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六三学制)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模拟卷(四)(解析版)_第1页
初中历史(六三学制)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模拟卷(四)(解析版)_第2页
初中历史(六三学制)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模拟卷(四)(解析版)_第3页
初中历史(六三学制)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模拟卷(四)(解析版)_第4页
初中历史(六三学制)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模拟卷(四)(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模拟卷(四)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右图是考古学家在某原始居民遗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复原图。该遗址应该是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C.北京人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答案】B【解析】题干给出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故选B。2.《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A.世袭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华夏族的形成 D.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答案】D【解析】提供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的建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故选D。3.《战国策▪秦策》中记载某次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材料反映出这次变法A.使秦国国力和军队战斗力大为增强B.是商鞅主持的C.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D.使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答案】C【解析】由材料“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可知,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故选C。4.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A.提倡节俭 B.爱民如子 C.善于纳谏 D.勤于政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唐太宗善于纳谏.题干材料直接说明了魏征和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名言,这表明唐太宗善于纳谏。魏征以敢于直谏著称,他曾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故选C。宋代经济的发展农业: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棉花种植区从广东和福建扩展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宋代经济的发展农业: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棉花种植区从广东和福建扩展到江淮和川蜀一带手工业: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丝织业发达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做的读书笔记,该笔记中的这些现象反映了A.宋代农业的发展B.宋代手工业的发展C.宋代商业的发展D.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答案】D【解析】图中的内容包括了农业、手工业、造船业的发展,这些成就都超过北方,说明南宋时完成了重心的南移。根据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南宋时完成了重心的南移,D选项观点正确。故选D。6.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当世界变革的序幕尚未揭开之前,即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在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至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这一光辉灿烂的景象就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B.张骞出使西域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结合所学,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可知,“海上称雄”场景描述的郑和下西洋加强与亚非友好往来,促进南洋开发。故选C。7.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清朝政府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是A.设置西域都护B.设置宣政院C.设置驻藏大臣D.设置伊犁将军【答案】C【解析】清朝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西藏设置的政权机构是驻藏大臣。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选C。8.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下列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的形成得益于四大徽班进京 B.于乾隆年间形成C.是我国的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D.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答案】B【解析】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群芳争艳的局面。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朗,赢得观众喜爱,一时誉满京城。京剧正式形成于道光年间。故选B。9.“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的A.原因B.经过C.性质D.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中主要阐述了洋务运动“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其中“旧轨”指的是封建统治秩序,而“逸出旧轨”就是指封建统治秩序的逐渐崩溃,反映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创办了一大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但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影响。故选D。10.孙中山曾在《讨袁檄文》中称:袁世凯“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是因为袁世凯A.复辟帝制 B.取消帝制C.成为临时大总统D.镇压二次革命【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领导的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运动爆发。孙中山曾在《讨袁檄文》中称:袁世凯“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是因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故选A。11.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艔游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成为中国革命的象征。它见证的大事是A.八七会议的召开B.中共一大的召开C.中共二大的召开 D.遵义会议的召开【答案】B【解析】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由于敌人的破坏,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故选B。12.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此次武装起义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意义。南昌起义的意义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故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此次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故选B。13.暑假到了,某校将暑期“研学旅行”基地定在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武装反抗,创建军队 D.生死攸关,伟大转折【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的相关史实。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生死攸关,伟大转折。故选D。14.某纪念馆馆长说:“……战役的胜利……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次胜利指的是正面战场的A.百团大战B.台儿庄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答案】A【解析】百团大战是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故选A。15.“1948年9月到1949年9月那短短一年,无疑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大地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段……”下面关于三大战役的叙述,错误的是A.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力量B.三大战役首战打响的是辽沈战役C.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答案】D【解析】关于三大战役的叙述,错误的是“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渡江战役的命令,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故选D。16.右表所示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新中国外交成就卓著B.新中国科技飞速发展C.新中国国际地位极大提高D.新中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答案】C【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表格所示的历史事件“万隆会议”“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产生的共同影响是新中国国际地位极大提高。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两弹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少数国家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掌握,直接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使我国走上了科技强军之路。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7.2019年12月20日,是一个特殊的纪念日。这一天,澳门人民满怀深情地唱起《七子之歌》,看着五星红旗和莲花区旗共同升起。澳门的回归得益于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一国两制”方针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C【解析】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这体现了我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正确性,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18.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A.《十二铜表法》B.《汉谟拉比法典》C.《拿破仑法典》D.1787年宪法【答案】B【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B。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较关键的时期……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性阶段的来临。”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历史事件是A.“三角贸易”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D.工业革命【答案】B【解析】由材料“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较关键的时期……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性阶段的来临。”结合所学知道,这是对新航路开辟的描述。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的隔绝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故选B。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权利法案》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权利法案》A.议会定期召开的制度B.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C.君主立宪制 D.征税权属于议会【答案】C【解析】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故选C。21.《世界文明史》中有一段描述:“……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其中省略部分应该是A.新航路的开辟B.俄国1981年改革C.美国罗斯福新政D.英国的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依据题干“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可知,反映出当时英国烟囱林立,工厂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建立工厂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22.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这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是指A.雅尔塔体系B.凡尔赛体系C.两极格局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答案】C【解析】本题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控制。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的企图参加会议。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1921年-1922年美英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故选C。23.以下言论出版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发表的学说,其中最能体现其“新政”实质的是A.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B.现在就行动起来……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C.竭尽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D.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罗斯福的新政主要特点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力量干预经济,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改革(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D项最能够反映新政的实质。故选D。24.1942年1月,美、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下列事件是在此文件的影响下发生的是A.德国闪击波兰B.苏德战争爆发C.珍珠港事件D.诺曼底登陆【答案】D【解析】1942年1月,美、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4年6月,经过长期周密准备,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盟国武装力量开始从东西南三面围攻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粉碎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决战阶段。故选D。25.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下表内容可推出的结论是表现特点美国苏联除直接交战以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城全面对抗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组织“共产党情报局”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华沙条约组织”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冷战”正式开始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促进了西欧联合和经济复兴C.两极格局形成D.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答案】C【解析】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表格内容可推出的结论是两极格局形成。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其表现主要有: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便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0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材料一: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摘自《凤凰网》(1)依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中“古封国制”源于哪一制度?材料一认为郡县制与“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相比,有什么主要的特征?(4分)(2)依据材料二中“汉皇帝”是历史上哪位皇帝?他下“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4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中统领中央机构的任一官职名称及职责。(4分)(4)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2分)【答案】(1)分封制。”以地缘为本位”或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各级官员有朝廷直接任免。(2)汉武帝;推恩令。(3)丞相职责:掌管行政(帮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职责: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职责:掌管监察事务。​(4)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相关知识点。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这就是分封制。依据材料“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分封制的主要特征是”以地缘为本位”,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各级官员有朝廷直接任免。(2)本题考查的是推恩令的相关知识点。依据材料“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位时期,诸侯还有相当的势力。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3)本题考查的是秦朝中央机构的相关知识点。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这称皇帝,总览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4)本题考查的是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点。依据材料可知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材料二:五四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民族主义运动。其发生的背景,跟义和团一样,有着民族危机的因素,至少是参加者意中的危机……同样,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在学生和关心时局的部分市民看来,也是一种国家危亡的前兆。而这种认识,在部分社会上层人士,包括部分军阀和政府内部新英美派人士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共鸣。——摘编自张鸣《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材料三: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仆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出了新中国的雏形。——摘编自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二十世纪初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919年中国面临的“国家危亡的前兆”和促进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事件。(4分)(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2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答案】(1)《辛丑条约》的签订。辛亥革命的爆发。(2)1919年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将原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五四运动。(3)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只有民族独立,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任答两点即可得)【解析】(1)紧扣问题中的时间特征因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结合所学史实不难得出20世纪初期《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同时辛亥革命为中国国家的独立指明了新的方向,故材料一中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指的是《辛丑条约》签订;“奋起救亡,勇于变革”指的是辛亥革命。(2)根据材料二“五四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民族主义运动。其发生的背景,跟义和团一样,有着民族危机的因素,至少是参加者意中的危机……同样,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在学生和关心时局的部分市民看来,也是一种国家危亡的前兆。而这种认识,在部分社会上层人士,包括部分军阀和政府内部新英美派人士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共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中国面临的“国家危亡的前兆”和促进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由于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进行了轰轰烈烈运动,他们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抗战胜利的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其中,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精诚团结,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就在于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要注意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有民族危机加剧、社会近代化、人民观念进步等(言之成理即可)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材料二:《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某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材料三:毛泽东以实践证明,人民一旦被动员起来,其力量无穷而且战无不胜,因此人民成为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其实是奢华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先行者的成功是最好的鼓舞,人们只模仿成功者,无数人立即模仿,最终形成改革的洪流,就像当年的革命洪流一样势不可挡,温州人的成功可以看作是中国成功的一个缩影。——摘编自《商务周刊》2008年5期(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幅图反映的信息。(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并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4分)(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获得的认识。(2分)【答案】(1)关于标准问题的讨论。(2)实行改革开放。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追求幸福的动力和欲望;国家政策的支持;先行者的成功。(4)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国找到了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是正确的等。【解析】(1)分析图片可知,体现了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2)根据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当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底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材料一、二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基础。(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的认识。围绕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回答,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原因从经济建设、党的领导、我国的政治制度等方面回答。(4)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性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等知识点回答本题。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17世纪时,俄国仍然是个内陆国家,与外界接触少,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盛行农奴制,既无贸易也无工厂,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俄国的第一个熔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