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详解演示文稿_第1页
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详解演示文稿_第2页
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详解演示文稿_第3页
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详解演示文稿_第4页
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详解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详解演示文稿当前第1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优选)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当前第2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二、发展历史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而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这就是中药外用治病的起源。例如云南白药等起源于战争外伤的外用法。比如金疮药当前第3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晋唐时期,穴位贴敷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并收录了大量的外用膏药,如续断青、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其用狂犬脑外敷伤口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实为免疫学之先驱。当前第4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宋元明时期,中药外治法不断改进和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穴位贴敷疗法的内容。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中记载:“治疗腰腿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即止”。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更是收载了不少穴位贴敷疗法,吴茱萸贴足心治疗口舌生疮、黄连末调敷脚心治疗小儿赤眼至今仍在沿用。当前第5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清代,可以说是穴位贴敷疗法较为成熟的阶段,出现了不少中药外治的专著,其中以《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最为著名。当前第6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外治之宗’吴师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索,著成《理瀹骈文》一书。书中每病治疗都以膏药薄贴为主,选择性地配以点、敷、熨、洗、搐、擦等多种外治法,且把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推及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提出了“以膏统治百病”的论断。并依据中医基本理论,对内病外治的作用机理、制方遣药、具体运用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提出外治部位“当分十二经”,药物当置于“经络穴位………与针灸之取穴同一理”之论点。“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当前第7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现代,用来改革剂型和贴敷方式:加入化学发热剂后配制成的熨贴剂,如代温灸膏等;加入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浸膏制成的硬膏剂,如麝香虎骨膏、关节止痛膏、麝香通经膏等;使药物溶解或分解在成膜材料中制成的药膜状固体帛制剂或涂膜剂,如斑螫发泡膜等;还有在贴敷方中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来促进贴敷。

当前第8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国外:日本株式会社温经膏、紫草膏。

当前第9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三、内容

辨证1.腧穴选择及配伍:(1)辨证选穴: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证论治选取贴敷的腧穴组方,组穴宜少而精,一般不超过2-4穴。如风寒咳嗽选肺俞、风门等。

最主要是辩证取经,穴不重要,经才是根本。(2)辨体质选穴:根据体质诊断,选取对应的腧穴。当前第10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3)远端取穴:根据上下相引的原则,上病下取,下病取上,如鼻衄、口疮取涌泉。原理:一则跟六经辩证有关;一则跟神经血液流动有关当前第11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2.敷贴法选药规律(药物组方):(1)气味俱厚的选药特点药物多选气味俱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物。补法可用血肉有情之品。在此基础上适当配伍通经走窜、芳香开窍、活血通络之品,以促进药物吸收,如冰片、麝香、沉香、丁香、檀香、菖蒲、花椒、白芥子、姜、肉桂等。一则易透入皮肤起到由外达内之效;二则气味俱厚之品经皮透入,对穴位局部起到针灸样刺激作用;三是所含芳香性物质,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也即起到皮肤渗透促进剂的作用。

简单说就是透皮透皮透皮。当前第12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芳香性药物敷于局部,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3倍以上。《理瀹骈文》中的膏药处方,几乎每方都用姜、葱、韭、蒜、薄荷、甘松、槐枝、柳枝、桑枝、桃枝、风仙、菖蒲、木鳖、山甲、蓖麻、皂角等气味俱厚之品,含上述药物的处方约占7成以上。

当前第13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2)复方特点敷贴药常以药不止走一经治一症,用多味药物汇而集之,以一膏统治多种病,疾病虽有多种,而其病机则不外气滞血凝及阴有寒湿,阳有燥热而已,关键在于把握其要害,而把握要害的方法,可用一个“通”字概括,“理通则治自通”。当前第14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3)辨证辩体建立主要病机模型。外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以单验方外治形式而问世的,但后来辨证施治治疗原则逐渐渗透于这一治法中,给这一治法赋以辨证施治的选药思想,使其疗效更加肯定。在临床应用时,常需辨证论治、三因制宜,而在临证灵活加入糁药,热病寒之,寒病温之。能知阴阳者,可以为医。当前第15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治未病常用的贴敷

冬病夏治的白芥子涂法:治法:温经散寒药物:白芥子30g,元胡30g,细辛15g,甘遂15g,麝香1.5g,姜汁

取穴:主穴:肺俞、膏肓、百劳;天突。张氏医通白芥子涂法。白芥子,丹溪“痰在肋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白芥子粉遇水生成白芥子挥发油,针灸天灸发泡疗法。延胡索通行气血。水积痰聚甘遂,麝香,生姜皮下促吸收。

透皮疗法;治未病学;内病外治;发泡疗法当前第16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

平时日常做的各类外用贴敷药物当前第17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穴位贴名称功用主治适用人群范围金仙膏穴位贴敷除湿气、化湿热肥胖、口苦粘、中暑、大便粘软等湿重人群延寿补气膏穴位贴敷补元气、调脾胃气虚短、乏力、疲软汗多等气虚人群扶阳补肾膏穴位贴敷补肾精、去寒气怕冷、易感冒、腰酸、精神不振、性功能下降、宫寒等人群滋阴养肺膏穴位贴敷滋阴液、养肺气易上火、咳嗽、失眠、大便二日才一次等免疫低下人群清明膏穴位贴敷清火热、疏瘀血上火、咽痛、溃疡、青春痘、烦躁易怒失眠等肝火旺人群能知阴阳者,可以为医当前第18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金仙膏对应体质:湿热体质。治法:清热化湿药物:,蒼術,黄柏,羌活,生半夏,青皮。等薄荷

透皮疗法;治未病学;内病外治当前第19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延寿补气膏对应体质:气虚体质。治法:补益元气药物:补中益气系列,姜汁。

当前第20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小儿脐贴与红外技术结合小儿脾虚体质1、益黄散

陈皮青皮诃子丁香细粉水与少许姜汁小儿积食体质2、消积丸

丁香砂仁乌梅大黄细粉薄荷油与水当前第21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暖宫贴与红外技术结合宫寒体质温经贴吴茱萸、肉桂、生姜、当归、川芎等辩体辩经局部取穴吴茱萸茱萸辛温大热古代明之前替代辣椒温通经络。生姜透皮。四物养血活血,肉桂。桂枝温通辅助。日本人做了温通经络的辣椒膏。当前第22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

单方穴位贴使用顽固口舌疮、睡眠障碍、上热下寒体质:治法:上下调治药物:吴茱萸12g、(五味子、五倍子、肉桂)

取穴:涌泉

方法:上药研细末,陈醋适量调为糊状敷于涌泉穴。

原理:厥阴病,阴虚阳亢,上热下寒。

夜间加重,三阴病主时

当前第23页\共有24页\编于星期日\11点

贴敷时间根据疾病种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