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建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之二百姓大于天——乡镇党委书记文建明纪事●解难:“群众不停出‘上联’,干部要不断对‘下联’”●理乱:“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方法”●治穷:“农村最大的矛盾是‘穷’,群众最需要的是‘百姓经济’”●情怀:“我要上对得起党,下对得起老百姓”新华网成都8月8日电(记者刘江、杨三军、宋振远)30年,8个乡镇,13年乡镇党委书记。他一直摸爬滚打在农村基层第一线。他曾一次次坐在化解矛盾的“火山口”,又一次次深陷“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感漩涡。在上下求索中,他总结出一套土洋结合、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模式,被誉为“城南经验”。“官不论大小,论的是对群众的诚心。”这位身材瘦小,方脸深目,总是衣履整洁、气定神闲的川东汉子,无数次沉着应对严峻挑战,用情感、信念、智慧和勇气构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让“钉子户”“上访户”和众多曾经绝望、困苦的百姓,发自内心地喊出:“感谢共产党!”他就是文建明,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解难:“群众不停出‘上联’,干部要不断对‘下联’”在营山县,文建明以善于同各式各样的群众打成一片而著称。有干部探求个中“奥秘”,文建明笑着说,当干部要学会“热爱群众提出的问题”,与群众交朋友,这是一把通用钥匙,“你对群众感情到位了,问题自然就好解决了。”上任城南镇党委书记不久,有一次正开会,突然闹哄哄闯进三四十人。其中一个敦实汉子跨到主席台前,“砰”的一声,把肩上的100多斤猪肉摔下,扬声喝道:“不让卖肉,给找条活路吧!”会场一时寂然无声。此时传来文建明平静而略带沙哑的声音:“兄弟,消消气,天太热,先把肉处理了。”他劝说在场的干部买下猪肉,然后笑着把收来的钱放到汉子手中。刚才还剑拔弩张的壮汉,此刻就像受伤的孩子,哽咽着道出心中的憋屈:“我叫胡一兵,是重庆开县迁来的三峡移民,前任镇干部贪污了安置款,我们只有靠杀猪卖肉为生,城管干部又来罚钱,过不成舒展日子,心里有气啊!”文建明心中一阵痛楚,他动情地说:“兄弟,你们刚来人生地不熟,到这是找对人了。这就是你们的家!我代表城南镇人向你们道歉。我保证,欠你们的钱一定很快就还!”会后,他跑到县里汇报情况,先预支了镇干部的工资垫付给移民。此后听说胡一兵懂养牛技术,他又帮助协调租地,落实贷款,办起了肉牛养殖场。去年,养殖场收入26万元。2023年,胡一兵向三星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光荣地入了党。有人问他为什么入党?他回答:“文书记让我感受到共产党的温暖,我也想温暖别人。”这件事让文建明深思:过去镇领导三天两头到上级机关接上访群众,根本腾不出精力抓发展,原因很简单:镇、村某些干部踢皮球,日积月累问题成堆。必须通过建立有效的制度遏制这种现象。几天后他提出:在全镇推行干部下访寻问题工作机制——镇、村干部带上《寻问题解决表》和《开门纳谏表》进村入户,“下水摸鱼”,不能当场解决的,建整改台账;每月,干部召开例会,解决台账所列难题;最后,镇上开会“啃骨头”,不解决不“销号”。开始,有些镇、村干部急了:乡镇工作“上边万条线,下边一根针”,事情躲还躲不过来,这不是没事找事吗?文建明很固执,反复讲一段话:问题找到一个,解决一个,也就少一个。老百姓不停地出“上联”,干部就要不断地对“下联”。在“入户寻问题”中,三星村龙明荣给镇党委出了个“上联”:村干部都把公章吊在裤腰带上,农民办个结婚证明、迁移证明,要漫山遍野找干部,“脚板都跑大了,半个月还盖不来章,有时还要送礼哟!”文建明会同班子成员马上研究,对出“下联”:镇上设立政务村务集中办事大厅,镇村300多个公章都集中在这里,每月逢场天,镇、村干部集中坐镇大厅为群众办事。这个“入户寻问题”机制,使困难群众得到及时帮助。困难户胡素琼一家,丈夫有智障,两个儿子一个考上大学,一个正读高中,却因缴不起学费急得掉泪。文建明入户了解后,掏出刚领的1000元奖金,叮嘱兄弟俩勇敢面对困难。又找关系帮助赊来3只黑山羊、1头优质母猪、80只小鸡,鼓励胡素琼发展养殖业,并承诺收到效益后再还本。因患重病,年逾六旬的走马村老支书李松荣辗转10年,四处求医,耗尽家产,病情却不见好转,趁妻子外出借钱的夜里,他悄然离开医院,准备外出当“讨口子”乞丐。文建明得知后找到老人,在动员干部捐款时深情地说:“我们不能忘记为基层工作付出心血的老同志啊。群众的困难都是大事,当干部不能麻木不仁!”“入户寻问题”使很多矛盾消失在萌芽状态,沉疴日减。第一个月,干部们寻了78个问题,这些问题,大至土地纠纷、水渠不畅,小到哪个村的马蜂蜇了人。其后,数量递减。如今,基本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文建明常常对身边的干部们说,干工作不能怕麻烦和琐碎,要从一人一事出发维护百姓利益,尊重每一个个体群众的利益诉求,就是维护公众利益。南北两河是营山县的母亲河,过去能淘米洗菜,如今已是脏臭难闻,淤积堵塞。2023年初,营山县委下决心治理两河,但这牵扯到沿岸上千户居民和商铺的拆迁。有些居民不愿意拆迁,阻挠施工,甚至扬言“老子就不拆!”文建明了解情况后认为:老百姓不是反对两河治理,而是担心政策不公,害怕以后生活没保障。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利益诉求得到最大的满足。他想,政府虽然是办好事,但其间也会有部分群众的眼前利益受损,要通过引导,使集体与个人、长远与暂时达成平衡。他发现在反对拆迁的“钉子户”里,跳得最高的杨国平特别有“号召力”,于是决定开“小灶”。他请村干部“搭桥”,通过吃饭、喝茶跟杨国平交朋友,并十几次上门宣传政策,将情况和道理逐一摆来。杨国平终于缓和下来,谈了想法。文建明开始两头“撮合”:一面向县里汇报,吸收合理意见;一面把政府的努力和政策底线反馈给杨国平。最终,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杨国平的要求。特别让杨国平感动的是,文建明还东奔西跑,通过各种渠道解决了他家原本没指望的老人大病医疗和养老保险等问题。“我拆!”杨国平彻底服了。他甚至主动去做邻居的工作:“拆吧,文书记信得过,政府信得过。要不,我再给你签个担保合同!”在文建明的带动下,镇党委和政府班子的干部,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深入拆迁户的家,没日没夜向群众宣传解释政策,落实政府承诺的条件,殚精竭虑,费尽口舌,镇长白秀华的嗓子哑得几乎说不出话。最终,城南镇所辖86户居民全部实现和谐拆迁,无一投诉。化干戈为玉帛,有技巧,有方法,但更多的,靠的是尊重、理解和担当。“摆平”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拆迁问题,有些人夸文建明“灭火有方”。但文建明并不赞同这种说法:“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是什么‘火’,而是党和政府做事的着力点;干部化解矛盾更不是什么‘灭火’,而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理乱:“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方法”在营山县,文建明有一个绰号:“治乱书记”。2001年4月,他被派到新店镇任党委书记。这里一年换了4任镇领导,其中一位上任不到两个月,就找县委闹着要走人。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县里领导的目光再一次落到文建明身上。想到文建明曾走过好几个乡镇,所到之处面貌焕然一新,干部群众赞誉有加。上任前,县委书记对文建明仅仅说了三句话:“那里很乱,你一定要去,去了一定要干好。”那个年月,农村税费改革还未推行,农民负担沉重,干群矛盾突出,乡镇干部不好当。临危受命的文建明,上任后的第一站是鲜鱼村。启程前,有镇干部告诫他:小心村民见到干部的小汽车泼大粪。文建明笑笑,一个人拎个包,跋山涉水,来到鲜鱼村。听说镇上来人了,一声吆喝,山坡上到处站满了表情严肃的村民,气氛有些紧张。文建明高声说:“乡亲们,要骂要打先听我说几句话。我是刚来镇上的党委书记,就是来听大家喊冤叫屈的。”那天,村民和他摆起“龙门阵”,直到深夜。“我们怨的不是缴‘皇粮’国税,而是负担太重、账目不清。”村民们掏心窝子的话令文建明五味杂陈。哪有什么“刁民”?分明是基层干部自身有问题,却把责任推到百姓身上。次日一大早,他命令镇党委全体成员自带方便面到鲜鱼村开会,现场调查摸底。十多天后,他做出决定:退钱、换人、查账。很快,干部多收村民的钱退了,群众欠集体的钱还了,鲜鱼村迎来了“海选”,村民自主选择自己的“当家人”。如今,这个村发展起规模养鱼,成为名副其实的“鲜鱼村”。“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方法。”从那以后,文建明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2003年3月,县委一纸调令,把文建明调到被称为“城烂镇”的城南镇。上任第一天,讨债的就来了30多拨。之后几天里,上访人员踏破门槛,有的反映村级财务混乱、有的诉说干部利用公款参与赌博、有的则直截了当反映镇干部以权谋私。越是深入了解,心情就越沉重。文建明骑着自行车下村组、进社区,发现镇村干部手头的白条一大把,借而不还的公款几十万元,镇里欠债2000多万元,前任领导为躲债,竟20多天不敢到办公室。文建明夜不能寐。他清楚地意识到,治理财务乱象,需要动大手术。3个月后,一个清理账务的农村财务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了,关键词是“阳光”“透明”。这个方案一宣布就“炸了锅”。有的干部说:“不交公章,不交账,看他龟儿子有啥办法?”谁都没想到,文建明搞“突然袭击”。他早上6点带人分组进村,把账本、财务通通拎回镇上,当面核对,锁定账目。一个月下来,糊涂了多年的村级财务一清二楚。说不清缘由就报不了账,白条子再也领不到钱,这触动了一些干部的既得利益。有一天,几个村干部酒足饭饱后找到文建明,仗着酒胆掏出200元发票要求签字报销。文建明几下把发票扯得粉碎,“这顿饭我请!”从此,再没人敢违规报账。到2023年底,城南镇、村两级债务基本被消化。文建明还搞起了税费直收。起初,干部们认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的事再次发生了。短短10天,全镇就征缴税费110多万元,此后每年的缴费率都在98%以上。老百姓甚至自觉缴纳了2003年以前的欠款42万元。刚调入城南镇任镇长的白秀华,头一天上班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正值赶场天,设在镇办公楼一层的税费直收窗口前,等待缴钱的老百姓排起了长队。“城南镇太神奇了!过去干部起早摸黑催要的税费,群众主动来上缴,这场面没见过啊!”白秀华惊叹。文建明笑眯眯地“解密”:我在“村账镇管”基础上,又加上集中结算、公开透明,财务直接核算到农户,干部没空子可钻。老百姓不是没觉悟,他们缴的是明白钱,看的是明白账,咋会不愿意呢!在所有的改革里,或许没有比“改人”更难的了。头一回开城南镇干部大会,文建明面前竟然冒出70多名镇干部。再一问,11个村竟有192名村组干部。2004年7月,他向“人浮于事”开刀,将镇上的70多名干部全部重新“洗牌”,只设21个集中管理岗位,公开报名,竞争上岗。一场乡镇机构改革拉开序幕。被精简下来的人光火了,当天就有10多个找文建明要说法,有人缠着要到他家吃饭,他停在政府大院的自行车也不翼而飞。文建明没有妥协。不仅如此,他还把改革的火“烧”到村里:全镇村组干部缩减至34人。仅仅把人裁减下去,改革还不能划句号。文建明带领镇领导班子,顶着白眼跟分流的干部一一谈心,帮助找出路。一个月后,所有落聘干部都找到新工作。被精简的干部杨易创办了水果基地,种植优质元黄梨等600多亩,年收入达40余万元。杨易常对人说:“机关岗位不是用来安排干部的,就应该根据群众需要设,我能理解文书记。”治“财务混乱”,治“暗箱操作”,治“人浮于事”——不管是什么“烂乡烂镇”,经过文建明一番“调理”,就能逐渐风清气正。在当地干部眼里,文建明是个“化解矛盾的高手”。但文建明自己说:我哪里是什么“高手”,当干部的,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去工作,就没有摆不正的事。因为你给群众一寸,群众就会还你一尺!治穷:“农村最大的矛盾是‘穷’,群众最需要的是‘百姓经济’”“穷则乱,富则安。”文建明深知,只有帮助老百姓发展致富,才能真正斩断矛盾丛生的根源。城南镇虽地处城郊,但群众生活并不宽裕。一个重要原因是干部长期热衷搞“马路经济”“政绩工程”。镇里流传着顺口溜:“张书记栽树李书记挖,王书记来了重规划。”1986年刚到乡镇农技站工作时,文建明曾按上面指示推广种植过桃树,结果亏了,农民一气之下砍了树。这成了文建明心中永远的痛:共产党的干部,不能唯书、唯上,一定要“唯民”啊。他发誓,再也不能折腾老百姓了!几经思考,文建明提出一个新概念:“百姓经济”。含义有三:其一,这种发展必须是老百姓盼望;其二,老百姓是发展的主体;其三,政府主要提供有效服务。他认为,老百姓最反对强迫命令,不尊重其发展自主权。他痛下决心: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有一次,上级希望城南镇在前进村推广种植榆树,白送树苗,付劳务费。文建明到前进村调研后,发现农民担忧榆树根系发达,又遮阳,影响种庄稼。那就不种,文建明顶了回去,“不管哪个来考核。”文建明深知,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必须让老百姓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经过调研,他做出判断:城南镇地处城乡接合部,土地面积不多,劳动力不足。但跟县城比邻,交通便利。应该把农产品的发展方向,定位于服务城市居民。于是,他提出,扶持发展大葱、蒜苗等“佐料产业”和商品蔬菜,并从免费举办蔬菜种植培训班入手,向群众投石问路。开班时,兴致勃勃的文建明一进门就愣了:尽管通知到各村,但只来了十几个人,到第二天只剩下四五人。他一问,才知老百姓还以为新书记又搞“老套路”。文建明安慰沮丧的干部们:“这不怨老百姓,是我们过去犯了错。”说完,他来到走马村农民李兴支家,支持他拿出一亩地种大葱、蒜苗。年底李兴支一算账,乐了,收入8000多元,比传统种植效益高出10倍。第二年,李兴支在全部责任田种上佐料作物。眼馋的村民纷纷跟着种,两年下来,全镇种植规模达到5000多亩。搞现代农业,不能靠天吃饭。接下来,文建明带领镇村干部大兴水利,修渠、筑堰、建提灌站,实现了全镇农田浇灌的全覆盖。之后,文建明又干了件轰动全县的大事——修环镇公路。城南镇有6个山村,过去每到收获季节,蔬菜、水果运不出去,只好拿来喂猪。干部下乡寻问题,群众年年提修路,最终却年年失望。文建明刚到城南镇就起意修路。他私下问村干部:老百姓究竟愿不愿意?如果修还有哪些困难?2007年,国家对新建乡村道路的补助政策出台,文建明得知后兴奋得一夜未眠。他通过广播动员干部群众:“国家补助乡村公路的机会百年难遇,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大家一起捐款、筹资修路吧。”他向全镇人民庄严承诺:修建环形公路,实行公开理财,群众代表管钱,实行专款专用。各村群众代表召开会议,同意“一事一议”集资修路方案。文建明带头捐资1000元。好事多磨。公路建修过程中,资金缺口又出现了。文建明四方奔走,多处“化缘”。他的执著和真情打动了各级领导,纷纷伸出援手。通车那天,群众放起鞭炮,给镇里送来锦旗,就像过年一样高兴得合不拢嘴。看起来只是修了路,却撬动了“百姓经济”发展的神经。一年多时间里,这条公路沿线就冒出50多个农副产品营销大户,一栋栋居民小楼也拔地而起。“怎么体现党的先进性?就是要带着老百姓致富。”文建明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引导群众投资建成“农资供销一条街、饮食服务一条街、建材加工一条街、农机钢材一条街”,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城郊特色经济示范带。为了引进较大的发展项目,他近百次赴成都、重庆考察,促成5个千万元以上、20多个百万元以上的企业落户城南镇。去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80元,七年翻两番。“农村最大的矛盾仍然是发展不足、利益太少。”文建明说,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民和市民享受平等的待遇。情怀:“我要上对得起党,下对得起老百姓”文建明身上有川人的聪慧——做事灵活机变,讲究方法,常常化困境为柳暗花明;亦有川人的柔肠——碰到弱者、善良之人,往往陡生悲悯,每每悄然落泪。但更吸引人的,是他身上那股桀骜不驯的“辣味儿”——遇到难事、不平事,他总是勇敢直面,甚至拍案而起。在一些人眼里,他“太冲”,是个“工作狂”,而更多的人称赞他“有着巨大的生命能量”。这能量不仅平息了积怨风波,激起了改革发展波澜,更点燃了许多人心中的希望。2005年夏天,文建明下乡调研时肝病突然发作,疼得无法走路,被几个村民扶回家。当年10月,他被诊断罹患“原发性肝癌”病并住院治疗。一夜之间,妻子的头发白了许多。出院那天,镇党委门口聚满了人,得到消息的群众早已静静等候。曾被他帮扶过的老人李松荣,抖着手慢慢掀起他的衣衫:身体浮肿,体重已由65公斤降到45公斤。老人心如刀绞。“如果老天允许,就用我的老命去换文书记的命吧,他多活几年,就能为百姓多做好事。”那一刻,得知身患肝癌从没当着家人掉过泪的文建明,终于忍不住热泪长流。对于一名人民公仆来说,还有什么比得到群众真心爱戴而更高的回报呢?“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就会一直惦记着你;你为群众办一件好事,群众就会感谢你一辈子。”文建明直言,乡村干部就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的代言人。一个人直接面对生死的时候,往往最能体会生命的价值,领悟人生的意义。1963年,文建明出生在营山县渌井镇枣岩村一个普通农家。1979年填报高考志愿时,他不顾家人让他学医的意愿,按照自己的兴趣填报了农学专业,考上了南充农学院。两年后,分到当地农场,从此在红土大地上辛勤耕耘。已过不惑之年的文建明从小崇拜的偶像,是一个叫周宽荣的公社党委书记。这位书记挽起裤腿下田,拿起镰刀割麦,跟老百姓打成一片。文建明常常从广播里听到书记浑厚响亮的声音,他与老百姓水乳相融的形象,给文建明幼小的心灵打下深深烙印。至今,在心目中,他最尊重的仍然是这名默默无闻的基层干部。“我是个农民的儿子,是党培养起来的干部,我要上对得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汇编集锦
- 宾馆家具合同范本
- 养殖 联营 合同范本
- 麦草出售合同范本
- 海运合同范本内贸
- 布匹销售合同范本
- 市场服装的买卖合同范本
- 环境水电施工合同范本
- 泡沫雕塑合同范本
- 废旧铁桶合同范本
- 沂蒙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国开一体化平台01588《西方行政学说》章节自测(1-23)试题及答案
- 航天禁(限)用工艺目录(2021版)-发文稿(公开)
- 2024年度年福建省考评员考试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 2024年威士忌酒相关公司行业营销方案
- 网络游戏危害课件
- 2022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第1套)
- 2024供电营业规则学习课件
- 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TB 10010-2016)
- GINA2023-哮喘防治指南解读-课件
- 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如何成为优秀的班主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