含水层水力联系差,矿坑涌水量不大,生产探矿坑道中涌水量为144-240m³/d,地下采矿和疏干排水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充水含水层破坏可能性小,水文地质条件中等。表3-3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杂简单1.主要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和构造破碎带、岩溶裂隙水性强,补给条件好,与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排水容易造成区域含水层1.主要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附近01.主要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地下采矿和疏干排水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充水含水层破坏可能2.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碎裂结构、散弱岩层或松散岩层发溶裂隙带发育,岩石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大于10m,矿层(体)顶稳固性差,矿山工程2.矿床围岩岩体以薄-厚层状结构为10m,矿层(体)顶底板和矿床围岩2.矿床围岩岩体以巨厚层状-块岩溶裂隙带不发育,岩石风化弱,地表残坡积层、基岩风化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固性好,断裂构造发育或有活动断裂,导水断裂带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层(带),导水3.地质构造较复杂,矿层(体)和矿床和主要含水层(带),导水断裂带的构造简单,矿层(体)和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小,断裂构造不发育,断裂未切割矿层 (体)和围岩覆岩,断裂带对4.现状条件下原生地质灾害发育,或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4.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5.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大,多次重复开采及残采,采空区未得到有效处理,和空间较大,重复开采开采,采空区得到有效处理,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自然排水,类型较多,微地貌形态较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为20°-35°,态简单,地形起伏变化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2)矿床围岩分别为石榴石矽卡岩、斜长角闪片岩、变粒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大理岩,矿石类型为矽卡岩,据采矿坑道观察,顶底板稳定性较好,在采矿过程中一般不需要支护。矿床的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属简单类型。,导水性差,对采矿影响小。属于简单类型。(4)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少,未见地质灾害,危害小。为简单(5)评估区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小,无重复开采,采动影响较轻。为简单类型。(6)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较平缓,较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为10-15°,相对高差较小,地形坡向与岩层倾向多为斜交、反交。为简单综上所述,按照《编制规范》7.1.4条附录C1划分标准,矿山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4)评估等级的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根据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综合确定。本评估区为较重要区,矿山规模为小型,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确定评估级别为二级,见表3-4。表3-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复杂简单较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二级二级小型一级二级三级c)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条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应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项目建设重要性划分为三个级别”。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评估区采空少、采动影响轻,地质灾害不发育;矿床围岩分别为石榴石矽卡岩、斜长角闪片岩、变粒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大理岩,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主要矿层(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矿井涌水量144-240m³/d。因此,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2)项目建设重要性该矿山为地下开采金属矿,开采规模5.0万t/a,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确认该矿山属于“一般建设项目”。3)评估级别私银沟铁矿属于一般建设项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确定私银钩铁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见表3-5。表3-5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建设项目重要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复杂简单重要建设项目一级一级一级较重要建设项目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建设项目二级三级三级(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a)现状评估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为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经现场调查,评估区内未发现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泥石流及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b)预测评估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开采设计和采矿特点,分析预测未来采矿活动可能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险性,评估矿山建设和开采可能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划分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已形滑坡灾害,②废渣排放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③采空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如下:1)矿山开采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基建引发崩塌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①基建引发滑坡灾害的可能性评估区地形坡度10°左右,沟谷比较发育,拟新建工业场地必将挖切边坡,场地上游原始边坡下部形成高度不等的临空面,原始边坡因下部失去支撑力,较易失稳,部分引发滑坡可能性中等。②基建引发滑坡灾害的发育程度新建工业场地挖切坡后,边坡会形成高度不等的临空面,经调查临空面无泉眼、无变形;厚缘壁上无明显变形和小裂缝发育。可判断发育程度为弱发育。③基建引发滑坡灾害的诱发因素参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附录C表C.1,分析不良地质现象的诱发因素、诱发影响力。因素除了强降水外,再无其它诱发因素。④基建引发滑坡灾害危害程度确定参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之4.4,确定地质灾害发生后的“险情”。该矿山开采时,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计算的劳动定员中,采矿生产员表3-6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表受威胁人数(人)可能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大10~100100~500小遭受对象为4个竖井工业场地的人员和设备,危害程度为中等;⑤基建引发滑坡灾害危险性确定该矿山场地基建引发滑坡的可能性中等,发育程度弱、灾害发生后的危害程度(险情)中等,根据表3-7,确定基建引发滑坡灾害的危险性为中等。表3-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2)废渣排放引发泥石流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①废渣排放引发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①紧邻工业场地的下部,其原始地貌为“U”型沟谷,废渣堆放量达到1.88万m3,堆放面积0.47hm2,分一级边坡堆放,边坡坡度小于37°,堆放高度为约2-4.0m;废渣场②紧邻工业场地东侧,其原始地貌为“U”型沟谷,废渣堆放量达到0.81万m3,堆放面积0.26hm2,分一级边坡堆放,边坡坡度小于37°,堆放高度为约2-4.0m。虽然在废渣场下部将浆砌挡渣墙围挡,但未来在强降水诱发下,仍有发生滑坡、泥石流可能性,为中等。②废渣排放引发泥石流灾害的发育程度评估区开采形成的2个废渣场,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源条件。现根据现场调析,其物源量、最大降水量、地形坡度坡降、汇水面积、沟谷汇水流量,见表3-8。表3-8评估区排渣场参数及所在地的地质环境条件渣场名称物源堆量(万m3)24h最大降水量(mm/d)地形坡度汇水面积(km2)流量(m3/s)山坡(°)坡降(m/100m)废渣场①252.60.228365废渣场②81252.60.228365根据表3-6所列参数,参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附录D(见表3-9),对泥石流发育程度进行量化评分。评分结果:废渣场①所在沟谷为60分,废渣场②所在沟谷为57分,见表3-9。则废渣排放引发泥石流的发育程度确定为弱发育。表3-9泥石流发育程度量化评分及评判等级标准强发育(A)中等发育(B)弱发育(C)(D)得分得1土流失(自然和力层滑表分、滑坡发育,被在12813偏移移714910.5%~5.2%615碎带975响16率975178641865419沿沟松散物量 (104m3/km2)654132°65415431543154km以下10km2~<100km2314321432无1评判等级标准表3-10数量化评分结果一览表称122456789①181695154443522②181695151443522③废渣排放引发泥石流灾害的诱发因素矿区废渣场:位于主主井东部约300m的沟谷中,人为诱发因素为矿山开采过程中,废渣量的不断增大;其次为植被的破坏,但是影响均较小。自然诱发因素如降水,因山沟较小,汇水面积不大,诱发影响和作用力有限。④废渣排放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危害程度废渣排放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遭受对象为运矿道路、下游村民,危害程度为中⑤废渣排放引发泥石流灾害该矿山废渣排放引发泥石流可能性中等,发育程度弱,灾害发生后的危害程度(险情)中等,确定废渣排放引发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为中等。(3)采空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①采空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的可能性矿层的间接顶底板围岩比较坚硬,但是由于矿体位于构造破裂带且矿床为急倾斜矿中②采空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的发育程度地下开采2个铁矿体,矿体均呈脉状,走向近东西,倾角35°~45°,为急倾斜的脉状矿体,其中Fe-1矿体厚度1.42~2.16m,平均1.77m,Fe-3矿体厚1.48~2.34m,平均1.81m,采空塌陷预测采用塌陷角作图法。《开发利用方案》已介绍,该矿山工程地质条件总体属于中等类型,参照有关资料,矿体开采时的上盘层塌陷角均取65°,两端部的岩层塌陷角均取75°,下盘的岩层塌陷角取70°,地表第四系取45°。第二步:作图确定塌陷影响范围采空区地表影响范围参考《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岩石错动范围,在图上量出2个采空塌陷区面积共约8.58hm2,其中Fe-1号采空塌陷区6.63hm2,Fe-3号采空塌陷Mqmcos(公式3-1)xr矿法,可取值0.6α——矿层倾角35°~45°,平均倾角55°计算塌陷深度,估算结果见表3-11。表3-11采空区塌陷面积、深度一览表矿体编号赋存标高(m)矿体平均图上塌陷面积(hm2)最大塌陷深度 (m)倾斜(mm/m)水平变形(mm/m)地形曲率(mm/m2)Fe-1+203-+315m35727Fe-3+214-+298m534.724从表中可得,最大塌陷面积为6.63hm2,最大塌陷深度为0.57m,故采矿活动引发地面塌陷、伴生地裂缝的可能性中等。第四步:确定采空塌陷发育程度根据表3-11地表变形预测值结果,参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附录D.8(表3-12),确定Fe-1、Fe-3矿体采空塌陷发育程度为中等发育。表3-12采空塌陷发育程度分级表/%(mm/a)(mm/m)形(mm/m)率(mm/m)强缝;地开裂明显开裂现象弱缝;地开裂现象③采空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的诱发因素2个采空塌陷区在采矿过程中,会受到爆破、抽水等人为诱发因素的影响,其中井下爆破、加载将成为诱发塌陷的决定性因素。自然诱发因素,如地下水位的变化,诱发影响较小。④采空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危害程度采空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遭受对象为地表工程(建构筑物)、移动人和牲畜。现场调查,塌陷影响区范围内,无村庄、道路分布,但评估区四周500m范围内有村庄分布,散养牲畜较多。故综合认为,采空引发地面塌陷灾害的危害程度为中⑤采空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该矿山采空引发地面塌陷可能性中等,发育程度中等,灾害发生后的危害程度(险情)中等,确定采空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的危险性为中等。2)矿山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现状评估已论述,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弱,危险性小,在此不论述。3)评估区其它工程设施遭受矿山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根据地质地形图、GoogleEarth截图,以及现场调查,矿区范围包含泌阳县马谷但2个村庄均离2个采区较远,无遭受采矿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险性小。4)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综合分区评估认为:工业场地基建引发滑坡灾害可能性中等、发育程度弱,危害危害程度中等,为危险性中等区;采空引发地面塌陷可能性中等,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中等,为危险性中等区。见表3-13。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见图3-1。表3-13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表①②(采矿硐口)地裂缝(伴生)个废渣场-小小-小-小注:①矿山开采引发地质现象的可能性预测;②采矿活动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5)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预测评估预测未来采矿,2个采空引发地面塌陷灾害,工业场地引发滑坡、崩塌灾害和废渣场引发泥石流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为较严重,其它场地为较轻。图3-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图(三)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含水层破坏评估角度为含水层结构破坏、水位下降、对居民饮水影响。a)含水层现状评估对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主要基于地下水现状调查及基础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内容主要有含水层结构破坏、水位下降、居民饮用水影响等方面。1)含水层结构破坏分析未拉裂隔水层,故不会增强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不会造成含水层结构的破坏。2)水位下降分析据《开发利用方案》介绍,由于区内沟谷较深,地下水最终溢流出地表以径流方式排泄,故矿坑涌水对地下水位影响不明显。综上所述,现状条件下,采矿活动对含水层影响程度较轻。b)含水层预测评估1)含水层结构破坏分析(1)覆岩移动变形三带高度计算覆岩移动变形对含水层的影响主要受垮落带、导水裂隙带控制,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推荐的公式,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及防水煤岩柱高度以下式计算:①垮落带高度计算4.7∑M+19∑M——矿床的累计开采厚度(m),本区取值1.42-2.34m,平均为1.75m。②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 式中:HLi——导水裂隙带高度(m)③冒(跨)落带倒水裂隙带计算H0=Hm+HLi+(公式3-3)(公式3-4)式中:H0——冒(跨)落带倒水裂隙带(m)Hm——跨落带高度(m)HLi裂隙带高度(m)∑M——矿床的累计开采厚度(m)3-表3-14三带高度计算结果表矿层参数累计开采厚度(m)垮落带高度(m)导水裂隙带高度(m)冒(跨)落带倒水裂隙带高度(m)倾角35-45°最大2.3437.4652.75最小29.7839.85平均32.9444.96(2)含水层结构破坏预测分析评估根据表3-14,该矿山采空致使含水层平均冒(跨)落带导水裂隙带高度H0为44.96m。由前述水文地质资料可知,含矿层(采空区)所在的下古生界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其厚度厚178~300m,大于冒(跨)落带导水裂隙带高度44.96m,塌陷冒落带不能击穿隔水层。因此,未来采空塌陷不能对含水层结构进行破坏。2)含水层水位下降分析经上述分析,本矿山采空塌陷不会导致含隔水层结构破坏,采矿过程中对含水层本能在一个雨季后即能恢复正常水位。3)含水层破坏对居民生产生活影响分析项目区人类生活工程活动弱,仅有14户居民,其实多已外迁,目前居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学生关怀案例
- 晋级教育家长会
- 幼儿园语言教育
- 天下和谐向善大典新春禅文化节推广方案
- 空调中毒案例分享课件
- 护理人员分级制度
- 大鹏教育课程分享
- 专利代理师2023年笔试考试真题解析
- 二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教案
- 幼儿园安全教育《不抓人咬人》
- 中小学校保安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1.1第2课时集合的表示【授课课件】
- 2024年上海市公安机关文职辅警、公安机关勤务辅警、检察系统辅助文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生物试卷真题(含官方答案)
- 劳动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
- 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
- 2024年首都机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3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高等数学Ⅲ试题和答案
- 抗血栓药物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课件
-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小学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 儿童长期卧床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