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免疫紊乱与免疫调理治疗课件_第1页
脓毒症免疫紊乱与免疫调理治疗课件_第2页
脓毒症免疫紊乱与免疫调理治疗课件_第3页
脓毒症免疫紊乱与免疫调理治疗课件_第4页
脓毒症免疫紊乱与免疫调理治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脓毒症免疫紊乱与免疫调理治疗

吴玉娟

编辑课件内容2免疫调理治疗4脓毒症现状及经典治疗31脓毒症免疫紊乱机制33脓毒症本质的认识编辑课件Epidemiology

Accountsforabout2%ofadmissionsbut59%requireintensivecare

$16.7billiondollarsintheUSalone

Mortalityis20-63%

2ndleadingcauseofdeathinnoncoronaryICU’s10thleadingcauseofoveralldeathMorecommoninmenandinnon-whitesPatientsarenowolder(57to60)Incidencehasincreasedfrom1979(164,000cases)to2000(660,000)-Annualizedincreaseof8.7%Deathshaveincreasedfrom43,579to120,491only56%gohomevs.78%NEJM2003;346:1546-54编辑课件全球每年有1800万人发生严重感染,每天约1400人死于严重感染。我国的情况我国每年仅以院内感染发生脓毒症的病例就超过500万,此数据不包括以感染为原发病就医的门诊和住院病人。

1989年卫生部的统计资料编辑课件PurposeforExistence?

>750,000

casesofseveresepsis/year

intheUS*Future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1,600,0001,800,000200120252050Year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SevereSepsisCasesUSPopulationSepsisCasesTotalUSPopulation/1,000TodayIncidenceprojectedtoincreaseby1.5%peryearAngusDC.CritCareMed.2001;29(7):1303-1310.编辑课件

seversepsis的特点每年1.5%的速度增长高发病率$16.7billiondollarsintheUS高费用Mortalityis20-63%高病死率编辑课件全世界的努力ACCP/SCCM19922002guidelines2004-2008DefinitionBarcelonadeclaration编辑课件SSCguidelinesscVasopressorsInotropictherapyInitialresuscitation(first6hours)MechanicalventilationrhAPCSteroidsGI/DVTDiagnosisAntibiotictherapySourceidentificationandcontrol.CritCareMed,2004,32(3):858-873编辑课件编辑课件对脓毒症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中期,脓毒症被认为是机体对感染产生

过度的炎症反应,并归咎于免疫细胞大量释放促炎细胞素所致。因此,针对若干促炎细胞素进行了大量的所谓“抗炎治疗”,但临床研究效果不彰。十年近乎亢奋的“免疫调理治疗”尝试陷于低谷。就失败的原因人们提出许多见解,如单克隆抗体作用的局限性;抗促炎细胞素潜在的危害性;人类与实验动物间种属的差异性等,但最具影响力并被普遍接受的是1996年Bone提出的所谓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假说。编辑课件对脓毒症的认识因此,对脓毒症患者不加区别地实施促炎(或抗炎)细胞素治疗是不恰当的。CARS假说似乎能够解释抗炎治疗“失败”的原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临床研究的支持。病程中晚期抗炎机制占优势免疫抑制出现病程早期促炎机制占优势过度的炎症反应CARS假说CritCareMed,1996,24:1125-8编辑课件按照该假说,免疫调理治疗的任务是恢复促炎与抗炎机制的平衡,逻辑上通过早期予抗炎治疗,晚期予免疫刺激治疗有望逆转脓毒症的免疫抑制状态。然而,一项观察报告发现,对免疫抑制患者进行免疫刺激治疗后,其免疫状态和预后的变化与相伴的促炎/抗炎细胞素的变化是CARS假说完全无法解释且相悖的。编辑课件入选标准:2000-2001年满足严重脓毒症诊断的患者治疗组:HLA-DR<30%的20例患者,予SSC+TP-5/1mgIM.Qd,治疗至单核细胞HLA-DR>50%或患者死亡;HLA-DR>30%的22例患者,仅予SSC治疗对照组:10例健康成人血标本为正常对照结果:HLA-DR<30%者死亡5例存活15例HLA-DR>30%者全部存活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35-138编辑课件各组治疗前后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变化(x±s)所有患者细胞因子均高于健康对照经免疫刺激治疗且存活的患者,

TNF-a和IL-6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其中IL-6下降最显著。免疫状态得不到改善且死亡的患者,各种细胞因子变化不明显.两类患者抗炎细胞因子的变化均不明显。编辑课件研究发现脓毒症免疫抑制发生的机制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并无直接关系。显然,这样的结果是无法用CARS的促炎/抗炎平衡假说解释的。CARS假说存在严重缺陷。CARS假说的积极意义在于警示了脓毒症患者存在不同的免疫状态和逆转免疫抑制的重要性,但导致免疫抑制的机制不清。编辑课件对脓毒症的认识SIRSImmunosuppressSepsis同时存在相互制衡此消彼长编辑课件脓毒症免疫抑制发生的机制究竟是什么?炎性细胞因子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合理的免疫调理治疗方向究竟在哪里呢?得益于基础研究的进步,近年正在逐步阐明,脓毒症免疫抑制是由于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特别是CD4细胞)及树突状细胞凋亡加速的结果。编辑课件免疫基础知识(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理化屏障皮肤粘膜及血脑胎盘骨髓胸腺;淋巴结、脾和

细胞吞噬细胞NK淋巴细胞等分子补体、IFN-a、b及

抗体、IFN-y等细胞因子

TNF等细胞因子发生与生具有,应答发生快后天获得,应答发生较慢维持时间终身维持有自限性特异性无有记忆性无有稳定性不因免疫次数而增减随免疫次数增加而增强编辑课件免疫基础知识(2)免疫系统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免疫稳态要求免疫系统能及时对抗原发生有效反应,并在抗原清除后迅速终止反应而恢复到原有状态,以便机体对新的抗原刺激再次发生免疫应答。研究证实,在维持免疫稳态过程中,淋巴细胞凋亡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在免疫应答终止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免疫应答结束后效应细胞的清除等都是通过凋亡来实现的。凋亡与坏死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发生炎症反应。编辑课件免疫基础知识(3)T细胞识别抗原的MHC限制性TCRAg-MHC分子复合物MHC-IMHC-IIAPCAgAPC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皮肤朗罕氏细胞等,指能向T或B细胞递呈抗原的细胞。编辑课件脓毒症发病机制物理损伤化学物质生物学损伤MONKCD8Th1激素TNF-a颗粒酶FasLIL-1、IL-6、G-CSF非细胞膜损伤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加速凋亡细胞膜损伤细胞坏死脓毒症白细胞延缓凋亡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亢进编辑课件TNF-a、Fas配体(FasL)、颗粒酶,以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引发细胞凋亡加速的主要诱导物,并且通过激活细胞浆内的一种被称作caspase来实现编辑课件小结目前我们对脓毒症免疫状态的认识是:病理损害打击下的机体反应将通过两条不同途径,同时造成特异性免疫系统抑制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亢进。这种状态可能也就是Bone提出的所谓的混合型抗炎症反应综合征(mixedanti-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MARS)。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2)67-69编辑课件对脓毒症的认识19921996?SIRSCARSMARS编辑课件免疫抑制机制业已明确,在动物和人类脓毒症中,大量CD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发生了凋亡,且并不依赖于淋巴细胞的成熟不同淋巴细胞亚群对不同性质凋亡诱导物的敏感性并不相同。如:脾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凋亡依赖于内毒素或TNF-aCD4+T淋巴细胞凋亡依赖于Fas和FasL共同作用CD8+T淋巴细胞凋亡则需要TNF-a和TNF受体(TNFR)的结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也可诱导T淋巴细胞的凋亡编辑课件免疫抑制机制

TextTNF/TNFRCD4+T细胞\B细胞\APC减少CD4+T细胞激活障碍抗体产生减少抗原递呈能力下降淋巴细胞凋亡T淋巴细胞克隆无反应,活性T细胞减少抑制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加(IL-4.IL-10)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障碍CD4+T淋巴细胞功能性分化SteroidsFas/FasL编辑课件免疫抑制机制

Th1TNF-a、IL-2、IFN-rCD4+T细胞活化漂移Th2IL-4、IL-10抑制性细胞因子IL-4、IL-10进一步增加

细胞因子微环境的变化(IL-12\IL-10),决定CD4+T细胞的功能性分化编辑课件树突状细胞、调节性T细胞与脓毒症免疫抑制DC介导机体特异性免疫,决定T细胞的激活或抑制,成为效应性、记忆性、无能的T细胞,或者T细胞凋亡。DC-T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DC释放的细胞因子决定效应性T细胞向Thl或Th2分化。Tr:CD4+CD25+Tr主要由胸腺T细胞发育而来,在人和小鼠的外周血及脾脏T细胞中占5-10%。脓毒症时机体表现为Tr细胞水平持续增高,而Tr具有免疫无反应性及免疫抑制性两大特性。主要通过细胞接触机制及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两方面实现,表现为对抗原刺激不发生反应性增殖并且也不分泌细胞因子IL-2,抑制CD4+和CD8+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编辑课件DC\Tr细胞在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中的相互作用Tr不仅可以直接抑制普通T细胞功能,而且可以对DC抗原呈递功能进行抑制。受Tr作用而产生的凋亡细胞具有同步传递抑制信号功能且对排斤反应中的DC具有免疫抑制特性,DC在捕获这种凋亡细胞后随即丧失分化成熟能力。DC是诱导刺激性T细胞还是Tr决定于DC的成熟程度。在炎性因子缺乏条件下,未成熟DC刺激静息型T细胞增殖的能力很弱,这可能诱导免疫耐受。不成熟DC的这种负调节功能可通过免疫调控因子,如TGF-b、PGE2和IL-10得以加强。DC与Tr细胞在机体免疫调节中分工不同,但彼此间存在着对话和沟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编辑课件脓毒症本质

1炎症反应亢进免疫功能紊乱3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2凝血功能障碍编辑课件免疫调理治疗抗炎治疗免疫刺激治疗病死率降低?编辑课件药物选择

1乌司他丁(ulinastatin)

拮抗各种细胞毒性蛋白酶的作用拮抗氧自由基直接结合细菌毒素抑制凝血系统活化

3y干扰素本身就是促炎介质存在加剧全身炎症反应的风险不宜用于脓毒症免疫刺激治疗2a1胸腺肽(thymosina1)促进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和单核细胞抗原呈递抑制白细胞增殖,诱导白细胞凋亡激活树突状细胞编辑课件第一个临床多中心RCT研究脓毒症免疫调理治疗临床研究协作组完成,包括全国21家三甲医院ICU的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入选标准:进入ICU内的严重脓毒症(Marshall评分5—20)患者从2003年10月至2006年5月,共完成433份病例对照组:SSC治疗治疗组:SSC+乌司他丁、迈普新该研究分两个阶段完成,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7):451-7编辑课件研究1Phase1分析Phase2可能系治疗组药物剂量不足所致SSC治疗+乌司他丁:20万U/tid迈普新:3.2mg/bid连续7天SSC治疗+乌司他丁:10万U/tid迈普新:1.6mg/bid连续7天编辑课件研究1第1阶段研究两组主要预后指标比较(x±s)

变量治疗组

对照组P值

(n=44)(n=47)

入组Marshal评分6.96±2.428.34±3.460.028828d死亡率(%)53.1956.820.728290d死亡率(%)84.0998.230.668528dApache下降(%)38.26±39.5830.90±43.970.530328dMarshal下降(%)30.98±62.0336.48±43.950.9112

编辑课件研究1第2阶段研究病例入组时一般情况及治疗中的特殊事件比较(x±s)编辑课件研究1第2阶段研究两组主要预后指标比较(x±s)编辑课件研究结果证明联合使用乌司他丁和迈普新治疗严重脓毒症是成功的。28d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绝对存活率提高13.2%,相对存活率提高21.4%;90d绝对存活率提高15.0%,相对存活率提高31.2%。该研究显示了治疗的有效性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编辑课件研究22004—2005年该院外科70例创伤、严重脓毒症和MODS病人进入研究前瞻、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对照组34例,经典SSC治疗治疗组36例,经典SSC治疗+免疫刺激治疗乌司他丁:20万U/tid3天后10万U/tid连续4天迈普新:1.6mg/bid3天后1.6mg/qd连续4天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2):932~5编辑课件研究(2)结果28天病死率比较:对照组死亡20例,治疗组死亡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指标的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